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十一(经四之一)颇一

(凡遇圆相即是标辞与?同其上文)。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如来说法大众咸坐欲有所问先起展敬展敬之仪不离三业胡跪合掌身也恭敬意也白言下口也如来藏心不空不有即性即相名第一义是佛所证决定无妄审实名谛○标富楼那从父母彰名已见前文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解真际曰如来藏心于诸说中更无有上名第一义)。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解私谓譬小乘根性远第一义谛虽承如来微妙法音本不似见何况真闻)。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地谓智之所践○?满慈子善说法要众推无上今闻佛说未尽领解犹坏耳者对微细声远逾百步讵能明辨第一义谛微妙寂灭微细声也闻而不解与不闻等犹聋人也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逾百步也说斯等法令我除惑犹拘疑网未尽悔结故引比也○标未达藏性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五目不睹其容二听不闻其响)。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

(解孤山曰初果已破见惑思惑全在阿难向悟常心实登圆位欲汲引小机令归大道故举其初果以为请端也)。

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开悟者如前获妙本心常住不灭也小乘有学方断分别俱生全在名习漏未除满慈无学断尽俱生此约小乘烦恼障说问何故无学尚纡疑悔初果之辈解悟不疑耶答烦恼所知二障差别人执法执轻重不同故正理论云或有于境智不及愚所论凡夫善通三藏罗汉不识赤盐以所知障障法界理罗汉虽得无漏烦恼轻故尚纡疑悔所知重故阿难虽得开悟所知轻也习漏未除烦恼重也○标罗汉不识赤盐者藏中说舍卫城中法预婆罗门常请僧食问其义能答者自与美食不能者不同会食由是比丘皆不往因至佛所近佛不远有罗汉法预乃问云何名赤盐盐有几种罗汉曰我知汝是法预轻慢比丘今复恼我盐止是盐法预闻说心怀罔然来至佛所佛言此罗汉未从师学故不能答盐也有比丘名弗絺卢佛令往答盐义比丘云盐有二义一种味如大海水同一咸味二性味者有黑盐有赤盐辛头盐拔遮盐毗蓝盐迦遮盐私多盐毗迦盐略语二种若生若煮是名盐义法预闻之欢喜而退○解资中曰罗汉虽断烦恼障而所知障在)。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前五句引所闻即同圆觉刚藏云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也云何下五句叙疑难即同彼云何故复有一切无明彼反难云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今经无此难者意已舍故复有牒而纵之责无穷过即同下文别答违妨也然刚藏所问反覆成难文聚一处钩锁相连如来答释亦总示云世界始终念念相续一切对待皆由分别生死垢心轮回妄见未离妄见而辨觉性遂令觉性成诸轮转乃至结云如是分别非为正问今经问既前后答亦随问二经答意广略虽别大旨攸同如彼经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等此即责刚藏不了圆觉自性绝诸对待生死涅盘犹如作梦遂引无明生死有为反覆成疑以难众生本来成佛故佛举此正是生死垢心分别妄见遂合圆觉成轮转也由是举喻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等今经即以常说本性觉体妙明明妙反而责之以辨满慈解惑之心解则已知觉体本妙无明本空山河大地如空华相夫何致疑惑则能所妄分强觉俄起三细写本四轮成界遂有世界众生业果相续斯皆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故二经之意问答并同也然此是法空门下疑难大节最障修证满慈迹虽小圣今经圆通述悟无非大途故所陈难刚藏无异学者至此诸细观之○标复云法华所谓内秘菩萨行外现示声闻也○解前破人法二执显空如来藏今显不空如来藏故生此疑)。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凌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此约世谛水火性异难第一义性相俱融下文答云观相元妄无可指陈○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相凌灭义)。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唯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攸所也据说则本然清净互遍互融据今则宛尔山河硕乖水火莫知所往○孰是孰非愿垂慈诲冀无所惑)。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

