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变法者。言与仲景之法不同。方论中各有权变也。娄全善着医学纲目。于伤寒一门独详。第中寒一证。亦溷杂而莫辩。就其中。每条之下。以仲景居前。后贤续法附之。变法者。与续法之义本同。古今诸家有如朱奉议。庞安时。崔文行。杨登父。王海藏云岐子。王朝奉。韩祗和朱丹溪。戴元礼。吴仁斋辈。各有方论。然皆互相祖述。

辅翼仲景之书者也。愚因不揣固陋。纂集其说。合为一卷。仍以仲景目之云尔。

活人书问阴证。答曰。太阴少阴厥阴。皆属阴证也。太阴者。脾也。少阴者。肾也。厥阴者。肝也。何谓太阴证。

太阴脾之经。主胸膈 胀。甲乙经云。邪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邪中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曰。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腑。阴受之。则入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一本无卧字。)上为喘呼。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何谓少阴证。少阴肾之经。主脉微细。心烦。但欲寐。或自利而渴。又问经云。一二日。少阴病者。何也。答曰。谓国中病时。腠理寒。便入阴经。不经三阳也。盖寒气入太阳经即发热而恶寒。入少阴经。只恶寒而不发热也。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稍厥。或中寒下利。即干姜甘草汤。

大段重者。用四逆汤。无脉者。用通脉四逆汤也。何谓厥阴证。厥阴肝之经。主消渴。气上冲。心中疼热。饥不欲食。

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也。若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则为阴毒。其证四肢逆冷。脐腹筑痛。身如被杖。脉沉疾。或吐或利。当急灸脐下。服以辛热之药。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古人云。辛甘发散为阳。谓桂枝甘草干姜附子之类。能复其阳也。微用辛甘。甚则用辛热。若阴极发躁。阴证似阳。学人当以脉别之。

琥按上论云。邪中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脏。入五脏。

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可见太阴中寒。有饮食劳倦内伤一条。所以东垣起而云内伤极多。外伤间而有之。

补中益气等汤所由立也。至少阴中寒。谓国中病时。腠理寒。便入阴经。不经三阳。止恶寒而不发热者。全是外伤。然亦由肾虚无火所致。至厥阴中寒。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四肢逆冷。脐腹筑痛。身如被杖。脉沉疾。或吐或利。此寒邪乘虚深入于里。命在呼吸。最为危急之证。其用干姜甘草四逆通脉等汤。及灸脐下法。已见前二卷仲景论中。又理中汤。

本仲景治霍乱方也。谨采附后。

琥又按阴证不可发汗。上论云。服以辛热之药令阳气复而大汗解者。非以辛热之药大发其汗。乃病者阴阳气和。自然得汗而解之意。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仲景)理中丸方

(此方自仲景原论中第七卷集入于此)

人参 甘草(炙) 白术 干姜(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根据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引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甘补之。人参白术甘草之甘。以缓脾气调中。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干姜之辛。以温胃散寒。

琥按上方。本系仲景治霍乱呕吐泄利。寒多不饮水者。故活人书复云。四肢拘急。腹满下利。或转筋者。皆系真寒之象。而非暑邪实热比也。倘病患中气虚而不寒。或寒而不虚者。宜审用之。

加减法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活人书云。四肢拘急。腹满下利。或转筋者。去术。加附子一枚。生用。)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

勿发揭衣被。

琥按上加减法。内台方议曰。若脐上筑者云云。脾虚则肾气发动。故脐上筑也。术能壅气。故去桂泄奔豚。故加之。

吐多者。加生姜止呕。辛以散之也。呕家不喜术。故去之。下多者。还用术以去湿。悸者。愚以水停心下。水来犯火则悸。茯苓之甘淡。能利水止泄也。渴欲得水者。非热渴。乃脾胃虚寒。津液凝滞而作渴也。本草白术能益津液。故倍加之。腹中痛者。里虚不足也。故倍加人参以补之。内台方云。渴痛不止。再加黄芩芍药误矣。寒者加干姜。寒淫所胜。

平以辛热也。腹满者。愚以寒气实也。白术能壅气。故去之。然胃中虚寒。中空无物而满。白术在所不忌。寒甚。若脉微。手足厥逆恶寒者。加附子。

又问胸膈不快。 满闭塞。唇青。手足冷。脉沉细。少情绪。或腹痛。答曰。此名太阴也。近人多不识阴证。才见胸膈不快。便投食药。非其治也。大抵阴证者。由冷物伤脾胃。阴经受之也。主胸膈 满。面色及唇。皆无色泽。手足冷。脉沉细。少情绪。亦不因嗜欲。但内伤冷物。或损动胃气。遂成阴证。复投巴豆之类。胸膈愈不快。或吐而利。经一二日。遂致不救。盖不知寒中太阴也。太阴者。脾之经也。又问万一饮食不节。胸膈不快。寒中阴经。何法以治之。

答曰。急作理中汤。加青橘陈橘。 如麻豆大。服一二剂。胸膈即快。枳实理中丸。五积散尤良。

琥按上条论。实发仲景未发之旨。其云胸膈不快。 满闭塞。有似伤食证。亦知其人胃气本虚。中焦无火。以致饮食不化。验其面色及唇。皆无色泽。手足冷。脉沉细。少情绪。其为虚寒之证无疑。又云。不因嗜欲者。言不必近房室而后谓之阴证也。所以丹溪起而云。中寒主于温散。有卒中天地之风寒者。有口得寒物者。愚以果系胃气大虚。理中汤相宜。倘胃气大寒而不虚。用枳实理中丸。但其中参术辈。又宜审投也。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活人)枳实理中丸方

治伤寒结胸欲绝心膈高起。手不得近。

茯苓 人参 白术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二两) 枳实(十六片麸炒)

上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每服一丸。热汤化下。连进二三服。胸中豁然。渴者。加栝蒌根二两下利者。加牡蛎二两。 之。

琥按上方。乃仲景理中丸。加枳实茯苓也。太阴虚寒痞满者。上汤大宜用之。若伤寒结胸。心膈高起。手不得近。

恐系寒实证。参术又非所宜用。又云。渴者加栝蒌根。或者服药阳回。口中燥渴。可暂加之。至于下利。则肠胃寒极。

反用牡蛎之咸寒以凝涩之。殊悖于理。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五积散方

治阴经伤冷。脾胃不和。及感寒邪。并食积所伤。

官桂(去皮) 人参 川芎(各二两) 浓朴(去皮净姜汁拌) 白茯苓 半夏(汤洗五七遍) 芍药(洗净) 当归(洗) 麻黄(去节) 干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半) 枳壳(五两麸炒黄色) 桔梗(十二两紧实白者洗净焙干) 陈橘皮(八两洗净不去穣) 苍术(二十四两新米泔水浸去皮) 吴白芷(四两洗净焙干)

