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麟德元年终南山释道宣

夫三宝利见其来久矣。但以信毁相竞。故有感应之缘。自汉泊唐年余六百。灵相肹向群录可寻。而神化无方待机而扣。光瑞出没。开信于一时。景像垂容。陈迹于万代。或见于既往。或显于将来。昭彰于道俗。生信于迷悟。故撮举其要。三卷成部云。

初明舍利表塔次列灵像垂降后引圣寺瑞经神僧。

初明舍利表塔。昔如来行乞。有童子戏于路侧。以沙土为米面。逆请以土面奉。佛因为受之。命侍者以为土浆。涂佛住房。足遍南面。记曰。此童子者。吾灭度后一百年。王阎浮提空中地下四十里内。所有鬼神并皆臣属。开前八塔所获舍利。于一日夜役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广如众经。故不备载(此土即洲之东境故塔现不足以疑)舍利西梵天言。此云骨身也(恐滥凡夫之骨故依本名而别之)。·西晋会稽鄮塔缘一

·东晋金陵长干塔缘二·石赵青州东城塔缘三

·姚秦河东蒲坂塔缘四·周岐州岐山南塔缘五

·周瓜州城东古塔缘六

·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缘七·周洛州故都西塔缘八

·周凉州姑臧县塔缘九·周甘州删丹县塔缘十

·周晋州霍山南塔缘十一·齐伐州城东古塔缘十二

·隋益州福感寺塔缘十三

·隋益州晋源县塔缘十四(雒县塔附)·隋郑州起化寺塔缘十五

·隋怀州妙乐寺塔缘十六

·隋并州净明寺塔缘十七·隋并州榆社县塔缘十八

·隋魏州临灾县塔缘十九

·杂明神州山川藏宝等缘二十

初西晋会稽鄮塔者。今在越州东三百七十里鄮县界。东去海四十里在县东南七十里。南去吴村二十五里案前传云。晋大康二年。有并州离石人刘萨何者。生在畋家弋猎为业。得病死。苏见一梵僧语何曰。汝罪重。应入地狱。吾闵汝无识且放。今洛下齐城丹阳会稽。并有古塔及浮江石像。悉阿育王所造。可勤求礼忏。得免此苦。既醒之后。改革前习出家学道。更名慧达。如言南行至会稽海畔。山泽处处求觅。莫识基绪。达悲塞烦惋投告无地。忽于中夜闻土下钟声。即迂记其处剡木为刹。三日间忽有宝塔及舍利从地踊出。灵塔相状青色似石而非石。高一尺四寸。方七寸。五层露盘。似西域于阗所造。面开窗子四周天铃。中悬铜磬每有钟声。疑此磬也。绕塔身上并是诸佛菩萨金刚圣僧杂类等像。状极微细。瞬目注睛乃有百千像现。面目手足咸具备焉。斯可谓神功圣迹。非人智所及也。今在大木塔内。于八王日[臼/丌]巡邑里。见者莫不下拜念佛。其舍利者在木塔底。其塔左侧多有古迹。塔侧诸暨县。越旧都之地。以句章对鄮剡等四县为之。诸暨东北一百七里。大部乡有古越城。周回三里。地记云。越之中叶在此为都。离宫别馆遗基尚在。悉生豫章。多在门阶之侧。行伍相当森竦可爱。风雨晦朔犹闻钟磬之声。百姓至今多怀肃敬。其迹繁矣。诸暨西北百里。新义乡有许公岩。地志云。晋时高阳许询字玄度。与沙门支道林为友。每相从历览山水。至此乃栖焉。晋辟度为司徒掾。征不就。后诣建邺。见者倾都。刘恢为丹阳尹。有名当世。日数造之。叹曰。今见许公。使我遂为轻薄。京尹于郡立齐以处之。至于梁代此屋犹在。许掾既反。刘尹尝至其齐曰。清风朗月何尝不恒思玄度矣。句章县西南一百三十里。明乡有四明天台赤城瀑布等山。天下称最。东北百四十里。有沙塘道。广数丈入海百余里。地记云。是秦皇追安期先生于蓬莱。至深而息。故此塘道至今宛然。鄮县古城在句章东三百余里。昔闽越所都。其灵塔即县界孝义乡也。地志云。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此其一也。宋会稽内史孟顗修理之。山有石坎。方可三尺。水味清淳冬温夏冷。舆地志云。阿育王释迦弟子。能役鬼神。一日夜于天下造佛骨宝塔八万四千。皆从地出。案晋沙门竺慧远云。东方两塔。一在于此一在彭城。今秣陵长干。又是其一。则有三矣。今以经验亿家一塔。计此东夏理多不疑。且见扬越即有二塔。广袤九域故有之焉。会稽记云。东晋丞相王导云。初过江时。有道人神彩不凡。言从海来相造。昔与育王共游鄮县下真舍利起塔镇之。育王与诸真人捧塔飞行虚空入海。诸弟子攀引。一时俱堕化为乌石。石犹人形。其塔在铁围山也。太守褚府君云。海行者述。岛上有聚乌石作道人形。颇有衣服。褚令凿取将视之。石文悉如袈裟之状。东海不远。岛上是徐偃王避地之处。宫郭古基宛然。昔周穆西巡。登昆仑山。偃王乃有统焉。穆王闻之驰还。日行万里。偃王避之于此。晋孙恩作逆。寄仙妖以惑众。筑城自卫。其处犹存。梁祖普通三年。重其古迹建木浮图。堂殿房廊周环备满。号阿育王寺。四面山绕林竹葱翠。花卉间发走飞相娱。实闲放者之佳地。有碑颂之。著作郎顾胤祖文。寺东南三十五里。山上有佛右足迹。寺东北二里。山头有佛左足迹。二所现于石上莫测其先。寺北二里有圣井。其实深池鳗鱼。俗号为鱼菩萨也。人至井所礼拜。鱼随声出来。贼过伪礼。鱼出。贼便以刀斫之。因断鱼尾。自尔潜隐鱼不时出。有至心邀请礼拜者。但喷水而已。初有一僧闻塔来礼。处所荒凉恃食为难。有一老姥患脚。来为造食便去如是怪之。去后私寻乃入池内据量。即鱼所化也。其塔灵异往往不一。大略为瑞多现。圣僧绕塔行道每夕然灯。于光影中现形在壁旋转而行。且列数条多则词费。

