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者。皮肤肿大也。胀者。心腹胀满也。臌者。心腹痞满。而四肢瘦小。昔人谓之蛊肿症。从来有气肿水肿之辨。内经以按之 而不起者为气。即起者为水。后医多反其说。

然气滞水亦滞。水行气亦行。正不必分。总以不起为肿甚。即起为肿轻。肾囊及茎中肿。大多死。

脉本沉。 若浮而弦。宜发汗。 若浮而鼓指有力。宜越脾汤。 若浮在皮外。多死。 若沉而紧。宜麻黄细辛附子之类。 若沉而缓。易愈。 若沉而微细。宜温补。

初起。面上微肿。两目下名卧蚕。更肿些。一身觉重滞。微喘。小便不利。即肿症之渐。

宜如皮肤肿大。气喘小便不利。宜五皮饮。

上肿。宜发汗。加苏叶防风杏仁各三钱。下肿。宜利水。加猪苓防己各二钱。木通一钱。

小水多。为阴水。加附子干姜各二钱。白术三钱。川椒木香各一钱。小便不利。为阳水。加防己猪苓知母各二钱。凡脉虚人羸。宜加白术人参肉桂附子。脉实人健。加莱菔子枳壳各二钱。凡畏风之甚。宜加生黄 。三四钱。或再加附子二钱。(八十)

如小便点滴俱无。气喘口不渴。宜滋肾丸。(九十四)

如前药不效。宜用济生肾气丸。药料作汤服。或前症愈后。亦以此丸服一月收功。

济生加减肾气丸。(一百零九)

如服利水之药。而小便愈少者。

补中益气汤。

首煎照常服。二煎服后。以手指探吐。(五)

愚按。水肿病。浅者照上法治之愈矣。深者。必遵金匮五水而治之。余着有金匮浅注。

颇有发明。风水由于外邪。法宜发汗。皮水者。外邪已去经而入皮。故不恶风。病在皮间。

故内不胀而外如鼓皮病不涉于内。故口不渴。然水在于皮。亦必从汗以泄之也。石水病在脐下。阴邪多沉于下。法用麻黄附子甘草汤。重在附子。以破阴也。黄汗者。外邪伤心。郁热成黄。胸满。四肢头面俱肿。病在于上。法用桂枝汤。加黄 。啜热粥以取微汗。重在桂枝。

以化气。尤赖啜粥取汗。以发内外交郁之邪也。唯正水一症。正内经所谓三阴结谓之水。结则脉沉。水属阴则脉迟。三阴结。则下焦阴气不复与胸中之阳相调。水气格阳则为喘。其目窠如蚕。一身尽肿。可知金匮之论甚精。徐忠可之注甚妙。试节录之。金匮云。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

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徐忠可注云。此段论正水之由也。谓人身中健运不息。所以成云行雨施之用。故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人之气。

以天地之疾风名之。寸口脉主上。犹之天道必下济而光明。故曰阴生于阳。趺阳脉主下。犹之地轴必上出而旋运。故曰卫气起于下焦。今寸口脉浮而迟。浮主热。乃又见迟。迟者。元气潜于下也。既见热脉。又见潜脉。是热为虚热。而潜为真潜。故曰热潜相搏名曰沉。言其所下济之元气。沉而不复举也。今趺阳脉浮而数。浮主热。乃又见数。数者。卫气止于下也。

既见热脉。又且止脉。是于客气为热。而真气为止。故曰热止相搏名曰伏。言其宜上出之卫气。伏而不能升也。从上而下者。不返而终沉。从下而上者。停止而久伏。则旋运之气几乎熄矣。熄则阴水乘之。故曰沉伏相搏名曰水。见非止客水也。又恐人之不明乎沉伏之义。故又曰。络脉者。阴精阳气所往来也。寸口阳气沉而在下。则络脉虚。小便者。水道之所从出也。跌阳真气止而在下。气有余即是火。火热甚。则小便难。于是上不能运其水。下不能出其水。又焉能禁水之胡行乱走耶。故曰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水者。即身中之阴气。合水饮而横溢也。沉伏二义。俱于浮脉见之。非真明天地升降阴阳之道者。其能道只字耶。

