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

乾道临安志 [ 周淙 ]

南宋地方志。周淙撰。15卷。书成于乾道5年(1169年)。明时佚,今存3卷。临安为南宋行在,治今浙江省杭州市。今存一至三卷,为清杭州孙仰曾所藏宋椠本。光绪四年(1878),海宁钱保塘据章硕卿蜀刻钞本校勘,又从《咸淳临安志》中辑出佚文数条补入,编为《乾道临安志札记》1卷,与孙仰曾残本3卷并行。首卷题曰行在,记宫殿及中央官署。二卷记临安府沿革、星野、风俗、州境、城社、户口、廨舍、学校、科举、军营、坊市、界分、桥梁、物产、土贡、税赋、仓场、馆驿等子目,附以亭台楼观阁轩,叙录简要。 查看详情>>

扈从东巡日录 [ 高士奇 ]

日记体史书。清高士奇著。康熙21年(1682),士奇以翰林侍讲扈圣祖东巡,省谒陵寝,观兵松花江上,归后撰成日录。凡2卷,卷前序文5篇,卷末殿以附录,约计3.5万言。全书以时间为经,考记处所为纬,以历史内容为中心,于所过山川、郡县、兀塞、要害之地,抚今追昔,探求本源。或详或略,一一载述。略则三言五语,破的而止;详则不惮其烦,旁征博引,备载与该处相关之史绩,歌咏盛美,铺陈帝业开创之艰,以彰先帝英武远略。复旁及山经地志、物产资源、民族民俗、历史沿革、神话传说等等。或考山川兀塞,或述射虎於山、渔鱼於渊,或记土著流人,或览战争遗迹,或访金源宫阙所在,并征诸旧史。至残碑断碣,亦靡不摩娑。其附录,乃备历松花、混同、白山、黑水之真实记录,多为辽金元史志所未具。全书反映了东北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人民生活各个方面,是研究东北地方史重要参考书。 查看详情>>

南康记 [ 邓德明 ]

地理书。邓德明撰。是成书较早的江西地志,应撰于刘宋元嘉中期,大约亡佚于宋元之交或元代。记古代南康(相当于今江西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郡地理。史书艺文志及《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总目》不录。 查看详情>>

燕台再游录 [ 柳得恭 ]

《滦阳录》 另名《热河纪行诗注》,是朝鲜正祖14年(清乾隆55年,1790年),柳得恭随同参加乾隆帝八旬万寿节的进贺使前往热河与燕京时,留下的诗篇和纪行记录。《燕台再游录》是此后十多年后的顺祖1年(清嘉庆6年,1801),作为朝鲜使臣前往燕京求得有关朱子的善本书而留下的燕京纪行记录。 查看详情>>

西夏事略 [ 王称 ]

西夏史著作。宋王称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称《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曹溶 《学海类编》 收有此书。按《四库全书存目著录》云:“考验其文,即王称《东都事略》中之‘西夏传’,作者抄出,别提此名,曹溶《学海类编》收之,失考甚矣。” 查看详情>>

粤闽巡视纪略 [ 杜臻 ]

游记。清杜臻撰。六卷。臻字肇余,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顺治进士,历官吏部侍郎、礼部尚书。撰有《海防述略》等。康熙二十二年(1683),臻奉诏与内阁学士石柱往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巡视,办理划定疆理、 开辟田地、弛禁鱼盐业、酌定通商口岸、防务等事。十一月自北京启程,经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至广东,再由广东至福建,次年五月事毕。是书记其始末,约十万字。首为沿海总图,卷一至卷三粤略,卷四至卷五闽略,卷六附纪澎湖台湾诸岛。对广东、福建疆域、地理形势、州县建置沿革、山川、名胜古迹、海防、兵制等记叙甚详。因未至台湾,故仅据咨访所得录为一卷,置于书末。是研究清初东南沿海地理、海防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四库全书》本,1979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孔氏岳雪楼影抄本。 查看详情>>

北游录 [ 谈迁 ]

清谈迁著。九卷。为作者于顺治十年 (1653) 至十三年间由江南至北京期间之见闻录。其中“纪闻下”载录有满族风俗、史事以及八旗制度诸条。依次为“纪程”一卷,“纪邮”上、下各一卷,“后纪程”一卷,“纪咏”上、下各一卷,“纪文”一卷,“纪闻”上、下各一卷。前有总序,各部分前另有小序述撰作缘起。“纪程”、“后纪程”为水路日记,“纪邮”为陆路日记,“纪咏”、“纪文”为所作诗文,“纪闻”为见闻杂记。因系记录顺治十年(1653)至十三年两年半内北游京师的经历,故名《北游录》。朱之锡序称:“(迁)每登涉躡屩訪遺蹟,重趼累茧,……及坐穷村,……手尝不辍,……途听壁窥,轶事绪闻,残楮圮碣,就耳目所及无遗者。”故所记有较高史料价值。所录诗文亦有佳作。原仅有抄本,1960年中华书局据邓之诚藏抄本和北京图书馆藏抄本排印出版,收入《清代史料笔记丛刊》,1981年重印。 查看详情>>

彰化节孝册 [ 吴德功 ]

本书全一卷,吴德功纂辑。此为彰化在清同治十二年、光绪十二年及日据以后所采近三百人节孝妇女名册(内有二人于光绪十三年请旌、一人于十五年请旌),有传附列者约及百人。卷端,并有「节孝名称及报请理由」一则。书末,今另加一附录「台湾孝节录」,为日人鹰取田一郎于民国五年时所编。 查看详情>>

东京梦华录 [ 孟元老 ]

宋孟元老撰。十卷。元老生平未详, 自号幽兰居士。从其父宦游南北,于崇宁二年(1103) 卜居京师二十三年。经“靖康之变”后徙居江左,追念汴京繁华往事,以为如“华胥之梦觉”,乃以《梦华录》名书。成于绍兴十七年(1147)。共八十六目。卷一记东都旧京城、河道、禁中宫殿、内外诸司;卷二卷三记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交易、铺席;卷四记宫中婚嫁;卷五记民俗、娶妇育子、京瓦伎艺各色人名;卷六至卷十记正月元旦至立冬、除夕等全年节日风俗,以及宫廷上寿仪式、歌舞、百戏、关扑等娱乐。所载各色点心、小吃、果品、面食、香药等,不下数十百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反映北宋末年城市繁华盛况、民间风俗,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化水平,于美食、文娱生活颇有参考价值。有日本《静嘉堂秘笈》本,《津逮秘书》本等。一九五六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刊行标点本,一九五九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一九八二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刊行《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武林旧事》与本书之合刊本。 查看详情>>

朝鲜史略 [ 佚名 ]

撰者不详。一名 《东国史略》。明朝鲜人所记载其国治乱兴废之事。始于檀君,终于高丽恭让王王瑶。记载在新罗朴氏以前的史事比较简略,而自高丽王建以后则都编年纪载,事迹颇为详备。其中也附有史臣论断及历年图等书。今观其序事,详略虽然不是很合乎体要,但在搜罗遗闻方面,颇为详尽。书末有万历庚戌(1610)赵琦美跋,称借录于冯仲缨家。大概是当时倭寇陷朝鲜时、出师东援时所得之本。现有《四库全书》本、《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第一辑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