贞观十九年。敏法师者。禹穴道胜历览圣迹。依然动神领徒数百。来寺一月敷讲经论。士俗咸会。夜中有人见梵僧百余绕塔行道。以事告众寺僧曰。此事常有不足可怪。自古至今四大良日。远近来寺建斋树福。然于夜中每见梵僧行道诵经赞颂等相。

永徽元年。会稽处士张太玄。于寺礼诵。沙门智悦独与太玄连床而寝。半夜闻诵金刚般若。了了分明。二人静听形心欣泰。乃至诵讫。然契其相若真寻视无形。明知神授矣。

二东晋金陵长干塔者。今在润州江宁县故扬都朱雀门东南古越城东废长干寺内。昔西晋末统江南。是称吴国。于长干旧里有古塔地。即育王所构也。依於邑里既崩子亮立。孙琳执政。五凤中毁除佛寺。此塔同湮而舍利潜地。吴平之后。诸僧颇依故处而居起塔三层。既不得旧塔之基。事迹无没莫之或识。至。

东晋咸安二年。简文立塔三层。孝武上金相轮露盘。冥祥记云。简文有意兴构。未遂而崩。即三层之塔。疑是先立至孝武太元末。有并州西河沙门刘慧达本名屑荷。见于僧传。来寻古塔莫知其地。乃登越城四望。独见长干有异气。便往礼拜而居焉。时于昏夕每有光明。迂记其处掘之入地丈许。得三石碑长六尺。中央一碑凿开方孔。内有铁银金三函相重。于金函内有三舍利。光明映彻。及爪甲一枚。又有一发。申可数尺。旋则成螺光彩照曜。咸以为育王之所藏也。即从就塔北。更筑一塔。孝武加为三层。故寺有两塔。西边是育王古塔也。丹阳尹王雅奉五斗米。道常谓宜黜佛法除毁塔寺。其日下诏。令会稽王道子将雅观焉。时沙门正行舍利至雅拨翻其钵而舍利附于器内。终不坠落。王更贮清水燔香。咒曰。王丹阳酷不信法。世尊威灵愿有以津示。应声光明焕然腾发。雅自此后虽未能精至。终身不复诬訾佛法。梁大同中。月犯五车老人星见。改造长干寺阿育王塔出舍利发爪。天子幸寺设大无碍法会。下诏曰。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万物不得齐其蠢生。二仪不得恒其覆载。故劳逸异年欢惨殊日。去岁失稔斗粟贵腾。民在困穷运臻斯滥。原情察理或有可矜。下车问罪闻诸往诰。责归元首寔在朕躬。若皆以法绳则自新无路。书不云乎与其有杀不辜宁失不经。易曰。随时之义大矣哉。今真形舍利复见于世。逢希有之事。起难遭之想。今出阿育王寺设无碍会。耆年童齿莫不欣悦。如积饥得食。如久别见亲。幽显归心远近颙仰。士女霞覆布冠盖云集。同时布德允叶人灵。凡天下罪无轻重。皆赦除之。今润州江宁故地但有砖基三层并刹佛殿。余则榛木荒丛。非人所涉示。是古基而已。频有大虫。发塔基者多自死。而草深人希惟有恶兽。于中产育。或衔鹿而血污塔者。寻被打扑号叫惊人。今去永安坊张侯桥七八里。余本住京师曲池。日严寺。寺即隋炀所造。昔在晋蕃作镇淮海。京寺有塔未安舍利。乃发长干寺塔下取之入京。埋于日严塔下。施铭于上。于时江南大德五十余人咸言。京师塔下舍利非育王者。育王者乃长干本寺而不测其是非也。至武德七年日严寺废。僧徒散配房宇官收。惟舍利塔无人守护。守墌属官事须移徙。余师徒十人配住崇义。乃发掘塔下得舍利三枚。白色光明大如黍米。并瓜一枚。少有黄色。并白发数十余。有杂宝琉璃古器等。总以大铜函盛之。检无螺发。又疑爪黄而小如人者。寻佛倍人爪赤铜色。今则不尔。乃将至崇义寺佛堂西南塔下。依旧以大石函盛之。本铭覆上埋于地府。余问隋初南僧。咸曰。爪发梁武帝者。

舍利则有疑焉。埋之本铭置于其上。据事以量则长干佛骨颇移于帝里。然江南古塔犹有神异。崇义所流。盖蔑如也。故两述之矣。但年岁绵远后人莫测。略编斯纪以显厥缘云。

三青州古城寺塔者。代历周秦莫知其地。石赵时佛图澄者在邺。勒虎敬重广置寺塔而少露盘。方欲作之。澄曰。临灾城中有阿余王寺。犹有佛像露盘在深林巨树下。上有伏石。可寻而取也。虎使求之。依言指授。入地二十丈获之。至邺阿余阿育声之转耳。须访故地处所。故慧达在冥中告云。雒阳临灾建邺鄮县成都五处并育王塔。礼者不入地狱。故知此塔不虚名也。

