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泻剂下

绿豆

味甘。性寒。无毒。禀土中之阴气而生。反榧子壳。害人。

【主治】主丹毒烦热。风疹。药石发动。热气奔豚。(开宝) 止泄痢猝 利小便肠满。

(思浓肠胃豆心头【归经】入胃经。兼入心经。为清热解毒之品。

【前论】吴瑞曰。绿豆肉平皮寒。如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毒。宜连皮生研。新汲水服。

【禁忌】经疏曰。脾胃虚寒滑泄者忌。

以上泻剂谷部

卷七 泻剂下

冬瓜

味甘。性微寒。无毒。禀阴土之气而生。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主治】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别录) 除心胸满。去头面热。(孟诜) 大解热毒。消痈(大明) 治【归经】入脾胃大小肠四经。为除热益脾之品。

【前论】丹溪曰。冬瓜性走而急。寇氏谓其分散热毒瓦斯。亦取其走而性急也。

【禁忌】经疏曰。冬瓜性冷利。脏腑有热者宜之。若虚寒肾冷。久病滑泄者忌。

以上泻剂菜部

卷七 泻剂下

杏仁

味甘。性温。有小毒。禀春温之气。兼得火土之化以生。可升可降。阴也。恶黄 、葛根、【主治】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本经) 惊痫。心下烦热。

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别录) 除肺热。利胸膈气逆。(元素)

疗哒杏仁〕主止咳。下气。消心腹间逆闷。(正要)

【归经】入肺大肠二经。为泻肺解肌。润燥下气之品。(专散肺家风寒痰滞)

【前论】李杲曰。杏仁下喘。治气也。桃仁疗狂。治血也。俱治大便秘。当分气血。昼便难脉沉用陈【禁忌】经疏曰。凡阴虚咳嗽。肺家有虚热热痰者。均忌。(双仁者不可用)

卷七 泻剂下

桃仁

味苦甘。性平。无毒。禀火土之气以生。降也。阴中阳也。香附为使。

【主治】主行瘀血。血闭。症瘕。(本经) 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硬。除猝暴击血。

通月水热燥痒【归经】入肝心包二经。为破血润燥之品。(二经血分药 苦能泄血滞甘能缓肝气而生新血)

【前论】陈承曰。行血。连皮尖生用。润燥去皮尖炒用。俱研碎。

【禁忌】经疏曰。桃仁散而不收。泻而无补。过用或不当。能使血下不止。损伤真阴。

故凡

卷七 泻剂下

味甘微酸。性寒。无毒。得西方金气以生。降也。阴也。

【主治】主客热。中风不语。治伤寒热发。解丹石热气。惊邪。利大小便。(开宝) 热嗽。

胸中【归经】入心肺二经。兼入肝胃二经。为消痰降火。清热解毒之品。

【前论】时珍曰。梨能治风热。凉心润肺。降火消痰。皆其功也。今人痰病火病。十居六七【禁忌】经疏曰。凡肺寒咳嗽。脾家泄泻腹痛。冷积寒痰痰饮。产后痘后胃冷呕吐。及西北

卷七 泻剂下

山楂

味甘酸。性温。无毒。禀木气而生。降也。阴也。

【主治】主消食积。化宿滞。行结气。除积块痰块血块。健脾开膈。疗痢疾。(医鉴) 止儿枕作痛。发小儿痘疹。(备要)

【归经】入脾经。为破气消积。散瘀化痰之品。(专去腥膻油腻之积与麦芽消谷积不同)

【前论】士瀛曰。自丹溪始着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核亦有力。化食磨积。 宁原曰。

多食令人嘈烦易饥。反伐脾胃生发之气。盖以破泄太过。中气受伤也。

【禁忌】经疏曰。脾虚不运。及胃家无食积。均忌。如脾胃虚。兼有积滞。当与补药同施。

卷七 泻剂下

青皮

味苦辛。性寒。无毒。降也。阴中微阳也。

【主治】主破坚癖。散滞气。治左胁肝经积气。(元素) 治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痛。

消乳散也。

【归经】入肝胆二经。为猛锐之品。(二经气分药 通肝泻肺散积消痞除痰削坚开滞)