此仲景所以为万世师也。徐忠可此注。妙不可言。独惜仲景不立方。忠可又不补出应用何方。致世之患此者。或死于庸医之舟车丸神佑丸疏凿饮子等方。或死于明医之实脾饮济生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导水茯苓汤等方。以挺与刃。余又不忍坐视而不救。故拟方于后。

卷二 肿

消水圣愈汤

治水第一方。然必两手脉浮而迟。足趺阳脉浮而数。诊法丝毫不错。一服即验。五服全愈。否则不可轻用此秘方也。大道无私。方不宜秘。然黄帝有兰台之藏。长桑有一恐轻试之误。一恐泄天地之机也。余出此方。以俟一隅之反。非谓一方可以天雄(一钱制) 牡桂(二钱去皮) 细辛(一钱) 麻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炙) 生姜(二钱) 大枣(二枚) 知母(二钱去皮) 水二杯半。先煎麻黄。吹去沫。次入诸药。

煮八分服。日夜作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水盛者。加防己二钱。

天雄补上焦之阳。而下行入肾。犹天造下济而光明。而又恐下济之气潜而不返。故取细辛之一茎直上者以举之。牡桂暖下焦之水。而上通于心。犹地轴之上出而旋运。而又恐其上出施之用。若潜而不返。则气不外濡而络脉虚。故用姜枣甘草。化气生液。以补络脉。若止而不上。则气聚为火。而小便难。故以知母。滋阴化阳。以通小便。且知母治肿。出之神农本草经。而金匮治历节风脚肿如脱与麻黄附子并用。可以此例而明也。此方即仲景桂甘姜枣麻

卷二 肿

辛附子汤

加知母一味。主治迥殊。可知经方之变化如龙也。

野老某。年八旬有奇。传予奇方。用生金樱根。去粗皮一两半。吴风草三钱。香菌极小团结者七枚。水煎服一服。小便即通而肿愈。○余细绎此方极妙。麻黄大发汗。而根又能止汗。橘肉生痰壅气。而皮又能化痰顺气蚕因风而致僵。反能驱风如神。此大开大阖之道。金樱子之大涩小便。即可悟其根之大通小便矣。吴风草原名鹿衔草。能除湿热。故素问与泽泻白术同用。以治酒风。更妙。是小香菌一味。此物本湿热所化。用之于除湿祛热坠中。同气相感。引药力至于病所。而诸药之性一发。则湿热无余地以自藏。俱从小便而下矣。此必异人所授遗下。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惜余未试

卷二

(此症与肿症相因者。宜以治肿之法治之。或内胀而外不肿者。治法稍异)

心腹胀满甚者。宜平胃散为主。气郁。加麦芽香附各二钱。伤食者。加莱菔子山楂干姜。伤酒。加干葛三钱。砂仁一钱。痰多。加茯苓三四钱。多呕。加半夏生姜各三钱。胸上胀不横通而胀。

加木通茜草麦冬栝蒌贝母。浊气在上。加柴胡半夏桔梗。心下痞满。加黄连黄芩各一钱。干姜八分。

腹痛。加生白芍三钱。腹痛因大便不通者。再加大黄二钱。小便不通合五苓散。若贴脐左右上下胀者。胀必兼痛。为冲脉逆而不舒。去苍术。加红花归芍柴桂治之。若季胁两旁兼小腹胀痛者。乃厥阴内不交于少阴。外不合于少阳。加柴胡人参半夏桂枝当归治之。(八十)

腹胀喜按者。宜后四方。

附子理中汤。(一百零七)○(虚寒。)

补中益气汤。(五)○ (脾土失调地气不升。) 六君子汤。加干姜。(二)○(脾虚痰多腹胀。) 香砂六君子汤。(三)

愚按。以上诸法。治而不应者。必以膀胱为主。喻嘉言云。人身胸中空旷如太虚。地气上而为云。必天气降而为雨。地气始收藏不动。诚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之意。则云行雨施。而后沟渎皆盈。水道通决。乾坤有一番新景象。此义首重膀胱一经。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如人之饮酒无算而不醉者。皆膀胱之气化而出也。膻中位于膈内。膀胱位于腹中。膀胱之气化。则空洞善容。而膻中之气。得以下运。若膀胱不化。则腹已先胀。膻中之气。安能下达耶。然欲膀胱之气化。其权在于葆肾。肾。以膀胱为腑者也。肾气动。必先注于膀胱。屡动不已。膀胱胀满。势必连于胸膈。其窒塞之状。

