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经络(六)] 足少阳胆经穴

胆经穴歌

足少阳经瞳子,四十三穴行迢迢。听会、客主、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至。阳白、临泣开目窗,正营、承灵、脑空是。风池、肩井、渊腋长,辄筋、日月、京门乡。带脉、五枢、维道续,居、环跳下中渎。阳关、阳陵复阳交,外丘、光明、阳辅高。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侠溪、窍阴毕。

瞳子(一名太阳,一名前关)在目外去五分。手太阳手足少阳三脉之会。刺三分,灸三壮。

主治头痛目痒,外赤痛,翳膜青盲,远视ktkt,泪出多眵。

一云兼少泽,能治妇人乳肿。

听会(一名听河,一名后关)在耳前陷中,客主人下一寸动脉宛宛中,去耳珠下开口有空,侧卧张口取之。刺四分,灸三壮。

主治耳聋耳鸣,牙车脱臼齿痛,中风螈斜。

玉龙赋云∶治耳聋腮肿。

席弘赋云∶耳聋针听会,更泻迎香功如神。又云∶兼金门,治伤寒两耳聋。

百证赋云∶兼翳风,治耳聋气闭。

客主人(一名上关)在耳前起骨上廉,开口有空,侧卧张口取之。手足少阳足阳明三脉之会。本输篇曰刺之则不能欠者,即此穴。刺一分,留七呼,灸三壮。甲乙经曰∶刺太深令人耳无闻。一曰禁刺。一曰刺上关不得深,下关不得久。

主治口眼偏斜,耳聋耳鸣耳,目眩齿痛,螈,口噤不能嚼物。

颔厌在耳前曲角颞上廉。(即脑空之上。)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气府论注曰∶刺深令人耳无所闻。

主治头风偏头颈项俱痛,目眩耳鸣多嚏,惊痫历节风汗出。

百证赋云∶兼悬颅,治偏头痛。

悬颅在耳前曲角上颞之中。寒热病篇曰∶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是此为足少阳阳明之会,故气府论注为足阳明脉气所发。刺三分,留三呼,灸三壮。

主治头痛齿痛,偏头痛引目,热病汗不出。

百证赋云∶兼颔厌,治偏头痛。

悬厘在耳前曲角上,颞下廉。手足少阳阳明四脉之会。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治偏头痛面肿,目锐痛,热病烦心汗不出。

曲鬓在耳上入发际曲隅陷中,鼓颔有空。足太阳少阳之会。刺三分,灸三壮。

主治颔颊肿引牙车不得开,口噤难言,项强不得顾,头角痛,巅风目眇。

率谷在耳上入发际一寸半陷中,嚼牙取之。足太阳少阳之会。刺三分,灸三壮。

主治脑病,两头角痛,胃膈寒痰,烦闷呕吐,酒后皮风肤肿。

神农经云∶治头风两角疼痛,可灸三壮至五壮。小儿急慢惊风,灸三壮,炷如小麦。

天冲在耳后入发际二寸。一曰在耳上如前三分。足太阳少阳之会。刺三分,灸三壮。

主治癫疾风痉,牙龈肿,惊恐头痛。

百证赋云∶兼大横,治反张悲哭。

浮白在耳后入发际一寸。足太阳少阳之会。刺三分,灸三壮。

主治咳逆,胸满喉痹,耳聋齿痛,项瘿痰沫,不得喘息,肩臂不举,足不能行。

百证赋云∶专治瘿气。

一传治眼目四时疼痛,头风痛。

窍阴(一名枕骨)在完骨上,枕骨下,摇动有空。足少阳太阳之会。刺三分,灸三壮。

主治四肢转筋,目痛头项痛耳鸣,痈疽发热,手足烦热汗不出,咳逆喉痹,舌强胁痛口苦。

完骨在耳后入发际四分。足太阳少阳之会。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治头痛头风,耳鸣齿龋,牙车急,口眼斜,喉痹颊肿,瘿疾便赤,足痿不收。

本神在曲差旁一寸五分。一曰直耳上入发际四分。足少阳阳维之会。刺三分,灸七壮。

主治惊痫吐沫,目眩项强急痛,胸胁相引,不得转侧,偏风癫疾。

百证赋云∶兼身柱,治癫疾效。

阳白在眉上一寸直瞳子。甲乙经曰∶足少阳阳维之会。气府论王氏注曰∶足阳明阴维二脉之会。刺二分,灸三壮。

主治头痛,目昏多眵,背寒栗,重衣不得温。

临泣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正睛取之。足太阳少阳阳维三脉之会。刺三分,留七呼,灸七壮。一曰禁灸。

主治鼻塞,目眩生翳,眵冷泪,眼目诸疾,惊痫反视,卒暴中风不识人,胁下痛,疟疾日西发。

百证赋云∶兼头维,可治目中泪出。

目窗(一名至荣)在临泣后一寸。足少阳阳维之会。刺三分,灸五壮。

主治头目眩痛引外,远视不明,面肿,寒热汗不出。

正营在目窗后一寸。足少阳阳维之会。刺三分,灸三壮。

主治头痛目眩,齿龋痛,唇吻强急。

承灵在正营后一寸五分。足少阳阳维之会。刺三分,灸五壮。一曰禁针。

主治脑风头痛,恶风,鼻窒不通。

脑空(一名颞)在承灵后一寸五分,夹玉枕骨下陷中。气府论王氏注曰∶夹枕骨后枕骨上。足少阳阳维之会。刺四分,灸五壮。

主治劳瘵身热羸瘦,脑风头痛不可忍,项强不得顾,目瞑鼻衄耳聋,惊悸癫风,引目眇鼻痛。昔魏公苦患头风,发即心乱目眩,华佗刺此立愈。

风池在耳后颞后,脑空下,发际陷中,按之引耳。一云耳后陷中后发际大筋外廉。

足少阳阳维之会。刺四分,灸三壮、七壮,炷不用大。

主治中风偏正头痛,伤寒热病汗不出,疟,颈项如拔痛不得回,目眩赤痛泪出,鼽衄耳聋,腰背俱痛,伛偻引项,筋力不收,脚弱无力。

千金云∶治瘿气,灸百壮。

太乙歌云∶兼环跳、间使,治疟疾。又云∶兼风府取之,治伤寒。

玉龙赋云∶兼绝骨,可疗伛偻。

席弘赋云∶寻到风府、风池,治伤寒百病。

通玄赋云∶头晕目眩觅风池。

快捷方式云∶治温病烦满汗不出。

一传治中风不语,牙关紧闭,汤水不能入口。

肩井(一名膊井)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之,当中指下陷者中。

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之会。刺五分,灸三壮。孕妇禁针。一曰此足阳明之会,连五脏气,若刺深令人闷倒,速补三里,须臾平复。凡针肩井者,皆以三里下其气。一曰此脏气所聚之处,不宜补。

主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气逆,五劳七伤,头项颈痛,臂不能举,或因扑伤腰痛,脚气上攻。若妇人难产坠胎后手足厥逆,针之立愈,若灸更胜。

