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夏至祭方丘后土同孟冬祭神州及攝事並附

  齋戒 陳設 省牲器 鑾駕出宮 奠玉帛 進熟 鑾駕還宮

  祭五嶽四鎮四海四瀆

  皇帝夏至祭方丘后土同孟冬祭神州及攝事附

  齋戒

  前祭七日,戒誓,皇帝服袞冕。前祭二日,太尉告高祖神堯皇帝廟,如常告之儀。告以配神作主。孟冬祭神州,則告太宗文武聖皇帝廟。餘並如圓丘之儀。

  陳設

  前祭三日,尚舍直長施大次於外壝東門之外道北,南向,攝事,衛尉設祭官、公卿以下次於東壝外道南,北向西上。尚舍奉御鋪御座。衛尉設文武侍臣次於大次之後,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俱南向。設祭官次於東壝之外道南,北向西上。三師於南壝之外道東,諸王於三師之南,俱西向北上。文官九品以上於祭官之東,北向西上。介公、酅公於南壝之外道西,東向;諸州使人,東方南方於諸王東南,西向;西方北方於介公、酅公西南,東向:皆北上。諸國之客,東方南方於諸州使人之南,西向;西方北方於諸州使人之南,東向:皆北上。武官三品以下七品以上於西壝之外道南,北向東上。其褒聖侯於文官三品之下。攝事無御座以下至此儀。設陳饌幔於內壝東門西門之外道北,南向。壇上及神州東方南方之饌,陳於東門外,西向。西方北方之饌,陳於西門外,東向。神州無西門之饌。

  前祭二日,太樂令設宮懸之樂於壇南內壝之外,樹靈鼓於北懸之內道之左右,餘如圓丘儀。又為瘞埳於壇之壬地內壝之外,方深取足容物,南出陛。

  前祭一日,奉禮設御位攝事無御位。於壇之東南,西向。設望瘞位於壇西南,當瘞埳北向。設祭官公卿位於內壝東門之外道南,分獻官於公卿之南,執事者位於其後,每等異位,俱重行,西向北上。設御史位於壇上,正位於東南隅,西向;副位於西南隅,東向。設奉禮位於樂懸東北,贊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北上。設奉禮贊者位於瘞埳西南,東向南上。設協律郎位於壇上南陛之西,東向。設太樂令位於北懸之間,當壇北向。設從祭之官、三師位於懸南道東,諸王位於三師之東,俱北向西上。介公、酅公位於道西,北向東上。文官從一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執事之南,每等異位,重行西向;武官三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西方,當文官,每等異位,重行東向:皆北上。諸州使人位,東方南方於諸王東南,重行,北面西上;西方北方於介公、酅公西南,重行,北面東上。設諸國客使位於內壝南門之外,東方南方於諸州使人之東,每國異位,重行,北面西上;西方北方於諸州使人之西,每國異位,重行,北面東上。攝事無三師以下至此儀。設門外位,祭官公卿以下皆於東壝之外道南,每等異位,重行,北面西上。三師位於南壝之外道東,諸王於三師之南,俱西向,介公、酅公於道西東向:皆北上。文官從一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東壝之外祭官之南,每等異位,重行,北面西上;武官三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西壝之外道南,每等異位,重行,北面東上。諸州使人位,東方南方於諸王東南,重行西面;西方北方於介公、酅公西南,重行東面:俱北上。設諸國客使位,東方南方於諸州使人之南,每國異位,重行西面;西方北方於諸州使人之南,每國異位,重行東面:皆北上。攝事無三師以下至此儀。

  牲牓於東壝之外,當門西向。黃牲一居前,又黃牲一在北,少退,玄牲一在南,少退。設廩犧令位於牲西南,史陪其後,俱北向。設諸太祝位於牲東,各當牲後,祝史陪其後,俱西向。設太常卿省牲位於牲前近北,南向。設皇地祇酒樽於壇之上下,太樽二,著樽二,犧樽二,罍一,在壇上東南隅,北向;象樽二,壺樽二,山罍二,在壇下,皆於南陛之東,北向:俱西上。設配帝著樽二,犧樽二,象樽二,罍一,在壇上,皆於皇地祇酒樽之東,北向西上。孟冬北郊酒樽於神州酒樽之東,如夏至之儀。神州太樽二,在第一等,每方嶽鎮海瀆俱山樽二,山林川澤俱蜃樽二,丘陵墳衍原隰俱概樽二。凡樽各設於神座之左而右向。神州以上之樽置於坫,以下之樽俱藉以席,皆加勺幂,設爵於樽下。孟冬儀,壇上之樽置於坫,壇下之樽藉以席。設御洗及設玉幣之篚等,並如圓丘儀。孟冬祭同。

