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二年进士,授抚州军事判官。金兵南下,募乡丁助官军捍御,擢权吉州军事判官,转承直郎。绍兴五年,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试,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秦桧主和,铨上疏力斥和议,乞斩秦桧、孙近、王伦三人头,声振中外,贬监广州盐仓。次年,改签书威武军判官。十二年,除名编管新州。十八年,责吉阳军。二十六年,秦桧卒,量移衡州。三十一年,许自便。孝宗即位,起知饶州。召对,除吏部郎中、秘书少监,兼侍讲及国史院编修官,移国子祭酒。宰相汤思退主和议,罢张浚兵柄,与力争之,提举宫观。乾道初,起知漳州、徙泉州,留为工部侍郎。复奉祠,淳熙六年,召归经
李纲(公元1083—1140年)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政和二年(1112)进士。积官至起居郎。宣和元年(1119),京城大水,上疏言事,贬监南剑州沙县税务。宣和七年为太常少卿。金兵南下,李纲反对议和、迁都,坚持抗战。宋钦宗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与金人交战互有胜负,宰相及谏官妄报宋军为敌所歼,李纲被撤职。太学生陈东等与都人数万伏阙要求恢复李纲官职,再任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史。金兵退出开封,李纲奉命往援太原,中途诏下,减罢所起之兵,李纲力争不得,辞职,调任扬州。因援救太原宋军败回,主和派劾李纲丧师费财,责授保静军节度副使建昌军安置。上疏分辩,再
李光(1078~1159年),字泰发,宋代上虞五夫人,据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六世孙。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与兄同入太学,北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登进士第,同年任晋州岳阳(今山西古县)县尉,从此步入仕途。他的一生正处在北宋趋于灭亡,南宋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年代,沉浮斡旋于北宋、南宋的政治舞台达五十多年,历经北宋徽宗、钦宗和南宋高宗三个朝代,上上下下曾当过小至不到七品的县尉,大到副宰相级的参知政事近四十个官职;其中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先后三次任吏部尚书。公元1163年宋孝宗赵眘即位,其时李光已去世四年,仍复资政殿学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崇宁五年进士,累官河南洛阳令、开封士曹参军。高宗即位,除司勋郎官,迁右司谏、殿中侍御史。金兵至江上,陈战、守、避三策,扈从高宗至明州,拜御史中丞。建炎四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未几,罢职奉祠。绍兴二年,除知平江府,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三年,移江西安抚大使,知洪州。四年三月,除参知政事,力荐岳飞收复襄阳。半年后,拜尚书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五年,为左仆射,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监修国史。六年,以与张浚论事不合,出知绍兴府。七年,张浚以淮西兵变引咎去位,鼎复入相。举荐胡寅、吕本中等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