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提笔草此文的时候,正是中外各报用大字标题纷传我国“放弃秦皇岛”的消息,有一个标题是“敌陆战队在秦皇岛登陆,我军安全退出”!据十六日北平电讯,谓“今晨六时,敌五十余名,由山海关开到秦皇岛,即占车站,并无冲突”,才明白所以能“安全退出”的原因。至于我国报上对于这样“安全退出”的伟举敬加赞叹的辞藻,则有“从容御侮”,以及“早有准备,故行军从容,未受若何损害”云云。和此次伟举有连带关系,看了令人怪难过的新闻是“居民惨遭奸杀,财物被掠一空”,因为他们不知道“退出”,更不知道“安全退出”,可见注定了要受灾殃的终是老百姓才有资格!

这似乎也不足怪,倘若你看过本月十二日各报都载着军事委员长蒋介石氏在南昌对各将领的演词,明白畅快地说:“在匪未剿清之先,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处罚!”

但在民众方面听了充满同情和悲愤的却另有消息,那便是曾在喜峰口以大刀队杀敌轰动中外的宋军,仍浴血苦战,陷敌环攻中。又据十六日北平电讯,死守滦阳身中三弹的宋军营长杜国邦君,那天在平救治无效逝世,“身后萧条,家属哭极哀,该营现仅存十九人,余悉殉国,据宋军方面言,近五日该军在滦阳城一带,与敌死拚,平均每日伤亡七百余,连前伤亡共达九千,恤金阙如,无以对死者,全军将领,提及辄流涕。”记者以为“无以对死者”,尤在一面有“与敌死拚”的惨剧,一面又有“安全退出”的伟举,身负主持国事责任的当局究竟打着什么主意?究竟是否有办法?依行政院长汪精卫氏最近到沪的谈话,则谓“言战则有丧师失地之虞,言和则有丧权辱国之虞,言不和不战,两俱可虞,所以现时置身南京政府中人……无异投身火坑一样”,左也“虞”,右也“虞”,这也“虞”,那也“虞”,在这样无责任无办法的状态中,衮衮诸公确是“涌身跳入火坑”了,人民是否应该竭诚奉陪呢?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