曹元弼

孔子以六藝題目不同,指意殊别,恐道離散,後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經以總會之。劉炫述義引。玄又爲之注。宋均孝經緯注引,並見孝經正義。

釋曰:此鄭君六藝論論孝經逸文也。古者以禮、樂、射、御、書、數爲六藝,而樂正以詩、書、禮、樂造士,謂之四術。易爲筮占之用,掌于大卜,春秋記邦國成敗,掌于史官,亦用以教,通名爲經,禮記經解詳列其目。至孔子删定詩、書、禮、樂,贊周易,修春秋,而其道大明。學者亦謂之六藝,「七十子之徒身通六藝」是也。六藝標題名目不同,如易取易簡、變易、不易之義,詩之言志,禮之言體、言履之等。指歸意義殊别,如易明天道,書録王事,詩長人情之等。六藝皆用以明道,而言非一端,時歷千載,既名殊意别,恐學者見其枝條之分,而不知其根之一,見其流派之歧,而不知其源之同,如此則大道離散,而異端之徒旦得乘間以惑世誣民,充塞仁義,爲天下後世大患。故孔子既經論六經,特作孝經,立大本以總會之。蓋六經皆愛人敬人,使人相生相養相保之道,而愛敬之本出於愛親敬親。故孝爲德之本,六經之教皆由此生。説詳序文及卷端大題下及原道篇。云「玄又爲之注」者,此上當序孝經源流,而今亡矣。云「又」者,對先儒而言。鄭君實注孝經,愚遍考群書論之,詳卷端題鄭氏注下,及孝經學流别篇。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