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录音资料仅限于提要,其他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 这是一篇“痈疽”专论,从营血的正常生理说到痈疽病变和治疗,从痈疽的变证说到痈疽的鉴别。特别是下论“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燋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一直为辨痈疽之阴阳的临床指导思想。全篇可分作三节。

【讲解】《内经》中很少有就一个病专门论述的,这是唯一的一篇。文献中很多观点对今天痈疽的论治仍具有指导意义。如什么是痈?什么是疽?痈疽的阴证、阳证如何区别?这些于临床是很有意义的。

第一节 营血与痈疽之变

【原文】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萓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提要】叙述营血的生理,以及发生痈疽的病变。

【讲解】“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这是在讲“宗气”,宗气带动营卫的运行而温分肉、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这几句话讲的是“营气”,至于后面的“阴阳已张,因息乃行”,是说营气的运行要由宗气来带动,所以可以通过呼吸来计算经脉行了多少至。“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这是讲经脉持续地运行是有规律的,这种运行是永恒的,直至生命的结束。

“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这几句话从文字上看似乎不够通顺,实际上没有什么问题。“切而调之”是说切经脉的虚实而调之。“从虚去实”是说用虚之之法以去其实,即实则泻之的意思,这里的“虚”是“泻”的意思。“泻则不足”是泻之则邪气大衰,是指邪气不足,而不是指正气的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这是针刺法,凡泻者针法要快,疾速进针疾速出针,故曰“疾则气减”,气减是指邪气减;“留则先后”,补法就要久留针,“先后”是说补泻之法有留针、疾针先后的不同,有的病要先疾后留,有的病要先留后疾。“从实去虚,补则有余,”是说用补的方法来治疗虚证,这里的“有余”是指正气的恢复。“血气已调,形气乃持”,是说这样来调节气血,则能保持人体的健康。

“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萓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这里用了很多的比喻来描述经脉的通与不通,言外之意“痈疽”的关键就在经脉的通与不通。接下来是从病机的角度来讨论痈疽。文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反”通“返”,能返就是能够循环,不返就是不能够循环。“不通则卫气归之”,意思是由营气不通影响到卫气不通,营卫循环障碍引发“痈疽”,关键就在于“反”与“不反”。

“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这是讲痈疽的发病过程和预后,根据痈疽发病的规律,中医治疗痈疽首先是要采用内托法。

第二节 猛疽十九证辨治

【原文】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曰名。岐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焫之。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夹瘿,急治之。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剉菱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急治之,百日死。发于足傍,名曰厉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提要】分叙猛疽、脱疽等十九痈疽的证治。

【讲解】第一句“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曰名。”“忌曰”是错误的,应该是“忌日”。这篇文献中没有讲到忌日,大家可以去看《甲乙经》,里面讲了忌日的问题,这里可能是有脱简,这也说明《甲乙经》是校正《素问》《灵枢》不可或缺的一本书。下面就十九种痈疽分别进行了讲解。

“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这是讲“猛疽”。“豕膏”就是猪油,在《万氏家藏方》中有这个方子,是用“大油”一斤和“蜂蜜”一斤,一起炼成膏服用,专门治疗猛疽。

“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这是讲“夭疽”。发于颈部特别是后颈部的“疽”,病情往往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对口疽”,临床上见到不少,这种痈疽发展非常迅速。

“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这是讲“脑烁”,这种痈疽也是不好治的。“阳留大发”是说热毒很盛,一旦感染邪毒很快入脑,因此发病之初,病人就出现神志表现,如郁闷、沉寂的状态。

“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焫之。”这是“疵痈”。这种痈疽不会伤及五脏要害,可以先发汗,邪外出就不会伤及五脏。在发病的第四、五日赶紧烧艾以治之,“逞芮之”,“逞”是“急速”之意;当然这也要看是阴证还是阳证,如是阳证还是不宜烧艾,烧艾适宜于阴证。

“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踈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夹瘿,急治之。”这是讲“米疽”和“马刀夹瘿”。“踈砭之”即不要刺破得太多,稍微刺破一些地方可使邪气外出,涂上豕膏,不要包扎,使其邪气往外排。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夹瘿”,属于疽症,包括现在的结核病,一般属于少阳、肝胆的问题。

“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这是讲“井疽”,属于心肺的问题,位在上焦,如不及早治疗而深入于肝肾,就很难治愈了。“井”是“深在”之意。

“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这是讲“甘疽”,这种痈疽以阴证为多,长时间不能成脓,凡是患痈疽,伴有寒热表明邪气尚存,“膺”是乳房的部位,这种痈疽包括乳痈、乳癌这一类疾病。

“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剉菱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这是讲“败疵”。对这种痈疽可以治以“菱”,即“连翘”,用连翘的草和根各一升,要让病人发汗,且汗要出透,手经、足经都要出汗。此病多属阳证,“其病大痈脓”为其特点,这种痈疽比较容易治疗。

“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这是讲“股胫疽”,这种病不易治疗。

“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这是讲“锐疽”。“尻”是“长强”穴的部位,也是很要紧的部位。

“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这是讲“赤施”。“股阴”是指大腿内侧,“箕门”穴这些部位,属于三阴经的病,其病邪深在,故曰“十日而当死”。

“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这是讲“疵痈”。“勿石”是说不要随便把这种痈刺破,凡是痈疽坚硬的时候都不要去刺,要等其柔软成脓以后才能刺破引流,没有成脓时只能用内托的办法促使其成脓,这是中医治痈一般经验。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节”是指经穴的部位,特别是主要的经穴,凡是痈疽正好发在经穴上都是不太好治的,发于阳经者还稍微好一点,发于阴经者一般都很严重,因为“节”是直接通于脏腑的部位,如“对口疽”为什么发展那么迅速,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还讲了兔啮、走缓、四淫、历痈等痈疽。“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这是讲“脱疽”。“急斩之”是指用手术去掉其手足,即截肢,避免毒气漫延。

第三节 言痈与疽之鉴别

【原文】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燋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黄帝曰:何谓疽?岐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提要】言痈疽的鉴别。

【讲解】“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燋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痈多为阳证,既不伤骨髓也不伤五脏,向外发不往内传,因此尽管痈肿很大,但其预后较好。

“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多属阴证,“热气淳盛”是指其毒气深在、积聚。

“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这是从局部的表现来讲痈疽之鉴别。

以上这些文字讲了痈与疽的鉴别,后世研究痈疽者多引之为据。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