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籍:印度
  • 出生地:印度

提婆,印度大乘佛教哲学中观派的奠基人之一。意译圣天。据西藏资料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传说他生于斯里兰卡,是个王子。随醯摩提婆出家,遍学西藏。后游学印度, 在萨罗得遇龙树, 执弟子礼。鸠摩罗什译的《提婆菩萨传》则说他是南印度人,属婆罗门种姓,博识渊览,辩才绝伦,后从龙树出家。他是龙树的得意高足,深得中观论的精要,成为龙树学说的重要宣传者。据西藏资料,他后在南印度香至国附近的兰伽那达逝世。汉传资料则谓他被反对佛教的其他宗教徒杀害。在哲学上,他发展了龙树的学说,提出 “真假” 来解释龙树的二谛说,认为凡是用语言表述的法都是假有,离名言概念的法才是真有。假有即是“俗谛”。真有即 “真谛”,又称“胜义谛” 。这一观点后来成为中观派的一条重要原理。在破斥外道学说方面,他比龙树的 “破邪即是正” 的观点更激进,主张说空必须一切皆空,破斥时必须破而不立。在方法论上,他把龙树的破有破无而得中道的两分法,改进为三分法,即在破有破无之外,再破亦有亦无,从而达到 “破想不破法” ,阐明空性真理的目的。他对龙树学说的传播起了极大的作用,对中国佛教三论宗、天台宗等也有较大的影响。著作有: 《百论》(梵文原本有二十品,每品五偈,合为百偈,故名; 汉文只译出前十品)、《四百论》 (藏文有全译本,后八品汉译为《广百论本》 )等。

提婆作品

百论 [ 提婆 ]

二卷。提婆菩萨造,天亲菩萨释,鸠摩罗什译,三论之一。依提婆之梵本,原有二十三品,每一品有五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合有百偈。故称百论。然译者略后十品,现本只存前十品。且依天亲之注解,罗什之翻译,句数稍为增减。现品之偈数无定矣。百论僧肇序曰:‘论凡二十品,品各五偈。后十品,其人以为无益此土,故阙不传。’百论嘉祥疏一曰:‘依提婆梵本,品皆五偈,无多少也。而有多少者三义:一注人释有广略,二翻论人复重增减,三方言不同。故多少者不定也。’ 查看详情>>

百字论 [ 提婆 ]

一卷,提婆菩萨造,后魏菩提流支译。一论有百字,故名百字论,破我见等。译师之归敬颂曰:‘我今归依聪睿师,厥名提婆有大智。能以百字演实法,除诸邪见向实相。’ 查看详情>>

般若心经注 [ 提婆 ]

般若心经注,一卷,中天竺提婆注并序。 查看详情>>

大丈夫论 [ 提婆 ]

二卷。提婆罗菩萨造。北凉道谛译。有三十九品,广说悲心行施之相状及功德。 查看详情>>

广百论本 [ 提婆 ]

全一卷。又称四百论颂、广百论。圣天(提婆)造,唐代玄奘译。约成书于三世纪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书由五言之二百偈颂组成,内容分八品,即破常品、破我品、破时品、破见品、破根境品、破边执品、破有为相品、教诫弟子品等。主要在破斥外道、小乘所说诸法实有之妄执,阐明真空无我之理。圣天另著有百论、百字论。百论由鸠摩罗什译出,为广百论本之纲要书;百字论由菩提流支译出,为百论之纲要书。本论梵文本称为四百论颂,汉译本应为原文四百颂十六品之后半,乃相对于百论而称广百论。护法就本论作注释,成为广百论释论。又于月称所作梵文中论注(Prasannapada^),及汉译之中论、顺中论、佛性论、般若灯论、入大乘论、大乘中观释论、成实论等,皆引用四百论之说,可知四百论流传之广。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