不可名言。肾气不动。则收藏愈固。膀胱得以清净无为。而膻中之气。注之不盈矣。膻中之气。下走既捷。则不为牵引所乱。而胸中旷若太空矣。此论。可为胸腹满及痰饮症之金针。

卷二

臌症

臌症。多是气虚中满。误服枳朴宽胀之药所致。属实者少。属虚者多。

臌症属实者。其来必暴。有气血食饮寒热虫之别。辨症详于心腹九种之中。唯饮气两胁痛有水气。或呕清水。宜后三方。酌其虚实。加减用之。

备急丸。(五十三)

五积散。(四十二)

平胃散加减。照前血臌。加川芎桃仁。虫臌去甘草。加黄连榧子干姜。或另服乌梅丸四十九日。

臌病属虚者。其来必渐。若气喘水气盛者。宜黑锡丹。若腹大如箕。四肢消瘦。初因吐酸而起。后吞吐皆酸。宜附子理中丸加黄连。若单腹胀。初服劫夺之药少效。久用增张。硬如铁石。昧者见之。方谓何物邪气若此之盛。自明者观之。不过为猛药所攻。即以此身之元气。转与此身为难。首如驱良民为寇之比。喻嘉言治有三法。一曰培养。宜术附汤。加干姜陈皮。一曰招纳。宜补中益气汤。加半夏。一曰攻散。宜桂甘姜枣麻细附子汤。金匮枳术汤。

二术附汤。(一百零五)

补中益气汤。(五)

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

金匮枳术汤。(俱出金匮方载医诀。)

外有血臌症。医书俱云是妇人之病。唯喻嘉言谓男子恒有之。面色萎黄。有蟹爪纹路。

脉虽虚极。而步履如故。多怒善忘。口燥便秘。胸紧胁胀腹疼。迨胀之既成。腹大如箕。遂不可救。东南最多。所以然者。东海擅鱼盐之饶。鱼者甘美之味。多食令人热中。盐者咸苦之味。其性偏于走血。血为阴象。初与热合。不觉其病。日久月增。中焦冲和之气。亦渐为热矣。气热则结。而血不流矣。于是气居血中。血裹气外。一似妇人受孕者然。至弥月时。

复如抱瓮矣。推而言之。凡五方之膏梁粱味椒姜桂糈成热中者。皆其类也。治之之法。以六君子汤料加干姜川芎防己为末。以陈米荷叶煎汤泛丸。每服三钱。日两服。夜一服。一月渐愈。此执中央以运四旁法也。

卷二 臌症

六君子汤

(二)

肿胀症。以疏凿饮子舟车丸为禁剂。济生肾气丸。胀症亦须慎用。

卷二

噎膈反胃

食不得入。昔医名噎。食虽入咽。及带痰涎吐出为膈。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翻胃。丹溪主血液俱耗。噎为上稿。膈为下稿。以四物汤。加甘蔗汁芦根汁牛乳之类为主。薛立斋谓怫郁伤脾。以逍遥散左金丸归脾汤六君子汤之类。与六八味丸间服。赵养葵充其说。而归于治肾。以内经谓肾乃胃之关。关门不利。升降息矣。关即气交之中天之枢也。故肾旺则胃阴充。胃阴充则能食。以大剂六味汤八味汤为主。时贤高鼓峰杨乘六宗其法。而变通之。专取阳明。

以六味汤。去丹泽伏苓。加甘草枸杞生地当归。总使一派甘润之药。以养胃阴。胃阴上济。则贲门宽展。而饮食进。胃阴下达。则幽门阑门滋润。而二便通。十余剂可愈。入镜经。

主内经三阳结谓之隔一语。大变其法。以隔食之人。五七日不大便。陈物不去。则新物不纳。

以三一承气汤节次下之。后用芝麻饮啜之则愈。此数法。皆从金匮大半夏汤中甘润蜜水得来。

而却遗去仲景以半夏为主而降冲脉之逆。人参为辅而生既亡之液之义。学人必于此而得其梧机。而又审其寒热虚实而施治。则于噎膈之道。思过半矣。至于食入反出。是中焦土寒。下焦火虚。以附子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加干姜八味地黄丸。间服多效。○若食不得入。必以黄连黄苓人参干姜汤为主。泻心汤亦妙。○瘀血在膈。饮热汤及食椒姜而呃者。宜加桃仁红花之类。○吴茱萸汤。不论噎膈反胃皆可用。唯以呕而胸满为的证。干呕吐涎沫头痛。亦为的证。脉浮缓而滑。沉缓而长。皆可治。弦涩短小。为难医。

