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量居士编

印光大师,法讳[1]圣量。常惭愧僧,其别(另外的)署(署名)也。陕西郃阳人,俗姓赵。父秉纲先生,举(全)三子,长从龙,仲攀龙,师居稚。幼从长兄读,颖悟异常儿,乡里父老争誉之。郃阳古曰有莘[2],昔贤伊尹[3],躬耕其处。故大师俗讳绍伊,以志(记)景仰。性果毅,游儒门,力辟(驳斥)佛教。以病因缘,悟世无常,八苦是良师,信然。光绪七年,师年二十一,飘然至终南山,投莲华洞道纯长老舍俗,长老一苦行僧也。八年,挂搭[4]湖北竹溪莲华寺,寺僧食蕈(xùn高等菌类植物,伞状,种类很多,有的可食,有的有毒),师独不食。僧佥(qiān全,都)中毒,赖师以救。是年具戒[5]于兴安双溪寺,尔后遁隐终南,住太乙峰,晓夕念佛,兼读契经[6]。烟霞托迹,日月邻身。时复策杖层峦,危巅宴(安闲)坐,长空万里,大地平沉,自是深入法海矣。工于诗,出家后,不复作。十二年十月十四日,入红螺山念佛,号“继庐行者”以明志。十三年,朝五台,一肩云水,仍返红螺,尺香斋[7]畔,追武梦东[8]。十六年四月,之(到)北平龙泉寺司(承担)苦役,拾得行堂[9],仿佛似之。是年冬,行脚东三省,白山黑水,一钵长征。十七年,返故都,住圆广寺,孤云野鹤,相对忘言。十九年,化闻和尚入都乞《藏经》,请师南下,居普陀法雨寺,一衲(僧衣)之外,身无长物。普陀孤悬海中,空翠醒人[10],海天佛国,名载《华严》。师居山上,二六时中,唯念弥陀,两度掩关[11],空诸色相,影不出山者二十年。会(恰巧)高鹤年朝普陀,获师文稿,刊于上海《佛学丛报》,文义精湛,缁素惊异。名士徐蔚如,尤深叹服,遂为辑集[12],曰《印光法师文钞》。于是读其文而向(向往)慕(仰慕)者日多,皈依弟子遍天涯,一(全)以等心摄(摄化,以慈悲心收取和感化众生)之。弘一上人[13]尝(曾经)谓余曰:“大德如印光法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盖自云栖[14]后,法化之广,未有如大师者。民国十七年,辞普陀山。溯(回想)居白华[15],于一毫端,转大法轮,一弹指间,三十六载。师既离山,小住申江[16]。十九年二月,飞锡[17]姑苏,掩关报国寺,叩关求法者踵相接[18],真语实语,诲人不倦。二十五年冬,沪上人士,修建法会,请师破关,说法于觉园,万指[19]围绕,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二十六年,中日战作,灵岩山妙真和尚,迎师移锡[20]其寺。神州陆沉,万方多难。师奋声疾呼,勉诸众生,乱世依怙,唯念《普门》。铁鸟翼下,以是(此)获全(保全)者殊众。客秋[21],德森上人复辑师文,都(总)数十万言,名《续文钞》。大师体貌雄伟,道风峻肃,与人语,直剖肺腑,虽达官贵人,绝无假借[22]。弘扬净土,不遗余力。善导高风,复见今日。二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初四日,晓鸡乍鸣,住世缘息。唤水盥(guàn洗手)漱,预知时至,跏趺端坐,佛来接引。迨(dài等到)至卯时,遂尔迁化[23]。清凉月隐,大地昏蒙,茫茫苦海,横渡何从!大师生于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辰时。世寿八十,僧腊六十。越百日荼毗[24],异色舍利无数。

  [1] 法讳:讳,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法讳,即出家人的法名。

  [2] 有莘:古国名。

  [3] 伊尹:夏末商初助汤灭桀的商代大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

  [4] 挂搭:僧人借宿在别的寺里,把随身用的东西都挂在禅房的挂钩上。

  [5] 具戒:即受具足戒。初出家受沙弥戒成为沙弥众,进一步受具足戒或称比丘戒才能成为比丘众。

  [6] 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而且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

  [7] 尺香斋: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大师的书房名。

  [8] 追武梦东:武,脚步。梦东,彻悟大师号梦东。追武梦东,即追随彻悟大师的脚步。

  [9] 拾得行堂:拾得,唐代拾得大师,在天台山国清寺担任行堂(寺院斋堂盛饭盛菜)的工作。印光大师到北京龙泉寺也是担任行堂。

  [10] 空翠醒人:空翠,指绿色的草木。醒人,让人醒目。

  [11] 掩关:闭关。

  [12] 辑集:收集有关作品或资料编成集子。

  [13] 弘一上人:即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上人,这里指上德之人,是比丘的尊称,因比丘内涵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

  [14] 云栖:即净土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

  [15] 白华:指普陀山法雨寺,位于普陀山白华顶左边光熙峰下。

  [16] 申江:指上海。

  [17] 飞锡: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据《释氏要览》卷下:“今僧游行,嘉称飞锡。”

  [18] 踵zhǒng相接:踵,脚后根。形容人数之多。

  [19] 万指:即千人,形容人多。

  [20] 移锡:谓僧人移换寺庙。

  [21] 客秋:客居当年的秋天。

  [22] 假借:凭借,借助。

  [23] 迁化:指圆寂,往生。

[24] 荼tú毗pí:僧人圆寂后火化。

海量曰:净土一宗,至清季(末)而式微[1]。自印光大师出,莲风溥(pǔ普)被,有如日丽中天。膺(yīng接受)大师教,而生净土者,其数无量。忆弱冠[2]时,一肩行李,漫游闽中,于梅山邂逅弘一上人,授我《印光法师文钞》,郑重叮咛,嘱我详览。余于佛法,初无所知,读《文钞》后,始起正信。岁月不居(停留),忽忽十余年矣。无常迅速,生死路险,尘缘萦我,能勿恫心[3]!六道轮转,九品逍遥,斯二途者,苦乐天渊。何去何从,是在小子之自爱否耳!导师云(助词)亡(失去),圆音[4]不作(起)。西瞻安养[5],忉怛[6]靡(mǐ无,没有)穷!净业弟子天台陈海量敬撰

  [1] 式微:式,物体外形的样子。微,通昧。原指天将黄昏,现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

  [2]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3] 恫心:痛心。

  [4] 圆音:指大师说法之音。圆,指佛法的圆满周密。

  [5] 安养:安养国,指西方极乐世界。

  [6] 忉dāo怛dá:忧伤,悲痛。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