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人心,应当是总括着人类生命之全部活动能力而说。然一般说到人心却多着眼在人之对外活动的一面。实则人类生命之全部活动能力,应当从其机体内外两面来看它。(一)所谓对外一面即:人在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既有所感受,复有所施为,既有所施为,复有所感受的那些活动能力。在此对外一面的心理活动,主要是依靠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通过感官器官来完成的。这未能举人心之全。(二)还有其另一面在,即:个体生命所赖以维持其机体内部日夜不停的活动能力。凡此种在人死之前,经常的生理上--有时兼病理上--一切机能动转,统属植物性神经系统之事,一般无待大脑来指挥;然大脑仍为其最高调节中枢,大脑和内脏之间固息息相联通,以成其一个完整的活体。通常将此后一面内部生活划归生理学、病理学去讲,但在吾书却定须涉及到它,而不划分出去。要知生理学上消化系统的机能、生殖器官的机能等等,是直贯到心理学上的各种本能活动而为其根本,事实上原分不开的。

这里又须知:(一)并非所有一切对外应付之事,无例外地都要通过大脑以高级神经活动出之,而是亦有不少直接出自机体生理的反射或本能的对外应付活动。所以只说对外应付主要在大脑。(二)说对外,虽主要是指身外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而说,但有时机体内部感受剌激亦通过大脑而起着内脏功能种种调整应付作用。说大脑主要在对外者,此外非定指身外;从生命来说,一切所遇莫非外也(1)(然而同时从生命来说,一切问题又莫非内也;容后详之)。

说人心虽应当是说人类生命的全部活动能力,然此生命活动能力既从进化发展而来,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未知其所届,所谓“全部”是很难讲的。而且发展到人之后再向前发展,总不过是可能性的更发展--更发展出有可能如何如何--而非发展出一定的新面貌,所以又是很难讲的(2)(读者或不明我此言之所指,且待全书读竟自可明了。)。因此吾书于此只是简略地就一般人的一般情况有所阐说而已。所谓一般人的一般情况者,即略去了如下种种不同:

略去人类初现尚在未开化之时和其后社会文化发展下的很大不同;

略去人的个体从初生婴儿到童年到少壮到衰老的种种不同;

略去各不同肤色种族的多少不同;Z略去男女两性的不同(有此处亦谈到,顾不及详);

略去有失于健康生理时(病变)的许多不同。

此外则人的天资不同,智遇贤不肖之间个别差距有时甚突出,亦为言人心者所不可不知,而此亦不及详也。这里点明这些不同出来,意在提醒读者莫忽忘人心之发展不住,变化不定而已。读者诚不忽忘于其恒有发展变化,而又能把握其间共同一贯之处,则吾书致力以求者为不虚矣。

一般之言人类心理者,大抵着眼在个体生命上,虽亦有所谓社会心理学之类,而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随有之人心发展顾未之及。人类生命既重在其社会生命一面(见前),是岂非重有所遗漏乎?如我所见:人类在其个体生命一面固然随着身体从幼小成长起来的同时而有其心理之开展成熟的过程,在社会生命亦复同样有之。原始社会正像一个幼儿,社会发展到末后共产主义成功,便像是其长大成人。在此社会发展过程中,正亦有其身的一面和心的一面之可见,并且亦是随着身一面的发育成长而心一面开展成熟的。吾书于此,行将具言我之所见以就正于读者。

任何一种学问均必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常人所及知者引入其所不及知。普通心理学所研究的人心,是在现前实际生活上起作用的人心,吾书自当亦由此入手。然吾书虽在起首,即不能不有哲学意味。上文固曾说过心理学不同其他科学,它是介于科学与哲学之间的一种学问。哲学似为深远之谈,而其实则眼前随处就遇到,避免不得。虽无可避免,却不作深谈。必待末后乃引入形而上学(1)(此处“形而上学”一词,沿用自古希腊哲学家,盖以讨究宇宙本体等问题为事者。其作为一种与辩证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方法,为今时所讥称的“形而上学”一词,根据《反杜林论》,盖原于“最近四百年”(恩格斯文内语)自然科学知识初盛之时一般习用之观察自然事物的方法而来,既有所不同于古代本义,在恩格斯且曾说: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依所研究的对象在一定领域中是合用的甚至是必要的。(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卷二,第131页)),有所透露。尤其在介绍古东方学术时,势须谈得稍多。此即是说:吾书言人心,将从知识引入超知识、反知识,亦即从科学归到形而上学,从现实生活上起作用的人心归到宇宙本体。--此愿为预告于读者。

认识人心,既须照顾全面,又贵乎得其要领。否则,博而寡要,斯亦不足取也。此即上文之所云必在不忽忘人心恒在发展又变化多端的同时,要能把握其共同一贯之处。又上文所云,为当从现实生活上起作用的人心来讲起者;下文即试为之。

扼要地问一句:何谓心?心非一物也;其义则主宰之义也。主谓主动;宰谓宰制。对物而言,则曰宰制;从自体言之,则曰主动;其实一义也。心之与物,其犹前之与后,上之与下,左之与右,要必相对待而有见焉。如非然也,心物其一而已矣,无可分立者。

客有以如何认识人心为问者,吾辄请读《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善用兵亦善言心。选集中《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两文,人见其言用兵也,我则见其言心。前后两文中,一皆列举主动性、灵活性、计划之三点以言用兵,而要归于争取主动。实则此三点者,非即人心之所以为人心乎?用兵要归于争取主动。同样地,整个人生亦正是要归于争取主动而已。盖人生大道即在实践乎人心之理,非有他也。

今我之言心,即将从此三点者入手而申说之。当然,我借取他的话来讲我的话,如其有不合之处,其责任在我;读者识之。

《论持久战》等两文非有意乎讲人心也,却在无意中指点出人心来,此即其所云“自觉的能动性”是已。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三点是自觉的能动性之内涵分析。同时,又无妨把自觉的能动性简化而称为“主动性”。说主动性,是又可以涵括灵活性、计划性两点在其内的。

人心非一物,不得取来放在面前给大家去认识。但人莫不有心,凡我之所云云,却可各自体认之。以为主宰之义,以主动、宰制分析言之,是一种方便。其又曰自觉的能动性者,是另一最好的说法,来说明此主宰之义。以下分三点次第进行。虽分三点而各点相通,仍在说明一事也。凡此皆为说话方便,俾易有所体认而已。幸读者识之!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