上件。除枳壳官桂橘皮外。其余并一处。生捣为粗末。分作六分。于大镬内。用文武火炒令黄熟不得焦。用纸摊于板上。候冷。入前件枳壳官桂橘皮末。一处和匀。入瓷盒盛。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伤寒入葱白一茎。豆豉七粒。同煎连服出汗。或脾胃不和。内伤冷食浑身疼痛。头昏无力。胸膈不快。吃食不下。气脉不和。四肢觉冷。至晚心躁困倦。即入盐少许。同煎。或者阴经伤寒。手足逆冷。或睡里虚惊。及虚汗不止。脉细疾。

面青呕逆。更宜入附子同煎。加减多少。并在临时。观看虚实轻重候之。

琥按上方。乃阳明太阳。及三阴经气血兼走之剂。止无关乎少阳。以寒中三阴。有自太阳经入者。有自阳明腑受者。

以故温中发表。两者兼施也。全在医者。临证细审。加减出入用之。

琥又按上方后云。伤寒加葱白豆豉者。此发阳明经汗。乃发表不远热也。又云。阴经伤寒。虚汗不止。宜入附子同煎。则方中麻黄白芷等阳经发汗之药。又当减去。若不分经络。一概溷用。不惟无益。而反有害矣。此方与易老治伤寒九味羌活汤相等。若非加减出入。不可用也。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海藏五积散论

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即麻黄桂枝各半汤也。苍术甘草陈皮浓朴。即平胃散。枳壳桔梗陈皮茯苓半夏。即枳梗半夏等汤也。又川芎。当归治血。加干姜为浓朴散。上此数药相合。为解表温中泄热(二字误)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虽为内寒外感表里之分所制。实非仲景表里麻黄桂枝姜附之的方也。至于冷积呕吐。泄痢 瘕。时疾疫气。项背拘急。加葱白豆豉。厥逆。加吴茱萸。寒热咳逆。加枣。妇人难产。加醋。始知用之非一途也。惟知活法者其择之。

琥按易简王氏生料五积散。兼治妇人。经候不调。产后催生。寒热恶露为患。及 癖 瘕。脚气疮疥等疾。故海藏云。始知用之非一途也。然惟知活法者其择之。则知其方不轻用。且不可溷用矣。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添加)减味五积散方

苍术(去皮) 陈橘皮(去白各三两) 官桂 川芎(各一两) 浓朴 半夏(各姜汁制一两五钱) 茯苓(去皮)

干姜(各一两) 枳壳(麸炒二两) 白芷 甘草 桔梗(各一两)

附加减法 治太阴经中寒。面黄洁。脉沉而缓迟。腹痛厥逆吐利。加白术土炒一两半。本方中干姜再加一倍。虚者。

用原方中人参二两。

又腹痛。古方不论寒热。皆用芍药。愚谓非中寒所宜。若痛甚者。本方中官桂再加一倍。呕不止。加丁香七粒同煎。

如吐者。去白术。加生姜三片。合后共六片同煎。利多及反渴者。还加术。如悸者。本方中茯苓再加一倍。治少阴经中寒。面红赤。(乃虚阳泛上。水极似火之色。)身冷。脉沉细微欲脱。加炮附子一枚。虚者。用原方中人参二两。脉不出者。加至三两。又面赤者。再加连须葱白三茎同煎。冷汗不止。本方中去苍术。又官桂换桂枝。反发热者。用原方中麻黄一两。再加细辛一两。咽痛。本方中桔梗再加一倍。治厥阴经中寒。面青黑。脉沉而弦弱。头痛厥冷。囊缩入腹。加吴茱萸。盐汤泡一两半。再用原方中当归一两半。转筋。加木瓜一两。蛔厥者。本方中去甘草。加乌梅三个同煎。又挟风。眩晕不仁。加防风一两。挟湿。肿满酸疼。本方中苍术再加一半。共成四两五钱。挟气。攻刺作痛。加木香五分。

水磨。冲和煎药内服。血脉凝泣。

原方中当归再加一倍。共成三两。肢节疼痛。倍加桂。共成三两。

右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琥又按五积散。原方。共一十六味。上方减存止一十二味。大抵温胃之药居多。盖内食生冷。外感寒邪。胃气受伤。

故原方中白芷乃阳明经药。余亦存而不减。但白芍酸寒。恐非中寒所宜。故独减去不用。其余如麻黄当归人参等。于加药法中。因人虚实。在气在血。宜表宜补而用之。自无误也。

庞安时曰。经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以此别之。若阴独盛而阳气暴绝。必四肢逆冷。脐腹筑痛。身疼如被杖。面青。或吐或利。脉细欲绝。名曰阴毒也。须急灸脐下。服以辛热之药。令阳气复生。

然汗出而解。

千金阴毒甘草汤方 治伤寒初病一二日。便结成阴毒。或服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身重背强。腹中绞痛。

咽喉不利。毒瓦斯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紧数。仲景云。此阴毒之候。身如被打。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

甘草 升麻(各半两) 当归 蜀椒(各六铢) 鳖甲(一两)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如人行五里。顺更进一服。温覆发汗。毒当从汗出则愈。若不汗。

则不除。重作服。(庞氏方有桂枝雄黄。愚以上方。宜加肉桂半两。雄黄不必用也。)

琥按上方。实出仲景金匮要略中。金匮云。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孙真人千金方。分为二汤。其治阳毒者。名升麻汤。即金匮方。六味中去鳖甲。反加桂心是也。又于六味中。止去雄黄。治阴毒。名甘草汤。即上汤方是也。愚以阴毒为阳气暴绝。不用辛热之剂。何能以回阳。若然。则是升麻汤中宜去椒。甘草汤中宜加桂。为妥。蕲水庞安时于二汤中。椒桂雄黄皆用之。殊出不解。

琥又按阴毒之病。乃阴寒之毒。深入三阴。三阴之脉。皆行于腹。太阴挟咽连舌本。少阴循喉咙挟舌本。厥阴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又太阴之支。别上膈。注心中。少阴之脉。出络心。注胸中。厥阴之脉。别贯膈上注肺。寒邪中于三阴之经。故见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瓦斯攻心等证也。阴寒之极。并于厥阴。厥阴者。阴之尽。故见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也。又身重者。阴主静也。背强非太阳病。乃心腹痛。坚强。气不得息。故背亦不舒转也。方名甘草汤者。

取辛甘发散之意。蜀椒甘草。味辛甘也。蜀椒能通三焦。暖脾胃。达命门。入太阴少阴二经气分。得甘草以和其辛烈之性。斯发中有补之义。当归入厥阴血分。亦辛甘药也。三药得鳖甲引用。能入至阴之分。内搜阴毒而出。若无升麻之辛甘微苦。不能引邪升至肌肉之分。由乎阳。得汗而散也。

