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之二(卷第三十二)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晋沙门慧严、慧观、谢灵运重治。

迦叶品之二

起卷酬其第三结。问:如来善知根性,何故作不定说,使其诤论?文为二:初叹理深,次简疑执。初叹,又二:初明不定之说是佛境界。

善男子,如是诤讼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故是理深,非佛故作不定相违之说,令其诤论,由其不达,所以执诤。

若人于是下,次诫劝,又二:先劝生疑,次诫勿执。闻不定说而生疑者,必牵于解,是故有劝;若闻不定执之为是,必成惑本,是故有诫。

若人于是生疑心者,犹能摧坏无量烦恼如须弥山。

初文者,夫疑是解津,复是惑本。若十使中,疑者是见疑,此疑非解津,不能破惑。如须弥山者,一云:烦恼高广,如须弥之隆阔,疑能破之。又云:烦恼磐固,如须弥之安峙,疑能拔之。故以为喻。

若于是中生决定者,是名执着。

迦叶白佛下,二、简疑执,为二:前两番问执,后四番问疑。前两番各有问答,如文。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执着?

佛言:善男子,如是之人,若从他闻,若自寻经,若他故教,于所著事不能放舍,是名执着。

迦叶复言:世尊,如是执着,为是善耶?是不善乎?

善男子,如是执着不名为善。何以故?不能摧坏诸疑网故。

迦叶复言:世尊,如是人者本自不疑,云何说言不坏疑网?

后问:意者未见涅槃,那忽疑之为有为无?

善男子,夫不疑者,即是疑也。

佛答:生死名苦,涅槃非苦,其必因苦以疑非苦,定有非苦能断苦耶?

第二番。举现事问疑

世尊,若有人谓须陀洹人不堕三恶,是人亦当名著、名疑

若见苦疑非苦者,人见初果,应疑堕苦。

佛答中四:初责。

善男子,是可名定,不得名疑。

斯乃定义,不合疑之。我唯定说此果不堕,未当说堕。亦如言佛定一切智,何得于定生不定疑?

次何以故下,出疑心相以显不疑。

何以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先见人、树,后时夜行,遥见杭根,便生疑想:人耶?树耶?善男子,如人先见比丘、梵志,后时于路遥见比丘,即生疑想:是沙门耶?是梵志乎?善男子,如人先见牛与水牛,后遥见牛,便生疑想:彼是牛耶?是水牛乎?

中有三譬,并云先见后疑。

三、一切众生先见二物下,结定疑执。

善男子,一切众生先见二物,后便生疑。

四、何以故下,释出疑由。

何以故?心不了故。我亦不说须陀洹人有堕三恶、不堕三恶,是人何故生于疑心?

次第三番问,有二:先问涅槃,次问浊水。

迦叶言:世尊,如佛所说,要先见已然后疑者,有人未见二种物时亦复生疑。何等是耶?所谓涅槃。

世尊,譬如有人路遇浊水,然未曾见而亦生疑:如是水者,深耶?浅耶?是人未见,云何生疑?

如此事理,并未曾见而亦生疑,何必先见后生疑耶?

善男子,夫涅槃者即是断苦,非涅槃者即是苦也。一切众生见有二种,见苦、非苦。苦非苦者,即是饥渴、寒热、瞋喜、病瘦安隐、老壮生死、系缚解脱、恩爱别离、怨憎聚会。众生见已即便生疑:当有毕竟远离如是苦恼事不?是故众生于涅槃中而生疑也。

佛答:亦先想度涅槃生死,生死是所治,涅槃是能治,故使比度能治,为有为无?

汝意若谓下,答后浊水,又二:先牒问非之。

汝意若谓是人先来未见浊水,云何疑者?是义不然。

次何以故下,正答。

何以故?是人先于余处见已,是故于此未曾到处而复生疑。

将余先见有深有浅,以疑此中深之与浅。

次第四番问答,如文。

世尊,是人先见深浅处时已不生疑,于今何故而复生疑?

佛言:善男子!本未行故所以生疑,是故我言不了故疑。

迦叶白佛下,大段第三、明断善之见,又三:一、更出其人;二、明起见;三、能断善根。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疑即是着,着即是疑,为是谁耶?善男子,断善根者。迦叶言:世尊,何等人辈能断善根?善男子,若有聪明黠慧利根能善分别,远离善友,不听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断善根。

前已出善星,今更出者,将明起见,故更举人。

离是四事下,第二、出其起见。文为四:一、有六复次,明无施业;二、六复次,明无父母;三、三复次,明无因果;四、九复次,明无圣人。夫福从缘生,施受缘合,自能生福。如种良田,天雨地水,因缘具足,则能生芽,岂容施贫还得贫报?贫是劣果,施得胜报,不应种谷而变为稗,田瘠收少,置而不论。私谓:若施贫得贫,应下种于地,冬收水土。若起见断善,断善起见者,多在阎浮,三洲嬬弱,诸天着乐,地狱苦重,皆无刚决,故少此心。

离是四事,心自思惟:无有施物。何以故?施者即是舍于财物。若施有报,当知施主常应贫穷。何以故?子果相似故。是故说言无因无果。若如是说无因无果,是则名为断善根也。复作是念:施主、受者及以财物,三事无常,无有停住。若无停住,云何说言此是施主、受者、财物?若无受者,云何得果?以是义故,无因无果。若如是说无因无果,当知是人能断善根。复作是念:施者施时有五事施。受者受已,或时作善,或作不善,而是施主亦复不得善不善果。如世间法从子生果,果还作子,因即施主,果即受者,而是受者不能以此善不善法令施主得。以是义故,无因无果。若如是说无因无果,当知是人能断善根。复作是念:无有施物。何以故?施物无记。若是无记,云何而得善果报耶?无善恶果即是无记。财若无记,当知则无善恶果报,是故无施无因无果。若如是说无因无果,当知是人能断善根。复作是念:施者即意。若是意者,无见无对,非是色法。若非是色,云何可施?是故无施无因无果。若如是说无因无果,当知是人能断善根。复作是念:施主若为佛像、天像、命过父母而行施者,则无受者。若无受者,应无果报。若无果报,是为无因。若无因者,是为无果。若如是说无因无果,当知是人能断善根。

初六复次中,先一复次,以子果相似以明无因。第二复次,能施所受财物皆无。第三复次,施与前人,前人得物作善作恶,作恶既其不资施主,善亦不资。若有施主施其利刀令杀前人,此恶宁不资于施主?第四复次,施既施物,物既无记,焉得善果?第五复次,作不可见,推施由意,意不可见,施岂可见?见但见于善恶之果。第六复次,无作无受,若为过去亡者修福,何处有人而受此福?