【前论】子和曰。陈皮升浮。入脾肺。治高而主通。青皮沉降。入肝胆。治低而主泻柴胡疏邪。

故窍【禁忌】经疏曰。削坚破滞。性最酷烈。误服立损真气。必与参、术、芍药等补脾药同行

卷七 泻剂下

槟榔

味辛。性温涩。无毒。得天之阳气。地之金气以生。降也。阳中微阴也。忌见火。

【主治】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伏尸。疗寸白。(本经) 宣利五脏六腑壅滞。

破结(瘴疠疟【归经】入胃大肠二经。为沉重下坠之品。(能下肠胃有形之物)

【前论】元素曰。槟榔能坠诸气至于下极。故治后重如神。

【禁忌】经疏曰。凡气虚。脾胃虚。阴阳两虚。中气不足者。均忌。

卷七 泻剂下

西瓜

味甘。性寒。无毒。得天地清寒之气以生。降也。阴中阳也。

【主治】主消烦止渴。解暑热。(吴瑞) 疗喉痹。(汪颖) 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

(宁【归经】入脾经。为清暑解热之品。

【前论】时珍曰。西瓜究属生冷。名天生白虎汤。食者。但取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鳌按、西瓜浮面青皮。名西瓜翠衣。能解皮肤间热。

以上泻剂果部

卷七 泻剂下

海浮石

味甘咸。性平。无毒。

【主治】主止咳。(弘景) 煮汁饮。止渴。治淋。杀野兽毒。(大明) 清金降火。消积块。

【归经】入肺经。为消痰软坚之品。(除上焦痰热)

【前论】俞琰曰。肺为水之上源。浮石入肺清其源。故又止渴通淋。

卷七 泻剂下

食盐

味甘辛咸。性平。无毒。禀水气以生。降也。阴也。

【主治】主杀鬼蛊邪疰毒瓦斯。下部 疮。伤寒寒热。吐胸中痰癖。止心腹猝痛。坚肌骨。

多火灼。

【归经】入肾经。兼入心肺胃三经。为除热润下之品。(兼宣剂通剂补剂)

【前论】时珍曰。补肾药用盐汤者。咸归肾。引药气入本脏也。补心药用炒盐者。心苦虚。

软坚者。

腐。

为大

卷七 泻剂下

青盐

一名戎盐。味咸。性寒。无毒。禀水中至阴之气凝结而成。不经煎炼。而生于涯 坟之阴。

【主治】主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去毒蛊。(本经) 心腹痛。溺血。吐血。齿舌血出。

【归经】入肾经。兼入心经。为除血热益水脏之品。(兼补剂)

【前论】寇氏曰。戎盐之功。专在平血热入肾。治目中瘀赤昏涩溺血者。小肠热也。心小肠表

卷七 泻剂下

寒水石

味咸。性寒。无毒。禀积阴之气而成。降也。阴也。畏地榆。解巴豆毒。制丹砂。

【主治】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渴。水饮之。(本经) 除时气热盛。

五脏降血。

【归经】入肾经。为走血除热之品。

【前论】仲淳曰。寒水石。按本文云。盐之精。则与石膏、方解石大相悬绝。因石膏有寒水分别。

【禁忌】经疏曰。凡阴虚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热骨蒸。并脾胃作泄者。均忌。

以上泻剂石部

卷七 泻剂下

人中黄

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主解胃家热毒。(本经) 主天行热疾。及解中诸毒。恶菌毒。恶疮。治痘疮因热黑一名降阴火。(丹溪)

【归经】入胃经。为大解热毒之品。(通行五脏)

【前论】斗门曰。人有奔走发狂。热病似癫。如见鬼神。久不得汗。及不知人事者。乃阳明蕴热也。非此不能除。

【禁忌】经疏曰。伤寒瘟疫。非阳明实热。痘疮。非大热郁滞因而紫黑干陷倒靥者。均忌。

卷七 泻剂下

人中白

味咸。性平。无毒。乃人溺之积气结成。降也。阴也。

【主治】主疗鼻衄。汤火灼疮。(本经) 治传尸劳热。肺痿。心膈热。吐血羸瘦。渴疾。

(肌肤症积满阴降火【归经】入肝肾三焦膀胱四经。为除热降火之品。

【前论】丹溪曰。人中白能泻肝三焦膀胱火。盖膀胱乃此物之故道也。又曰。气有余即是火惜哉之圣药时珍治鼻于肺【禁忌】经疏曰。凡虚寒。及溏泄。或阳虚无火。食不消者。二物均忌。