  祭日未明五刻,太史令、郊社令各服其服,帥其屬升設皇地祇神座於壇上北方,南向,席以稿秸。設高祖神堯皇帝神座孟冬神州則設太宗文武聖皇帝神座。於東方,西向,席以莞。設神州地祇神座於第一等東南方,席以稿秸。又設嶽鎮海瀆以下之座於內壝之內,各依其方,皆有原隰丘陵墳衍之座。又設中嶽以下之座於壇之西南,俱內向。自神州以下六十八位席,皆以莞。設神位各於座首。

  省牲器如別儀。

  鑾駕出宮服以袞冕。餘如上辛圓丘儀。孟冬北郊同圓丘。

  奠玉帛

  祭日未明三刻,諸祭官各服其服。郊社令、良醞令各帥其屬入實樽罍玉幣。凡六樽之次,太樽為上,實以泛齊;著樽次之,實以醴齊;犧樽次之,實以盎齊;象樽次之,實以醍齊;壺樽次之,實以沈齊;山罍為下,實以三酒。配帝著樽為上,實以泛齊;犧樽次之,實以醴齊;象樽次之,實以盎齊。以上孟冬同。神州太樽,實以泛齊;五方岳鎮海瀆之山樽,實以醍齊;山林川澤之蜃樽,實以沈齊;丘陵以下之散樽,實以清酒。玄酒各實於諸齊之上樽。禮神之玉,皇地祇以黃琮,其幣以黃。配帝之幣亦如之。神州之玉以兩珪有邸,其幣以玄。孟冬同。嶽瀆以下之幣,各從方色。太官令帥進饌者其實饌及禮官就位、御史太祝行掃除等,並如圓丘儀。孟冬同。

  駕將至,謁者、贊引各引祭官、從祭官、客使等俱就門外位。

  駕至大次門外,迴輅南向,將軍降,立於輅右。侍中進當鑾駕前,跪,奏稱:「侍中臣某言,請降輅。」俛伏,興,還侍位。五品以上從祭之官,皆就壝外位。攝事無駕至大次下儀。太樂令帥工人、二舞次入就位,文舞入陳於懸內,武舞立於懸南道西。謁者引司空入行掃除訖,出復位。皇帝停大次半刻頃,謁者、贊引各引祀官,通事舍人分引從祀群官、介公、酅公、諸方客使,皆先入就位。太常博士引太常卿立於大次門外,當門北向。

  侍中版奏:「外辦。」皇帝服袞冕孟冬神州大裘而冕。出次,華蓋侍衛如常儀。侍中負寶陪從如式。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至中壝門外,殿中監進大珪,尚衣奉御又以鎮珪授殿中監,殿中監受進,皇帝搢大珪,執鎮珪,華蓋仗衛停於門外,侍者從入,謁者引禮部尚書、太常少卿陪從如常儀。皇帝至版位,太常卿請再拜及請行事,並如圓丘儀。攝事如圓丘攝事儀。

  協律郎舉麾,工鼓柷,奏順和之樂,乃以林鍾為宮,太蔟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作文舞之舞樂,舞八成,林鍾、太蔟、姑洗、南呂皆再成。偃麾,戛敔,樂止。太常卿前奏稱:「請再拜。」退復位。皇帝再拜。奉禮曰:「眾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皇帝奠玉幣及奏樂之節,並如圓丘。攝事則太尉奠玉帛。下倣此。登歌,作肅和之樂,以應鍾之均。太常卿引皇帝進,北向跪奠於皇地祇孟冬神州。神座,俛伏興及奠配座,並如圓丘儀。攝事同圓丘攝事儀。

  進熟

  皇帝既升奠玉幣,太官令陳饌之儀如圓丘。俎初入門,奏雍和之樂,以太蔟之均,自後接神之樂用太蔟。饌至陛,樂止。祝史俱進,跪徹毛血之豆,降自東陛以出。皇地祇之饌,升自南陛。配帝之饌,升自東陛。神州之饌,升自巳陛。孟冬神州,升自南陛。諸太祝迎引於壇上,各設於神座前。設訖,謁者引司徒、太官令帥進饌者降自東陛以出,司徒復位,諸太祝還樽所。又進設嶽鎮以下之饌,相次而畢。

  太常卿引皇帝詣罍洗,樂作,其盥洗、酌獻、跪奠、奏樂之儀,並如圓丘。攝事如圓丘攝事儀。太祝持版進於神座之右,東向跪讀祝文曰:「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子嗣天子臣某,攝則云「謹遣太尉臣名」。下倣此。敢昭告於皇地祇:乾道運行,日躔北至,景風應序,離氣效時。嘉承至和,肅若舊典,敬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備茲祗瘞,式表誠愨。高祖神堯皇帝配神作主,尚饗。」太祝俛伏,興。孟冬神州云:「包函區夏,載植群生,溥被域中,賴茲厚德。式遵彝典,練此元辰,敬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明獻厥誠,備茲祗瘞,皇祖太宗文武聖皇帝配神作主。」皇帝再拜。攝則太尉再拜。初讀祝文訖,樂作,太祝進,跪奠版於神座,興,還樽所。皇帝拜訖,樂止。