无父无母下,第二、六复次,明无父母,如文。

复作是念:无父无母。若言父母是众生因生众生者,理应常生,无有断绝。何以故?因常有故。然不常生,是故当知无有父母。复作是念:无父无母。何以故?若众生身因父母有,一人应具男女二根。然无具者,当知众生非因父母。复作是念:非因父母而生众生。何以故?眼见众生不似父母,谓身、色、心、威仪、进止,是故父母非众生因。复作是念:一切世间有四种无:一者、未生名无,如泥团时未有瓶用;二者、灭已名无,如瓶坏已是名为无;三者、各异互无,如牛中无马、马中无牛;四者、毕竟名无,如兔角、龟毛。众生父母亦复如是,同此四无。若言父母众生因者,父母死时,子不必死,是故父母非众生因。复作是念:若言父母众生因者,应因父母常生众生,然而复有化生、湿生,是故当知非因父母生众生也。复作是念:自有众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长,譬如孔雀闻雷震声而便得身,又如青雀饮雄雀泪而便得身,如命命鸟见雄者舞即便得身。作是念时,如其不遇善知识者,当知是人能断善根。

第三,三复次,明无因果。

复作是念:一切世间无善恶果。何以故?有诸众生具十善法,乐行慧施,勤修功德,是人亦复疾病集身,中年夭丧,财物损失,多诸忧苦;有行十恶,悭贪、嫉妒、懒惰、懈怠,不修诸善,身安无病,终保年寿,多饶财宝,无诸愁苦。是故当知无善恶果。复作是念:我亦曾闻诸圣人说:有人修善,命终堕三恶道;有人行恶,命终生人天中。是故当知无善恶果。复作是念:一切圣人有二种说:或说杀生得善果报,或说杀生得恶果报。是故当知圣说不定。圣若不定,我云何定?是故当知无善恶果。

第二文中云:行善死生三恶,行恶者死生天人。解云:皆由临终一念善恶而堕而升,余未偿者,终不败亡。以现、生、后三世分别,理则可思,余悉可见。

第四、九复次,悉如文。

复作是念:一切世间无有圣人。何以故?若言圣人应得正道,一切众生具烦恼时修正道者,当知是人正道、烦恼一时俱有。若一时有,当知正道不能破结。若无烦恼而修道者,如是正道为何所作?是故具烦恼者,道不能坏;不具烦恼,道则无用。是故当知,一切世间无有圣人。

复作是念: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是十二因缘,一切众生等共有之。八圣道者,其性平等亦应如是,一人得时一切应得,一人修时应一切苦灭。何以故?烦恼等故。而今不得,是故当知无有正道。

复作是念:圣人皆有同凡夫法,所谓饮食、行住坐卧、睡眠喜笑、饥渴寒热、忧愁恐怖。若同凡夫如是事者,当知圣人不得圣道。若得圣道,应当永断如是等事。如是等事如其不断,当知无道。复作是念:圣人有身受五欲乐,亦复骂辱挝打于人、嫉妒憍慢,受于苦乐作善恶业,是因缘故知无圣人。若有道者应断是事,是事不断,当知无道。复作是念:多怜悯者名为圣人。何因缘故名为圣人?道因缘故名为圣人。若道性怜悯,便应悯念一切众生,不待修已然后方得。如其无悯,何故圣人因得圣道能怜悯耶?是故当知世无圣道。复作是念:一切四大不从因生。众生等有是四大性,不观众生是边应到、彼不应到。若有圣道,性应如是,然今不尔。是故当知世无圣人。复作是念:若诸圣人有一涅槃,当知是则无有圣人。何以故?不可得故。常住之法,理不可得,不可取舍。若诸圣人涅槃多者,是则无常。何以故?可数法故。涅槃若一,一人得时,一切应得。涅槃若多,是则有边,云何名常?若有说言:涅槃体一,解脱是多。如盖是一,牙舌是多。是义不然。何以故?一一所得非一切得,亦有边故,是应无常。若无常者,云何得名为涅槃耶?涅槃若无,谁为圣人?是故当知无有圣人。复作是念:圣人之道非因缘得。若圣人道非因缘得,何故一切不作圣人?若一切人非圣人者,当知是则无有圣人及以圣道。复作是念:圣说正见有二因缘: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自思惟。是二因缘若从缘生,所从生者复从缘生,如是展转有无穷过。若是二事不从缘生,一切众生何故不得?

作是观时下,第三、能断善根,又为二:初、明断善。

作是观时,能断善根。善男子,若有众生深见如是无因无果,是人能断信等五根。

次料简利钝。

善男子,断善根者,非是下劣愚钝之人,亦非天中及三恶道,破僧亦尔。

悉如文。问:阐提者,昔有智慧习因,应有习果,何以断善?答:但有世智,无出世智。以世智慧断出世善,亦能断于清升善根。世间此例,其实不少。昔徐仆射理人甚善,为上虞令,犯事不闲,答问如天柱瑜,极解深义,不晓世语。此上智人闇于世事,而是阐提虽有世智,何必能知出世之法(云云)?

迦叶白佛下,是大段中第二、明生善。文为三:初、双明中道生善;二、单明中道;三、单明生善。初有五番问答,亦可为三:初一番明生善时节;次一番明不断佛性;三、三番因性生善。初番问,如文。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之人,何时当能还生善根?

佛答中二:先明时节,次明生善。初文者。

佛言:善男子,是人二时还生善根,初入地狱、出地狱时。

利人初入,钝者后出,道理应有中根之人在中生善,在狱受苦,无暇能生,是故不说。

善有三种下,更对生善而论断善,但断现善不断过未,由有此善令善得生。又三:先唱三世,次释三结。

善男子,善有三种:过去、现在、未来。

若过去者,其性自灭,因虽灭尽,果报未熟。

释中二:过去之善,善已隐伏,不可得断;因虽灭尽,果未熟者,未来未起,复不可断。

三、是故不名下,双结,又二:初明过、未世不可断,次明现善可断。初文者。

是故不名,断过去果。

过未二世,皆不可断。过去即结,过去不断。又言:果字即结,未来不断。

次断三世下,正明。断三世因者,正断现在善因。

断三世因,故名为断。

现善因灭,即无当善,当善不起,义说为断。既无现未,过去亦息,义说为断。即是具断三世之善,习因既尽,亦不能牵三世习果。

第二番问答,明佛性不断。问为二:初问佛性是三世不,次问佛性是可断不。初先领旨,次定宗,后结难。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断三世因,名断善根。

于定宗中有四问,即是通、别三世。

断善根人即有佛性,如是佛性,为是过去?为是现在?

为是未来,为遍三世?

结难但难,别三世义。

若过去者,云何名常?佛性亦常,是故当知非过去也。

初难云:若过去者,佛性若常,即非过去,云何乃言过去断耶?

若未来者,云何名常?何故佛说一切众生必定当得?若必定得,云何言断?

若未来者,即有两难:一难令非未来,二难令在未来。佛性既常,常非未来。若非未来者,未来皆当得三菩提,岂非未来?

若现在者,复云何常?何故复言必定可见?

现在亦两难:初难令非现在,以其常故;二难令是现在。何者?性既可见,宁非现在?

如来亦说下,第二、问可断不可断,又二:先举六事,次方正问。

如来亦说佛性有六:一、常,二、真,三、实,四、善,五、净,六、可见。

初之六事,为问缘起六义二解:一云是了因,二谓正因。望下法性,即是九地佛性,故其数相应。

若断善根下,第二、正问中三问:初问阐提,若有佛性,不应断善。

若断善根有佛性者,则不得名断善根也。

此从六事中,第四佛性是善生。

若无佛性下,第二问:若断佛性,云何说言一切悉有?

若无佛性,云何复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此从六中第六可见生,既一切可见,云何断耶?