千金云∶凡产难针两肩井一寸泻之,须臾即生。又云∶臂重不举,灸随年壮至百壮,刺五分补之。又治卒忤,灸百壮。又治上气咳逆短气风劳百病,灸二百壮。又灸疝随年壮。

席弘赋云∶针肩井,须针三里,方可使气调。

百证赋云∶治乳痈极效。

通玄赋云∶除两臂之不胜。

标幽赋云∶兼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

天星秘诀云∶兼三里、阳陵,治脚气酸痛。

渊腋(一名泉腋)在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取之。刺三分,禁灸,灸之不幸生肿蚀马刀疡,内溃者死。

主治寒热马刀疡,胸满无力,臂不举。

辄筋在腋下三寸,复前行一寸着胁。刺六分,灸三壮。

主治太息多唾善悲,言语不正,四肢不收,呕吐宿汁吞酸,胸中暴满,不得卧。

日月(一名神光)在期门下五分。气府论注曰∶在第三肋端,横直心蔽骨旁各同身寸之二寸五分,上直两乳。胆之募也。足太阴少阳阳维之会。刺七分,灸五壮。

主治太息善悲,小腹热,欲走多唾,言语不正,四肢不收。

千金云∶呕吐宿汁吞酸,灸神光百壮,三报之。

京门(一名气俞,一名气府)在监骨腰中季胁本夹脊。一云在脐上五分,旁九寸半,季肋本夹脊。倒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肾之募也。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一云刺八分。

主治肠鸣洞泄,水道不利,少腹急痛,寒热胀,肩背腰髀引痛,不得俯仰久立。

带脉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一云在脐旁八寸半,肥人九寸,瘦人八寸。如带绕身,管束诸经。足少阳带脉之会。刺六分,灸五壮。

主治腰腹纵水状,妇人小腹痛急,螈,月经不调,带下赤白,两胁气引背痛。

玉龙赋云∶合关元多灸,堪攻肾败。

五枢在带脉下三寸。一曰在水道旁一寸半陷中。足少阳带脉之会。刺一寸,灸五壮。

主治癖,小肠膀胱气,攻两胁小腹痛,腰腿痛,阴疝睾丸上入腹,妇人赤白带下。

玉龙赋云∶兼背缝,治肩脊痛。

维道(一名外枢)在章门下五寸三分。一曰在中极旁八寸五分。足少阳带脉之会。刺八分,灸三壮。

主治呕逆不止,三焦不调,不食,水肿。

居在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中。足少阳阳跷之会。刺八分,灸三壮。

主治肩引胸臂挛急不得举,腰引小腹痛。

玉龙赋云∶兼环跳、委中,治腿风湿痛。

环跳在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足少阳太阳之会。刺一寸,留十呼,灸三壮。甲乙经云∶留二十呼,灸五十壮。

主治冷风湿痹不仁,胸胁相引,半身不遂,腰胯酸痛,膝不得伸,遍身风疹。

太乙歌云∶兼风池、间使,能除冷风膝痹并疟疾。

玉龙赋云∶兼居、委中,治腿风湿痛。

天星秘诀云∶兼阳陵,治冷风湿痹。

百证赋云∶兼后溪,刺腿痛。

标幽赋云∶中风宜刺此。又云∶华佗兼绝骨,刺足而立行。

席弘赋云∶兼腰俞,用烧针,治冷风冷痹。

千金十一穴云∶兼阳陵,治膝间并腋胁病。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云∶能针偏废躯,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身体似绳拘,腿胯连痛,屈转重欷吁,若人能针灸,顷刻病消除。增治法云∶治偏风半身不遂,胸胁相引,急痛不能屈伸。

中渎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间陷中。足少阳络,别走厥阴。刺五分,留七呼,灸五壮。

主治寒气客于分肉间,攻痛上下,筋痹不仁。

阳关在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中。刺五分,禁灸。

主治风痹不仁,股膝冷痛,不可屈伸。

阳陵泉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尖骨前筋骨间,蹲坐取之。足少阳所入为合。为筋之会。刺六分,留十呼,灸七壮至七七壮。

主治偏风,半身不遂,足膝冷痹不仁,无血色,脚气筋挛。

神农经云∶治足膝冷痹不仁,屈伸不得,半身不遂,胁肋疼痛,可灸十四壮至二十一壮。

玉龙赋云∶兼阴陵,驱膝肿之难消。

席弘赋云∶专治膝间疼痛,宜用针烧。又云∶脚痛膝肿,针三里,又须绝骨、二陵、三阴交,更兼太冲以行气。

百证赋云∶远达曲池,治半身不遂。

通玄赋云∶治胁下肋边疾。

天星秘诀云∶兼环跳,治冷风湿痹。又云∶兼肩井、三里,治脚气酸痛。

千金十一穴云∶环跳与阳陵,治膝前兼腋胁病。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云∶治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起坐腰背重,面肿满胸中,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刺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增治法云∶治筋软筋缩筋疼,寒热头疼,口舌咽喉中及头面肿,胸胁胀满,心中怵惕。此为筋会,故治筋病。

阳交(一名别阳,一名足)在足外踝上七寸,斜属三阳分肉间。阳维之。刺六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治胸满喉痹,膝痛足不仁,寒厥,惊狂面肿。

外丘在外踝上七寸。甲乙经曰∶足少阳。刺三分,灸三壮。

主治颈项痛,胸满,痿痹癫风,恶犬伤毒不出。

百证赋云∶能收大肠。

光明在外踝上五寸。足少阳络,别走厥阴。刺六分,留七呼,灸五壮。

主治热病汗不出,卒狂啮颊,淫泺胫痛,不能久立,虚则痿痹偏细,坐不能起,实则足热膝痛,身体不仁。

席弘赋云∶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不可缺。

标幽赋云∶兼地五会,治眼痒痛。

阳辅(一名分肉)在足外踝上,除骨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刺腰痛篇注曰∶如后二分,去丘墟七寸,筋肉分间。气穴论注曰∶阳维脉气所发。足少阳所行为经。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治腰溶溶如水浸,膝下肤肿筋挛,百节酸疼痿痹,马刀厥逆,头项痛喉痹,汗不出,及汗出振寒疟,腰酸痛,不能行立。

神农经云∶治膝酸疼,偏风不随,可灸十四壮。

悬钟(一名绝骨)在足外踝上三寸,当骨尖前动脉中,寻按取之。针灸经曰∶寻摸尖骨者,乃是绝骨两分开,为足三阳之大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为髓之会。刺六分,留七呼,灸五壮。

主治心腹胀满,胃热不食,喉痹咳逆,头疽,中风虚劳,颈项痛,手足不收,腰膝痛,脚气筋骨挛。

玉龙赋云∶兼三里阴交,治连延脚气。又云∶兼风池,疗伛偻。

席弘赋云∶脚气膝肿针三里,又须此穴兼二陵、三阴交,及太冲行气。

标幽赋云∶兼环跳,华佗刺足而立行。

天星秘诀云∶兼条口、冲阳,治足缓难行。

丘墟在足外踝下如前陷中,去临泣三寸。足少阳所过为原。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治胸胁满痛不得息,寒热,目生翳膜,颈肿,久疟振寒,痿厥腰腿酸痛,髀枢中痛,转筋足胫偏细,小腹坚卒疝。

