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哲学的目的

就理性思维以及文明的评价方式能够对创造未来发生影响来说,大学的任务就是创造未来。未来孕育着成就和悲剧的一切可能性。

在这一创造活动的舞台上,哲学的特殊功能是什么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确定是什么东西构成某一特殊理论的哲学特征?什么东西使一种理论成为哲学理论?一种真理如果从它无限的关联上被透彻地理解了,那它一点也不比其他真理更是哲学真理。研究哲学是一种对全知加以否定的工作。

哲学是心灵对于无知地接受的理论的一种态度。所谓“无知地接受”,我的意思是说,没有就一种理论牵涉到的无限多的情况来理解这种理论的全部意义。

哲学的态度是坚定不移地试图去扩大对进入我们当前思想中的一切概念的应用范围的理解。哲学试图逐字逐句地把握用文字表达的思维,并探究它有什么意义?哲学并不满足于一切有感觉的人都会回答的惯常的假定。如果人们满足于原始概念、原始命题,那他们就不再是哲学家。

为了进行探讨,人们当然必须从某个地方开始。但是当哲学家从他的前提出发来发议论的时候,他就已将它们逐字逐句地标记下来当作将来研究的课题。没有一个哲学家会满足于与有感觉的人取得一致,不问这些人是他的同事还是他先前的自我。他总是在突破有限性的界限。

科学家也致力于扩大知识。他从确定他的科学范围的一组原始观念以及这些观念之间的原始关系着手。例如牛顿动力学肯定了欧几里得空间、重物质、运动、张力与压力以及更一般的力的概念。科学就是在假定这些观念适用的条件下演绎出结论。

在对待牛顿动力学上,科学家与哲学家彼此背向。科学家要探究结论,并力图考察这些结论在宇宙中的实现。哲学家要根据那些充斥于世的混乱的特征来探究这些观念的意义。

科学家和哲学家显然可以相互帮助。因为科学家往往需要新观念,哲学家通过研究科学结论而得的各种意义而受到启发。他们相互交流的通常方式就是共享教化思想的现行习惯。

有一种使哲学思想不断贫乏的被强调的假定。这是一种信念,一种非常自然的信念,即认为人类自觉地接受了所有可以运用于其经验的基本观念。而且它以为人类语言以单字或短语明确地表达了这些观念。我把这个预先作出的假定称为“完善的辞典的谬误”。

在这里,哲学家作为哲学家与学者不一致。学者借助辞典来研究人类思维和人类成就。他是文明思想的主要支持者。一个人没有学识可以是一个有道德、有宗教信仰并且非常愉快的人,但他不是一个完全文明的人,他会缺乏非常精确的表达力。

哲学家显然需要学识,正如他需要科学一样。但是科学和学识都只是哲学的辅助工具。

“完善的辞典的谬误”把哲学家分成了两个学派,即摒弃思辨哲学的“批判学派”和包含了思辨哲学的“思辨学派”。批判学派只在辞典的范围内作字句上的分析。思辨学派则利用直接洞察,并且力图进一步利用促进这种特殊洞察的情境来揭示这种洞察的意义。这样它就扩充了辞典。这两个学派之间的分歧是安全与冒险之间的争执。

批判学派的强有力的基础,在于进化论从来没有在任何本来意义上及于古代学识。因此就产生了对人心的特征有确定表述的假定。这种特征表述的蓝图就是辞典。

我请大家注意哲学史上的两个伟大时刻。苏格拉底以分析雅典世界流行的假定度过了他的一生。他明确地承认他的哲学是对于无知的一种态度。他是批判的,也是建设性的。

哈佛大学完全可以为约30年前哲学系的伟大时期骄傲。罗伊斯(Josiah Royce)、詹姆士(William James)、桑塔亚那(Santayana)、帕麦尔(George Herbert Palmer)、闵斯特贝尔格(Münsterberg)组成了一群值得骄傲的人物。在他们之中,帕麦尔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文学以及他作为一个教师的声望上。这是一群个个都伟大的人物。但是作为一群人他们就更加伟大。这是一群冒险、思辨和寻求新观念的人。作为一个哲学家,就要对这群人的主要特征抱谦逊态度。

哲学的用途就是维护说明社会制度的基本观念的有实际作用的新东西。它使普遍接受的思想不再慢性地堕落为没有实际作用的俗套。如果谁想把哲学用话语表示出来,那它是神秘的。因为神秘主义就是直接洞察至今没有说出来的深奥的东西。但是哲学的目的是把神秘主义理性化:不是通过解释来取消它,而是引入有新意的、在理性上协调的对其特征的表述。

哲学类似于诗。二者都力图表达我们名之曰文明的终极的良知,所涉及的都是形成字句的直接意义以外的东西。诗与韵律联姻,哲学则与数学结盟。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