卷二

药方

四物汤。(九) 逍遥散。(四十八) 左金丸。(八十八) 归脾汤。(二十一) 六君子汤。

(二)六味丸。(十四) 八味丸。(十五) 三一承气汤。(五十四) 附子理中汤。(一百零七) 香砂六君子汤。

卷二 药方

治噎膈奇方

牛犬二灰散。

不拘黄牛水牛。但遇有狗放屎于牛屎上。连二屎共取和匀。候干封固。每用 灰存性三钱。以好苦酒调服后。用真云南棋子一枚。男以白的。女以黑的。捣研极细。仍用苦酒炖浓服之。

甘蔗饮。

取甘蔗。去皮切钱。瓷碗乘白米些少。以水润透米。将蔗钱放米内。仍用瓷碗盖定。慢火蒸熟成饭。先取蔗钱。与本人徐徐嘴咽蔗汁。漫开喉咙。即食此饭。为开膈之第一方。即审症议药。○二灰散不易得。先用此法。即以黑白棋子继之。再审症用药。以收全功。一膈症。汤饮不入口。针合谷穴。亦可开通。

卷二 药方

治翻胃奇方

斗门方。

用附子一个最大者。(按近日附子宜以开水俟温和入附子泡去盐。一日二换汤。泡三日取晒。)坐于砖上。四面着火。渐逼碎。入生姜自然汁中。又根据前火逼干。复淬之。约生姜汁尽半碗许。捣罗为末。用粟米饮下一钱。不过三服瘥。

卷二

续论

膈噎症。古今方法最紧。遵之亦不甚验。以上论治。未免太简。恐初学人领悟不来。正欲续论以畅其旨。适友人自安徽来。遗予以张心在附经一书。检阅之下。深喜其读书有得。

可与共学适道也。虽识荆俟诸异日。而数千里神交。不啻同堂时晤对。请即以附经之原文。

演为问答。未知心在以为然否。

问曰。噎膈初起。有食入打呛而因不能下咽者。肺气上逆会厌不及蔽。而气喉为之病。

当用何药。余曰。治以枇杷叶百合天门冬半夏阿胶甘草。令治节行。则逆者顺矣。然必佐以干姜之开。五味子之阖。细辛之拨动神机令咽喉二窍。得顺其出入之常。遂无呛逆之患。非熟于仲景书者。不悟也。问曰。有食下如刀KT 草勒。胸痛畏食者。胃之上口内肿。而食管为之不利。当用何药。余曰。金银花煮膏。以米饮调下常服。或白水牛喉焙干研末。佐之以金银花。能止痛消肿。且味甘而质润。可滋胃脘之阴。性寒而气香。又除郁热之闭也。问曰。每食必以饮送下者。胃中之气不上吸。故食不能自下。若非饮送。即见阻滞。应用何药。

余曰。

胃气不能上吸。非人参之助。胃不可得食。阻滞非甘澜水和白蜜之润下不可。且其阻滞者。冲脉之为病。非半夏不能降冲脉之逆。仲景大半夏汤甚妙。问曰。有将食时必饮酒而后能食者。胃气郁塞不开。得酒之剽悍而始通。应用何药。余曰。宜平胃散料加香附麦芽半夏干姜白豆蔻沙参川芎。入羊肚内。蒸熟晒干。又易羊肚。如前法三次。去羊肚为末。以陈米汤送下三钱。日二服以辛药开结。以香药醒脾。而制法之妙。化其霸气。方不伤其阴气。经云。

阴者中之守也。此方颇为合度。问曰。有肝逆胆横小络相厄。两胁时痛。食入不犯肝胆之络。则下。犯其小络。则土受木制。不能纳谷而因吐者。病由木郁。而土因之亦郁。应用何药。余曰宜用小柴胡汤。遵原定分数。折为小剂。(柴胡四钱。半夏汤洗七次不可用矾煮。

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一钱五分。大枣一个。水煎。)加紫苏旁小梗整用。生竹茹各二钱。