若言佛性下,第三、问悬取答意难。

若言佛性亦有亦断,云何如来复说是常?

若谓往时等有,后自被断者,则亦有亦断,云何言常?此从六中第一常生。

佛答为二:初唱四章门,次解释。

佛言:善男子,如来世尊为众生故有四种答:一者、定答,二者、分别答,三者、随问答,四者、置答。

释中,先解三门,仍重释分别,后方释置,释前三答,即为三文。

善男子,云何定答?若问:恶业得善果耶?不善果乎?是应定答:得不善果。善亦如是。若问:如来一切智不?是应定答:是一切智。若问:佛法是清净不?是应定答:必定清净。若问:如来弟子如法住不?是应定答:有如法住。是名定答。

云何分别?答:如我所说四真谛法。云何为四?苦集灭道。何谓苦谛?有八苦故名曰苦谛。云何集谛?五阴因故名为集谛。云何灭谛?贪欲瞋痴毕竟尽故名为灭谛。云何道谛?三十七助道法名为道谛。是名分别?答:

云何随问答?如我所说,一切法无常。复有问言:如来世尊为何法故说于无常?答言:如来为有为法故说无常,无我亦尔。如我所说,一切法烧他。又问言:如来世尊为何法故说一切烧?答言:如来为贪瞋痴说一切烧。

就重释分别答,正用遣问,所以重释。前答后问,后答前问。初答后问有四:一、从如来十力下,举佛性七事。

善男子,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三念处,首楞严等八万亿诸三昧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五智印等三万五千诸三昧门,金刚定等四千二百诸三昧门,方便三昧无量无边,如是等法是佛佛性。如是佛性则有七事:一、常;二、我;三、乐;四、净;五、真;六、实;七、善。是名分别答。

次举后身六事。

善男子,后身菩萨佛性有六:一、常,二、净,三、真,四、实,五、善,六、少见。是名分别答。

若七若六,皆是答之缘由。

如汝先问下,三、正牒问。

如汝先问,断善根人,有佛性者,

其问有三,今牒初问。

亦有如来下,正答。

亦有如来佛性,亦有后身佛性,是二佛性障未来故得名为无,毕定得故得名为有,是名分别答。

初明虽有而无,后明虽无而有,即通答前三。

如来佛性非过去下,第二、追答前三世问。前问佛性是常则非三世,佛今答之。先分别如来九、八、五住等佛性不同,然断善人悉皆有此七种、六种等性未来当得,故不得言非三世法。当相即非三世所摄,而未来得复云未来。文为五:一、如来及后身佛性;二、九住佛性;三、八住至六住佛性;四、五住至初住佛性;五、结其所问。初又四:一、如来性则非三世。

如来佛性,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

二、后身性则有三世

后身佛性,现在、未来少可见故,得名现在;未具见故,名为未来。

现在少见,未来全见。

三、重明如来因是三世,果有是非。

如来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佛性因故,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则不尔,有是三世,有非三世。

若善五阴,犹是三世;若菩提果,则非三世。

四、重明后身皆是三世,可见。

后身菩萨,佛性因故,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如是。是名分别答。

九住下,第二、九住。

九住菩萨,佛性六种:一、常,二、善,三、真,四、实,五、净,六、可见。佛性因故,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如是。是名分别答。

六事但言可见,与前为异。

八住下,第三、明八住至六住。

八住菩萨下至六住,佛性五事:一、真,二、实,三、净,四、善,五、可见。佛性因故,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如是。是名分别答。

但有五事,不与常名。

五住下,第四、明五住至初住。

五住菩萨下,至初住佛性五事:一、真,二、实,三、净,四、可见,五、善不善。

但有五事。言善、不善,异前后身。六事言少见者,其位既高,能得少见,随分见性,故言少见。九地至初地,其位既下,未能见性,当应得见,故言可见。五地至初地,言善、不善者,善有修、不修义,修得是善,不修不善。并云:亦应有真、不真。解云:真实是佛性体,不有而已,有即真实。只为此真,所以有于善、不善异。旧解:六地般若现前,有时失念,失念不善,不失是善。问:后身与九地,同有六事,六事之中,同有常之一事。八地至初地,同有五事,何故无常一事?人解云:后身并高,九地位下,故长有常。仍未遣难,故更并五地至初地位下,同有无常一事。后身望佛,亦应无常。有人答云:佛随自意语,不可强分别。难亦未去。问:后身有常、净,何意无我、乐?答:菩萨常具二慧,化物故言常,境智俱明故言净。真是对伪,实是待虚。无恶名善,分见故少。无八自在,是故无我。有报身在,是故无乐。今谓此解非圆,后当别释。

是五种、六种下,五、结酬前问。

善男子,是五种佛性、六种佛性、七种佛性,断善根人必当得故,故得言有。是名分别答。

若有说言下,释置答,先正释。

若有说言:断善根者,定有佛性,定无佛性。是名置答。

后明问答。

迦叶菩萨言:世尊,我闻不答乃名置答,如来今者何因缘答而名置答?

善男子,我亦不说置而不答,乃说置答。善男子,如是置答复有二种:一者、遮止,二者、莫着。以是义故得名置答。

置答有二:置而不答,是置答;反质答之,亦是置答。私云:以置为答,名为置答。

迦叶白佛下,是第三、明因于佛性而生善者,为三番问答:初、明因果性;次、正明因性生善;三、释疑。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云何名因亦是过去、现在、未来,果亦过去、现在、未来,非是过去、现在、未来?

初番问意言:如来果性非三世摄,可是佛性;因中因果是三世者,何名佛性?

佛答为二:先正答,次结性为惑隐。初为三:一、分别因果;二、性有是三世,有非三世;次、出因果性体;三、引证。初又二:初明因果章门,次则解释。

佛言:善男子,五阴二种:一者、因,二者、果。

初章门中,所言五阴有果因者,五阴之中,惑业为因,善阴是果。因中二乘,即是三世。若大菩提,则非三世。前文云:如来未得菩提时,因性即是过去未来。果性不尔,有是过未,有非过未。今至此中,方始解释。

是因,五阴是过去、现在、未来;是果,五阴亦是过去、现在、未来,亦非过去、现在、未来。

次释因者。一切无明、烦恼、结、业恶五阴者,因佛性也,从于无明、烦恼等生。善五阴者,即是果性;恶法五阴,一向因性。善五阴者,即通因果。因即三世,果非三世。前文云:果果性亦三世,亦非三世。有人解云:应身果性是三世,法身果性非三世。

善男子,一切无明下,第二、出因果体,为二:初、出因体,次、出果体。初文者。

善男子,一切无明烦恼等结悉是佛性。何以故?佛性因故。

欲明中道,性即诸法;若约烦恼,即名为因。

从无明行下,第二、出果体,又二:初、明善阴。果性通因即是四果,十地之果即是三世。

从无明行,及诸烦恼,得善五阴,是名佛性。

次明阴果,唯在于果,即非三世。

从善五阴乃至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我于经中下,第三、引证,又二:初、证因,有法、譬、合。

是故我于经中,先说众生佛性。

如杂血乳

血者,即是无明行等一切烦恼;乳者,即是善五阴也。

是故我说下,二、证果,亦有法、譬、合。

是故我说从诸烦恼及善五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众生身,皆从精血,而得成就,

佛性亦尔,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断少烦恼,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罗汉人,犹如生酥;从辟支佛至十住菩萨,犹如熟酥;如来佛性,犹如醍醐。

就果中,备有因中之果及菩提果。

现在烦恼下,第二、结性为惑隐,还明中道而被惑覆。又为三:法、譬、合。

善男子,现在烦恼为作障故,令诸众生不得睹见,如

香山中有忍辱草,非一切牛皆能得食。

佛性亦尔,是名分别答。

迦叶白佛:五种、六种下,第二番,正明因性生善。先问,次答。问中,先牒前七、六、五佛性。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五种、六种、七种佛性,若未来有者。

云何说言断善根人有佛性耶?

