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明护国金刚寺住持 如愚 着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安乐对上品恐怖恶世危苦言。行谓修行。该身语意及大悲。以修四行。始能应上品我等当广说之愿也。准法师品。诸持经者。当得佛所护念。及天宝奉献之安乐。而持品中。发愿者。此方他方周旋往返十方。皆以世界恐怖弊恶为辞。敬顺佛命。忍难为心。是持经者。本以好心。开示众生佛之知见。使离苦得乐。而反自致意嫉口毁身加刀杖之不安乐。佛灭度后诸持经者。宁不畏哉。此文殊所以乘机而请也。佛答以修身等四行者。盖美其诸菩萨。虽能敬顺佛意。忍难持经。而尚未获所以持经之善道。在己之先。不以道与世亢。而正其三业。加以大悲。为人说法。则无往而不安且乐矣。何有弊恶危苦之难忍哉。故曰安乐行品。大义不出法师品大慈悲为室等四行。彼中略明。此乃详悉也。

尔时文殊师利(至)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尔时下。当机牒起八十万亿那由他众发愿之辞。为请说此品之端。甚为难有者。谓甚难得周旋往返十方世界持经。不胶柱彼此善恶之难易也。以胶住者。但顺己情。不顺佛命故。以佛元命持经者。在广大十方娑婆世界故。世尊菩萨下。能善也。应前我当善说法之善字。谓据诸菩萨所陈。佛灭度后。世既弊恶。教诸大士云何能得说经之善道。不遭横害。而安乐也。佛告下。闇然总标正身等四法为答。一者下。别标身业之正安住。谓持经者。先要安住己心于行止二处。行止正不正身等安危所系。在说法者善图之。行处。照方便品尽行诸佛无量道法。亲近。照方便品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此可见佛元说亲近诸佛。不曾教但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等。元说尽行诸佛。无量道法。不曾教但忍苦行文子。语言禅也。故下文二处。俱分事理二行。文殊师利云何下。徴释行处事行。住忍辱地者。以忍辱心。比于世间之地。柔和下。形容忍心为地之义。谓持经者。身业柔和善顺如地。任物履践种割。而不刚强杵逆。语业如地坦率。而不仓卒暴横。意业如地安静。而不惊惶怖畏也。问此明身行。奚兼语意。答身无语意。其行莫显。故经有心亦不惊之心字。则知举一行。而语意皆兼。况相宗云。八识身岂但指形言。以上行处之事行。又复下。行处之理行。法谓妙法。无诫辞。所谓能所。谓持经者于心中所得妙法行。则任其行。但勿得自是彼非。以道与世。元形其能所。致刀杖加于身。数见摈于塔寺。而不安乐也。而观下。教修于法无所行之观门。诸法。即蕴处界等世间出世间法。颂云。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是也。如实相者。谓要得于法无所行。须观外之蕴处界等诸法。如内心所证之实相。空空无相。而不行其上下有无虚实也。亦不行者。谓即观诸法如实相之心。亦不行也。不分别者。谓即亦不行之心。亦不分别也。此同圆觉经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之文。又通乎般若之无四相。于法无所行。是无我相。而观诸法如实相。是无人相。亦不行。是内不见有不生不灭之寿者相。不分别。是外不见有是男是女之众生相也。故下颂应此。有云。亦不分别是男是女句也。以上虽分行处事理。总明持经者。当行人之所不能行也。故云是名菩萨等。云何下。徴释亲近处事理。明持经者。当止人之所不能止。摄戒定慧三无漏学。戒有八种。皆对持品偈言。菩萨摩诃萨下。初戒无近势位。谓浊恶比丘等。所以向国王大臣等诽谤说我恶者。以我亲近国王等故也。今不近彼。则彼之谤自息矣。不亲近诸外下。次戒无近邪智。名义集云。学乖谛理。不返内觉。称为外道。其人有九十五种。故曰诸。即持品所说婆罗门居士。有在家出家之别。梵志即婆罗门异名。在家外道也。名义集云。婆罗门云净行。即诸经中梵志。正翻净裔。称是梵天苗裔。是也。尼犍子。名义云。此翻离系。乃外道出家之总名。如佛法出家名沙门同。等者。等其六师。及造下。谓造四韦陀典五明论。如此方擅诸子百家小说丛谈。谤佛法者之类也。路伽耶陀云恶论义。逆路伽耶陀云问难。谓浊恶比丘。所以谤我为邪见人说外道论义者。以我亲近诸外道等故也。今戒不近。彼亦难诬蔑矣。亦不亲近诸有下。三戒无近凶戏相叉相扑凶戏之状。那罗云上伎戏。变现。谓异乎叉扑者。又不亲近下。四戒无近杀捕。旃陀罗云杀者。名义云。正云旃荼罗。此翻严帜。行时摇铃持竹为幖帜。以恶业自严。人皆怖畏。畜猪羊鸡狗。豢之以待杀者。畋猎渔捕。野取水陆杀者。三四两科。一以戏取利。一以杀取利。皆杀莫近者。远彼便于加刀杖也。如是下。谓彼虽戏恶。亦具佛性。不来则已。来则为说戒杀之法。或从而化也。又不亲近求声闻下。五戒无近小乘。持品所谓邪智谄曲。未得谓得。我慢。纳衣空闲。假名阿练若者也。不问讯大小乘。元无交道也。房中之静摄。经行处之散步。讲堂之闻法。皆不许共住止者。大小乘道不同。不相为谋共住。恐起诤端也。或时下。谓我远彼。彼或时来。但随彼机宜。说其小乘法。无所希求彼利养也。此因上品。浊世恶比丘。不知佛方便随宜所说法。而致戒以顺机也。文殊师利又菩萨下。六戒无近淫端。不于女身生欲想相。则净说法之端也。亦不乐见下。则绝其生欲想之瑞也。小女。谓年幼未知守节者。处女。谓以女道自处。不妄婚嫁者。寡女。谓或无父母兄嫂所拘。或已婚媾夫死。称未亡人。而寡居者。又不乐见则眼净。老子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也。不共语。则口业净。皆戒绝淫端也。亦复不近下。七戒无近邪染。五种不男。谓生剧妒变半也。四分律云。扇搋此云生。谓生来男根不满。留拏云剧。谓以刀去势。伊梨沙等拏云妒。见人淫生妒。半择迦云变。遇男变女。值女变男。博叉云半。半月男。半月不能男。不独入他家。谓须结伴而入。若有下。谓有不获已事。必独入者。以念佛自持也。若为女人下。此句应译置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下。以露齿笑现胸臆。女见皆动淫想故。不乐畜下。八戒烦拨。年少弟子。约十六七岁之僧言。沙弥小儿。约四五六岁之童言。谓畜养此辈。年既少小。多不省事。严训之为乏慈。宽待之为失教。是皆烦于心。有师资分者。应戒也。亦不乐下。谓与少小者。同共一师。成兄弟行也。处之和。则致为师者疑其狎妮。防之切。则致为师者恶其猜狠。是皆扰于念。尤应戒者也。凡此皆末世持经者。杜讥毁免烦扰。成安乐行也。常好下。定也。承上文言。谓由不亲近八处。则常好坐禅。亲近于定也。此因持品。或有阿练若。纳衣在空闲等言。谓彼纳衣在空闲。所以轻贱我在人间者。以我异彼所好也。今既同彼常好坐禅闲处。修摄其心。则彼虽假名无喧诤。或亦可转假而成真也。以上戒定。皆亲近处之事行。故曰文殊师利是名等。复次菩萨下。慧也。释成修摄其心之修法。观即能观之慧心。一切法空。即所观之理境。谓菩萨因于闲处。修摄其心。观得蕴界处等一切法。当体全空也。如实相者。谓一切法空。非断灭之空。乃如实相空而不无也。惟其一切法如实相空而不无。故菩萨心。于一切法。不颠倒。不散动。不退转也。此以内之实相。喻外之一切法空而不无。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之空假二观也。如虚空者。谓一切法如实相之空。虽曰有体。然实如虚空广大而无性。亦不同遍计执空而为有。故云无所有性。惟其实相如虚空而不有。故菩萨心。于实相无所有性中。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也。惟其不生。所以无名无相实无所有也。惟其不出。所以无量无边也。性其不起所以然碍无障也。此以外之虚空。喻内之实相实而不有。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中观也。但以下。谓阴处界等一切法。及如空之实相。既皆不有。今现言有者。但以因缘有。非本来有也。既皆不无。今现言无者。从颠倒生故说无。非本来无也。不有不无。为真实法身之相。为持经者。所应恒观而亲近者。故云常乐观如是法相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至)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此通颂二处事行。若有下六句。颂其标文。常离下五十四句。颂其释与结文也。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至)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别颂行处理行。又复下。谓今经既会三为一。凡菩萨之上法。辟支佛之中法。声闻乘之下法。皆为一乘实相妙法故。复不行矣。此颂长文又复于法无所行一句。有为下。谓既不行上中下小大三一之法。又岂行世间蕴处界等之有为法。出世间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之无为法。有为无为既不行。又岂行出世为实法。世间为不实法耶。以世出世间有无虚实皆如实相故。此颂长文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二句。亦不分别等者。谓内心所证实相。既亦不行。又岂分别外之是男是女之相耶。以上明即有而空之空观。不得下。明即空而有之假观。谓虽内不分别实相。外不分别男女。然不得于上中下有为无为实不实男女等法。不知不见。而成断灭去也。此颂长文不分别一句。菩萨于理行处如此。故云是则等。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至)是名智者所亲近处。