(如来常依二谛说法谓世俗谛胜义谛今所说者异乎常说谓胜义胜义谛也一真法界中道实相无法不[(冰-水+〡)*ㄆ]无法不遍上圣下凡情与非情皆成佛道斯为极唱最后垂范也)。

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

(方便教说定性二乘无性阐提不得成佛如焦芽败种等今此会通咸归一乘究竟涅盘涅盘经云我于余经说有声闻不得作佛非于此经作如是说涅盘佛性即如来藏亦名一乘亦名首楞严二经同味不亦宜乎斯则会五性融三乘了义极谈莫斯为最阿练若云无喧杂首楞严王即诸佛之大寂定名真无喧杂正修行处也○标无喧杂处即首楞严大寂定是行人安心之地也○解孤山曰未得二空者未得大乘人法二空亦是未得大乘性相二空也此文明指定性皆获一乘遂知五性之宗乃方便之说明矣寂灭场地者无中边相故名寂威地有二义能持能生既持诸法复生妙智也阿练若此云闲静处或言阿兰若此云无事处谓中道二地离二边喧动无二边诤事也即以此处为正修行处私谓寂场指得果之地练若指修因之处因果所依皆是实相故曰寂曰真也)。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标谛审离缘)。

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此略牒前语)。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一真如心是佛常说或名法界或名实相或如来藏性或妙净明心一经之内尚有多名况诸经耶名虽有异一体无别皆显法界一相本来平等三科七大虚妄有生虚妄名灭生灭去来本如来藏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若了斯旨何山河之忽起有为之迁流耶何致问于如来耶故兹责问已释疑尽此就真如门约体绝相以答也性觉本觉指体也妙明明妙显用也显不由他故云性觉性自觉故性自明故岂由于他显非有始故名本觉本来觉故本来明故岂因始有又体无改易故名性觉相非生起故名本觉体相寂灭心言不能及故名妙灵鉴不昧昏惑不能暗故名明妙明明妙左右言耳或可寂而常照故称妙明照而常寂故曰明妙此显法界一相真觉无二圆觉亦云一切觉故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古人所解各随其意云云在彼不能具叙○解真际曰兴福以性觉为妄本觉为真资中以在缠为性出缠为本斯皆并去实存华背源寻??者矣今言性觉妙明者性谓自性其体灵鉴性即觉故此觉圆明绝诸名相故云妙明也本觉明妙重释上句也本觉者谓本性自觉非有所觉故明妙者觉体自明非因所明故又解体即用故性觉妙明用即体故本觉明妙孤山曰本亦性也变其文耳以本元自性既能所双绝而寂照互融即寂而照故曰妙明即照而寂故曰明妙寂则三谛俱寂照则三谛俱照只是本性之觉妙明互融故作两句说耳私谓孤山所释文婉理顺反观诸家无以逮此节公摧万抑??自谓得其源实洎陈两解未异枝流重释之语且烦体用之义仍局是故应云性觉本觉中道之体也妙明明妙空假之用也体用不二空假相即如来藏性仿佛在兹又若复疏显妙当如圆师云三谛俱寂三谛俱照亦应更云三谛俱非寂非照盖是文略然此句义与前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辞异意同上云忽生山河大地下云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即循业发现之谓也由当机未悟故满慈发起如来重示又前文正明破妄显真此下多说从真起妄故资中以空不空二藏[(冰-水+〡)*ㄆ]之颇得其旨○?二起诸妄法即约生灭门随缘成事以释文三)。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此之一问定其解惑也解则不合致疑惑则此非正问意云汝问我说性觉妙明为作何解为此觉体本性自明名为觉明为复觉自不明由觉他明明与觉异名为明觉觉明之号由谁而立故云汝称等此之二意一正一邪定满慈答为得何意得正则无疑认邪则生妄故此一问定其解惑也○解孤山曰此问真妄二觉也初问为复性体本明绝能绝所称名为觉次问为是觉体不明虚妄分别称为明觉私谓二家所解初问则同次问则别今研次义复有异乎二师之说原佛所举二觉之义皆真觉也今牒前为问良恐满慈缪解此觉性虽本尔而现是无明必须藉智起修照了此性方名为觉故佛二问乃是约性约修而设也初问可见次问云为觉不明称为明觉者不明犹云无明也为是觉了无明显于性明方称明觉耶悫沇节等所解并殊避烦不录诸师既辨问意稍疏至于下文销释俱滞今皆私述览者恕之)。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据斯答意觉体自不能明必须别假他明为其所觉若无所觉之明但可独名为觉不得兼称觉明若欲兼称觉明必有明为所觉斯则但认于邪以为妄法生起之本佛之本意觉性元明必不因他而称明觉觉妙明妙觉圆明圆明觉一相无二无别此唯真觉更无别法除一实相余皆魔事满慈起教示自不知妄认所明遂成迷倒○解答意正顺次问之义方称为觉也若谓无明即名觉者是则觉体无所照明姑苏曰性觉妙明者清净本觉也龙树释起信论云清净本觉本有法身从无始来具足圆满过恒沙德常明净故本觉明妙者染净本觉也释论云染净本觉自性净心受无明熏流转生死无断绝故然满慈示权变金作土故于染净本觉能所妄生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山河大地万象森然若能观相元妄无可指陈观性元真唯妙觉明乃知万法皆如来藏妙真如性法界洞然平等显观也)。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