或问阴证不得有汗。上汤温覆取汗出者。何也。余答云。阴证寒邪入脏。脏中阳气既微。恐误发其汗。则几微之阳气。由汗而脱。故禁发汗也。阴毒证五日以前。寒邪在经。其人真阳之气。未至大虚。诊其脉。沉细中滞紧数。故可发汗。况仲景法。少阴病反发热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又少阴病二三日。无里证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二汤皆微发汗之药。大抵阴证禁汗是其常。发汗是其变。合常与变而能通之。斯可以言医矣。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始得阴毒候

阴证略例曰。阴毒本肾气虚寒。因欲事。或食生冷物。而后伤风。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后伏阴。

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痛。腰重。眼睛疼。身体倦怠。不甚热。四肢厥。逆冷额上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二三日间。或可起行。不甚觉重。诊之。则六脉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无。若服凉药。

则渴转甚。燥转急。有此证者。急服还阳退阴之药。即安。惟补虚和气而已。宜服正元散。退阴散。五胜散。阴证不宜发汗。如气正脉大。身热而未瘥。用药发汗无妨。或寸口小而尺脉微大亦同积阴感于下。则微阳消于上。故其候沉重。

四肢逆冷。腹痛转甚。或喉不利。或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或时狂言。爪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一息七至以来。有此证者。速宜于气海关元二穴。灸三二百壮。以手足和暖为效。仍服金液丹。来复丹。玉女散。还阳散。退阴散之类。随证用之。沉困之候。六脉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无。一息八至以上。或不可数。至此。则药饵难为功矣。

但于脐中灼艾半枣大。三二百壮以来。手足不和暖。则以硫黄及热药助之。若阴气散。阳气来。渐减热药而和治之。

琥按上论云。头痛眼睛疼。此阳明经有风寒也。且内食生冷物。亦伤阳明之府。阳明之气上逆。故发头痛眼睛疼。

但其疼不甚。乃内伤重而外感轻也。若治外感。则误甚矣。至其云或多烦渴躁渴。必不能消水。喜饮热汤以自救。或喉不利。必口中无热臭之气。或腹痛转甚。心下胀满结硬。必喜手按。及欲得热物以熨之。或时狂言。必声不甚扬。方为内伤生冷。外中寒邪。不作郁热。全是阴寒之证。始宜服还阳退阴之药。及灼艾法。可无疑也。○正元退阴五胜等散。

方附后。又玉女散。还阳散。皆不可考。金液丹。出和剂局方。见本草石硫黄下。来复丹。亦出和剂局方。今从元戎中采附于后。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略例)正元散方

治伤寒始觉吹冻着四肢。头目百节疼痛。急煎此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或连三服。汗出立瘥。若患阴毒伤寒。入退阴散半钱同煎或寒冷伤食。头昏气满。及心腹诸疾。服之。无有不效。

麻黄 陈皮 大黄 甘草 干姜 肉桂 白芍药 附子 半夏 吴茱萸(各等分皆用制)

上麻黄加一半。茱萸减一半。同为末。每服一大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热呷出汗。以被盖覆。

汗出愈阴毒。不可用麻黄出汗。

琥按上论伤寒始觉吹冻。着四肢头目百节疼痛。有似太阳阳明二经。在表之证。又治寒冷伤食。头昏气满。心腹诸疾。是伤寒挟食矣。及用药又温里发表。二者兼施。服之稍误。岂不杀人。纵使内外皆阴。为寒实之证。何不用浓朴枳实。而反投大黄。一何悖邪。此等方。不宜采入。今姑存之。以俟识者较正。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退阴散方

治阴毒伤寒。手足逆冷。脉沉细。头痛腰重。小小伤冷。每服一字。入正元散同煎。入盐一捻。阴毒证。咳逆。煎一服。细细热呷之便止。

川乌头 干姜(各等分)

上为粗末。炒令转色。放冷。捣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盐一捻。煎至半盏。去滓温服。

琥按仲景云阴毒。未尝头痛。此独言头痛者。或者内食生冷。外伤风寒。为阳明头痛。宜加白芷倘系厥阴头痛。宜加吴茱萸。腰重者。风寒伤肾。肾家无火也。宜加肉桂附子。上论云。入正元散同煎。用药错杂。内无专味。殊悖于理。

其入盐一捻者。恐川乌等热药僭上。用之使润下也。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五胜散方

治伤寒头痛壮热。骨节疼痛。昏沉困倦。咳嗽鼻息不思饮食。兼治伤寒夹冷。气慢阴毒。

甘草 五味子 石膏(各一两) 干姜(三两半) 白术(一两半)

上五味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煎至七分。通口服。如冷气相夹。入姜枣煎。若治阴毒。入艾叶同煎。脉浮而紧者。阳证也。沉而紧者。阴证也。

琥按上论。头痛壮热。骨节疼痛。全是阳证。又且不思饮食。缘何用干姜白术。又如五味子。亦收敛不可用也。若伤寒夹冷。气慢阴毒。则石膏又大相背谬。此等方皆宜删之。恐误后之学人。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局方)来复丹方

此药配类二气。均调阴阳。夺天地中和之气乃水火既济之方。可冷可热。可缓可急。善治营卫不交。养心肾不升降。

上实下虚。气闭痰厥。心腹冷痛。脏腑虚滑。不问男女老幼危急之证。但有胃气。无不获安。助真补虚。救阴助阳。为效殊胜。

舶上硫黄(透明不夹石者。一两) 太阴玄精石(一两研水飞) 硝石(半两同硫黄并为细末。入定瓷罐内。以慢火炒。篦子不住手搅。令阴阳相入。不可火太过。伤药力。再研极细。名曰二气末。) 五灵脂(二两酒浸。用五台山者。水澄去砂石。晒干拣净。称。) 陈皮(去白) 青皮(去穣各三两)

上用五灵脂。二皮为细末。次下玄精石末。及前二药末。拌匀。以酒醋打糊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粥饮吞下。甚者。五十粒。

琥按上方。用硫黄酸温大热为君。疗心腹积聚。邪气冷痛。又主腰肾久冷。补命门不足。阳气暴绝。硝石辛温为臣。

治伏暑伤冷。霍乱吐利。升散三焦火郁。调和脏腑虚寒。乃火硝而非朴硝。此与硫黄皆大热药也。玄精石咸寒。能制硝黄而调和阴阳。除风冷邪气。心腹积聚。四肢逆冷。五灵脂又治心腹冷气冷积。兼入厥阴血分。皆以为佐。四者相合。

而又使以陈皮青皮。通利三焦之气则阴寒解而阳气自回。有灵验也。此丹损益兼行。中病便已。不可过剂。以其效虽紧。

而其患亦速。可不慎之。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度瘴散方

(外台崔氏)疗伤寒一日至三日。可汗。度瘴散方麻黄(十分去节) 桔梗 蜀椒(汗) 细辛 白术 吴茱萸 防风(各四分) 乌头(炮) 干姜 桂心(各五分)