别颂近处理行。一切下。颂长行观一切法空如实相。及如虚空无所有性。问长文有如实相。颂中胡不应。答实相即是蕴处界等一切法之空相。故颂空无所有一句。则实相及虚空相皆摄尽矣。以凡夫见蕴等一切法为实。不见本有实相为空。圣人证入一切法空理。名实相。则蕴等一切法皆空幻矣。此圣凡真俗理事。所以一体而异用也。无有常住。长行无文。亦无起灭。颂长行不起长行无不灭。颂文补之。是名智者下。颂结文。

颠倒分别诸法有无(至)安住不动如须弥山。

再颂行处理行。颠倒下。是近处从颠倒生故说之句。今云再颂行处理行者。以二处事行有异。二处理行皆同。故译师即近处理行。颂行处理行。见理一而事万殊也。行处理行。有亦不行不分别句故。颂谓无颠倒者。固不分别。而有颠倒者。则分别诸法有无。是非虚实生灭也。在于下。谓持经者既知有颠倒者分别诸法。则当于山林空闲之处。修摄无颠倒不分别之心。使安住于一乘实相中。如须弥山王之不动也。僧问云门。下一念不起时如何。门云须弥山。此也。

观一切法皆无所有(至)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三颂行处理行。观一切下。谓不唯近处理行观一切法空无所有。即行处理行。亦观一切法。皆无所有。如虚空也。无有坚固下。谓不唯近处理行无有常住。即行处理行。一切法亦无有坚固也。应知无坚固即无常住。言别义同。不生下。谓不唯近处道理无起灭。即行处道理。亦不生出动退也。常住一相者。谓不唯行处道理。安住不动。如须弥山。即近处道理。亦因观一切法。不生出动退。而内心所证实相。亦常住一相也。应知。上云不动如须弥山。此云常住一相。法喻各明。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至)能于后世说法华经

此结答文殊也。若有下。谓未来世持经者。当依经入行。行所当行。近所当近。则心不怯。而神不弱也。菩萨有时下。上云比丘。此云菩萨。谓末世持经比丘。即菩萨也。故或有时入静。以正其忆想分别之念。而随经中所诠义理。观于蕴等世出世间之法。先得其本。而自利也。从禅定下。谓既得自利。又当利他。而为国王等。开畅佛之知见也。文殊下。身之行近。为四行之一法。既先戒勿亲近国王王子等。今复云为国王等者。以除自不亲近彼。彼为法来。则可近也。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至)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又文殊下。标起安乐行。在佛灭后说经者。正其语□。□口宣说。是对众之语。若读经时。是自课之语。□□下。谓或说或读。俱不可说人与经典过。则语□□而安乐也。亦不轻慢下。正出可说过之人。诸余法师。谓宣说余经典者。他人。不说余经典者。声闻。又异乎余法师及他人者。称名说恶。则其人畏难。而不进于大。称名叹美。则其人安卑。而不舍于小也。故皆不可说彼之过。又亦不生下。谓不唯不形美恶之言于口。亦不措怨嫌之事于心。以畜诸心。必发诸口故。善修下。结应住安乐行一句。发明正语业之益。谓由不生怨嫌于心。故致听者不逆其意。由不形美恶于言。故虽问以小。而不妨答以大。使问者听者。皆得一切种智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安隐说法(至)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菩萨常乐下。谓菩萨要安乐说法。先须安乐之具。具有四。一地。二床座。三澡身。四新净衣。身为内。地等为外。故曰内外俱净等。若有比丘下。谓由有安乐具故。得安乐众也。众有九。比丘等为四。国王等为五。以微妙下。谓由具众安乐故。成安乐益也。益有三。一义妙颜和。以益观听。二随难而答。以益咨请。三以权演实。以益渐顿。谓以因缘等分别小中大三乘之权。而答问难者使发大心。由渐而顿。权而实。增益入于一乘佛道也。除懒情下。谓欲成就安乐之益。须除不安乐心。从于安乐心也。懒惰等心是所除。慈心是所从。昼夜下。谓由慈心说法。获其大利大乐也。安乐有五。一昼夜无间说。二缘喻无量说。三咸令欢喜说。四不望四事说。五愿己与众同成佛道说。此句最重。故曰是则大利等。问。上云因缘譬喻。此又云以诸因缘譬喻。岂不赘耶。答。上为三乘故。以方便渐渐言。此为一乘故。以无上道言。缘喻名同。而义别也。我灭度下。结答当机。谓末世说法者。能如上说。不唯不招危害。方且具功德不尽也。心无下。谓说法者安乐不致外侮。有五。一无忧愁。二无骂詈。三无怖畏。四无刀杖。五无摈出。凡此皆由说法者。心无嫉恼。安住无生法忍所致。故曰安住等。以上不招危害。智者下。具功德也。

又文殊师利(至)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又文殊下。标起持经者。于法欲灭时。而己不欲灭在。先正其意也。意业不正处虽多。然嫉妒谄诳四法为重。故曰。无怀嫉妒等。唯识论云。嫉谓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谄谓罔他。曲顺时宜。矫现方便。为取他意。诳谓诡诈为性。邪命为业。论中嫉妒直一法。经作二法训。以经为持经菩萨人说。论述凡夫心所。故略不同。亦无下。虽似另说。其实是释成之语。以嫉则多轻骂故。妒则求其长短故。若比丘下。正是具长短小中大三乘之人。无得下。释成其谄。故诫勉无得因恼其人。而谄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令生疑悔也。以小乘人元畏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故。今虽曲顺彼宜似谄。其实是恼彼之辞。所以下。虽徴释其谄。其实是寓轻骂之义。故云汝是放逸等。又亦不应下。释成其诳。以诳则多戏论。起诤竞故。以上是劝诫勿致不安乐义。当于下。是教诲得安乐义。一一翻于上文。谓因不嫉故。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而愍之。不妒故。于诸如来。起慈父想而尊敬之。不谄故。于地前三贤位诸菩萨。起大师想而从学之。于十方地上诸大菩萨。常应深心而恭礼之。问孰敢妒佛。而于如来起慈父想。训为不妒。答彼土六师提婆。此方唐宋诸儒等。皆是也。曰彼皆示现。曰凡菩萨有隔阴无明。未开悟时。实生嫉妒。逮开悟后。名示现也。不诳故。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不为爱者多说。否者少说也。故曰以顺法故等。谓顺法性。本无多少爱憎故。文殊师利下。结其上文。成四法中之第三行。谓由我不侮人。而人自不来恼乱我也。得好下。谓不唯不恼乱我。而反得为同学兄弟行也。亦得下。又得其师资也。听已下。谓今日为弟子者。他日又以妙法为人师。所谓象王行而象子随。一灯灭而一灯续。正法久住于世。三宝种所以为不断灭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至)无量众所敬。

若欲下四句。颂标文。不轻下十六句。颂释文。不轻幭于人。颂不嫉。亦不戏论法。颂不诳。不令他疑下。颂不谄。是佛子下。颂不妒。慈悲下。颂三想。破于下。颂平等说法。第三下。颂结文。上二节及此节。详明着如来衣。坐如来座。下节详明入如来室也。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诸佛神力所护故。

