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属性:大率主血虚。有痰以治痰为先,或虚挟火与湿;亦有死血留滞者,外中于风者;亦有中气者,当从痰治,

顺气化痰。若口开、手撒、眼合、遗尿、吐沫直视、喉如鼾睡、肉脱筋痛者,皆不治。

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无血;在右属痰、有热、气虚。

病若在左者,四物汤等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在右者,二陈汤、四君子等加竹沥、姜汁。

痰壅盛者、口眼 斜者、不能言者,皆当吐。

吐法∶轻用瓜蒂、虾汁、皂角;重用藜芦半钱或三分,加麝香灌入鼻内或口内,吐痰出。一吐不已,再吐

之。亦有虚而不可吐者。

气虚卒倒,参 补之。

气虚有痰,浓参汤合竹沥、姜汁。

血虚,宜四物汤,俱用姜汁炒;恐泥痰,再加竹沥、姜汁入内服;能食者,去竹沥,加荆沥。

又法∶以猪牙皂角、白矾等分为末,姜汤调下,名稀涎散。

血虚者,四物汤补之。挟痰者,亦用姜汁、竹沥。

脉诀内言诸不治证,见则不可治,筋枯者不治。举动则

筋痛者,是筋枯,以其无血滋润故也。

治痰∶气实能食,用荆沥;气虚少食,用竹沥。此二味用开经络,行血气。入四物汤中,必用姜汁助之。

肥白人多湿,少用附子、乌头行经。

初昏倒,急掐人中至醒,然后用去痰药,二陈汤、四物、四君子等汤加减用。

六郁

属性:戴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

六郁之病见矣。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痰郁者,动

则即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瞀,小便赤,脉沉数;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食郁者,嗳酸

腹饱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紧盛者是也。

气血中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郁∶香附子、苍术、川芎。

湿郁∶苍术、川芎、白芷。

痰郁∶海石、香附、南星、栝蒌。

热郁∶青黛、香附、苍术、川芎、栀子。

血郁∶桃仁、红花、青黛、川芎、香附。

食郁∶苍术、香附、针沙(醋炒)、山楂、神曲(炒)。

春加芎,夏加苦参,秋冬加吴茱萸。

越鞠丸,解诸郁,又名芎术丸。

苍术 香附 抚芎 神曲 栀子 等分为末,水丸,如绿豆大。

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假如

食在气上,提其气则食自降。余皆仿此。

属性:大风病,是受得天地间杀物之气,古人谓之疠风者,以其酷烈暴悍可畏耳。人得之者,须分在上、在下。

夫在上者,以醉仙散取涎血于齿缝中出;在下者,以通天散取恶物陈虫于谷道中出。取出虽有道路之异,然皆

不外乎阳明一经。治此证者,须知此意。看其疙瘩与疮,上先见者、上体多者,在上也;下先见者、下体多

者,在下也。上下同得者,在上复在下也。阳明胃经与大肠无物不受,此风之入人也。气受之,则在上多;血

受之,则在下多;血气俱受之者,上下俱多也。自非医者神手,病者铁心,罕有免此。夫从上从下以渐而来

者,皆可治。人见其病势之缓,多忽之。虽按法施治,病已痊可,若不能忌口、绝色,皆不免再发,发则终于

不能救也。余曾治五人中间,唯一妇人不再发,以其贫甚而且寡,无物可吃也。余四人,三、四年后皆再发。

孙真人云∶吾尝治四五十人,终无一人免于死。非真人不能治,盖无一人能守禁忌耳。此妇人本病药外,又服

百余帖加减四物汤,半年之上,方得经行,十分安愈。

治法∶在上者醉仙散,在下者通天再造散。后用通神散,及三棱针于委中出血。但不能忌口、绝房者,不

治之也。

醉仙散∶

胡麻仁 牛蒡子 蔓荆子 枸杞子(各半两为粗末,同炒紫色) 白蒺藜 苦参 栝蒌根 防风(各半两)

上八味为细末,每一两半入轻粉三钱,拌匀。大人一钱,空心,日午、临睡各一服,淡茶调下。五七日间,

必于齿缝中出臭涎水,浑身觉痛,昏闷如醉,利下恶臭屎为度。量大

小虚实加减与之。证候重而急者,须以再造散下之,候补养得还,复与此药吃。须断盐酱醋诸般鱼肉椒料果子

烧炙等物,止可淡粥及淡煮熟时菜食之。茄尚不可食,惟有乌稍蛇、菜花蛇可以淡酒煮熟食之,以助药力。

再造散∶郁金(半两,生用) 大黄(一两,炮) 皂角刺(一两,黑者大者) 白牵牛(头末六钱半,

炒半生用之。)

