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根本五十[经]品

第一 无常品

[一]第一 无常(一)内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长者之游园。

于此处,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

世尊作是言:“诸比丘!眼为无常,凡无常者,其为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耳是无常,凡无常者……

鼻是无常,凡无常者……

舌是无常,凡无常者……

身是无常,凡无常者……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意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有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厌嫌于鼻、厌嫌于舌、厌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由于解脱‘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来如是之生。”

[二]第二 苦(一)内

※三

“诸比丘!眼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耳是苦……鼻是苦……舌是苦……身是苦……

意是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三]第三 无我(一)内

※三

“诸比丘!眼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耳是无我……鼻是无我……舌是无我……身是无我……

意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四]第四 无常(二)外

※三

“诸比丘!色是无常,凡无常者,是为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声……香……味……触……

法是无常,凡无常者,是为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色、厌嫌于声、厌嫌于香、厌嫌于味、厌嫌于触、厌嫌于法,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谓于解脱‘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来如是之生。”

[五]第五 苦(二)外

※三

“诸比丘!色是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声是……香是……味是……触是……

法是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六]第六 无我(二)外

※三

“诸比丘!色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声是……香是……味是……触是……

法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七]第七 无常(三)内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眼是无常,何况现在之眼耶?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无所期望,于未来之眼亦无悦乐,于现在之眼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五

过去、未来之耳是无常……过去、未来之鼻是无常……

过去、未来之舌是无常,何况于现在之舌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舌无所期望,对未来之舌亦不悦乐,于现在之舌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过去、未来之身是无常……

过去、未来之意是无常,何况于现在之意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意无所期望,对未来之意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意为厌离、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八]第八 苦(三)内

※三~七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眼是苦,何况现在之眼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无所期望,于未来之眼不生悦乐,于现在之眼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过去、未来之耳是……过去未来之鼻是……过去未来之舌是……过去未来之身是……

过去、未来之意是苦,何况于现在之意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意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意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意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九]第九 无我(三)内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眼是无我,何况现在之眼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无所期望,于未来之眼不生悦乐,于现在之眼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耳是……过去、未来之鼻是……过去、未来之舌是……过去、未来之身是……

过去、未来之意是无我,何况于现在之意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意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意不悦乐,于现在之意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一〇]第十 无常(四)外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是无常,何况现在之色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色无所期望,于未来之色不生悦乐,于现在之色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声是……过去、未来之香是……过去、未来之味是……过去、未来之触是……

过去、未来之法是无常,何况现在之法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法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法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法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一一]第十一 苦(四)外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是苦,何况于现在之色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色无所期望,于未来之色不生悦乐,于现在之色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声是……过去、未来之香是……过去、未来之味是……过去、未来之触是……

过去、未来之法是苦,何况于现在之法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法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法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法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一二]第十二 无我(四)外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是无我,何况于现在之色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色无所期望,于未来之色不生悦乐,于现在之色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声是……过去、未来之香是……过去、未来之味是……过去、未来之触是……

过去、未来之法是无我,何况于现在之法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法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法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法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无常品第一(终)

其摄颂:

 无常苦无我

 三者有内外

 依无常说三

 各各有内外

第二 双双品

[一三]第一 由于正觉(一)

舍卫城。

“诸比丘!余正觉以前,为未成正觉之菩萨[时],生如是念:‘以何为眼之甘味?以何为患难?以何为出离?何为耳之……何为鼻之……何为舌之……何为身之……何为意之甘味?何为患难?何为出离?’

三~七

诸比丘!余生如是念:‘凡缘眼所起之安乐喜悦,是眼之甘味。凡眼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眼之患难。凡对眼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眼之出离。凡耳……凡鼻……凡舌……凡身……

凡缘意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意之甘味。凡意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意之患难。凡对意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意之出离。’

诸比丘!余不如实知如是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等觉。

一〇

诸比丘!余因如实知如是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诸比丘!依此,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则宣示无上正等觉。

一一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也。’”

[一四]第二 由于正觉(二)

※二

“诸比丘!余正觉以前,为未成正觉之菩萨[时],以生如是念:‘以何为色之甘味?以何为患难?以何为出离?以何为声之……以何为香之……以何为味之……以何为触之……以何为法之甘味?以何为患难?以何为出离?’

诸比丘,余如是念:‘凡缘色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色之甘味。凡色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色之患难。凡对色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色之出离。

四~七

凡以声……凡以香……凡以味……凡以触……

凡缘法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法之甘味,凡法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法之患难。凡对法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法之出离。’

九~一〇

诸比丘!余未如实知如是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一一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也。’”

[一五]第三 由于甘味(一)

※二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眼之甘味,终于发见眼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眼之患难,诸比丘!余终于发见眼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找巡行眼之出离,终于发见眼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出离故。

三~六

诸比丘!余耳之……诸比丘!余鼻之……诸比丘!余舌之……诸比丘!余身之……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甘味,终于发见意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患难,终于发见意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出离,终于发见意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出离故。

八~九

诸比丘!余不能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一〇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

[一六]第四 由于甘味(二)

※二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甘味终发见色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患难,终于发见色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出离,终于发见色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出离故。

三~六

诸比丘!余声之……香之……味之……触之……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甘味,终于发见法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患难,终于发见法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出离,终于发见法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出离故。

八~九

诸比丘!余未如实知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一〇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

[一七]第五 若无者(一)

※二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爱着。然诸比丘!于眼有甘味故,有情于眼有爱着。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厌嫌。然诸比丘!于眼有患难故,有情于眼有厌嫌。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出离。然诸比丘!于眼有出离故,有情出离于眼。

五~七

诸比丘!若于此耳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八~一〇

诸比丘!若于此鼻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一一~一三

诸比丘!若于此舌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一四~一六

诸比丘!若于此身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一七

诸比丘!若于此意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爱着。然诸比丘!于意有甘味故,有情则于意有爱着。

一八

诸比丘!若于此意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厌嫌。然诸比丘!于意有患难故,有情则厌嫌于意。

一九

诸比丘!若于此意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出离。然诸比丘!于意有出离故,有情则出离于意。

二〇

诸比丘!诸有情未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有情则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得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活。

二一

然诸比丘!诸有情因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诸比丘!有情等则得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日。”

[一八]第六 若无者(二)

※二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爱着。然诸比丘!因色有甘味故,有情爱著于色。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色无厌嫌。然诸比丘!于色有患难故,有情则厌嫌于色。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色无出离。然诸比丘!于色有出离故,有情则出离于色。

五~七

诸比丘!若于此声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八~一〇

诸比丘!若于此香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一一~一三

诸比丘!若于此味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一四~一六

诸比丘!若于此触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一七

诸比丘!若于此法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爱着。然诸比丘!于法有甘味故,有情则于法有爱着。

一八

诸比丘!若于此法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厌嫌。然诸比丘!于法有患难故,有情则于法有厌嫌。

一九

诸比丘!若于此法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出离。然诸比丘!于法有出离故,有情则由法有出离。

二〇

诸比丘!诸有情不如实知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诸有情则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得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日。

二一

然而,诸比丘!诸有情因如实知此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则得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日。”

[一九]第七 因欢悦(一)

※二

“诸比丘!欢悦于人之眼者,则为欢悦彼苦。欢悦于人之苦者,则不能离脱彼苦……人之耳……人之鼻……人之舌……人之身……欢悦于人之意者,则欢悦彼之苦。欢悦于人之苦者,则不得离脱彼之苦。

诸比丘!不欢悦于人之眼者,则不欢悦彼之苦。不欢悦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离脱……人之耳……人之鼻……人之舌……人之身……不欢悦人之意者,则不欢悦于彼之苦。不欢悦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离脱。”

[二〇]第八 因欢悦(二)

※二

“诸比丘!欢悦于人之色者,则欢悦于彼之苦。欢悦人之苦者,则未能离脱彼之苦。我谓:人之声……人之香……人之味……人之触……欢悦人之法者,则欢悦彼之苦。欢悦人之苦者,则不能离脱彼之苦。

诸比丘!不欢悦人之色者,则不欢悦彼之苦,不欢悦于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离脱,我谓不欢悦于人之声……人之香……人之味……人之触……不欢悦人之法者,则不欢悦于彼之苦。予谓不欢悦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解脱。”

[二一]第九 因生起(一)

※二

“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三~四

耳之生起……鼻之生起……

五~六

舌之生起……身之生起……

意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诸比丘!眼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

九~一三

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二二]第十 因生起(二)

※二

“诸比丘!色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三~四

声之生起……香之生起……

五~六

味之生起……触之生起……

法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诸比丘!色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九~一三

声之……香之……味之……触之……法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双双品第二(终)

其摄颂:

 正觉以云二

 甘味更有二

 若无者于二

 欢悦又更二

 生起亦云二

此品因此,名为双双品。

第三 一切品

[二三]第一 一切

舍卫城……于其处……曰: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耶?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是。诸比丘!此名之为一切。

诸比丘!若人有如是言:‘余弃此之一切,令知他之一切’者,则彼仅为言说,逢他人之问,则无能作答,则更陷于苦难。何以故?诸比丘!此犹如[对]相违之境[故]。”

[二四]第二 舍弃(一)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舍弃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以何为一切舍弃之法耶?

四~八

诸比丘!眼应舍弃,色应舍弃,眼识应舍弃,眼触应舍弃,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应舍弃……耳应舍弃……鼻……舌……身……

意应舍弃,法应舍弃,意识应舍弃,意触应舍弃,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应舍弃。

一〇

诸比丘!此为一切舍弃之法。”

[二五]第三 舍弃(二)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由知解、晓了一切而应舍弃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由知解、晓了一切而应舍弃之法耶?

四~八

诸比丘!由知解、晓了于眼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眼识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眼触而应舍弃,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者,于此亦应舍弃……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此……

由知解、晓了于意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意识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意触而应舍弃,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者,于此应舍弃。

一〇

诸比丘!此为由知解、晓了一切而应舍弃之法。”

[二六]第四 晓了(一)

※二

“诸比丘!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能尽苦。

诸比丘!对任何之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

四~八

诸比丘!于眼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色……于眼识……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耳……于声……于鼻……于香……于舌……于味……于身……于触……

于意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法……于意识……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此等者,则不得尽苦。

一〇

诸比丘!于此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谓不得尽苦。

一一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

一二

诸比丘!云何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而善能尽苦耶?

一三~一七

诸比丘!于眼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善能尽苦。于色……于眼识……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于耳……于声……于鼻……于香……于舌……于味……于身……于触……

一八

于意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于法……于意识……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

一九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谓善能尽苦。”

[二七]第五 晓了(二)

※二

“诸比丘!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能善尽苦。

诸比丘!云何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能善尽苦耶?

四~八

凡眼、凡色、凡眼识、凡依眼识所识知之法,凡耳、凡声……凡鼻……凡香……凡舌……凡味……凡身……凡触……

凡意、凡法、凡意识、凡依意识所识知之法。

一〇

诸比丘!于此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谓之不能善尽苦。

一一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为善能尽苦。诸比丘!云何于一切,为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堪善能尽苦耶?

一二~一六

诸比丘!凡于眼、凡于色、凡于眼识,凡依眼识所识知之法,凡耳、凡声……凡鼻、凡香……凡舌、凡味……凡身、凡触……

一七

凡意、凡法、凡意识、凡依意识所识知之法。

一八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谓之善能尽苦。”

[二八]第六 燃烧

尔时,世尊住伽耶象头山,与一千比丘等俱。

于此处,世尊对诸比丘曰:“诸比丘!一切为烧。诸比丘!云何一切为烧耶?

三~七

诸比丘!眼为烧、色为烧、眼识为烧、眼触为烧,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此亦为烧。缘何为烧耶?我说因贪欲之火、因瞋恚之火、因愚痴之火高烧,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烧。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是烧、法是烧、意识是烧、意触是烧,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为所烧。缘何而烧耶?我说因贪欲之火、因瞋恚之火、因愚痴之火高烧,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烧。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于眼亦生厌嫌、于色亦生厌嫌、于眼识亦生厌嫌、于眼触亦生厌嫌,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生厌嫌。于耳亦……于鼻亦……于舌亦……于身亦……于意亦……凡缘此意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生厌嫌,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则‘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为如是来此生。”

一〇

世尊言此,彼等比丘心生欢喜,欢受世尊之所说。

一一

然而宣说此教法已,使彼等比丘无所取着,其心已由诸漏解脱。

[二九]第七 盲闇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一切是盲闇。诸比丘!何者是盲闇耶?

三~五

诸比丘!眼是盲闇,色是盲闇,眼识是盲闇,眼触是盲闇,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谓: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致盲闇。耳是……鼻是……

舌是盲闇,味是盲闇,舌识是盲闇,舌触是盲闇,凡缘此舌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谓: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致盲闇。

身是盲闇……

意是盲闇,法是盲闇,意识是盲闇,意触是盲闇,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谓: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致盲闇。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乃至……缘意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因解脱而‘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为如是来此生。”

[三〇]第八 适宜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且谛听,善思惟,我当说。

诸比丘!以何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耶?

四~六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有色,不因色而思量,不思量色为我有。不思量眼识,不思量有眼识,不因眼识而思量,不思量眼识为我有。不思量眼触,不思量有眼触,不因眼触而思量,不思量眼触为我有。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对耳……对鼻……

七~八

不思量舌,不思量有舌,不因舌而思量,不思量舌为我有。不思量味,不思量有味,不因味而思量,不思量味为我有。不思量舌识,不思量有舌识,不因舌识而思量,不思量舌识为我有。不思量舌触,不思量有舌触,不因舌触而思量,不思量舌触为我有。凡缘舌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于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为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因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识为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因意触而思量,不思量意触为我有。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不思量此为我有。

一〇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因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为我有。

一一

彼无如是之思量,而对世不予执着一物,无执着则无爱慕,无爱慕而独自入于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二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

[三一]第九 有验(一)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耶?

四~八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眼识……不思量眼触……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思量,因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为我有,由此而有不安、变异,由此不安、变异者而有着,世人唯有欢喜此执着。于耳……于鼻……于舌……于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为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因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识为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因意触而思量,不思量意触为我有。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为我有。由此而有不安、变异,由此不安、变异而有着,世人唯有欢喜此执着。

一〇

诸比丘!于蕴、界、处,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彼无如是思量,不执着世之一物,无执着则无爱慕,无爱慕则独自入于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一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

[三二]第十 有验(二)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对此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耶?

四~八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者,是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色……眼识……眼触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为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为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是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法……意识……意触是常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为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之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一〇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厌嫌于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厌嫌于法、厌嫌于意识、厌嫌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彼。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得解脱,于解脱则‘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一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

一切品第三(终)

其摄颂曰:

 一切二舍弃

 他二之晓了

 燃烧与盲闇

 适宜二有验

 是称一切品

第四 生法品

[三三]第一 生

舍卫城。于此处彼等……

“诸比丘!一切是生之法。诸比丘!何等之一切是生之法耶?

三~七

诸比丘!眼是生之法,色是生之法,眼识是生之法,眼触是生之法,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乐非苦,此亦生之法。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意是生之法,法是生之法,意识是生之法,意触是生之法,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生之法。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三四]第二 老

“诸比丘!一切是老之法。”

[三五]第三 病

“诸比丘!一切是病之法。”

[三六]第四 死

“诸比丘!一切是死之法。”

[三七]第五 忧

“诸比丘!一切是忧之法。”

[三八]第六 污秽

“诸比丘!一切是污秽之法。”

[三九]第七 破坏

“诸比丘!一切是破坏之法。”

[四〇]第八 消亡

“诸比丘!一切是消亡之法。”

[四一]第九 生起

“诸比丘!一切是生起之法。”

[四二]第十 灭尽

“诸比丘!一切是灭尽之法。”

生法品第四(终)

此摄颂曰:

 生老与病死

 以及忧污秽

 坏消亡生起

 灭尽合为十

第五 无常品

舍卫城。于此处彼等……

[四三]第一 无常

“诸比丘!一切是无常。”

[四四]第二 苦

“诸比丘!一切是苦。”

[四五]第三 无我

“诸比丘!一切是无我。”

[四六]第四 应所了解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了解。”

[四七]第五 应所知悉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知悉。”

[四八]第六 应所舍弃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舍弃。”

[四九]第七 应所实证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实证。”

[五〇]第八 应所知解而晓了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知解而晓了。”

[五一]第九 所累

“诸比丘!一切是所累。”

[五二]第十 所压

※二

“诸比丘!一切为所压。诸比丘!何者为所压耶?

三~六

诸比丘!眼为所压,色为所压,眼识为所压,眼触为所压,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为所压。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意为所压,法为所压,意识为所压,意触为所压,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为所压。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无常品第五(终)

其摄颂曰:

 无常苦无我

 应知解晓了

 应舍弃实证

 所知解晓了

 所累及所压

其摄颂曰:

 所闻品与若无者

 一切品及生类品

 无常品为五十经

 如是称为第五品

第二 五十[经]品

第一 无明品

舍卫城

[五三]第一 无明

※二

尔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消灭无明而生起明耶?”

“比丘!知、见眼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知、见色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眼识……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

五~八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知、见意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知、见法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意识……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知、见彼亦是无常者,则消灭无明而生起明。

一〇

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

[五四]第二 系缚(一)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则消灭其系缚耶?”

四~九

“比丘!知、见眼是无常者,则消灭其系缚。色……眼识……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知、见彼亦无常者,则消灭其系缚。耳……鼻……舌……身……意……

一〇

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消灭其系缚。”

[五五]第三 系缚(二)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能达至除却其系缚耶?”

四~九

“比丘!知、见眼是无我者,则达至除却其系缚。色……眼识……眼触……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彼是无我者,则达至除却彼系缚。

一〇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达至除却彼系缚。”

[五六、五七]第四、第五 诸漏(一~二)

三~一〇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则消灭其诸漏耶?”

“……达至除却其诸漏。”

[五八、五九]第六、第七 随眠(一~二)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则消灭其随眠……达至除却……。”

四~八

“诸比丘!知见眼是无我者,则得除却其随眠。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意……法……意识……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此是无我者,则得除却其随眠。

一〇

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得除却随眠。”

[六〇]第八 晓了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取晓了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取晓了之法耶?