又文殊下。后末世者。谓非法末之初中。乃最后末世佛法欲尽灭之时也。于在家下。标起第四行。在家。谓优婆塞等。出家。谓比丘等。僧俗四众。虽备佛法内护。尚未得常乐我净之大涅槃。故于此等。生大慈心。思与其乐也。非菩萨。即亲近处戒勿亲近八种之人。虽有佛性。未备佛法外护。尚多贪欲。不信三宝。必堕三途者。故于此辈。生大悲心。思拔其苦也。应作下。释成其慈悲之大。谓应念僧俗四众及非菩萨之人。或多邪智。或持高位。终身行止。有大过失。失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方便随宜所说妙法。而不闻不知不觉。缺其自性宗通也。又失于愩高我慢。不问不信不解。缺其禀受师承也。此失者所以为有大苦。而念者所以为有大悲心也。宗门耆宿。问禅者云。世间何物最苦。答云阿鼻地狱。宿拈禅者衣云。不也。向此衣线下。不明大事。是为大苦。此也。其人虽不下。谓僧俗四众。及非菩萨之人。虽以无心失于闻问此经。然持经者不可以有心而不度。彼因中纵不能度。必发愿至于果上。得阿耨菩提时。随其人在四生九类之何地。我当以神力智力。普现色身。随类而化。务引彼令得住是妙法之中。闻而知。问而解也。是现前大失者。异日必大得也。此得者所以为有大乐。而引者所以成大慈心也。故云引之令得等。文殊师利下。结前起后。谓末世说经者。能行此第四大慈悲行。不唯无过失。犹得内外护供养敬礼也。虚空下。谓不唯人恭敬。而三界诸天。亦因法而来侍从也。若在下。谓诸天不唯说时随侍。即不说经时。恐人来难问。亦昼夜恒不离左右也。所以然者。以说时默时皆与妙法相应故。所以下。徴释。谓所以说默皆得天龙护卫者。以此经是三世佛神力所护故。经在佛在。佛在。天等不得不来。佛天既护念其经。则不得不护念说经之人也。此为下节张本。照应法师品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以来未曾显说等文。应知行处云住忍辱地等者。是照着如来衣也。近处观一切法空如实相等者。是照坐如来座。及佛为现清净光明身也。此节大慈悲。是照入如来室也。四行结文。凡言得人天听受。是照精进心所感佛道化之文也。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至)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文殊师利下。申明上节为说喻之本。谓此经无量国中名字难闻者。为三世诸佛神力所护也。今得亲见而持诵者。为佛四无量心所使也。此所谓我得阿耨菩提。随在何地。以神力智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也。文殊师利譬如下。喻无量国中名字不可得闻一句。有三科。初王具威力。能讨小国不顺命者。二王见兵众下。王喜讨伐者有功。随功赏赐。其赏赐有六项。一田宅。二城邑。三衣具。四珍宝。五象马车乘。六奴辈人民。此喻佛四十年前。随机所宜。而说诸经也。三唯髻中明珠下。王有至宝。置在顶上。不在赏例。以是传国之宝一赏。则致王眷属惊怪。此喻四十年前。虽身子等疑以小乘法见济。佛亦不说此经也。文殊师利如来下。法合喻中初科。以佛合圣王。禅智合威力。得法性土王三界。合降伏诸国。诸魔不伏。合小王不顺。贤圣诸将与战。合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王种种。兵谓象马车步。佛贤圣诸将。小乘须陀洹等为贤。阿罗汉为圣。大乘信住行向为贤。十地则为圣。其有功下。法合喻中次科。谓四十年前。佛喜小大三乘人修行有功。而说九部之经也。若合王之赏赐。一禅定合田宅。二解脱合衣具。三无漏五根合珍宝。四无漏五力合象马车乘。五诸法之财。如念勤意定七觉支八正道。合奴辈人民。六赐与涅槃。合城邑也。而不为说下。法合喻中第三科。谓佛四十年前。畏机小。不说此经。如王恐致眷属惊怪不与传国至宝之髻珠也。文殊师利如转轮王下。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一句。谓王先不以髻珠赏者。以兵众功小。不足以当之也。后见兵众有功大者。心喜之甚。虽难舍髻中之至宝。一向不妄与人。而今亦与之也。此喻佛四十年后。见身子等呜呼自责。故说此经。而授与劫国庄严十号等成佛之显记也。故法合云。如来亦复如是等。于三下。谓佛以大法称王。非世间轮王同也。以法下。谓佛以法化众生。非人王强力威势等也。见贤下。谓佛弟子。都是圣贤。虽喻之曰军。非象马车步诸兵奴类也。与五下。谓贤圣之战。乃战自己身心所具之魔。非战他小国例也。有大下。谓功大。乃灭三毒之苦。曰出三界之苦果。破众魔之孽网。非夺人性命。害人家国。贪瞋痴之恶也。尔时下。谓佛之赏赐。说此妙法。能令人离苦得乐。至成佛一切智之彼岸。非轮王髻珠可喻也。一切世间下。谓借人王为喻。使见说此经。有胜于被伐诸小国多怨。于轮王也难信。此经尤胜于难信赏髻珠也。先所下。结。谓有此多怨难信故。四十年前不说。今四十年后。佛涅槃时至。众又清净。故佛不暇顾怨。亦直得说之也。文殊师利此法华经下。法喻双结。谓此经名字。先不可得闻见。有愈于王珠。而今得见闻受持读诵。又有胜于王之赏大功也。是以为诸佛第一之说。然有四种第一。此明甚深第一。故引喻而结。如王髻珠。深居九重之内也。故曰如彼强力等。二秘密第一。如王髻珠。唯王自知。一切内外小大臣工。皆不得而知。故曰。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下。三最上第一。如王髻珠。唯置于王之顶上也。长夜下。四不妄说而说第一。如王髻珠。日夜自护。自非功盖天下。可以继绍宝位者不赏。故佛一向不妄宣说。而今始说。以法会应成佛之时至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至)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颂文共计一百五十句。初尔时下十六句。颂前节第四大慈悲行之文。可解。次譬如下四十二句。颂法喻交明之文。可解。三我灭度后下六十八句。四诸佛身金色下。五字成文者二十四句。共九十二句。为发起下品。而总颂安住四行者之功德也。我灭下。求自觉也。欲得下。觉他也。应当下。谓欲自觉觉他得安隐。须亲近前所谈之四行也。读是下。谓能亲近四行读经。则意恒无忧恼。身恒无病痛。由是颜色鲜白。可谓有中形外。现生三业安乐也。不生下。来世三业安乐也。众生慕如贤圣。天童以给使用。正意行之所感也。刀杖不加下。正身行之所感也。若人恶骂下。正语行之所感也。游行下。谓内德既盛。外侮滋消。故行如师子王。慧如日光照。皆大慈悲行之所感也。以上现生后世昼分之功德。若于梦中下。现生后世夜分之功德。故妙事以梦见言。初见诸下。梦见诸佛先说三乘法之妙事。次又见下。梦见自身亦说三乘法之妙事。三又见诸佛下。梦见诸佛后说一乘法之妙事。四见身下。梦见自身。因闻一乘法。得总持门。证不退地。具足因行之妙事。五佛知下。梦见诸佛。因知己得总持。证不退入道之深故。与授劫国庄严之显记。成就果德之妙事。以上五事。约三世言。六又见自身下。约十方言。谓梦见自身。因佛与记后。即入山林。证实相。以禅定。而会集十方分身诸佛之妙事也。诸佛身金色下。释成其梦见诸佛相好。皆由闻法说法自利利他故。感得常有是好梦也。又梦下。以国王而舍家出家之好梦。行诣下。诣道树之好梦。求道下。得果之好梦。成无下。转法轮之好梦。为四众下。小乘法轮。说无下。大乘之法轮。后当下。涅槃之好梦。六种妙事。明三阿僧祇劫之功德唯一梦。五种好梦。明一生补处唯一梦。既皆一梦。末世住安乐行持经者。有何弊恶之难忍哉。若后恶世下四句。结前起后。伏为下品张本。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从地之地。即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之地。涌出者。明无量菩萨。皆由先安住柔和善顺堪忍地。所涌出也。此品解释上品伏疑。发其下品寿量。而应至嘱累品。完宝塔中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之案。解释伏疑者。上品既教诸菩萨安住四行。则得广说之善道。致听受者多。而卫护者众。末后又说长夜守护不妄宣说。恐疑者谓。佛既自己长夜守护。不妄宣说。何以独教法会发愿而广说。佛既因中安住四行。广说此经。则果上应得无量无数大乘菩萨为弟子。何乃灵山许大法会寥寥然。仅得有数声闻受记。岂佛于四行尚不足乎。有此展转伏疑。诸菩萨颔之而未及措诸口。故假地方国土诸来之众。请愿此方受持为发端。而从地涌出六万恒沙等众。见佛因中三无数劫。发愿之大。住行之深。说此经之广。致所教化弟子。有如是无量无数之多且盛也。然后诸怀疑者。始知灵山一会。虽法说三周记授万众。莫过示佛与众生共有之智慧力。涌塔变土。按众处空。莫过示佛与众生共有之神通力。虽然如是。总显吾佛世尊一生补处最后身所具之寿命功德耳。若夫三大阿僧祇劫持此经。所得智慧神通寿命功德眷属。为十方三世诸佛所独有者苟非遇其人。则长夜守护。不妄宣说矣。故六万恒沙等众涌出后之。必反一生补处若弥勒菩萨者为当机。问答其本末因缘。发起我佛久远劫业已成佛之寿命功德。便末世持经者。不可但通近迹。废忘远本。以蹈文殊之责。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也。故曰从地涌出品。

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至)护持读诵广说此经。

尔时。谓说讫安乐行品之时。他方者。三变净土外之他方也。过八下。一恒河长四十里。其中沙已无数。而复过八恒河沙数。以沙派人多不可量也。后起疑中云八千恒沙。则千倍于此。而白下。他方之众。闻佛说四行讫。知末世说经之善道。在求诸己。不求诸人。遂知此土未必尽。如持品诸畏难发愿他方持经者之言。故请愿舍他方。来此土广说也。故云世尊若听我等等。尔时佛告下。他方之众。虽是好心。然亦小看娑婆世界无人物矣。故云止等。所以下。徴释。谓所以先求其人发愿。及得人而复止者。何也。非佛有拒绝不相容之意。以我此土新得记者。固畏难。尚有佛旧所化不畏难者在。故云我娑婆世界自有等。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至)此界虚空中住。

佛说下。谓佛才对他方菩萨。说此土有众持经之时。果然娑婆世界大千地裂。佛旧所化无量之众。从下而涌出也。是诸下。谓涌出之众。虽名菩萨。其实都具佛之相好光明也。先尽下。谓涌出之众。虽居地下。其实大千地下。尚有虚空世界也。晋书天文志云。日昼行地上。夜行地下。苟地下不空。日何行焉。此表诸法空为座之空。见末世持经者。外虽忍辱同地。而内则空空如也。

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是诸下。谓诸菩萨非无因而至。乃由闻佛音故。从地下虚空。而发来于地上之虚空也。一一下。师也。头领也。故曰皆是大众等。各将下。弟子也。散众也。谓一一为师者。名带来弟子。有六万恒沙之数也。况将五万下。从多至少。次第叙至千万亿那由他分之一。皆以恒河沙计数也。况复千万亿下。亦从多至少。次第叙至五四三二一弟子者。则以垓数计众也。那由他云万亿。在俱舍论。五十二数中。为第五之垓数故。况复单己下。叙单丁不领众之人。反多于领沙数垓数者。无量无边。算譬不能知也。初多宝释迦。同坐宝塔。示佛知见不生不灭。次龙女身垢。往南方无垢世界成佛。示佛知见不垢不净。此中领众者固多。不领众者为尤多。示佛知见不增不减。然后谓佛寿命无量无边。无非俾人知己与诸佛法身。总是诸法空为相。真不可思议也。