橘皮内筋膜当归须各一钱。补虚清火。解郁通络。配合得法。则各药相得而益彰。自不同他方之泛泛也。问曰。有胃火自盛。食入则吐逆不已者。应用何药。余曰。食物不得入咽。是火阻于上。宜用黄连黄芩之大寒以泻之。大苦以降之。更用人参以助胃。俾胃喜于纳食。而急迎之入内。然必用干姜。大辛大热。冲开其关。方无拒格之患。四味等分煎服。仲景得意之方也。如食既入咽。随即吐出。是胃素有热。一得食物。为两热相冲。不能停留而即出。

宜大黄四钱。甘草二钱。为釜下抽薪之法。此与黄连黄芩干姜人参汤。均是苦寒之剂。而毫厘有千里之差。况寒热之相反乎。问曰。有朝食暮吐。完谷不化。必倾囊倒箧尽净无存而后快者。

则食久反出无火之谓也。应用何药。余曰。此症用温补法。人人共知。每服之而不效者有故。

当辨其为中焦无火。与下焦无火。中焦无火有二。在阳明则胸满。宜吴茱萸汤。在太阴则腹满。宜理中丸。又恐此丸之过甘。则甘草不妨减半。恐其功之过缓。不妨加入荜茇附子吴茱萸半夏茯苓之类。勿泥定成法也。下焦无火亦有二。在厥阴则吐食而兼酸腐。亦宜吴萸汤。又以川椒干姜肉桂吴茱萸附子当归川楝子人参沙参研末。枣汤泛丸。米饮送下三钱。一日二服。在少阴则吐食而兼水液。宜真武汤。倍生姜。或以斗门方峻补之。愈后宜肾气丸。

倍桂附以收功。又问。以上诸症。未至于槁。皆足以至槁。至口吐白沫。便如羊矢。津液枯竭。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食全不入。而病不可为矣。未知先生尚有法可以救之否。余曰。

津液即是真水。水由气化。亦由火致。推其所以枯竭之故。非气虚不能化之。即火虚不能致之也。今人不明其理。以滋润甘凉。为生津养液。实所以涸津液之源而速其死。仲景云。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主之。虽非为噎膈症立论。而圣言无所不包少阳症火逆于上其呕有声而不吐谷名为干呕。若不吐谷而但吐涎沫名为干呕吐涎沫。此症食全不入。无谷可吐。亦是干呕例。津液生于谷气。绝食则津液已枯。又吐出涎沫。则津液遂竭尽无余。所以不能下滋肠胃。粪如羊矢。唯吴茱萸一汤。大辛以开其格。大苦以镇其逆。大甘以培其中。且辛从甘以化阳。苦从甘以化阴。阴阳合而时雨降。顷刻间。有万里沃泽之景象矣。况又佐以人参之大生津液。并以驯诸药之性。宜其为起死之灵丹也。至于停痰瘀血。阻塞胃口。致食入之路滞碍者。为有余之症。诸家之说。不无可采。毋庸修园之再赘也。经又有上气下虫之症。治以骡马尿而未愈者。似可以乌梅丸继之。言不尽意。亦视乎人之善悟而已。

卷二

痰饮

水气上逆。得阳煎熬。则稠而成痰。得阴凝聚则稀而为饮。皆以脾肾二经为主。以水归于肾而受制于脾也。金匮以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分四饮。后人加留饮。为五饮。不知留饮即痰饮也。唐宋以后名色愈多。而治法愈乱。兹举数方。为扼要之法。

凡痰脉多应于滑。脉沉而弦者。主悬饮内痛。

一痰饮诸方。以二陈汤为通剂。兹加减法。仿金匮之意故取效倍于诸家。

二陈汤。(八十二)

久嗽气短。加桂枝一钱五分。白术二钱。此从水道以化气也。或与肾气丸互服。停饮胁痛。加白芥子一钱五分。前胡二钱。

四肢肿。身体疼重。加生黄 三钱。防己二钱。

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加木防己三钱。桂枝人参各一钱五分。水煎好。入芒硝八分服。

心下有支饮。其人若眩冒。加泽泻四钱。白术二钱。

咳嗽不已。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以上。俱仿金匮意加减。

火痰。加海粉栝蒌仁黄芩海石。○寒痰。加干姜附子。○风痰。加制南星天麻竹沥姜汁。

○加人参白术。○实痰。加旋复花枳实。○食痰。加莱菔子。

一实热老痰。变出怪症。不可名状。宜礞石滚痰丸。(六十三)