缘眼与色生起眼识,三者会合为眼触,缘眼触生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圣弟子,于眼亦厌嫌、于色亦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眼触亦厌嫌、于受亦厌嫌。厌嫌则离欲,因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证知‘我晓了于取。’

五~八

缘耳与声,生起耳识……缘鼻与香,生起鼻识……缘舌与味,生起舌识……缘身与触,生起身识……

缘意与法,生起意识,三者会合为意触,缘意触生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圣弟子,于意亦厌嫌、于法亦厌嫌、于意识亦厌嫌、于意触亦厌嫌、于受亦厌嫌。由厌嫌则离欲,由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证知‘我晓了于取。’

一〇

诸比丘!此为一切取晓了之法。”

[六一]第九 了悟(一)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四~八

缘眼与色生起眼识,三者会合为眼触,缘眼触而有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圣弟子,于眼亦厌嫌、于色亦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受亦厌嫌。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而证知‘我了悟取。’缘耳与声生起耳识……缘鼻与香生起鼻识……缘舌与味生起舌识……缘身与触生起身识……

缘意与法生起意识,三者会合为意触,缘意触而有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圣弟子于意亦厌嫌、于法亦厌嫌、于意识亦厌嫌、于意触亦厌嫌、于受亦厌嫌。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而证知‘我了悟取。’

一〇

诸比丘,此为一切取了悟之法。”

[六二]第十 了悟(二)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耶?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彼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彼是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彼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为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色……眼识……眼触……缘眼触……是常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

五~八

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意是……法是……意识是……意触是……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一〇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亦厌嫌于色、亦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眼触。……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于解脱乃有‘我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一

诸比丘!此为一切取了悟之法。”

无明品第一(终)

此摄颂曰:

 无明二系结

 诸漏亦为二

 他二为随眠

 二悉知了悟

 以此为品名

第二 鹿网品

[六三]第一 鹿网(一)

舍卫城因缘。

尔时,尊者弥迦奢罗来诣世尊居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弥迦奢罗白世尊言:“大德!所称单独住者、单独住者。大德!如何为单独住者?又如何为随伴住者耶?”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喜悦于此、赞美于此,对此存念恋着,以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彼则心生喜悦,有喜悦之心者,则有爱染心,有爱染心者,则有系缚。弥迦奢罗!如是被缚于悦喜、系缚之比丘者,称为随伴住者。

五~八

弥迦奢罗!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弥迦奢罗!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此者,则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于彼心生喜悦,有喜悦心者,则有爱染心,有爱染心者,则有系缚。弥迦奢罗!此为悦喜系缚之比丘,称为随伴住者。

一〇

弥迦奢罗!如是住之比丘,即使于林间、深林边土、声音稀少、大气寂静、远离世人之处而卧,虽适于独坐冥想,乐于居住,但彼仍称为随伴住者。

一一

何以故?渴爱为彼之第二友伴者,彼于此尚未除灭故,彼仍称随伴住者。

一二~一七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此、不赞美此、不存念恋著于此者,则于彼喜悦心灭,若无喜悦心者,则无爱染心,若无爱染心者,则无系缚。弥迦奢罗!于此悦喜系缚解脱之比丘,称为单独住者。

一八

弥迦奢罗!如是住之比丘,虽住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群之村内,但彼亦称为单独住者。

一九

何以故?渴爱为彼之第二友伴者,彼已除灭此故,彼称为单独住者。”

[六四]第二 鹿网(二)

※二

尔时,尊者弥迦奢罗,来诣世尊居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弥迦奢罗白世尊言:“大德!愿世尊为我略说法,我听此法将远离其他,唯独热诚专心精勤而住。”

四~八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存念恋著于此者,则喜悦、赞美于此,存念恋著于此,于彼心生喜悦。弥迦奢罗!我谓:因起喜悦心而生起苦。弥迦奢罗!有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弥迦奢罗!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而存念恋着此者,则于彼心生喜悦。弥迦奢罗!我谓因起喜悦心而生起苦。

一〇~一四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不喜悦、赞美于此,不存念恋着此者,于彼则灭喜悦心。弥迦奢罗!我谓,因喜悦心灭则苦灭。弥迦奢罗!有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一五

弥迦奢罗!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此,不存念恋着此者,于彼则喜悦心灭。弥迦奢罗!我谓因喜悦心灭则苦灭。”

一六

时,尊者弥迦奢罗!欢悦、随喜于世尊之所说,从座而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而离去。

一七

依此,尊者弥迦奢罗远离其他,唯独热诚专心不放逸而住,以善家之男子由在家而出家,得度为无家之身,对无上梵行之究竟为目的,则不久之后于现生自证知实现、逮得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

尊者弥迦奢罗则成为阿罗汉之一。

[六五]第三 三弥离提(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二~三

时,尊者三弥离提来诣世尊之处……白世尊言:“大德!魔罗、所称魔罗,如何为魔罗、或魔罗之名义耶?”

四~八

“三弥离提!凡有眼、有色、有眼识,以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有魔罗、或为魔罗之名义。有耳……有鼻……有舌……有身……

有意,有法,有意识,有以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有魔罗,或为魔罗之名义。

一〇~一四

三弥离提!凡无眼,无色,无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无魔罗,或魔罗之名义。无耳……无鼻……无舌……无身……

一五

无意,无法,无意识,无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无魔罗,或无魔罗之名义。”

[六六]第四 三弥离提(二)

※三~一五

“大德!有情、所称有情者。大德!如何为有情、或有情之名义耶?”……

[六七]第五 三弥离提(三)

※三~一五

“大德!苦、所称苦者,大德!如何为苦、或苦之名义耶?”

……

[六八]第六 三弥离提(四)

※三

“大德!世间、所称世间者,如何为世间、或世间之名义耶?”

四~九

“三弥离提!凡有眼,有色,以眼识所识知之法,则为世间或世间之名义。有耳……有鼻……有舌……有身……有意,有法,有意识所识知之法,则为世间或世间之名义。

一〇~一五

三弥离提!凡无眼,无色,无眼识,无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无世间或世间之名义。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法,无意识,无以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无世间或世间之名义。”

[六九]第七 优波先那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优波先那,住王舍城之寒林蛇头岩窟中。

然则其时,毒蛇落于尊者优波先那之身。

时,尊者优波先那,告诸比丘言:“来,汝等将余此身置于卧台运出室外,此身于此处,恰如一握之糠,立即散失。”

如是言时,尊者舍利弗告尊者优波先那曰:“然而我等亦不认为尊者优波先那身之异态,诸根之变坏。”

然而,其时,尊者优波先那如是作言:“来,汝等将余此身置于卧台,运出室外,此身于此处,恰如一握糠,立即散失。”

“友,舍利弗!若有人言:‘余是眼也’,或‘此为余之眼’……‘余为耳……鼻……舌……身……意’,或‘此为余之意’,有如是之心者。友舍利弗!则彼或有身之异态,或有诸根之变坏。友舍利弗!余无如是言:‘余是眼’,或‘此为余之眼’……‘余是耳……鼻……舌……身……意’,或‘此为余之意’。友舍利弗!云何余有身之异态,或诸根变坏耶?”

如是尊者优波先那,久已根绝我见、我所见、憍慢、随眠,故尊者优波先那于“余是眼”,或“此为余之眼”……“余是耳……鼻……舌……身……意”,或“此为余之意”无如是之心。

八~九

时,彼诸比丘将尊者优波先那之身置于卧台运出室外,尊者优波先那之身,于其处,恰如一握之糠散失。

[七〇]优波婆那

※二

时,尊者优波婆那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优波婆那,白世尊言:“大德!现生之法,所称现生之法,大德!如何称此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一一可自知法耶?”

“优波婆那!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感知色,且对色感知之染心,对色有染心,而觉知:‘我对色有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眼见色,感知色,且对色感知有染心,彼对色有染心,而觉知:‘我对色有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五~九

优波婆那!复次又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彼感知法且对法感知有染心,对法有染心,而觉知:‘我对法有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意识法,感知法,且对法感知有染心,彼对法有染心,而觉知:‘我对法有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一〇

优波婆那!然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感知彼色,然对色不感知有染心,对色无染心,彼觉知:‘我对色无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眼见色,虽感知色,若对色不感知染心者,则彼对于色无染心,觉知:‘我对于色无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一一~一五

优波婆那!复次又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虽感知彼法,然对于法感知不染心,对于法无染心,彼觉知:‘我对于法无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意识法,虽对于法感知,而对于法感知不染心,彼对于法无染心,则觉知:‘我对于法无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者,]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七一]第九 六触处(一)

※二

“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则彼尚未果其梵行,离此法、律犹远。”

如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处某者心不能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四~九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汝视眼,‘此为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观照耶?”

“不也,大德!此不然。”

“善哉,比丘!于此,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对此作如实观者,则此为苦之终。汝视耳……视鼻……视舌……视身……视意‘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观照耶?”

“不也,大德!此不然。”

“善哉!比丘!于此,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对此如实观,此即苦之终尽。”

[七二]第十 六触处(二)

※二

“诸比丘!于任何比丘,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为尚未果其梵行,离此法犹远矣!”

如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处某者心不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四~九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观照耶?”“大德!诚然!”“善哉!比丘!于此,比丘!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此,如是,汝之灭除此第一触处,将来不再令生起。汝视耳……视鼻……视舌……视身……视意,‘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观照耶?”

“大德!诚然。”

“善哉,比丘!于此,比丘,汝视意,‘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者,如是汝则灭除此第六触处,将来不再生起。”

[七三]第十一 六触处(三)

※二

“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为尚未果其梵行,离此法犹远矣!”

如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处某者心不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彼是苦耶?抑为乐耶?”

“大德!彼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非然。”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非然。”

一〇

“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意,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有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鹿网品第二(终)

此摄颂:

 说鹿网二经

 于三弥离提

 以说为四经

 优婆先那者

 及优波婆那

 六触处有三

第三 病品

[七四]第一 病(一)

舍卫城因缘。

其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是之精舍有一比丘,因是新参所知甚少,陷于病、苦、恼之状态。大德!愿世尊垂慈愍,赴彼比丘之住处。”

时,世尊闻新参者之语,与罹病之语,知“比丘所知甚少”,乃往彼比丘住处。

彼比丘见世尊由远处来,见已,由床台移动身体。

时,世尊告此比丘曰:“止之,比丘!汝勿于卧床移动身体,此有设座,余可坐此处。”世尊就坐于所设之座。

坐已,世尊告此比丘曰:“比丘!汝之病有少愈否?食养物充分否?苦痛之感觉减退而无增加,感减退而不感其增进耶?”

“大德!余之病未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余增加强烈之苦感而无减退,唯感其增加而不感其减退。”

“比丘!汝有无何等之恶作耶?有无何等之后悔耶?”

“大德!诚然,我有大恶作、有大后悔。”

“但,汝有无以戒故,而自为难耶?”

“大德!不然。”

一〇

“比丘!汝若言不以戒故而自为难者,然则比丘!汝恶作于何事?以何为汝之后悔耶?”

“大德!余尚不知世尊为持戒清净所说之法。”

一一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为持戒清净所说之法,然则如今,比丘!汝知余为何说法耶?”

“大德!我知世尊为舍离染欲而说法。”

一二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为舍离染欲而说法则可。比丘!余之所说者此法为舍离染欲。

一三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量耶?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无常者,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大德!不然。”

一四

“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而有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五

世尊说此已。彼比丘欢喜、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而此所宣之教法,彼比丘生远尘离垢而生法眼,乃曰:“凡生起之法,此皆灭尽之法。”

[七五]第二 病(二)

一~一〇

[全文同于前经]

一一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为持戒清净所说之法,然则如今,汝知余为何说法耶?”

“大德!我知。世尊为无取着般涅槃而说法。”

一二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为无取着般涅槃而说法则可。比丘!余之所说者此法为无取着、般涅槃。”

一三~一四

[全文同与前经]

一五

世尊宣说已。彼比丘欢喜、欢受于世尊之所说。而此宣说之教法,彼比丘之心无所取着,而解脱诸漏。

[七六]第三 罗陀(一)

※二

时,尊者罗陀……

坐于一面之尊者罗陀,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听此法以远离其他,单独热诚,专心于精勤而住。”

“罗陀!凡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五~九

罗陀!何者是无常?罗陀!眼是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色是……眼识是……眼触是……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无常,对此汝应舍欲贪。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一〇

意是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法是……意识是……意触是……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一一

罗陀!凡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七七]第四 罗陀(二)

※四

“罗陀!凡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五~一〇

罗陀!何者是苦?罗陀!眼是苦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色是……眼识是……眼触是……乃至……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苦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一一

罗陀!凡苦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七八]第五 罗陀(三)

※四

“罗陀!凡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五~九

罗陀!何者是无我?罗陀!眼是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色是……眼识是……眼触是……凡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一〇

意是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法是……意是……意识是……意触是……凡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一一

罗陀!凡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七九]第六 无明(一)

※二

时,有某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若舍此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有如是之一法耶?”

“比丘!有一法,若舍此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

“然则,大德!若舍何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之一法耶?”

“比丘!无明是一法,舍此一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

“然而,大德!如何知,如何见之比丘,其无明消失而生明耶?”

“比丘!知、见于眼是无常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色……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知、见是无常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也。

七~一一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

一二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

[八〇]第七 无明(二)

一~五

[全文同于前经]

“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如是之所闻:‘法不适于偏执。’比丘!若比丘之所闻:‘法不适于偏执。’如是者,彼则知解一切法。以知解一切法,则晓了一切法。晓了一切法,则见一切微象与他相异。见眼与他相异……色……眼识……眼触……乃至……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见与他相异。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

[八一]第八 比丘

※二

时,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于此处有外道普行沙门等如是问我等:‘诸友!于沙门瞿昙之处,修梵行有何之效耶?’大德!受如是问……为苦之晓了……。”

“诸比丘!实则汝等受如是问,而作如是答者,此乃复说余之所说,非以非实诬谤我,乃以法随法作释。又,此与法相同之大小言说,皆不蒙受任何非难。诸比丘!汝等为晓了苦而在余处修梵行故。

诸比丘!外道普行沙门等,若如斯问汝等:‘汝等言为苦之晓了于瞿昙沙门处修梵行,其如何为苦耶?’诸比丘!汝等对彼外道普行沙门应作如是答:

六~一一

‘诸友等!眼是苦,为晓了于此,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色是苦……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者,为晓了此等亦是苦,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亦是苦,为晓了于此,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友等!此即是苦,为晓了于此,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

一二

受如是问,诸比丘!汝等对彼外道普行沙门,应作如是答。”

[八二]第九 世间

※二

尔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所称‘世间、世间者’,大德!于何意义称之为世间耶?”

“比丘!破坏,是故称之为世间。是何物之破坏?

四~九

诸比丘!眼是破坏,色是破坏,眼识是破坏,眼触是破坏,耳是……鼻是……舌是……身是……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破坏。

一〇

比丘!破坏,其故称之为世间。”

[八三]第十 颇勒具那

※二

尔时,尊者颇勒具那……

坐于一面之尊者颇勒具那,白世尊言:

四~八

“大德!有如是之眼耶?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以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行路,以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大德!有如是之意耶?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行路,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

一〇~一四

“颇勒具那!非如是之眼,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以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行路,以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

一五

颇勒具那!无如是之意,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行路,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

病品第三(终)

此摄颂曰:

 于病说二经

 罗陀说他三

 无明又说二

 比丘与世间

 颇勒具那者

 亦说为三经

第四 阐陀品

[八四]第一 败坏

※二

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阿难白世尊言:“大德!所称‘世间、世间者。’大德!于何之意义,以称之为世间耶?”

“阿难!凡败坏之法,于圣者之律,则称之为世间。阿难!何者为败坏之法耶?

五~九

阿难!眼是败坏之法,色是败坏之法,眼识是败坏之法,眼触是败坏之法也。凡以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败坏之法……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一〇

意是败坏之法,法是败坏之法,意识是败坏之法,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败坏之法。

一一

阿难!凡败坏之法,于圣者之律,此称之为世间。”

[八五]第二 空

※二~三

尔时,尊者阿难……白世尊言:“大德!所称‘空世间、空世间者。’大德,于何之意义,以称之为空世间耶?”

“阿难!于我、或于我所是空,是故称之为空世间。阿难!何者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耶?

五~一〇

阿难!眼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色于我、或于我所是空。眼识于我、或于我所是空。眼触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耳……鼻……舌……身……意……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于我、或于我所亦是空。

一一

阿难!于我、或于我所是空故,是故,称之为空世间。”

[八六]第三 简约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难……白世尊言:“大德!愿世尊为我说示简约之法,我闻世尊此法,一人远离其他,不放逸,热诚专心而住。”

四~九

“阿难!汝以此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为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大德!不然。”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识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大德!不然。”

“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意是……法是……”

“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大德!不然。”

一〇

“阿难!如是观者,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以得解脱,谓有‘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八七]第四 阐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准陀及尊者阐陀住灵鹫山。

尔时,尊者阐陀罹病,陷于严重之苦恼状态。

时,尊者舍利弗夕时从静座而起,至尊者大准陀处,如次谓彼曰:“友,准陀!同赴尊者阐陀之处探病!”

“友!唯然。”尊者大准陀答尊者舍利弗。

于是,尊者大准陀与尊者舍利弗,共赴尊者阐陀之处。至已,就坐于所设之座。

着座已,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阐陀言:“友阐陀!汝病有少愈耶?食养物充足耶?苦痛之感觉减退而无加增,感觉其减退,不感觉其增进耶?”

“友舍利弗!余之病未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余强烈之苦感,加增而无减退,唯感其增进,不感其减退。

友!譬如强力之勇士,以锐刃截头。如是友!过度之体风,以害余之头。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觉其减退。

友!譬如有力之勇士,以布片强力缠缚头上。友!如是过度之体风,使余感苦痛。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其减退。

一〇

友!譬如熟巧屠牛者、或屠牛者弟子,以锐利之牛刀,戳贯腹部。友!如是过度之体风贯戳余腹。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其减退。

一一

友!譬如二强力之勇士,捕捉弱者之腕,各执其一以炙烤于炭火上。友!如是,余身体有过度之热。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其减退。

一二

友舍利弗!持刀刃来与余,余不欲存活。”

一三

“尊者阐陀!勿持刀刃来,尊者阐陀当续存活,我等愿尊者阐陀续存活。若尊者阐陀无适宜之食物者,我为尊者阐陀寻来适宜之食物。若尊者阐陀无适宜之药物者,我为尊者阐陀寻来适宜之药物。若尊者阐陀无适宜之看护者,我为尊者阐陀看护。尊者阐陀勿谓持刃物来,尊者阐陀当续存活!我等愿尊者阐陀续存活!”

一四

“友舍利弗!余非无适宜之食物,余有适宜之食物。余非无适宜之药物,余有适宜之药物。余非无适宜之看护者,余有适宜之看护者。然而友!余长时无有不可意,以可意而奉侍大师。友!此实于佛弟子之最适宜。奉侍大师以可意而无有不可意事,此应无再有矣。阐陀比丘谓持刀刃来,友舍利弗!请如是了解。”

一五

“尊者阐陀!若愿释答我等质问之义,我等则以二、三点问于尊者阐陀。”

“友舍利弗!请问,由闻我等将知此义矣。”

一六

“友阐陀!汝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以耳……以鼻……以舌……以身……友阐陀!汝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一七

“友舍利弗!余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以耳……以鼻……以舌……以身……友舍利弗!余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

一八

“友阐陀!汝于眼、于眼识、于眼识所识之法,以何见、何知耶?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耶?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友阐陀!汝于意、于意识、于意识所识之法,以何见、何知耶?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耶?”

一九

“友舍利弗!余于眼、于眼识、于眼识所识之法,见灭,知灭。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友舍利弗!余于意、于意识、于意识所识之法,见灭,知灭,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

二〇

如是说已,尊者大准陀语尊者阐陀言:“友阐陀!然者,以彼世尊之此教,应常时善予思量。于依止者有动转,无依止者则无动转。无动转则有轻安,有轻安者则无喜悦,无喜悦者则无来往,无来往者则无生死,无生死者则无此世、无来世、无两界之中间,此始为苦恼之灭尽。”

二一

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准陀以此教诫,教诫尊者阐陀之后,起座离去。

二二

时,尊者阐陀于尊者等离去未久,即持刀刃自刎。

二三

于是,尊者舍利弗来至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二四

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白世尊言:“大德!尊者阐陀持刀自刎,彼之所趣,彼之来世为何耶?”

“舍利弗!阐陀比丘于前与汝,非说无应受之身耶?”