是诸菩萨从地出已(至)不令世尊生疲劳耶。

尔时四大菩萨而说偈言。

世尊安乐少病少恼(至)不令世尊生疲劳耶。

尔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至)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尔时诸大菩萨而说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至)闻已信行我等随喜。

于时世尊赞叹上首诸大菩萨(至)发随喜心。

是诸下。结上文。故曰从地出已。各诣下。谓一齐出后。而各诣虚空。至多宝释迦二佛前也。到已下。先致礼二尊者。本师也。及至下。次致礼十方佛者。本师之分身也。故以种种赞法而赞叹之。住在下。谓赞讫十方佛。而各住在一面。复瞻仰于本师及多宝也。问奚不赞二世尊。答于十方云赞叹。于二尊云瞻仰。文互见也。是诸下。牒自涌出之始。至礼赞十方三世之终。虽在一时。实经多劫也。此所谓摄长劫于短劫。不觉有其延促矣。是时下。谓当此延促一际之时。佛及四众。即动而静。可谓默时说也。五十下。叙由佛即动而静。神力所持故。令四众谓修如短也。问劫名何义。答婆沙论云。分别时分。故名为劫。问五十小劫。该多少时分。答准论。劫有三种。一中劫。二成坏劫。三大劫。中劫复有三种。一减劫。二增劫。三增减劫。减者。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增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增减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复从八万岁减至十岁。此中一减一增。有十八增减。名二十中劫。经二十中劫世间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经二十中劫世间坏。二十中劫坏已空。此合名坏劫。俱舍论云。如是所说。成住坏空各二十中。积成八十。总此八十。成大劫量。累大劫量。为十百千。积成三无数劫。准论。中大劫可知。未见小劫之说。故依论覆折。小劫亦可见。以论既总各八十中劫。成一大劫。则覆折一大劫。为八十中劫。覆析一中劫。为二十小劫。则五十小劫。是析两个半中劫所成。然每一小劫。该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复从八万岁减至十岁。则五十小劫。经过如上五十番之增减。摄在一时。佛之神力。可思议乎。而文句云。劫是时节数耳。非三灾外物为小劫也。若然。则授记诸声闻成佛寿命。不合止得三十二二十四等时节之短寿。婆沙比丘问劫义。佛言劫量长远。非百千等岁数可知。如是则小劫非是寻常时节小数。明矣。以上明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尔时四众下。明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四众虽俱悟入佛之知见。得此劫刹修短无碍。然尚未至究竟觉故。两皆归功于佛之神力也。是菩萨下。迳应四安乐行为名。大慈悲为室。名上行。以慈悲为诸行之上故。诸法空为座。名无边行。以法空无边故。不懈怠。无希望。名净行。住忍辱地。名安立行。以忍始能安立佛法故。上标六万恒沙等众。表师资。或具六度。此以四摄法。为六度之纲领。故曰于其众中最为上首等。以上叙师资相见之义。师有三世十方之分。资有三业殷勤之礼。着约多宝及十方分身言。在大众下。叙问讯本师尽契阔之情。故不及多宝。唯曰各共合掌观释迦佛也。问讯以少病少恼为辞者。娑婆世界。堪忍之体如是故。故前集分身佛。后妙音菩萨。皆以此为言也。叙涌出之众数。延促之劫量。何等难思。及叙问讯。不异世能。此又见娑婆世界堪忍之相用也。少病约身言。少恼约心言。照安乐行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约自利问。所应度下。约利他问。偈中世尊安乐下。问教化大乘机不致病恼。又诸下。问教化小乘机不致病恼。尔时世尊下。总答不致病恼。诸众生下。别答所以不致之义。所以下。徴明教化大乘机不致病恼。除先下。申明教化小乘机不生疲劳。尔时诸大菩萨下。上明多众初见寒温仪不可乱。故但叙四众。为唱导首。此寒暄既叙。礼宜俱赞。故不问师资沙数垓数单数。同声赞和佛德。故以诸大菩萨为言。善哉下七句。即佛答辞。述赞我等随喜一句。谓己咸乐随喜。除先修学小乘者。今亦得闻是经。成其大机见佛。将大就小。会小成大之妙用也。故佛亦善诸大菩萨。不以先后小大新旧久近为碍也。故云于时世尊赞叹等。

尔时弥勒菩萨及八千(至)合掌供养问讯如来。

尔时等者。准华严疏。弥勒具云弥帝𨽻。此云慈氏。姓也。有三缘。一缘。过去劫值大慈如来。愿同其号。二缘。得慈心三昧。三缘。其母怀时。有慈心故。名阿逸多。云无能胜。以生具相好功德。人无能胜故。乃释尊授记当来成佛补处慈尊。及八千下。皆补处位菩萨。有如是之多。而同作念也。我等下。释成作念。上明远本能随喜近迹。此明近迹顿废忘远本。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无量千万亿大众诸菩萨(至)为从何所来。

尔时下。叙当机具他心通。知众同己疑。并欲下。谓苟众疑己不疑。己可为决。苟己疑众不疑。众可以咨。今人己皆疑。故说偈问佛。此照前第二节为问。无量下。指其来众。昔所下。谓素不相知。故求佛说其来处及来之因缘。此二句重。问。第二节既云。先尽在娑婆下界虚空中住。当机奚不见知而更问。答。一则第二节。是经家叙置。非佛之语。一则娑婆有三千大千之别。未知居若个娑婆下界。故示其废忘章句。而求说其通利也。巨身下。报身。智慧下。法身。其志下。应身。此颂见诸菩萨身皆金色等文。具此三身三德。众生所以乐见。而问其来之方也。

一一诸菩萨所将诸眷属(至)犹不能尽知。

此照长行第三节问。一一下。总颂师资之数无量。故恒沙不以数明。或有大菩萨下十六句。别颂师资之沙数。千万那由他下八句。别颂师资之垓数。单己无眷属下四句。别颂无眷属之单数。亦无量无边无数之多。长行沙数垓数。皆从多至少。唯单数反多于沙数垓数。颂中即沙数垓数。领众少者。亦反多于领众者之多也。如是下。结多少皆难筹量。

是诸大威德精进菩萨众(至)皆从中涌出。

此照长行第四节问。准下颂。是问本末因缘四义。是诸下。圆牒指上数。有威德而具精进之众也。精进六度之一。乃成就佛道之因。谁为下。谁何也。谓此精进威德之众。是何佛为其师传。说法教化。成就于佛道也。说法教化。四辨之总。故为精进者之缘。从谁下。问从谁佛发心得成佛之本。约自觉言。称扬何等佛法。受行何等经典。修行何等佛道。通约自觉觉他言。为成佛之末。如是下。结。谓如此因缘本末诸大菩萨神也智也。不从他处来。乃从四方裂地而出。是事大奇也。问何处见诸菩萨。具神智之力与精进也。答如是时间。经五十小劫。遍礼赞三世十方诸佛。问讯本师。非精进神智而何。

世尊我昔来未曾见是事(至)惟愿决众疑。

此颂长行第五节。世尊下。当机谓。己从佛以来。未尝见有多众从地出之事也。愿说下。申请是从何所来一句。及请来之国土名号也。我常下。谓所以请国土者。以己游诸国。未曾见是众。故于大众中。不识一人也。忽然下。申请以何因缘集一句。谓我既不识彼一人。今忽从地而出。愿说其来之因缘也。此所谓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号之为求名也。何则法师品。佛既许末世持经者。佛与同宿衣覆。又许遣化四众八部为听众。使不逆说法者之心。而宝塔品会三世十方诸佛。证其与释迦同宿之护念。以彼例此。则知今地涌之众。亦是证明佛于三无数劫持经。自证清净光明法身。佛所遣化。为不逆其心之听众也。奚更求说国土与名号哉。弥勒所谓忘失章句矣。以上请决当机一人之疑。今此下。代八千恒沙众。请决其疑。结证序品光中所见第五事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等文。宝塔品变土。但变八方。而上下二方。未曾云变。今诸菩萨。从下方涌出。后神力品。虚空诸天。高声唱言。则属上方。十方具矣。此中本末之因缘一句。结证方便品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本末究竟等。故知音以因缘本末为训也。自非一生补处慈尊示疑。而佛寿量章句。何得通利。此又慈氏为末世持经者。建大慈悲之室也。

尔时释迦牟尼分身诸佛(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

尔时下。牒起分身。其佛下。分身佛侍者。亦同弥勒等动疑问。此所谓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也。证上颂今此之大会皆欲知此事。尔时诸佛下。谓既有当来现在佛问答。须俟而闻之。吁分身诸佛。该多小数。三变土。该多少大。佛一音而遍。令法会得闻。所谓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矣。何玄哉思之。令成其观。弥勒授记事。出北藏中阿含经第十三卷圣字函。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精进一心我欲说此事(至)汝等一心听。