以上泻剂人部

卷七 泻剂下

夜明砂

味辛。性寒。无毒。

【主治】主面痈肿。皮肤洗洗时痛。腹中血气。破寒热积聚。除惊悸。(本经) 烧灰。

酒服方【归经】入肝经。为散血明目之品。(本经血分药)

【前论】时珍曰。此为蝙蝠屎中未化蚊蚋眼。但蝙蝠有毒。切不可入药。

【炮制】雷公曰。凡使。淘去灰土恶臭。取细砂。晒干焙用。

卷七 泻剂下

犀角

味苦酸咸。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升麻、松脂为使。恶乌头。忌盐。

【主治】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魇寐。(本经) 疗伤寒温疫。

心。 热闷。赤痢。(海藏) 猝中恶心痛。筋骨中风。心风烦闷。中风失音。(孟诜) 凉心。

黑陷。消痈化脓。定惊。明目。能消胎气。(备要)

【归经】入心肝二经。兼入胃经。为彻上彻下。散邪清热。凉血解毒之品。

【前论】宗 曰。鹿用茸。犀用尖。其精锐之力。尽在是也。 时珍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故能入阳鳌按、犀性走散。比诸角尤甚。故能清心镇肝。入胃而化血解热消毒也。

【禁忌】经疏曰。能消胎气。孕妇忌食。痘疮气虚无大热。伤寒阴症发躁。脉沉细。足冷。

卷七 泻剂下

羚羊角

味苦咸。性寒。无毒。降也。阳中阴也。

【主治】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魇寐。(本经)

不通【归经】入心肝肺三经。为散邪清热之品。

【前论】好古曰。今痘科多用以清肝火。而本草不言。缺略也。 庵曰。目为肝窍。

此能魂。

血血通。

【禁忌】经疏曰。心肝二经。虚而有热者宜。若虚而无热。忌用。

卷七 泻剂下

熊胆

味苦。性寒。无毒。阳中阳也。恶防己、生地黄。

【主治】主时气热盛。变为黄胆。暑月久痢。疳 心痛。疰忤。(苏恭) 治诸疳耳鼻疮恶疮【归经】入心胃心包三经。兼入胆脾大肠三经。为除热去邪之品。

【前论】钱乙曰。熊胆佳者通明。每以米粒许点水中。连转如飞者良。余胆亦转。但缓耳。士材曰。熊胆入胆。从其类也。清火定惊之功。较胜诸胆。时珍曰。大能清心平肝。杀虫退【禁忌】经疏曰。小儿不因疳症而目生障翳。及痘后蒙蔽者。均忌。

卷七 泻剂下

刺皮

味苦。性平。有小毒。得酒良。畏桔梗、麦冬。

【主治】主五痔阴肿痛引腰背。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本经) 疗腹痛疝积。

烧灰(甄权) “ 肉”主反胃。炙黄食。(藏器)

【归经】入胃经。为凉血之品。

【前论】寇氏曰。 皮治胃逆。开胃气有功。

【炮制】时珍曰。 黑存性。一云。细锉炒黑用。

以上泻剂禽兽部

卷七 泻剂下

龙齿

味涩。性寒。无毒。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铁器。

【主治】主大人惊痫诸痉。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小儿五惊十二痫。(本经)

小儿身热不可近。大人骨间寒热。治蛊毒。杀精物。(别录) 治烦闷狂热鬼魅。(日华)

【归经】入心肝二经。为镇心安魂。除烦清热之品。

【前论】仲淳曰。龙骨入心肝肾肠。龙齿单入心肝。故骨兼有止泻涩精之用。齿惟定惊安魂【禁忌】经疏曰。龙齿禁忌。约与骨相似。

以上泻剂鳞部

卷七 泻剂下

真珠

味甘咸。性寒。无毒。禀太阴之精气而结成。降也。阴也。

【主治】主手足皮肤逆胪。镇心。绵裹塞耳。主聋。敷面令人润泽好颜色。粉点目中。

主肤胞衣。点【归经】入心肝二经。为泄热定惊之品(水精所孕水能制火故专治火热症)