四河东蒲坂古塔者。后奏姚略叔父为晋王。镇于河东。古老传云。蒲坂古塔即阿育王所立也。疑之屡有光现。依掘得佛骨于石函银匣中。照耀殊常送以上略。略乃亲迎睹于灞上。今蒲州东坂有救苦寺僧住立大像极宏冠。而古塔不树云。

五扶风岐山南古塔者。在平原上南下北高。东去武亭川十里。西去岐山县二十里。南去渭水三十里。北去岐山二十里。一名马额。山同岐山。斯并在大山之北。南有小山东西而列中间大谷。南与北别。故号岐山。岐即分也。西北二十余里有凤泉。泉在岐山之阳极高显。即周文时。鸑鷟鸣于岐山。斯地是也。饮此泉水故号凤泉。又南飞至终南之阴。故渭南山下亦有凤泉。又西南飞越山至于河池。今所谓凤州古河池郡是也。不可穷凤之始末。且论置塔之根原。故隋高美其地泉。仍就置塔。俯临目极诚为虚迥。寺名久废。僧徒化往。人物全希塔将颓坏。余往观焉。榛丛弥满。虽无黍离之实。深切黍离之悲。今平原上塔。俗谚为阿育王寺。乡曰柳泉。取其北山之旧号耳。周魏以前寺名育王。僧徒五百。及周灭法厢宇外级唯有两堂独存。隋朝置之名成实寺。大业五年僧不满五十人者废之。此寺从废。入京师宝昌寺。其塔故地仍为寺庄。唐运伊始义宁二年。宝昌寺僧普贤。慨寺被废没诸草莽。具状上请。于时特蒙大丞相见识昔曾经往。览表欣然仍述本由。可名法门寺。自尔至今武德二年。薛举称兵将事南。及大宗率师薄伐。初度八十僧。未有住寺。宝昌寺僧惠业扫洒凤泉以僧未配。遂奏请住法门。蒙敕依奏。便总住焉。年岁既久殂落略尽。寺在孤城之中。问其本起。乃云。大业末年四方贼起。诸乡在平原之上。无以自安。乃共筑此城以防外寇。唐初杂住未得出居。延火焚之一切都尽。二堂余烬燋黑尚存。贞观五年。岐州刺史张亮素有信向。来寺礼拜。但见古基曾无上覆奏。

敕望云宫殿以盖塔基。下

诏许之。因构塔上尊严相显。古老传云。此塔一闭经三十年。一示人令生善亮闻之。以贞观年中请开剖出舍利以示人。恐因聚众不敢开塔。有敕并许。遂依开发深一丈余获二古碑。并周魏之所树也。文不足观。故不载录。光相照烛同诸舍利。既出舍利通现道俗。无数千人一时同观。有一盲人积年目冥急努眼直视忽然明净。京邑内外崩腾同赴。屯聚塔所日有数千。舍利高出众人同见。于方骨上见者不同。或见如玉白光映彻。或见绿色。或不见者问众人曰。舍利何在。时有一人。以不见故感激懊恼。捶胸而哭。众人愍之。吊问曰。汝是宿作努力忏悔。何用捶胸。此人见他烧指行供养者。即以麻缠母指烧之。绕塔而走。火盛心急来舍利所。欻然得见。欢喜踊跃跳踯不觉指痛。火灭心歇还复不见。显庆四年九月。内山僧智琮弘静见追入内。语及育王塔事。年岁久远须假弘护。上曰。岂非童子施土之育王耶。若近有之。则八万四千之一塔矣。琮曰。未详虚实。古老传云。名育王寺言不应虚。又传云。三十年一度出。前贞观初已曾出现。大有感应。今期已满。请更出之。上曰。能得舍利深是善因可前至塔所七日行道。祈请有瑞乃可开发。即给钱五千绢五十疋。以充供养。琮与给使王长信等十月五日从京旦发。六日逼夜方到。琮即入塔内专精苦到。行道久之。未有光现。至十日三更。乃臂上安炭就而烧香。懔厉专注曾无异想。忽闻塔内像下振裂之声。往观乃见瑞光流溢霏霏上涌。塔内三像足各各放光。赤白绿色缠绕而上。至于衡桶合成帐盖。琮大喜踊将欲召僧。乃睹塔内畟塞僧徒合掌而立。谓是同寺须臾既久。光盖渐歇冉冉而下。去地三尺不见群僧。方知圣隐。即召来使同睹瑞相。既至像所余光薄地流辉布满赫奕润滂。百千种光若有旋转。久方没尽。及旦看之。获舍利一枚。殊大于粒光明鲜洁。更细寻视又获七枚。总置盘水。一枚独转绕余舍利。各放光明炫耀人目。琮等以所感瑞具状上闻。敕使常侍王君德等送绢三千疋。令造朕等身阿育王像。余者修补故塔。仍以像在塔。可即开发出佛舍利以开福慧。僧以旧财多杂朽故。遂总换以柏编石为基。庄严轮奂制置殊丽。又下敕僧智琮弘静鸿胪给名住会昌寺。初开塔日。二十余人同共下凿。及获舍利诸人并见。唯一不见。其人懊恼自拔头发。苦心邀请哀哭号叫。声骇人畜徒自咎责。终不可见。乃置舍利于掌。虽觉其重不见如初。由是诸来谒者恐不见骨。不敢见其光瑞。寺东云龙坊人。敕使未至前数日望寺塔上。有赤色光周照远近。或见如虹直上至天。或见光照寺城丹赤如昼。且具以闻。寺僧叹讶曰。舍利不久应开此瑞。如贞观不异。其舍利形状如小指。初骨长寸二分。内孔正方外楞亦尔。下平上圆内外光净。余内小指于孔中恰受。便得胜戴以示大众。至于光相变现不可常准。于时京邑内外道俗连接二百里间往来相庆。皆称佛德一代光华。京师大慈恩寺僧惠满。在塔行道。忽见绮井覆海下一双眼睛光明。殊大通召道俗同视亦然。皆慑然丧瞻。更不敢重视。显庆五年春三月。下