尔时下。佛善当机能问大事。上颂云本末因缘。此云大事。则分明谈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之正宗。讵遑蚤判入流通分哉。汝等下。铠甲胄也。曲礼疏云。谓铠为甲者。言如龟[常-吊+(龜-(色-巴+(口*一*口))+土)]之有甲也。胄兜鍪也。谓弥勒等。问事既大。须得精进波罗蜜。为其甲胄。则发意如坚牢稳固。无所挠动也。以弥勒在日月灯明佛法中。心常怀懈怠故。以此勉之。如来今欲下。指通部言。以此经凡所显示。皆诸佛智慧故。诸佛自在下。伏指寿量及分别功德两品言。以寿量品。即远即近。在此即在彼。示己即示他。分别功德品。闻佛寿量得功德者。皆是诸佛自在神通之力故。诸佛师子下。伏指神力嘱累两品言。以出广长舌。上至梵世。放毛孔光。遍照尘刹。满百千岁。始收弹指謦欬之声。伸一臂手。遍摩无量菩萨众顶。嘱累其经。如是迅速之状。皆是诸佛师子奋迅之神力故。诸佛威猛下。伏指法师功德及常不轻二品言。以法师品。用常精进菩萨为当机。示为法师者。常于此经。精进勇猛故。常不轻品。以得大势菩萨为当机。示为法师者。能不轻于增上慢人。则为得大势力故。此中苟不伏指前后诸品。则诸佛智慧神力。皆无所据。纵多配合。咸属牵强也。偈中当精进下。颂诸佛智慧。汝今下。颂诸佛自在神通。此经二乘非信力不能实知。十地非忍恶不能广说。今慈氏等。位居补处。出于二乘地。在等觉。越乎十地。故云出信力住忍善中也。我今下。颂诸佛师子奋迅。所得下。颂诸佛威猛。问奚不伏指随喜功德品。答法师功德品摄故。此节因所问事大故。特加勉励。下节会通本迹。如问而答。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至)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阿逸汝当知(至)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

尔时下。许答当机。阿逸多下。对牒问中是诸大威德 句。以领其因。我于下。对前谁为其说法二句。以答其缘。调伏下。对前从谁初发心。以答自觉之本。此中我字。对问中谁字言。是我释迦佛。调伏此众发心也。此诸菩萨下。对前愿说其所从二句。以答其来处。于诸经典下。对前称扬何佛法三句。以答觉他之末。谓此众大小乘诸经皆通利也。思惟下。释成通利。以上答是从何所来以何因缘集二问已。阿逸多下。申明住下界虚空义。谓汝问常游诸国。未见是众者。以此众不乐在众多有所说。常乐静处。精进无息。是以汝未曾得见也。亦不下。谓汝问于此众中。不识一人者。以此众初不依人天而住。是以汝不能识也。良由此众精进。弥勒懈怠。此众读诵通利。弥勒弃舍废忘。此众不依人天。弥勒好族姓一一背驰。安得见而识哉。常乐下。申明不依止人天者。以人天智浅障深。此众乐深智无障也。亦常下。申明称扬何佛法修习何佛道义。调此众不唯乐我释迦一佛法道。亦常乐习十方三世诸佛法道也。一心精进下。申明以何因缘集义。谓此众为求成佛无上之慧。有此因缘。而来集也。偈中阿逸汝当下。颂牒答其因也。悉是我所化。颂答其缘也。令发大道心。颂答自觉之本也。此等下。颂答谁为其说法二句也。依止下。颂答其来处也。宝塔品集分身佛。照信解品并会亲族国王大臣等言。此中照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之言。后嘱累品照凡我所有舍宅人民悉以付之之言。常行下。颂答申明未曾见是众也。如是下。颂答称扬何佛法修行何佛道。长文答乐诸佛之法。颂答修行我道法佛与诸佛互言也。昼夜下。颂答以何因缘集之言。在娑婆下。颂答申明于众不识一人。长文答以不依止人天。颂答住下方空中。义错综也。志念下。颂答申明此众所以愿住下方者。以自利则便于坚固勤智二度。利他则便于说法无所畏也。我于下。为下节张本。长文云。我于娑婆成菩提。一娑婆该三千大千之广大。佛以遍法界身。化从地涌出之众。本迹相当。似无可碍。故颂复以伽耶成正觉为言。伽耶乃阎浮提之一城。其地最近。而人可到。转法轮之时最少。而人可知。而涌出之众。德盛人多。弥勒等曾未见未识。今云。是其教化发心。住不退地。悉当成佛。则本迹实不相逮也。此弥勒等。于下节所以生父少子老之疑也。故长行与颂不同。有以也。我今下。诫信。谓以上酬答汝问。皆佛实语。弥勒等当信也。我从下。照方便品我从久远来生死苦永尽等文。为寿量品伏案。前云伽耶成佛近地所化。此云从久远教化。以近迹不异远本。久众即为新化。弥勒等益难信也。非谓佛法身寿量之长。示现报化身之短。人恶乎能知。奇哉圣经。岂容易知耶。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闻此事己亦不生疑。

尔时下。当机领上文。起疑怪之念。云何少时。领上颂我于伽耶城等四句。教化下。领上颂尔乃教化之等四句为案也。即白下。述疑怪之念。质于佛。谓佛为太子时。出释宫。去伽城不远。舍俗出家得果之地甚近也。从是下。谓自从得道已至今日。始过四十余年。其时又甚少也。云何下。谓云何于此近地少时。能大作佛事。云以佛势力功德。教化如是从地涌出无量之众。当得阿耨菩提耶。此诚可疑也。佛势力。领前诸佛威猛大势之力。佛功德。领前诸佛智慧自在神通。世尊此大下。申明事大。谓此大众。算数无边。非伽耶城之近地可藏也。斯等下。申明德盛。谓此沙众。实久远劫来。于他无量诸佛之所植德。非释尊四十年少时可化也。今以他诸佛所。久远植德之沙众。云是佛得菩提已来所化。自非猎取他有。乃即成诳言。故尤可怪也。世孰能信哉。故曰世尊如此之事等世所难信。对上我今说实语汝等一心信。譬如下。喻近地少时能成大事固可疑。其百岁下。喻众多德盛。成于近地少时。为尤可怪。老人指少年为父。世有从父之子。似不足疑。第云生育我等。则是适亲。非从父之子比。故难信也。佛亦如是下。法合其喻。得道未久。合色美发黑年二十五。而此大众下。合其人。已于无量下。合其岁。喻中但云具岁。法中多具德。为佛下。具勤德。善人下。具定德。得大下。具通及戒德。善能下。十力四无所畏等德皆具。巧于下。具智慧辨才德也。今日世尊下。牒上指百岁人言是我子。谓以彼久远劫具德人中之宝世所希有之众。今日指是佛得道已来所化发心得果。实本迹不相逮。故我弥勒等言。世尊得道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如父小儿子老。世所难信也。我等虽复下。谓我等是佛弟子。虽信佛随宣方便。言实智通。亦但能取信于现在。诸新发意者。既居佛灭后。恐未必信。而反谤也。唯然下。谓佛能解我现前大众之疑。不虑未来世人之不信也。问喻中有少父指老子。老子指少父。法中但合少指老。不合老亦指少。何也。答究文应有。乃译人忽略。然义直重父少子老一边。故不合老指少也。问经文何处。见老认少为父。答前初涌出时。礼赞三世十方讫。然后独问讯释迦。是老认小处。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至)教化令发心而住不退地。

佛昔下二十句。颂尔时弥勒起至世所难信止之文。譬如下八句。颂喻可知。世尊亦如下十六句。颂以法合喻之文。我等从佛下十二句。颂但能取信现在等文。求会通本迹。发起下品也。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如来。是诸佛独得十号第一之尊称。寿量。是诸佛与众生。共有涅槃四德之实相。初身子等。诸分别解说此实相时。而佛告以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是诸佛之有生也。有生则寿在。后乐说等诸会。证此实相时。而佛告以如来不久当入涅槃。是诸佛之有灭也。有灭则寿之量尽矣。今欲显诸佛出现于世。特报化身佛之近迹。为众生作开示缘。示有生。法身如来之远本。实不生也。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亦报化身佛之近迹。为众生作悟入缘。示有灭。法身如来之远本。实不灭也。不灭不生。故云如来寿量品。方等第六经云。寿命无尽。名不共法。何以故。得法身故。且以免法会之疑。万二千声闻成佛寿命。或云二十小劫。或云无量阿僧祇劫。其寿数如彼之长。而释迦寿命。反如此之短。殊不知诸佛寿命。各随愿力。及众生善根所感。皆约报化身说。若诸佛众生。同体法性身之寿命。非世间延促修短所可量也。然必先涌沙众。以发端者。明会新权。以归旧实。不问报化身佛。声闻菩萨。久近之机。总成究竟不灭不生一清净法身佛矣。然后唯佛与佛之诸法实相。始为究尽。而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矣。一经所谈。佛之知见。至此为极。涌塔变土。集分身。出地众。一大事本末因缘。至此为畅。前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等。此也(宝积第一百[之]十六经。佛问文殊。汝谓如来出现于世耶。文殊云。若有如来出现于世。一切法界。亦应出现。佛言。汝谓恒沙诸佛入涅槃耶。文殊云。诸佛一相不可思议。不思议相。无生无灭。不思议中。无过去未来现在相。但众生取着。谓诸佛有出世灭度耳。吁先得我心哉)。

尔时佛告诸菩萨(至)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尔时下。承上品三番是事难信。而亦三度诫勉共信解也。如来诚谛。完药草喻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之义。照上品我今说实语汝等一心信之文。是时菩萨下。谓依上品。必不能信。须佛解说其本末因缘。方能信解。故三白已。复四番请。惟愿说之。为下节知诸菩萨三请不止之案。应知自方便品已来。是明大事因缘相性体力果报之如是。自此至经经终。是明大事因缘本究竟之如是。故佛必再三劝。而诸菩萨必再四请也。