神农经云∶治肋下疼不得息,小腹肾痛,脚腕疼,可灸七壮。

玉龙赋云∶兼商丘、解溪,堪追脚痛。

灵光赋云∶髀枢疼痛泻丘墟。

百证赋云∶兼金门,能医转筋。

临泣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去侠溪一寸五分。足少阳所注为。刺二分,留五呼,灸三壮。

主治胸满气喘,目眩心痛,缺盆中及腋下马刀疡,痹痛无常,厥逆,疟日西发者,淫泺酸,洒淅振寒,妇人月经不利,季胁支满,乳痈。

一云木有余者宜泻此,或兼阳辅,使火虚而木自平。

千金云∶颈漏腋下马刀,灸百壮。

玉龙赋云∶兼内庭,能理小腹之。

捷法云∶治足跗肿痛不消,手足麻痹不知痛庠,手足颤掉不能握物行动,手足指拘挛疼痛,足心足踝足跗膝发热或为红肿,两手发热,臂膊痛连肩背,腰脊腿胯疼痛,白虎历节走注游风疼痛,浮风浑身瘙痒,头项红肿强痛,肾虚挫闪,腰痛举动艰难,诸虚百损,湿滞四肢行动无力,胁下肝积气块刺痛。以上诸证,先以临泣为主,后随证分穴治之。

地五会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刺一分,禁灸。甲乙经曰∶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

主治腋痛,内损吐血,足外无膏脂,乳痈。

席弘赋云∶兼三里,治耳内蝉鸣腰欲折。

标幽赋云∶兼光明,治眼痒眼疼。

天星秘诀云∶耳内蝉鸣先五会,次针耳门、三里内。

侠溪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前岐骨间陷中。足少阳所溜为荥。刺三分,留三呼,灸三壮。

主治胸胁支满,寒热病汗不出,目赤颔肿,胸痛耳聋。

百证赋云∶兼阳谷,治颔肿口噤。

窍阴在足小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叶。足少阳所出为井。刺一分,留三呼,灸三壮。

主治胁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烦热,汗不出,痈疽口干,头痛喉痹,舌强耳聋,转筋肘不能举。

[卷八\经络(六)] 足厥阴肝经穴

肝经穴歌

足厥阴经一十四,大敦、行间、太冲是。中封、蠡沟伴中都,膝关、曲泉、阴包次。五里、阴廉上急脉,章门才过期门至。

大敦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叶及三毛中。一云内侧为隐白,外侧为大敦。足厥阴所出为井。刺二分,留十呼,灸三壮。

主治卒心痛汗出,腹胀肿满,中热喜寐,五淋七疝,小便频数不禁,阴痛引小腹,阴挺出,血崩,尸厥如死。病左取右,病右取左。孕妇产前产后,皆不宜灸。一云凡疝气腹胀足肿者,皆宜灸之,以泄肝木,而脾胃之土自安。

玉龙赋云∶兼期门,能治坚疝气。

千金云∶大便难,灸四壮。又治五淋,灸三十壮。又失尿不禁,灸七壮,小儿灸一壮。

又尿血灸随年壮。

席弘赋云∶大便秘结宜烧此。

百证赋云∶兼照海,善蠲寒证。

通玄赋云∶能除七疝之偏坠。

天星秘诀云∶兼长强,治小肠气痛。

乾坤生意云∶兼三阴交,治小肠气痛。又治一切冷气,连脐腹结痛,小便遗溺。

行间在足大指间动脉应手陷中。一云在足大指次指歧骨间,上下有筋,前后有小骨尖,其穴正居陷中,有动脉应手。足厥阴所溜为荥。刺三分,留十呼,灸三壮。

主治呕逆咳血,心胸痛,腹胁胀,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息,中风口四逆,嗌干烦渴,瞑不欲视,目中泪出,太息,癫疾短气,肝积肥气,疟洞泄,遗尿癃闭,崩漏白浊,寒疝少腹肿,腰痛不可俯仰,小儿惊风。一曰主便赤溺难白浊,胸背心腹胀痛,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

神农经云∶治小腹胀,心疼,寒湿肺气,可灸七壮。

千金云∶小儿重舌,灸行间,随年壮。又茎中痛,灸五十壮。又失尿不禁,灸七壮。

百证赋云∶兼睛明,可治雀目汗气。又云∶兼涌泉,疗消渴。

通玄赋云∶治膝肿腰疼。

捷法云∶兼膻中、水分、关元、三里、三阴交,治血蛊。

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一云一寸五分。)内间陷者中,动脉应手。一云在足大指本节后,行间上二寸,内间有络亘连至地五会二寸骨罅间,动脉应手陷中。足厥阴所注为,即原也。刺三分,留十呼,灸三壮。

主治虚劳呕血,恐惧气不足,呕逆发寒,肝疟令人腰痛,嗌干胸胁支满,太息浮肿,小腹满,腰引少腹痛,足寒,或大小便难,阴痛遗溺溏泄,小便淋癃,小腹疝气,腋下马刀疡,酸踝痛,女子月水不通,或漏血不止,小儿卒疝。

神农经云∶治寒湿脚气痛,行步难,可灸三壮。

千金云∶产后出汗不止,刺太冲急补之。又云∶凡上气冷发,呕逆不食,腹中雷鸣,不限壮数,从痛灸至不痛止,炷如雀矢。又治气短下气,灸五十壮。此穴并主肺痿。又治不得尿,灸五十壮。又治虚劳浮肿,灸百壮。

席弘赋云∶兼合谷,治并连肩脊痛难忍。又兼百会、照海、阴交,治咽喉疾。又治脚痛膝肿,针三里、悬钟、三阴交、二陵,更向太冲引气。

标幽赋云∶能除心胀咽痛。

通玄赋云∶治行步难移最奇。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云∶能治生死病,能医惊痫风,咽喉并心胀,两足不能动,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蒙,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

中封(一名悬泉)在足内踝前一寸,筋里宛宛中。一云在内踝前一寸,斜行小脉上,贴足腕上大筋陷中,仰足取之。足厥阴所行为经。刺四分,留七呼,灸三壮。千金云∶五十壮。

主治疟,色苍苍然善太息,如将死状,振寒溲白,大便难,小腹肿痛五淋,足厥冷不嗜食,身体不仁,寒疝痿厥筋挛,失精,阴缩入腹相引痛,或身微热。一云能止汗出。

千金云∶梦泄遗精阴缩,灸五十壮。又治五淋不得尿,灸二七壮。又治鼓胀,灸二百壮。又治瘿气,灸随年壮。

玉龙赋云∶合三里,治行步艰楚。

蠡沟(一名交仪)在足内踝上五寸。足厥阴络,别走少阳。刺二分,留三呼,灸三壮。

主治疝痛,小腹满痛,癃闭脐下积气如石,数噫,恐悸少气,足胫寒酸,屈伸难,腰背拘急,不可俯仰,月经不调,溺下赤白。

中都(一名中)在足内踝上七寸,当骨中,与少阴相直。足厥阴。刺三分,留六呼,灸五壮。

主治肠癖疝小腹痛,湿痹,足热胫寒,不能行立,妇人崩中,产后恶露不绝。

膝关在犊鼻下二寸旁陷者中。刺四分,灸五壮。

主治风痹,膝内肿痛引膑,不可屈伸,及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不能举动,咽喉中痛。