(解牒前答意)。

有所非觉。

(?初二句总牒所计若汝执言必有所明方称明觉若无所明无明觉者佛即破云有所非觉也意云若有能所焉称真觉夫真觉者离能所相见道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经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上文云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故知有所非真觉也)。

无所非明。

(解满慈所谓觉者必假能觉之智方显所觉之性故今示曰有所非觉盖言若有所觉则非真觉又恐疑云若无所觉应无能明耶故复示曰无所非明盖言无所觉中亦复非有能明之智也此以性斥修显修为妄由无明尚混能所未亡究竟觉明始同本性故前文云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者也)。

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初一句别牒所明若如汝言必有所明方称觉明若无所明但可名觉者次二句破云如来常说觉湛明性岂得无明若实无明不合名为觉湛明性○解释上无所非明也无明即非明变其文耳意云上谓非明但是无于妄明非谓无于觉湛明性)。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上句结真下句结妄性觉必有真明故云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妄谓明异于觉是故汝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以有所明方称觉明故解惑之见于焉可辨○解本性之觉必具湛明之性以不了故妄为能明之明所觉之觉)。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

(?真觉之体本有妙明不逐缘生非由境起本来寂照法界一相故云觉非所明因此真明无明不了妄执为所由是一念才起四惑俱生本识初相莫不是此起信云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动而有于念又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是此真明为执所认而立所明也此即真如不守自性为妄所见便为所相如前灯光为眚所见便为圆影此名无始住地无明○璎珞经云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最极微细即此所相也○解性觉之体本非所明但因妄明对能立所然有二义一者因智立所观之理二者因惑立所见之相今意在次义也以下文即说迷真立法故)。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所见之相既立能见之相即生能所同时前后异说耳问满慈初疑藏性清净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至佛问觉义满慈乃谓由觉不明称为明觉据斯答意佛应但示觉理之智为妄何故复说迷理之惑为妄广明立法之相乎答只缘前问山河后答明觉涉于立法立修二义是故如来作此兼显先据答意破能觉之非真次顺问情示所生之是妄微言奥旨固不徒然)。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

(?起信名为业相故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即有苦果不离因故此经名为异相者异有二义一相望论异谓不觉则动觉则不动动异不动故二当体论异谓此业相具能所故有生灭故今前文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者即当体论异也真觉妙明本非所相无明不觉妄认为所妄所成故妄能随生能所二心不相离也无同异中炽然成异者即相望论异也一真之体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故无同异能所妄分二相俄起显然成立相异无相也亦名动相异静心故)。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

(起信名为转相故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转者起也转前动心起成能见故今言异彼所异者能异即同相所异即异相欲异异相须立同名前异于真今异于异待异立同○又粗显故亦名静相静异动故此静待动非绝待静故云因异立同)。

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起信名为现相故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此则阿梨耶三境现也今云同异发明者由前同异二相相形显发故遂令心相转粗能成外境形对前二而立此名非前静相故名无同非前动相名为无异此则待同异之无同异非绝待之无同异也故云同异发明也此之三相本识分齐流注生灭念念不息非凡夫二乘之所能觉由彼一念无明所起起信名为不相应染唯佛究尽○故文云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谓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者不能尽知唯佛穷了○解此明所立境界下文云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即显示其相也资中以起信论业转现三细配今三义乃至长水亦复承用洎乎孤山别以惑性具九法界执有执空及取中道三相释之余斫此文窃所不韪若论三细应在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此三句中已有三相明即业相能即转相所即现相斯由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而分三相微而未着故曰三细今文既云炽然成异又云同异发明合是六粗境界耳若将三细配属同异等其义甚迂不烦叙引又若以惑性所具亦应须在性觉必明及觉非所明二句中摄其犹木具火性未有烧相今炽然发明岂是性具耶良由诸师见下文云如是扰乱相待成劳乃至引起尘劳烦恼等便谓此中未涉粗事抑为细惑今谓不尔盖此经所说迷真起妄多是先说无情世界次说有情因果如前文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等又下文明三种相续先世界次众生后业果耳如是若将起信粗细次第对之则并成颠倒矣诸有学者试为甄明苟失大涂请从良导)。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