尔时世尊为诸菩萨三请不止(至)那由他阿僧祇劫。

尔时下。受上第四番请解说前颂。我今说实语汝等一心听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之案。故曰知诸菩萨三请不止等。如来秘密下。迳应上品诸佛自在神通之力。惟其久近秘密始见自在。此句实一品之大义也。秘谓大事。应不浅露。密谓本迹。固不易知。神谓诸佛无漏精神命脉。通谓在此即示在彼。示己即是示他。相贯通而不相妨碍。力谓虽示此彼自他。皆能令人有开示悟入佛知见之力用也。一切世间下。牒起当机如来为太子时等可疑之言。即神通以标其近迹。然善男子下。释明云何世尊于此少时大作佛事等可怪之义。即秘密以标其远本。谓一切世间天人等。皆与汝弥勒同。但知佛舍俗出家。得果说法。神通中近少之迹。而不知佛有秘密。无量劫来。已成佛讫。神通中久远之本也。今既释明。则弥勒等所云。得道甚近。成就甚多。父少子老之疑怪可化。而为信解诚谛矣。譬如下。喻明远本。使见其无量。假使下。以抹尘所点国土。使见其无边。诸善男子下。教当机自审其边量。使见无数(大般若第五百十六经云。无量者。量不可得。不可量。在过去未来法中故。无边者。边不可得。不可测度。彼法边际故。无数者。数不可得。不可数。在一切有为法中故)。尔时佛告下。以尘校劫。明佛成道已来秘密远本寿命。更多于上譬。良由一成等正觉。得证法身。实不可以世界微尘多寡边量。计其寿数也。此与化城喻不同。彼直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言。此以五百千万亿等三千大千世界为言。是能喻之数不同也。彼喻佛之知见力无碍。此喻佛成道已来之喜命无穷。是所喻之事不同也。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至)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此节明诸佛出现于世。由秘密神通之方。虽示现有生。而实不生。自从下。谓佛自过无量尘点劫来。娑婆本界。无数余国刹海。固有此彼法身。遍在教导。此所以成秘密远本也。诸善下。谓从尘劫。以至今日之中间。或说得然灯记。为发心之始。或言入涅槃。为究竟之终。报化非无生灭。皆方便权智之分别。此所以为神通近迹也。故曰如是皆以等(然灯等者。准本行经等。其胜一切佛莲华上佛最上行佛上名称佛释迦年尼佛帝沙佛弗沙佛言真理佛乃至毗婆尸等七佛。皆与释迦授记也)。诸善男子若有下。申明。谓佛所以秘本示迹。皆以方便分别者。以佛用五眼中最明之佛眼。观众生信等五根之利钝。而随方应度。于十方处。自说名异年殊。亦复现于宝塔中。以大音声言当入涅槃。无非方便说微妙法。令众生发欢喜心也。诸善男子如来下。谓示近迹成道者。为众生乐小垢重德薄也。然我下。结前自从是来等文。申昔秘远本。今不秘而开显者。以兹法会机熟。弥勒等。乐大不小。德不薄。而垢不重。下品所以有分别功德之说也。但以下。结如是皆以方便分别一句。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至)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此节明诸佛不久涅槃。由秘密神通之力。虽示现有灭。而实不灭。诸善男子下。申明下节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成此中能诠之教所度之机。或说下。释成如来所演等文。说谓载于言者。即能诠也。己身他身有其迹者。即所诠也。如化城品。佛为己身。大通智佛及余十五王子等为他身。余可类推。示谓现于形者。己身他身。如宝塔品。多宝佛为他身佛。与分身诸佛皆己身。事谓事业。己事他事。如常不轻。以忍增慢持经为事。己事也。药王以烧身燃臂持经为事。他事也。诸所下。谓经典所诠自他身事。皆佛与诸佛。本具一法身所示现故。皆为实而不为虚也。所以下。徴释。谓凡言说之虚谬。出于知见之不如实。今佛既皆法身如实之知见。故或说己身他身。皆实也。以上为能知见。三界下。为所知见。谓凡形相之虚谬。缘于三界生死有若退出在灭之不如实。今佛既皆法身如实之知见。故见三界之相。本无生死退出在灭。故或示己身他身。亦皆实也。非实非虚下。谓凡事业之虚谬。成于执着或实或虚。或如或异之不如实。今佛既皆法身如实之知见。故见自他事业非实非虚。非如非异。此或示己事他事。尽皆实而不虚也。不如下。如同也。谓佛所以说示自他身事。皆实而不虚者。以不同三界天人等知见有错谬。而佛明见无有错谬也。以诸下。谓三界天人知见。所以有错谬者。为有种种性情好欲行业忆想之分别也。欲令下。谓佛欲令三界有错谬者种诸善根。亦如佛明见无谬故。随彼性欲行想分别。以若干缘喻。说种种法。由是所作佛事。无暂时废息。成佛有过尘点劫。甚大久远之寿命。实常住不灭也。如是则无怪乎所成就涌出之众甚多。初非伽耶城近迹之可疑也。已上明佛秘密法身远本之不灭。诸善下。明佛所修报身寿命亦不应灭。本行下。因行广也。所成下。果寿应长。有倍上尘点劫之数也。然今下。指宝塔中唱灭言。谓据佛所修报寿。犹不当灭。今便唱言灭者。欲以灭度为度生之方便也。所以下。谓所以以灭度为教化方便者。以若佛常久不灭。而薄德者。素不种善根之因。感贫贱贪欲之果。堕入忆见网中。以己方人。谓佛不灭。亦同己贪欲住世。视之为没。要紧起憍怀怠。不生诸好心也。由是之故。佛不以法报身所具所感寿命之实告。而以方便。向诸比丘。说诸佛出世之难值者。以薄德者。经多劫。于佛或见或不是。皆就应化身言也。故曰以此事故等。斯众下。谓斯薄德众生。不见法身之理。一闻报化难遇之说。先不生难想。今则生之。先怀憍恣。今怀恋慕。先怀厌怠。今生渴仰。先不种善根。今始种之。秘密远本。示现神道近迹。有如此益。故佛于法身实不灭中。而言报化身之有灭也。故云是故如来等。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

此结上文两节之义。以为下文譬本。又善等者。谓不生示生。不灭示灭。非释迦一佛创式。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生方便之程法。故皆为实而不为虚。皆实不虚。近应品首诚谛。远照方便譬喻药草诸品言无虚妄之文。应知要有此节。三变土中。多宝佛及诸分身佛之事皆完。

譬如良医智慧聪达(至)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

此节喻诸佛出现于世。由秘密神通之力。虽生而实不生也。譬如下。良医喻佛。智慧聪达为良。练药治病为医。以上喻佛之在娑婆也。以有。下喻即遍余国。前节所谓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亦于余处等。是也。诸子于后下。喻佛应缘他土。此土众生。即依外道学执我。然我执为生死毒根。轮回无已。故曰饮他毒药等。是时下。喻佛他土缘毕。出现于本土也。诸子下。喻受我毒有深浅也。深者失其本心。为下不肯服药案。浅者不失本心。为下服药者案。遥见下。喻佛首出。庶物无论失心与不。皆知喜敬。拜跪身业。问讯口业。善安隐归问讯之辞。我等下。述我病由痴误也。愿见下。喻求修证也。父见下。喻佛愍众生因毒果苦也。依诸经方。喻佛遵十方三世诸佛即实开权之方便也。求好药草。喻佛说谛缘六度等法也。色香下。喻谛缘等法初中后善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也。捣筛和合。喻十二部经。互有大小乘。见修证之对治也。以上喻佛说法得法自在。与子下。喻教众生如说而行。必致出苦得乐。故曰汝等可服等。其诸下。喻利根精进者。如身子等千二百人。昔除我执证罗汉。今得受记作佛也。余失下。喻钝根懈怠者。如五千退席。初于序品。未尝不同众礼赞。及三请许说后。各礼佛而退也。故先曰见其父来等。后又曰然与其药等。所以下。谓所以先同礼讯求治。后不服药者。何也。以入毒深。失心久故。谓好药而不美也。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至)寻便来归咸使见之。

此节喻诸佛不久涅槃。由秘密神通之力。虽灭而实不灭也。父作下。蹑上节余失心者等而言。喻佛愍薄德之人。于佛起憍怠。为贪等三毒所中伤。成颠倒也。虽见下。发挥颠倒。见父求疗。业属其颠。与药不服。尤为其倒。我今下。喻佛以灭度为教化众生之方便也。以上叙父念。即作下。叙父言。喻宝塔中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也。故曰我今衰老等。是好下。喻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故曰今留在此等。作是教以下。喻又复言其入于涅槃。是时诸子下。有六义。喻灭度化生之妙。一闻父丧心忧。二念父在能救。三惟孤露无恃。四悲感有悟。五知药色味美好。六服药病愈。喻斯等众生闻如是语。生难想。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授持读诵此经。得开示悟入佛知见之善根也。其父下。喻既得此经。开悟佛之知见。则见自己法身常住不灭。是其父来归也。故曰咸使等。

诸善男子于意云何(至)如法说我虚妄过者。

诸善下。问答。喻无虚妄。例法无虚妄。故曰佛言我亦等。此约法身秘密远本。结其不灭。为众生下。约应化身神通近迹不灭示灭。结其不生。亦无下。结完诸佛如来法皆如是等一节。初弥勒等云。如斯之事。世所难信。又虑佛灭后。诸新发意菩萨。起破法罪业因缘。故此重重校量。使知诚谛不虚。下品所以分别闻此品者之功德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至)乃出为说法。