中脘留伏痰饮。臂痛难举。手足不得转动。宜指迷茯苓丸。(六十四)

按痰饮之病最多。胸胁疼。呕逆。神识不清。及手足臂痛。皆是。大抵痰为阳邪。随气所到。其症变幻无常。凡苦辛酸咸及竹沥姜汁童便皂角芒硝之类。随症可加入。亦有虚者宜六君子汤桂苓甘术汤。肾气丸。真武汤。小半夏倍加。茯苓汤等。以扶元气。饮为阴邪。

唯停于心下胁下。为胀为咳为悸为眩冒。及溢于皮肤而为肿。必以桂苓术附。加生姜汁之类。

使离照当空。而群阴力能退避。若以地黄麦冬五味附和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救矣。

卷二

咳嗽

咳嗽症。方书最繁。反启人多疑之惑。其实不若虚实二症。实者。外感风寒而发。虚者。

内伤精气而生也。总不离乎水饮。金匮以小青龙汤。加减五方。大有意义。小柴胡汤自注云。咳嗽。去人参。加干姜五味子。人多顺口读过。余于此悟透全书之旨。而得治咳嗽之秘钥。因集溢未详。大为恨事。向着有金匮浅注等十种。言之不厌于复。业斯道者。请鉴予之苦心焉。

卷二 咳嗽

实症方

一外感风寒。内挟水饮。必咳嗽不已。兼见头痛发热恶寒等症。若外感重者宜香苏饮加杏仁防风各二钱。半夏干姜各一钱五分。五味子捣扁。细辛各八分。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外感轻者。宜二陈汤。加细辛干姜五味子杏仁前胡。○若二症面目浮肿。俱加桑白皮三钱。

葶苈子八分微炒。研末调服。

香苏饮。(三十五) 二陈汤。(八十二)

一外感风寒。咳嗽颇久。每呛。两胁牵痛发热者。或寒热往来者。宜逍遥散。倍柴胡。加半夏干姜各一钱半。五味子一钱。(四十八)

一夏月伤暑。咳嗽自汗。口渴小便赤短。宜六一散。滑石六钱。甘草一钱。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各一钱。水煎服。

一秋间伤秋金燥气。皮毛洒淅恶寒。寒已发热。渐生咳嗽。咳嗽不已。渐至泻利。宜泻白散二剂。合为一剂。去粳米。加黄芩阿胶各一钱五分。干姜一钱。五味子细辛各五分。水煎服。此方加减。庸医必骇其杂。能读孙真人书者。方知从五味子汤麦门冬汤二方得来也。(八十六)

以上咳嗽。治之失法。多至吐血痨伤。

卷二 咳嗽

虚症方

一痨伤之人。土气日虚。不能生金。每至咳嗽。惟补其中土。则百病俱愈。宜六君子汤。加干姜一钱五分。五味子细辛各八分。水煎服。方中虽有人参。久咳肺燥之人。不忌也。(二)

一久嗽不已。时见喘促者。是肺肾俱虚。天水不交之症。宜附子理中汤。加茯苓四钱。细辛五味子各八分。阿胶天门冬各三钱。(一百零七)

一咳嗽虽为肺病。其标在肺。其本在肾。肾具水火。水虚者滋之。宜猪苓汤。服四五剂后。即服六味地黄丸。加蛤蚧麦冬五味。火虚者温之。宜真武汤。去生姜。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四五剂后。即服桂附地黄丸。数方俱以利水为主。若读张景岳书辈必谓补肾不可利水。

求正录中有实漏卮之喻。而不知咳嗽必挟饮邪。标在肺而本在肾。天不连地而连水也。今于水道一利。则上焦之水饮。亦必下行。源流俱清。咳嗽自愈。经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但得三焦气化。水道通决。则云行雨施。乾坤有一番新景象矣。

一经云。肺恶寒。又云。形寒饮冷则伤肺。仲景不用人参。以参之性微寒也。然此为新病而言。若久嗽之人。肺必干燥。且以多咳而牵引诸火而刑金。人参又为要药。如病在金脏者。宜清燥救肺汤。如病在水脏者。宜琼玉膏。