二五

“大德!有名为弗婆伊奢那之跋耆族村,于该处有尊者阐陀之友家,亲善之家、有往来之家。”

二六

“舍利弗!此等确为尊者阐陀比丘之友家、亲善之家、往来之家。然而舍利弗,余不说此为‘有应受之身’。舍利弗!凡人弃其身,受他身,余称此为‘有应受之身’,然而阐陀比丘则非此。故阐陀比丘不再有矣,舍利弗应当如是见。”

[八八]第五 富楼那

※二

时,尊者富楼那来诣世尊住处。诣已……

坐于一面之尊者富楼那,白世尊言:“大德!愿世尊为我说示简略之法,我闻世尊之法,则一人以远离其他,不放逸,热诚专心而住。”

“富楼那!以眼识知有色,快意、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比丘若存念喜、赞、恋著于此者,则存念喜、赞、恋着,于彼则起喜悦心,由生起喜悦心,则有苦之生起,富楼那!余作是言。富楼那!以耳识知有声……以鼻识知有香……以舌识知有味……以身识知有触……富楼那!以意识知有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赞、恋著于此者,则存念喜、赞、恋着,于彼生起喜悦心,因生起喜悦心,则有苦之生起,富楼那!余作是言。

富楼那!以眼识知有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不赞、不恋着此者,以不喜、不赞、不恋着此,于彼喜悦心则灭,因喜悦心之灭,则有苦之灭。富楼那!余作是言……乃至……富楼那!以意识知有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比丘若不喜、不赞、不恋着此者,则不喜、不赞、不恋着此,于彼喜悦心则灭,因喜悦心之灭,则有苦之灭。富楼那!余作是言。

富楼那!余以此简约之教诫,而予教诫。汝将住于何处耶?”

“大德!有名为须那巴兰陀地方,余将住彼处。”

“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凶恶。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粗暴。富楼那!若须那巴兰陀人嘲骂汝,富楼那!于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嘲骂我,于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掌打我。’世尊!于此应如是,善逝!于此应如是。”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掌打汝,富楼那!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掌打我,于此我应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用土块打我。’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土块打汝,富楼那!于此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土块打我,于此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杖打我。’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一〇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杖打汝,富楼那!于此汝应作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杖打我,于此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刀剑击我。’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一一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刀剑击汝,于此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刀剑击我,于此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刀剑夺我之生命。’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一二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刀剑夺汝之生命,于此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民,若以利刃夺我之生命,于此我应作如是:‘彼世尊之诸弟子,以身以命为恼、为郁、为厌、以求持利刃者,对彼等之持此利刃者,我乃不求而得。’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一三

“善哉,善哉!富楼那!汝具有此自调与安息,汝能住须那巴兰陀地方。富楼那!此是其时。”

一四

其时,尊者富楼那欢受、随喜于世尊之语,从座而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收座卧具携衣,向须那巴兰陀地方游方而去。次第游方,到达须那巴兰陀地方,尊者富楼那于须那巴兰陀地方住下。

一五

时,尊者富楼那遂于次期之雨季令五百信士归佛,于同雨季证得三明。于其同雨季入涅槃。

一六

因此,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之住处……

一七

坐于一面此等之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名为富楼那彼乃良家之子,为世尊以简约之教诫所教诫,彼已殁矣!彼之所趣为何?彼之来世耶?”

“诸比丘!良家之子富楼那是贤明。随法行法,以法之故,不令余苦。诸比丘!良家之子富楼那入般涅槃矣。”

[八九]第六 婆醯迦

※二

时,尊者婆醯迦来诣世尊之住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婆醯迦,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简约说法,我闻世尊之法,独自一人将远离其他,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

四~八

“婆醯迦!汝对此如何思惟: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而凡物之无常者,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而凡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大德!不然。”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识是……眼触是……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为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而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而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大德!不然。”

一〇

“婆醯迦!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于眼、于色、于眼识……于眼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于此亦厌嫌,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于解脱而解脱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再生。”

一一

因此,尊者婆醯迦欢受、随喜于世尊之所说,即从座起,礼拜世尊,行右绕之礼离去。

一二

时,尊者婆醯迦独自一人,远离其他,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不久,良家之子等,为此乃从在家而出家得度,对无上梵行之终末(罗汉果)于现法自证知、实现、逮达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再生。

一三

而尊者婆醯迦,即成为阿罗汉之一。

[九〇]第七 动着(一)

※二

“诸比丘!动着是疾病,动着是肿物,动着是刺箭。然则诸比丘!如来于此,以无动着,离刺箭而住。

然而诸比丘!比丘于此应期望我为无动着,离刺箭而住。

应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依眼而思量,不思量眼是我有。不思量色,于色有不令思量,不依色而思量,不思量色是我有。不思量眼识,不思量有眼识,不依眼识而思量,不思量眼识是我有。不思量眼触,不思量有眼触,不依眼触而思量,不思量眼触为我有。凡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

五~八

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依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从法而思量,不思量法是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依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识是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依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触是我有。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

一〇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依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是我有。

一一

彼无如是之思量,对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执着,无执着则不生爱慕,无爱慕则独自入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再生。”

[九一]第八 动着(二)

※二

“诸比丘!动着是疾病,动着是肿物,动着是刺箭。然则诸比丘!如来于此无动着、离刺箭而住。

诸比丘!比丘于此,应期望我无动着,离刺箭而住。

四~八

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依眼而思量,不思量眼是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眼识,不思量眼触,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于物,或思量有物,或依物而思量,或思量物是我有,此与彼是异,因异而著于有之世间,则以有而喜于此,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依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意触,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有,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于物,或思量有物,或依物思量,或思量物是我有,此与彼物是异,因异而著于有之此世间,则以有而喜于此。

一〇

诸比丘!于蕴、界、处,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彼无如是之思量,则对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执着,无所执着则不生爱慕,无所爱慕则独自入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九二]第九 二法(一)

※二

“诸比丘!为汝等说二法,对此当谛听。诸比丘!以何为二法耶?

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是。诸比丘!此称为二法。

诸比丘!或有如是言:‘余置此之二法,以示说他之二法。’此唯是彼之语量。虽遇他之问,而亦难圆其所答,更陷于困迷。

何以故?诸比丘!此犹如处于非境。”

[九三]第十 二法(二)

※二

“诸比丘!缘二法而生识。诸比丘!如何缘二法而生识耶?

以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眼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色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如是此等二法为动转、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则眼识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眼识之生起为因为缘,其因与缘亦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眼识如何成为常住耶?诸比丘!凡此等三法之合会、集结、和合,诸比丘!称此为眼触。眼触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眼触之生起为因为缘,此因与缘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而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眼触如何为常住耶?诸比丘!触而感受、触而思考、触而识知,如是此等之法亦为动转、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

以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

以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

以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

以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

以意与法为缘而生意识。意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色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如是此等二法是动变、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意识亦为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意识之生起为因为缘,其因与缘亦为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意识如何是常住耶?诸比丘!凡此等三法之合会、集结、和合,诸比丘!称此为意触。意触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意触之生起为因为缘,其因与缘亦为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而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意触如何为常住耶?诸比丘!触而感受,触而思考,触而识知,如是此等之法亦动转、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

诸比丘!如是缘二法而生识。”

阐陀品第四(终)

其摄颂曰:

 败坏空简约

 阐那富楼那

 以及婆醯迦

 再说二动着

 依二说他二

第五 弃舍品

[九四]第一 所摄取(一)

※二

“诸比丘!于此等六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者。以何者为六耶?

三~七

诸比丘!于眼之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于耳之触处……鼻之触处……舌之触处……身之触处……

诸比丘!于意之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

诸比丘!于此等之六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

一〇

诸比丘!于此等之六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以何者为六耶?

一一~一五

诸比丘!于眼之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于耳之触处……鼻之触处……舌之触处……身之触处……

一六

诸比丘!于意之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

一七

诸比丘!于此等之六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

一八

世尊宣说于此……师更作此语曰:

(一)“诸比丘!于触处有六种,无摄护于此者,则逢苦;得其摄护者,则以信为友,无漏而住。

(二)见可意之色,又见不可意之色,对可意之色应防染心之路;对不可意,以此非我所爱,不得污于意。

(三)于第二,闻可爱、不可爱之声,则不惑于可爱之声,更应慎于不怀瞋于不爱之声,此非我所爱,不污于意。

(四)可意之香,更又嗅不净、不快之香,则对不快者以防怒,对快者勿引欲念。

(五)味甘美之味,其次,又味一时不味之味,于甘美之味莫恋着,对不味亦勿停迹于愤恚。

(六)触于快触,亦不醉于快乐,触于苦者,亦不摇动。二种之触,对乐与苦,心处中性,无任何喜与怒。

(七)迷想之人,有迷执、有想,往赴卑陋之轮回。依意所成五欲之家者,依舍却而出离。

(八)如是,意若有修练六处者,则虽触此亦心不摇。诸比丘!克此等之贪瞋,始为到达生死彼岸之人。”

[九五]第二 所摄取(二)

※二

时,尊者摩罗迦子,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摩罗迦子,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简约说法,我闻世尊所说之法,当独自远离其他,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

“于此摩罗迦子!汝年老朽,已达寿高年迈之老龄,年少比丘若请‘垂教简约之教诫’,则我对彼等,当以何相告耶?”

“大德!我虽年老朽,已达寿高年迈之老龄,大德!仍请世尊简约说法,善逝!简约说示法。想当了知我世尊所说之意义,想当为我世尊所说之法嗣者。”

“摩罗迦!汝于此作如何思惟?对此等未见、未曾见之眼所识之色,汝今亦未曾见、以后对此等亦未曾见,于此,汝有起欲念、染心、爱情否?”

“大德!不然。”

七~一〇

“对此等未闻、未曾闻之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一一

此等未识、未曾识之意所识之法,汝今亦未曾识、以后亦未曾识此等,于此,汝有起欲念、染心、爱情否?”

“大德!不然。”

一二

“摩罗迦子!又此,汝于法见闻感识,所见为如所见,所闻为如所闻,所感为如所感,所识为如所识。

一三

摩罗迦子!汝于法见闻感识,见者即如所见,闻者即如所闻,感者即如所感,识者即如所识。是故,摩罗迦子!汝不为贪瞋痴所累,摩罗迦子!汝以不为贪瞋痴所累,汝不恋著于此见闻感识。因此,摩罗迦子!汝不在此世、不在来世、不在两界之中间,此为苦恼之灭尽。”

一四

“大德!我世尊简约所说之意义,已精细识知。

(一)怀爱相于胸者,见色则失正念,感而执著于心,又对此存念恋慕。由色生其种种痛苦、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恼苦。如是积苦,称为远离涅槃。

(二)怀爱相于胸者,闻声则失正念,感而执著于心,又对此存念恋慕。由声生其种种痛苦、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恼苦。如是积苦,称为远离涅槃。

(三)怀爱相于胸者,嗅香则失正念……

(四)怀爱相于胸者,味味则失正念……

(五)怀爱相于胸者,触触则失正念……

(六)怀爱相于胸者,知法则失正念……

(七)彼于色不为所染,见色而护念,感色而无执心,又对此不存念恋着。恰如见色,如行出世间之受者,彼之苦消灭而无积。彼如是以正念游行,如是于苦无积,称为近于涅槃。

(八)彼于声不为所染,闻声而护念……

(九)彼于香不为所染,嗅香而护念……

(一〇)彼于味不为所染,味味而护念之……

(一一)彼于触不为所染,触触而护念之……

(一二)彼于法不为所染,识法而护念之……

大德!我世尊所简约说示之意义,于是已精细了知。”

一五

“善哉,善哉!摩罗迦子!汝摩罗迦子对余简约所说之意,已精细了知是为甚善。

(一)怀爱相于胸者,见色而失正念,执着心而感色,又对此存念恋慕。由色生种种痛苦、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恼苦,如是积苦、称为远离涅槃。……乃至……

(※二)彼于法不染,识法则护念,无执心以感法,又对此不存恋着。恰如识法,行出世间之受,彼之苦消灭无积。如是彼以正念而游行,如是无积苦,称为近于涅槃。

摩罗迦子!对余此简约所说之意义,应如是精细而见。”

一六

时,尊者摩罗迦子欢受、随喜世尊之所说,即从座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离去。

一七

时,尊者摩罗迦子独自一人,远离其他者,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不久,良家之子等,为此能由在家而出家得度,对无上梵行之终末(罗汉果),于现法实现、自证知,于此逮得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

尊者摩罗迦子,成为阿罗汉之一。

[九六]第三 退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退法与不退法与六胜处。

诸比丘!如何为退法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法。比丘若认是于此,不舍、不排、不坏、不使归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退堕于我善法。此为世尊对此所说示之退[法]应如是知。

五~九

复次,诸比丘!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诸法。比丘若认是于此,不舍、不排、不坏、不使归于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退堕于我善法。此乃世尊所说示之退[法],应如是知。

一〇

诸比丘!退法者,当即如是。

一一

诸比丘!如何为不退法耶?

一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诸法。比丘若不认是于此,则舍此、排、坏、使归于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不由我善法退堕。此为世尊对此所说之不退[法]。应如是知。

一三~一七

复次,诸比丘!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诸法。比丘若不认是于此,则舍此、排、坏、使归于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不由我善法退堕,此乃世尊所说示之不退[法]。应如是知。

一八

诸比丘!不退法者,当即如是。

一九

诸比丘!如何是六胜处耶?

二〇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若不起系缚可缘之法,此比丘当知:‘此是最胜,此即是处,此乃世尊所说之胜与处。’应如是知。

二一~二五

复次,诸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邪恶不善有忆念志望,彼若不起系缚可缘之法,则此比丘当知:‘于此是处、是胜,此乃世尊所说之胜处[法]。’应如是知之。

二六

比丘等,此等称之为六胜处。”

[九七]第四 不放逸住者

舍卫城因缘。……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放逸住者与不放逸住者。且谛听。

诸比丘!如何为放逸住者耶?

诸比丘!不摄护眼而所住者,其心为眼所识之色境所污,彼心为所污无喜乐,若无喜乐则无欢悦,若无欢悦则无轻安,若无轻安则所住皆苦,有苦者之心不得定,心若不得定,则诸法不现,诸法若不现者,则称为放逸住者。

五~九

诸比丘!不摄护耳根……不摄护鼻根……不摄护舌根……不摄护身根……不摄护意根而住者,其心为意所识之法[境]所染污,心为染污者,彼无喜乐,无喜乐者即无欢悦,若无欢悦者即无轻安,若无轻安之住即苦,有苦者心不得定,心不得定则诸法不现前,诸法不现前者,则称为住放逸者。

一〇

诸比丘!放逸者为如是。

一一

诸比丘!如何为不放逸者耶?

一二

诸比丘!摄护眼根而住者其心,不为眼所识之色境所污,彼心不污生喜乐,于有喜乐者,生欢悦,于心欢悦者,则身有轻安,于身有轻安者,则住安乐,安乐者之心得定,心得定者,则诸法现前,诸法现前则称为不放逸住者。

一三~一七

诸比丘!摄护耳根……摄护鼻根……摄护舌根……摄护身根……摄护意根而住者,其心不为意所识之法境所污,彼心不污生喜乐,于有喜乐者,生欢悦,于心有欢悦者,则身有轻安,于身有轻安者,则住安乐,有安乐者之心,则得定,心得定者,则诸法现,诸法现前者,则称为不放逸住者。

一八

诸比丘!如是为不放逸住者。”

[九八]第五 摄护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摄护与不摄护,且谛听。

诸比丘!如何为不摄护耶?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比丘若悦赞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应自知:‘我由善法退堕,此乃世尊所说示之退[法]。’应如是知。

五~九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悦赞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当自知:‘我由善法退堕,此乃世尊所说示之退[法]。’应如是知。

一〇

诸比丘!如是为不摄护。

一一

诸比丘!如何为摄护耶?

一二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悦不赞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当自知:‘我不由善法退堕,此世尊所说示之不退[法]。’应如是知。

一三~一七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若比丘不悦不赞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当自知:‘我不由善法退堕,此世尊所说示之不退[法]。’应如是知。

一八

诸比丘!如是为摄护。”

[九九]第六 三昧

※二

“诸比丘!当增修于定(三昧)。诸比丘!心具定之比丘,可如实知事物。

如何如实知事物耶?

如实知‘眼是无常’,如实知‘色为无常’,如实知‘眼识是无常’,如实知‘眼触是无常’,如实知‘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无常。’

五~九

如实知‘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如实知‘法是无常’,如实知‘意识是无常’,如实知‘意触是无常’,如实知‘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无常。’

一〇

诸比丘!当增修于定,心具定之比丘,可如实知事物。”

[一〇〇]第七 独想

※二

“诸比丘!当致力于独想。诸比丘!独想之比丘,如实知事物。

如何而得如实知事物耶?

四~九

如实知‘眼是无常’,如实知‘色是无常’,如实知‘眼识是无常’,如实知‘眼触是无常’,如实知‘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无常’,如实知‘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

一〇

诸比丘!当致力于独想。诸比丘!独想之比丘,如实知事物。”

[一〇一]第八 非汝等有(一)

※二

“诸比丘!凡非汝等之所有者,此应摒弃,摒弃于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

如何是非汝等之所有者?

诸比丘!眼非汝等之所有者,应摒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色非汝等之所有者,应摒弃此等,摒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眼识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眼触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非汝等之所有者,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

五~九

耳非汝等之所有……鼻非汝等之所有……舌非汝等之所有……身非汝等之所有……意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法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意识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意触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

一〇

诸比丘!凡于此逝多林所存之草薪枝叶,人人得将运去、燃烧,或随各自所好而处置,于汝等亦有:‘众人将我等运去、燃烧,或随各自所好,将我等处[置],有如是之心耶?’”

“大德!不然。”

“此何故耶?”

“大德!此我等之我,亦非我所有。”

一一~一六

“诸比丘!正是如此,眼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色非汝等之所有……眼识……眼触……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

[一〇二]第九 非汝等有(二)

※二~九

[与前经之二~九全同,惟缺一〇~一六。]

[一〇三]第十 优陀罗

※二

“诸比丘!罗摩子郁陀迦作如是之语:

 余实明智者

 实一切胜者

 不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然而,诸比丘!此罗摩子郁陀迦为不明智者,却云:‘余为明智者。’不为一切胜者,却云:‘余为一切胜者。’不掘取苦根,却云:‘余掘取苦根。’

于此诸比丘!应作如是言曰:

 余实明智者

 余一切胜者

 不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诸比丘!如何比丘是明智者耶?

诸比丘!比丘如实知六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故。诸比丘!如是比丘是明智者。

诸比丘!如何之比丘是一切胜者耶?

诸比丘!比丘如实知六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故。诸比丘!如是比丘是一切胜者。

诸比丘!如何之比丘是不掘取,而掘取苦根耶?

诸比丘!苦为此四大所属,父母所生,饭粥所积,无常、蚀坏、磨消、破损、溃灭之法,为此身之别名,诸比丘!苦根为此渴爱之别名。诸比丘!比丘之抛弃渴爱,断苦根,如无头之多罗树,为非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故,诸比丘!如是比丘不为所掘取,而掘取苦根。

诸比丘!罗摩子郁陀迦作如是语:

 余实明智者

 实一切胜者

 不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然而诸比丘!此罗摩子郁陀迦为不明智者,却云:‘余是明智者。’不为一切胜者,却云:‘余为一切胜者。’为未掘取苦根,却云:‘余掘取苦根。’

于此诸比丘等,当如是说:

 余实明智者

 实一切胜者

 不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弃舍品第五[终]

其摄颂:

 二所摄取退

 放逸者摄护

 三昧与独想

 非汝优陀罗

[六处相应]第二 五十品

此品之摄颂:

 无明与鹿网

 病第四阐陀

 弃舍五十经

 此二五十品

第一百经[终]

第三 五十[经]品

第一 安稳者品

[一〇四]第一 安稳者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安稳者之教、法教,且谛听。

诸比丘!何为安稳者之教耶?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此等为如来所舍弃、断根,如无头之多罗树,为非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又因此等之舍弃,如来说示适宜之教,故如来称为安稳者。

五~九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此等为如来所舍弃,断根,如无头之多罗树,为非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又因此等之舍弃,如来说示适宜之教,故如来称为安稳者。

一〇

诸比丘!此为安稳者之教、法教。”

[一〇五]第二 执取

※二

“诸比丘!何者之存在,何者之执取,生起内部之乐苦耶?”