敕取舍利往东都入内供养。时周又献佛顶骨至京师。人或见者高五寸阔四寸许黄紫色。将往东都驾所。时又追京师僧七人。往东都入内行道。敕以舍利及顶骨出示行道。僧曰。此佛真身。僧等可顶戴供养。经一宿还收入内。皇后舍所寝衣帐直绢一千疋。为舍利造金棺银椁。数有九重雕镂穷奇。以龙朔二年送还本塔。至二月十五日奉。

敕令僧智琮弘静京师诸僧。与塔寺僧及官人等无数千人。共藏舍利于石室掩之。三十年后非余所知。后有开瑞可续而广也。

岐州岐山县华阳乡王庄村凭玄嗣者。先来粗犷殊不信向。母兄承舍利从东都来。将欲藏掩。嗣不许往。母兄不用其语。至舍利所礼拜讫还家。玄嗣怒曰。此有何功德。若舍利有功德。家中佛像亦有功德。即取像烧之。有何灵验。母兄救之已烧下半。玄嗣即时忽倒。后醒曰。忽到一处似是地狱。大鸟飞来啄睛啖肉。入大火抗烧烙困苦。以手摩面眉须堕落。目看天地全无精光。亲属傍看曰。汝自造罪无可代者。玄嗣神识不与人对。但曰。火烧我心东西驰走。又被打拍之状摧恸号哭。又称忏悔忏悔而昼夜唯走不曾得住。至二月十三日。亲属将至塔所。于时京邑大德行虔法师等百余僧。为众说法。裴尚官比丘尼等数百俗士五六千人。咸见玄嗣五体投地对舍利前。号哭忏悔不信之罪。又忏犯尼净行。打骂众僧盗食僧果。自忏已后眠梦稍安云。其佛顶骨国用珍宝赎之计宝约估评绢直四千疋。遂依其数以蕃练酬之。顶骨今仍在内云。

六瓜州城东古基者。乃周朝阿育王寺也。废教已后。隋虽兴法更不置寺。今为寺庄塔有舍覆。东西廊庑周回墙匝。时现光相士俗敬重。每道俗宿斋集会兴福。官私上下乞愿有应云云。

七沙州城内废大乘寺塔者。周朝古寺见有塔基。相传云。是育王本塔。才有灾祸多来求救云云。

八洛都故都塔者。在城西一里。故白马寺南一里许古基。俗传为阿育王舍利塔。疑即迦叶摩腾所将来者。降邪通正故立塔表以传真云云。

九凉州姑臧塔者。依检诸传。咸云。姑臧有育王塔。然姑臧郡名。今以为县属州。汉书。河西四郡则张掖姑臧酒泉炖煌也。然塔未详。

十甘州删丹塔者。今名为县。在甘州东一百二十里。县城东弱水北大道侧土堆者。俗传是阿育王塔。但有古基荒废极久。斯即疑为姑臧塔也。

十一晋州北霍山南原大堆塔者。远近道俗咸称是育王塔。余曾游焉。地居爽垲南望迥敝。示是古基村落希远。

十二代州城东古塔。俗云。阿育王寺。考北朔雁门。周时北狄地也。故诗云。北逐玁狁至于太原。然朔方马邑。古城大蒙往往非一。此非北狄所有。明知本是夏人为狄所侵故至太原也。

十三益州郭下福感寺塔者。在州郭下城西。本名大石。相传云。是鬼神奉育王教。西山取大石为塔基。舍利在其中。故名大石也。隋蜀王秀。作镇井络闻之。令人掘凿。全是一石。寻缝至泉。不见其际。风雨暴至人有于石傍凿取一片将出。乃是瑿玉。问于识宝商者。云此真瑿玉。世中希有。隋初有诜律师。见此古迹于上起九级木浮图。今见在益州。旱涝年官人祈雨必于此塔。祈而有应特有感征。故又名福感。余尝至焉。诚如所述。近有人盗铃将下三级。有神擎栌枓起。以贼髀内中。其人被押唱呼。寺僧为射枓起。方得脱出。

永徽元年有王颜子者。剽掠有名。夜上相轮取博山。将下至底级。两柱忽夹之。求出不得。渐渐急困。见一梵僧曰。可大唱贼。不尔死矣。即唱数声。寺僧闻救。方得拔出。贞观年初地大震动。此塔摇飏将欲摧倒。于时郭下无数人来。忽见四神形如塔量。各以背抵塔之四面。乍倚乍倾卒以免倒。有一人极豪侈多产业。见前露盘由来小短不称塔形。乃舍金三百两。共诸信者更造露盘。既成拆下。至覆盆香气熢勃如云腾涌。流芳城邑。十日乃歇。

十四益州晋源塔者。在州西南一百余里。今号为等众寺。本名大石。基本缘略亦同前。寻诸古塔其相不同。岂非当部鬼神情有所乐。案蜀三塔同一石。盖余不定准。益州北百里雒县塔者。在县城北郭下宝兴寺中。本名大石。基相同前。隋初有天竺僧昙摩掘叉。远至东夏礼育王塔。承蜀三塔。叉往礼拜。至雒县大石寺塔所。敬事已讫。欲往成都宿两女驿。将旦闻左右行动声。叉曰。是何人耶。妄相恐动。空中应曰。有十二神王。从本国来。所在拥护。明日当见成都塔。今欲西还。与师别耳。叉曰。既能远送。何不现形。神即现形。叉为人善画。便一一貌之。既遍形隐。及至成都礼大石塔讫。诜律师乃依图刻木为十二神像。庄饰在于塔下。今犹见在云。