次正问中意:既在未来,云何言有而能生善?

佛答为三:一、双譬,二、双合,三、双结。初又二:先举过去业故,现受乐报;

佛言:善男子,如诸众生有过去业,因是业故,众生现在得受果报。

次举未来业未生故,终不生果。

有未来业,以未生故,终不生果。

有现在烦恼下,二、双合,又二:初一句合前过去业、现在乐果。

有现在烦恼。

即合现在,以烦恼故,能令断善必由过去,今言现在烦恼者,本是过去、今来、现在。

次若无烦恼下,合第二譬,未来业未生,终不生果。

若无烦恼,一切众生,应当了了,现见佛性。

即合未来佛性因缘故,能生善根。

是故断善根人下,三、双结,如文。

是故断善根人,以现在世烦恼因缘能断善根,未来佛性力因缘故还生善根。

迦叶言:未来云何下,第三番,释疑。疑云:未来未有,云何生善?

迦叶言:世尊,未来云何能生善根?

佛答又二:先譬,次合。

善男子,犹如灯日,虽复未生亦能破闇,未来之生能生众生。

初文举灯日,譬若铿然固执,灯日未出,不能破闇;若因缘假名,灯日未生,亦能破闇。

次佛性亦尔下,合众生皆有未来之善,能生佛性。

未来佛性亦复如是。是名分别答。

迦叶白佛:若言五阴下,第二、单明中道为成生善。众生若无中道之理,何能生善?由有佛性依持建立。文为三:一、明非内非外中道;二、非有非无中道;三、约诸法广明中道。亦得言前两正明中道体,后一广明中道用。初文两番问答,初番如文。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言五阴是佛性者,云何说言众生佛性非内非外?

佛言:善男子,何因缘故如是失意?我先不说众生佛性是中道耶?

次番先迦叶自申:非是我意,专为利物。

迦叶言:世尊,我实不失意,直以众生于此中道不能解故,故发斯问。

佛答:有六:复次,一、就解惑明中,二、约内外道明中,三、就果内外明中,四、就内外因缘明中,五、就内外行明中,六、就身内外明中。六中为二:初一略明大意,故约解惑;后五广此非内非外。初略明,又三:一、标是中道,二、释,三、结。此初标。

善男子,众生不解即是中道,或时有解,或有不解。

善男子,我为众生下,第二、释。

善男子,我为众生得开解故,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何以故?凡夫众生或言佛性住五阴中如器中有果,或言离阴而有犹如虚空,是故如来说于中道。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为中道。

总明为物,非内者非内六根,非外者非外六尘,但后五别为破两执。

是故如来下,第三、结。

是故如来宣说佛性即是中道,非内非外故名中道。是名分别答。

私谓:此之一经,大分五章,皆称涅槃。涅槃只是佛性,即三而一,即正因性;即一而三,即三德性。今明众生有佛性者,备此二义,章安至此称为中道?岂有无真俗之中名佛性耶?是故佛性、中道、佛性咸遍。故上下文多处论遍,所以至此云非内非外。言双非者,不唯双非,复应双是,故下诸文云亦内亦外。若无双是,云何言遍?故文斥云:凡夫众生或言佛性在五阴中,如器中果,及如虚空。世言佛性唯有情者,如器果耳,尚未能计犹如虚空,安能晓了非内非外?况经文自释根尘合故,乃名中道。根尘合者,岂非体一?岂非相即?岂非性遍?岂同器果?今问墙壁为是根耶?为是尘耶?为二合耶?为双非耶?若双非者,亦非五阴,何但墙壁?哀哉世人!苦哉讲者!请细将六门以括一部,愿以一部统收一期。释迦以望十方三世,理无二是,事弗毫差,所失不轻,故勤勤耳。

复次下,第二、广明中道,有五复次,皆明非内非外。于中二:初一复次,先出二执;

复次,善男子,云何名为非内非外?善男子,或言佛性即是外道。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于无量劫在外道中,断诸烦恼,调伏其心,教化众生,然后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佛性即是外道。或言佛性即是内道。何以故?菩萨虽于无量劫中修习外道,若离内道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佛性即是内道。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名内外,是名中道。名分别答。

次四复次,正结中道。

复次,善男子,或言佛性即是如来金刚之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何以故?不虚诳故。或言佛性即是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及三念处、首楞严等一切三昧。何以故?因是三昧生金刚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名内外,是名中道。

复次,善男子,或有说言:佛性即是内善思惟。何以故?离善思惟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佛性即是内善思惟。或有说言:佛性即是从他闻法。何以故?从他闻法则能内善思惟,若不闻法则无思惟,是以佛性即是从他闻法。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名内外,是名中道。

复次,善男子,复有说言:佛性是外,谓檀波罗蜜,从檀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说言檀波罗蜜即是佛性。或有说言:佛性是内,谓五波罗蜜。何以故?离是五事,当知则无佛性因果,是以说言五波罗蜜即是佛性。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内亦外,是名中道。

复次,善男子,或有说言:佛性在内,譬如力士额上宝珠。何以故?常乐我净如宝珠故,是以说言佛性在内。或有说言:佛性在外,如贫宝藏。何以故?方便见故;佛性亦尔,在众生外,以方便故而得见之。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内亦外,是名中道。

善男子,众生佛性非有非无下,第二,文二:一、明宗,二、广破执。初明宗,又三:先明非有非无,次明亦有亦无,三、结非有非无。初又三:先唱两非。

善男子,众生佛性非有非无。

次释两非。

所以者何?佛性虽有,非如虚空。何以故?世间虚空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见,佛性可见,是故虽有,非如虚空。佛性虽无,不同兔角。何以故?龟毛、兔角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是故虽无,不同兔角。

三、结两非。

是故佛性,非有非无。

次亦有亦无,文为三:双唱、双释、双结。唱、释如文。

亦有亦无

云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诸众生不断不灭犹如灯𦦨,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云何名无?一切众生现在未有一切佛法常乐我净,是故名无。

有无下,结。

有无合故,即是中道。

是故佛说下,三、结两非,如文。

是故佛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

善男子!若有人问下,二、广破乖中之执,多寄譬文。文为三:初、种子譬破,次、乳酪譬破,三、举盐咸譬破。初种子中三:譬、合、结。

善男子,若有人问:是种子中有果无果耶?应定答言:亦有亦无。何以故?离子之外不能生果,是故名有;子未出芽,是故名无。以是义故,亦有亦无。所以者何?时节有异,其体是一。

私谓合文为二:先示,次释。

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若言众生中别有佛性,是义不然。

初示中,言众生别有佛性,是义不然。

何以故?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直以时异,有净不净。

次释云:众生即性,性即众生,既非内外,又亦内外,内外不二,亦可云色即佛性,佛性即色,故前第二。

复次,以相好为外,力、无畏等为内;若色等无,相好亦无。下三复次,准此可知。

善男子,若有问言:是子能生果不?是果能生子不?应定答言:亦生不生。

次乳酪譬中二:先正作乳譬,次更为乳作生识譬。初又三:先正定中道,次破偏执,三、结就性理。初正定中,先问,次答。

世尊,如世人说,乳中有酪,是义云何?