曲泉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横文头取之。足厥阴所入为合。刺六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治疝阴股痛,小便难,少气,泄痢脓血,腹胁支满,膝痛筋挛,四肢不举,不可屈伸,风劳失精,身体极痛,膝胫冷,阴jing痛,实则身热目痛,汗不出,目ktkt,发狂衄血喘呼,痛引咽喉,女子阴挺出,少腹痛,阴痒血瘕。

千金云∶男子失精,膝胫冷疼,灸百壮。

席弘赋云∶兼照海、阴交,更求气海、关元同泻,治七疝小腹痛神效。

阴包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蜷足取之,看膝内侧有槽者中。足厥阴别走者。

刺六分,灸三壮、七壮。

主治腰尻引小腹痛,小便难,遗尿,月水不调。

五里在气冲下三寸,阴股中动脉应手。千金翼曰∶在阴廉下二寸。刺六分,灸五壮。

主治肠风热闭不得溺,风劳嗜卧,四肢不能举。

阴廉在羊矢下斜里三分直上,去气冲二寸,动脉陷中。(羊矢在阴旁股内约文缝中,皮肉间有核如羊矢。)刺八分,留三呼,灸三壮。

主治妇人不妊,若经不调未有孕者,灸三壮即有子。

急脉气府论曰∶厥阴mao中急脉各一。王氏注曰∶在阴mao中,阴上两旁相去同身寸之二寸半,按之隐指坚然,甚按则痛引上下。其左者中寒,则上引少腹,下引阴丸,善为痛,为小腹急中寒。此两脉皆厥阴之大络通行其中,故曰厥阴急脉,即睾之系也。可灸而不可刺,病疝小腹痛者,即可灸之。按此穴,自甲乙经以下诸书皆无,是遗误也。经脉篇曰∶足厥阴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又曰∶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然此实厥阴之正脉,而会于阳明者也,今增入之。

章门(一名长平,一名胁)在大横外直脐季肋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一云肘尖尽处是穴。一云在脐上一寸八分,两旁各八寸半季肌端。一云在脐上二寸,两旁各六寸。

寸法以胸前两乳间横折八寸约取之。脾之募也。为脏之会。足厥阴少阳之会。刺六分,留六呼,灸三壮。一云百壮。

主治两胁积气如卵石,膨胀肠鸣,食不化,胸胁痛,烦热支满,呕吐咳喘不得卧,腰脊冷痛不得转侧,肩臂不举,伤饱身黄,瘦弱泄泻,四肢懈堕,善恐,少气厥逆。

难疏曰∶脏会季肋,脏病治此。

千金云∶奔豚积聚,坚满胀痛,吐逆不下食,腰脊冷疼,小便白浊,灸脾募百壮,三报之。

又治狂走癫痫,灸三十壮。又尿血,灸百壮。又治石水,灸然谷、气冲、四满、章门。

百证赋云∶治胸胁支满。

一传治久泻不止,癖块胀疼。

期门在不容旁一寸五分,上直乳,第二肋端。肝之募也。足厥阴太阴阴维之会。刺四分,灸五壮、七壮。

主治伤寒,胸中烦热,奔豚上下,目青而呕,霍乱泻痢,腹硬胸胁积痛支满,呕酸善噫,食不下,喘不得卧。一妇人患伤寒热入血室,医者不识。许学士曰∶小柴胡已迟,当刺期门,予不能针,请善针者针之。如言而愈。

千金云∶主奔豚,灸百壮。上气咳逆,胸满痛彻胸背,灸巨阙、期门各五十壮。

玉龙赋云∶兼大敦,能治坚疝气。

席弘赋云∶期门穴主伤寒患,六日过经犹未汗,但向乳根二肋间,又治妇人坐产难。

百证赋云∶兼温溜,治伤项强。

通玄赋云∶期门退胸满、血膨而可止。

天星秘诀云∶兼三里,治伤寒过经不出汗。

快捷方式云∶治产后噎。

[卷八\经络(六)] 任脉穴

任脉穴歌

任脉中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两阴间。曲骨之前中极在,关元、石门、气海边。阴交、神关、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里。紫宫、华盖运璇玑,天突、廉泉、承浆止。

会阴(一名屏翳)在大便前,小便后,两阴之间。任脉别络,挟督脉波脉之会。一云任督冲三脉所起,任由此而行腹,督由此而行背,冲由此而行少阴之分。刺二寸,留三呼,灸三壮。一曰禁刺,惟卒死者针一寸补之,溺死者令人倒驮出水,用针补之,尿屎出则活,余不可针。

主治阴汗阴中诸病,前后相引痛,不得大小便,谷道病久痔相通,男子阴寒冲心,女子阴门痛,经不通。

一传治妇人产后昏迷,不省人事。

曲骨在横骨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中动脉。任脉足厥阴之会。刺一寸五分,留七呼,灸三壮。一曰刺八分,灸七壮至七七壮。

主治小腹胀满,水肿,小便淋涩,血癃疝,小腹痛,失精虚冷,妇人赤白带下。

千金云∶水肿胀,灸百壮。

中极(一名玉泉,一名气原)在脐下四寸。膀胱募也。足三阴任脉之会。刺八分,留十呼,灸三壮。一曰可灸百壮至三百壮。孕妇不可灸。

主治阳气虚惫,冷气时上冲心,尸厥恍惚,失精无子,腹中脐下结块,水肿奔豚,疝瘕五淋,小便赤涩不利,妇人下元虚冷,血崩白浊,因产恶露不行,胎衣不下,经闭不通,血积成块,子门肿痛,转脬不得小便。

神农经云∶治血结成块,月水不调,产后恶露不止,脐下积聚疼痛,血崩不止,可灸十四壮。

太乙歌云∶兼气海、中极、三里,刺治小腹便。

千金云∶妊不成,数堕落,灸玉泉五十壮,三报之。又云∶为妇人断绪最要穴。又云∶腹胀水肿坚满,灸百壮。又云∶腰痛小便不利转胞,灸七壮。

关元(一名次门,一名下纪)在脐下三寸。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小肠募也。足三阴阳明任脉之会。刺八分,留七呼,灸七壮。甲乙经云∶刺二寸。气府论注曰∶刺一寸二分。一曰可灸百壮至三百壮。千金曰∶妇人刺之则无子。

主治积冷,诸虚百损,脐下绞痛,渐入阴中,冷气入腹,少腹奔豚,夜梦遗精,白浊,五淋七疝,溲血,小便赤涩,遗沥,转胞不得溺,妇人带下瘕聚,经水不通不妊,或妊娠下血,或产后恶露不止,或血冷月经断绝。一云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孕妇不可针,针之则落胎,如不落,更针昆仑则立坠。一云治阴证伤寒,及小便多,妇人赤白带下,俱当灸此,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矣;然须频次灸之,仍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