益州郭下法成寺沙门道卓。有名僧也。大业初雒县寺塔无人修葺。才有下基。卓乃率化四部。造木浮图。庄饰备矣。塔为龙护居在西南角井中。时有相现侧有三池。莫知深浅。三龙居之。人莫敢临视。贞观十三年。三龙大斗。雷霆振击水火交飞。久之乃静。塔如本住。人皆拾取龙毛。长三尺许。黄赤可爱。

十五郑州超化寺塔者。在州西南百余里密县界。在县东南十五里东大川西嵩岳南归山北又川。寺院东西五六十步。南北亦尔。塔在东南角。其北连寺。方十五步许。其寺塔基在淖泥之上。西面有五六泉。南面亦有。皆孔方三尺腾涌沸出。流溢成川灌溉远近。泉上皆下安柏柱铺在泥水上。以炭沙石灰次而重填。最上以大方石可如八尺床。编次铺之。四面细腰长一尺五寸深五寸。生铁固之。近有人试发一石。下有石灰乃至柏团。便抽出一团长三丈径四尺见在。自非轮王表塔神功所为。何能办此基构。终古不见其俦也。今于上架塔三重。塔南大泉涌沸。鼓怒绝无水声。岂非神化所致也。有幽州僧道严者。姓李氏。形极奇伟。本入隋炀帝四道场。后从俗服今年一百五岁独住深山。每年七日来此塔上。尽力供养严。怪其泉流涌注无极。乃遣善水昆仑入泉讨之。但见石柱罗列。不测其际。中有宝塔。可高三尺。独立空中。四面水围。凝然而住。竟不至塔所。考其原始莫测其由。时俗所传。育王所立。隋祖已来寺塔见在。寺南归山寺西嵩山。寺在川中地极污下。每年二山大水常东流注。绕寺北转方始东逝。水涨寺高水减寺下。自古至今终不遭溺。泉初出孔文如莲华。下打碾硙浪极恬静。水中沙石绿色鲜明。国家见寺冲要欲造离宫。寻行有塔。将欲南徙。其基牢固遂休。近有僧于南夜坐。望见此塔光明殊异矣。

十六怀州妙乐寺塔者。在州东武陟县西七里。妙乐寺中见有五级白浮图塔。方可十五步。并是侧石编砌。石长五尺阔三寸。以下鳞次葺之极细密。道俗目见咸惊讶其鬼作。其下不测其底。古老相传。塔从地涌。下有大水。委莫真虚。有刺史疑僧滥饰。乃使人傍掘其下。至泉源犹不尽其基际也。

十七并州子城东净明寺塔者。本号育王。是僧所住。唐初已来僧散寺空。尼请居之。余往问塔。全无踪迹。但有空名。遂失其本。

十八并州大谷榆社塔者。今在县郭下育王寺中。见有僧住。中有小塔。古今相传。此是本塔。亦未闻异相。

十九魏州临灾黄塔者。在县西北三十里。本名舍利寺。今为尼住。其塔见在。三边有水唯西开路。基构编石从水底上。莲花弥满于三面。其水澄深人皆怯入。传云。舍利真塔在水内空中。如郑州者。今改为冀州大都督府。

二十杂明神州山泽所藏。珍异神宝。如上所列。育王子之诸塔沉隐未形。其徒不一。如后列之。沧州长河中塔称育王。名非虚立。岂唯骨塔。灵像亦尔。吴宜凉三州俱山现像郊比属山近复出佛。愚俗谤为虚诞。故知谤者虚焉。岂有人造妖讹。山中藏三丈石佛。特是诸谤者坎井。焉知九海之天池哉。齐州临邑县东有砖塔。云是志公所营。四面石兽。石兽迅杀可畏。周灭法时。令人百牟搀出。终不可脱。亦劳有损。今在彼云。高丽辽东城傍塔者。古老传云。往昔高丽圣王出见案行国界。次至此城。见五色云覆地即往。云中有僧执锡住立。既至便灭。远看还见。傍有土塔三重。上如覆釜。不知是何。更往觅僧。唯有荒草。掘深一丈得杖并履。又掘得铭上有梵书。侍臣识之云是佛塔。王委曲问。答曰。汉国有之。彼名蒲图。王因生信。起木塔七重。后佛法始至。具知始末。今更损高本塔朽坏。斯则育王所统一阎浮洲处处立塔。不足可怪。倭国在此洲外大海中。距会稽万余里。有会承者。隋时来此学。诸子史统及术艺无事不闲。武德之末犹在。京邑贞观五年方还本国。会问。彼国昧谷东隅佛法晚至。未知已前育王及不。会答云。文字不言无以承据。验其事迹则是所归。何者有人开发土地。往往得古塔露盘佛诸仪相。故知素有也。益州城南空慧寺金藏者。有穴在寺。近有道士素知有藏。来就守寺神乞。神令入穴取二升金粟。依言即入。唯见地下金瓮行行相对。莫测其边。寺僧通知无敢侵者。雍州渭南县南山倒豺谷崖有悬石。文状倒豺。因以名焉。谷有岩像于佛面。亦号像谷。古老传云。昔有梵僧来云。我闻此谷有像面山七佛龛。昔七佛曾来此谷说法。涧内有瞻卜华。常所供养。近永徽中南山龙池寺沙门智积。闻之往寻。至谷闻香。莫知何所。深讶香从涧内沙出。即拨沙看。形似茅根裹甲沙土。然极芬馥。就水抖擞洗之。一涧皆香。将返龙池佛堂中合堂皆香极深美。山下俗人时见此山。或如佛塔。或全如佛面挺出空际。故像颜之号非是虚立。像去嘉美谷甚近。即姚秦时王嘉美所住者也。坊州玉华宫寺南二十里许。大高岭俗号檀台山。上有古塔基甚宏壮。面方四十三尺。上有一层砖塔。四面开户。石门高七尺余。广五尺余。傍有破砖无数。古老传云。昔周文王于此游猎。见有沙门执锡持钵山头立住。唤下不来。王遣往捉。将至不见。远看仍在时。乃敕掘所立处。深三丈获钵及杖而已。王重之为起砖塔一十三级。左近村墟常闻钟声。龙朔元年。京师大慈恩寺沙门惠贵。闻之便往。又闻钟声慷慨古迹。将事修理恨无泉贝怀惑犹豫。贵又感祥云。护塔善神曰。可即经始不劳疑虑。又感异僧曰。我是南方净土菩萨。行化至此云。此塔自古至今已经四造。勿辞劳倦功用必成。惟须牢作不事华侈。三层便止。贵闻此告亲事经营。塔侧古窑三十余所。犹有熟砖填满。更寻塔南川中乃是古寺。背山面水一期幽栖之胜地也。自未修前钟声时至。即令营构依时发声。三下长打如今僧事。龙朔三年掘得古铭云。周保定年塔崩。塔初成时南望见渭。又云。置塔经四百余年崩。讨周保定。至开皇元年。得二十年。开皇至今龙朔初得八十一年。又计铭记四百年后始崩。则塔是后汉时所造。后周无谥文者前周大远。未知古老所传周文是何帝代。但知塔砖巨万终非下俗所立耳。