“大德!我等之法,乃以世尊为根据。”

“诸比丘!眼之存在,执取于眼而汝等生起内部之乐苦。耳、鼻、舌、身、意之存在,执取于意,汝等生起内部之苦乐。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惟之:眼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然而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然则!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不予执取,而生起内部之乐苦否?”

“大德!不然。”

六~一〇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然则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然则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不予执取,而生起内部之苦乐否?”

“大德!不然。”

一一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鼻、舌、身、意,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乃生:‘我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〇六]第三 苦

※二

“诸比丘!我说苦之生起与灭没,且谛听。

诸比丘!何为苦之生起耶?

四~九

以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三者之和合为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此苦之生起。以耳与声……以鼻与香……以舌与味……以身与触……以意与法为缘生意识,三者之和合为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诸比丘!此乃苦之生起。

一〇

诸比丘!何为苦之灭没耶?

一一

以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生爱,依其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取之灭尽,由取之灭尽,则有之灭尽,依有之灭尽,则生之灭尽,依生之灭尽,则老死、忧悲苦恼绝望灭尽。如是而此一切苦蕴灭尽,此乃苦之灭没。

一二~一五

以耳与声为缘生耳识……以鼻与香为缘生鼻识……以舌与味为缘生舌识……以身与触为缘生身识……

一六

以意与法为缘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生爱,依其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取之灭尽,依取之灭尽,则有之灭尽,依有之灭尽,则生之灭尽,依生之灭尽,则老死、忧悲苦恼绝望灭尽。如是而此一切苦蕴灭尽。诸比丘!此乃苦之灭没。”

[一〇七]第四 世间

※二

“诸比丘!说世间之生起与灭没。且谛听。

诸比丘!以何为世间之生起耶?

以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生爱,依爱之缘而取,依取之缘而有,依有之缘而生,依生之缘而有老死、忧悲苦恼绝望,此即世间之生起。

五~八

以耳与声为缘……以鼻与香为缘……以舌与味为缘……以身与触为缘……

以意与法为缘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爱,依爱之缘而取,依取之缘而有,依有之缘而生,依生之缘而有老死、忧悲苦恼绝望。此即世间之生起。

一〇

以何为世间之灭没耶?

一一~一六

以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爱,依其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取之灭尽……如是灭尽此一切苦蕴。

一七

比丘等!此即世间之灭没。”

[一〇八]第五 胜

※二

“诸比丘!何者之存在,以执取于何者,恋著于何者,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耶?”

“大德!我等之法,乃以世尊为根据。”

“诸比丘!眼之存在,以执取于眼,恋著于眼,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

五~九

耳之存在……鼻之存在……舌之存在……身之存在……意之存在,以执取于意,恋著于意,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

一〇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惟: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而不予执取,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耶?”

“大德!不然。”

一一

“耳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一二

“鼻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一三

“舌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一四

“身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一五

“意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而不予执取,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者’或‘余为劣者’耶?”

“大德!不然。”

一六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于解脱而‘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〇九]第六 系缚

※二

“诸比丘!为说可系缚之法与系缚,且谛听。

比丘等,何者为可系缚之法耶?何者为系缚耶?

诸比丘!眼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系缚。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为可系缚之法也,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系缚。

一〇

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以此称为系缚。”

[一一〇]第七 执取

※二

“诸比丘!为说可执取之法与执取,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可执取之法耶?何者为执取耶?

诸比丘!眼为可执取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是执取。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为可执取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执取。

一〇

诸比丘!此等称为可执取之法,于此称为执取。”

[一一一]第八 了知(一)

※二~七

“诸比丘!于眼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于意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

八~一三

诸比丘!于眼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于意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

[一一二]第九 了知(二)

※二~七

“诸比丘!于色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于声……于香……于味……于触……于法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

八~一三

诸比丘!于色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于声……于香……于味……于触……于法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

[一一三]第十 侍闻

一时,世尊住那提卡砖堂。

时,独坐冥想之世尊,宣说此教法曰:

“缘眼与色而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依爱之缘……[参照一〇七、四]……如是则生起一切苦蕴。

四~八

缘耳与声……缘鼻与香……缘舌与味……缘身与触……缘意与法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缘爱生取……[参照一〇七、九]……如是则生起此一切苦蕴。

缘眼与色而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爱,依此爱无余离却灭尽,则有取之灭尽……[参照一〇六、一一]……如是此一切苦蕴灭尽。

一〇~一四

缘耳与声……缘鼻与香……缘舌与味……缘身与触……缘意与法而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生爱,依此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有取之灭尽……[参照一〇六、一六]……如是则此一切苦蕴之灭尽。”

一五~一七

其时有一比丘侍闻世尊而立。世尊见此比丘侍闻而立,见已,乃对此比丘曰:

“比丘!汝闻此教法否?”

“大德!唯然,我闻此。”

“比丘,汝当习此教法。比丘!汝须通达此教法。比丘!汝须受持此教法,比丘!此教法为梵行之根本者。”

其摄颂:

 安稳者执取

 苦世间与胜

 结缚与执取

 二了知侍闻

第二 世间欲类品

[一一四]第一 魔索(一)

※二~七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被魔索所缠络,彼即被魔缚所缚,而顺波旬之意欲……诸比丘!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则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被魔索所缠络,彼被魔缚所缚,而顺于波旬之意欲。

八~一三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脱于魔索,彼解魔系缚,不顺于波旬之意欲。……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脱于魔索,彼解离魔缚,不顺于波旬之意欲。”

[一一五]第二 魔索(二)

※二~七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此比丘则被缚于眼所识之色,可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以顺于波旬之意欲。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被缚于意所识之法,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以顺于波旬之意欲。

八~一三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不被缚于眼所识之色,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不顺于波旬之意欲……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称为不被缚于意所识之法,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不顺于波旬之意欲。”

[一一六]第三 世间欲类(一)

※二

“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到达苦之终。”宣说此后,世尊则从座起,而入精舍。

时,世尊离去不久,此等之比丘心生思念:“诸友!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此教,而未精细解说其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所略说,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

时,此等比丘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乃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于世尊所略说未精细解说之意义,能精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当诣尊者阿难处。诣已,向尊者阿难,可问此之意义。”

于是,此等比丘来诣阿难处。诣已,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交谈亲爱、恳勤之语已,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向尊者阿难曰:“友阿难!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此教,而未精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友!世尊去后不久,吾等比丘心生思念:‘诸友!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此教,而未精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之略说,而未详细解说者,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友!于此,吾等心生思念:‘诸友,此尊者阿难为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略说,而未详细解说者,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来诣尊者阿难处,诣已,可向尊者阿难以问此义。’请尊者阿难,以为解说。”

“诸友!譬如有人欲得树心,为求树心、探寻树心而巡行,于有树心之挺拔直立树前,舍其根,舍其干,思向枝叶以探寻树心。当大师现前,于世尊之外,向吾问此意义,汝等尊者之所思,此义亦犹如是。诸友!此世尊,知而示知,见而示见,是眼、是智、是法、是梵、是语者、说者,为赍持利益,是施与甘露味之法主如来。而今正是向世尊奉问此意义之时,世尊为汝等赐予释答,汝等对此应护持。”

“实则友阿难!世尊知而示知,见而示见,是眼、是智、是法、是梵、是语者、说者,为赍持利益,是施甘露味之法主如来,而今正是向世尊奉问此义之时。世尊为我等释答,我等当护持于此。然而尊者阿难,为大师所赞扬,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对世尊之略说,能以详解此教之意义,而未予详加解说。尊者阿难!当不为难,请为解说。”

“然则,诸友!且谛听,善思惟,我当为说。”

“唯然,友!”此诸比丘应答尊者阿难。

一〇

尊者阿难答说,如次曰:“诸友!世尊为汝等说:‘诸比丘!余不言由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诸友!世尊略说示教,而未精细解说其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此教之意义,余如是详知:

一一

诸友!凡夫依彼以为世想,若有以为世想者,于圣者之语义彼称之为世。诸友!依何以为世想?以为世思者?诸友!若依眼以为世想,以作为世思者,诸法友!若依耳……依鼻……依舌……依身……诸友!依意,以为世想、以为世思者,于圣者之语义,彼称为世。诸友!若因彼以为世想,以为世思者,于圣者之律,彼称为世。

一二

世尊为汝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解说其详细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诸友!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精细解说其意义,此教之意义,余如是知。然而汝等尊者若有意愿,当诣世尊住处,以奉问此义,世尊将予释答,则应护持。”

“唯然,友!”此比丘等应答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往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一三

坐于一面之诸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达得苦之终。’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解说其详细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大德!世尊离去未久,吾等心如是思念:‘诸友!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未达世间之终而可达得苦之终。”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解说详细之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作详细解说其意义,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

一四

大德!吾等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为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作详细解说,当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往诣尊者阿难之处,向尊者阿难当可问此意义。’因此,大德!吾等往诣阿难住处,向阿难请问此意义。

一五

大德!尊者阿难为吾等,以此法、以此句、以此文解说其意义。”

“诸比丘!阿难是贤者,诸比丘!阿难是大智者。诸比丘!汝等若向余问此之意义,余亦与阿难之对此所释答作完全相同之释答。此即其意义,当如是对此护持。”

[一一七]第四 世间欲类(二)

※二

“诸比丘!余正觉以前,为未证正觉之菩萨[时],起如是之心:‘余心曾触世间之欲念,于今,已成过去、灭尽、变坏。于此,余心或对现在之欲念有多动,或对未来之欲念有少动。诸比丘!当时余起如是心,对余心曾有触之世间欲念,于今已成过去、灭尽、变坏者,于此,余为自己应不放逸,常防护正念。’

然而诸比丘!汝等心亦曾有触世间欲念,于今已成过去、灭尽、变坏。于此,汝等之心或有对现在之欲念多动,或有对未来之欲念少动,然则诸比丘!汝等之心亦曾有触五种之欲念,于今已为过去、灭尽者。于此,汝等为自己应不放逸,常防护正念。

然而,诸比丘!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

说此之后,世尊即从座起,而入精舍。

时,世尊离去未久,此等比丘心生思念:“诸友!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简略说示此教而未详细解说其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

时,此等比丘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乃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略说,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当诣尊者阿难住处。诣已,向尊者阿难请问此之意义。”

因此,此等比丘往诣阿难住处。诣已,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交换亲爱、恳勤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言尊者阿难曰:“友阿难!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此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友!世尊离去未久,吾等心生思念:‘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此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所略说而未详细解说者,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友!吾等心生思念:‘诸友!尊者阿难为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所略说而未作详解说者,当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则诣尊者阿难住处,向尊者阿难问此意义。’尊者阿难,且请解说。”

一〇~一一

“诸友!譬如有人欲得树心,寻求树心,探索树心而出往巡行,应于有树心之树前……

一二

然则诸友!且谛听,当善思惟,我将说此。”

“唯然,友!”此等比丘应答尊者阿难。

一三

尊者阿难作如次言曰:“诸友!世尊为汝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诸友!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其意义,余如是知此教之意义。‘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诸友!于此,世尊乃说示六处之灭尽也。

一四

诸友!对世尊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其意义者,余如是知此教之意义。然则,汝等尊者若有意愿者,当往诣世尊住处请问此义,即如世尊所释答,则应护持。”

“唯然,友!”此诸比丘应诺尊者阿难后,即从座起,往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一五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大德!世尊离去未久,吾等心生如是思念:‘诸友!世尊为吾等:“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者,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

一六

大德!吾等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乃大师所称扬,乃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对世尊之略说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者,或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当诣尊者阿难住处,可向尊者阿难请问此意义。’

一七

大德!因此,我等往诣阿难住处,向尊者阿难请问此意义。大德!尊者阿难,为吾等,以此法、以此句、以此文解说此意义。”

“诸比丘!阿难为贤者,诸比丘!阿难为大智者,诸比丘!汝等若向余问此意义,亦与问于阿难之此释答,完全相同之释答。此乃其意义,如是对此应护持。”

[一一八]第五 帝释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灵鹫山。

时,诸天之主帝释,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立于一面。

立于一面之诸天主帝释,如次白世尊言:“大德!于此大德!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涅槃,乃以何为因?以何缘耶?大德!又此处,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诸天之主!眼所识之色快意、可乐、可爱、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则喜悦、赞美于此,而恋著于此而住者之识,则依止于此,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有执取之比丘,不得入涅槃。

五~九

诸天之主!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可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则喜悦、赞美于此;而恋著于此而住者之识,则依止于此,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有取执之比丘,不得入涅槃。

一〇

诸天之主!于此,或有情现生之不得入涅槃,乃此因、此缘。

一一~一六

诸天之主!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则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之识,则不依止于此,不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无取执之比丘入于涅槃。诸天之主!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识……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则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之识,即不依止于此,不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无取执之比丘入于涅槃。

一七

诸天之主!于此,或有情之现生入于涅槃,乃以此因、乃以此缘。”

[一一九]第六 五结乾闼婆子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灵鹫山。

时乾闼婆之子五结,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立于一面。

[一二〇]第七 舍利弗

尔时,尊者舍利弗住舍卫[城外]之祇陀林给孤独长者之园。

时,有一比丘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共相问讯,交谈亲爱恳勤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言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同住之比丘舍弃戒而转向俗身。”

“友!不守诸根之门,不辨食物之量,不专心于觉醒者,当即如是。友!实则彼之比丘者,不守诸根之门,不辨食物之量,不专心于觉醒者,则彼对完具极净之梵行,欲终生续行,未有如是之理。

友!实则彼比丘若守诸根门,辨食物量,专心于觉醒者,彼能终生续行完具之极净梵行,则有如是之理。

友!如何为守诸根之门耶?友!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眼根而住者,则以此为因,有贪、忧、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而彼为实行摄护其眼根,达到守眼根,眼根之摄护。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则以此为因,有贪、忧、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而彼为实行摄护其意根,达到守意根,意根之摄护。友!如是为守诸根门。

友!如何于辨食物之量耶?友!于此有比丘,深思省虑以摄取食物,不为戏奢,不为庄严庄饰,只要此身之存住,对此继续,以防危害,乃为梵行之利益。思:‘如是,弃除旧之苦感,不生新之苦感。余有生活之质,无有过误,应得安乐住。’友!如是于食物辨量。

友!如何专心于觉醒耶?友!于此有比丘,于日中因经行安坐,以除心诸障碍之法。于夜之初分,因经行安坐,以除心诸障碍之法,于夜之中分,右胁作狮子卧,以一足叠于另一足,正念正智,胸置起床之想,而于夜之后分起出,因经行安坐,除心诸障碍之法,友!如是为专心觉醒。

然而友!应如是修习:‘守我等诸根之门,于食物辨量,专心于觉醒。’友!汝等必如是修习。”

[一二一]第八 罗睺罗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外]祇陀林,给孤独[长者]之园。

时,世尊独坐冥想,心起如是之思念:“罗睺罗正完熟解脱之法,我更指教罗睺罗以灭尽诸漏。”

于是,世尊于晨早着内衣、持钵衣,为托钵赴舍卫城中,食后从托钵归来,以呼尊者罗睺罗曰:“罗睺罗!当取座具,我等为日中之休息,往安达林。”

“唯然,大德!”尊者罗睺罗应诺世尊,持坐具随世尊之后而行。

其时,有数千之天神等,亦随世尊而行:“今日世尊更为指教尊者罗睺罗,于灭尽诸漏。”

时,世尊已入安达林,于一树下坐于所设之座,尊者罗睺罗亦礼拜世尊,坐于一面。世尊言于坐在一面之尊者罗睺罗曰:

“罗睺罗!汝于此作如何思惟耶?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

“眼识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以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此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七~一〇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一一

“意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是如认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法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

“意识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意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彼亦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彼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一二

“罗睺罗!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亦厌嫌于此……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厌嫌于法,厌嫌于意识,厌嫌于意触,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亦厌嫌于此。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得脱而‘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三

世尊宣说已!尊者罗睺罗心欢喜,欢受世尊之所说。而于此宣说之释答,尊者罗睺罗无所取着,其心由诸漏解脱。数千之天神等亦起离尘远垢之法眼,“凡集法者、皆灭法也。”

[一二二]第九 系缚

“诸比丘!为说可系缚之法与系缚,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是可系缚之法?何者是系缚耶?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之欲染,此即是系缚于此。

四~八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之欲染,即是系缚于此。”

[一二三]第十 取执

“诸比丘!为说可取执之法与取执,且谛听。

诸比丘!何者为可取执之法?何者为取执耶?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

诸比丘!此等称为可取执之法。凡对此之欲染,即是取执于此。”

世间欲类品第二(终)

其摄颂曰:

 魔索说二经

 以世间欲类

 又以说二经

 帝释与五结

 尊者舍利弗

 与及罗睺罗

 系缚与取执

 以此名此品

第三 居士品

[一二四]第一 毗舍离

尔时,世尊住于毗舍离[城外]之大林重阁讲堂。

时,名为郁瞿娄毗舍离之居士,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毗舍离人郁瞿娄居士,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大德!于此而又,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居士!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则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之诸识,则依止于此,取著于此。居士!有取执之比丘,则不入于涅槃。

五~九

居士!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居士!有取执之比丘,则不入于涅槃。

一〇

居士!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槃,即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一一~一六

居士!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则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之识,即不依止于此,不取执于此。居士!无取执之比丘,则入于涅槃。居士!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居士!无取执之比丘,则入于涅槃。

一七

居士!于此,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一二五]第二 发提

尔时,世尊住发提族中之发提村。

时,名郁瞿娄发提村人之居士,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发提村人居士郁瞿娄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一六

[应如前经之详说]

一七

“居士!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一二六]第三 那烂陀

尔时,世尊住那烂陀之婆瓦利加庵罗林。

时,居士优波离,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居士优波离,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于此而又,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一六

[可照前经之详说]

一七

“于此,居士!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乃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一二七]第四 婆罗陀阇

尔时,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住憍赏弥国之瞿史罗园。

其时,优填那王来诣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住处,与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共相问讯,交换亲爱恳勤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优填那王言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曰:“婆罗陀阇!此年轻之比丘等,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无娱于诸欲,一生行完具极净之梵行,以至终生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大王!此乃彼之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宣说,而曰:‘来!诸比丘!汝等对于与母相等年龄之女,当起母心想,对与姊妹相等年龄之女,当起姊妹心想,对于与女儿年龄相等之女,当起女儿心想。’大王!对此亦然,此乃年轻比丘等,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无娱于诸欲,一生行极净之梵行,以至终生之因、之缘是。”

“婆罗陀阇!心乃虚浮者,或将对于与母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或对与姊妹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或对于与女儿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婆罗陀阇!此年轻比丘,少年黑发……以至终生,或有他因、他缘耶?”

“大王!此彼之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说。而曰:‘来!诸比丘!观察此身由脚掌以上,由发梢之下,以至皮肤,乃充满种种不净之物。此身有发、毛、爪、齿、皮肤、肉、筋、骨、骨髓、肾、心、肝、膜、腓、肺、大肠、小肠、胃、粪、胆汁、痰、脓、血、汗、脂、泪、膏、唾、鼻涕、关节液、尿、脑浆等是。’大王!对此亦然,此年轻比丘等,少年黑发……以至终生之因、之缘。”

“婆罗陀阇!有彼等身之修养、有戒之修养、有心之修养、有智之修养者,此乃为之易者。然而婆罗陀阇!无彼等身之修养、无戒之修养、无心之修养、无智之修养者,此乃为之不易。婆罗陀阇!或有人念:‘当思惟我之不净。’彼思惟为净。此年轻比丘等,少年黑发……以至终生,有他之因、他之缘耶?”