神农经曰∶治癖气痛,可灸二十一壮。

千金云∶治瘕癖,灸五十壮。又久痢百治不瘥,灸三百壮,分十日灸之,并治冷痢腹痛,及脐下结痛,流入阴中,发作无时,仍灸天井百壮。又治霍乱,灸三七壮。又治气淋石淋疝,及脐下三十六种疾,灸五十壮至百壮。又云∶胞门闭塞绝子,灸关元三十壮,报之。

玉龙赋云∶合涌泉、丰隆,为治尸劳之例。又云∶兼带脉多灸,堪攻肾败。

席弘赋云∶治小便不禁。又云∶兼照海、阴交、曲泉、气海同泻,治七疝痛如神。

百证赋云∶无子收阴交、石关之乡。

一传治妇人产后血气痛,子宫不成胎。

石门(一名命门,一名丹田,一名精露,一名利机)在脐下二寸。三焦募也。刺六分,留七呼,灸五壮。一曰灸二七壮至百壮。一云不宜多灸,令人败伤。妇人禁刺灸,犯之终身绝孕。

主治腹胀坚硬,水肿支满,气淋小便黄赤不利,小腹痛,泄泻不止,身寒热,咳逆上气呕血,卒疝疼痛,妇人因产恶露不止,遂结成块,崩中漏下血淋。

千金云∶大肠闭塞,气结心下坚满,灸百壮。又治少腹绞痛,泄痢不止,灸丹田百壮,三报之。又治血淋,灸随年壮。又治水肿人中满,灸百壮。

一传欲绝产,灸脐下二寸三分,阴动脉中三壮。

气海(一名脖,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半宛宛中。肓之原也,为男子生气之海。刺八分,灸五壮。甲乙经曰∶刺一寸三分。一曰灸百壮。孕妇不可灸。

主治下焦虚冷,上冲心腹,或为呕吐不止,或阳虚不足,惊恐不卧,奔豚七疝,小肠膀胱瘕结块,状为复杯,脐下冷气,阳脱欲死,阴证伤寒,卵缩四肢厥冷,小便赤涩,羸瘦白浊,妇人赤白带下,月事不调,产后恶露不止,绕脐痛,小儿遗尿。一云治卒厥,厥气上攻两胁心下痛,奄奄欲绝,此名奔豚,先以热汤洗两足浸良久,灸百壮。此气海也,凡脏气惫,一切真气不足久疾不瘥者,悉皆灸之。

千金云∶治水泄痢及小腹积腹胀,妇人聚瘠瘦,灸气海百壮,三报之。

玉龙赋云∶兼璇玑,治羸喘促。

席弘赋云∶治五淋,须更针三里。又兼水分,治水肿。又兼照海、阴交、曲泉、关元同泻,治七疝小腹痛如神。

百证赋云∶针三阴与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

灵光赋云∶兼血海,疗五淋。

一传治小肠气痛,伤寒腹痛,气胀水鼓黄肿,四时宜多灸。

昔柳公度曰∶吾养生无他术,但不使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尔。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气佐喜怒,若能时灸气海使温,亦其次也。予旧多病,常若气短,医者教灸气海,气遂不促,自是每岁一二次灸之,则以气怯故也。

阴交(一名少关,一名黄户)在脐下一寸。一曰当膀胱上际。三焦募也。任冲少阴之会。刺八分,灸五壮。一曰灸百壮。孕妇不可灸。

主治冲脉生病,从少腹冲心而痛,不得小便,疝痛阴汗湿痒,奔豚,腰膝拘挛,妇人月事不调,崩中带下,阴痒,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

神农经云∶治脐下冷疼,可灸二十一壮。

千金云∶大小便不通,灸三壮。转胞,灸随年壮。又治水肿气上下,灸百壮。

玉龙赋云∶兼三里、水分,治鼓胀。

席弘赋云∶兼照海、曲泉、关元、气海同泻,治七疝小腹痛如神。又云∶治小肠气撮痛连脐,急泻此穴,更于涌泉取气甚妙。又云∶兼百会、太冲、照海,治咽喉疾。

标幽赋云∶阴交阳别定血晕。

百证赋云∶兼三里,治中邪霍乱。又云∶无子取阴交、石关之乡。

一传治腹内风寒走痛胀疼。

神阙(一名气舍)当脐中。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恶疡溃矢,死不治。一曰纳炒干净盐满脐,上加浓姜一片盖定,灸百壮,或以川椒代盐亦妙。

主治阴证伤寒中风,不省人事,腹中虚冷伤惫,肠鸣泄泻不止,水肿鼓胀,小儿乳痢不止,腹大风痫,角弓反张,脱肛。妇人血冷不受胎者,灸此永不脱胎。此穴在诸家俱不言灸,只云禁针。铜人云∶宜灸百壮。有徐者,卒中不省,得桃源簿为灸脐中百壮始苏,更数月复不起。郑纠云∶有一亲卒中风,医者为灸五百壮而赤,后年逾八十。向使徐灸至三五百壮,安知其不永年耶?故神阙之灸,须填细盐,然后灸之,以多为良。若灸之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若灸少,则时或暂愈,后恐复发,必难救矣。但夏月人神在脐,乃不宜灸。

千金云∶纳盐脐中灸三壮,治淋病。又云∶凡霍乱,纳盐脐中,灸二七壮,并治胀满。

水分(一名分水,一名中守)在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禁刺,灸五壮。甲乙经曰∶刺一寸。孕妇不可灸。

主治水病腹坚,黄肿如鼓,冲胸不得息,绕脐痛,肠鸣泄泻,小便不通,小儿陷囟。若水病胀满坚硬不能食,灸之大良,日七壮,至四百壮止;但不可刺,刺而水尽即死。

神农经云∶腹胀水肿,可灸十四壮至二十一壮。

千金云∶治反胃吐食,灸二十壮。又治腹胀绕脐结痛坚,不能食,灸百壮。又霍乱转筋入腹欲死,用四人持其手足,灸四五壮自不动,即勿持之,灸至十四壮。

太乙歌云∶腹胀泻此,兼三里、阴谷,利水消肿。

玉龙赋云∶兼阴交、三里,治鼓胀。

百证赋云∶兼阴陵,能去水肿盈脐。

席弘赋云∶兼气海,治水肿。

天星秘诀云∶兼建里,治肚腹浮肿胀膨膨。

下脘在建里下一寸,脐上二寸。当胃下口,小肠上口。足太阴任脉之会。刺八分,灸五壮。一曰二七壮至百壮。孕妇不可灸。

主治脐上厥气坚痛,腹胀满,寒谷不化,虚肿癖块连脐,瘦弱少食,翻胃,小便赤。

灵光赋云∶兼中脘,治腹坚。

百证赋云∶兼陷谷,能平腹内肠鸣。

建里在脐上三寸,中脘下一寸。刺五分,留十呼,灸五壮。一云宜针不宜灸,孕妇尤忌之。

主治腹胀身肿,心痛上气,肠鸣呕逆不食。

千金云∶主霍乱肠鸣腹胀,可刺八分,泻五吸,疾出针,日灸二七壮至百壮。

百证赋云∶兼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

天星秘诀云∶兼水分,治肚腹肿胀。

中脘(一名太仓,一名胃脘,一名上纪)在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岐骨与脐之中。胃之募也。