上十味。捣筛为散。温酒服方寸匕。服后。覆取汗。或数服。得汗。即止。若得病一二日而轻者。服此药。皆得汗解。若得便重者。颇不能解也。然可以三大豆许。着鼻孔中。觉燥涕出。一日可三四着。必愈。兼辟天行病。

琥按上方。治太阴病吐利。少阴病反发热。厥阴病头痛厥逆等。真正阴证。用之辄效。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神丹丸方

又疗伤寒敕(作赤)色。恶寒发热。体疼。发汗神丹丸方。

人参(五分) 乌头(四分炮) 半夏(洗五分) 茯苓(五分) 朱砂(一分研) 附子(四分炮)

上六味。捣为末。蜜和丸。如大豆。每服三丸。生姜汤下。发汗。出令体中 然。如汗未出。更以热粥投之。令汗出。若汗少不解。复如前法。若得汗足不解。当服桂枝汤。此药多毒。饮水解其热。愈周护军子期。自说天行用之甚良。故记之。

琥按上主疗云。伤寒敕色。恶寒发热体痛。全似阳证。及观方中药味。皆系辛甘温热补剂。乃知面赤色。反发热。

本少阴中寒证。上方专温少阴。兼补太阴之药也。方名神丹者。即仲景论例中所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之谓。相传神丹为解表药。意即此欤。

活人总括云。厥冷蜷默。自利烦躁。而无身热头疼。是为阴证可温。脉沉而微细缓弱者。此阴病也。阴经受邪。是为脏病。而温阴之药皆热。未可遽温者。且安其中。前所谓阴证伤寒。初病以来。便见脉沉厥冷恶寒。更无头痛。即是少阴受病之证。医法以干姜附子辈温之。又不可以三阴传次。先太阴而后少阴也。

愚按上论云。且安其中者。是温足太阴阳明脾与胃也。

又云。阴证唇青舌黑。或白苔。或卷强者用生姜频擦唇口。续又易之。姜能回阳。生胃解毒。温血散气。擦之后。

阴消阳长。黑转而红。最为良法。

琥按姜擦法。今医但用以治阳证舌黑者甚误。上论云阴证舌黑。用之以擦唇口。使先开胃家之寒。乃正治之法也。

又云。阴盛隔阳。脉细沉疾。身冷。大烦躁。嗜卧泥水之中。欲饮水而不欲入口者。若饮水者非。可服霹雳散。火焰散。丹砂丸亦效。孙用和以半两黑附子一枚。烧存性。候冷为末。入真腊茶一大钱匕。和为二服。每服水一盏。蜜半匙。煎六分。冷服。躁止。得睡。汗出。皆药之验也。

琥按上孙用和法。即活人书霹雳散也。方用附子以回寒极之阴。腊茶以调拒隔之阳。白蜜以止烦润燥。使阴阳调和。

而病自愈矣。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活人)火焰散方

治伤寒恶候舶上硫黄 附子(去皮生用) 新腊茶(各一两)

上为细末。先将好酒一斤。调药。分大新碗五口中。放于火上。摊荡令干。合于瓦上。每一碗下。烧熟艾一拳大。

以瓦 起。无令火着。直至烟尽。冷即刮取。却细研。入瓷合成。每服二钱。酒一盏。煎至七分。有火焰起。勿讶。取起待温。服下丸药。伤寒阴毒者。四肢冷。脉沉细。或吐或泻。五心躁烦。胸中结硬。或转作伏阳在内。汤水不得下。

或无脉。先吃一服。如吐。却更进一服。服后。心中热。其病已瘥。下至脏腑中。表未解者。浑身壮热。脉气洪大。便宜用发表药。或表解者。更不发热。便得眠睡。浑身有汗。若少有痞结。脉实方可用下胸膈。行脏腑药。渐用调和脾胃。

补养元气汤散。如服此药二服。不应。不可治也。

琥按上云治伤寒恶候者。乃阴寒已甚。恶极之候也。方用硫黄黑附以回阴盛。腊茶以调隔阳也。方后云。表未解者。

宜用发表药。此即仲景云先温其里。乃攻其表也。又云若少有痞结脉实方可用行下药。盖寒实之证。先消导而后调补也。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丹砂丸方

见活人书第十六卷中兹不更录琥按丹砂丸。与上来复丹。及后元戎调胃散相类。乃有毒镇坠之药。不可服也。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韩祗和温中例

夫伤寒病之说。始自皇帝以开其端。至仲景陈其条目。自后肤浅之学。莫知其数。立言者云。病在表。可发汗。病在里。可下之。或云。不可汗。不可下。即未尝有温中之说。仲景伤寒论例云。尺寸俱沉细。太阴受病也。尺寸俱沉。

少阴受病也。尺寸俱微缓。厥阴受病也。又辩太阴证云。太阴病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又手足温。自利不渴。宜四逆汤。又腹满时痛。桂枝芍药汤。辩少阴证云。少阴病始得之。发热脉沉。麻黄附子细辛汤。又少阴病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又少阴病脉沉。急温之。宜四逆汤。又少阴病身体疼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附子汤。辩厥阴证云。厥阴病吐利。手足厥。逆冷。烦躁欲死。吴茱萸汤。今举仲景论中数条。最是治三阴之良法。于今世用之。尚有未尽证者。

愚尝校量。自至和初岁迄于今三十余年。不以岁之太过不及为则。每夏至以前。有病伤寒人。十中七八。两手脉俱沉细数。多是胸膈满闷。或呕逆。或气塞。或肠鸣。或腹痛。与仲景三阴病之说。脉理同而证不同。因兹不敢妄投仲景治三阴病药。医者才见脉沉。及胸膈满。便投下药下之。往往不救。尝斟酌仲景理中丸。与服之。其病势轻者。即胸中便快。

病势重者。半日许。满闷依然。或有病患脉沉细迟。投仲景四逆汤温之。多药力大热。后必发烦躁。因校量此形证。今别立方以治之。多得中病。不可不传焉。

病患但两手脉沉细数。或有力。或无力。或关脉短。及力小。胸膈塞闷。气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随脉证。投温中药以治之。病患两手脉沉迟。或紧或缓。皆为胸中寒也。若寸脉短。及力小于关尺者。此是阴盛阳虚也。或胸膈满闷。腹中胀痛。身体拘急。手足逆冷。宜急温之。

若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宜温中汤主之。清明以后。芒种以前。宜橘皮汤主之。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宜七物理中丸主之。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指微)温中汤方

丁香皮 浓朴(制各一两) 白术 陈皮 丁香 干姜(炮各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葱白三寸。荆芥五穗。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三两服未快。手足尚逆。呕吐。更加舶上丁香皮。干姜各二钱。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橘皮汤方