一实症不可妄用虚症诸方。恐留邪为患也。而虚症。定不可废实症诸方。以咳嗽必有所以致

卷二

喘促

喘者。气上冲而不得倚息也。有内外实虚四症。宜与痰饮咳嗽参看。外则不离乎风寒。

内则不离乎水饮。实则为肺胀。虚则为肾虚。宜分别治之。

脉宜浮滑。 忌短涩。

一外感风寒。及伤暑伤燥。方治详于咳嗽门。不赘。

一水饮之病。小青龙汤为第一方。若支饮内痛。亦可暂用十枣汤。如因支饮满而气闭。

气闭则呼吸不能自如。宜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今人畏不敢用多。致因循误事。

一咳而上气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脉浮大者。用麻黄三钱。生石膏四钱。半夏二钱。

甘草一钱。生姜一钱五分。大枣二枚。水二杯半。先煮麻黄去沫。入诸药。煮八分服。日二服即愈。名越脾加半夏汤。○或咳嗽甚而烦躁者。小青龙。加生石膏四钱。

一肾虚气喘。方治详于咳嗽门。不赘。

一黑锡丹。为气喘必用之药。宜预制之以备急。

一喘症。起于七情气逆者。宜四磨饮。起于痰喘胀满者。宜苏子降气汤。二方为喘症之良方。

四磨饮。(二十九) 苏子降气汤。(二十七)

一圣济总录云。枸杞汤治气短。方用枸杞四钱。姜枣水煎服。又云。紫苏汤治卒气短。

方用紫苏四钱。陈皮一钱。枣二枚。水酒各半煎服。○按二方同治气短。何以彼此悬殊。而不知一治肺。一治肾也。肺主出气。皮毛为肺之合。风寒客于皮毛。则肺之窍道闭。窍道闭则出气不利而短。故用紫苏陈皮之辛以开之。书中卒字一字大有意义。肾主纳气。肾虚。则吸气不能归根而短。故用枸杞之补肾精以填之。与八味地黄丸同意。但任专则效速。所以舍彼而用此也。

过服辛燥等药。喘促愈盛者。可用贞元饮。然为缓剂。若痰多喘甚者。大忌之。

一喘气诸家之说最杂。近有张心在之论。深合鄙意。余所以数千里而神交之也。心在云。

喘气专在口也。鼻息出入。气未始不至于口。而专在口。则喘矣。天气通于鼻。一呼一吸。

吐故而纳新。果顺其常。则出心肺而入肝肾。脾居中而转运。(此句最精。可以悟出绝妙心法。)何喘之有。唯鼻失其职。或肺壅窍塞。不能上达其气。复返心脾而出于口。或肺虚力弱不能下引其气。上到心脾而出于口。则喘作焉。皆肺之过也。至若气短症。鼻气有出无入。

能呼而不能吸则责在肝肾之绝。肺不任咎矣。

卷二

哮症

圣济总录。名呷。咳嗽而胸中多痰结于喉间。偏与气相击。随其呼吸。呀呷有声。用射干丸。其方用射干半夏陈皮百部款冬花细辛干老姜五味子贝母茯苓郁李仁各一两。皂荚刮去皮子炙五钱。共为末。蜜丸桐子大。空心以米饮下三十丸。一日两服。

脉喜浮滑。 忌短涩代散。

愚按。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一发。则肺俞之寒气。与肺膜之浊痰。野狼狈相根据窒塞关溢。不容呼吸。而呼吸正气。转触其痰。鼾 有声。非泛常之药所能治。

故圣济用前方之竣。然体实者可用。若虚弱之人。宜用六君子汤料十两。加贝母二两。共研末。以竹沥四两。生姜汁一两。和匀拌之。又拌又晒以九次为度。每服三钱。开水送下。以竹沥姜汁。可以透窠囊也。然内之浊痰。荡涤虽为得法。又必于潜伏为援之处。断其根株。

须用各家秘传诸穴灸法。如畏多者。宜于夏月三伏中。用张路玉外贴药末。余家传有哮喘断根神验药散。(其方载于修园新按。)入麝五分。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

切勿便去。俟三柱香尽。方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哮喘辨症方治。俱详痰饮咳嗽喘促三门。不赘。