江州庐山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及尺。下望无底。晋咸康年中。庾亮为江州。登山过梁见老公殊伟。夏屋崇峻玉堂眩目。灵塔高竦莫测是何修葺。久之终非人宅。乃拜谢而返。唐贞观二十一年。荆州大兴国寺塔西南柱无故有声。人往看之。乃见金铜佛头出。如是日日渐出。经三夕方尽。长六寸许。是立佛。道俗咸异之。唐初相州大慈寺塔被焚。余至彼问焚所由。僧云。大业末岁群盗互阵寺在三爵台西葛屦山上。四乡来投筑城固守。人物拥聚尺地不空。塔之上下重复皆满。于中秽污不可见闻。及贼平人出粪秽狼藉。寺僧无力可用屏除。忽然火起焚荡都尽。唯东南角太子思惟像殿得存。可谓火净以除其臭秽也。此塔即隋高祖手敕所置。初以隋运创临天下未附。吴国公蔚迥周之柱臣镇守河北作牧旧都。闻杨氏御图心所未允。即日聚结举兵抗诏。官军一临大阵摧收。拥俘虏将百万人总集寺。北游豫园中。明旦斩决。园墙有孔。出者纵之。至晓便断。犹有六十万人。并于漳河岸斩之。流尸水中水为不流。血河一月夜夜鬼哭。哀怨切人。以事闻帝。帝曰。此段一诛深有枉滥。贼止蔚迥余并被驱。当时恻隐咸知此事。国初机候不获纵之。可于游豫园南葛屦山上立大慈寺。坼三爵台以营之六时礼佛。加一拜为园中枉死者。寺成僧住依敕礼唱。怨哭之声一期顿绝矣。

振旦神州佛舍利感通序

原夫。大圣谋权通济为本。容光或随缘隐。遗景有可承真故将事拘尸从于俗化入金刚定。碎此金躯欲使福被天人功流海陆。至于牙齿发爪之属。顶盖目精之流。衣钵瓶杖之具。坐处足蹈之迹。备满中天罕被东夏。而齿牙发骨时闻视听。昔育王土中之塔略显于前。而偏感别应之形随机又出。自汉洎唐。无时不有。既称灵骨。不可以事求。任缘而举止得以敬。及通信之士举神光而应心。怀疑之夫假琢磨而发念。所以讨寻往传及以现祥。故依缵序。庶有披者识释门之骨鲠。万载之后难可尘没矣。

汉法本内传云。明帝既弘佛法立寺度僧。五岳观诸道士等请求捔试。以烧经神变为验。及经从火化隐没莫陈。费才自憾于众前。张衍启悟于时俗。于时西域所将舍利。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环如盖映蔽日光。摩腾罗汉踊身高飞神化自在。天雨宝花散佛僧上。又闻天乐繁会人感信心焉。魏明帝洛城中。本有三寺。其一在宫之西。每系幡刹头。辄斥见宫内。帝患之。将毁除坏。时外国沙门居寺。乃赍金盘盛水以贮舍利。五色光明腾焰不息。帝叹曰。非夫神效。安得尔乎。乃于道东造周闾百间。名为官。佛图精舍云。

吴孙权赤乌四年。沙门康僧会。创达江表设像行道。吴人以为妖异。以状闻之。权召会问。佛有何灵。会曰。佛晦灵迹。遗骨舍利应现无方。权曰何在。会曰。神迹感通祈求可获。权曰。若得舍利当为兴寺。经三七日遂获瓶中。旦呈于权光照宫殿。权执瓶写于铜盘。舍利下冲。盘即破碎。权大惊嗟希有瑞也。会进曰。佛之灵。骨金刚不碎劫火不燋。权乃使力者击之。捶砧俱陷舍利不损。光明四射耀晃人目。又以火烧。乃腾光上踊作大莲花。权大发信。乃为立建初寺。改所住地名佛陀里。