陈皮(一两) 藿香(三钱) 白术 葛根(各二钱) 浓朴(一两制)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一块如枣大。捶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呕吐不定。

加半夏半两。丁香桂枝半两。每服。加葱白三寸煎服。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七物理中丸方

白术 藿香叶(各半两) 人参 葛根(各七钱半) 桔梗(七钱) 干生姜(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煎至七分。和滓热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呕者。加半夏干姜各半两。

琥按上三方。乃太阴阳明温补兼消之剂。

韩氏又有浓朴丸二方。亦用丁皮。干姜浓朴。人参。陈皮。白术。藿香之类。二方中皆增当归。细辛。其药兼入少阴厥阴。一方有炙甘草。一方无浓朴。亦名浓朴丸。此系传写之误。○又有橘皮汤。用橘皮。藿香。葛根。半夏。浓朴。

生姜。与前橘皮汤。大同小异。又白术汤。用白术。半夏。当归。浓朴。干姜。丁香。生姜。皆系温中之药。兹不尽录。

病患胸膈满闷。时时吐逆。肢节疼。两胁下痛。腹中鸣。此是停饮。宜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略例)二苓汤方

赤茯苓 木猪苓 白术 桂枝(各半两) 滑石(一两) 通草 白豆蔻(各二钱半) 丁皮(七钱半) 陈皮(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小便未快。加瞿麦七钱半。呕未止。加半夏半两。淅淅恶寒甚。

每服加葱白三寸。

琥按上方。乃治寒饮停积胸膈之剂。愚以滑石太寒。本系仲景五苓散加味。还宜用泽泻也。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灰包熨法

病患服前药。胸膈不满闷者。此上焦有阳也。或药力太过。上焦有热。腹满虚鸣。时时疼痛。此是被阳药消逐得上焦阴气。并入下焦也。虽是下焦积寒冷。上焦阳盛。更难投温下焦药也。当用灰包法。炭灰。或桑柴灰二三升许。入好醋拌和。干湿得所。铫内炒令灰热。以帛包裹。脐下熨之。频换。灰包。令常热。以腹不满痛为度。或初熨时。病患不受者。勿听但令亟熨之。不住灰包可也。如灰包熨后得下利三两行。或小便二三升。或微似有汗。此是阴气外出。或下泄也。勿疑之。病轻者乃得愈。后出余气而解。

琥按人得温气以生。肠胃中过热则病。必待二便通。则热邪得以下泄。而病即愈。肠胃中过寒亦病。必待二便通。

则寒邪得以下泄。而病亦愈盖水冰地坼。则江河不流。用灰包熨法者。其东风解冻之义欤。

王海藏云。本草注桃花汤。赤石脂例。当在手阳明条下。愚以仲景有桃花汤。本治伤寒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海藏有桃花丸。云治久痢便紫血者。盖水色黑。黑与赤相间则紫。乃黯而不明。大肠寒极而凝泣之色也。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元戎)桃花丸方

赤石脂(二两) 干姜(一两) 或加乌附(炮半个)

上为细末。稀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饮下。久痢便紫血者。当归汤下。治丙。赤石脂。干姜附子。治庚。白石脂。附子干姜。

琥按仲景桃花汤。虽出少阴病例。实则手阳明大肠寒极冷滑之证。故上方中加附子。其意同也。又云治丙者。丙为火府。乃小肠寒极而不通也。云治庚者。庚为金府。乃大肠寒极而下泄也。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王朝奉辩阴阳证

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不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可温其内。发表以桂枝汤。温里以四逆汤。凡阴病宜与四逆理中辈。皆自愈。若夏月得阴证。亦虑四逆太热。宜与理中最佳也。又云。大抵发热恶寒者。是表证。属太阳也。只恶寒。是阴证也。然阴证即有发热者。盖是表热里寒。其脉必沉迟。或手足微厥。

或下利清谷。更以别证验之可知也。又云。本是阴病。医与热药过多。却见热证者。亦斟酌以凉药解之。又云。阴证形静。无发狂者。惟饵温药过多。胸中热实。或大便硬。有发狂者。亦宜用承气辈下之。但不可轻用。本是阳病热证。医误吐下过多。遂成阴证者。却与理中四逆辈温之。

琥按上论。实发仲景未发之义。仲景云发热恶寒云云。原论中无治法。王氏以桂枝四逆二汤主之。又云夏月得阴证。

亦虑四逆太热。宜与理中最佳。此即仲景辩霍乱病。寒多不用水者。同一治法。又云。阴证服温热药过多。亦斟酌以凉药解之。或用承气下之。此即仲景太阳病例中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云云。服甘草干姜汤。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及证象阳旦云云。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二条论。即阴病过服温热药之意。其用承气本相仿也。至若阳病热证。误吐下过多。遂成阴证者。此即仲景云。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云云。

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又下之后。复发汗云云。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之类是也。后之学人。能于此等证。一一细辩。则知阴证不专用热药。亦有时用凉泻之剂。阳证不专用寒药。

亦有时用热补之方。大率不可执也。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王朝奉辩厥阴例

夫厥者。手足厥逆也。有阴厥。有阳厥。误投药则死。可不审乎。张翼云。冷厥者。四肢逆冷。脉沉微而不数。足多挛卧恶寒。或引衣自覆也。其伏热在内而厥者。脉虽沉伏。按之至骨而来数也。其人或引饮。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或发狂。或大小便不利。所见皆热证也。常器之云。凡厥当求得病之因。若初得病。便四肢逆冷。脉沉细而不数。

或身上粟起。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谓大小便如常者。为寒厥也。若初得病。便身热头痛外。别有阳证。至二三日。

及至四五日。方发厥。为热厥也。孙兆云。阳病热深而厥。毕竟脉紧。外证须狂语。揭衣被也。阴厥。按之脉沉迟而形静也。若证不明。未辩阴阳者。且与四顺丸试之。是阳厥。便见热证。若阴厥。便见寒证。可渐进理中四逆也。四顺丸。

即理中丸。加甘草一倍是也。高保义云。寒厥。则证多静而了了。脉虽伏若实。按之迟而弱也。热厥外证多昏塞。脉虽伏若实。按之须挟数而有力也。

琥按上张氏云。冷厥者。四肢逆冷。脉沉微而不数。常氏亦云。脉沉细而不数。孙氏云。阴厥脉沉迟。高氏亦云。

脉虽伏若实。按之迟而弱。与前海藏阴证略例云。阴毒之候。六脉沉细而疾。或一息七至以来。八至以上。或不可数。

其论又不相符。乃知阴证之脉。亦不可执也。孙氏又云。若证不明。未便阴阳者。且与四顺丸试之。愚以仲景云。厥深者热亦深。厥应下之。倘热厥证。反用理中丸倍甘草。恐亦不可试也。学人能于阳厥热证辩明。斯阴厥寒证自无误耳。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元戎)调胃散方

