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2]。手持緑玉杖[3],朝别黄鶴樓[4]。五嶽尋仙不辭遠[5],一生好入名山游。

【注釋】

[1]廬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見前《望廬山瀑布二首》詩注。謡,不用樂器伴奏的歌唱。按:此與歌行體詩的“歌”、“吟”相同。盧侍御虚舟,即殿中侍御史盧虚舟。《全唐文》卷三一七李華《三賢論》:“范陽盧虚舟幼直,質方而清。”又卷三六七賈至有《授盧虚舟殿中侍御史制》。殿中侍御史屬御史臺殿院,掌管殿廷儀衛及京城糾察。趙璘《因話録》卷五:“御史臺三院,一曰臺院,其僚曰侍御史,衆呼為端公。二曰殿院,其僚曰殿中侍御史,衆呼為侍御。三曰察院,其僚曰監察御史,衆亦呼為侍御。”

[2]“我本”二句:據《論語·微子》、《莊子·人間世》及皇甫謐《高士傳》卷上記載,陸通,字接輿,春秋時楚國人,時人謂之楚狂。孔子至楚,接輿唱着歌過孔子之門,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詩人在此以楚狂接輿自況。笑,宋本校:“一作哭。”

[3]緑玉杖:緑玉鑲飾的手杖。杖,宋本校:“一作枝。”非。

[4]“朝别”句:此句可知李白乃從江夏來到廬山。黄鶴樓,見前《江夏行》注。

[5]五嶽:此處泛指群山。

廬山秀出南斗傍[6],屏風九疊雲錦張[7],影落明湖青黛光[8]。金闕前開二峰長[9],銀河倒挂三石梁[10]。香爐瀑布遥相望[11],迴崖沓嶂凌蒼蒼[12]。翠影紅霞映朝日[13],鳥飛不到吴天長[14]。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黄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15]。

【注釋】

[6]“廬山”句:秀出,秀麗突出。南斗傍,傍,王本作“旁”。廬山在春秋時屬吴國,為斗宿(xiù)的分野,故稱“南斗傍”。南斗,星官名,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古代星占術認為地上州郡與天上區域相對應,稱為分野。在該天區發生的天象預應着對應地方的吉凶。

[7]“屏風”句:屏風九疊,廬山自五老峰以下,山峰九疊如屏風,故名。又稱“九疊屏”。雲錦張,如張開的錦繡雲霞。極言其美。

[8]“影落”句:謂夕陽使山影射入清澈的鄱陽湖,閃耀着青黑色的光彩。湖,指今鄱陽湖,古稱彭蠡、彭澤、彭湖。在今江西省北部,廬山東南側。

[9]“金闕”句:金闕,廬山有金闕巖,又名石門。《太平御覽》卷四一引晉慧遠《廬山記》云:“西南有石門山,其形似雙闕,壁立千餘仞,而瀑布流焉。”《輿地紀勝》卷三〇江南西路江州:“金闕巖……其巖正對天子障。”長,宋本作“帳”,據他本改。

[10]“銀河”句:銀河,形容瀑布。挂,《唐文粹》作“瀉”。三石梁,屏風疊左有三疊泉,水勢三折而下,如銀河倒瀉於石梁。

[11]“香爐”句:謂香爐峰瀑布與三疊泉瀑布遥遥相對。

[12]“迴崖”句:迴崖,曲折的懸崖。沓嶂,重疊的山峰。凌蒼蒼,凌越青天。凌,宋本作“崚”,據他本改。宋本校:“一作何。”蒼蒼,天色。

[13]映朝日:宋本校:“一作照千里。”

[14]吴天:廬山在三國時屬吴,故稱。

[15]“白波”句:九道,長江在今江西九江一帶分為很多支流。《書·禹貢》:“九江孔殷。”孔傳:“江於此州界分為九道。”《漢書·地理志上》:“九江郡。”顔師古注引應劭曰:“江自廬江、尋陽分為九。”郭璞《江賦》:“流九派乎潯陽。”雪山,形容江中波濤翻滚如雪山疊流。