答中,为三:初定。

善男子,若有说言乳中有酪,是名执着;若言无酪,是名虚妄。

二、结假说亦有亦无

离是二事,应定说言亦有亦无。

三释

何故名有?从乳生酪,因即是乳,果即是酪,是名为有。云何名无?色味各异,服用不同,热病服乳,下病服酪,乳生冷病,酪生热病。

善男子下,二、破偏执。亦应双破有无,今但破有。文为三:初、作因果同时互出难,次、明因中有果例并难,三、明果中有因例并难。

善男子,若言乳中有酪性者,乳即是酪,酪即是乳,其性是一,何因缘故,乳在先出,酪不先生?若有因缘,一切世人何故不说?若无因缘,何故酪不先出?若酪不先出,谁作次第乳、酪、生酥、熟酥、醍醐?是故知酪先无今有。若先无今有,是无常法。

初明乳、酪既其同时,亦应酥、醍醐等一时而出。以同时故,是故更责:若不时出,谁作次第?

善男子,若有下,第二、因中有果难,又二:先作例并,次难不例。初例并者。

善男子,若有说言:乳有酪性能生于酪,水无酪性故不生酪。是义不然。何以故?水草亦有乳酪之性。所以者何?因于水草则出乳酪。若言乳中定有酪性,水草无者,是名虚妄。

乳是酪因,而能出酪;水草乳因,亦应生乳(云云)。

次何以故下,不例。

何以故?心不等故,故名虚妄。

善男子,若言乳中下,第三、果中有因例并难。言例并者,乳为酪因,酪为乳果。乳为酪因,因中有果者,酪为乳果,果应有因。其中又二:先正难。

善男子,若言乳中定有酪者,酪中亦应定有乳性,何因缘故,乳中出酪,酪不出乳?

次结难,于中二:先结本无。

若无因缘,当知是酪本无今有。

次结非有非无。

是故智者应言:乳中非有酪性、非无酪性。

善男子,是故如来下,第三、结性理,又二:先结离偏。

善男子,是故如来于是经中说如是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是名为着;若无佛性,是名虚妄。

后结中道。

智者应说:众生佛性,亦有亦无。

次善男子,四事和合下,二、举生识譬、为譬、作譬,又二:先、正举生识譬。

善男子,四事和合生于眼识。何等为四?眼、色、明、欲。是眼识性,非眼、非色、非明、非欲,从和合故便得出生。如是眼识,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是故当知无有本性。

次乳中酪性下,还以乳酪合譬,又二:初正合,次破执。

乳中酪性,亦复如是。

破执又一:先牒执,次正破。

若有说言:水无酪性故不出酪,是故乳中定有酪性。

破中二:先两章门,次释章门。初异因异果,是初章门。

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诸法异因异果。

次非一因生一切果,非一切果从一因生,是第二章门。

亦非一因生一切果,非一切果从一因生。

如是四事下,二、释两章门,先释后章。

善男子,如是四事生于眼识,不可复说从此四事应生耳识。善男子,离于方便,乳中得酪、酪出生酥,不得如是要须方便。善男子,智者不可见离方便从乳得酪,谓得生酥亦应如是离方便得。

然眼识者,但生眼识,即不能生耳、鼻等识,岂是一因生一切果?乳能生酪,亦复如是,必待众缘。众缘生者,即是无常门。

次是故我于下,追释前异因异果章门。

善男子,是故我于是经中说:因生故法有,因灭故法无。

因生故计有,因灭故计无,有灭不灭,即异因异果。

善男子!如盐下,第三、举盐咸破,又二:初、正举譬,次、更破执。

善男子,如盐性咸,能令非咸使咸。若非咸物先有碱性,世人何故更求盐耶?若先无者,当知先无今有,以余缘故而得咸也。

破执为二:先牒执,后破执。初牒中,凡牒二执:一、牒盐中有咸执。

若言一切不咸之物皆有碱性,微故不知。由此微性,盐能令咸。若本无性,虽复有盐,不能令咸。

二、牒种子中有四大执。

譬如种子自有四大,缘外四大而得增长芽、茎、枝、叶。

次盐性亦尔下,正破二执,又二:先破不咸中有咸,次破四大。初破又二:先非。

盐性亦尔者,是义不然。

次何以故下,正破,又二:先责难,次例余物。

何以故?不咸之物先有碱性者,盐亦应有微不碱性。是盐若有如是二性,何因缘故,离不咸物不可独用?是故知盐本无二性。

责难:意者若盐置不咸而咸者,当知即无本性。本来无咸而今咸者,岂非本无?次并之,将一升盐置多水中,失本碱性,而水中又无碱性。既两处皆无,何有碱性?

次例一切皆尔。

如盐,一切不咸之物亦复如是。

若言外四大下,二、破四大,即破其后执,亦二:先破、后例(云云)。

若言外四大种力能增长内四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次第说故,不从方便。

乳中得酪、生酥,乃至一切诸法皆不如是,非方便得;四大亦复如是。若说从外四大增内四大,不见从内四大增外四大。如尸利沙果先无形质,见昴星时果则出生,足长五寸;如是果实不因于外四大而增。

如我所说十二部下,第三、约诸法广明中道。亦云明用,为三:一、依理起教用;二、明修因趣果用;三、习解除惑用。初教用中又二:先标,次释。

善男子,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

释中又二:初通明三语,次别明自意语。初又两:一、就昔教明三语,次、就今教明三语。初昔教中具解三语,为三文。

云何名为随自意说?如五百比丘问舍利弗:大德,佛说身因,何者是耶?舍利弗言:诸大德,汝等亦各得正解脱,自应识之,何缘方作如是问耶?有比丘言:大德,我未获得正解脱时,意谓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复有说言:大德,我未获得正解脱时,谓爱、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或复说言: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饮食、五欲即是身因,

尔时,五百比丘各各自说己所解已,共往佛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礼拜毕已,却坐一面,各以如上己所解义向佛说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诸人,谁是正说?谁不正说?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一一比丘无非正说。舍利弗言:世尊,佛意云何?佛言:舍利弗,我为欲界众生说言父母即是身因,如是等经名随自意说。