(?如是三相互相扰恼互相杂乱形待不息遂成劳倦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三相虚妄染污真性故名为尘汩清净体令失明洁故名为浊浊之粗细名相五重如下广辨皆由此三而为根本也)。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由前三细引起四粗谓智相相续执取计名也此四正是二障之体○以妄想内熏境界外熏因缘具足由是方生故云引起染污劳累造业受报轮转无穷皆由于此即烦恼道也下业果众生即后二义起信云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此即六粗也○解指前因明立所动杂真性故曰扰乱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即相待生劳无同异中炽然成异等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也上言劳者且属无明下云尘劳正谓见思烦恼)。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起即是动动即异相异名差别为世界体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前后改转隔别不同故名世界皆由内有异相为本故云起为世界静即同相同名不异形前差别动乱故名为静○即虚空之体也虚空无差别动转由内有同相对动之静为此因故故云静成虚空虚空下二句结由二相也彼无下指现相亦名现识此就梨耶三相具足成就位说名真有为法以能成就八识六尘及根身种子等前之二相虽亦有为三相未具能事未办故成就位方说有为又此一相名无同异滥前所说真如觉体亦无同异故此特指是有为法即知非是真无同异无同异言真妄俱有由此拣故无相滥失然此三相说虽次第起即同时所感外器虚空及有情根一念顿现亦非前后不可以说之次第而责现之后先耳○解由烦恼故变起依正空界属依有为属正界是器界色相差别故云起云异也空是顽空不动常一故云净云同也彼指上之辞真犹实也上云无同无异名滥于理今指其体实有为法耳何者众生正报兼乎色心造作善恶靡不由此以有心性故非如世界之异以有色相故非如虚空之同相待立之故云无同异也然有为之法实通依正既以世界为异则知别就众生得名如满慈所问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岂独问依而不问正故华严云何等名有为法所谓三界众生况下文云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岂非显以正报名有为耶又如文殊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此与今文三义符合但空界有先后之异耳适时之说理在不疑)。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由前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所即影明能即妄觉此云觉明全是无明无明昏钝遍迷法界即成空昧故下文云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等见即妄觉也一明一昧一动一静刹那生灭相待不息于内生灭即名为摇于外即成风轮初起是故世界之初风轮为始虚空即为世界所依故不文云迷妄有虚空依空三世界也○解孤山曰四轮持世其实土轮金轮水轮风轮也此不言土者土与金同是坚性俱属地大故此但言四大则已摄四轮矣私谓觉明空昧者真觉起于妄明妄明见于虚空晦昧之相也亦可觉明二字皆属于妄以下文云明觉立坚故相待成摇者夫风以动为性元由心动之所感也是以空昧形于外觉明摇于内从微至着故有风轮矣俱舍论云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先于最下依止虚空有风轮生)。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无明生灭形待不息故云因空成摇执认所明坚持不舍故云坚明立碍于内即是觉明于外即成金轮次起故云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知宝性因觉明有是故众宝皆体坚而用明也○解因空生摇牒上文也竖明立碍谓坚碍妄明成立质碍也夫金以坚为性亦由情坚之所感也是以空既妄立摇于妄明明执坚碍故有金轮矣桉俱舍论风轮之上次有水轮水轮之上方有金轮谓于有情业增上力起大云两澍风轮上滴如车轴积水成轮复有别风抟击此水上结成金此与彼异者彼约安立世界自下升上以成其次此约生起世界由内感外以成其次然大小义别不须会通)。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前二句指前二性为生火之由于内则生灭不停坚执不舍于外则动摇不息坚刚难坏互相摩触而有火生如取火法钻燧与木一坚一动火能镕散成熟万物○故云为变化性○解上二句牒前二文风金下正明火大孤山曰变化性者火能变生为熟化有成无也)。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于内则爱明坚执懆心炽盛于外则宝润火蒸遂成流水也如世蒸物必有汗流故一切业种非爱不生一切草木非水不长由是四性互相假藉体不相离同一妄心所变起故如虚空华不离翳故愚人不了心外执境颠倒见故然小乘宗水轮在前金轮在后与此不同者而不知风轮持水即是坚变约相在后举性在初故风轮后即说金轮又彼但知增上业感而不知是何因种以教非了义粗相说也○解既风金起火而火复蒸金故金润下流遂成水大然此四大风金则由妄心而起火水复由风金而起下文结云递相为种义见此矣或曰爱心外感于水者则违经文)。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

