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所得于老人之书,旦日视之,则周武王时太公望所著之兵书也(又名六韬,其书至今犹存)。子房得其书,开卷读之,如获至宝。诸君亦知太公兵法,果太公所著乎?夫太公当日,佐武王定天下,岂有闭户著书之工夫?此盖春秋战国时人所撰,而托名于太公者也。以今世人之眼光视之,则著书之目的,其上焉者为名,而下焉者为利。乃劳心笔札,而托名于他人,复何名利之有?盖古人著书,将以发见其所学,初无名利之心。又恐己之名氏不足引重,人将以轻其名者,并轻其书,故嫁名于一世之大人物以为重焉。周汉间人,常有此例。然则著太公兵法者,其人为何许人,而攻何种之学派,以今观之,盖为道家之学者(今所传黄石公书,谓即圮老人所作,然不可信)。

道家之学,始于春秋时之老子(名聃,周人也),其弟子满天下。至于战国,士方揣摩纵横之术(战国之时,秦连一国,以伐五国,曰横。六国联盟,以拒秦,曰纵。其说始于鬼谷子),未有挟道家之言,见之于整治者。至汉文景之间,采其清静无为之说,以为治术,天下颇安。而开其端者,张子房也。

子房未读太公兵法以前,散千金求死士,以刺暴君,何其勇也。其后浸淫于道家知白守黑,尚柔下刚之旨(句见《老子约略》。言之即俗语,退一步之意,道家之要道在此),而粗豪之气质,为之一变。少年人不能得贤师友而切磋之,得名人之遗著,朝夕讽诵,其收效之速,与名人亲炙于一堂,无以异也。老氏之学,虽有流弊,而子房一生,实得力于此,故表而出之 。

子房在项伯家,好赴人之难,急人之危,虽在羁旅之中,而读书不辍。游侠成风,不以破家之祸,戚戚于胸中。其识量过人远矣。项伯常杀人,吏捕之急。子房设计匿之,得免。当博浪沙事发作之后,始皇大索天下十日,竟不能得。今且以亡命之术,转授项伯,而项伯亦无恙。其智之不可及如此。

二世元年(民国前二零一五年)阳城(今河南河南府登封县东南)人陈胜(字涉)阳夏(今河南陈州府太康县)人吴广(字叔)起兵。时天下恶秦已久,顾莫敢发难。二世即位,发平民九百,出戍渔阳(今直隶顺天府密云县西南),胜、广皆为屯长。夫去国离乡,人情所悲,况其为军役乎!以是人皆不愿。当日暴君专制役使人民,等于犬马,固未可以今日人民报国之大义,责此九百人也。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凤阳府宿州南),会天大雨,道不通。度至彼已失期。依秦之法令,军人失期者皆斩。胜广乃告众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当斩。纵令不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事,令有名于天下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从之。

子房自博浪沙后,在东南草泽中,浪游十载。本极无聊。闻胜广起兵,乃大喜,亦聚少年百余人,起而应之。时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今江苏沛县东南)。子房欲往从之。适沛县人刘邦,亦杀沛令而自立为沛公。陈胜遣武臣、张耳、陈余攻略赵地,郡县响应,沛公遥和之。兵至下邳,与子房相遇焉。

沛公有大度,宽厚爱人。子房一见倾心,遂不赴景驹所,而以其兵属于沛公。草创之世,君择臣,臣亦择君。择君之法,不在兵强地众,而以其人之可与有为与否为断。当时群雄并起,强盛十倍于沛公者何限,子房皆不喜,独与沛公相善,可谓有眼识英雄矣。少年人与人结纳,亦当如此。

【批评】

秦汉之间,道家之学,盛行于世,而儒术微矣。道家尊专制,拥帝王,与儒术相反。子房用之,以兴汉业。然此亦时世所造成,不能遽责子房,谓何不行共和于灭秦之后也。

古来名人,往往得力于一卷之书。赵普为宋之开国元勋,实得力于半部《论语》。盖事实本乎理想,理想之造成,资乎观感。书如食品然,酸盐异味,各随人嗜好以求之,无不得所欲而去者。初则博览,后则守约,不但一卷可奉以终身,即一字一句,亦有终身行之,尚不能尽者。

子房击始皇,专制国定律,此为罪大恶极矣。项伯肯与之同死,其义侠有过人者。鸿门之事,复为解围,诚血性男子哉。吾人结友,能得此等人而友之,始无憾矣。

张良从老人那里得到书后,待天亮时打开一看,发现原来是周武王时姜太公吕望所著的兵书(又名《六韬》,此书至今还存在于世)。张良得到这卷书,刚开始读后,就感觉如获至宝。大家也知道太公兵法,但这本书真的是姜太公本人所写吗?当时的姜太公,正辅佐周武王打江山,定天下,哪里有闭门写书的时间呢?这卷书大概是春秋战国时期有人写后,假借姜太公的名字罢了。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著书立说的目的,一是为名,二是为利。他费心写书,却又假借他人之名,又哪能求得名和利呢?因为古时候的人写书,主要是将好的、有用的学问留给后人,一开始根本没有名利之心。但又怕自己人微言轻,不能足够引起他人的重视,人们不认识这个人,便不会看重这本书,因此才假借一位当时影响力大、受人尊敬之人的名字,希望书能得到后人的重视。周朝、汉朝时期的人,经常这样做。然而撰写太公兵法的到底是什么人,是哪一学派的,如今看来,大概是一位信奉道家的学者吧(现在所传的黄石公书,有人说就是圮老人的著作,但是这不可采信)。