“大王!此乃彼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宣说,而曰:‘来!诸比丘!汝等为护诸根而住,以眼见色,则不执总相,不执别相。人若不摄护眼根而住者,以此为因,贪、忧、恶、不善之法,则来袭于彼。为实行摄护眼根,守护眼根,以达到摄护眼根。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人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以此为因,贪、忧、恶、不善法,则来袭于彼。为实行其摄护意根,守护意根,以达到摄护意根。’大王!对此亦然,年轻诸比丘少年黑发……以至终生之因、之缘。”

“尊婆罗陀阇!是不思议,尊婆罗陀阇!是稀有者。尊婆罗陀阇!依彼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说,此诸年轻比丘,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无娱于诸欲,终生以行完具极净梵行之因之缘者。

一〇

尊婆罗陀阇!余亦曾不守身、不守语、不守心、不树立正念、不摄护诸根而入后宫,当时过大欲念恼迫余。然而尊婆罗陀阇!余守身、守语、守心、树立正念、摄护诸根入后宫,当时余未为欲念所恼倒。

一一

奇哉!尊婆罗陀阇!奇哉!尊婆罗陀阇!尊婆罗陀阇恰如倒者起,覆者披露,对迷路者语示以道,于黑闇举起油灯,言:‘有眼者得见。’如是乃明了尊婆罗陀阇之说法。尊婆罗陀阇!余归依彼世尊,亦归依法与比丘僧,尊婆罗陀阇!愿受纳余自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信士。”

[一二八]第五 须那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竹林,迦兰陀饲养园。

其时,居士之子须那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居士子须那,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何为其因?以何为其缘耶?而又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如一二七经之详说]

“须那!于此,或有情之……以此为因、为缘。”

[一二九]第六 瞿史罗

尔时,尊者阿难住憍赏弥城之瞿史罗园。

时,瞿史罗居士来尊者阿难住处……

坐于一面之瞿史罗居士,白尊者阿难曰:“大德阿难!所称:‘种种界,种种界者。’大德!世尊所说几何之种种界耶?”

“居士!有眼界与可意之色,缘眼识与乐感之触,所生之乐受。居士!有眼界与不可意之色,缘眼识与苦感之触,所生之苦受。居士!有眼界与可舍之色,缘眼识与非苦非乐所感之触,所生非苦非乐。

五~九

居士!耳界与……鼻界与……舌界与……身界与……意界与可意之法,缘意识与乐感之触,所生之乐受。居士!有意界与不可意之法,缘意识与苦感之触,所生之苦受。居士!缘意界与舍感之触,所生之非苦非乐。

一〇

居士!以上乃世尊所说之种种界。”

[一三〇]第七 诃梨提迦尼

尔时,尊者大迦旃延住阿槃提国之拘罗罗迦罗山中。

时,居士诃梨提迦尼,来诣尊者大迦旃延住处……

坐于一面之居士诃梨提迦尼,白尊者大迦旃延曰:“大德!‘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受种种受。’此乃世尊之所说示。大德!如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耶?”

“居士!于此有比丘,以眼见可意之色,知‘此为如是’,缘眼识与乐感之触,生乐受。又以眼见不可意之色,知‘此为如是’,缘眼识与苦感之触,生苦受。又以眼见可舍之色,知‘此为如是’,缘眼识与非苦非乐感之触,生非苦非乐。

五~九

复次,居士!以耳闻可意之声……以鼻嗅可意之香……以舌味可意之味……以身触可意之触……以意识可意之法,知‘此为如是’,缘意识与乐感之触,生乐受。又以意识不可意之法,知‘此为如是’,缘意识与苦感之触,生苦受。又以意识可舍之法,知‘此为如是’,缘意识与非苦非乐感之触,生非苦非乐。

一〇

如是,居士!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

[一三一]第八 那拘罗父

尔时,世尊住跋伽国失悦摩罗山恐怖林之鹿苑中。

时,那拘罗父居士,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那拘罗父居士,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大德!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九

“居士!有眼所识之色……

一〇

居士!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一一~一六

居士!有眼所识之色……

一七

居士!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一三二]第九 鲁醯遮

尔时,尊者大迦旃延住阿槃提国之摩羯罗迦多城外森林中之草庵。

时,鲁醯遮婆罗门之众多弟子,采薪之青年等,来诣尊者大迦旃延之草庵,于其周围徘徊巡行,以高声、大声,行种种之挑戏言:“此等圆头之似非沙门,乃由梵天足部所生之邪黑丑奴,此等唯为担荷夫所恭敬、尊重、供养、礼赞者。”

于是,尊者大迦旃延出精舍来,告此等青年曰:“汝青年等!勿作响,我为汝等说法。”作如是言时,彼青年等默然而止。

时尊者大迦旃延,以偈语告此青年等曰:

(一)“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以戒为第一,而以压其忿,其守诸根门,是为善护持。

(二)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喜欢法与禅,但今婆罗门,则言:‘吾等摒弃此,而不予问闻。’夸醉于本族,则以行非事。

(三)违背于怯弱好勇之徒者,为忿之所压,执种种刀杖,不守诸根门,而勤空劳者,犹人梦得财。

(四)断食露地卧,晨早之水浴,读诵三吠陀,着粗兽皮衣,结发及涂泥,持咒[取]戒禁,[实履]苦行者。

(五)诈术及曲杖,以水拭颜面,以此等明为,婆罗门要具,为生小利者。

(六)能获于禅定,清澄而无浊,对一切生类,无邪障之心,而此始可达,至于梵天道。”

因此,此青年等怒而思不快意,来至鲁醯遮婆罗门之处,以告彼曰:“尊者!愿有所知,沙门大迦旃延只管嘲骂婆罗门之神咒。”如是言时,鲁醯遮婆罗门怒而思不快意。

鲁醯遮婆罗门心更思念:“我仅闻此青年等之言,则谤骂沙门大迦旃延,此于我为不适宜。我当赴彼住处而问。”

因此,鲁醯遮婆罗门与此等青年,共赴尊者大迦旃延住处,与尊者问讯、交谈亲爱恳勤之语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鲁醯遮婆罗门,语尊者大迦旃延语曰:“迦旃延!余之众多弟子,采薪之青年等,来此处否?”

“婆罗门,汝之众多弟子,采薪之青年等曾来此处。”

“尊者迦旃延与此等青年之间,有何等之谈话否?”

“婆罗门!余与此等青年之间曾有谈话。”

“尊者迦旃延与此等青年之间,有如何之谈话耶?”

“婆罗门!余与此等青年之间有如是之谈话:

(一)‘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以戒为第一,而以压其忿,其守诸根之门,是为善护持。……

(二)能获于禅定,澄清而无浊,对一切生类,无邪障之心,而此始可达,至于梵天道。’

婆罗门!余与此等青年之间,作如是谈话。”

“尊者迦旃延!所言‘不守护诸根门’者,迦旃延!几何为不守护诸根门耶?”

一〇

“婆罗门!于此,有人以眼见色,则心倾于可爱之色,则背拂于不可爱之色,不能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则彼所起之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消灭无余。

一一~一五

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倾可爱之法,背拂于不可爱之法,不能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则彼所起之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消灭无余。

一六

婆罗门!如是为不守护诸根门者。”

一七

“尊者迦旃延!是不思议。尊者迦旃延!是稀有。尊者迦旃延!以不守护诸根门者,说不守护诸根门。尊者迦旃延!所言‘守护诸根门’,尊者迦旃延!几何为守护诸根门耶?”

一八

“婆罗门!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则心不倾于可爱之色,不背拂于不可爱之色,使正念现前,无量思虑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则消灭无余。

一九~二三

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于所触……以意识法,心不倾于可爱之法,不背拂于不可爱之法,使正念现前,无量思虑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则消灭无余。

二四

婆罗门!如是则为守护诸根门。”

二五

“尊者迦旃延!是不思议!尊者迦旃延!是稀有!尊者迦旃延乃以守护诸根门者,说示守护诸根门。奇哉!尊者迦旃延!奇哉!尊者迦旃延!尊者迦旃延恰如使倒者起,覆者显露,迷道者得示以道,如黑闇中举起油灯,使‘有眼者得见’,如是,尊者迦旃延以种种方法,说法使明了。尊者迦旃延!余即归依彼世尊,亦归依法及比丘僧。尊者迦旃延!容纳余从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信士;尊者迦旃延若入摩羯罗多信士之家时,即请应入鲁醯遮之家,于此,或青年男子或青年女子,当礼敬、迎拜尊者迦旃延,又有供奉座席与水者,此乃为彼等长时利益安乐。”

[一三三]第十 毗纽迦旃延婆罗门尼

尔时,尊者优陀夷住拘槃荼[城]兜泥耶婆罗门之庵罗林中。

时,一青年为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之弟子,来至尊者优陀夷住处……

尊者优陀夷对坐于一面之青年说法教示,感动勉励,使令善悦。

时,彼青年依尊者优陀夷之说法教示,为所感动勉励、喜悦而从座起。来诣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处,对彼女语曰:“惟愿大姊当知,沙门优陀夷能说初善、中善、终善,具足意义言句之法,说明一切具修满净之梵行。”

“然者,汝青年!且以吾之名,招请沙门优陀夷,明日受供食。”

“唯唯,大姊!”青年应诺彼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即诣尊者优陀夷住处,而白尊者语曰:“尊者优陀夷!吾等之师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请尊者承诺明日受供食。”

尊者优陀夷默然许诺。

于是,尊者优陀夷其夜过后,晨朝着内衣,持钵、衣,入伊罗越奢利族所出婆罗门女住处。坐于所设之座。

其时,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以胜味之硬软食物,亲手饱满供养尊者优陀夷。

时,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知尊者优陀夷取食终了,手已离钵。穿履覆头坐于高座,白尊者优陀夷曰:“沙门!请说法要。”

“姊妹!时机将来。”言罢即从座起而离去。

彼青年又诣尊者优陀夷住处,与尊者相问讯、交谈亲爱恳勤之话后,坐于一面。尊者优陀夷对坐于一面彼青年说法,教导勉励使令欣悦。

一〇

彼青年又以尊者优陀夷所说法之教导勉励、喜悦,而从座起,来诣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处,言于彼女曰:“惟愿大姊当知,沙门优陀夷说初善、中善、终善,具足意义文句之法,说明一切具修满净之梵行。”

一一

“青年!汝如是赞叹沙门优陀夷。然余亦请于沙门优陀夷:‘沙门!请说法要。’彼言:‘姊妹!时机将来。’即从座起而去。”

一二

“虽然如是,然而大姊!汝穿履覆头坐高座作如是言:‘沙门!请说法要。’彼尊者则尊法、重法者。”

一三

“然者,青年!汝以吾之名,招请沙门优陀夷明日来受供食。”

“唯然,大姊!”青年应诺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来诣尊者优陀夷住处,语尊者曰:“尊优陀夷!吾等之师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请明日应诺供食。”

尊者优陀夷默然许诺。

一四

于是,尊者优陀夷其夜过后,晨早着内衣,持钵、衣,入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处,坐于所设之座。

一五

时,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以胜味之硬软食物,亲手供养尊者优陀夷至饱满。

一六

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知尊者优陀夷取食终了,手已离钵,则脱履露头坐低座,而白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何物之所存,阿罗汉说苦乐耶?何物之不存,阿罗汉不说苦乐耶?”

一七

“姊妹!眼之所存,阿罗汉说苦乐,眼之不存,阿罗汉不说苦乐。耳之所存……鼻之所存……舌之所存……身之所存……意之所存,阿罗汉说苦乐,意之不存,阿罗汉不说苦乐。”

一八

如是言已。伊罗越奢利婆罗门女自尊者优陀夷曰:“奇哉!大德!奇哉!大德!尊者优陀夷恰如使倒者起,覆者显露,迷路者语示以道,黑闇中举油灯,使‘有眼者得见’,如是尊优陀夷以种种方法,说法使明晓。尊者优陀夷!于此吾当归依彼世尊,归依法及比丘僧,惟愿尊者优陀夷容纳吾自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信女。”

居士品第三(终)

其摄颂曰:

 毗舍离伐地

 以及那兰陀

 与婆罗陀阇

 须那瞿师罗

 及诃梨陀迦

 那拘罗之父

 乃至鲁醯遮

 毗纽迦旃延

 与婆罗门尼

第四 提婆陀诃品

[一三四]第一 提婆陀诃

尔时,世尊住释迦国名为提婆陀诃之释迦族村。

于此,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余未言,所有之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且诸比丘!余亦未言所有之比丘于六触处不须作不放逸。

诸比丘!彼等比丘乃漏尽之阿罗汉,梵行已立、所作已办、重担已舍、自利已达,尽于生有之缠结,完全已证解脱者。诸比丘!此等之比丘,余不须言于六触处作不放逸。何以故?

彼等之已成不放逸,彼等已能不再放逸。

诸比丘!彼等有学之比丘,未达所愿,以求无上安稳(涅槃)而住者,诸比丘!此等之比丘于六触处,余言要作不放逸。何以故?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有快意,有不快意,此等快、不快之色,以触彼心,触而不存著于此。因心无执着,则起精进无动,不失正念现前,身体轻安而无狂躁,心住于定,集中于一顶点。诸比丘!余实言观此不放逸之果,此等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

七~一一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有快意亦有不快意,此等快与不快之法,以触彼等之心,触而不存著于此。因无执著于心,则起精进无动,不失正念现前,身体轻安无狂躁,心住于定,集中于一点。诸比丘!余实言观此不放逸之果,此等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

[一三五]第二 执着

※二

“诸比丘!此是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诸比丘!汝等为得住梵行之好机。

诸比丘!余见名为六触处所属之地狱。于此凡以眼见色,仅见不乐之色,不见乐色;仅见不可爱之色,不见可爱之色;仅见不喜之色,不见可喜之色。凡以耳闻声……凡以鼻嗅香……凡以舌味味……凡以身触触……凡以意识法,唯识不乐之法,不识乐法;唯识不可爱之法,不识可爱之法;唯识不可喜之法,不识可喜之法。诸比丘!此乃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诸比丘!汝等为得住梵行之好机。

诸比丘!余见名为六触处所属之天。于此,凡以眼见色,唯见乐色,不见不乐色;唯见可爱之色,不见不可爱之色;唯见可喜之色,不见不可喜之色。凡以耳闻声……凡以鼻嗅香……凡以舌味味……凡以身触触……凡以意识法,唯识乐法,不识不乐法;唯识可爱之法,不识不可爱之法;唯识可喜之法,不识不可喜之法。

诸比丘!此乃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诸比丘!汝等为得住梵行之好机。”

[一三六]第三 不执着

“诸比丘!诸天及世人乃以色为游园,为色所刺激,因色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诸天及世人乃住于苦。以声为游园……以香为游园……以味为游园……以触为游园……以法为游园,为法所刺激,因法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诸天世人乃住于苦。

诸比丘!如来、应供者、正等觉者,如实知色之生起与灭没,甘味、患难与出离,不以色为游园,不为色所刺激,因色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如来住于安住。”

世尊如是宣说,善逝如是说已,师更言于此曰:

(一)“色、声、香、味、触与一切之法,谓可乐可爱又可意,乃有限者。

(二)此等于人天世界以为安乐,此等之所灭,此乃彼等之思苦。

(三)己身灭尽,于圣者虽见为乐,但一切世间之所见,则反于此。

(四)为他(愚者)言乐,而圣者于此则言苦;在他言苦,圣者则知此为乐。

(五)触之法难知,无智者乃惑此,为烦恼所覆者则黑闇,不见者则有盲冥。

(六)善人开涅槃之道,知见之人,于此有光明,熟于大法之人,则知近于此。

(七)为生有之欲所服者,随行于生有之流者,入于魔王之领域者,则不知此法。

(八)除圣者,谁正知涅槃之道,善知此道而漏尽之人,乃入于般涅槃。

诸比丘!诸天及世人以色为游园,为色所刺激,因色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诸天世人乃住于苦。以声……以香……以味……以触……以法……

诸比丘!如来、应供者、正等觉者为……”

[一三七]第四 恶意者(一)

※二

“诸比丘!凡非汝等之有者,皆当放舍,能放舍者,乃为汝等之利得安乐。

诸比丘!何物为非汝等之所有?

三~八

诸比丘!眼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能放舍者,乃为汝等得利益安乐。耳……鼻……舌……身……意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能放舍者,乃为汝等得利益安乐。

诸比丘!譬如于此祇陀林,人人对于草薪枝叶,或运走,或燃烧,或各随所好而处理。人人将‘吾等’或运去,或燃烧,或各随所好而予处理。汝等有如是之思否?”

“大德!不也。”

“何以故?”

“大德!此非我,此非我之所属。”

一〇

“如是,诸比丘!汝等之眼,此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汝等由于舍此者,乃为利益安乐。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汝等由于舍此者,乃为利益安乐。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

[一三八]第五 恶意者(二)

※二

“诸比丘!凡非汝等之所有者,当予放舍,因汝等之弃舍,此为汝等之利益安乐。

诸比丘!何者为非汝等之所有?

三~八

诸比丘!色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因汝等之放舍,乃为利益安乐。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因汝等之放舍,此为利益安乐。

诸比丘!譬如于此祇陀林……

一〇

如是诸比丘!色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因汝等之放舍,乃为利益安乐。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

[一三九]第六 内因(一)

※三

“诸比丘!眼是无常。眼生起之因、缘者,此亦是无常。

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眼,如何有常住?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意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意,如何有常住?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一四〇]第七 内因(二)

※三

“诸比丘!眼是苦。眼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眼,如何有乐?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意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法,如何有乐?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一四一]第八 内因(三)

※三

“诸比丘!眼是无我。眼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眼,如何有我?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我。意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意,如何有我?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一四二]第九 外因(一)

※三

“诸比丘!色是无常,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色,如何有常?

四~八

诸比丘!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常。法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法,如何有常?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一四三]第十 外因(二)

※三

“诸比丘!色是苦,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色,如何有乐?

四~八

诸比丘!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苦,法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法,如何有乐?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一四四]第十一 外因(三)

※三

“诸比丘!色是无我。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色,如何有我?

四~八

诸比丘!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我。法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法,如何有我?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提婆陀诃品第四(终)

此摄颂:

 以提婆陀诃

 执着不执着

 恶意者有二

 依因而有三

 乃至内外二

第五 新旧品

[一四五]第一 业

※二

“诸比丘!余说新旧之业,业之灭尽,以达业灭尽之道。且谛听,当善思惟,余将宣说。

诸比丘!以何者为旧业?眼是所作为、所思念、所感觉之旧业之所成。耳……鼻……舌……身……意是所作为、所思念、所感觉之旧业之所成。

诸比丘!此称之旧业。

诸比丘!以何为新业?诸比丘!于如何之业,如今于身、于语、于意所作者,诸比丘!此称为新业。

诸比丘!何者是业之灭尽?诸比丘!凡任何由身业、语业、意业之灭尽而触解脱者,诸比丘!此即称为业之灭尽。

诸比丘!以何者为达业灭尽之道!

