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伦默氏(C. F. Remer)近著《外国在华投资》(“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一书,自一九〇二年到一九三三年,全世界的华侨竟有七百万至九百万人!像欧洲的小国,最少的人口如安多拉(Andorra,在法比边境的小共和国),全国人民只有五千人;又如蒙纳可(Monaco,在法国沿地中海岸的小王国),全国人民只有两万五千人:这姑不去说它。像奥国(Austria),全国人民也只有七百万人;像匈加利(Hungary),全国人民也只有九百万人。依伦默氏所举的华侨人数,简直好像欧洲一国的人民在国外东奔西窜着!而且他们都没有政府做后盾。这样在海外自辟生路的侨胞的冒险的精神,苦斗的能力,不能不算为可以惊人的。中国每年入超,全靠华侨汇款回国有些调剂,据伦默氏的统计,自一九〇二至一九一三年间,华侨每年平均汇款回国达一万五千万圆;自一九一四至一九三〇年间,华侨每年平均汇款回国达两万万圆。华侨对祖国经济上的关系,不可谓不重大。但是祖国当局者视华侨在若有若无之间,毫无协助的实际办法,最近的趋势是日在没落之中,看上去只有日渐减少以至消灭的形势。英国的华侨,也在这样形势的包围中。

在十年前,旅英的华侨至少在一万人以上(听说在世界大战时达一万五千人),但是最近已减到三千人左右了。在英的华侨,大多数在轮船上做水手或火夫,这种苦工作,在经济繁荣时代的英国人多不愿干,所以肯吃苦的“支那人”要得到这样的机会并不难。自世界经济恐慌以后,英国船业受着很大的打击,首先被裁的当然要轮到“支那人”;而且就是可以维持的部分,雇主们也用英国人来代替“支那人”。所以这硕果仅存的三千人中,失业者已有三分之二了。

旅英的华侨以伦敦及利物浦两地为最多。在利物浦的约有三百八十人,其中约一百八十人是水手和火夫,其余除少数小商人外(开杂货店),多业洗衣作,在前面利物浦一节中已略有述及。在伦敦的约有四百五十余人,可算是在英华侨的大本营。其中有二百人是水手和火夫,失业者已达一百五十人;在中国菜馆(伦敦有四家)做厨子或侍者等有百人左右,在英国菜馆当厨子侍者等,原也有百人,现在失业的也有四十人了;此外在东伦敦开小商店做中国人生意的约有五十人。

东伦敦是英国的一个大规模的贫民窟,记者在第四十六篇一节里曾经谈过,在伦敦的所谓“中国城”(“China Town”),便和东伦敦结不解缘!其实无所谓“中国城”,不过有几条街里面中国人特别多些罢了。记者到东伦敦去观光时,也到侨胞麇集的区域去看看,差不多都是广东人,最显著的是中国药材铺,中国杂货店,里面有种种中国的土货,做的当然都是中国人的生意,所以生意的规模永远不会宏大的。有的小店玻璃门上贴着中国字条,上面有的写着“内进买摊”,有的写着“入内银牌”,有的写着“内便开皮”,我起初莫明其妙,后来询间有的在店门口站着的侨胞,才知道就是赌摊,请你“内便”赌博!我自居于新闻记者的资格,到一处推着门“内便”去看看,果然看见一个很脏的小房间里,堆着一群侨胞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干他们的“开皮”,有几个塌鼻头的奇相,有几个烟容满面的鬼相,我对着他们发怔,发呆,他们看见我那副模样,大概知道是从祖国来的,很客气地对我点一点头,又回转头聚精会神于他们的“开皮”了。我出来时抽了一口冷气,心里暗想,倘若外国电影公司又想摄些使中国人丢脸的把戏,这岂不又是一幕现成的布景!

到了一家中国杂货店里面去看看,那位“老乡”伙计倒很像样,但是他只会说广东话,英语也不大懂,我们很热烈地做了半天手势,还是闷着肚子握别!我只知道他的大意是说市面很不兴,生意难做。

在街上遇着几个中英合种的男女孩童,从四五岁到十一二岁,觉得他们都长得美丽,和他们谈谈,都和蔼亲热,可爱得很。华侨冒险溜往海外,都不能带妻子,所以有三分之一都娶了英妇。尤其是当世界大战时,华侨有机会和英国女子同处工作,因有接触的机会,她们觉得平日听得可怕的中国人倒也不怎样坏,因感情日洽而嫁给中国人的不少。这样溜到海外的侨胞,往往一字不识,英文更说不清楚,嫁给他们的英国女子虽也出身下层,但都能写字看报,因此养出的合种子女,往往和母亲感情特别好,看不起父亲,尤其看见有些不肖的父亲,自己失了业,靠着老婆辛苦出去做工养家,还要拿钱出去赌博。

这类中英合种的孩子,在伦敦已有二百上下,不但相貌好(虽也有极少的例外,尤其在女子方面),而且非常聪明。据一位热心华侨子女教育的英国朋友告诉我,英国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够得上免费升学学额者只有百分之二十,而华侨小学生得此资格者竟占百分之四十二,可是为家境困难,虽免费而仍须自供膳宿,不得不辍学的很多,真是憾事。

这种原来聪明的孩子,因家庭环境之欠佳,已经吃亏,又难于升学,所以很难和英国人竞争;就是有幸而升入中学毕业的,成绩受师长赏识,毕业后承师长写介绍信介绍职业,雇主也每以中英合种的缘故,加以歧视,拒绝录用。这种合种的孩子真不幸,不但在职业上受这样的歧视,就是在一般社会上的地位也很困难,因为英国人对于种族成见仍然很深,都看他们不起。这原因在骨子里当然是由于中国人根本就受人看不起。就是嫁给华侨的英妇,也往往受她们本国人的轻视,她们气时也会说气话,说:“我不做英国人!我既嫁给中国人,便是中国人了!”

留学生中有些热心的朋友,靠公使馆学生会等处出些捐款,开办中华学校,在夜里以中文教这些合种的孩子,已开办了三年。中国文字真难学,这些孩子白天要进英国学校,夜里又要来吃这样的苦头,读了许多时候,仅能写自己的中文名字,能说“你好吗?”有的虽能照样抄写中国字,但是读不出!

华侨的职业总不外乎洗衣服烧小菜等事。关于洗衣业,因为英国人有了大规模的公司组织,利用机器,华侨的洗衣业亦日在退缩之中,有减无加,更说不到什么发展。华侨中开菜馆的已算是顶括括的阔人了!东伦敦华侨里面有一位名叫张朝的,在伦敦开了三十年的菜馆,现在算是东伦敦华侨的“拿摩温”的领袖!

廿三,二,五,伦敦。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