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循吉(1456—1544)明文学家、藏书家。字君谦,一作君卿,号雁村居士。又号南峰,世称南峰先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好读书,每有心得,手舞足蹈,不能自禁。弱冠即登成化甲辰进士科,授礼部主事,旋即致仕。杨循吉少年时即名扬吴中,曾与祝允明以文才并称“杨祝”。后因病辞官,结庐于支硎山下,以读书著述为事。武宗驻跸南京,召他作《打虎曲》,又作乐府,小令等,不授官而祝他为俳优,他以此为耻辱,不久辞归。嘉靖中,曾献《九庙颂》和《华阳求嗣斋仪》,晚岁寂寞冷落,更洁身自好。卒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八十九岁。
文学上对于诗的创作,在《朱应辰诗序》文中王张:“予观诗不以格律体裁为论,惟求直吐胸怀,实叙景象,妇人小子皆晓所谓者,然后定为好诗。其他饾饤攒簇,拘拘拾古人涕唾者。亦木偶之假线索以举动者,吾无取焉。大抵景物不穷,人事随变,位置迁易,在在成状,古人岂能道尽不复可置语?清篇新句,目中竞列,特患吟哦不到耳!”他的这种主张始终指导着他的创作实践,所作诗歌多取材于身边琐事,描写自己生活中的感受,自然朴素,直抒胸臆;但题材狭窄,很少触及社会现实。散文注意篇章结构的安排和语言文字的简洁。
他又极喜藏书,家境富裕,以巨资购书。晚年虽赤贫,所藏书竟达10余万卷。1488年(弘治元年)建“雁荡村舍”,藏书楼名为“卧读斋”,自称藏书“小者虽未备,大者亦略全”,终日在楼中读经史。其诗“沈疾已在躬,嗜书犹不废。每闻有奇籍,多方必罗致。手录兼贸人,恒辍衣食费”正是他一生藏书的生动写照。他还是提倡抄书者之一。闻某人家有异本,必购求缮写。
其著作颇丰,诗文自定为《松筹堂集》十二卷。会粹诸类书,曰《奚囊手镜》,最为赅博。还著有《吴中往哲记》、《吴中故语》、《蓬窗吴记》、《吴邑志》、《金山志》、《松筹记》、《倚玉集》、《蓬窗别录》”、“《南峰乐府》一卷、《都下赠僧诗》一卷、《菊花百咏》一卷、《斋中拙吟》一卷、《灯窗末艺》一卷、《攒眉集》一卷”,所纂辽金二史,镌板已成,《宋纪》未竟。尤重方志纂修,除《吴邑志》之外,还编纂《长洲志》、《苏州府志纂修识略》,并为山东纂修《宁海州志》、《章丘县志》。
明杨循吉撰。一卷三十五篇。现有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 纪录汇编本、古今名贤汇语本、 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学海类编本、古今说部丛书本、广四十家小说本、说库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此书专门记述苏州地区的人物掌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文笔疏朗明快,朴实简洁。是书与《吴中故语》堪称为姊妹篇。 查看详情>>
杨循吉撰。一卷,今存版本有:《广百川学海》本、 《烟霞小说》本、 《续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古今说部丛书》本等。本书所录凡七则,每则均千字左右。其中载有况钟任苏州太守事,以及明代中期白莲教的活动。内容主要记明初作者故乡吴中的一些遗闻逸事,对明初杀戮功臣及“靖难之变”株连无辜颇有微词。首篇“太傅收城”记击破张士诚于苏州的故事。次“魏守改郡治”,叙魏观奉太祖命守苏州,但却为乱后恢复苏州旧制受谗,与高启同时被杀。 查看详情>>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补遗 一卷。《吴中往哲记》明杨循吉(1456~1544) 撰。“续记” 和 “补遗” 黄鲁曾 (1487~1561)撰。杨循吉,字君谦,吴县 (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成化年间 (1465~1487)进士,曾官礼部主事,著有《松筹堂集》及“杂著”十余种,《吴中往哲记》记载明初苏州府人物,自“勋德”至“冠衲”分七类,共记41人。黄鲁曾,字得之,也是吴县人,明正德年间(1506~1521)举人,仕履不详。《续吴中往哲记》 自“忠节”到 “散逸”分十七卷记载苏州府人物40人,《续吴中往哲记补遗》自 “审进”到“释行”分十九类记载功苏州府人物31人。三书所列各人物小传,寥寥数语,难见端详始末,且考核时有不精,至为伪谬,难为信史。该书现存有明嘉靖刻本,收《北京图书馆吉籍善本书目》。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