  太常卿引皇帝詣配帝酒樽所,執樽者舉幂,侍中取爵於坫,進,皇帝受爵,侍中贊酌泛齊訖,樂作,太常卿引皇帝進高祖神堯皇帝神座前,東向跪奠爵,俛伏,興,太常卿引皇帝少退,東向立,樂止。太祝持版進於神座之左,北向跪讀祝文曰:「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子孝曾孫開元神武皇帝臣某,敢昭告於高祖神堯皇帝:時維夏至,肅敬訓典,用祗祭於皇地祇。惟高祖德協二儀,道兼三統,禮膺光配,敢率舊章,孟冬云「皇曾祖太宗文武聖皇帝,德被乾坤,格於上下,昭配之儀,欽率舊章」。謹以制幣犧齊,粢盛庶品,肅陳明薦,作主侑神,尚饗。」太祝俛伏,興。皇帝再拜。初讀祝文訖,樂作,太祝進跪奠版於神座,興,還樽所,皇帝拜訖,樂止。

  皇帝飲福、受胙及亞獻終獻盥洗酌獻飲福,並如圓丘儀。唯皇地祇太尉亞獻酌醴齊時,武舞作,合六律六同為異耳。

  初太尉將升獻,謁者一人引獻官詣罍洗,盥洗匏爵訖,升自巳陛,詣酒樽所,執樽者舉幂,酌泛齊,進奠於神州座前,引降還本位。謁者五人次引獻官詣罍洗,盥洗訖,各詣酒樽所,俱酌醍齊訖,引獻官各進奠爵於諸方嶽鎮海瀆首座,餘座皆祝史助奠,相次而畢,引還本位。又贊引五人各引獻官詣罍洗盥洗,詣酒樽所酌沈齊,獻山林川澤如嶽鎮之儀。訖,又引獻官詣罍洗,盥洗訖,詣酒樽所,俱酌清酒,獻丘陵以下及齋郎助奠如上儀。訖,各引還本位。武舞六成,樂止。

  舞獻俱畢,諸祝徹豆及賜胙、皇帝再拜、奏樂並如圓丘儀。

  太常卿前奏:「請就望瘞位。」太常卿引皇帝,樂作,皇帝就望瘞位,北向立,樂止。於群官將拜,上下諸祝各執篚進神座前,取玉帛,齋郎以俎載神州以上牲體、稷黍飯、爵酒,各由其陛降壇,北行,當瘞埳西行。諸太祝以玉幣饌物置於埳,諸祝又以嶽鎮以下之禮幣及牲體皆從瘞。奉禮曰:「可瘞埳。」東西廂各六人窴土。半埳,太常卿前奏:「禮畢。」引皇帝還大次樂作,從祀群官、諸方客使、御史以下出,並如圓丘儀。其祝版燔於齋所。

  鑾駕還宮如圓丘儀。

  祭五嶽四鎮四海四瀆

  諸嶽鎮海瀆每年一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設祭州界,已具歷代祀山川篇。

  前祭五日,諸祭官各散齋三日,致齋二日,如別儀。

  前一日,嶽令、瀆令清掃內外,又為瘞埳於壇之壬地,方深取足容物。海瀆則埳內為壇,高丈四尺,皆為陛。贊禮者設初獻位於壇東南,亞獻、終獻於初獻南,少退,俱西向北上。設掌事者位於終獻東南,重行西面,以北為上。設贊唱等諸位於終獻西南,西向北上。設獻官等望瘞位於瘞埳之東北,西向。祭海瀆無望瘞位。設祭官以下門外位於南門之外道東,重行西向,以北為上。祭器之數,樽六,籩十,豆十,簋二,簠二,俎三。嶽瀆令帥其屬詣壇東陛升,設樽於壇上東南隅,北向西上。樽皆加勺幂,有坫以置爵。設玉篚於樽坫之所。設洗於南陛東南,北向,罍水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篚實以巾爵。執樽罍洗篚者,各位於樽罍洗篚之後。