上为末,五钱临夜冷酒调下。以净桶伺候泄出虫。如虫口黑色,乃是多年虫;口如赤色,是近者。三数日

又进一服,直候无虫,即绝根也。

属性:(主乎温散。)

有卒中天地之寒气,有口伤生冷之物。

戴云∶此伤寒,谓身受肃杀之气,口食冰水瓜果冷物之类。病者,必脉沉细、手足冷、息微、身倦,虽身

热亦不渴,倦言语。或遇热病,误用此法,轻者至重,重者至死。凡脉数者、或饮水者、或烦躁动摇者、皆是

热病。寒热二证,若水火也,不可得而同治,误即杀人。学人慎之。

伤寒

属性:伤寒,必须身犯寒气,口食寒物者,从补中益气汤中加发散药。属内伤者,十居八九。其法∶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只用补中益气汤中,从所见之证,出入加减。气虚热甚者,少用附子,以行参 之剂。如果气虚

者,方可用此法。以上伤寒治法,可用于南方,不宜北。

属性:戴云∶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热之气着人也。有冒、有伤、

有中、三者有轻重之分,虚实之辩。或腹痛水泻者,胃与大肠受之;恶心者,胃口有痰饮也;此二者,冒暑也。

可用黄连香薷饮。盖黄连退暑热,香薷消蓄水。或身热头疼躁乱不宁者,或身如针刺者,此为热伤在分肉也。

当以解毒白虎汤加柴胡。气如虚者,加人参。或咳嗽发寒热、盗汗出不止、脉数者,热在肺经,用清肺汤、柴

胡天水散之类。急治则可,迟则不可治矣。或火乘金也,此为中暑。凡治病须要明白辨别,慎勿滚同施治。春

秋间亦或有之,切莫执一。随病处方为妙。

黄连香薷饮,挟痰加半夏,乘虚加人参、黄 ,或清暑益气汤加减用之。

注夏

属性:(属阴虚,元气不足。)

戴云∶秋初夏末,头痛脚软,食少体热者是也。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炒黄柏。挟痰,止用南星、

半夏、陈皮之类;或生脉散出千金方。

暑风

属性:戴云∶暑风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者是也。有因火者,有因痰者。火,君相二火也;暑,天地二火也;

内外合而炎烁,所以卒倒也。痰者,人身之痰饮也,因暑气入,而鼓激痰饮,塞凝心之窍道,则手足不知动蹑

而卒倒也。此二者皆可吐。内经曰∶火郁则发之。挟火挟痰实者,可用吐法。吐即发散也。量其虚实而吐之,

吐醒后,可用清剂调治之。

湿

属性:戴云∶湿有自外入者,有自内出者,必审其方土之致病

源。东南地下多阴雨地湿,凡受必从外入,多自下起,以重腿香港脚者多。治当汗散;久者,宜疏通渗泄。西北

地高,人多食生冷湿面,或饮酒后,寒气怫郁,湿不能越,作腹皮胀痛,甚则水鼓胀满,或通身浮肿如泥,按

之不起,此皆自内而出也。辨其元气多少,而通利其二便,责其根在内也。此方土内外,亦互相有之,但多少

不同,须对证施治,不可执一。

本草苍术治湿,上下俱可用。

二陈汤加酒芩、羌活、苍术、散风之药,行湿最妙。

内伤

属性:内伤∶病退后燥渴不解者,有余热在肺家,可用参苓甘草少许,姜汁冷服;或茶匙挑姜汁与之。虚者可

用人参汤。世之病此者为多,但有挟痰者,有挟外邪者,有热郁于内而发者,皆以补元气为主。看其所挟之病,

而兼用药。

属性:有可发者二∶风寒外来者可发,郁者可发。

阴虚火动难治。火郁当发看何经;轻者可降,重则从其性升之,实火可泻。小便降火极速。

凡气有余便是火。

火急甚重者,必缓之,生甘草兼泻兼缓,人参、白术亦可。

人壮气实、火盛颠狂者,可用正治,或硝冰水饮之。人虚,火盛狂者,可用生姜汤与之。若投以冰水正

治,立死。有补阴即火自降者,炒黄柏、地黄之类。

山栀子仁大能降火,从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行,降

火人所不知。

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凉药,必用温散。

又方∶左金丸治肝火

黄连(六两) 茱萸(一两或半两) 水为丸。白汤下五十丸。

伤风

属性:戴云∶新咳嗽,鼻塞声重者是也。

属肺者多,散宜辛温或辛凉之剂。

发斑

属性:(属风热。)