为腑之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刺八分,灸七壮。一云二七壮至百壮。孕妇不可灸。

主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五隔五噎,翻胃不食,心脾烦热疼痛,积聚痰饮面黄,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温疟,霍乱吐泻,寒热不已,或因读书得奔豚气上攻,伏梁心下,寒癖结气。凡脾冷不可忍,心下胀满,饮食不进不化,气结疼痛雷鸣者,皆宜灸之。此为腑会,故凡腑病者当治之。

千金云∶虚劳吐血,呕逆不下食,多饱多睡,百病,灸三百壮。又治胀满水肿,气聚寒冷,灸百壮,三报之。又治奔豚伏梁冷气,刺八分,留七呼,泻五吸,仍日灸二七至四百壮。

又主五毒注不能食饮,灸至千壮。又治霍乱先腹痛,灸二七壮,不瘥,更二七壮。又治中恶,灸五十壮。

玉龙赋云∶兼腕骨,疗脾虚黄胆。又云∶合上脘,治九种心疼。

百证赋云∶主治积痢。

灵光赋云∶兼下脘,治腹坚。

快捷方式云∶治食噎。

上脘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脐上五寸。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刺八分,留七呼,灸五壮。千金云∶日灸二七壮至百壮,三报之。孕妇不可灸。

主治心中烦热,痛不可忍,腹中雷鸣,饮食不化,霍乱翻胃呕吐,三焦多涎,奔豚伏梁,气胀积聚,黄胆心风,惊悸呕血,身热汗不出。

神农经云∶治心疼积块呕吐,可灸十四壮。

玉龙赋云∶合中脘,治九神之心疼。

太乙歌云∶兼丰隆,刺治心疼呕吐,伤寒吐蛔。

百证赋云∶合神门,治发狂奔走。

快捷方式云∶治风痫热病,蛔虫心痛。

巨阙在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也。刺六分,留七呼,灸七壮。一曰刺三分,灸七七壮。

主治上气咳逆,胸满气短,九种心疼,冷痛引少腹,蛔痛,痰饮咳嗽,霍乱腹胀,恍惚发狂,黄胆,中隔不利,烦闷卒心痛,尸厥蛊毒,息贲呕血,吐痢不止,牛痫。

千金云∶治吐逆不下食,灸五十壮。上气胸满牵背彻痛,灸五十壮。若霍乱心痛先吐,灸二七壮,未愈,再二七壮。又治卒忤,灸百壮。

神农经云∶治心腹积气,可灸十四壮。又云∶治小儿诸痫病,如口哕吐沫,可灸三壮,艾炷如小麦。

百证赋云∶兼刺膻中,能除膈痛饮蓄难禁。

鸠尾(一名,一名尾翳)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人无蔽骨者,从岐骨际下行一寸。甲乙经曰∶一寸半。膏之原也。禁刺灸。一云可刺三分,灸三壮。此穴大难下针,非甚妙高手,不可轻刺也。

主治心惊悸,神气耗散,癫痫狂病。

席弘赋云∶鸠尾能治五般痫,若下涌泉人不死。

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壮。

主治胸胁支满,噎塞吐逆,食入还出,小儿吐乳。

膻中(一名元儿,一名上气海)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横两乳间陷中,仰卧取之。禁刺,灸七壮。刺之不幸,令人夭。甲乙经曰∶刺三分。

主治一切上气短气,痰喘哮嗽,咳逆噎气,隔食反胃,喉鸣气喘,肺痈呕吐涎沫脓血,妇人乳汁少。此气之会也,凡上气不下,及气噎气隔气痛之类,均宜灸之。

神农经云∶上气喘咳,可灸七壮。

千金云∶胸痹心痛,灸百壮。上气咳逆,灸五十壮。

玉龙赋云∶兼天突,医喘嗽。

百证赋云∶兼巨阙针之,能除膈痛蓄饮难禁。

一传治伤寒风痰壅盛。

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壮。一云少灸。

主治胸膺满痛,心烦咳逆,上气喘急不得息,喉痹咽壅,水浆不入,呕吐寒痰。

百证赋云∶兼幽门,能治烦心呕吐。

紫宫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壮。

主治胸胁支满,膺痛,喉痹咽壅,水浆不入,咳逆上气,吐血烦心。

华盖在璇玑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壮。

主治咳逆喘急,上气哮嗽,喉痹,胸胁满痛,水饮不下。

神农经云∶治气喘咳嗽,胸满喘逆,不能言语,可灸七壮。

百证赋云∶兼气户,治胁肋疼痛。

璇玑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壮。

主治胸胁满,咳逆上气,喘不能言,喉痹咽肿,水饮不下。

玉龙赋云∶兼气海,治羸喘促。

席弘赋云∶治胃中有积,兼三里功多。

百证赋云∶兼神藏,治膈满项强已试。

天突(一名玉户)在结喉下三寸宛宛中。阴维任脉之会。刺五分,留三呼,灸三壮。甲乙经曰∶低头取之,刺入一寸。

主治上气哮喘咳嗽,喉痹五噎,肺痈吐咯脓血,咽肿暴喑,身寒热,咽干舌下急,不得下食。

神农经云∶治气喘咳嗽,可灸七壮。

玉龙赋云∶兼膻中,医咳嗽。

灵光赋云∶治喘痰。

百证赋云∶兼肺俞,治咳嗽连声。

千金云∶治上气气闷,咽塞声坏,灸五十壮。

廉泉(一名本池,一名舌本)在颔下结喉上中央舌本下,仰而取之。阴维任脉之会。按刺疟篇所载曰∶舌下两脉者,廉泉也。气府论曰∶足少阴舌下各一。卫气篇曰∶足少阴之标,在背与舌下两脉。然则廉泉非一穴,当是舌根下之左右泉脉,而且为足少阴之会也。刺三分,留三呼,灸三壮。

主治咳嗽喘息上气,吐沫舌纵,舌下肿难言,舌根急缩不食,涎退场门疮。

百证赋云∶兼中冲,堪攻舌下肿痛。

承浆(一名天池,一名悬浆)在颐前下唇棱下陷中。足阳明任脉之会。刺二分,留五呼,灸三壮。

主治偏风半身不遂,口眼斜,口噤不开,暴喑不能言,刺三分,徐徐引气而出,及治任之为病,其苦内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一云疗偏风口面肿,消渴饮水不休,口齿疳蚀生疮,灸之亦佳,日可七壮,至七七壮止,即血脉宣通,其风应时立愈,艾炷不必大,但令当脉,即能愈疾。