  祭日未明,烹牲於廚。其牲各隨方色。齋郎以豆先取血毛,置於饌所。夙興,掌饌者實祭器。牲體,牛羊豕皆用右胖。前腳三節,節一段,肩、臂、臑皆載之。後腳三節,節一段,去下節,載上肫胳二節。又取正脊、脡脊、橫脊、短脅、正脅、代脅,各二骨以並,餘皆不設。簋實稷黍,簠實稻粱。籩十,實石鹽、乾魚、棗、栗、榛、菱、芡、鹿脯、白餅、黑餅。豆十,實韭葅、醓醢、菁葅、鹿醢、芹葅、兔醢、笋葅、魚醢、脾析葅、豚胉。若土無者,各以其類充之。凡祭官各服其服。三品毳冕,四品繡冕,五品玄冕,六品以下爵弁。若有二品以上,各依令。嶽令、瀆令帥其屬入詣壇東陛,升,設嶽神、瀆神座於壇上近北,南向,席以莞。又實樽罍及玉。凡樽,一實醴齊,一實盎齊,一實清酒,其玄酒各實於上樽。祭神之玉,兩珪有邸。祝版置於坫。嶽令、瀆令又以幣置於篚,齋郎以豆血皆設於饌所。其幣長丈八尺,各隨方色。贊唱者先入就位。祝與執樽罍篚者入,當壇南,重行北面,以西為上。立定,贊唱者曰:「再拜。」祝以下俱再拜。執樽者升自東陛,立於樽所,執罍篚者各就位。祝詣壇東陛,升,行掃除於上,降,行掃除於下訖,瀆則掃除埳外訖。各就位。

  質明,贊禮者引祭官以下俱就門外位。立定一刻頃,贊唱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贊禮者進初獻之左白:「有司謹具,請行事。」退復位。贊唱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祝跪取玉幣於篚,興,立於樽所。凡取物者皆跪俛伏而取以興。奠物則跪奠訖,俛伏而後興。掌饌者帥齋郎奉饌陳於東門之外。

  贊禮者引初獻詣壇,升自南陛,進神座前,北向立。祝以玉幣東向進,初獻受玉幣,祝還樽所。贊禮者引初獻進,北向跪奠於神座,興,少退,北向再拜,贊禮者引初獻降還本位。

  掌饌者引饌入,升自南陛,祝迎引於壇上,設於神座前。當饌者帥齋郎降自東陛,復位,祝還樽所。

  贊禮者引初獻詣罍洗,盥手洗爵,升自南陛,詣酒樽所,執樽者舉幂,初獻酌醴齊,贊禮者引初獻進詣神座前,北向跪奠爵,興,少退,北向立。祝持版進於神座之右,東面跪讀祝文曰:「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子嗣天子某,謹遣某官某,敢昭告於東嶽岱宗:維神贊養萬品,作鎮一方,式因春始,南嶽云夏始,中嶽云季夏,西嶽云秋始,北嶽云冬始。謹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朝薦於東嶽岱宗,尚饗。」東瀆大淮云:「惟神源流深泌,潛潤溥洽,阜成百穀,疏滌三川,青春伊始,用遵典秩。」南瀆大江云:「惟神總合大川,朝宗巨海,功昭潤化,德表靈長,敬用夏首,脩其常典。」西瀆大河云:「惟神上通雲漢,光啟圖書,分導九枝,旁潤千里,素秋戒序,用率典常。」北瀆大濟云:「惟神泉源清潔,浸被遐遠,播通四氣,作紀一方,玄冬肇節,聿脩典制。」訖,興。初獻再拜。祝進奠版於神座,還樽所。

  祝以爵酌清酒,進初獻之右,西向立。初獻再拜,受爵,跪祭酒,啐酒,奠爵。祝率齋郎以俎進,減神座前三牲胙肉,各取前腳第二節共置一俎上,以授初獻,初獻受以授齋郎。初獻跪取爵,遂飲卒爵,祝進受爵,復於坫,初獻興,再拜,贊禮者引初獻降復位。

  於初獻飲福酒,贊禮者引亞獻詣罍洗,盥手洗爵,升自東陛,詣樽所,執樽者舉幂,亞獻酌盎齊,贊禮者引亞獻詣神座前,北面跪奠爵,興,少退,北向再拜。祝以爵酌清酒,進於亞獻之右,西向立。亞獻再拜,受爵,跪祭酒,遂飲卒爵。祝受虛爵,復於坫,亞獻興,再拜,贊者引亞獻降復位。

  初亞獻將畢,贊禮者引終獻,盥洗、升獻、飲福如亞獻之儀。訖,贊禮者引終獻降復位。

  祝進神座前,徹豆,還樽所。贊唱者曰:「再拜。」非飲福受胙者皆再拜,獻官以下皆再拜。

  贊禮者進初獻之左,白:「請就望瘞位。」贊唱者引初獻就望瘞位,西向立。於獻官將拜,嶽令進神座前,跪取幣,齋郎以俎載牲體、黍稷飯詣瘞埳,以饌物置於埳。祭海瀆,獻官拜訖,瀆令及齋郎以幣血沈於瀆,瀆令退就位。東西廂各二人窴土。半埳,贊者進初獻之左,白:「禮畢。」遂引初獻以下出。祝與執樽罍篚幂者俱復執事位。立定,贊唱者曰:「再拜。」再拜訖,遂出。祝版燔於齋所。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