戴云∶斑,有色点而无头粒者是。如有头粒,即疹也。风热挟痰而作,自里而发于外,通圣散消息,当以

微汗而散之。下之,非理也。

内伤斑者,胃气极虚,一身火游行于外所致。宜补以降之。发斑似伤寒者,痰热之病发于外,微汗以散

之。下之,非理也。

属性:戴云∶疹,浮小有头粒者是。随出即收,收则又出者是也。非若斑之无头粒也。当明辨之。

属热与痰在肺,清肺火降痰,或解散出汗,亦有可下者。

温病

属性:众人病一般者是也。又谓之天行时疫。有三法∶宜补、宜降、宜散。

又方∶

大黄 黄芩 黄连 人参 桔梗 防风 苍术 滑石 香附 人中黄

上为末,神曲为丸。每服五七十丸。分气血痰作汤使∶气虚,四君子汤;血虚,四物汤;痰多,二陈汤送

下。如热甚者,可用童子小便送下。

大头天行病,东垣有方∶

羌活 酒芩 大黄(酒蒸)

冬温为病,非其时而有其气者。冬时君子当闭藏,而反发泄于外。专用补药带表。

又方∶以竹筒两头留节,中作一窍,纳甘草于中,仍以竹木钉闭窍,于大粪缸中浸一月,取出晒干,专治疫毒。

属性:(有风、有暑、有食、老疟、疟母、痰病。)

老疟病∶此系风暑入阴分。在脏用血药∶川芎、抚芎、红花、当归,加苍术、白术、白芷、黄柏、甘草煎。

露一宿,次早服之。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有汗要无汗,正气为主,带散。有疟母者,用丸药消导,

醋煮鳖甲为君,三棱、蓬术、香附随证加减。

三日一发者,受病一年。间发者,受病半年。一日一发者,受病一月。连二日发者,住一日者,气血俱受

病。一日间一日者,补药带表。药后用疟丹截之。在阴分者用药彻起,在阳分方可截之。

又方∶

草果 知母 槟榔 乌梅 常山 甘草(炙) 穿山甲(炮) 用水酒一大碗,煎至半碗,露一宿。临发

日前二时,温服。如吐,则顺之。

截疟青蒿丸∶

青蒿(一两) 冬青叶(二两) 马鞭草(二两) 官桂(二两)