治一切吐逆。伤寒四肢逆冷。粥食不下。

硫黄 水银(各半两)

上先碾硫黄极细。次下水银同碾。至黑色为度。每服一钱。重者二钱。温米饮调。服无时。

琥按上方。用硫黄性热属火。有毒。上助心包。中益脾胃。下补命门。得水银同碾。结成黑砂。盖水银亦辛寒有毒之物。可暂用之。以开胸膈之冷热不调。寒气上逆。呕吐不下食。拯救一切危病。或时取效。倘伤寒四肢逆冷。不用理中四逆等汤丸。反用此纯阳纯阴大毒之剂。能不执方以夭人命邪。愚因录出。特发明之。以警后之学人。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又治伤寒将死者方

川乌(生) 南星(生) 半夏(生) 天麻(生去芦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煎豆淋酒下。稍温服。次用一二盏投之。若牙关噤。斡灌之。但药得下。无不活者。

琥按上言伤寒。乃中寒也。厥阴阳明之气上逆。风痰寒饮。壅于胸膈。欲死者。非此药不能开之。川乌头祛风而天麻辅之。半夏逐饮而南星辅之。二药相反而相为用。乃救急之方也。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局方)大已寒丸方

治久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疼痛。胸胁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阳气暴衰。阴气独盛。手足厥冷。

伤寒阴盛。神昏脉短。四肢怠惰。并宜服之。

干姜(六斤炮) 高良姜(六斤炮) 桂(四斤) 荜茇(四斤,此下当有脱字)

每服五十丸。米饮下。此药热燥。能治脏腑虚寒。滑而下利。及泄泻肠鸣。水谷不化。若心腹疼痛中脘停寒。大便溏泄者。尤宜服之。

琥按己者。中央阴土也。土寒则万物不生。上方药味皆辛热。乃温暖脾胃之剂。

此事难知云。阴证身静重。语无声。气难布息。目睛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往来口与鼻中气冷。水浆不入。

大小便不禁。面上恶寒。有如刀刮。又云。身表凉。知在阴经也。名曰阴证。又云。腹痛部分。当分三阴。中脘痛。太阴也。理中。建中。黄 汤之类主之。脐腹痛。少阴也。四逆。真武。附子汤之类主之。小腹痛。厥阴也。重则正阳散。

回阳丹之类。轻则当归四逆汤。(理中汤以见前。建中汤。即仲景小建中汤方。乃桂枝汤内倍芍药。加胶饴。黄 汤。

愚以即建中汤内加黄 。内台方云。治虚痛宜之也。或云黄 汤。乃黄 人参茯苓白术芍药甘草。呕吐者。加藿香生姜陈皮。主治详阴证略例中。余汤方已见前。正阳散。回阳丹。见活人书十六卷杂方中今采附后。)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活人)正阳散方

治阴毒伤寒。面青。张口出气。心下硬。身不热。只额上有汗。烦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

甘草(一分炙锉)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麝香(一钱细研入) 干姜(一分炮裂锉) 皂荚(一挺去黑皮涂酥炙令黄色去子)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钞二钱匕。水一中盏。煮至五分。不计时候。和滓热服。

琥按上方。海藏虽云治厥阴小腹痛。而活人书本治阴毒伤寒。面青舌黑等证。愚以方中药味。齐走三阴。善开风寒痰塞。来阳伯云。阴证亦有舌黑。渴及昏愦者。学人非工力深到。差谬多矣。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回阳丹方

治阴毒伤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气胀。脉候沉细。

荜澄茄(半两) 木香 干蝎(各半两)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硫黄(细研入半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干姜(一分炮裂锉)

上件药。捣罗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计时候。生姜汤下。频服三服。复以热酒一盏投之。以浓衣盖定。取汗为度。

琥按上方。亦三阴经齐走。而干全蝎吴茱萸。专主厥阴风寒。故海藏云其治小腹痛。为最重之剂也。

刘河间云。寒者。上下所生水液。澄彻清冷。谷不化小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本末不经有见阳热证。其脉迟者是也。此因饮食冷物过多。阴胜阳衰而为中寒也。或冷热相并。而反阳气怫郁。不能宣散。怫热内作。以成热证者。不可亦言为冷。当以成证辩之。

琥按上论云。本末不经者。言始终不常也。始见本寒证。末后又见阳热。乃阴极似阳。阴胜阳衰而脉迟。为中寒也。

或冷热相并云云者。推刘氏之意。以热病多而寒证少。学人不可不细辩也。

丹溪云。中寒主乎温散。有卒中天地之寒气者。有口得寒物者。从补中益气汤。加发散药。属内伤者。十居八九。

其法。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用前汤中。从所见之证。出入加减。必先用参 托住正气。气虚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参之剂。如果气虚者。方可用此法。胃气大虚。必当温散。理中汤相宜。甚者加附子。仓卒感受大寒之气。其病即发。

非若伤寒之邪。循经。以渐而深也。以上治法。宜于南。不宜北。

琥按上丹溪论中寒之人。本气虚。以气不虚。则不中也。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附录云。西北二方。极寒肃杀之地。

故外感甚多。东南二方。温和之地。外感极少。故当从内伤例治之。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医学发明)补中益气汤方

黄 (五分。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 当归身(二钱。酒焙干。或日干。以和血脉。) 人参(去芦三钱有嗽。

去之) 白术(三分以补中气。○薛氏医按。用一钱五分。) 柴胡(二分引清气上升。行少阳之经。) 炙甘草(五分)

升麻(二分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 橘皮(三分以导滞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若独用。泻胃气。)

上件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食远。○薛氏医按。有姜枣。空心午前服。

琥按上方。本治饮食劳倦。内伤发热等证。而丹溪以之治中寒。以伤寒多实热。宜泻。中寒多虚寒。宜补。故用上汤加发散药。愚以中寒身受寒气者。固宜补发。若口食寒物者。尚当温中消导。上汤之用。未免过于补也。全在医者。

临证。出入加减用之。

戴院使云。中寒之证。人身体强直。口噤不语。或四肢战掉。或洒洒恶寒。或翕翕发热。或卒然眩晕。身无汗者。

此为寒毒所中。宜先用酒调苏合香丸。轻则进五积散。加香附一钱。麝香少许。重则用姜附汤。若人渐苏。身体回暖。

稍能言语。须臾。问其别有何证。挟气攻刺。姜附汤。加木香半钱。挟风不仁。加防风一钱。挟湿而肿痛者。加白术一钱。筋脉牵急者。加木瓜一钱。肢节疼痛者。加桂二钱。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要诀类方)苏合丸方

(本和剂局方)

白术 青木香 乌犀角 香附 丁香 朱砂 诃黎勒(煨) 白檀香 安息香(一名金银香另为末无灰酒熬膏) 麝香(研) 荜茇 龙脑(即冰片) 苏合香油 沉香(各二两) 薰陆香(即乳香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或如龙眼大。外以蜡包。临时切开取用。以姜汤。熟水酒。任下。