尔时下。长文八节。初节是诚信请说之辞。例无颂故。但从第二节颂起。然颂第二节。止得一行。以长文唯重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其尘点多之譬。不过喻其上文。故不颂也。故曰自我得佛来等。常说下。即上文以颂第三节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之文。为度下。颂于其中间我说然灯佛等文。而实下。颂然我成佛已来久远若斯等文。我常下。申明。谓佛既常不灭。初未降王宫时。何缘不见。一是佛之神通。使不得见。二众生颠倒障。不能见也。故曰虽近等。众见下。谓众生因不见与佛同体法身近而不灭。但见应化佛身有灭。故供舍利。怀渴慕。质直意软。唯愿见佛。不惜身命。故感佛及僧俱出灵山。说法身常住而不灭也。此颂为是人故说我少出家等文。大集经谓。过去旃檀窟佛。将涅槃时。以天眼见非非想。有一天人应度。但迟八万四千劫。下生人间。始合其时。由是旃檀窟佛。虽方便示灭。而以定力。隐密其身。俟其人劫满下世。始为说法授记。尔时唯其人见佛闻法。余皆不闻不见等。此也。以方便下。双结现生现灭。皆方便也。余国下。颂亦于余处百千等文。汝等下。谓佛本在余国说法。汝等不闻。便谓佛灭。殊不知。佛为苦恼深者。不现应化之身。迨生渴仰。则法身又出说法矣。此节颂诸佛出现于世。由秘密神通之力。虽生不生之文。

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至)久修业所得。

此颂第四节诸佛不久涅槃。由秘密神通之力。虽灭不灭之文。神通下一行。是结上节以诸神通力等之文。今判颂第四节者。以第四节长文。如来所演经典。说示自他身事。皆属神通力也。故以如是为指法之辞。然常在灵山及余住处。是颂第四节如来如实知见等文。以如实知见即佛法身真如实知见故。惟法身遍在一切处故。常在灵山及余住处。此长文所以云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等。故旧刻云。佛本不灭。从略训也。今广释者。见颂文。应长行也。众生下。谓佛虽不灭。自众生见有灭。颂长文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等文。惟众生有种种性欲行想分别错谬。故于不灭法身中。见劫尽火烧也。我此下。依报不灭。颂长文如来明见无有种种性欲行想分别错谬故。得寂光净土之安隐也。天人下。正报不灭也。园林下。申明依报不灭之光景。众生下。申明正报不灭之光景。我净下。结明佛土依正不灭。众生依正烧尽。而具忧苦者。是有罪众生。恶业因缘所感致故。多劫不闻三宝名也。此颂长文薄德之人不种善根等。诸有下。结明随佛居净土之天人。或宝树以游乐。或击鼓而散华。于劫烧尽中。见不灭者。乃三有中。修功德者之所感致故。心和质直。见其佛而闻其法。永与薄德之人。多劫不闻三宝名者异也。或时下。申明在此而说法。有长短之不等。谓为善根极深旧所化众。说法身之远本。故曰说佛寿无量。长文所谓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等。是也。久乃下。谓为善根梢浅新得记者。说应化之近迹。故曰为说佛难值。长文所谓或有见佛或不见者等。是也。我智下。初云神通力。此云智力。慧光。以神则示自他身事。智则说自他身事故。以上颂法身寿量不浅。寿命下。颂报应身寿量不灭。长文所谓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是也。故曰久修等。

汝等有智者(至)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

汝等下。颂长文第五节。谓汝弥勒等。皆是有智之人。既闻佛之法报化三身寿量远本近迹。皆是神通方便。勿于此涌出。众生父小子老之疑。将得道甚近成就甚多之不信。当断令永尽无余。则知佛语之诚谛不虚也。如医下。虽总颂第六第七第八三节喻法之文。其实申明初一行也。谓所以教汝等信佛语实而不虚者。以如医善方便欲救狂子生而言死。佛救诸苦患在而言灭也。以常下。谓佛何故实在而言灭也。以众生见佛常住。而怀憍逸。生则着欲。死则堕恶。故佛不灭。而示现有灭耳。以上颂完当品已。我常下。为下品张本。谓所以我生而言灭。灭而复言生者。以我寻常知其众生。于道有行与否。不能齐悟。故于行道者。说佛远本寿长。不行道者。说佛近迹寿短。此乃随其众生应可度者。说种种法也。每自下。谓我虽四十年前说生灭不定种种之法。然亦每自作意。我以何法。令此于道有行否众生。得一概同入佛无上慧。以成大因。速成就佛身。以成大果哉。今说此经。至佛寿量。则无论弥勒身子等之新迹。从地涌出之旧众。皆得速成就佛身。及无上慧矣。机无三根。法无三乘。佛无三身。至此益明矣。

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分别功德者。谓大会闻佛法身寿命长远。各分证佛功德于自心。所谓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也。如有得无生法忍者。有得陀罗尼门等者。而佛各与其分而别之。使知生佛法身虽共一体。随机深浅。证入而受用有万殊也。如一月当天。随水各分其形影。故曰分别功德品。此亦诸佛自在神通力所加庇也。不然。何谈寿量于少时。而力德遍于大会。岂不速成就哉。正照药草喻品如来无量无边阿僧祇之功德也。

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至)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下。经家叙置。叙得佛无上慧速成就佛身也。于时下。佛召当机分别其功德。总牒起上品所说之法也。六百下。别叙得功德者之数目也。此中得功德之人。身有六根之通别。位有三觉三贤十地多生之等级。一恒河长四十里。沙无数量。况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之恒河沙佛。皆知其数。一沙一人。有如是众。闻佛寿量。得无生法忍之功德也。准楞严经。是得干慧地及十信位之功德者。以楞严无生法忍。列在三渐次后。干慧地前故。准仁王般若经。是得第七远行第八不动两地之功德者。以仁王五忍。无生法忍。居伏忍信忍顺忍后。寂灭忍前。故彼经云。无生忍菩萨。所谓远不动观慧等。准本经。以众生为言。众生虽九法界之通称。然实约一向未成佛者而得名。若据上颂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为言。则此六百八十万等恒沙众生。皆圆顿机。一证一切证。虽在干慧十信。不妨即摄十地等觉。于二经俱无悖矣。但约位次第而训。楞严为正。若约六根而说。此无生法忍。该通六根。以根根尘尘皆法身之无生。将此无生之理。忍可于心故。复有千倍下。谓有千倍于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之菩萨也。菩萨是将成佛未佛成之名。为能得功德之人。得闻持下。明所得也。闻谓耳根。持谓住持。陀罗尼云总持。谓耳根中。闻法身无生法忍之理。能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有闻与合。故曰门。楞严经云。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是也。准位。是得十住位之功德者。以持字中有住义故。以上两项。为三觉中之自觉。皆约沙计数也。自下十种。约尘计数。初复有下。一世界。即四大洲中一阎浮提之世界也。然世界成于微尘。以尘派众数。又愈于千倍六百八十万等之沙众也。得乐说下。谓此尘众。闻佛寿命长远。得四无碍辨才中之乐说无碍辨也。约六根是舌根。以辨才属舌根故。约位次。是得十行位之功德者。以辨才唯舌能行故。次复有下。六根。则约意根。位次。是得十回向及四加行之功德者。以旋是回向义。意能周旋十方。默容三世。其疾俯仰之间。遍行四海故。此三觉中。分证法身之自觉觉他也。三复有下。须弥日月四洲。乃至梵世各一千。谓之小千。千倍小千。谓之中千。千倍中千。谓之三千大千世界。以大千世界折尘派众。则又愈上两个一世界之尘众矣。能转下。谓此多众。闻佛寿命。得十地中欢喜地之功德也。以不退是永不退堕于二乘地。生欢喜故。云转者。谓自得不退。复转不退地法轮于人也。唯下八生。此中应十生当得阿耨菩提者。以上叙次。皆由少至多。明增数不可思议。四复有下。二千即所谓中千世界。乃从多至少。明灭数不可思议。见得果大者。其众差小也。能转下。谓此多众。闻佛寿命。得十地中离垢地之功德也。以第二地中。于己则戒度特圆。破戒垢始能清净故。于人则能转清净之法轮也。此中应九生当得阿耨菩提。皆不言者。恐文繁而不奇也。五复有下。所谓一千个须弥日月四洲梵世。为小千世界者也。八生当得下。谓有此尘众。闻佛寿命。于十地中。得第三发光地之功德也。以第三发光地。望究竟妙觉地。犹差八位故。此下于果应有七生六生五生当得菩提。于位应摄四地五地六地。于世界微尘。亦应曰多少。接下四四天下等文。始成次第。而佛不说者。一或前有八生。后有四生。中自具七六五生。四五六地也。一或当时得功得者。人不合其生。其地之数。故前后超略也。一或佛语巧妙。欲一隅三反也。一或译人省文。见其错综。而文言不板也。六复有下。谓有四个四天下之尘众也。四生当得下。谓此尘众。闻佛寿命。得十地中远行地之功德也。七复有下。谓三个四天下之尘众也。三生当得下。谓有此多众。闻佛寿命。得十地中第八不动地之功德也。八复有下。谓两个四天下之尘众也。三生当得下。谓有此尘众。闻佛寿命。得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功德也。九复有下。谓一个四天下之尘众也。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南赡部洲。共一须弥一日月。谓一四天下。一生当得下。谓有此尘众。闻佛寿命。得十地中第十法云地之功德也。以法云地尚隔等觉地之一生故。十复有下。不曰天下。曰八世界者。谓有八个阎浮提世界微尘数之众生也。问八个阎浮世界。岂不同二四天下。答四洲宽狭不等故。值以八个阎浮世界言。佛眼所见。佛心所知。非忽略可多少者比。乃毫𨤲不爽。真知真见之语也。皆发下。谓有此尘众。闻佛寿命。以初发心。即得十地以上等妙觉地之功德也。经云。初发心时。即摄五位成等正觉。是也。此见大机众生。直下顿证。始觉合乎本觉。符上颂得佛无上慧速成就佛身也。注初依经约行布训。似有渐次。无非明此经为圆教。圆其余经之所渐。在闻佛寿量之一时。而圆融也。末发心一种。依经约圆融训。无非明此经为圆融中有顿证义。不负佛我每作是意也。又见功德之言虽同。而各各证入。非𢤱憧也。以经观之。叙得功德之文。似有参差。其实义自攸贯。何哉。初由闻寿量。得无生法忍。而后始能闻持。由闻持而后能行四辨。由行辨而后能百千万亿而回旋。由回旋而后能转不退及清净之法轮。由转二种法轮。而后始能渐渐至于一生补处之究竟。由至究竟觉。而后始知释迦今日于伽耶城得菩提。所得法身寿命。有过五百千万亿等三千大千世界尘点劫之多者。总未离乎三大阿僧祇劫已前为众生时最初所发菩心之一念也。以故将得无生法忍者。叙其始。将发菩提心者。叙其终。使明一切众生不发成佛之心则已。若发心。则三无数劫修因证果。在诸佛法身中直一念耳。故经云。佛子住于此。是则佛受用。常住于其中。经行及坐卧。是知若无过去住无生法忍之众生。则无今日现在说寿量之释迦。若无现在发菩提心之众生。则无未来说寿命派功德之诸佛。故经云。愿我于来世。长寿度众生。如今日世尊。说寿亦如是。经文初后。以众生言。中十以菩萨言。人数则河沙界尘为计。地位则八生乃至一生为名。文似夹杂。旨实有在。思之。