千金云∶小儿唇紧,灸三壮。又云∶凡哕令人惋恨,灸七壮,炷如小麦。又十三鬼穴云∶此名鬼市,治百邪癫狂,当在第八次下针。

百证赋云∶泻牙疼而即移。

通玄赋云∶治头项强。

[卷八\经络(六)] 督脉穴

督脉穴歌

督脉行背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长强。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对。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

凡取脊间督脉诸穴,当于骨节突处取之,但验于鱼骨,为可知也。若取于节下,必不见效。

长强(一名气之阴,一名撅骨,灵枢谓之穷骨,亦名骨)在脊骨端,伏地取之。督脉之络,别走任脉,足少阴所结。刺二分,留七呼,灸三壮。甲乙经曰∶刺三分。一云日灸三十壮,至二百壮止。忌冷食房劳。

主治腰脊强急,不可俯仰,狂病,大小便难,肠风下血,五痔五淋,下部疳蚀,洞泄失精呕血,小儿囟陷,惊痫螈,脱肛泻血,此穴为五痔之本。一经验治少年注夏羸瘦,灸此最效。

千金翼云∶治赤白下痢,灸穷骨头百壮,多多惟佳。又下漏五痔,疳蛊食下部,刺三分,伏地取之,以大痛为度,灸亦良,日三十壮,至七日止,但不及针。又灸尾翠骨七壮,治脱肛神良,千金作龟尾,即穷骨也。

玉龙赋云∶兼承山,灸痔最妙。

席弘赋云∶连大杼行针,治小肠气痛。又云∶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后长强。

百证赋云∶兼百会穴,专治脱肛。又云∶刺长强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

灵光赋云∶百会、龟尾治痢疾。

天星秘诀云∶兼大敦,治小肠疝气。

腰俞(一名腰柱,一名背解,一名腰户,一名髓空)在二十一椎节下间宛宛中。刺二分,留七呼,灸五壮。一曰刺五分,灸七七壮。

主治腰脊重痛,不得俯仰举动,腰以下至足冷痹不仁,强急不能坐卧,灸随年壮,温疟汗不出,妇人经闭溺赤,灸后忌房劳强力。

千金云腰卒痛,去穷骨上一寸,灸七壮者,即此。

席弘赋云∶兼环跳烧针,治冷风冷痹。

阳关在十六椎节下间,伏而取之。(甲乙经无此穴。)刺五分,灸三壮。

主治膝痛不可屈伸,风痹不仁,筋挛不行。

命门(一名属累)在十四椎节下间,伏而取之。一云平脐,用线牵而取之。刺五分,灸三壮。一曰刺三分,灸二十七壮。若年二十以上者,灸恐绝子。

主治肾虚腰痛,赤白带下,男子泄精耳鸣,手足冷痹挛疝,惊恐头眩,头痛如破,身热如火,骨蒸汗不出,疟螈,里急腹痛。

千金云∶腰痛不得动者,令病患正立,以竹杖拄地,度至脐,乃取杖度背脊,灸杖头尽处,随年壮良。丈夫痔漏下血,脱肛不食,长泄痢,妇人崩中去血,带下淋浊赤白,皆灸之。

此挟两旁各一寸,横三间寸灸之。

神农经云∶治腰痛,可灸七壮。

玉龙赋云∶治老人便多,兼肾俞着艾。

标幽赋云∶兼肝俞,能使瞽士视秋毫之末。

一俗传以此穴灸寒热多效。

悬枢在十三椎节下间,伏而取之。刺三分,灸三壮、五壮。

主治腰脊强不得屈伸,腹中积气,上下疼痛,水谷不化,泻痢不止。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在十一椎节下间,俯而取之。刺五分,禁灸,灸则令人偻。

主治风痫癫邪,腹满不食,五痔,积聚下痢。小儿痢下赤白,秋末脱肛,每厕则肛痛不可忍者,灸之亦无妨。

中枢在第十椎节下间,俯而取之。此穴诸书皆失之,惟气府论督脉下王氏注中有此穴,及考之气穴论曰,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者,其穴即此。刺五分,禁灸,灸之令人腰背伛偻。一传云此穴能退热进饮食,可灸三壮,常用常效,未见伛偻。

筋缩在九椎节下间,俯而取之。刺五分,灸三壮、五壮。

主治癫疾惊狂,脊强风痫,目上视。

百证赋云∶兼水道,专治脊强。

至阳在七椎节下间,俯而取之。刺五分,灸三壮。

主治腰脊强痛,胃中寒不食,少气难言,胸胁支满,羸瘦身黄,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寒热解。一云灸三壮,治喘气立已。

神农经云∶治寒热胫酸,四肢重痛咳嗽,可灸三壮至七壮。

玉龙赋云∶却疸治神疲。

灵台在六椎节下间,俯而取之。刺三分,灸三壮。甲乙经无此穴,出气府论注。

主治,今俗以灸气喘不能卧及风冷久嗽,火到便愈。

神道在五椎节下间,俯而取之。刺五分,留五呼,灸五壮。一曰可灸七七壮至百壮,禁针。

主治伤寒头痛,寒热往来,疟,悲愁健忘惊悸。牙车急,张口不合,小儿风痫螈,可灸七壮。

百证赋云∶兼心俞,治风痫常发自宁。

身柱在三椎节下间,俯而取之。刺五分,留五呼,灸五壮。一曰灸七七壮。

主治腰脊痛,癫痫狂走,怒欲杀人,螈身热,妄言见鬼,小儿惊痫。

神农经云∶治咳嗽,可灸十四壮。

玉龙赋云∶能蠲嗽,除膂痛。

百证赋云∶兼本神穴,治癫疾妙。

乾坤生意云∶同陶道、肺俞、膏肓,治虚损五劳七伤紧要法。

一传治四时伤寒。

陶道在大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足太阳之会。刺五分,留五呼,灸五壮。一曰刺三分。

主治疟寒热洒淅,脊强烦满,汗不出,头重目瞑,螈,恍惚不乐。

乾坤生意云∶兼身柱、肺俞、膏肓,治虚损五劳七伤。

百证赋云∶兼中膂俞,治岁热时行。

一传此穴善退骨蒸之热。

大椎(一名百劳)在第一椎上陷者中。一曰平肩。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刺五分,留五呼,灸五壮。一云以年为壮。大椎为骨会,骨病者可灸之。

主治五劳七伤乏力,风劳食气,疟久不愈,肺胀胁满,呕吐上气,背膊拘急,项颈强不得回顾。一云能泻胸中之热及诸热气。若灸寒热之法,先大椎,次长强,以年为壮数。一云治身痛寒热风气痛。一云治衄血不止,灸二三十壮,断根不发。

千金云∶凡疟有不可瘥者,从未发前灸大椎至发时满百壮,无不瘥。又云∶诸烦热时气温病,灸大椎百壮,刺三分泻之。又治气短不语,灸随年壮。又治颈瘿,灸百壮,及大椎两边相去各一寸半少垂下,各三十壮。

玉龙赋云∶百劳止虚汗。

神农经云∶治小儿急慢惊风。

窦太师治诸虚寒热灸此。

快捷方式云∶治热不至肩。

时传以此治百病。

哑门(一名喑门,一名舌厌,一名舌横)在项后入发际五分宛宛中,仰头取之。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刺二分,不可深,禁灸,灸之令人哑。