琥按上方。乃辛温走窜之剂。入阳明气分之药居多。方中药味。惟犀角性凉。兼走阳明血分。愚以中寒卒倒。不能言语者。宜暂用之以开胸膈凝滞之气。待苏醒。即宜用他药也。

吴仁斋云。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阴也。盖中寒比伤寒尤甚。若不急治。死在旦夕。如寒中太阴。则中脘疼痛。宜理中汤。或藿香正气。加对理中汤主之。寒甚。脉沉细。足冷者。必加附子。若寒中少阴。则脐腹疼痛。宜五积散。加吴茱萸主之。寒甚。脉沉。足冷者。宜四逆汤。加吴茱萸主之。若寒中厥阴。则少腹至阴疼痛。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

甚者。必用附子倍之。如冷极唇青。厥逆无脉。囊缩者。仍用葱熨法。或吴茱萸炒熨法。并艾灸脐中。及气海关元。二三十壮。最佳。取脉渐渐而来。手足温暖。乃可生也。如一时无药。急用凉水。搭手足四腕。视其青紫筋处。以三棱针刺其血出。亦愈。或于十指尖出血。亦佳。或一味吴茱萸煎汤与之。亦可救也。

琥按上论云。寒中太阴。或藿香正气。加对理中汤主之。盖寒中太阴。脾与胃为表里。胃有寒食积滞。藿香正气。

宜对用也。又云。寒中少阴。宜五积散。加吴茱萸主之。方中用药冗杂。与少阴不相关涉。且无专主之味也。至其用凉水搭手足四腕。以三棱针刺其血出。此惟阳证热厥。脉伏囊缩者宜之。如阴证厥逆。无脉囊缩者。亦用此法。是虚其虚也。何悖谬之极邪。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蕴要)藿香正气散

治四时之气。寒疫时气。山岚瘴气。两湿 气。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风吐泻。中湿身重泄泻。或不伏水土。脾胃不和。或饮食停滞。复感外寒。头痛增寒。或呕逆恶心。胸膈痞闷或发寒热无汗者。

藿香(上) 白术(中。发汗。用苍术。) 浓朴 陈皮 半夏(俱中。呕吐倍用。口渴去之。) 白茯苓 白芷 桔梗大腹皮(俱中。内虚去之) 紫苏(发汗为君。自汗少用。) 甘草(下。呕吐去之。)

水二钟。姜五片。煎一钟。通口徐徐服。以衣被温覆取汗。腹中寒痛。佐官桂。冷甚。加干姜。名正气温中汤。饮食不化。加香附砂仁。名香砂正气散。心下痞。加枳实青皮。名正气宽中汤。

琥按上方。乃脾胃停冷。兼感风寒之剂。非中寒正治之要药也。

又云。阴证似阳者。乃水极似火也。盖伤寒传变。或误服凉药。攻热太速。其人素本肾气虚寒。遂变阴证。冷甚于内。逼其浮阳之火。发于外。其人面赤烦躁。身有微热。渴欲饮水。复不能饮。大便阴结不通。小水淡黄。或呕逆。或气促。或郑声。或咽喉痛。所以状似阳证。或者不识。见面赤烦渴。大便秘结。认作阳证。妄投寒凉之药。下咽遂毙。

可不谨哉。切其脉沉细迟微者。急以通脉四逆汤。倍加人参附子。以接其真阳之气。为紧要之治也。设或差迟。遂至阴盛阳衰。参附亦不能救之。此与阴盛格阳例同。王太仆所谓身热脉数。按之不鼓击者。此名阴盛格阳。非热也。东垣又谓之面赤目赤。烦渴引饮。脉来七八至。按之则散者。此无根之脉。用姜附汤。加人参治之而愈。此阴阳幽显之奥。水火征兆之微。学人当求内经之旨。则造化之理。可得而明矣。

琥按阴证似阳。乃直中三阴者居多。上论但云伤寒传变或攻热太速所致其言犹未尽然。

广笔记云。若从无阳邪表证。从不头疼发热。寒邪直中阴经。此必元气素虚之人。或在极北高寒之地。始有是证。

法宜温补以接其阳。附子人参干姜官桂。大剂与之。阳回寒退。即以平补之剂调之。勿过用桂附。以防其毒。

琥按上论。乃知极北高寒之地。始有真中寒证。东南之人。病中寒。皆由元气素虚。内伤生冷。或系过服凉药所致。

此即东垣所云。内伤极多。外伤间而有之。诚确论也。

仲景原论中三阴寒证。但云心烦而渴。咽痛干呕。面色赤。反发热。欲去衣被。无汗而烦。喉痹。便脓血。下利。

腹胀满。及小腹满。按之痛。其人躁。无暂安时。全似阳热之证。此为医人所知。至于发斑发黄。舌黑便闭。恐无所谓阴证者。曾考海藏阴证略例。又证治准绳。及薛氏医按外伤金镜图方。乃知真寒阴证。反见阳热之形。虽病者百不一遇。

要之昔贤所着方论。皆以传信。必非虚语。后之学人。可不临证细详之乎。

阴证略例云。阴证发斑。亦出胸背。又出手足。但稀少而微红。此人元气素虚。或先因欲事。内损肾气。或误服凉药大过。遂成阴证。伏寒于下。逼其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独熏肺。传于皮肤。而为斑点。但如蚊蚋蚤虱所咬形状。而非锦文也。与调中汤温胃。加以茴香炒芍药主之。寒甚脉微者。以大建中之类。其火自下。斑自退。可谓治本而不治标也。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蕴要)大建中汤方

当归 白芍药 白术(俱中) 麦门冬(上) 黄 (上) 甘草(炙下) 肉桂(中) 肉苁蓉(中) 人参(上)

川芎 附子 半夏 熟地黄 茯苓(俱中)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上用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渣温服。

琥按上方。乃十全大补汤中。加麦冬苁蓉附子半夏也。大能暖胃。补脾益肺。填肾。温肝。故名建中之剂。○又调中汤能温胃。内有苍术麻黄桂枝羌活白芷。系太阳阳明风燥之药。于理不合。用之恐有害也。

海藏治侯辅之病。脉极沉细。内寒外热。肩背胸胁斑出十数点。语言狂乱。或曰。发斑谵语。非热乎。余曰。非也。

阳为阴逼。上入于肺。传之皮毛。故斑出。神不守舍。故错语如狂。非谵语也。肌表虽热。以手按执。须臾冷透如冰。

与姜附等药。数日。约二十余两。作大汗而愈。后因再发。脉又沉迟。三四日不大便。余与理中丸。三日内约半斤。其疾全愈。

吴仁斋曾治一人伤寒。七八日。因服凉药太过。遂变身凉。手足厥冷。通身黑斑。惟心头温暖。乃伏火也。诊其六脉沉细。昏沉不知人事。亦不能言语。状似尸厥。遂用人参三白汤。加熟附子半个。干姜二钱。水煎与之服下。待一时许。斑色渐红。手足渐暖而苏醒也。复有余热不清。此伏火后作也。以黄连解毒。竹叶石膏汤。调之而愈。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蕴要)人参三白汤方