好為廬山謡,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16],謝公行處蒼苔没[17]。早服還丹無世情[18],琴心三疊道初成[19]。遥見仙人綵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20]。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游太清[21]。

【注釋】

[16]石鏡:《太平寰宇記》卷一一一江南西道江州:“石鏡,在廬山東懸崖之上,其狀團圓,近之則照見形影。”《文選》卷二六謝靈運《入彭蠡湖口作》詩:“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李善注引張僧鑒《潯陽記》:“石鏡山東有一圓石,懸崖明浄,照見人形。”

[17]“謝公”句:謝公,指謝靈運。謝靈運曾游廬山,有《登廬山絶頂望諸嶠》詩。此謂當年謝靈運游歷之處,如今已被蒼苔淹没。謝公行處蒼苔没,宋本校:“一作緑蘿開處懸明月。”

[18]“早服”句:還丹,相傳道教煉丹,使丹砂燒成水銀,積久又還成丹砂,因稱“還丹”。見《抱朴子·金丹》。道教認為服用還丹可以成仙,長生不老。世情,世俗之情。

[19]琴心三疊:道教修煉術語。氣功修煉法。《黄庭内景經》:“琴心三疊舞胎仙。”梁丘子注:“琴,和也。疊,積也。存三丹田,使和積如一,則胎仙可致也。胎仙,胎息之仙也。猶胎在腹中,有氣而無息。”三疊,指上中下三丹田(即兩眉間、心窩部、臍下)。意謂修煉内丹,做到心和神悦是修道初成境界。

[20]玉京:道教稱元始天尊所居之處。葛洪《枕中書》:“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並金玉飾之。”

[21]“先期”二句:《淮南子·道應訓》記載,盧敖游於北海,見一形貌古怪士人。盧敖邀其同游北陰之地,士人笑曰:“……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隨即聳身跳入雲中。先期,預先約定。汗漫,漫無邊際,不可知之。九垓,九天之外。盧敖,據高誘注:“盧敖,燕人。秦始皇召以為博士,使求神仙,亡而不反也。”此處借以指盧虚舟。太清,道教所尊天神道德天尊(亦稱太上老君)所居之地。在玉清、上清之上,為最高仙境(亦稱“大赤天”)。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一二:篇中祇雲、鳥、大江三句開豁,餘俱尋常仙語,更屬厭。

桂天祥《批點唐詩正聲》:方外玄語,不拘流例。全篇開闔軼蕩,冠絶古今,即使杜工部為之,未易及此。高、岑輩恐亦脅息。又其襟期雄曠,辭旨慨慷,音節瀏亮,無一不可。又曰:結句非素胎仙骨,必無此詩。

唐汝詢《唐詩解》卷一三:此詠廬山之勝而相約游仙也。

吴昌祺《删訂唐詩解》卷七:山本奇秀,詩又足以發之。

沈德潛《唐詩别裁》卷六:先寫廬山形勝,後言尋幽不如學仙,與盧敖同游太清,此素願也。筆下殊有仙氣。

《唐宋詩醇》卷六:天馬行空,不可羈紲。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一二:“廬山”以下正賦。“早服”數句應起處,而提筆另起,是以不平。章法一線乃為通,非亂雜無章不通之比。

王闓運手批《唐詩選》卷八評“廬山”句:此就山中典故鋪叙,非游山之景。

按:此詩作於上元元年(七六〇)。詩人流放遇赦後,在江夏、洞庭游覽逗留將近一年,然後從江夏泛舟赴潯陽(今江西九江)再游廬山,寫下此詩。盧虚舟是詩人好友,曾寫有《通塘曲》,誇廬山之美;李白有《和盧侍御通塘曲》曰:“君誇廬山好,通塘勝耶溪。通塘在何處?遠在尋陽西……”此後詩人又以此首歌唱廬山的詩寄給他。首段自述和末段游仙,雖寫法不同,但都表現出對官場的鄙視和對自由的嚮往。全詩結構完整,首尾呼應,感情豪邁,氣勢充沛,想像豐富,色彩鮮明,是李白晚年七言歌行代表作之一。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