初、随自者,如诸比丘各说身因,佛亦自说,即随自意语。

云何名为随他意说?如把吒罗长者来至我所,作如是言:瞿昙,汝知幻不?若知幻者,即大幻人;若不知者,非一切智。我言:长者,知幻之人名幻人耶?长者言:善哉!善哉!知幻之人即是幻人。佛言:长者,舍卫国内波斯匿王,有旃陀罗名曰气歔,汝知不耶?长者答言:瞿昙,我久知之。佛言:汝久知者,可得即是旃陀罗不?长者言:瞿昙,我虽知是旃陀罗,然我此身非旃陀罗。佛言:长者,汝得是义,知旃陀罗非旃陀罗,我今何故不得知幻而非幻耶?长者,我实知幻、知幻人、知幻果报、知幻技术,我知杀、知杀人、知杀果报、知杀解脱,乃至知邪见、知邪见人、知邪见果报、知邪见解脱。长者,若说非幻之人名为幻人,非邪见人说邪见人,得无量罪。长者言:瞿昙,如汝所说,我得大罪。我今所有悉以相上,幸莫令彼波斯匿王知我此事。佛言:长者,是罪因缘不必失财,乃当因是堕三恶道。是时,长者闻恶道名,心生恐怖,白佛言:圣人,我今失意获得大罪。圣人今者是一切智,应当了知获得解脱。我当云何得脱地狱、饿鬼、畜生?尔时,我为说四真谛,长者闻已得须陀洹果,心生惭愧,向佛忏悔:我本愚痴,佛非幻人而言是幻,我从今日归依三宝。佛言:善哉!善哉!长者,是名随他意说。

如长者称幻,佛随其说幻,即随他意语。

云何名为随自他说?如我所说,如一切世间智者说有,我亦说有;智者说无,我亦说无;世间智人说五欲乐有无常、苦、无我可断,我亦说有;世间智人说五欲乐有常、我、净,无有是处,我亦如是说无是处。是名随自他意说。

随自他意可知(云云)。

善男子!如我下,二、就今教明三语。文亦自三,如文。

善男子,如我所说,十住菩萨少见佛性,是名随他意说。何故名少见?十住菩萨得首楞严等三昧三千法门,是故了了自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见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说十住菩萨少分见佛性。

善男子,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名随自意说;一切众生不断不灭,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随自意说。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能得见。我说如是,汝说亦尔。是名随自他意说。

善男子,如来或时下,次别明随自意,为三:初广略随自意,次明七种随自意,三明有无随自意。初文者。

善男子,如来或时为一法故说无量法。如经中说:一切梵行,因善知识。一切梵行因虽无量,说善知识则已摄尽。如我所说:一切恶行,邪见为因。一切恶行因虽无量,若说邪见则已摄尽。或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信心为因。是菩提因虽复无量,若说信心则已摄尽。善男子,如来虽说无量诸法以为佛性,然不离于阴、入、界也。

就一法即略,就无量法即广。

故七种又二:先列,次释。

善男子,如来说法为众生故有七种语:一者、因语,二者、果语,三者、因果语,四者、喻语,五者、不应说语,六者、世流布语,七者、如意语。

释中自为七文,初因中说果者。

云何名因语?现在因中说未来果。如我所说,善男子,汝见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当知是人即地狱人。

善男子,若有众生不乐杀生乃至邪见,当观是人即是天人。是名因语。

行善见天人,行恶见地狱是也。

次果中说因者。

云何果语?现在果中说过去因。如经中说:善男子,如汝所见,贫穷众生颜貌丑陋不得自在,当知是人定有破戒、妒心、瞋心、无惭愧心。若见众生多财巨富,诸根完具,威德自在,当知是人定有戒、施、精勤、惭愧,无有妒瞋。是名果语。

见贫知悭,见富知施是也。

余五如文。

云何因果语?如经中说:善男子,众生现在六入触因,是名过去业果,如来亦说名之为业,是业因缘得未来果。是名因果语。

云何喻语?如说:师子王者,即喻我身。大象王、大龙王、波利质多罗树、七宝聚、大海、须弥山、大地、大雨、船师、导师、调御丈夫、力士、牛王、婆罗门、沙门、大城、多罗树,如是喻经,名为喻语。

云何不应语?我经中说,天地可合,河不入海;如为波斯匿王说,四方山来;如为鹿子母优婆夷说,若娑罗树能受八戒,则得受于人天之乐;宁说十住菩萨有退转心,不说如来有二种语;宁说须陀洹人堕三恶道,不说十住有退转心。是名不应语。

云何世流布语?如佛所说,男女大小、去来坐卧、车乘房舍、瓶衣众生、常乐我净、军林城邑、幻化合散,是名世流布语。

云何如意语?如我诃责毁禁之人,令彼自责护持禁戒;如我赞叹须陀洹人,令诸凡夫生于善心;赞叹菩萨,为令众生发菩提心;说三恶道所有苦恼,为令修习诸善法故;说一切烧唯为一切有为法故,无我亦尔;说诸众生悉有佛性,为令一切不放逸故。是名如意语。

三、如来复有下,明有无随自意,为三:一、正明有无;二、明众生不解;三、作四句分别。就有无又二:初、就如来佛性有无;二、明阐提佛性有无。初明如来又二:初、明有无;次、类例释。初又二:初、明无所有;次、明有所无。初文者。

善男子,如来复有随自意语。如来佛性则有二种:一者、有,二者、无。有者,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等无量三昧,是名为有。

十力无畏等,并是无而有。

次明有所无者。

无者,所谓如来过去诸善、不善、无记业因果报、烦恼、五阴、十二因缘,是名为无。

不善、无记一切烦恼等,并是昔有今无。

次如有无善不善下,举二十二双法,双类前二事。

善男子,如有无、善不善、有漏无漏、世间非世间、圣非圣、有为无为、实不实、寂静非寂静、诤非诤、界非界、烦恼非烦恼、取非取、受记非受记、有非有、三世非三世、时非时、常无常、我无我、乐无乐、净无净、色受想行识非色受想行识、内入非内入、外入非外入、十二因缘非十二因缘,是名如来佛性有无。

有漏无漏者,有漏类有所无,无漏类无所有,世间类有所无,非世间类无所有,下去皆尔。

次一阐提佛性下,是明阐提佛性有无。

乃至一阐提、佛性有无,亦复如是。

皆悉反上,如来有无。如来有,善阐提即无;如来无,恶阐提即有(云云)。

我虽说下,次明众生不解如来是语,又二:初正出不解,次引昔证。初文有二:初不解。

善男子,我虽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众生不解佛如是等随自意语。

次举深况浅。

善男子,如是语者,后身菩萨尚不能解,况于二乘、其余菩萨?

深行菩萨尚自不了,况复浅人?

次我往一时下,引证。

善男子,我往一时在耆阇崛山,与弥勒菩萨共论世谛,舍利弗等五百声闻于是事中都不识知,何况出世第一义谛?