(水交于火火交于水其势相敌而立于物故曰交发立坚泾为巨海水降之所立也干为洲潬火腾之所立也)。

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火炎上而就燥水降注而流湿交互击发立成坚碍火虽炎上而相击发终为水克故大海广而洲潬狭也皆由妄性不常前后变异爱心多故成巨海我心盛故成洲潬瞋性生慢执性生瞋于色起爱潬中流水违爱生瞋海中火起水中可居曰洲水中沙聚曰潬(出尔雅)○解观海中火起则知火交于水也视洲中河注则知水交于火也郭璞云水中沙堆为潬)。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

(疏外则水势劣火内则瞋增爱微瞋复加慢结为高山)。

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外则土势劣水内则爱增慢轻爱能生水水能生长故抽草木瞋爱慢三互相滋蔓异类成形草木山川千差万别○解水势劣火谓水大少火大多以此相合结为高山是故下举融击以验其二大所成也土势劣水比说可知)。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

(交妄发生谓两妄交合而生诸事也始则明昧相待成风轮终则水土相合成草木中间诸事尽由两大而起也递相为种者如觉明空昧相待成摇为风轮种因摇立碍为金轮种风金相摩为火大种金火复为水大种水火又为海洲种水土复为草木种应了此诸妄法于一真性如空中华华处空处本无有异故观妄具唯见真具具无具相彼此谁名世界相续既然下二相续其旨亦尔)。

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先从明昧摇动有风轮风摇明立有金宝金风相摩生火性火蒸金润有水生水火相交势有胜劣水胜火劣为海洲火胜水劣为山石土劣水胜为草木等外相虽尔皆由内心内心无变外岂差别经且约外故云递相为种)。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

(解私谓明妄即妄明也非他者言此妄明之体更非他法所成全是真觉起于妄明而为过咎)。

所妄既立明理不逾。

(?明谓显发妄之显发别非他缘但由自己一念不了能所妄分以为过咎觉明即能所也所明既已成立引生能觉之心念念相续莫能离念故真明妙理为念所碍隐而且废不能逾越而显现也○解上觉明为咎己是妄能故今但言所妄既立即前文云因明立所由妄明之性非局而局故曰明理不逾)。

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无明为因所明为缘展转相形至无同异于此一相分出根尘根尘既偶识生其中根境识三为业之性各自取吸他行他缘故云不超等即于所明分出六尘于前妄觉开成闻见等由是前云觉明为咎也○标以是因缘者根境识三为业之性盖为众生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矣○解示不逾之相也下文云元依一精明分为六和合)。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胎卵有情要因父母同业相感故云同业相缠湿化有情但因自己情想合离合处湿生离处化生不由父母同业相感故云合离成化化即四生之总名也皆名变化故○解槜李曰下又云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是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

(?见谓妄见明即所明因见有明明能发色因明起见见能生想境与想异异即违也乃成于憎色同于心同则顺也遂生于爱异则但想无爱同则想爱俱行由是受胎须资想爱○解孤山曰妄心见妄境故云见明色发即于中阴见其父母也明见想成者依妄境起妄惑也异见谓父是所憎境同想谓母是所爱境女子托胎反此)。

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蒱昙等。

(?种谓已受爱取所润即异本之种也故云流爱为种胎即正约现行一念识心生起之时然种即想爱俱为种胎即想爱俱为胎经文存略故各举一也父母与子三处情想互为交合互相遘遇引发吸取界趣同业令归一处结成胎藏故云交遘发生吸引同业自业为因三处情想为缘羯罗蓝云凝滑过蒱昙云疱胎中前二七也若至三七胎卵即分故约前二未分位说○解流注也注爱于母识托其中故涅盘明十二因缘无明有二一润业无明谓过去烦恼也二润生无明即托胎时于父母起憎爱也纳想为胎者有福之人想其母胎如华林殿堂薄福之者惟??树圊厕交遘发生谓男女会合染心成就吸引同业谓吸引过去同业而入胎也俱舍明胎中凡有五位一七名羯剌蓝此云疑滑二七名頞部昙此云疱状如疮疱三七名闭尸此云软肉四七名健南此云坚肉五七名钵罗奢佉此云形位今略举前二等取余三)。