主治颈项强急不语,诸阳热盛,衄血不止,脊强反折,螈癫疾,头风疼痛汗不出,寒热风痉,中风尸厥,暴死不省人事。

百证赋云∶兼关冲,治舌缓不语为紧要。

风府(一名舌本)在项上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督脉阳维之会。热论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刺三分,留三呼,禁灸,灸则令人喑。

主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振寒汗出,身重,偏风半身不遂,伤风头痛项急,不得回顾,目眩反视,鼻衄咽痛,狂走悲恐惊悸欲自杀。一云主泻胸中之热,与大杼、缺盆、中府同。

席弘赋云∶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又云∶阳明二日寻风府。又云∶从来风府最难寻,须用功夫度浅深,倘若膀胱气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寻。

通玄赋云∶风伤项急求风府。

一传治感冒风寒,呕吐不止。

千金云∶邪病卧冥冥不自知,风府主之。又十三鬼穴云∶此名鬼枕,治百邪癫狂,当在第六次下针。

脑户(一名匝风,一名会额,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一曰在发际上二寸。督脉足太阳之会。禁刺灸,刺中脑户,入脑立死,亦不可灸,令人喑。

强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一寸五分。刺二分,灸五壮。一曰禁灸。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脑旋,烦心呕吐涎沫,狂走。

百证赋云∶兼丰隆,治头痛难禁。

后顶(一各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枕骨上。刺二分,灸五壮。

主治颈项强急,额颅上痛,偏头痛,恶风目眩不明。

百会(一名三阳五会,一名巅上,一名天满)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心,容豆许,直两耳尖,上对是穴。督脉足太阳之会,手足少阳足厥阴俱会于此。刺二分,灸五壮。甲乙经曰∶刺三分,灸三壮。一曰灸头顶,不得过七七壮。

主治头风头痛,耳聋鼻塞鼻衄,中风言语蹇滞,口噤不开,或多悲哭,偏风半身不遂,风痫卒厥,角弓反张,吐沫心神恍惚,惊悸健忘,疟,女人血风,胎前产后风疾,小儿风痫惊风,脱肛久不瘥。一曰百病皆治。宜刺此二分,得气即泻。若灸至百壮,停三五日后,绕四畔用三棱针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气宣通;否则恐火气上壅,令人目暗。一曰治悲笑欲死,四肢冷风欲绝,身口温,可针人中三分,灸百会三壮即苏。

史记载扁鹊治虢太子尸厥,针取三阳五会而苏。

神农经云∶治头风,可灸三壮。小儿脱肛,可灸三壮至五壮,艾炷如小麦。

玉龙赋云∶兼囟会,治卒暴中风。

灵光赋云∶兼龟尾,治痢疾。

席弘赋云∶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后尾。又云∶兼太冲、照海、阴交,治咽喉疾。

前顶在囟会后一寸五分骨陷中。一云在百会前一寸。刺二分,灸五壮。一曰灸七七壮。

主治头风目眩,面赤肿,小儿惊痫螈,鼻多清涕,颈项肿痛。

神农经云∶治小儿急慢惊风,可灸三壮,艾炷如小麦。

百证赋云∶兼水沟,治面肿虚浮。

囟会在上星后一寸陷中。刺二分,灸五壮。一曰灸二七至七七壮。小儿八岁以前禁针,盖其囟门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

主治脑虚冷痛,头风肿痛,项痛,饮酒过多,头皮肿,风痫清涕。一云治目眩面肿,鼻塞不闻香臭,惊痫戴目,昏不识人,可灸二七壮至七七壮。初灸即不痛,病去即痛,痛即罢灸。

若是鼻塞,灸至四日渐退,七日顿愈。针入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头风生白屑多睡,针之弥佳,针讫以末盐生麻油相和,揩发根下,即头风永除。

神农经云∶治头风疼痛,可灸三壮。小儿急慢惊风,灸三壮,炷如小麦。

千金云∶邪病鬼癫,囟上主之,一名鬼门。

玉龙赋云∶兼百会,治卒暴中风。

百证赋云∶连玉枕,疗头风。

上星(一名神堂)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刺三分,留六呼,灸五壮。一云宜三棱针出血,以泻诸阳热气。

主治头风头痛,头皮肿,面虚恶寒,疟寒热汗不出,鼻血臭涕,鼻塞不闻香臭,目眩睛痛,不能远视。以细三棱针刺之,即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

千金云∶鼻中息肉,灸二百壮。又云∶兼大椎,灸疟,至发时令满百壮,炷如黍米。又治鬼魅,灸百壮。又十三鬼穴,此名鬼堂,主百邪癫狂,当在第十次下针。

玉龙赋云∶治头风鼻渊。

神庭直鼻上入发际五分,发高者发际是穴,发低者加二三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癫狂目失明。一曰灸七壮至三七壮止。

主治发狂登高妄走,风痫癫疾,角弓反张,目上视不识人,头风鼻渊,流涕不止,头痛目泪,烦满喘喝,惊悸不得安寝。

玉龙赋云∶专理头风。

素(一名面王)在鼻端准头。刺一分,禁灸。

主治鼻中肉不消,喘息不利,多涕,僻衄血。一曰治酒酢风,用三棱针出血。

水沟(一名人中)在鼻下人中陷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刺三分,留六呼,得气即泻,灸三壮至七壮,炷如小麦,然灸不及针。

主治中风口噤,牙关不开,卒中恶邪鬼击,不省人事,癫痫卒倒,消渴多饮,水气遍身浮肿,瘟疫,口眼僻,俱宜刺之。若风水面肿,针此一穴出水尽,即顿愈。一云水气肿病,但宜针此三分,徐徐出之,以泄水气,若针他穴,水尽则死。

神农经云∶治小儿急慢惊风,可灸三壮,炷如小麦。

玉龙赋云∶兼曲池穴,治痿仆。又云∶兼委中穴,治腰脊闪痛。又云∶合大陵频泻之,全除口气。

席弘赋云∶人中治癫功最高,十三鬼穴不须饶。

千金云∶此穴为鬼市,治百邪癫狂,此当在第一次下针。凡人中恶,先掐鼻下是也。鬼击卒死者,须即灸之。

百证赋云∶兼前顶,治面肿虚浮。

灵光赋云∶水沟兼间使,治邪癫。

兑端在上唇端。甲乙经曰∶手阳明脉气所发。刺二分,留六呼,灸三壮,炷如大麦。

主治癫痫吐沫,齿龈痛,消渴衄血,口噤,口疮臭秽不可近。

百证赋云∶小便赤涩,兑端独泻太阳经。

龈交(龈音银,齿根肉)在唇内上齿缝中。任督二经之会。刺三分,逆刺之,灸三壮。

主治面赤心烦痛,鼻生肉不消,头额中痛,颈项强,目泪多眵赤痛,牙疳肿痛。小儿面疮,久癣不除,点烙亦佳。

百证赋云∶专治鼻痔。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