孙皓虐政。将欲除屏佛法燔经夷塔。有谏。皓曰。且少宽假。信无神验诛除不晚。皓从之。召会曰。若能验现于目前。助君兴之。如其不能。将道废而人戮。会曰。道以缘应感而必通。如蒙宽假庶降神效皓与期三日。僧众百余同集会寺。皓陈兵围寺。刀锯齐至。克期就戮。或惧无灵。先自缢者。会谓众曰。佛留舍利止在今时。前已有验。今岂欺哉。恰期便获。乃进于皓曰。此如来金刚之骨贲获。击以百钧之杵。终莫毁也。皓曰。金石可磨枯骨岂在。沙门面欺祗速死耳。乃置之铁砧。以金锤击之。金铁并陷而舍利如故。又以清水行之。舍利扬光散彩洞烛一殿。皓乃欣服革心应化。晋初竺长舒。先有舍利重之。其子为沙门名法颜。每欲还俗。笑曰。是沙石耳。何足何贵。父投之水。五色三匝光高数尺。遂不还俗。长舒死后还发俗念。辄病委顿。卒为沙门。以舍利安江夏塔中。晋大兴中。於潜董汪信尚木像。夜有光明。后像侧有声投地。视乃舍利水中浮沉。五色晃昱左右行三匝。后沙门法恒看之。遥起四五投恒怀中。恒曰。若使恒兴立寺宇。更见威神。又耀于前。于即恒建寺塔於潜。入法者日以十数焉。晋大兴中。北人流播广陵日有千数。有将舍利者。建立小寺立刹。舍利放光至于刹杪。遂感动远近信心云。晋咸和中。北僧安法开。至余杭欲建立寺。无地欠财。手索钱贯货之积年。得钱三万。市地作屋。常以索贯为资。欲立刹无舍利。有罗幼者。先自有之。开求不许。及开至寺礼佛。见幼舍利囊己在座前。即告幼。幼随来见之喜悦。与开共立寺宇于余杭云。晋咸康中。建安太守孟景。欲建刹孟寺。于夕闻床头锵然。视得舍利三枚。景立刹。时元嘉十六年六月。舍利放光通照上下。七夕乃止。一切咸见。

晋义兴元年。有林邑人。尝有一舍利。每斋日放光。沙门慧邃。随广州刺史刀逵在南。敬其光相欲请之。未及发言。而舍利自分为二。逵闻心悦。又请留敬。而又分为三。逵欲模长干像。寺主固执不许。夜梦人长数丈告曰。像贵宣导。何故吝耶。明报听摸。既成。逵以舍利著像髻中。西来诸像放光者。多怀舍利故也。

宋元嘉六年。贾道子行荆上。明见芙蓉方发。聊取还家。闻华有声。怪寻之得一舍利。白如真珠焰照梁栋。敬之擎以箱盛。悬于屋壁。家人每见佛僧外来。解所被跃坐案上。有人寄宿。不知污慢之。乃梦人告曰。此有释迦真身。众圣来敬。尔何行恶。死堕地狱。出为尼婢何得不怖。其人大惧。无几癞死。舍利屋地生荷八枚。六旬乃枯。岁余失之。不知所去。

宋元嘉八年。会稽安千载者。家世奉佛。夜有扣门者。出见十余人著赤衣运材积门内。云官使作佛图。忽无所见。明至他家斋食。上得一舍利紫金色。椎打不碎。以水行之。光明照发。便自举敬。常有异香。后出欲礼。忽而失之。寻觅备至半日。还得临川王镇江陵迎而行之。杂光间出。佐吏沙门咸见不同。王捧水器咒曰(词多如别辩之)咒讫辄应声光出。夜见百余人绕舍利屋烧香特如佛状。及明人及舍利俱失矣。

宋元嘉九年。寻阳张须元家设八关斋。道俗数十人。见像前花上似冰雪。视得舍利数十。便以水行之。光焰相属。后遂失之。数十日开厨。更视获牙。奁中有白[疊*毛]裹舍利十枚。光焰属天。诸处咸来请之。

宋元嘉十五年。南郡凝之隐衡山征不出。奉五斗米道不信佛法。梦见人去地数丈曰。汝疑方解觉及悟旦夕勤至半年礼佛。忽见额下有紫光。瑞光处得舍利二枚。剖击不损。水行光出。后于食时。口中隐齿吐出有光。妻息又获一枚。合有五枚。后又失之。寻尔又得云。

宋元嘉十九年。高平徐椿读经。及食得二舍利。盛银瓶中。后看渐增。乃至二十。后寄广陵今馥私开之空罂椿。在都忽自得之。后退转皆失。舍利应现值者甚多。皆敬而得之。慢而失也。舍利东流绵历帝代。传记所及略陈万一。由事相重沓屡现非奇。佛现栖隐诚其致也。然有国兴塔无胜。有隋一化之中百有余所。神瑞开发陈诸别传。今略出之。以显盛德云尔。隋高祖昔在龙潜。有神尼智仙。无何而至曰。佛法将灭。一切神明今已西去。儿当为普天慈父重兴佛法神明还来。后周氏果灭佛法。及隋受命常以为言。又昔有婆罗门僧。诣宅出一裹舍利曰。檀越好心。故留供养。寻尔不知所在。帝曰。我兴由佛。故于天下立塔。并置神尼像焉。又于京师法界寺。造连基浮图。下安舍利。开皇十五年秋。夜神光自基上绕。露盘赫若冶焰。一旬内四如之。帝于仁寿宫。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御宫之仁寿殿降生日也。帝于此日追惟永往报父母恩。延诸沙门与论至道。欲于海内清静处三十所建塔。下诏曰。仰惟正觉大慈大悲。救护群生津梁庶品。朕归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共修福业。令使现在未来俱为利益。宜请沙门三十人解法相堪宣导者。各将侍者散官分道。送舍利于诸州。起塔尽州。现僧为朕及皇后太子诸王官人民庶幽显生灵。七日行道忏悔打刹。布施限以十文。以供塔用。不充役丁用正库物。其刺史以下常务停七日。专知塔事。同至十月十五日正午入函一时起塔。帝以起塔之旦。左京大兴殿。西执珽而立延佛像。沙门三百六十人上殿。左右密数三度常剩一人。帝见异僧披褐色覆膊。语左右曰。勿惊置之。及行道散不复见。帝曰。今佛法重兴。立舍利塔必有咸应。果如言矣。