上三叶,皆晒干,秤为末,法丸如胡椒子大。每两作四服。于当发前一时服尽。

大法∶暑风必当发汗。夏月多在风凉处歇,遂闭其汗,而不泄。因食者,从食上治。

疟而虚者,须先用参术一二帖,托住其气不使下陷,后用他药。治内伤挟外邪者同法。内必主痰,必以

汗解,二陈汤加常山、柴胡、黄芩、草果。

疟而甚者,发寒热、头痛如破、渴而饮水、自汗。可与参、 、术、苓、连、栀子、川芎、苍术、半夏等治。

久病疟,二陈汤加川芎、苍术、柴胡、葛根、白术,一补一发。

咳嗽

属性:风寒、火(主降火)、劳、肺胀、火郁、痰(主降痰)。

戴云∶风寒者,鼻塞、声重、恶寒者是也;火者,有声、痰少、面赤者是也;劳者,盗汗出,兼痰者,多

作寒热;肺胀者,动则喘满,气急息重;痰者,嗽动便有痰声,痰出嗽止。五者大概耳,亦当明其是否也。

风寒,行痰开腠理。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桔梗。

火,降火、清金、化痰。

劳,四物汤中加竹沥、姜汁。必以补阴为主。

肺胀而嗽者,用诃子、青黛、杏仁。诃子能治肺气,因火伤极,遂成郁遏胀满,取其味酸苦,有收敛降火

之功。佐以海蛤粉、香附、栝蒌、青黛、半夏曲。

食积痰作嗽发热者,半夏、南星为君,栝蒌、萝卜子为臣,青黛、石碱为使。

火郁嗽者,诃子、海石、栝蒌、青黛、半夏、香附。

咳嗽声嘶者,此血虚受热也。用青黛、蛤粉,蜜调服。

久嗽风入肺,用鹅管石、雄黄、郁金、款冬花碾末和艾中,以生姜一片留舌上灸之,以烟入喉中为度。

干咳嗽者,难治。此系火郁之证,乃痰郁火邪在中。用苦梗以开之,下用补阴降火。不已,则成劳,倒仓

好。此证不得志者有之。

嗽而胁痛,宜疏肝气,用青皮等方。在后,二陈汤内加南星、香附、青黛、姜汁。

治嗽药,大概多用生姜者,以其辛散也。

上半日嗽多者,属胃中有火。贝母、石膏能降胃火。

午后嗽多者,此属阴虚。必用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先降其火。

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候,流入肺金。知母、地骨皮降肺火。

火气浮于肺者,不宜用凉药,用五味、五倍敛而降之。有痰因火逆上者,先治火,后治其痰也。

肺虚甚者用参膏,此好色肾虚有之。以生姜、陈皮佐之。大概有痰者,可加痰药治之。

治嗽多用粟壳,不必疑,但要先云病根,此乃收后之药也。师云∶阴分嗽者,多属阴虚治之也。

有嗽而肺胀壅遏不得眠者,难治。

治嗽烟筒∶

佛耳草 款冬花 鹅管石

上为末,用纸卷烧其烟熏之;或白汤调亦得。

治嗽有痰,天突、肺 二穴灸。治嗽泄火热,大泻肺气,三椎骨下横过各一寸半是穴。

嗽∶春是春升之气,用清药,二陈加薄、荆之类;夏是火炎上,最重芩、连;秋是湿热伤肺;冬是风寒外

来,用药发散之后,以半夏必逐去痰,庶不再来。

又方∶治嗽劫药。

五味子(半两) 五倍子(一钱) 甘草(二钱半) 风化硝(一钱) 为末以蜜为丸,噙化之。

属性:(脉浮当吐。)

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下虚,则痰反易生多。

湿痰用苍术。

老痰∶海石、半夏、栝蒌子、香附、五倍子。

热痰用青黛、黄连。

食积痰∶神曲、麦 、山楂子。

痰在肠胃间者,可下而愈。痰在经络中者,非吐不可出。吐法中就有发散之义也。

膈上之痰,必用吐之,泻亦不能去也。

气实痰热结在上者,则吐。吐难得出,或成块,或吐咯不出,气滞兼郁者,此则难治矣。

胶固者,必用吐之。

吐法兼用牙茶、齑水、姜汁、醋少许,栝蒌散少许,加防风、桔梗,皆升动其气,便吐也。

吐法∶用附子尖 桔梗芦 人参芦 瓜蒂 砒(不甚用) 藜芦 艾叶 末茶

上药,此皆自吐,不用手探。但药但汤,皆可吐。

吐法∶先以布搭膊勒腰,于不通风处行此法。

萝卜子半升擂和,以浆水一碗,滤去粗,入少油与蜜,旋至半温。服后,以鹅翎探吐。凡用鹅翎,须以

桐油浸,却以皂角水洗去肥,晒干用之。

又法∶用虾带壳半斤,入酱、葱、姜等料物煮汁。先吃虾,后饮汁,以翎勾引吐,必须紧勒肚腹。

二陈汤一身之痰都能管。如在下,加下引药;如在上,加上引药。

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也。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用药。

许学士用苍术治痰饮成窠囊一边,行极效。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痰之清者属寒,用二陈汤之类。

内伤挟痰,必用人参、黄 、白术之属,多用姜汁传送。或用半夏之属。虚甚者,宜加竹沥。

痰热者多挟风,外证为多。

湿者多软,如身倦而重之类。热者清之;食积者必用攻之;兼气虚者,用补气药补之。

因火盛逆上者,治火为先。白术、黄芩、石膏之类。中气不足,则加人参、白术。痰之为物,随气升

降,无处不到。

脾虚者,清中气。二陈加白术之类,兼用提药。

中焦有痰与食积,胃气赖其所养,卒不便虚。若攻之尽,则虚矣。

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栀子芩连类。

噫气吞酸,此系食郁有热,火气上动。以黄芩为君,南星、半夏为臣,橘红佐之。热多者,加青黛。

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

痰在皮里膜外者,非姜汁、竹沥不可达。

痰在膈间,使人颠狂健忘,宜用竹沥。风痰亦服竹沥,又能养血。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