道家的学说,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名李耳,字聃,周朝人)。他的学生很多,遍满天下。到了战国时期,士人才研究、学习合纵连横之术(战国时期,秦国用联盟一个国家而讨伐其余五国的方法叫连横,六国联盟抵抗秦国的方法叫合纵。纵横之术起源于鬼谷子),没有执政者用道家的主张来整治国家的。到了汉文帝、汉景帝年间,采用了道家清净无为而治的理论,作为治理国家的方法,天下很是太平。而首先提出这一主张的,就是张良。

张良在没有学习太公兵法之前,花重金招募死士,去刺杀暴君秦始皇,这是多么勇敢!但后来他沉浸于道家学说,深知为人处世,自己一定要明白是非对错,外要表现得愚钝,懂得进退,崇尚怀柔、以退为进的思想(具体见老子约略,里面说的退一步的意思,道家的中心思想就在这里),而后他身上的粗豪之气因此完全改变了。少年人虽然没有贤师益友可以相互切磋,但得到了名人所著之书,早晚诵读,其进步的速度,与直接得到名人的教诲是没有区别的。老子的道家学说,虽然也有弊端,但张良的一生,确实是得利于此的,所以才在这加以表述。

张良在项伯家的时候,喜欢帮助别人,救人于危难,即使是客居异乡,但读书却没有停止。他虽喜欢行侠仗义,却没有因为家破人亡而时刻陷于忧伤。他的见识胆量超过别人太多了。项伯曾经杀了人,巡捕急切想抓住他。张良用计将他藏匿了起来,让他得以幸勉于祸。当日博浪沙刺杀之事发生后,秦始皇大怒,全天下通缉了十天,都没有抓到张良。现在他把逃命藏匿的方法教给项伯,项伯也得以安然无恙。张良的智慧常人无法企及到了这个地步。

秦二世元年(民国前2015年),阳城(现在河南省登封县东南边)人陈胜(字涉)、阳夏(现在河南省陈州府太康县)人吴广(字叔)率兵起义。当时人民虽然痛恨秦的残暴统治已经很久,但是没人敢反抗。秦二世即位后,征调了九百平民去戍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陈胜和吴广都是带队的屯长。背井离乡,是件让人感到悲伤的事,何况还是去服军役呢!因此,人们都不愿意。当时秦朝的专制制度残暴无情,奴役人民就像对待犬马一样,本来就不能以像现在的人们报效祖国的大义一样来责备这九百人。他们行进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时,正好碰上大雨,道路无法通行,眼看无法按期抵达渔阳。按照秦朝当时的律法规定,凡所征戍边兵丁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一律处斩。陈胜和吴广因此对大家说:“我们遇上了大雨,已不能按期抵达渔阳了,按照法令将被斩首。即便不被砍头而去戍守边塞,十分之六七的人也会送命。再说英雄好汉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取得大名声,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名字!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贵种吗?”众人都选择跟随了陈胜、吴广。

张良自从博浪沙刺杀事件后,在东南的荒野水乡浪迹了十年。本来是十分无聊的。现在听说陈胜、吴广率兵反秦,非常高兴,也召集了一百多个年轻人,起义响应他们。当时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驻兵于留县(现在江苏沛县的东南部),张良打算前去追随他。正好当时沛县人刘邦,也杀死了沛县县令自立为沛公。陈胜派遣武臣、张耳、陈余去攻打赵地,各郡县纷纷响应,刘邦派兵远行相助。当他行兵到下邳时,与张良相遇了。

刘邦十分大度,待人宽厚仁爱。张良一见他,便对他倾心不已,于是没有再前往景驹那里,而是带领他的兵归顺了刘邦。天下开创之初,君主选择臣子,臣子同样也在选择君主。选择君主的标准,不在于兵强地广,而在于这个君主能否共同创业。当时群雄并起,实力十倍强胜于刘邦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但张良都不喜欢,唯独与刘邦交好,真可谓是慧眼识英雄啊。年轻人与他人结交朋友,也应当如此。

【评论】

秦末汉初之时,道家的学说十分兴盛,而儒家学说已经没落。道家学说推崇帝王专制,与儒家恰好相反,但张良却推崇道家学说,并用它来兴建汉室。这也是当时的时势造成的,不能因此骤然责备张良,说他为什么不在秦朝灭亡之后就推行共和制度。

自古以来的名人,成功往往得益于一本好书。赵普成为宋朝的开国元勋,实际是得益于半部《论语》。因为事实本来就来自于理想,理想的形成,又来源于感观。书就像食品一样,酸甜苦辣各有味道,各自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没有不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就离开的。他们开始时博览群书,然后便按书中的要求去做,不但一本书可以信奉一辈子,就算是一字一句,也有用一生去实践而不能完全研究透彻的。

张良刺杀秦始皇,按专制国家的法律,这是罪大恶极的行为。但项伯肯与张良同生共死,这说明他比一般人讲义气啊。在鸿门宴上,他又为刘邦解围,确实是个有血性的男子汉!我们交朋友,能得到这样的人为朋友,才会无憾啊!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