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蛇横洞庭,吞象臨江島。積骨成巴陵,遺言聞楚老[2]。水窮三苗國,地窄三湘道[3]。歲晏天峥嶸[4],時危人枯槁[5]。思歸阻喪亂,去國傷懷抱。郢路方丘墟,章華亦傾倒[6]。風悲猿嘯苦,木落鴻飛早。日隱西赤沙[7],月明東城草[8]。關河望已絶,氛霧行當掃[9]。長叫天可聞,吾將問蒼昊[10]。

【注釋】

[1]荆州賊亂:《資治通鑑》唐肅宗乾元二年:“八月乙巳……襄州將康楚元、張嘉延據州作亂。……楚元自稱南楚霸王。……九月甲午,張嘉延襲破荆州。……十一月,康楚元等衆至萬餘人,商州刺史充荆、襄等道租庸使韋倫發兵討之,駐於鄧之境,招諭降者,厚撫之;伺其稍怠,進軍擊之,生擒楚元,其衆遂潰;……荆、襄皆平。”題中荆州賊亂即指此事。亂,宋本作“辭”,據他本改。一作“平”,非。按詩云:“郢路方丘墟,章華亦傾倒。風悲猿嘯苦,木落鴻飛早。”可知時當秋季,據上引《通鑑》,賊平在十一月,李白作此詩時,賊亂未平。故題中作“賊亂”是,作“賊平”則非。

[2]“修蛇”四句:修蛇,大蛇,即指巴蛇。《山海經·海内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巴陵,又名巴丘山、巴岳山,在今湖南省岳陽市。相傳堯使后羿斬巴蛇於洞庭,此蛇屍骨堆積如丘陵,故名。《元和郡縣志》卷二七江南道岳州巴陵縣:“昔羿屠巴蛇於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四句用其意,喻康楚元、張嘉延之亂。遺言,傳説。

[3]“水窮”二句:窮,盡,極。三苗國,古代部族名,今湖南岳陽一帶,屬古三苗部族。《史記·五帝本紀》:“三苗在江淮、荆州。”張守節《正義》:“吴起云:‘三苗之國,左洞庭而右彭蠡。’”可知當在長江中游以南一帶。窄,狹長。三湘,指湘潭、湘陰、湘鄉。亦泛指今湖南省。一説湘水發源與漓水合流稱漓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總名三湘。

[4]“歲晏”句:歲晏,歲暮。峥嶸,《文選》卷一四鮑照《舞鶴賦》:“歲峥嶸而愁暮。”李善注:“《廣雅》曰:峥嶸,高貌。歲之將盡,猶物之高。”

[5]“時危”句:時危,指時局危亂。枯槁,憔悴。

[6]“郢路”二句:郢,春秋時楚國都城,在今湖北江陵。《文選》卷六左思《魏都賦》:“臨淄牢落,鄢郢丘墟。”吕延濟注:“丘墟,謂居人少也。”章華,臺名。春秋時楚靈王造,在今湖北監利西北。《左傳·昭公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杜預注:“臺今在華容城内。”《水經注·沔水二》:“水東入離湖,湖在(華容)縣東七十五里,《國語》所謂楚靈王闕為石郭陂,漢以象帝舜者也。湖側有章華臺,臺高十丈,基廣十五丈。左丘明曰:‘楚築臺于章華之上。’韋昭以為章華亦地名也。”二句形容當時荆州一帶破壞慘重。

[7]赤沙:湖名,在今湖南華容縣南,亦名赤亭湖。《岳陽風土記》:“赤沙湖在華容縣南,夏秋水泛,與洞庭湖通。”

[8]東城草:王琦疑“城草”或為“青草”之誤。青草,湖名,又名巴丘湖,即今洞庭湖東南部。一説因湖南有青草山得名;一説因春冬水涸,青草彌望而名。

[9]“關河”二句:氛霧,喻戰亂。《文選》卷三一江淹《雜體詩·劉太尉琨傷亂》:“皇晉遘陽九,天下横氛霧。”張詵注:“氛霧,喻賊亂也。言大晉遇此陽九之災,而亂賊横叛。”此二句謂山河阻隔望斷,叛亂必須掃清。

[10]蒼昊:蒼天。《文選》卷一一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承蒼昊之純殷。”張載注:“蒼昊,皆天之稱也。春為蒼天,夏為昊天。”

【評箋】

《唐宋詩醇》卷八:幽鬱之衷,沉雄之氣,可云程形賦音。

按:此詩當作於乾元二年(七五九)秋天,與《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當為同時之作。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