痰结核在咽喉,燥不能出,入化痰药加软坚咸药。

杏仁 海石 桔梗 连翘 栝蒌仁

少佐朴硝,以姜汁、蜜、调丸。噙化之。

海粉即海石。热痰能降,湿痰能燥,结痰能软,顽痰能消。可入丸子、末子,不可入煎药。

黄芩治热痰,假以降其热也。

竹沥滑痰,非姜汁不能行经络也。

枳实泻痰,能冲墙壁。五倍子能治老痰。

小胃丹治膈上痰,热风痰,湿痰,肩膊诸痛,然能损胃气。食积痰实者,用之不宜多。

青礞石丸去湿痰,重在风化硝。

润下丸降痰最妙。

陈皮(半斤,去白,以水化盐半两,拌陈皮,令得所煮,候干,炒燥。一方,不去白) 甘草(一两,炙)

上为末,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五丸,温水下。

油炒半夏,大治湿痰,又治喘,止心痛。粥丸。姜汤下三十丸。

痰方∶

黄芩(空心) 香附 半夏(姜制) 贝母 以上治湿痰。加栝蒌仁、青黛作丸子,治热痰。

中和丸治湿痰气热。

苍术 黄芩 香附 半夏 各等分,为末,粥丸。

燥湿痰方,亦治白浊因痰者。

南星(一两) 半夏(一两) 蛤粉(二两) 青黛(为衣)

上为末,神曲糊丸。

痰嗽方∶

黄芩(一两半,酒浸洗) 滑石(半两) 贝母(一两) 南星(一两) 风化硝(二钱半) 白芥子(半两,去

壳。)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

导痰汤∶

半夏(四两) 南星 橘皮 枳壳 赤茯苓(一两) 甘草(半两)

用生姜煎服之。

千缗汤

半夏(七枚泡制四片破之) 皂角(一寸二分去皮炙) 甘草(一寸炙) 生姜(如指大) 煎服之,治喘。

治痰方

南星 半夏 滑石 轻粉(各三钱) 巴豆(三十粒)

上用皂角仁浸浓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黄连化痰丸

黄连(一两) 陈皮(五钱) 吴茱萸(一钱,酒浸) 半夏(一两五钱)

上为末,入桃仁二十四个,研如泥,和匀,神曲糊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姜汤送下。

消痰方

益元散(七钱) 吴茱萸(三钱)

治郁痰方

白僵蚕 杏仁 栝蒌 诃子 贝母

属性:戴云∶有痰喘,有气急喘,有胃虚喘,有火炎上喘。痰喘者,凡喘便有痰声。气急喘者,呼吸急促而无

痰声。有胃虚喘者,抬肩、撷肚、喘而不休。火炎上喘者,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已则喘。大概胃中有实

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咽坠下稠痰,喘即止。稍久,食已入胃,反助其火,痰再升上,

喘反大作。俗不知此,作胃虚,治以燥热之药者,以火济火也。昔叶都督患此,诸医作胃虚治之,不愈。后以

导水丸利五六次而安矣。

凡久喘,未发以扶正气为要,已发以攻邪为主。

有气虚短气而喘,有痰亦短气而喘。

有阴虚,自小腹下火起而上者。

喘急有风痰者,妇人大全方千缗汤。

阴虚有痰喘急者,补阴降火。四物汤加枳壳、半夏。

气虚者,人参、蜜炙黄柏、麦门冬、地骨皮之类。

大概喘急之病,甚不可用苦药凉药,火气盛故也。可用导痰汤加千缗汤治之。

诸喘不止者,用劫药一二帖则止之。劫药之后,因痰治痰,因火治火。椒目碾极细末,用一二钱以生姜汤

调下,止之。

又法∶用萝卜子蒸熟为君,皂角烧灰,等分为末,以生姜汁炼蜜为丸,小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噙化下之。效。

属性:(专主于痰,宜吐法。)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治哮方∶用鸡子略敲,壳损膜不损,浸于尿缸内,三四日,夜取出。煮熟食之,效。盖鸡子能去风痰。

属性:(身热、后重、腹痛、下血。)