此乃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

诸比丘!此者称为达业灭尽之道。

如是,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旧业、说新业、说业之灭尽、说达业灭尽之道。

诸比丘!凡求利益,具有慈悲之师,而为弟子垂慈悲者,我为汝等已作毕。

诸比丘!当于此等之树下,或于此等之空屋行禅思,诸比丘!不为放逸,后日即无所悔。此乃我为汝等之教诫。”

[一四六]第二 有验(一)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涅槃(成就)有验之道,且谛听,当善思惟,我即说之。诸比丘!何者为涅槃(成就)有验之道?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见眼是无常,见色是无常,见眼识是无常,见眼触是无常,见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皆是无常。

四~八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见法是无常,见意识是无常,见意触是无常,见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皆无常。

诸比丘!此即彼达涅槃(成就)之道。”

[一四七]第三 有验(二)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涅槃(成就)有验之道,且谛听……诸比丘!以何者为达涅槃(成就)有验之道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见眼是苦,见色是苦,见眼识是苦。见眼触是苦,凡见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皆苦。

四~八

见耳是……鼻是……舌是……身是……见意是无常,见法是无常,见意是无常,见意触是无常。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见此亦皆是无常。

诸比丘!此即彼达涅槃(成就)有验之道。”

[一四八]第四 有验(三)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涅槃(成就)有验之道,且谛听……诸比丘!以何者为涅槃(成就)有验之道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见眼是无我,见色是无我,见眼识是无我,见眼触是无我,凡见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我。

四~八

耳……鼻……舌……身……意……

诸比丘!此即彼涅槃(成就)有验之道。”

[一四九]第五 有验(四)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涅槃(成就)有验之道,且谛听……诸比丘!以何为涅槃(成就)有验之道?

诸比丘!汝等如何思惟于此: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大德!非是。”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识是……眼触是……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是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否?”

“大德!非是。”

四~八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此。因厌嫌而离欲……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一〇

诸比丘!此即彼达涅槃(成就)之道。”

[一五〇]第六 内住

※三

“诸比丘!当修此无内住、无师范之梵行。

诸比丘!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是苦而不安稳,住于无内住、无师范之比丘,是安稳于安乐。

诸比丘!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如何为苦而不安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有忆念、有志望,为结缚之缘,于彼起诸恶不善法。此等住彼之内心,‘于彼之内心,住于诸恶不善之法’,因此称为内住;此等亦轨示于彼,‘诸恶不善之法,轨示于彼’,因此称为有师范。

七~一一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而有忆念、有志望,为结缚之缘,彼起诸恶不善法。此等住彼之内心,‘彼之内心,住诸恶不善法’,因此称为内住;此等亦轨示于彼,‘诸恶不善法,轨示于彼’,因此称为有师范。

一二

诸比丘!如是,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是苦不安稳。

一三

诸比丘!如何是住于无内住、无师范之比丘,是安稳于安乐耶?

一四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有忆念、有志望,结缚为缘之诸恶不善法,于彼不起。此等不住于彼之内心,‘彼之内心,不住诸恶不善法’,因此彼称为无内住;此等亦不轨示于彼,‘诸恶不善之法,不轨示于彼’,因此彼称为无师范。

一五~一九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有忆念、有希望,结缚为缘之诸恶不善法,于彼不起。此等不住于彼之内心,‘彼之内心,不住诸恶不善之法’,因此称为无内住;此等亦不轨示于彼,‘诸恶不善之法,不轨示于彼’,因此称为无师范。

二〇

诸比丘!如是,住于无内住、无师范之比丘,安稳于安乐。诸比丘!修此无内住、无师范之梵行。

二一

诸比丘!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是苦而不安稳者。住于无内住、无师范之比丘,安稳于安乐。”

[一五一]第七 何功德

※三

“诸比丘!若外道遍行者等,如是问于汝等:‘诸朋友!于沙门瞿昙之处修梵行,有何功德耶?’诸比丘!彼如是问汝等,应如是释答此外道遍行者。

‘朋友等!为苦之了知,于世尊之处修梵行。’

然而诸比丘!若外道遍行者之徒,如是以问汝等:‘为苦之了知,于沙门瞿昙处修梵行。其苦者为何耶?’彼若如是问者,诸比丘!对如是之问汝等,应如是释答此外道遍行者等。

六~一一

‘朋友等!眼是苦,为知此苦,于世尊之处修梵行。色是苦,为知此苦,于世尊之处修梵行。眼触是苦,为知此苦,于世尊之处修梵行。……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苦也。为了知此苦,而于世尊之处修梵行。

一二

朋友等!为了知此苦,而于世尊之处修梵行。其苦即此。’

一三

诸比丘!彼如是问汝等,应如是释答此外道遍行者等。”

[一五二]第八 有因由耶

※三

“诸比丘!有依因由之比丘,不依信,不依爱好,不依传闻,不依因由之论辩,不依乐著于推理玄想,证知:‘生已尽、梵行已修、所作已办、不为如是再生。’如是因由对他释答耶?”

“大德!我等之法,当以世尊为根本……”

“诸比丘!有因由、依因由之比丘,不依信,不依爱好,不依传闻,不依理由之论辩,不依乐著于推理玄想,以‘生已尽……不来生。’对他作如是释答。

诸比丘!有依因由之比丘,不依信用,不依爱好,不依传闻,不依理由之论辩,不依乐著于推理玄想,而以‘生已尽……不再来生。’如是向他作释答,其因由者何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或内有贪、瞋、痴,知:‘我内有贪、瞋、痴。’或内无贪、瞋、痴,知:‘我内无贪、瞋、痴。’诸比丘!比丘以眼见色,或内有贪、瞋、痴,知:‘我内有贪、瞋、痴。’或内无贪、瞋、痴,知:‘我内无贪、瞋、痴。’诸比丘!此等之诸法,或依信而知耶?或依爱好而知耶?或依传闻而知耶?或依因由之论辩而知耶?或依乐著于推理玄想而知耶?”

“大德!不然,依此等之任何亦不得知。”

“诸比丘!此等之诸法,非依智慧可知见耶?”

“大德!诚然。”

“诸比丘!此乃其因由,依此因由之比丘,不依信用,不依爱好,不依传闻、不依理由之论辩,不依乐著于推理玄想,以‘生已尽……不再来生。’如是释答于他。

八~一二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或于内有贪、瞋、痴,知:‘我内有贪、瞋、痴。’或内无贪、瞋、痴,知:‘我内无贪、瞋、痴。’诸比丘!比丘以意识法,或于内有贪、瞋、痴,知:‘我内有贪、瞋、痴。’或内无贪、瞋、痴,知:‘我内无贪、瞋、痴。’诸比丘!此等之诸法,或依信而知耶?或依爱好而知耶?或依传闻而知耶?或依理由之论辩而知耶?或依乐著于推理玄想而知耶?”

“大德!不然,依此等之任何亦不得知。”

“诸比丘!此等诸法非依智慧可知见耶?”

“大德!诚然。”

一三

“诸比丘!此为其因由,依此因由之比丘,不依信用,不依爱好,不依传闻,不依理由之论辩,不依乐著于推理玄想,以‘生已尽……不再生来。’如是释答于他。”

[一五三]第九 诸根

※二

尔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所称:‘诸根具足,诸根具足者。’大德!几何为诸根之具足耶?”

“比丘于眼根若见生起、坏灭而住,则厌嫌于眼根,于耳根……于鼻根……于舌根……于身根……于意根若见生起、坏灭而住者,则厌嫌于意根,因厌嫌而离欲……于得脱,有得脱之智慧,证知:生已尽、梵行已住、所作已办、不为如是再生。

比丘!以上为诸根具足也。”

[一五四]第十 说法者

※二

尔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所称:‘说法者,说法者。’大德!如何为说法者耶?”

“比丘若为眼之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说法者,此足以称为说法比丘。比丘若为眼之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者,此足以称为法随法行之比丘。比丘若依眼之厌嫌、依离欲、依灭尽,无取着得解脱者,此足以称达现法涅槃之比丘。

五~九

比丘若为耳之厌嫌……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离欲、为灭尽而说法者,此足以称为说法比丘。比丘若为意之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行者,此足以称为法随法行之比丘。比丘若依意之厌嫌、依离欲、依灭尽,无取着而得解脱者,此足以称为达现法涅槃之比丘。”

新旧品第五(终)

此摄颂:

 业四之有验

 无住何功德

 有因由诸根

 以依说法者

 此等称为十

此品之摄颂:

 安稳者世间

 居士提婆诃

 此依于新旧

 谓第三五十

第四 五十[经]品

第一 喜悦消尽品

[一五五]第一 喜悦消尽品(一)

※三

“诸比丘!比丘以无常之眼,见是无常,此始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悦喜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之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比丘以见耳为无常……以见鼻……以见舌……以见身……以见意为无常,此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一五六]第二 喜悦消尽(二)

※三

“诸比丘!比丘以无常之色,见为无常,此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比丘以无常之声……香……味……触……法,见为无常,此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一五七]第三 喜悦消尽(三)

※三

“诸比丘!于眼当正思惟,亦须如实认识眼之无常。诸比丘!于眼当正思惟,如实认识眼是无常之比丘,厌嫌于眼,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当则称为心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于耳当正思惟……于鼻……于舌……于身……于意当正思惟,亦须如实认识意之无常。诸比丘!于意当正思惟,如实认识意无常之比丘,厌嫌于意。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一五八]第四 喜悦消尽(四)

※三

“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亦须如实认识色之无常。于色当正思惟,如实认识色无常之比丘,厌嫌于色。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于声当正思惟……于香……于味……于触……于法当正思惟,如实认识法无常之比丘,厌嫌于法。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一五九]第五 耆婆庵罗林(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耆婆庵罗林。

于此,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

“诸比丘!须修定。诸比丘!获得定之比丘,显现于如实。何者为显现于如实耶?

‘眼是无常’是如实显现,‘色是无常’是如实显现,‘眼识是无常’是如实显现,‘眼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

五~九

‘耳是无常’是如实显现……‘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是如实显现,‘法是无常’是如实显现,‘意识是无常’是如实显现,‘意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凡依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

一〇

诸比丘!须修定!得定之比丘是如实显现。”

[一六〇]第六 耆婆庵罗林(二)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耆婆庵罗林。

于此,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

“诸比丘!应将心专致于寂想。诸比丘!入于寂想之比丘如实显现。何者为如实显现耶?

四~九

‘眼是无常’是如实显现,‘耳是无常’是如实显现……‘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是如实显现……‘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无常’是如实显现。

一〇

诸比丘!应将心专致于寂想,入于寂想之比丘是如实显现。”

[一六一]第七 拘瑟他迦(一)

※二

其时,尊者摩诃拘瑟他迦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尊者摩诃拘瑟他迦,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略说示法要,我闻世尊之此法,则独自远离其他,以不放逸,专心精进而住。”

“拘瑟他迦!凡是无常者,汝对此应舍欲。拘瑟他迦!何者为无常耶?

拘瑟他迦!眼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色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眼识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眼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无常……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法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意识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意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凡依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

一〇

拘瑟他迦!凡是无常者,汝对此应舍欲。”

[一六二]第八 拘瑟他迦(二)

※二~三

尔时,尊者拘瑟他迦……“……专心精进而住。”

“拘瑟他迦!凡苦者,汝对此应舍欲。拘瑟他迦!何者是苦耶?

拘瑟他迦!眼是苦,汝对此应舍欲。色是苦,汝对此应舍欲。眼识是苦,汝对此应舍欲。眼触是苦,汝对此应舍欲。凡依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苦。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苦……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意触是……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苦。汝对此应舍欲。

一〇

拘瑟他迦!凡是苦者,汝对此应舍欲。”

[一六三]第九 拘瑟他迦(三)

※二~三

尔时,尊者拘瑟他迦……“……专心精进而住。”

“拘瑟他迦!凡无我者,汝对此应舍欲。拘瑟他迦!何者是无我耶?

拘瑟他迦!眼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色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眼识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眼触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凡依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无我……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意触是……凡依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

一〇

拘瑟他迦!凡是无我者,汝对此应舍欲。”

[一六四]第十 邪见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舍弃邪见耶?”

四~九

“比丘!知、见眼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知、见色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知、见眼识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知、见眼触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耳……鼻……舌……身……意……凡依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

一〇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舍弃邪见。”

[一六五]第十一 己身见

※二~三

……白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舍弃己身见耶?”

四~九

“比丘!以知、见眼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知、见色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知、见眼识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以知、见眼触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凡依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凡依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

一〇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舍弃己身见。”

[一六六]第十二 我

※二~三

……白言:“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舍弃我随见耶?”

四~九

“比丘!以知、见眼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知、见色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知、见眼识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知、见眼触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凡依缘意识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

一〇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舍弃我随见。”

消尽喜悦品第一(终)

此摄颂:

 悦喜消尽有四经

 耆婆庵罗林二经

 拘瑟他迦有三经

 次邪己身我随见

第二 六十乃至广说[品]

[一六七]

第一 欲念(一八经)(一)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念。诸比丘!何者为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念。

一〇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念。”

第二 欲念(二)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染心。诸比丘!何者为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染心。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染心。

一〇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染心。”

第三 欲念(三)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欲染。诸比丘!何者为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常,汝等对此应欲染。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染。

一〇

比丘等!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染。”

[一六八]第四、五、六 欲念(四、五、六)

※三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为苦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欲贪,应舍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〇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六九]第七、八、九 欲念(七、八、九)

※三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无我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〇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七〇]第十、十一、十二 欲念(一〇、一一、一二)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色是无常,汝等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〇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七一]第十三、十四、十五 欲念(一三、一四、一五)

※三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苦耶?

四~九

诸比丘!色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〇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七二]第十六、十七、十八 欲念(一六、一七、一八)

※三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无我耶?

四~九

诸比丘!色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〇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七三]

第十九 过去(九经)(一)

※三~九

“诸比丘!过去之眼是无常,过去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一〇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耳、厌嫌于鼻、厌嫌于舌、厌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我得解脱’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 过去(二)

※三~八

“诸比丘!未来之眼是无常,未来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一 过去(三)

※三~八

“诸比丘!现在之眼是无常,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一七四]第廿二~廿四 过去(四~六)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苦,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苦。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七五]第廿五~廿七 过去(七~九)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无我。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我。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七六]第廿八~卅〇 过去(一〇~一二)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常,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为无常。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七七]第卅一~卅三 过去(一三~一五)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苦,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苦。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一七八]第卅四~卅六 过去(一六~一八)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我,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无我。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七九]

第卅七 凡无常者(一八经)(一)

※三~八

“诸比丘!过去之眼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八 凡无常者(二)

※三~八

“诸比丘!未来之眼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未来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九 凡无常者(三)

※三~八

“诸比丘!现在之眼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凡是无常者,是苦。凡是苦者,是无我。凡是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〇]第四十~四十二 凡无常者(四~六)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一]第四十三~四十五 凡无常者(七~九)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二]第四十六~四十八 凡无常者(一〇~一二)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三]第四十九~五十一 凡无我者(一三~一五)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四]第五十二~五十四 凡无我者(一六~一八)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五]

第五十五 内(三经)(一)

※三~八

“诸比丘!眼是无常,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六 内(二)

※三~八

“诸比丘!眼是苦;耳、鼻、舌、身、意是苦。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七 内(三)

※三~八

“诸比丘!眼是无我,耳、鼻、舌、身、意是无我。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一八六]

第五十八 外(三经)(一)

※三~八

“诸比丘!色是无常,声、香、味、触、法是无常。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九 外(二)

※三~八

“诸比丘!色是苦,声、香、味、触、法是苦。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六十 外(三)

※三~八

“诸比丘!色是无我,声、香、味、触、法是无我。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六十乃至广说品(终)

其摄颂:

 欲念十八经

 过去九经二

 无常说十八

 内外各为三

 六十至广说

 日亲佛陀说

 此等六十经

第三 海品

[一八七]第一 海(一)

※二

“诸比丘!无闻之凡夫,所言:‘海、海’者,诸比丘!于圣者之教,此非海。诸比丘!此乃大水之积集,大水流。

诸比丘!以眼为人之海,其急流乃色所成。凡人之能堪[受]此色所成之急流者,诸比丘!此婆罗门能度有涛、有漩涡,鬼罗刹所栖之眼海。超越于此者,称为到彼岸立于陆上。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人之海,其急流为法所成。凡人能堪[受]此法所成之急流者,诸比丘!此婆罗门能度有涛、有漩涡,鬼罗刹所栖之意海。超越于此者,称为到彼岸立于陆上。”

师于此宣曰:

 度波涛难海

 水鬼罗刹栖

 得彼最高智

 梵行已住立

 称达世之极

 到达于彼岸

[一八八]第二 海(二)

※二

“诸比丘!无闻之凡夫,所言:‘海、海’者,诸比丘!于圣者之教,此非海。诸比丘!此乃大水之积集,大水流。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诱生欲念,诸比丘!此于圣者之教称为海。于此,含括于天、魔、梵之世界,含括于沙门、婆罗门、天、人间,多为沉没,如縺丝,如覆肿物,似文邪草、婆罗婆草,不得超越离去处、恶趣、极堕处、轮回。

四~八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此于圣者之教,称为海。于此含括于天、魔、梵之世界,含括于沙门、婆罗门、天、人间,多为沉没,如縺之丝,如覆肿物,似文邪草、婆罗婆草,不得超越离去处、恶趣、极堕处、轮回。”

[一八九]第三 渔夫

※二

“凡人若离染欲、瞋恚、无明者,彼则能度此水鬼罗刹所栖而有波涛难渡之海。

 超者以舍死

 以竭尽有质

 彼为不再生

 入舍苦灭没

 于生者之量

 余离却死王

诸比丘!恰如渔夫,将附饵之钓钩投于深湖水,有一贪饵具眼之鱼,将此咽下。诸比丘!如是吞咽渔夫之饵钩之此鱼,陷于不运,陷于破灭,变成渔夫之所欲。同此,诸比丘!如此等六种饵之于此世,乃为有情类之不运,为有情类之毁损。何者为其六种耶?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比丘若悦喜、赞美于此,对此恋着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即是咽下魔之钓饵,陷于不运,陷于破灭,成为波旬之所欲。

五~九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比丘若悦喜、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即是咽下魔之钓饵,陷于不运,陷于破坏,成为波旬之所欲。

一〇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比丘若不悦喜、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不吞咽魔之钓饵,并折钩摧钓,则不陷于不运,不陷于破坏,不成为波旬之所欲。

一一~一五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法之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比丘若不悦喜、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不吞咽魔之钓饵,并折钩摧钓,不陷于不运,不陷于破坏,不成为波旬之所欲。”

[一九〇]第四 乳树

※二~六

“诸比丘!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彼于眼所识之色有染欲者、有瞋恚者、有愚痴者,于未舍其染欲,未舍瞋恚,未舍愚痴,若以少分眼所识之色,出而来至彼之视路者,则其压服彼之心,况且于多分耶?此何故耶?诸比丘!有此染欲,有此瞋恚,有此愚痴,尚未舍其染欲,尚未舍其瞋恚,尚未舍愚痴之故……

诸比丘!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彼对意所识之法,有此染欲者,有此瞋恚者,有此愚痴者,而尚未舍其染欲,尚未舍瞋恚,尚未舍愚痴,若以少分意所识之法,若有出来而至彼之视路者,则其压服彼之心,况且于多分耶?何以故?诸比丘!有此染欲,有此瞋恚,有此愚痴,尚未舍其染欲,尚未舍瞋恚,尚未舍愚痴之故。

诸比丘!恰似乳树,或似阿说他、或尼拘律、或毕路叉、或乌毕婆罗之幼小少者。有人为‘出其乳’以锐利之斧,处处得伤之耶?”

“诚然,大德!有此事。”

“何以故?”

“大德!有乳者,以致此。”

“诸比丘!同此,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彼于眼所识之色,有此染欲者,有此瞋恚者,有此愚痴者,尚未舍其染欲,尚未舍其瞋恚,尚未舍其愚痴,若以少分眼所识之色,出而来至彼之视路,则其压服彼之心,况且于多分耶?何以故?诸比丘!有此染欲,有此瞋恚,有此愚痴,尚未舍其染欲,尚未舍瞋恚,尚未舍愚痴之故……。

一〇~一五

诸比丘!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于眼所识之色,无此染欲者,无此瞋恚者,无此愚痴者,已舍其染欲,已舍其瞋恚,已舍其愚痴者,则假令多分之眼识之色,出而来至彼之视路,此等亦不能压服彼之心,况且于少分耶?何以故?诸比丘!无此欲染,无此瞋恚,无此愚痴故。……

一六

诸比丘!恰似乳树,或似阿说他、或尼拘律、或毕路叉、或乌毕婆罗之年老已枯萎无汁之老树,有人为‘出其乳’以锐利之斧处处伤之耶?”

