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部之四

太平經卷之五十五

力行博學訣第八十二

「今大命可知與未乎?」「雖然可知矣,見明師比言,大迷惑已解,唯加不得已,願復丁寧之。」「然,吾道可睹意矣,〈起〉得書讀之,常苦其不熟,熟者自悉知之。不善思其至意,不精讀之,雖得吾書,亦無益也;得而不力行,與不得何異也;見食不食,與無五穀何異;見漿不飲,渴猶不可救,此者非能愁他人也,還自害,可不詳哉?故聖人力思,君子力學,晝夜不息也,猶樂欲象天,轉運而不止,百川流聚,迺成江海。子慎吾言〈止〉記,吾已重誡,子其眷眷,心可睹矣。為善與眾賢共之,慎無專其市。夫市少人所求不得。故人不博學,所睹不明。故令使見其真道,不得其要意,不信道,則疑不篤乎,各在此人之所以自窮者也。故當深惟思其意,以令自救輔也。」

右對壽命指

知盛衰還年壽法第八十三

〈起〉天之授事,各有法律。命有可屬,道有可為,出或先或後,其漸豫見。比若萬物始萌於子,生於卯,垂枝於午,成於酉,終於亥,雖事豫見,未可得保也。事各有可為,至光景先見,其事未對,豫開其路。天之垂象也,常居前,未嘗隨其後也。得其人而開通,得見祐助者是也;不開不通,行之無成功,即非其人也。以是為明證,道審而言,萬不失一也。但是其人,明為其開,非其人則閉,審得其人,則可以除疾,災異自消,夷狄自降,不須兵革,皆自消亡。萬物之生,各有可為設張,得其人自行,非其人自藏。凡事不得其人,不可強行;非其有,不可強取;非其土地,不可強種,種之不生。言種不良,內不得其處,安能久長;六極八方,各有所宜,其物皆見,事事不同。〈止〉若金行在西,木行在東,各得其處則昌,失其處則消亡。故萬物著於土地迺生,不能著於天,日月星曆反著於天,迺能生光明。夫道如此矣,故有其人星在天,時有明,墮地反無光,即非其處也。故亂常道。有可為出不妄行,是其人則明,非其人則不可行。夫道迺深遠不可測商矣,失之者敗,得之者昌。欲自知盛衰,觀道可著,神靈可興也,內有壽證候之,以此萬不失一也。此迺神書也,還年之期,其道至重,何可不思。故傳之仁賢明,試使行之以自命。是其人應當並出,賢知並來,神書並至,奇方自出,皆令歡喜,即其人也。以此為效,不如此言,或但先見,非可得行也,當遺後來,道不妄出也。實有可之,但問其人,令使自思。道之可歸,亦不可禁,亦不可使,聽其可之,觀其成功,道不可空。雖然,夫才不如力,力不如為而不息也。夫天下之事,皆以試敗,天地神靈皆試人,故人亦象天道而相試也。得見善者,其命已善矣,其見惡者,命已疑矣。自古到今,不至誠動天,名為強求,或亦遂得之;強求不得,真非其有也,安可強取,其事以不和良,乖忤錯亂。人命有三品,歸道於野,付能用者。不能用者,付於京師,投於都市,慎無閉絕。後世無子,傳書聖賢及與道士,無主無名,付能用者。道自有可之,不可各人可附言語。猶若大木歸山,水流歸海,不可禁止也,天性使然。順之者昌,逆之者敗亡。神書欲出,亦不可閉藏。得其人必自揚,不得其人暗聾盲,身則不悅,目中無光。精讀此策文樂也。夫央天昌延命之期,數皆在此中也。太平之氣,皆已見焉;民慈愛謹良,皆以出焉;賢聖明者,皆已悅焉;殊方奇文,皆已付焉;勉行無懈,以自輔焉;明王聖主,皆以昌焉;夷狄卻除,皆以去焉。萬民幸甚,皆以無言,天壽已行,不復自冤,老以命去,少者遂全。書傳萬世無絕,子孫相傳。日以相教,名為真文,萬世無易,令人吉焉。道以畢就,便成自然,有祿自到,無敢辭焉。〈起〉大人得之以平國,中士得之為良臣,小人得之以脫身。〈止〉

右通道意是非之策文

〔存〕丁部第四云:欲知吾道大效,付賢明道德之君,使其按用之,立與天地乃響應,是其大明效證驗也。雲笈七籤卷六四輔引(案此所引,頗似經第四十八卷三合相通訣第七葉中之文)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