佛说世谛,声闻不解者,二解:一云:世谛种别事阔,业行因果深隐,故难解。二云:应身为世谛,故二乘不了。问:佛于何处说世谛?五百不解:一云:华严中说五百聋哑。二云:外国经多,度此者少(云云)。天台大师解此,别有所关(云云)。

或有佛性下,第三、四句分别。此为二:先正约四句,次劝分别。

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阐提有,善根人无;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阐提无;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无。

旧解者,阐提人有,有于恶邪境界性。善根人有,有万善了因,亦名缘因。二人俱有,并有正性,或众生性。俱无者,无果果性。河西云:阐提有,有恶五阴不善性。善根人有,有善五阴善性。二人俱有者,俱有无记五阴性。俱无者,俱无妙绝涅槃果性。此与旧语异意同。兴皇释此,从一句至七句,一句只是中道。二句是如来阐提,佛性若有若无。三句是三种语,佛自语阐提有性,他语阐提无性,自他语亦有亦无。四句是此中四句。七句是七众生,前二人是恶,后五人是善。复作三种释:一总就诸义,二就理内外,三单就理内。通就诸义者,理非善恶,而有善恶二用。善根人有,有善用。阐提人有,有恶用。俱有者,各有一边。俱无者,各无一边。次就理内外者,佛性本非得无得,约缘故有得无得。理外阐提是有得,理内是无得。善根人有无得之性,阐提有有得之性。俱有俱无,如上说。次单约理内,阐提即是善星,善根人即是罗云,此是顺逆二化。阐提有逆化不善之性,善根人有顺化善法之性。俱有俱无,如上说。谓此为能解难解之说。今明欲依此文作四句者,阐提人有,但有于没。善根人有,但有于出。二人俱有,俱在恒河。二人俱无,俱不到岸。欲思作者,亦应无量,略出如此(云云)。又约三谛者,阐提人有者,世谛恶因。善根人有者,出世善因。二人俱有,俱有世谛果报之身。二人俱无,俱无中道因果

次我诸下,劝分别,如文。

善男子,我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义者,不应难言:一阐提人定有佛性、定无佛性。若言众生悉有佛性,是名如来随自意语。如来如是随自意语,众生云何一向作解?

如恒河中下,第二、修因趣果用。亦是约譬明中道,有譬、合、结。譬说二:先总,次别。

善男子,如恒河中,有七众生,

一者、常没,二者、暂出还没,三者、出已则住,四者、出已遍观四方,五者、遍观已行,六者、行已复住,七者、水陆俱行。常没者,所谓大鱼,受大恶业身重处深,是故常没。暂出还没者,如是大鱼受恶业故,身重处浅暂见光明,因光故暂出,重故还没。出已则住者,谓坻弥鱼,身处浅水乐见光明,故出已住。遍观四方者,所谓䱜鱼,为求食故遍观四方,是故观方。观已行者,谓是䱜鱼,遥见余物谓是可食,疾行趣之,故观已行。行已复住者,是鱼趣已,既得可食即便停住,故行已复住。水陆俱行者,即是龟也。

举七众生不同而佛性是一

如是微妙下。合譬。具合前品以河譬生死,今以河譬涅槃。初合总,如文。

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河,其中亦有七种众生,从初常没乃至第七,或入或出。

次常没者下,合别譬,合初常没阐提,为四:初合背善。

常没者,有人闻是大涅槃经: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常乐我净,终不毕竟入于涅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谤方等经、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必当得成菩提之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等,必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是语已,生不信心,即作是念:

次作是念下,合其向恶。

作是念已,便作是念:是涅槃典,即外道书,非是佛经。是人尔时远离善友,不闻正法;虽时得闻,不能思惟;虽复思惟,不思惟善。

三、如恶法住下,合住恶。

不思惟善故,如恶法住。恶法住者即有六种:一者、恶,二者、无善,三者、污法,四者、增有,五者、恼热,六、受恶果。是名为没。何故名没?无善心故,常行恶故,不修对治故,是名为没。恶者,圣人诃责故,心生怖畏故,善人远离故,不益众生故,是名为恶。无善者,能生无量恶果报故,常为无明所缠绕故,乐与恶人为等侣故,无有修善诸方便故,其心颠倒常错谬故,是名无善。污法者,常污身口故,污净众生故,增不善业故,远离善法故,是名污法。增有者,如上三人所行之法,能增地狱、畜生、饿鬼;不能修习解脱之法,身口意业不厌诸有,是名增有。恼热者,是人具行如上四事,能令身心二事烦恼远离寂静,则名为热。受地狱报故名为热,烧诸众生故名为热,烧诸善法故名为热。善男子,信心清凉,是人不具,是故名热。受恶业者,是人具足行上五事,死堕地狱、饿鬼、畜生。善男子,有三恶事,复名恶果:一者、烦恼恶,二者、业恶,三者、报恶。是名受恶果报。

四、是人具足下,合是断善人。

善男子,是人具足如上六事,能断善根,作五逆罪,能犯四重,能谤三宝,用众僧物,能作种种非法之事。是因缘故,沉没在于阿鼻地狱,所受身形广纵八万四千由延。是人身口意业重故,不能得出。何以故?其心不能生善法故。虽有无量诸佛出世,不闻不见,故名常没,如恒河中大鱼。

我虽复说下,合第二、暂出还没人,亦四:初起行背理,即是为有修善;次何故名没下,是第二、释出没义;是人虽信下,第三、明行不具足;出还没下,第四、别出其人。

善男子,我虽复说一阐提等名为常没,复有常没非一阐提。何者是耶?如人为有修施戒善,是名常没。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一者、为胜他故读诵经典,二者、为利养故受持禁戒,三者、为他属故而行布施,四者、为于非想非非想处故系念思惟。是四善事得恶果报。若人修集如是四事,是名没已还出,出已还没。

何故名没?乐三有故。何故名出?以见明故,明者即是闻、戒、施、定。何故还没?增长邪见生憍慢故。是故我于经中说偈:

若有众生乐诸有,为有造作善恶业,

是人迷失涅槃道,是名暂出还复没。

行于黑闇生死海,虽得解脱离烦恼,

是人还受恶果报,是名暂出还复没。

善男子,如彼大鱼,因见光故暂得出水,其身重故还复沉没,如上二人亦复如是。善男子,或复有人乐着三有,是名为没。得闻如是大涅槃经生于信心,是名为出。何因缘故名之为出?闻是经已,远离恶法,修习善法,是名为出。

就行不具足又二:初正出其人,次五事下结示。初五事者:一、信不具,二、戒不足,三、闻,四、施,五、慧。信可见。

是人虽信亦不具足。何因缘故信不具足?是人虽信大般涅槃常乐我净,言如来身无常、无我、无乐、无净。如来则有二种涅槃: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有为涅槃无常乐我净,无为涅槃有常乐我净。虽信佛性是众生有,不必一切皆悉有之,是故名为信不具足。善男子,信有二种:一者、信,二者、求。如是之人虽复有信,不能推求,是故名为信不具足。信复有二:一、从闻生,二、从思生。是人信心从闻而生,不从思生,是故名为信不具足。复有二种:一、信有道,二、信得者。是人信心唯信有道,都不信有得道之人,是故名为信不具足。复有二种:一者、信正,二者、信邪。言有因果,有佛法僧,是名信正;言无因果,三宝性异,信诸邪语富兰那等,是名信邪。是人虽信佛法僧宝,不信三宝同一性相,虽信因果,不信得者,是故名为信不具足。

是人成就不具足信,所受禁戒亦不具足。何因缘故名不具足?因不具故,所得禁戒亦不具足。复何因缘名不具足?戒有二种:一、威仪戒,二、从戒戒。是人虽具威仪等戒,不具从戒戒,是故名为戒不具足。复有二种:一者、作戒,二者、无作戒。是人虽具作戒,不具无作戒,是故名为戒不具足。复有二种:一、从身口得于正命,二、从身口不得正命。是人虽从身口,不得正命,是故名为戒不具足。复有二种:一者、求戒,二者、舍戒。是人虽具求有之戒,不得舍戒,是故名为戒不具足。复有二种:一者、随有,二者、随道。是人虽具随有之戒,不具随道,是故名为戒不具足。复有二种:一者、善戒,二者、恶戒。身口意善是名善戒,牛戒、狗戒是名恶戒。是人深信是二种戒俱有善果,是故名为戒不具足。