“不也,大德!无此事。”

“何以故?”

“大德!乃无乳故。”

“诸比丘!同此,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彼于眼所识之色,无此染欲者,无此瞋恚者,无此愚痴者,而已舍其染欲,已舍瞋恚,已舍愚痴,则假令多分之眼所识之色,虽出而至于彼之视路,此等亦不能压服彼心,况且于少分耶?何以故?诸比丘!无染欲,无瞋恚,无愚痴之故……。”

[一九一]第五 拘絺罗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拘絺罗,住于婆罗奈[城外]之仙人堕处鹿林中。

时,尊者大拘絺罗,一日由夕暮之时,从独思而起,至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共相问讯,交谈亲密、恳勤之话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尊者大拘絺罗,告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眼是诸色之系缚耶?诸色是眼之系缚耶?如何?耳……鼻……舌……身……意是诸法之系缚耶?诸法是意之系缚耶?如何?”

“友拘絺罗!眼非诸色之系缚,诸色非眼之系缚,于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耳……鼻……舌……身……意非诸法之系缚,诸法非意之系缚,于此,凡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

友!恰如:有黑色之牛与白色之牛,以一锁或索将之结合,若言黑牛系缚白牛,或白牛系缚黑牛者,彼作如是言者,彼语为正语否?”

“友!不然。”

“友!黑牛非系缚白牛,白牛亦非系缚黑牛,两者若以一锁或索将之结合,此始为系缚。同此,友!眼非诸色之系缚,诸色非眼之系缚,于此,凡以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耳……鼻……舌……身……意非诸法之系缚,诸法非意之系缚,于此,凡以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

友!若眼为诸法之系缚,若诸色为眼之系缚者,此梵行即不能善灭尽苦。友!眼非诸色之系缚,诸色非眼之系缚,于此两者为缘而生欲染,此始为系缚,是故梵行能善灭尽苦。耳……鼻……舌……身……意非诸法之系缚,诸法非意之系缚,于此两者为缘而生欲染,此始为系缚,是故梵行乃能灭尽苦。

友!依此之理,亦当知于此。眼非诸法之系缚,诸法非眼之系缚,于此,凡以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耳……鼻……舌……身……意非诸法之系缚,诸法非意之系缚,于此,凡以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

友!世尊有此眼,世尊以眼见色,世尊无欲染,世尊善得心解脱。耳……鼻……舌……身……世尊有此意,世尊以意识法,世尊无欲染,世尊善得心解脱。

友!依此理,亦当知于此。眼非诸法之系缚,诸法非眼之系缚,于此,凡以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耳……鼻……舌……身……意非诸法之系缚,诸法非意之系缚,于此,凡以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

[一九二]第六 迦摩浮

尔时,尊者阿难与尊者迦摩浮住于憍赏国之瞿史罗园。

时,尊者迦摩浮,一日由夕暮之时,从独思而起,来至尊者阿难住处,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交谈亲密、恳勤之话已,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尊者迦摩浮,告尊者阿难曰:“友阿难!眼是诸色之系缚耶?诸色是眼之系缚耶?如何?耳诸声之……鼻诸香之……舌诸味之……身诸触之……意是诸法之系缚耶?诸法是意之系缚耶?如何?”

“友迦摩浮!眼非诸色之系缚……

友!恰如有黑色之牛与白色之牛,以一锁或索将之结合……于此,凡以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

[一九三]第七 优陀夷

尔时,尊者阿难与尊者优陀夷,住于憍赏弥国之瞿史罗园。

其时,尊者优陀夷,一日夕暮之时,从独想而起,行至尊者阿难之处。……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尊者优陀夷,告尊者阿难曰:“友阿难!世尊用种种之方便,以说明此身,此身无我。如是之说示,亦同此言识以说告、显示、分别、明了而谓识是无我,得如是言否?”

“友优陀夷!世尊用种种之方便,说明此身,此身无我。如是之说,亦同此言识以说告、显示、分别、明了而谓识是无我,得作如是言。”

四~九

“友!以眼与诸色为缘,生眼识否?”

“友!唯然。”

“凡眼识生起之因缘者,其因其缘,一切之一切全无所余灭尽者,眼识犹可存在耶?”

“不然,友!其不存在。”

“友!世尊以此方便,说明此身,此身无我。如是说示,亦同此言识说告、显示、分别、明了而谓识是无我,得作如是言。友!耳与诸声为缘……鼻与香为缘……舌与味为缘……身与诸触为缘……意与诸法为缘生意识否?”

“友!唯然。”

“凡意识生起之因、之缘者,其因、其缘一切之一切全无所余灭尽者,则意识应存在否?”

“不然,友!不存在。”

“友!世尊用此方便,说明此身,此身无我。如是说示,亦同此言识说告、显示、分别、明了而谓识是无我,得作如是言。”

一〇

“友!恰如有人必要树心,而徘徊求树心,采树心,携持锐利斧入于森林,彼于此处见壮直之大芭蕉树,生长极高,于是截其根、截根、截顶,截顶取除绿叶,彼于此处尚不得树肤,何况其树心耶?

一一

与此同理。友!比丘于六触处,不执观我、我所,彼如是不执观,则对世之任何物不生执着,不执着则无爱慕,无爱慕则得独自入于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九四]第八 燃烧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示称为燃烧法之教法。且谛听。诸比丘!何者称为燃烧法之教法耶?

诸比丘!宁以散烧热之火花,扬其焰,以铁筹触于眼根,则对眼所识之色(境),不善仔细执其形相。诸比丘!识之住,或系于形相之甘味,或系住于随相之甘味,而其人于瞬时死去者,则此人堕于地狱或畜生二趣中之一趣,乃有是理。

诸比丘!余见此患难,作如是言:‘诸比丘!莫如以散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之铁杭触于耳,则对耳所识之声,不善仔细执其形相。诸比丘!于识之住……。’

诸比丘!余见此之患难,作如是言:‘诸比丘!莫如以散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爪刀触其鼻根,对鼻所识之香,不善仔细执其形相。诸比丘!于识之住……。’

诸比丘!余见此之患难,作如是言:‘诸比丘!莫如以散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之刀触其舌根,则对舌所识之味(境),不善仔细执其形相。诸比丘!于识之住……’

诸比丘!余见此之患难,作如是言:‘诸比丘!莫如以散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之刃物触其身根,则对身所识之触(境),不善仔细执其形相。诸比丘!于识之住……’

诸比丘!余见此之患难,作如是言:‘诸比丘!余言睡眠是生命之不生产、睡眠是生命之不结实、睡眠是生命之愚迷,莫如善其睡眠,则人不为思想之虏者,则不破和合僧。’诸比丘!余见此过误患难,作如是言。

诸比丘!此处有闻之圣弟子,如是熟思之:‘以散烧热火花,扬其焰,以铁筹触眼根。今我对此思惟:“如是眼是无常、诸色是无常、眼识无常、眼触是无常。凡以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

散其炽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之铁杭触于耳根。今我对此思惟:“如是耳是无常、诸声是无常、耳识是无常、耳触是无常。凡以耳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

一〇

散其炽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之爪刀触于鼻根。今我对此思惟……

一一

散其炽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之剃刀触于舌根。今我对此思惟……

一二

散其炽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之刃物触于身根。我今对此思惟……

一三

睡眠,如是。我今对此思惟:“如是意是无常、诸法是无常、意识是无常、意触是无常,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亦是无常。”’

一四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之……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因得脱而‘我得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生。

一五

诸比丘!此称为燃烧法之教法。”

[一九五]第九 手足喻(一)

“诸比丘!有手知把抛,有足知进退,有臂知屈伸,有腹知饥渴。

同此,诸比丘!有眼,缘眼触生内部之乐苦。有耳……有鼻……有舌……有身……有意,缘意触生内部之乐苦。

诸比丘!无手则不知把抛,无足则不知进退,无臂则不知屈伸,无腹则不知饥渴。

同此,诸比丘!若无眼者,则缘眼触不生内部之乐苦,无耳则……无鼻则……无舌则……无身则……无意则缘意触不生内部之乐苦。”

[一九六]第一〇 手足喻(二)

一~四

“诸比丘!有手则有把抛,有足则有进退,有臂则有屈伸,有腹则有饥渴……无意则依意触之缘,而不生内部之乐苦。”

海品第三[终]

此摄颂:

 海经二渔夫

 乳树拘絺罗

 迦摩优陀夷

 燃烧于第八

 手足喻二经

 此称第三品

第四 毒蛇品

[一九七]第一 毒蛇

一~二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于舍卫城……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恰有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有一好生恶死、欲乐厌苦之人来,告众人曰:‘友!对此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汝应时时使之觉醒,时时予以沐浴,

时时予以饮食,时时使之入穴。友!对此等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若彼[蛇]对汝生怒者,汝因此,则逢死或逢等于死之苦。汝当作汝所应作。’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此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或逃往他处,告众人曰:‘友!于此有五名杀人之怨敌,由背后追汝。见汝随即夺汝命。友!当作汝所应作。’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于五名杀人之怨敌,而逃往他处,告众人曰:‘友!第六拔利刃闯入之杀人者,则由背后追汝。见汝随地落汝之首。友!当作汝所应作。’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于五名杀人之怨敌,恐惧第六拔利刃之闯入杀人者,而逃往他处。彼见一村落,房屋皆空虚而无人住,入而手取任何空虚器物告众人曰:‘友!今群盗来破坏此空虚废弃之村落,友!当作汝所应作。’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五名杀人之怨敌,恐惧拔第六利刃之闯入杀人者,恐惧破坏村落之群盗,而逃往他处,彼恐怖于大水流之此岸,但彼岸则安稳无怖恐,却无船可渡,又不见往返之渡桥。

其时,诸比丘!此人生起如是之念:‘此水流甚大,此岸有恐怖,彼岸则安稳无恐怖,而无船可渡,又无往返之渡桥,我采集草木枝叶,以编为筏,依其筏以手足操作,则安全到达彼岸。’

诸比丘!此人采集草木枝叶,以编为筏,依此筏以手足操作,安全到达彼岸。婆罗门渡河流,到彼岸立于陆地。

一〇

诸比丘!为使知其意义,余作此譬喻,而其意义即在此。

一一

诸比丘!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毒蛇,此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四大之喻语。

一二

诸比丘!五名杀人之怨敌,此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之五取蕴喻语。

一三

诸比丘!第六拔利刃之闯入杀人者,此乃喜悦、爱染之喻语。

一四

诸比丘!空虚之村落,此乃六内(处)之喻语。贤明有经验之智者,若以眼而检点于此者,则唯见于无,唯见于虚,唯见于空。贤明而有经验者,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检点此者,则唯见于无,唯见于虚,唯见于空。

一五

村落破坏之群盗者,诸比丘!此乃六外处之喻语。诸比丘!眼坏于可意不可意之色(境),耳坏于……鼻坏于……舌坏于……身坏于……意坏于可意不可意之法(境)。

一六

诸比丘!大水流者,此乃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明瀑流,此四种瀑流之喻语。

一七

诸比丘!恐怖之此岸,此身见之喻语。

一八

诸比丘!安稳无恐之彼岸者,此涅槃之喻语。

一九

诸比丘!筏者,此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八支道之喻语。

二〇

诸比丘!以手足之操作者,此精进努力之喻语。

二一

婆罗门以渡流到彼岸立于陆上者,诸比丘!此阿罗汉之喻语。”

[一九八]第二 喜乐

※三

“诸比丘!具有三法之比丘,于现世多住于喜、乐。诸漏灭尽之原由彼亦具有。如何而为三法?乃护于诸根门、知节度于饮食、专心于觉醒。

诸比丘!比丘如何护于诸根门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于眼根住者,因此则有贪、忧、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眼根,守眼根达成摄护眼根。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以此为因,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意根,守意根,达成摄护意根。

诸比丘!恰如于平坦土地之四大路,调适栓系良马大车所备之刺针,巧妙之马术师调驭跨乘其上,左手执手纲,右手握刺针,随己所欲,往返于所适之方位。诸比丘!同此,比丘为守护修习此六根,为修习制止,为修习调御,为修习安息。

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护诸根门。

诸比丘!比丘如何知节度饮食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深为省虑摄取饮食物,不为戏奢,不为庄饰庄严,只为住此身,以维持于此,防范危害,为利益梵行。‘如是,除旧苦,不生新苦。余有生活之资,无过误,当有安乐住。’

诸比丘!恰如人有伤涂药,只为其愈,车轴注油,只为其运转。同此,诸比丘!有比丘深为省虑摄取饮食,不为戏奢……‘……安乐而住。’

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知于饮食量。

诸比丘!如何比丘为专心于觉醒耶?

诸比丘!比处有比丘,于日中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于夜初分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于夜中分以右胁作狮子卧,一足叠于一足,以正念正智而起床之想置于胸,而于夜之后分因起而出往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

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专心于觉醒。

诸比丘!具此等三法之比丘,于现法多喜乐而住,彼亦具诸漏灭尽。”

[一九九]第三 龟

※三

“诸比丘!往昔有龟,夕时沿河岸猎饵。诸比丘!野干亦于夕时沿河岸猎饵。

诸比丘!龟见野干由远而来猎饵,龟将首作第五己肢分,藏于壳中不动,默然而止。

诸比丘!野干亦由远处见龟,见而来至龟处,来则站立龟处[作念]:‘此龟首为第五,其肢分中,俟其任何肢分转出时,立即捕彼拉裂而食。’

诸比丘!龟首为第五,其肢分中,任何肢分皆不转出,时野干则不得机会,厌龟而远去。

同于此,诸比丘!魔王波旬亦常时不断立于汝等之傍:‘愿我于此等,或依眼得机会、或依耳……或依鼻……或依舌……或依身……或依意得机会。’

然则,诸比丘!须护于诸根门而住!以眼见色,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眼根而住者,因此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裂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眼根,守眼根,达成摄护眼根,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因此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意根,守意根,达成摄护意根。诸比丘!于汝等护守诸根门故,魔王波旬亦厌汝等而远去,如野干之不得机会而去。”

 如龟肢分藏壳中

 思虑比丘无依着

 他无伤入于圆寂

 任何者皆不得诽

[二〇〇]第四 木块(一)

尔时,世尊住于憍赏弥城之恒河畔。

世尊,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见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有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有见于此。”

“诸比丘!此木块若不着此岸,不著于彼岸,不沈于流中,不被系上陆地,不被人取,不被非人取,不被涡流所取,内部不腐败,诸比丘!如是,其木块则向海、趣海、而入海。何以故?诸比丘!恒河之流为向海、趣海、而流入于海故。与此同理,诸比丘!汝等若不着此岸,不著于彼岸,不沈于流中,不系上陆地,不为人取,不为非人取,不为涡流所取,内部不腐败,诸比丘!如是汝等则向于涅槃、趣于涅槃、而入于涅槃。何以故?诸比丘!正见即为向于涅槃、趣于涅槃、入于涅槃故。”

如是说已。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此岸?何者为彼岸?何者为沈于流中?何者为系上陆地?何者为人取?何者为非人取?何者为涡流所取?何者为内部腐败耶?”

“诸比丘!此岸,乃此内六处之喻语。

诸比丘!彼岸,乃此外六处之喻语。

诸比丘!沈于流中,乃此喜悦染心之喻语。

诸比丘!被系上陆地,乃此我慢之喻语。

诸比丘!何者,是被人取者?此处有比丘与在家混住,共喜悦,共忧苦,于有安乐之众中则有安乐,于有苦恼之众中则有苦恼,而起于应作当作之事,自专其心,比丘!此者,称之为被人所取。

一〇

比丘!何者为被非人取?此处有比丘,或愿修梵行入某天子群:‘依此戒行,或依梵行,或依苦行、梵行,我成天子或天子群之一。’比丘!此称之为被非人所取。

一一

比丘!涡流所取者,此为五种欲之喻语。

一二

比丘!何者为内部腐败者耶?此有比丘,或为邪戒者、恶法者、不净者、可疑之行为者、覆隐己业者,非沙门而公称为沙门,非梵行者而公称为梵行者,内心腐败,漏泄尘埃之性者。比丘!此称之为内部腐败者。”

一三

其时,偶一牧牛者难陀,立于世尊之傍。

一四

时,牧牛者难陀,白世尊曰:“大德!余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沈流中,不被系上陆地,不为人取,不为非人取,不为涡流取,内部不腐败。大德!我于世尊之处可得出家、可得受戒欤?”

一五

“唯然,难陀!须将牛遣返于主人!”

“大德!抚爱其犊牛等,亦当归去。”

“难陀!将牛遣还于主人。”

一六

于是,牧牛者难陀,将牛遣还于主人,来诣世尊之住处,白世尊曰:“大德!牛已遣返主人矣。大德!可得于世尊之处出家、受戒耶?”

一七

牧牛者难陀得于世尊之处出家受戒。牧牛者难陀于受戒后不久,唯独一人远离其他,精进专心不放逸而住……

一八

尊者难陀,成为阿罗汉之一。

[二〇一]第五 木块(二)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于钦毗罗城之恒河畔。

世尊,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见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有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见矣。”

[以下同于二〇〇经三节]

如是说已。尊者钦毗罗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此岸?何者为彼岸?……”

五~一一

[以下同于二〇〇经四~一一节]。

一二

“钦毗罗!何者为内部腐败者。钦毗罗!此处有比丘!或知由有污由罪科脱出之道,对此履行。钦毗罗!此称之为内部腐败者。”

[二〇二]第六 漏泄

尔时,世尊住于释迦族国,迦毗罗卫之尼拘律园。

其时,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所新建未久之集会堂,尚未有沙门婆罗门或其他人等住于此。

时,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向世尊曰:“大德!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所新建未久之集会堂,尚无沙门婆罗门或其他人等进住者。大德!世尊请先住用。世尊先用之后,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始当住用。住此迦毗罗卫之释迦族,乃为长时之利益安乐。”

世尊默然承诺。

时,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知世尊已承诺,乃从座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赴新集会堂。于集会堂之一面展敷铺具,设座席,备水瓮,挑油灯,然后来诣世尊住处,如是白言:“大德!集合堂之一面已展敷铺具,设座席,备水瓮,挑油灯,今正是时,请受住用。”

于是,世尊着内衣,持衣、钵,与比丘众同赴新集会堂。洗两足已,入集会堂,背依中央立柱,面东而坐。比丘众亦洗两足,入集会堂,背依西壁,唯以世尊在前,面东而坐。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亦洗两足,入集舍堂,依东壁,唯以世尊在前,面西而坐。

其时,世尊当夜以大部分时间,对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以法语鼓励、激励之,使之悦喜归去。曰:“瞿昙等!夜将更晓,汝等当思今正其时。”

“唯然,大德!”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应诺世尊,然后起座,礼拜世尊行右绕礼而去。

时,世尊于住毗罗卫之释迦族等离去不久,言尊者大目犍连曰:“目犍连!比丘众离却惛沉睡,目犍连!当由汝为比丘众说法,余因背部感痛,余欲伸舒背部。”

“唯然,大德!”尊者大目犍连应诺世尊。

于是,世尊将僧伽梨衣折为四层,右胁在下,作狮子卧,左足置于右足上,正念正智,胸怀起床之想。

一〇

于此,尊者大目犍连言比丘众曰:“友,诸比丘!”