戴云∶痢虽有赤白二色,终无寒热之分,通作湿热治。但分新旧,更量元气。用药与赤白带同。

身热挟外感∶不恶寒,小柴胡汤去人参。恶寒发热为表证,宜微汗和解。

苍术 川芎 陈皮 芍药 甘草 生姜煎服。

后重,积与气郁坠下,兼升兼消。

或气行血和积少,但虚坐努力,此为亡血。倍用归身尾,却以生芍药、生地黄、桃仁佐之,复以陈皮和之。

或下痢而大孔痛者,此因热流于下也。用木香、槟榔、黄芩、黄连(炒)、干姜。

或痢退减十之七八,积已尽,糟粕未实,当炒芍药、炒白术、炙甘草、陈皮、茯苓汤下固肠丸三十粒。

然固肠丸性躁,有去湿实肠之功,恐滞气未尽者,不可遽用此药,只宜单服此汤可也。

或痢后糟粕未实,或食稍多,或饥甚方食腹中作痛者,切勿惊恐。以白术、陈皮各半盏煎服。和之则安。

或久痢后,体虚气弱,滑泄不止,又当以诃子肉、豆蔻、白矾、半夏之类择用以涩之。甚则加牡蛎,然

须以陈皮为佐。若大涩,亦能作痛。又甚者,灸大枢、气海。

古方用浓朴为泻凝滞之气,然朴太温而散气,久服,大能虚人。滞气稍行,即去之。余滞未尽,以炒

枳壳、陈皮。然枳壳亦能耗气,比之浓朴少缓,比陈皮亦重。滞退一半,当去之,只用陈皮以和诸药。陈皮去

白,有补泻之兼才,若为参术之佐,亦能补也。

凡痢疾腹痛,必以白芍药、甘草为君,当归、白术为佐。恶寒痛者加桂;恶热痛者加黄柏。达者更能参

以岁气、时令用药,则万举万全,岂在乎执方哉。

诸不治证∶

下痢纯血者必死。下痢如尘腐色者死。

下痢如屋漏者死。下痢如竹筒注者,不可治。

下痢如鱼脑者,半生半死。

禁口痢

属性:(胃口热甚故也。)

黄连多加人参煮汤,终日呷之,如吐了再吃,开以降之。人不知此,多用温药甘味。此以火济火,以滞益滞,哀哉。

一方∶脐中用田螺, 之以引下其热。

亦有误服热药涩药之毒犯胃者,当明审以祛其毒。痢方亦作丸∶

大黄 黄连 黄芩 黄柏 枳壳 当归 白芍药 滑石 甘草 桃仁 白术(各等分)

上为末,神曲糊丸。

孙郎中因饮水过多,腹胀泻痢带白。

苍术、白术、浓朴、茯苓、滑石

上煎,下保和丸。

小儿八岁下痢纯血,以食积治。

苍术 白术 黄芩 白芍 滑石 茯苓 甘草 陈皮 炒曲 上煎,下保和丸。

又下痢法∶热不止者属阴虚,用寒凉药兼升药(药热)。

泄泻

属性:(湿、气虚、火、痰、食积。)

戴云∶凡泻水腹不痛者,是湿也。饮食入胃不住,或完谷不化者,是气虚也。腹痛泻水,腹鸣,痛一阵

泻一阵,是火也。或泻,时或不泻,或多或少,是痰也。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是食积也。

湿,燥湿兼渗泄之。四苓散加苍术、白术。甚者,二术炒。

气虚,人参、白术、芍药(炒)、升麻。

火,宜伐火,利小水。黄芩、木通入四苓散。

痰积,宜豁之。海石、青黛、黄芩、神曲、蛤粉。或用吐法。

食积,宜消导疏涤之。神曲、大黄。

以上诸药皆作丸子服之。

凡泄泻水多者,仍用五苓散治之。

世俗类用涩药治痢与泻。若积久而虚者,或可行之;而初得之者,恐必变他疾,为祸不小矣。殊不知多

因于湿,惟分利小水,最为上策。

止泻方

肉豆蔻(五钱) 滑石(春冬一两二钱) 半夏(二两半,秋二两)

又方姜曲丸

陈曲(六两,炒) 陈麦(亦可) 茴香(五钱) 生姜(一两)

上炒白术、炒曲、炒芍药,或丸、或散、或汤,作丸妙。

脾泄

属性:治一老人,奉养大过,饮食伤脾,常常泄泻,亦是脾泄之疾。

白术(二两,炒) 白芍药(一两,酒拌炒) 神曲(一两半,炒) 山楂(一两半,炒) 半夏(一

两,洗) 黄芩(五钱炒)