白术 白茯苓 白芍药(俱中) 人参(上)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上煎法同前。脉沉足冷。加附子半个。

琥按上方。本系温补脾胃之剂。加附子。则兼暖下焦虚寒矣。吴氏云云。必其人不但服凉药太过。兼受攻克已极。

中气虚冷。故暂用热补以取效。因有伏火。余热不清。仍用黄连石膏等药调之。则知前加姜附。亦为太过。非正治之法也。学人倘遇此等证。还当细审。不可乱投汤药也。

准绳云。阴黄。身冷汗出。脉沉而黄。乃太阴经中湿亦有体痛发热者。身如熏黄。终不如阳黄之明如橘子色也。当叩其小便之利与不利。小便自利。术附汤。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五苓散。

略例云。伤寒病遇太阳太阴司天若下之太过。往往变成阴黄。一则寒水太过。水来犯土。一则土气不及。水来侵之。

多变此疾。一则茵陈茯苓汤。加当归桂枝。二则茵陈橘皮汤。加姜术半夏。三则茵陈附子汤。四则茵陈四逆汤。五则茵陈姜附汤。六则茵陈吴茱萸汤。

赵宗颜因下之太过。生黄。脉沉细迟。无力。次第用药。至茵陈附子汤大效。

赵秀才因下之早。黄病脉寸微尺弱。身冷。次第用药。至茵陈四逆汤大效。

准绳按海藏次第用药者。谓先投茵陈茯苓汤。次投茵陈陈皮汤。又次投茵陈附子汤也。赵秀才次第仿此。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蕴要)茵陈橘皮汤方

治阴证身黄。脉沉细迟。发热手足冷。喘呕。烦躁。不渴者。服之。

茵陈(一钱) 橘皮(一钱半) 生姜(五片) 白术(三钱) 半夏 茯苓(各一钱半) 干姜(一钱炮)

上用水二钟。煎至一钟。通口服。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茵陈四逆汤方

治阴黄脉沉迟。肢体逆冷。腰以下自汗。

附子(一个炮切作八片) 茵陈(二钱) 干姜(炮一钱半)

上煎法同前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茵陈茱萸汤方

治阴黄。脉伏不出者。

吴茱萸(一钱) 当归(一钱半) 附子(制如前一个) 木通 干姜(炮) 茵陈(各一钱) 人参(二钱)

上煎法如前琥按上三方。皆自伤寒蕴要中集入者。发黄虽系太阴经中寒湿。然亦侵及少阴厥阴二经。如上橘皮汤走太阴。四逆汤走少阴。吴茱萸汤走厥阴也。外如第一茵陈茯苓汤。已不可考。据准绳云。发黄。小便不利。烦躁而渴。茵陈汤。加茯苓。猪苓。滑石。当归。官桂主之。韩氏云茵陈茯苓汤是也。又如第三茵陈附子汤。准绳云发黄。四肢遍身冷者。茵陈汤。加附子甘草主之是也。又如第五茵陈姜附汤。准绳云发黄。肢体逆冷。腰上自汗。茵陈汤。加附子干姜甘草主之是也。观乎此。而阴黄用药之义。概可知矣。

薛氏医按所载敖氏伤寒金镜录。相传为杜碧清学士所着。前后共三十六图。其十一图。曰。厥阴舌十二图。曰死现舌。皆真阴寒证之征。厥阴舌。纯红色。内有黑竖纹者。乃阴毒厥于肝经。肝主筋。故舌见如丝形也。用理中。合四逆汤温之。死现舌。满舌皆见黑色。水克火明矣。患此者。百无一治。治者审之。立斋云。余在留都时。地官主事。郑汝东妹婿。患伤寒。得此舌。院内医士曾禧。谓当用附子理中汤。人咸惊骇。遂止。亦莫能疗。困甚。治棺。曾与之邻。

往视之。谓用前药。犹有生理。其家既待以死。KT 从之。数剂而愈。大抵舌黑之证。有火极似水者。即杜学士所谓薪为黑炭之意也。宜凉膈散之类。以泻其阳。有水来克火者。即曾医士所疗之人是也。宜理中汤。以消阴翳。又须以老生姜切平。擦其舌。色稍退者。可治。坚不退者。不可治。

弘治辛酉。金台姜梦辉。患伤寒。亦得此舌。手足厥冷。吃逆不止。众医犹作火治。几致危殆。判院吴仁斋用附子理中汤而愈。夫医之为道。有是病。必用是药。附子疗寒。其效可数。奈何世皆以为必不可用之药。宁视人之死而不救。

不亦哀哉。至于火极似水之证。用药得宜。效应不异。不可便谓为百无一治而弃之也。

琥按舌苔虽黑。必冷滑无芒刺。斯为阴证无疑。

或问仲景论中。如三承气汤。及麻仁丸等。皆治肠胃实热。不大便之药。至三阴寒证。但云下利。而无不大便之条。

岂肠胃虚寒。无便秘之证邪。余答云。肠胃虚。则气馁而不通。寒则凝滞而隔绝。虚寒便秘。焉得无之。有如霹雳煎。

用大盐与蜜等分。熬可捻。如蜜煎导法。海藏云。蜜导用盐相合。亦可。如用草乌头末相合亦可。盐则软坚润燥。草乌末则化寒消结。可随证阴阳。所宜用之。此可见阴寒秘结。宜用辛温以开之也。又局方半硫丸。本治年高冷秘虚秘。及癖冷气。愚谓中寒便秘。宜借用之。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和剂)半硫丸方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为细末。) 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末用柳木棰子煞过。)

上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 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无灰温酒。或生姜汤任下。妇人醋汤下。俱空心服。

琥按上方。乃辛温燥热之剂。病患惟三焦无火。肠胃秘结者。宜服之。否则毋误用也。

卷下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外台崔氏)生姜锐方

削生姜如小指长二寸。盐涂之。内下部中。立通。

琥按上方。崔氏本用以去热结燥粪。然用之以去冷秘。更神。盖生姜气热。能胜寒。味辛。能润燥。不用盐尤妙。

以盐本咸寒。非冷秘所宜也。要用之以从治。亦无妨。

琥总按上古今诸名家方论一卷。皆推展仲景未发之义。学人诚能读此书。而临证。又能悉心体认。则阴阳交错之证。

寒热胜复之机。得之心而应之手。将世无难疗之伤寒。亦无难疗之中寒云尔。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