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未收集到录音资料,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 五乱者,五种经气之逆乱也。乱于内者,上则有心肺二经之别,此为乱气之一、之二;下则在于肠胃,此为乱气之三。乱于外者,下在于四肢,此为乱之四;上在于头,则为乱气之五。是以名曰“五乱”。全篇可分作三节。

第一节 经气之常

【原文】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黄帝曰:何谓相顺?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知,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提要】言经气未乱之常。

第二节 经气之逆

【原文】黄帝曰:何谓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提要】五种经气逆的见症。

第三节 五乱刺法

【原文】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黄帝曰:善。愿闻其道。岐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输。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黄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论,请著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提要】叙治五乱之刺法。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