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夫怔忡惊悸之候,或因怒气伤肝,或因惊气入胆,母能令子虚,因而心血为之不足,又或遇事繁冗,思想无穷,则心君亦为之不宁,故神明不安而怔忡惊悸之证作矣。夫所谓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若夫二证之因,亦有清痰积饮,留结于心胞胃口而为之者,又不可固执以为心虚而治。医者自宜以脉证参究其的而药之,毋认非以为是也,慎之慎之!

脉法

寸口脉动而弱,动为惊,弱为悸。趺阳脉微而浮。(浮为胃气虚微,则不能食,此恐惧之脉,忧迫所致也。)寸口脉紧,趺阳脉浮,胃气则虚,是以悸。肝脉动暴,有所惊骇。

方法

丹溪曰:属血虚有痰。有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瘦人多是血少,肥人只是痰多。时觉心跳者,亦是血虚。怔忡无时,悚悸有时而作。

大法,四物汤、安神丸之类,有痰者用痰药。

惊悸者属血虚,用朱砂安神丸最好。或有痰迷心窍者,宜用治痰药。

一方 治劳役大虚心跳。

朱砂(另研,水飞) 白芍药 当归身(酒浸) 侧柏叶(各三钱) 川芎 甘草 陈皮(各一钱) 炒黄连(一钱五分)

上为细末,猪心血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六十丸,津唾咽下,或少用白汤一口送下,食后临卧服。

(以上丹溪方法凡四条)

惊悸养血汤(局方) 治肥人因痰火而心惕然跳动惊起。

黄 茯神 半夏曲 川芎(各五分) 远志(去心,甘草水浸) 桂心 柏子仁 酸枣仁(炒) 五味子 人参(各二分半) 甘草(四分)

上细切,作一服,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一盏,煎至七分服。如停水,加茯神、槟榔各三分同煎。

安神丸(东垣)

黄连(一钱五分,酒洗) 朱砂(一钱,另研,水飞) 生地黄(酒洗) 当归身(酒洗) 甘草(炙,各五分)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食后津唾咽下。一方,朱砂安神丸,无地黄、当归,用生甘草。

温胆汤(活人) 治心胆怯,怔忡易惊。

半夏(汤炮七次,去皮) 竹茹 枳实(各二钱) 生姜(四钱) 陈皮(三钱) 甘草(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温服。

定志丸 治心气不足,恍惚多忘,及怔忡惊悸等证。

人参 白茯苓(各三钱) 远志(去心) 石菖蒲(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食后白汤下。

朱雀丸(河间) 治怔忡惊悸等证。

茯神(二两) 沉香(五钱) 朱砂(五钱,另研,为衣)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参汤下。

八物定志丸(东垣) 平补心气,安神镇惊,除膈间痰热等证。

远志(去心) 石菖蒲 麦门冬(去心) 茯神(去皮) 白茯苓(各一两) 白术(五钱) 人参(一两五钱) 牛黄(二钱,另研)

上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白汤送下。

归脾汤 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

白术 茯神 黄 (蜜炙) 龙眼肉 酸枣仁(炒,各一钱) 人参 木香(各五分) 甘草(炙,二分半)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祖传方)

治忧愁思虑伤心,令人惕然心跳动,惊悸不安之证。

川归(酒洗用身) 生地黄(酒洗) 远志(去心) 茯神(各五钱) 石菖蒲(九节) 黄连(各二钱五分) 牛黄(一钱,另研) 辰砂(二钱,另研) 金箔(十五片)

上以前六味研细,入牛黄、辰砂二味末子,猪心血丸如黍米大,金箔为衣,每服五十丸,煎灯心汤送下。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