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至)歌无量颂赞叹诸佛。

佛说下。牒上文也。乃经家叙置大会闻法得利之庆瑞。瑞有七。一于虚下。华瑞。散十方三世因果圣众。二又雨下。香瑞。三于虚下。天鼓自鸣瑞。四又雨下。天衣璎珞瑞。五遍于下。宝鼎烧香瑞。六一一下。菩萨持幡上行瑞。七是诸下。歌赞庆佛瑞。皆从虚空雨者。佛真法身。犹如虚空故也。

尔时弥勒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至)而说偈言。

佛说希有法昔所未曾闻(至)皆发无上心。

尔时下。佛说长文。弥勒说偈。可谓父作之。子述之也。又佛果觉。弥勒因地。上品既明因果同一法身。则弥勒颂。即佛颂也。初八句。颂叙置之文。有大力。即秘密神通之力。或住不退地一句。颂得无生法忍者之功德。以得无生法忍。始能于地不退故。其余次第。以照长文。更简净也。问或住不退地。与转不退法轮。岂不混也。答一住一转。自利利他。各为一义。元不滥也。

世尊说无量不可思议法(至)以助无上心。

上颂闻法得利。此颂兴供养。而呈庆瑞也。世尊下。颂佛所说法身寿命饶益甚多。如虚空之无边地。雨天下。第一华瑞。释梵下。谓此华瑞来自三变净土外。恒沙佛土之释梵诸天所散也。雨旃下。第二香瑞。如鸟下。谓华香皆如鸟飞虚空。以供佛也。天鼓下。第三乐瑞。天衣下。第四衣瑞。众宝下。第五烧香瑞。其大下。第六菩萨瑞。一一下。第七宝幢胜幡瑞。亦以下。谓幡幢无情物。亦会歌咏佛德。此所以为瑞也。如是下。结法与瑞希有。故令大会欢喜。诸天雨华香。如鸟自上而下。菩萨持幡盖歌咏。自下而上。灵山法会胜哉。佛名下一行。虽颂当节。其实申请佛分别未来世人闻佛寿命长远所得其功德也。又为下两节张本。照至神力品止。以彼品诸天于虚空中唱名。是应此中佛名闻十方广饶益众生义。彼诸众生闻名散宝。是应此中一切具善根以助无上心义。故弥勒颂完。佛受请复说下二节文。初节为分别一念信解者之功德。应广饶益众生一句。次节为分别深心信解者之功德。应一切具善根一句。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至)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求佛慧于八十万亿(至)于此无有疑。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至)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

尔时下。标起一念信解寿量一品者之功德无有限量。若有下。因功德无量故。以求无上菩提。行前五度者相校。彼以八十万亿等劫。此直一念。彼为佛果广行前五度。此直一品。略生信解。功德不啻天渊者。良由此一念即无念也。无念乃当体全空之谓。信为十善法之首。解为五别境之一。总为般若正因。以般若之正因。闻契佛与众生等。有不生不灭之正果。则行人无处无时不分证阿耨菩提之法身矣。故其所得功德。不可以算数譬喻校也。若有善男子下。既云为阿耨菩提。则知其人尚未彻见佛与己之法身在。故虽多劫行檀等前五度。除其般若正因。不免尚有我法二执。故其功德虽多。乃不及于一念之信解也。况彼前五度。但为果海庄严。无般若正因。则终成散灭。此一念信解。既为般若正因。直贯至究竟妙觉。得此正信庄严自具故。故曰以是功德等。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下。谓一念信解佛寿命长远者功德。所以多于彼者。以彼于阿耨菩提法身。遇逆缘。或有退堕。此则永不退堕也。偈中若人下。颂长行总标五度之文。于是下十二句。别颂檀度。前四句颂所施三宝。后八句颂能施四事。若复持禁下四句。别颂戒度。若复行忍下八句。别颂忍度。前四句颂能忍外侮而不动。后四句颂能忍内慢而不恼。若复勤下四句。别颂勤度。又于无数下十二句。别颂禅度。前四句明修禅之法。以空闲处行坐为缘。除睡摄心为因。中四句明由因缘而得诸定。故安住多劫。心不散乱。后四句明由定心生福。由福发愿。由愿求无上菩提。得一切智。而尽定之边际。是人下十二句。结上起下。颂长行以是功德比前功德至所不能知相校量之文。其有下。颂长行若善男子至无有是处之结文。计二十二句。展转详悉一念信解者所得功德。多而且广之不容易也。初四句。谓若菩萨人多劫行道者。始能闻而信受也。次十二句。谓顶戴信受者。始能发愿于未来世。如佛得长寿以度生。如佛坐道场说法无所畏。如佛为一切天人所尊敬。亦说其法身不生不灭之寿量也。末六句。结上起下。谓如上所说菩萨。须具五种心。始能随文义解佛语。无其疑而有信也。一深心。二清净心。三质直心。四多闻心。五总持心。又阿逸多下。蹑颂多闻能总持随义解佛语。而申明之。谓寿量品一品。不唯解其义趣为多闻总持。即解其言趣。亦起如来无上之慧。得无限量之功德也。何况深心广闻全部。自他俱利。为书持等六种法师。其功德更为无有限量也。略闻寿量一品。起无上慧。约得佛涅槃心言。广闻全部。生一切种智。约得佛差别智言。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至)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上节但分别佛现在一念信解者之功德。能成大因。故末慧与智。皆以能生能起为言。此节兼分别佛现在灭后。深心信解者之功德。能成大果。故末以趋道场起塔为言。阿逸多下。牒起。现在闻说寿量一品者。即见三宝正报之相。以见佛佛宝。共大菩萨僧宝。说法法宝也。又见下。亦见此界依报之相。有五种庄严。一地如宝平。二上金界道。三宝树。四宝楼台。五菩萨处中。若有下。结明。谓见依正如上者。始成其深心信解之观相也。又复如来下。谓佛灭后未来世人。既不得见佛。现在依正经。则不必定于寿量一品。但若闻此经。直口不毁訾。心起随喜者。亦即与佛现在深心信解者。功德同也。以闻经即具佛宝法宝。心口与佛法和合。成僧宝故。故云当知己为等。此中起随喜心。为下随喜品之伏案。以上明略持者为深信。何况下。明广持者为深信。谓佛灭后之人。直口不毁訾。心起随喜。便具一体三宝依正观相。何况以口全部而读诵。用心全部而受持。则此人三业。已为顶戴于如来矣。阿逸多是善男子下。谓未来广信解者。既已具一体三宝之正报。而住相三宝之依报。可以不须复造也。所以下。徴释不须复起之义。谓但持诵此经。虽不起塔。而塔已高至四禅。庄严供养。已备极华香等之十种也。以上但校持诵。阿逸多若我下。又校书写。谓或自或他。书持此经者。虽不起僧坊。而僧坊已成。赤旃檀三十有二间。四事已充足。千万亿之无数矣。故总结云是故我说等。凡此皆因经文。诠显理胜事奇。故简其事行而校也。况复有人下。又明经虽理胜。持经者不嫌理事兼行。则功德为尤胜。故譬以虚空之无边量。疾至一切智也。应知此校上节五波罗蜜。彼除其般若。此不除也。若人读诵下。校本节不须复起塔寺僧坊四事供养。此仍起塔寺等。并赞三宝。行六度故。其人之功德。即为坐道树。近菩提。四威仪处。皆应起塔供养。一切天人。皆视如佛塔也。所谓简则全简。收则全收。一切其善根广饶益众生。见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我灭度后能奉持此经(至)经行及坐卧。

颂计七十八句。若我灭度下四十六句。颂但持经不须复起塔寺等文。况复持此下三十二句。颂持经者不妨事理兼行之文。照常行可消。须曼具云须曼那。又云苏摩那。此翻善摄意华。薝卜此云黄华。阿提目多伽此云无龙䑛。三华皆香。薰麻取油。然灯不毒人眼。

妙法莲华经知音卷第五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