上为末,荷叶包,饭煨为丸。

治一老人,年七十,面白,脉弦数,独胃脉沉滑。因饮白酒作痢,下血淡水脓后腹痛,小便不利,里急后

重。参术为君,甘草、滑石、槟榔、木香、苍术,最少下保和丸二十五丸。第二日前证俱减,独小便不利,以

益元散服之。

霍乱

属性:戴云∶霍乱者,吐也,有声有物。凡有声无物而躁乱者,

谓之干霍乱也。

转筋不住,男子以手挽其阴,女子以手牵其乳近两旁边,此乃千金妙法也。

内有所积,外有所感,阳不升,阴不降,乖隔而成矣。切勿以米汤,吃之立死。脉多伏,为绝。

见成吐泻还用吐,提其气起。

大法∶生姜理中汤最好。有可吐者,有可下者。吐用二陈汤加减亦可;或梓树木煎汤吐亦可。

干霍乱

属性:此病最难治,死在须臾,升降不通故也。

此系内有物所伤,外有邪气所遏。有用吐法者,则兼发散之义也。

吐提其气,极是良法。世多用盐汤。

有用温药解散者,其法,解散不用凉药。

二陈汤加和解散∶川芎,防风、苍术、白芷。

呕吐

属性:凡有声有物谓之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哕。

有痰膈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气逆者,有寒气郁于胃口者,胃中有痰有热者,然胃中有火与痰而致呕吐者,多矣。

朱奉议以半夏、生姜、橘皮为主。

孙真人误以哕为咳逆。

刘河间谓呕者,火气炎上,此特一端耳。

胃中有热,膈上有痰,二陈汤加炒栀子、黄连、生姜。

久病呕者,胃虚不纳谷也。以生姜、人参、黄 、白术、香附。

恶心

属性:(有热、有痰、有虚。)

戴云∶恶心者,无声无物,但心中欲吐不吐,欲呕不呕。虽曰恶心,非心经之病,其病皆在胃口上。

宜用生姜,盖能开胃豁痰也。皆用生姜,随证用药。

翻胃

属性:(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渐,发挥备言。)

戴云∶翻胃有四∶血虚、气虚、有热、有痰。血虚者,脉必数而无力;气虚者,脉必缓而无力;气血俱

虚者,则口中多出沫,但见沫大出者,必死;有热者,脉数而有力;有痰者,脉滑数;二者可治。血虚者,四

物为主。气虚者,四君子为主。热以解毒为主。痰以二陈为主。大约有四∶血虚、气虚、有热、有痰兼病,必

用童便、竹沥、姜汁、牛羊乳。

粪如羊屎者,断不可治,大肠无血故也。

痰用二陈汤为主。寸关脉沉,或伏而大。

有气滞结者,通气之药皆可用也。寸关脉沉而涩。

气虚,四君子汤为主。血虚,四物汤为主。左手脉无力,大不可用香燥之药,服之必死。宜薄滋味。

马剥儿烧灰存性一钱重,好枣肉,平胃散二钱,温酒调服,食即可下。然后随病源调理,神效。

陈皮(三斤三两) 浓朴(三斤二两) 甘草(三十两) 苍术(五斤)

伤食

属性:戴云∶恶食者,胸中有物。导痰补脾。二陈汤加白术、山楂、川芎、苍术。

属性:(食积兼湿。东垣有法有方。)

又痞满方

吴茱萸(三两) 黄连(八两) 粥为丸。

软石膏碾末,醋丸,如绿豆大,泻胃火、食积、痰。

嗳气

属性:(胃中有火、有痰。)

南星、半夏、软石膏、莎草根,或汤、或丸。

吞酸

属性:戴云∶湿热在胃口上,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其食不得传化,故作酸也。如谷肉在器,湿热则易酸也。

必用茱萸顺其性而折之,反佐∶茱萸、黄连。

嘈杂

属性:(只是痰因火动。)

戴云∶此即俗谓之心嘈也。

栀子姜炒,黄连不可无。栀子、黄芩为君。

南星 半夏 橘皮 热多加青黛。

肥人嘈杂,二陈汤加抚芎,用苍术、白术、炒栀子。

五疸

属性:不用分五,同是湿热,如 曲相似。

戴云∶五疸者,周身皮肤并眼如栀子水染。因食积黄者,量其虚实,下其食积。其余但利小便为先,小便

利白,即黄自退。

轻者小温中丸;重者大温中丸。

热多者加黄连。湿多者茵陈、五苓散,加食积药。

消渴泄泻

属性:先用白术、白芍药,炒为末。调服后,却服消渴药。

消渴,养肺、降火、生血为主。分上中下治。

黄连末、天花粉末、人乳、生藕汁、生地黄汁。

上二物汁为膏,入上药搜和,佐以姜汁和蜜汤为膏,徐徐留于舌上,白汤少许送下。

能食加软石膏。栝蒌根治消渴神药。

水肿

属性:戴云∶水肿者,通身皮肤光肿如泡者是也。以健脾、渗水、利小便、进饮食。元气实者可下。

此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气得实,则自能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

