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热、骨蒸虽有浅深,皆可通用)
翰林待诏杨大邺问∶小儿日渐黄瘦衰弱,皮肤不润者为何?答曰∶因胎气虚损,筋脉衰弱,本因强行交会,或成娠孕,事出偶然。或母有宿疾,久冷血海,气衰羸瘦,胎内自已亏伤,及至养得,自然 悴。此盖由父母之遗气,若非巧凭按治之方,终也积为沉 ;其中或少乳、多哺咀嚼之食,肠胃转转干惨。儿少者俗号腑干;长成者则呼为骨蒸。本孩子夭伤,盖不精明古始,通达圣情,不知自古迄今已论之也。
太医局生犀散 治小儿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日晡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躁,四肢困倦,饮食虽多,不生肌肉。及大病瘥后,余毒不解;或伤寒病后,食羊肉体热不除,并宜服之。
羚羊角(镑) 地骨皮(去土) 秦艽(去苗并土) 麦门冬(去心) 枳壳(麸炒,去瓤) 大黄(蒸,切、焙) 柴胡(去苗) 茯苓(去皮) 赤芍药 桑白皮(锉) 黄 (锉) 人参(去芦头) 鳖甲(汤煮去裙 ,涂醋炙黄)
上各等分,捣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青蒿少许,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后。儿小即分为二服。
《聚宝方》龙虎煎 治瘫痪风,并童男童女骨蒸劳气。
倒垂杨柳枝(筋粗者,东南上采,细锉匀) 槐角(不种者) 桑枝(如柳枝。三味各秤一斤。十月尽,十二月上旬采) 天仙藤(半斤,细锉)
上四味合用。十岁以下童男小便二斗以来,同浸一宿;于净锅内入河水一斗,同小便熬,不得水耗,旋添河水熬至晚倾出净,布袋内捩汁。再用文武火熬,柳篦子不住手搅,候熬至半,去了焰火,却便炭火直熬成膏,净瓷罐盛、封闭。所有捩出者滓别收,要合金枝丸(方在后)。
《聚宝》又方金枝丸
川乌头(炮裂,去皮脐) 仙灵脾(细锉) 防风 牛膝(各去芦头) 晚蚕沙(微炒) 桑黄(锉) 桃胶乌蛇(酒浸一宿,炙熟和骨用) 桃仁(各一两。其桃仁用茱萸二两炒熟,和茱萸倾在瓦罐子,浓纸封口一昼夜。去茱萸,只用桃仁) 前药滓 干黑桑椹(二两,不犯盐者)
上十一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用前药一起匕尖,温酒化之,吞下丸子二十丸,每日空心,日午、临卧服之。
《聚宝方》国老散 治骨蒸日久,去三焦壅滞虚热,不思饮食。大人、小儿并可服之。
甘草(炙) 银州柴胡(去苗) 秦艽(去土) 大乌梅(取肉焙。各二两)
上四味为末,每日食后热汤点服。忌炙爆物。
《聚宝方》人参柴胡汤 解小儿肌体蒸热,长肌进饮食。
人参 柴胡(去苗) 白茯苓 川芎(各一两) 知母 川升麻 本(去土) 甘草(炙) 天门冬(去心。各半两) 独活 柏子仁(各一分。研)
上十一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半盏,生姜、青 各少许,同煎至三分,去滓,食后温服。五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入醋炙鳖甲半两,同为末,加二钱,水一盏,煎六分。
《惠眼观证》柴胡丸 治疳劳,骨蒸发热,及上焦渴甚方。
柴胡 茯苓(各一两) 木香 桂心(一分) 枳壳(麸炒,去瓤) 大黄(微炙。各一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此○大,每服七丸,熟水吞下。作散子亦得。
《刘氏家传》治童男蒸热。八仙饮子方
人参 地骨皮 茯苓 牛膝(酒浸) 菊花(各一两) 麦门冬(三两,去心) 甘草(炙) 远志(去心。各半两)
上件 咀,衮匀。每服五钱匕,水两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日进二服。
《张氏家传》治小儿骨蒸体热,成劳倦。地黄散方
熟地黄(去土,洗) 当归 地骨皮(各洗) 枳壳(去瓤,麸炒) 柴胡 秦艽(各去芦) 知母 鳖甲(去黑皮尽,醋炙黄。各等分)
上件为末。每服一钱半,水一盏、乌梅半个,煎七分,和梅热服。
《庄氏家传》治小儿骨蒸劳热,肌肤羸瘦,可思饮食,夜多盗汗及诸疳热。青蒿丸方
人参 茯苓 鳖甲(浸、去裙,醋炙) 柴胡 秦艽(各去苗) 绵黄 (各一两)
上取青蒿洗过,研滤自然汁一升,银石器内熬取三合,入蜜四两同再熬得所,捣、罗药末入,同忤一千下,绿豆大丸之。米饮或麦门冬熟水下十丸,空心、米饮、日午。
《庄氏家传》治小儿骨蒸,及一切疳。煮鸡丸方
黄脚雌鸡(一只,去毛并肚肠) 柴胡 黄连(各四两)
上二味为粗末,用夹生绢袋盛,内鸡肚中缝合,煮令极烂漉出,去骨取药,相和焙干,捣为末。用酒面糊丸如绿豆大,随儿大小自二十丸加减,熟水下,不拘时候。
《庄氏家传》治骨蒸唇红,颊赤气粗,口干,遍身壮热;或多虚汗,大肠秘涩,小便赤黄,饮食全少。猪肚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