雍州仙游寺立塔。天降阴雪。舍利将下。日光朗照。及入函云合。

岐州凤泉寺立塔感文。石如玉为函。又现双树鸟兽等基。石变如水精。

泾州大兴国寺立塔三处。各送旧石。非界所有。合用为函。恰然相可。

秦州静念寺立塔。定基已瑞云再覆雪下。草木开花。入函光照声赞。

华州思觉寺立塔。初阴雪将下。日照五色气光数丈覆塔上。属天雨天花。

同州大兴国寺立塔。值雨无壅。入函日出。光绕于日。十二月内夜光照五十里。

蒲州栖岩寺立塔。地震山吼如钟鼓声。又放光五道。二百里皆见。

并州无量寿寺立塔。初昼昏云至乃日照。将入函放光明。天神无量。

定州恒岳寺立塔。异公来施布。负上忽失之。旧无水忽有水。来前后非一。

相州大慈寺立塔。阴雪将下日出。入函云复合。后雨天花前后非一。

郑州定觉寺立塔。感光如流星。入寺设二千人供。万余人食不尽。

嵩州闲居寺立塔。感兔来舆所。初阴雪将下日明。入函讫云复合。

毫州开寂寺立塔。界内无石。别处三石。合而成函。至基盘石有二。浪井夹之。

汝州兴世寺立塔。初云将下日出。入函讫云合。

秦州岱岳寺立塔。庙夜鼓声三。重门自开。骑自庙出迎。光相非一。

青州胜福寺起塔。掘基遇自然盘石函。将入有光明。

牟州巨神山寺立塔。获紫芝二。阴云将下日开。闭讫还合。

隋州智门寺立塔。掘基得神龟。甘露降黑蜂绕。龟有似符文。

襄州大兴国寺立塔。初天阴将下日朗。入函云合。

扬州西寺立塔。久旱舍利入境。夜雨大洽。

蒋州栖霞寺立塔。邻人先梦。佛从西北来入寺。舍利至恰如所梦。

吴州大禹寺立塔。舍利凡度五江。风波皆不起。又放光获紫芝。

苏州虎丘山西寺立塔。掘基得舍利一。空乐闻人。井吼二日舍利方至。

衡州衡岳寺立塔。四遇逆风。四乞顺水。峰上白云阔二丈。直至其所。三匝乃散。

桂州缘化寺立塔。未至十里。乌有千计。夹舆行飞。入城乃散。

番州灵鹫寺立塔。坑内有神仙云气像。

交州禅众寺起塔。

益州法聚寺立塔。初晦冥将下日朗。掩已便暗。

廓州法讲寺立塔。初行郊西。尔夜廓州光高数丈。从东来入地。内外皆见。

瓜州崇教寺起塔。洧州官人王威。送流人九十。道逢舍利。放之为期。其囚被放。十里一期。无一逃者。

随州人于涢水作鱼狱三百。既见舍利悉决放。余州亦多放矣。

王公百官以舍利应感非一。拜表奉贺。时有诏曰。门下仰惟正觉覆护群生。朕所以至心回向思崇胜业。普及幽显共为善因。故分布舍利营建神塔。而大圣垂慈频示光相。宫殿之内舍利降灵。莫测来由。得未曾有。斯寔群生多幸延此嘉福。岂朕微诚所能致感。览表悚敬弥深。今真形舍利犹有。可依前式分送海内五十三州。庶三涂六道俱免盖缠。禀识含灵同登妙果。

仁寿三年正月复分布舍利五十三州。至四月八日同午时下。其州如左。

恒州(无云雨天花遍城寺如此者二) 泉州 循州 营州(三放白光出古石解作函) 洪州(白项乌引路) 抗州(掘基自然石窟恰容石函) 凉州 德州(躄者行大鸟旋塔) 沧州 观州(塔上五色云现午至暮) 瀛州(基内紫光) 冀州(患盲躄者即损) 幽州(函如水镜放光众像) 徐州(函出仙人僧等相) 莒州(三现光基得古塔痴者言) 齐州 菜州 楚州(野鹿来听鹤翔塔上) 江州(地出铜像) 潭州(舍利至江鸟即迎送) 毛州(天雨金银花) 贝州 宋州(井苦变甘放光又雨花如雪) 赵州(放赤光有佛像等相) 济州(二日放光香气钟音出空) 兖州 寿州 信州 荆州(云盖塔上雨花不下) 黎州(地下瓦文千秋乐) 慈州(云盖如飞仙泉涌病愈) 魏州 潞州(泉自涌病者愈) 汴州(异香放光见像患差) 杞州(放光) 许州(去州九十里放光照见云光覆塔甘井现) 沈州 兰州(基下得石像又得二铜像) 梁州 利州(放光如日明) 豫州(五色光文字金色) 显州 曹州(光变最多) 安州(感香一夕放光云盖鱼集) 邓州(函作玉文现) 秦州(重得舍利) 卫州(光照于外) 洺州(僧先患腰不得行闻舍利至起迎十里) 晋州(三度放光) 怀州(雄雉来驯附放光异迹) 陕州(前后十一度现瑞) 洛州(香气如风又放光明) 郑州(放光幡内)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上

此录上卷。宋本与二本大异。捡之宋本错。将宣律师感通录一卷。为此上卷耳。今依二本正之。又为看旧宋藏者。具录正文于左。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