第二戒中,言威仪戒者,内无实德,外扬廉俭,欲人恭敬。从戒戒者,内外相称,不为人事,但求实利。而持戒者,谓从戒戒也。求有戒者,求三有也。舍戒者,舍三有也。

是人不具信、戒二事,所修多闻亦不具足。云何名为闻不具足?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唯信六部,不信六部,是故名为闻不具足。虽复受持是六部经,不能读诵为他解说,无所利益,是故名为闻不具足。又复受是六部经已,为论议故,为胜他故,为利养故,为诸有故,持读诵说,是故名为闻不具足。善男子,我于经中说闻具足。云何具足?若有比丘身口意善,先能供养和上诸师有德之人。是诸师等于是人所生爱念心,以是因缘教授经法。是人至心受持诵习,持诵习已获得智慧,得智慧已能善思惟如法而住,善思惟已则得正义,得正义已身心寂静,身心寂已则生喜心,喜心因缘心则得定,因得定故得正知见,正知见已于诸有中心生厌悔,悔诸有故能得解脱。是人无有如是等事,是故名为闻不具足。

第三闻中,云信六部、不信六部者,河西云:修多罗、祗夜、毗伽罗、优陀那、伊帝曰多伽、优婆提舍。此六显现易解,故信;余六深隐难解,故不信。复有人言:但于十二中,信六、不信六。余者可见。

是人不具如是三事,施亦不具。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是人虽复行于财施,为求有故;虽行法施,亦不具足。何以故?秘不尽说,畏他胜故,是故名为施不具足。财、法二施各有二种:一者、圣,二者、非圣。圣者施已不求果报,非圣施已求于果报;圣者法施为增长法,非圣法施为增诸有。如是之人,为增财故而行财施,为增有故而行法施,是故名为施不具足。复次,是人受六部经,见受法者而供给之,不受法者则不供给,是故名为施不具足。

是人不具如上四事,所修智慧亦不具足,智慧之性性能分别,是人不能分别如来是常无常。如来于此涅槃经中说言:如来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涅槃,涅槃即是解脱。于是义中不能分别梵行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即是解脱,解脱即是涅槃,涅槃即是慈悲喜舍。于是义中不能分别,是故名为智不具足。复次,不能分别佛性即是如来,如来即是一切不共之法,不共之法即是解脱,解脱即是涅槃,涅槃即是不共之法。于是义中不能分别,是故名为智不具足。复次,不能分别四谛苦集灭道,不能分别四真谛故不知圣行,不知圣行故不知如来,不知如来故不知解脱,不知解脱故不知涅槃,是故名为智不具足。

是人不具下,第二、结。

是人不具如是五事,有二种:一、增善法,二、增恶法。云何名为增长恶法?是人不见已不具足,自言具足而生着心,于同行中自谓为胜,是故亲近同己恶友;即亲近已,复得更闻不具足法;闻已心喜,其心染着起于憍慢,多行放逸;因放逸故亲近在家,亦乐闻说在家之事,远离清净出家之法,以是因缘增长恶法;增恶法故,身口意等起不净业;三业不净故,增长地狱、畜生、饿鬼,是名暂出还没。

暂出还没者,我佛法中其谁是耶?谓提婆达多、瞿迦离比丘、剜手比丘、善星比丘、坻舍比丘、满宿比丘、慈地比丘尼、旷野比丘尼、方比丘尼、慢比丘尼、净洁长者、求有优婆塞、舍勒释种、象长者、名称优婆夷、光明优婆夷、难陀优婆夷、军优婆夷、铃优婆夷,如是等人名为暂出还没。譬如大鱼,见明故出,身重故没。

第二之人下,第三、合得住之人。准理应言第三,那云是第二人耶?解云:此第二人习行,应得作第三人,故言第二。师子品通五方便、二十心,皆是得住。今此中但据初得位,且据小乘,即前二方便:念处、燸法。若作七方便,即前四方便:从顶法、忍法已上至初果,便属观方人。若据大乘,则通三十心为观方人,登地已上属到彼岸。文为四:一、本起;二、出其人;三、明得住;四、辨行法。前三在此卷末,今第一、明本起。

第二之人深自知见行不具足,不具足故求近善友,近善友故乐咨未闻,闻已乐受,受已乐善思惟,善思惟已能如法住,如法住故增长善法,增善法故终不复没,是名为住。

因前第二为今第三,或改为第三者,非。

我佛法中下,第二、出其人。

我佛法中其谁是耶?谓舍利弗、大目楗连、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耶舍等五比丘、阿㝹楼陀、童子迦叶、摩诃迦叶、十力迦叶、瘦瞿昙弥比丘尼、波罗华比丘尼、胜比丘尼、实义比丘尼、意比丘尼、䟦陀比丘尼、净比丘尼、不退转比丘尼、频婆娑罗王、郁伽长者、须达多长者、释摩男、贫须达多、鼠狼长者子、名称长者、具足长者、师子将军、优波离长者、刁长者、无畏优婆夷、善住优婆夷、爱法优婆夷、勇健优婆夷、天得优婆夷、善生优婆夷、具身优婆夷、牛得优婆夷、旷野优婆夷、摩诃斯那优婆夷,如是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得名为住。

应出似解之人,而今身子、目连并是真解者,旧有二义:一云此第三人,位通上至罗汉,所以通举其人;二者取其昔初是似解人,修得入真,今仍本似位,所以列之。

云何为住下,第三、明得住。

云何为住?常乐睹见善光明故。以是因缘,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等人终不造恶,是名为住。如坁弥鱼乐见光明不沈不没,如是等众亦复如是。是故我于经中说偈:

若人善能分别义,至心求于沙门果,

若能诃责一切有,是人名为如法住。

若能供养无量佛,则能无量世修道,

若受世乐不放逸,是人名为如法住。

亲近善友听正法,内善思惟如法住,

乐见光明修习道,获得解脱安隐住。

问:涅槃河中,四人同得涅槃:罗汉、支佛、菩萨、佛。生死河中,唯佛一人是第七人,余三未度。有人解云:涅槃河中,三乘同得涅槃,所以皆是第七人。生死河中,四果未免生死河故,故不得度也。罗汉后虽无生,而犹有此生在,故是不度。所以得涅槃,未必免生死;度生死已,必得涅槃(云云)。今评此解,解语似去,其理未明。今更问:涅槃河中,四人同得涅槃者,四人同见佛性不?彼若答云同见性者,此殊不见理;若答不同见者,亦不同得涅槃。那忽前文同为第七?既同第七,有见性、不见性者,故知涅槃有异,生死不同。今观经意,生死河者,互于变易,唯佛得度,余悉河中。涅槃河者,专在分段,通于四人,即小乘七人。故释论云:阿罗汉地名为佛地。又迦叶共佛同解脱床,即是其义。通别互举,适悦时宜,不可定执。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二

大涅槃经疏卷第十三

日东天台沙门本纯分会

南本大般涅槃经会疏卷第三十二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