彼比丘众应诺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大目犍连说示如下曰:“诸友!我为汝等说漏泄之教法与不漏泄之教法,于此且谛听,当善思惟,我此当说。”

彼比丘等应诺尊者大目犍连曰:“唯然,友!”尊者大目犍连如次宣说曰:

一一

“诸友!如何为漏泄耶?

诸友!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于可爱之色倾心,于不爱之色心相背离。不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不能对所起之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对可爱之法,心予倾向,对不爱之法,心相背离,不得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不能对所起之恶不善诸法无余灭尽。

一二

诸友!此比丘于眼所识之色,于耳所识之声,于鼻所识之香,于舌所识之味,于身所识之触,于意所识之法,称之为漏泄。诸友!如是而住之此比丘,魔波旬若为眼而接近者,则魔波旬得机会,得对境。魔波旬若为耳……为鼻……为舌……为身……为意而接近,则魔波旬得机会,得对境。

一三

诸友!恰如芦葺之家,或草葺之家,干燥无湿气,经年古旧,执点火草炬之人,若从东方来者,则得烧其家之机会,得对境。由西方……由北方……由南方……由上方……由下方……无论由任何之方位,执火草炬之人,若来,则得火烧其家之机会,得对境。同于此理,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魔波旬若为眼……为耳……为鼻……为舌……为身……为意而接近,则魔波旬得机会、得对境。

一四

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诸色为胜,而比丘不胜于诸色。诸声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声。诸香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香。诸味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味。诸触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触。诸法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法。诸友!此比丘为色所胜、为声所胜、为香所胜、为味所胜、为触所胜、为法所胜,谓不胜彼等。于染污之性而来再生,则随有怖畏之苦果,当必至于未来生老死,恶不善之诸法胜于彼。诸友!漏泄即如是。

一五

诸友!如何为不漏泄耶?

诸友!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于可爱之色心不倾,于不爱之色心不背离,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亦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于彼如所起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于可爱之法心不倾,于不爱之法心不背离,正念现前,思虑无色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于彼如所起恶不善之法,无余灭尽。诸友!比丘于眼所识之色不漏泄,于耳所识之声……于鼻所识之香……于舌所识之味……于身所识之触……于意所识之法,谓不漏泄。诸友!如是住之此比丘,魔波旬若以眼接近者,则魔波旬不得机会、不得对境。魔波旬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而接近者,魔波旬则不得机会,不得对境。

一六

诸友!或以坚硬之粘土造尖顶阁,或尖顶阁堂,以湿土涂抹。虽有执点火草炬人,由东方来,火亦不能烧其阁之机会与得对境……由西方来……由北方……由南方……由上方……由下方……由任何方位虽有执火草炬人来,火则不能烧其阁之机会与得对境。同于此理,诸友!如是住之比丘,魔波旬虽以眼……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而接近,魔亦不得机会,不得对境。

一七

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胜于诸色,诸色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声,诸声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香,诸香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味,诸味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触,诸触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法,诸法不胜于比丘。诸友!此比丘胜于色、胜于声、胜于香、胜于味、胜于触、胜于法,而非谓不胜。彼胜再来生染污之性,胜随伴有怖畏之苦果,胜当必至于未来生老死、恶不善法者。

诸友!不漏泄即如是。”

一八

是时,世尊起而行出,言尊者大目犍连曰:“善哉!善哉!目犍连!汝为诸比丘说漏泄之教法与不漏泄之教法。”

一九

尊者大目犍连此说已,世尊对此予以认证,欢悦之诸比丘,欣受尊者大目犍连之所说。

[二〇三]第七 苦法

※三

“诸比丘!比丘因如实知一切苦法之生起与灭尽,彼见诸欲,彼见诸欲者,则凡于诸欲彼不止住欲贪、欲爱、欲迷、欲恼,彼悟知行与住,如行者、住者,不止住于贪欲、忧恼、邪恶、不善之法。

诸比丘!如何比丘以如实知一切法之起与灭尽耶?‘色乃如是,色之生起乃如是,色之灭尽乃如是。受乃如是……想乃如是……行乃如是……识乃如是,识之生起乃如是,识之灭尽乃如是。’诸比丘!如是之比丘,如实知一切苦法之生起与灭尽。

诸比丘!如何而比丘见诸欲?彼若见诸欲,则不止住于诸欲之欲贪、欲爱、欲迷、欲恼。诸比丘!譬如人于甚深之炭火坑,无焰、无烟而充满炭火,于此有愿生不愿死,愿乐而厌苦之人来,此人被二人之强有力者,拉其手拖至炭火坑,彼将身届之,此何故耶?诸比丘!此人知:‘我堕此炭火坑者,则以此为因或至死,或逢等于死之苦。’诸比丘!以炭火坑为譬喻,比丘见诸欲,见彼诸欲者,则于一切诸欲彼则不存止于欲贪、欲爱、欲迷、欲恼。

诸比丘!如何悟知行与住,如行者、住者不存止于贪欲、忧恼、邪恶不善法?诸比丘!譬如有人入棘多之园,彼之前有棘,后亦有棘,北亦棘,南亦棘,下亦棘,上亦棘。彼以:‘棘勿刺我!’该由何处进或退耶?同于此理,诸比丘!凡世间有可爱之相貌,快意之相貌,此于圣者之教,即为棘。

如是知者,当知摄护不摄护。

诸比丘!如何为不摄护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倾向于可爱之色,心背离于不爱之色,正念不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不如实知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不能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

诸比丘!如何为摄护耶?诸比丘!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不倾向于可爱之色,心不背离于不爱之色,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如实知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不倾向于可爱之法,心不背离于不爱之法,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如彼所起恶不善之法,以此无余灭尽。

诸比丘!摄护者,当即如是。

一〇

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比丘,少时丧失正念,起邪恶不善而有志望之怀念,为结缚之法。诸比丘!正念薄弱,而彼则速舍此,排之、坏之、令归灭无。诸比丘!譬如于日中炽热之铁器上,滴落二、三滴水,其滴若迟落,即消耗迨尽。如是,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比丘,少时丧失正念,起邪恶不善而有志望之忆念,为结缚之法。诸比丘!正念之薄弱者,而彼速将舍此、排之、毁之、归于灭无,令归于无。

一一

诸比丘!如是,比丘悟知行与住,如是行者、住者,不止住贪欲、忧恼、邪恶不善。诸比丘!此比丘之如是行、如是住,或国王、或王之大臣、朋友、血缘、亲族等,即作是言:‘汝来!如何为此袈裟衣而恼?如何汝秃头持而往来耶?汝来!还汝卑俗之身,受用财宝,须行善业。’并持来财宝供奉。诸比丘!彼如是行、如是住,舍戒、还卑俗人之身,无有如是之道理。

一二

诸比丘!譬如恒河向东、趣东、流东、而大群众携锹与笼,来令‘此恒河向西、趣西。’诸比丘!当如何思惟于此?彼大群众可得将此恒河向西、趣西、流西否?”

“大德!不然。”

“此何故耶?”

“大德!恒河乃向东、趣东、流东者,令此向西、趣西、流西为不易。复次,此大群众必终至疲困。”

一三

“同于此理,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此比丘,或国王、或王之大臣、朋友、血缘、亲族等,作是言:‘汝来!如何为此袈裟衣而令汝恼?如何汝秃头持,来往?汝来!还汝卑俗人之身,以受用财宝,须行善业。’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此比丘,舍戒、还卑俗人之身者,无有如是之道理。何以故?诸比丘!无论如何之心,长时向远离、趣远离、专注远离者,其转向于卑,无有如是之道理。”

[二〇四]第八 紧叔迦

※二

时,一比丘至另一比丘住处。此比丘问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友!比丘如实知六触处之生起与灭尽。友!比丘之见因之为清净。”

时,彼比丘对比丘之释答,因不得满足,而赴一比丘住处,问此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

“友!比丘如实知五取蕴之生起与灭尽故,友!比丘之见为清净。”

时,彼比丘不满足此比丘释答,而赴一比丘处,问此比丘言:“友!比丘!为如实知四大有生起之灭尽故,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

“友!比丘凡如实知生起之法,皆是灭法故,友!此比丘之见为清净。”

时,彼比丘不满足此比丘之释答,而来至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比丘向世尊曰:“大德!于此,余在一比丘处,问彼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大德!彼比丘对余答曰:‘友!比丘如实知六触处之生起与灭尽故,友!比丘之见因之为清净。’时,余不满足于彼比丘之释答而至另一比丘处,问彼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大德!彼比丘对余答曰:‘友!如实知五取蕴之……四大有之……凡生起之法,皆为灭之法。友!比丘之见因之为清净。’时,大德!余不满足彼比丘之释答,乃来至世尊处。大德!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

“比丘!譬如有人从未曾见紧叔迦者,彼或到曾见紧叔迦之男处,问曰:‘仁者!紧叔迦为如何耶?’彼答曰:‘仁者!紧叔迦乃为黑者,宛如烧杭。’比丘!其时紧叔迦一如斯男之所见。于是,比丘不满足其男之释答,或到另一曾见紧叔迦之男处,问其男曰:‘仁者!紧叔迦为如何耶?’彼答曰:‘仁者!紧叔迦为赤者,宛然如肉片。’诸比丘!其时,紧叔迦即如彼男之所见然。于是……‘紧叔迦以皮剥、荚破、宛然如尸利沙……’……如是言:‘仁者!紧叔迦乃枝叶密茂,荫浓如尼拘律树。’比丘!其时,紧叔迦即如彼男所见然。比丘!依彼等之信凭,此等善人照纯清之所见,此等善人为释答者。

比丘!譬如国王之边土都城基础坚牢,城壁有六座坚牢之门,于其处有贤明有能、有智之门卫,以遮止不知者,令知者通过。时由东方急来二使者,对其门卫如是问曰:‘仁者!此都城之主于何处耶?’彼门卫答曰:‘德者!彼坐于中央之四衢街路。’于是彼二急来使者,向城主如实将使命传达,即顺来路归去。由西方……由北方急来二使者,向其门卫如是问曰:‘仁者!此都城之城主于何处耶?’彼门卫对彼答曰:‘德者!彼坐于中央之四衢街路。’于是彼二急来之使者,如实向城主以使命传达之,即顺来路归去。

比丘!余作此譬喻,为令知其意义,其意义则如是。比丘!都城者,即由此四大所成,父母所生,粥饭所积,无常、蚀坏、磨消、破损、溃、灭之法,即此身之喻语。

比丘!六门者,此六内处之喻语。

比丘!门卫者,此正念之喻语。

比丘!急来之二使者,此止观之喻语。

比丘!中央之四衢街路者,即此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此四大有之喻语。

比丘!城主者,即此识喻语。

比丘!如实之使命者,即此涅槃之喻语。

比丘!顺来路者,即此八支贤圣道之喻语,亦即正见……正定等是。”

[二〇五]第九 琵琶

※三

“诸比丘!任何比丘或比丘尼,其心于眼所识之色,或起贪欲、染欲、忿恚、愚痴、瞋恚者,应制伏此心。谓:‘此路乃有怖、有恐、有棘、有丛,险难之非路、邪路是。此路乃不善人之所依,此路乃善人所不依。汝不适于此,然则,汝于眼所识之色,应制伏心。’诸比丘!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其心于耳所闻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或起贪欲、染欲、忿恚、愚痴、瞋恚者,由此应制伏心,谓:‘此路乃有怖、有恐、有棘、有丛、险难之非路、邪路是。此路乃不善人之所依,此路乃善人所不依。汝不适此,然则,汝由此意所识之法应制伏心。’

诸比丘!譬如稻熟,因稻田之守者放逸,食稻之牛闯入稻田而纵食至心满足。与此同理,诸比丘!无闻之凡夫,对六触处不行摄护,纵享五种欲至心满足。

诸比丘!譬如稻熟,因稻田之守者不放逸,食稻之牛虽闯入此稻田,守者牢捉此牛之鼻,由牢捉鼻,坚括于额之上部,坚括于额之上,以搋猛鞭,以搋猛鞭后,将其纵放。

诸比丘!二度食稻之牛……

诸比丘!三度食稻之牛虽闯入此稻田,守者牢捉此牛之鼻,由牢捉鼻,以坚括于额上,坚括于额上,则以搋猛鞭,以搋猛鞭后,而纵放。如是,食稻之牛或入村落或入森林,多休止所,多休卧所,而思起被搋鞭策之事,因此不再入稻田。与此同理,诸比丘!于六触,比丘之心为直、正直,唯住立于内,静止单一而得安定。

诸比丘!譬如国王或王大臣,有未曾闻琵琶之音者,彼闻琵琶之音,而作如是曰:‘友!此何音耶?如是斯之爱、美,足以令人心狂而惑。’‘贵人!如是之爱、美,足以令人心狂、惑之音,此是琵琶。’彼言:‘且去!将琵琶携来予余。’彼等以此奉于王曰:‘贵人!此音如是可爱、美好,令人心狂而惑之琵琶。’王曰:‘此琵琶于余为无用,唯将音带来与余。’彼等言于王曰:‘贵人!此所谓琵琶者,有种种之成素,有大成素,由种种之成素而发音。’曰:‘缘于胴、缘于皮、缘于掉、缘于首、缘于弦、缘于弓,又须人之适宜努力。贵人!如是琵琶有种种之成素,有大之成素,由种种成素而发音。’彼王遂以此琵琶,碎为十分或百分,以此十分或百分碎为一片片,一片片则以火燃烧,以火烧成灰,成灰或被大风吹去,或被河川之急流漂去。如是彼言:‘凡称琵琶者,大众为此长时放逸流溺、此琵琶为虚伪也。’

与此同理,诸比丘!比丘须于色之所趣,则以检色,受之……想之……行之……须于识之所趣,则以检识。彼检色……受……想……行……识,原于彼或为‘我’,或‘我有’、或‘我之我’者,今则无此。”

[二〇六]第十 六生物

※三

“诸比丘!譬如疮痒身,腐烂身之人,入于棘之森林,萱与棘刺彼之足,引而搔及疮烂之肢体。诸比丘!如是此人,因而渐感至苦痛不快。与此同理,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入于村落或森林,遇所触者作如是言:‘此尊者如是作,如是行者,为村落不净之棘。’得知此为棘,当知摄护与不摄护。

诸比丘!如何为不摄护?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倾于可爱之色,心背离于不可爱之色,正念不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起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倾于可爱之法,心背离于不可爱之法,不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彼不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起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无余灭尽。

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六种生物,以强绳绑缚。捕蛇以强绳绑缚。捕鳄鱼……鸟……犬……野干……猿,以强绳绑缚。于中央作结,同时纵放。诸比丘!其时,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此等六种生物,各各向己饵之世界奔去。蛇入蚁塔……鳄鱼入水……鸟翔于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林’而去。诸比丘!此等六种生物倦疲时,此等生物则随其中之一多力者,随彼之后,乃至服从于彼。比丘亦与此同理,任何人若不向身增修其正念,或不复修者,则彼眼为可意之色所引去,彼背于不可意之色。彼耳为可意之声……鼻为可意之香……舌为可意之味……身为可意之触……意为可意之法所引去,彼背离于不可意之法。

诸比丘!如是为不摄护。

诸比丘!如何为摄护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不倾于可爱之色,心不背于不可爱之色,令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彼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所起之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不倾于可爱之法,心不背离于不可爱之法,令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彼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所起之恶不善法,无余灭尽。

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六种生物,以强绳绑缚。捕蛇以强绳绑缚,鳄鱼……鸟……犬……野干……猿……以强绳绑缚。以强绳绑缚而击于强杭或柱。诸比丘!其时,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此等六种生物,各各向己饵处之世界奔去。蛇入蚁塔、鳄鱼入水……鸟翔于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林而去。诸比丘!此等六种生物倦疲时,于同杭或近柱而立、或近坐、或近卧。比丘与此同理,无论任何人,其身增修、复修正念,彼眼亦不为可意之色所引去,不背离于不可意之色。彼耳……鼻……舌……身……意,不为可意之法所引去,不背于不可意之法。

诸比丘!摄护即如是。

强杭或柱者,诸比丘!此乃向于身正念之喻语。然则!诸比丘!汝等于此:‘吾等之身增修、复修正念,如坐骑、如贵器物之所实行、积集,于此应努力。’如是修习。诸比丘!汝等应如是修习。”

[二〇七]第十一 麦把

※三

“诸比丘!譬如诸比丘将麦把置于四衢街路,当时有六名手执连枷之男子,以连枷打其麦把。如是,诸比丘!以六连枷打麦把,善打。复次,又有手持连枷之第七男子来,以连枷打其麦把。如是,诸比丘!以连枷打麦把之第七男子,更为善打。

与此同理,诸比丘!无闻之凡夫,于眼为可意不可意之色所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于意为可意不可意之法所恼。诸比丘!此无闻之凡夫,若为未来再生而思念者,如是愚人,恰如为因第七连枷所打之麦把,乃更为善打。

诸比丘!往昔,天与阿修罗战斗时,诸比丘!阿修罗毗摩质多罗呼阿修罗曰:‘汝等!天与阿修罗战斗时,若阿修罗军胜,天军败者,则以第五绳缚诸天主帝释天之首,共来余之阿修罗都。’诸比丘!诸天之主帝释天呼三十三天等曰:‘汝等!天与阿修罗之战斗时,若天军胜,阿修罗军败者,以第五绳缚彼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之首,共来余之正法殿。’

然而于此战役,则诸天胜而阿修罗败。时,诸比丘!三十三天以第五绳缚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之首,共来诸天主帝释天之正法殿。

于此,诸比丘!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之首被第五绳所缚。诸比丘!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作如斯思惟:‘诸天为正法,阿修罗为非法,因此,我今赴诸天之都耶?’彼见己首解去第五绳,且饱尝五种天上之欲,以尽娱乐。然而诸比丘!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作如斯思惟:‘阿修罗为正法,诸天为非法。因此,我今赴阿修罗之都耶?’彼见己首被第五绳所缚,且愿排除天上之五种欲。

诸比丘!毗摩质多罗之缚乃如是微妙,较此更微妙者为魔罗之缚。诸比丘!想思者乃被魔罗波旬所缚,无想思者,则获解于此。诸比丘!‘我有’者,此为想思。‘此是我’者,此为想思。我者,此为想思,‘我为无者’,此为想思。‘我是有色’者,此为想思。‘我是无色’者,此为想思。‘我是有想’者,此为想思。‘我是无想’者,此为想思。‘我是非想非非想’者,此为想思。诸比丘!想思为病,想思为疮,想思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心住无想思’,汝等当如是学习。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转动。‘此是我’者,此为转动。‘我’者,此为转动。‘我是无’,此为转动。‘我是有色’者,此为转动。‘我是无色’者,此为转动。‘我是有想’者,此为转动。‘我是无想’者,此为转动。‘我是非想非非想’者,此为转动。诸比丘!转动为病,转动为疮,转动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转动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一〇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震动。‘此是我’者,此为震动。‘我’者,此为震动……诸比丘!震动为病,震动为疮,震动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震动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一一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戏论。‘此是我’者,此为戏论。‘我’者,此为戏论。……诸比丘!戏论为病,戏论为疮,戏论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戏论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一二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慢心。‘此是我’者,此为慢心。‘我’者,此为慢心。……诸比丘!慢心为病,慢心为疮,慢心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慢之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毒蛇品第四[终]

其摄颂曰:

 毒蛇喜乐龟

 木块二漏泄

 苦法紧叔迦

 琵琶六生类

 并且与麦把

第四之五十品摄颂:

 悦喜消尽品

 广说为六十

 依于海毒蛇

 第四五十品

 明说经集中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