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

(?略即四生广即十二如下广辨四生起时业与情想相应之处即便受生故云随其所应情想合离四生皆具今各举一据多分说下经自有情想多少等又卵壳中生多分是想如飞鸟鱼龙皆迅疾故故云想生胎藏中生者情多想少以情多重坠不能轻举也故云情有湿气中生不由父母但自情想与湿气合即便受生故云合感化亦自想悬想胜处情爱彼境即便化生故云离应○标四生后列八生者金刚论中谓依止摄四生依止是身即欲界色界身也若有色障类若无色上四空身无形故惑类非有色伪类非无色性类后有四生境界摄就想明境也若有想谓无所有处已下除无想天余皆有粗想此影类也若无想谓无想天中想心不行痴类也若非有想谓有顶天一地无粗想罔类也若非无想有细想故此杀类也○解资中曰想多情少即受卵生以想轻利故飞鸟鱼龙皆迅疾也情多想少即受胎生以情多重故不能轻举也湿化染香处不因父母同业相感但以情润即受湿生故云合感但随想处不假情润即受化生故云业应私谓沇师以第八卷情想多少释今卵胎二生者误也彼明众生内外二分情为内分谓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等想为外分谓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等当知下文据善恶二业别开二分此中约爱取之心通名情想若将此二望彼二分兹属内分耳又内外中其义甚宽今之情想唯说受生之时爱染为情分别为想故上文云异见成憎同想成爱又曰流爱为种纳想为胎由是观之此中情想与彼大异所云想多情少即受卵生情多想少即受胎生者且胎生之龙不亦迅疾乎卵生之人岂便举乎又岂可胎生之类俱属内分卵生之类悉属外分耶节敏璇师皆用沇义盖未之思也)。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情想不常刹那变易或先胎而后卵先湿而后化所有受报随业善恶故云逐其飞沉舍身受身无能断绝故云众生相续○标盖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遂乃情生智隔相变体殊随其善恶业缘受报好丑○解资中曰离合无定故云更相变易如下十二类生中一一皆有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故俱舍云于一孔雀伦一切种因相非余智境界唯一切智知)。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爱欲情深互相缠缚结滞难舍故云不离父母生子子复生孙子子孙孙续生不断皆欲为本也○解私谓欲贪通乎四生今正约胎生言之又胎生复通今多就人伦辨之以其易见故也)。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为贪故杀用滋我命以强制弱杀害不止故为杀本○标夺他性命资养己身○解以强杀弱因食成贪不滋口腹则属瞋恚)。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不与而取故名为盗今非理食他即夺其命也以恶业故同处一世令怨对相值更互酬债尽未来际相夺不止皆盗为本○标复云故下经云造十习因受六交报地狱罪毕受诸鬼形鬼业既尽方于世间与元负人怨对相直身为畜主还酬宿债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此业不可停寝也○解问此与杀贪何异答杀贪未论酬偿先债今约过去于身命财非理而取故互来相啖以责其盗也如下文云从是畜生酬偿先债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众生还复为人反徴其剩乃至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偿足自停如于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此文若无后义显之于理难见)。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释杀盗也○解此示盗贪业果相续兼于杀贪)。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释欲贪也○解此示欲贪业果相续)。

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杀盗淫三种恶业道皆由贪爱以之为缘故此三种皆云贪也业因苦果相生不断故云相续○标下经云汝但不随世间业果众生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即汝心中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不从人得)。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觉明妙体本有明了知性即性觉妙明也因本明了迷成所相即因明立所也故云因了发相此之所相由妄分别故云从妄见生此即总结前来三种相续皆由迷本真明立成所相所必生能展转粗着遂成世界众生业果次第迁流皆不离一念无明妄觉也○解孤山曰三种颠倒只是依正而此依正悉从理变明了知性即性觉妙明寂而常照也余义并同?)。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十一 颇一

音释

(郎丁切听也)。

(邕俱切紫也)。

(苏果切连琐也)。

(音犯法也)。

(克角切)。

(以转切)。

(所景切目病也)。

(巨至切及也)。

(千鬼切是也)。

(郎绀切?滥也)。

(朱戌切霖霔也)。

钻燧

(钻祖官切燧徐醉切钻燧穿木取火也)。

(煮陵切薰蒸也)。

(苏到切不安静也)。

湿

(失人切不干也)。

(徒旱切水中沙陼也)。

(持计切更互也)。

[隽-隹+椎]李

([隽-隹+椎]将遂切[隽-隹+椎]李地名)。

交遘

(古候切犹结构也)。

(居竭切)。

(匹?切疮疱也)。

(苦角切卵孚也)。

永乐北藏第 168 册 No. 1581 首楞严经义海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