行,非五苓之行水也。宜补中、行湿、利小便,切不可下。

二陈汤加白术、人参为主,佐以苍术、炒栀子、黄芩、麦门冬,制肝木。若腹胀,少佐浓朴。气不运,

加木香、木通。

气若陷下,升麻柴胡提之。随证加减,必须补中。

产后必用大补气血为主,少佐以苍术、茯苓,使水自降。用大剂白术补脾。壅满用半夏、陈皮、香附监之。

有热当清肺,麦门冬、黄芩之属。

一方∶用山栀子去皮取仁炒,捶碎,米饮送下。若胃脘热,病在上者,带皮用。

鼓胀

属性:(又名单鼓。其详在格致论中。)

大补中气行湿,此乃脾虚之甚。须必远音乐、断浓味。

以大剂人参、白术,佐以陈皮、茯苓、苍术之类。

有血虚,当以四物汤行血。

脉实兼人壮盛者,或可用攻药,便用收拾白术为主。浓朴治腹胀,因味辛,以散其气在中焦故也。

自汗

属性:(属气虚、湿热、阳虚。)

东垣有法有方

人参、黄 少佐桂枝。

阳虚,附子亦可用。

扑法∶

牡蛎、麸皮、 本、糯米、防风、白芷、麻黄根为末,周身扑之。

火气上蒸,胃中之湿,亦能作汗。凉膈散主之。

痰证亦有汗者。

盗汗

属性:(血虚、阴虚。)

戴云∶盗汗者,睡则汗自出,觉则无矣。非若自汗而自出也。小儿不须治。

东垣有法有方,当归大黄汤。

盗汗方

白术(四两。一两用黄 同炒;一两用石斛同炒;一两用牡蛎末同炒;一两用麸皮同炒。各微黄色。余药

不用,只用白术。)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粟米汤调下,尽四两效。

吃逆

属性:(有痰、气虚、阴火。视其有余、不足治之。)

戴云∶吃逆者,因痰与热,胃火者极多。

不足者,人参、白术汤下大补丸。

有余并痰者,吐之。人参芦之属。

头风

属性:(有痰者多。)

左属风。荆芥、薄荷。

属血虚。川芎、当归、芍药。

右属痰。苍术、半夏。

属热。黄芩。

搐药有用荜茇、猪胆。

头痛

属性:(多主于痰。)

痛甚者火多。亦有可吐者、亦有可下者。

清空膏治诸般头痛,除血虚头痛不治。

血虚头痛,自鱼尾上攻头痛,必用川芎当归汤。

古方有追涎药,出东垣试效。

羌活 防风 黄连(各炒一两) 柴胡(七钱) 川芎(二钱) 甘草(一两半,炙) 黄芩(三两,

刮去黄色,锉碎一半,酒炒一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匕。热盏内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汤送下,临卧服之。

头眩

属性:痰挟气、虚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并降火药。

属痰,无痰则不能作眩。

属火,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多者左手脉数,热多。脉涩,有死血。

右手脉实,痰积。脉大,必是久病。

眩晕

属性:(火动其痰。)

二陈汤加黄芩、苍术、羌活,散风行湿。或用防风行湿之剂可也。

昔有一老妇,患赤白带一年半,是头眩,坐立不久,睡之则安。专用治赤白带除之,其眩自安矣。

眉棱痛

属性:风热痰,作风痰治,类痛风。白术,酒黄芩末,茶调服。

又方∶川乌头、草乌,二味为君,童便浸洗,炒,去毒,细辛、黄芩、羌活、甘草,佐之。

耳聋

属性:少阳厥阴热多,皆属于热,耳鸣者是。

戴云∶亦有气闭者,盖亦是热。气闭者,耳不鸣也。

蓖麻子(四十九粒) 枣肉(十个)

上入人乳捣成膏子,石头上略晒干,便丸如桐子大,以绵裹塞于耳中。

又方∶用鼠胆入耳中,尤好。仍开痰、散风热。

大病后,须用四物汤降火。

有阴虚火动耳聋者,亦如上法。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