【前论】陆佃曰。蛤蚌无阴阳牝牡。须雀化成。故能生珠。专一于阴精也。 庵曰。

虽云假【禁忌】经疏曰。凡病。不由火热者忌。

卷七 泻剂下

石决明

味咸。性平。无毒。得水中之阴气而生。可升可降。阴也。畏旋复花。

【主治】主目障翳痛青盲。久服益精。(别录) 肝肺风热。骨蒸劳热。(李 ) 通五淋。(【归经】入肝经。为专除风热之品。

【前论】无己曰。石决明咸寒。入血除热。又能入肾补阴。

鳌按、石决明大补肝阴。肝经不足者。断不可少。

【炮制】李 曰。凡用。磨去粗皮。面裹煨熟。捣研极细。

卷七 泻剂下

海蛤粉

味咸。性寒。无毒。禀水中之阴气而生。降也。阴也。曰海者。别于江湖地泽所生也。

【主治】主热痰。湿痰。老痰。顽痰。疝气。白浊。带下。同香附末、姜汁调服。主心痛。

散肿毒。治【归经】入心肾二经。为软坚润下之品。

【前论】仲淳曰。诸痰皆火气上炎煎熬津液而成。得此能软坚润下。故痰消。

【禁忌】经疏曰。虽善消痰积血块。然脾胃虚寒。宜少用。

卷七 泻剂下

瓦楞子

味咸。性平。无毒。禀水中阳气而生。降也。阴中阳也。

【主治】主一切血气。冷气。症癖。火 醋淬。醋丸服。(日华) 化痰积。消血块。(丹溪)

【归经】入肝经。兼入肺脾二经。为软坚散结之品。

【前论】吴瑞曰。瓦楞消痰。其功最大。凡痰膈病用之如神。

【炮制】雷公曰。取陈久者。火 赤。米醋淬三度。出火毒。研粉。

以上泻剂介部

卷七 泻剂下

水蛭

味苦咸。性平。有毒。畏锻石、食盐。

【主治】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症积聚。(本经) 堕胎。(别录) 治折伤跌扑有效。

【归经】入肝膀胱二经。为破血泄结之品。

【前论】无己曰。咸走血。苦胜血。用水蛭以除蓄血。乃肝经血分药。故能去肝经聚血。

卷七 泻剂下

五谷虫

即粪中蛆。味甘咸。性寒。无毒。

【主治】主小儿诸疳积。疳疮。热病谵妄。毒痢作吐。(大明)

【归经】入脾胃二经。为去热疗疳之品。(幼科要药)

【前论】宁原曰。粪蛆专能消积。以其健脾扶胃也。积消则饮食停滞之热毒亦清矣。

【炮制】备要曰。凡使。漂极净。晒干。或炒或 为末用。

卷七 泻剂下

虻虫

味苦。性微寒。有毒。降也。阴也。恶麻黄。

【主治】主逐瘀血。破血积。坚痞症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本经) 女子月水不通。

【归经】入肝经。兼入三焦经。为破血泄结之品。(肝经血分药)

【前论】河间曰。虻食血而治血。因其性而为用也。 无己曰。苦走血。血结不行者。

以苦

卷七 泻剂下

蟾蜍

味辛。性寒。微毒。禀土金之精气。上应月魄而生。降也。阴也。

【主治】主邪气。破症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疗阴蚀疽疠恶疮。 犬伤疮。

能一切子大腰眼并(别捣汁服【归经】入胃经。为杀虫拔毒之品。(疳积痈疽诸疮要药)

【前论】东垣曰。蟾蜍。土之精也。上应月魄而性灵异。大抵是物能攻毒拔毒。古今诸方所蟾蜍消积拔疔水。

浑身水肿。及单腹胀者。青蛙一二枚。去皮。炙。食之。自消。

【炮制】经疏曰。凡使蟾酥。用人乳化开。切不可入人目。若误入。赤肿欲盲。急以紫草汁

卷七 泻剂下

白颈蚯蚓

味咸。性寒。无毒。得土中阴水之气而生。降也。阴中阴也。畏葱、盐。

【主治】主蛇瘕。去三虫。杀长虫。(本经) 化为水。疗伤寒温病伏热发狂。大腹黄疸。

(人小热痢入轻粉【归经】入胃轻。为清热利水之品。

【前论】苏颂曰。肾脏风下注病。不可缺也。脚气药必须用之为使。然亦有毒。不可过剂。

行湿得【禁忌】经疏曰。蚯蚓性大寒。能除有余邪热。故伤寒。非阳明实热。狂躁者。忌。温病无复有【炮制】吴瑞曰。凡使。有炙为末。有阴干研末。有化水。有生捣。各随方法。

以上泻剂虫部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