卷二

心腹诸痛

心为君主之官。一痛手足青至节。不治。俗谓心痛者。乃心胞络痛。或胃腕痛也。昔人分为九种。宜辨而治之。

一曰气痛。脉沉而涩。乃七情之气郁滞所致。宜七气汤。(五十四微温。) 百合汤。(九十微凉。)

一曰血痛。脉浮沉俱涩其病如刺。不可按扪或寒热往来。大便黑。宜失笑散。(五十八) 三一承气汤。(五十四此方虽竣。而痛其便闭拒按者。不得不用之。如桂枝桃仁各三钱。)

一曰痰痛。即饮痛。脉滑咳嗽。痛连胁下。或游走无定。宜伤寒十枣汤。但此方。近医胆识不及。不敢用。宜二陈汤。(八十二○加白芥子一钱五分皂角炒紫五分。栝蒌三钱。) 滚痰丸。(六十三○诸药不效大便闭者。可暂用之。)

一曰火痛。脉数而实。口渴面赤。身热便秘。其痛或作或止。宜金铃子散。(九十二) 丹参汤。(九十二) 百合汤。(九十三)

或用栀子炒熟四钱。良姜二钱研末。名越桃散。温酒送下。

加味逍遥散。送下左金丸二钱。

一曰冷痛。脉迟而微细。手足俱冷。其痛绵绵不休。宜附子理中汤。加当归肉桂木通吴萸子。

一曰虚痛。即悸痛。脉虚细小。或短涩。心下悸。喜按。得食少愈。二便清利。宜归脾汤。加石菖蒲一钱。(二十一) 当归补血汤。加肉桂一钱五分。(六)

一曰注痛。入山林古庙古墓。及感一切异气而痛。语言错乱。其脉乍大乍小。两手若出两人。宜平胃散。加藿香二钱。木香一钱。调麝香七厘服。以香者天地之正气也。正能胜邪。

一曰虫痛。脉如平人。其痛忽来忽止。闻肥甘之味更痛。(闻食而虫头上昂。)按摩稍止。

(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乌梅三枚。川椒黄连各一钱五分。黄柏肉桂当归各一钱。水煎服。愈后。宜服乌梅丸。(一百零七)

一曰食痛。脉实而滑。嗳腐吞酸。恶食腹胀。其痛或有一条扛起者。宜平胃散。加麦芽谷芽山楂半夏各二钱。胀甚者。再加莱菔子生研三钱。水煎服。如初病。

食十)又按。以上九痛。流传已久。不可不知。而高士宗医学真传。分各部用药。其法甚捷。

今重订而节录于下。

一当心之部位而痛。俗云心痛非也。乃心胞之络。不能旁达于脉故也。宜香苏饮。加当归四钱。元胡索木通各一钱。桂枝二钱。酒水各半煎服。紫苏须用旁小梗整条。不切碎。更能通络。(五十三)

一心脉之上则为胸膈。胸膈痛乃上焦失职。不能如雾之溉。则胸痹而痛。宜百合汤半剂。加栝蒌皮贝母各三钱。薤白八钱。白蔻一钱五分。水煎服。(九十三)

胸膈之下两乳中间名曰膺胸。膺胸痛乃肝血力虚。气不充于期门。致冲任之血。从膺胸而散则痛。宜丹参饮半剂。加当归五钱。白芍金银花各三钱。红花川续断各一钱。酒水各半煎。

(九十二)

一膺胸之下则为中脘。中脘作痛。手不可近。乃内外不和。外则寒气凝于毛皮。内则垢浊停于中脘。当审其体之虚实而施治。莫若以灯当痛处爆十余点。则寒结去而内外通。便不痛矣。若爆后痛仍不止。实者宜五积散。虚者宜加味香苏饮。

五积散。(四十二)

香苏饮加桂枝芍药当归各三钱。细辛木通各一钱五分。吴茱萸二钱。水煎服。方中紫苏生姜细辛桂枝。以驱外之凝寒。吴茱萸陈皮木通。以降内之浊垢。归芍香附甘草。和其气血。

安一中脘之下。当阳明胃土之间。(铜人图中脘下一斗名建里穴)时痛时止。乃中土虚而胃气不和。若服行血消泄之剂过多。便宜温补。但以手重按之则痛稍平。此中土内虚。虚而且寒之明验也。宜香砂六君子汤。加干姜二三钱。(三) 附子理中汤。(一百零七)

一乳下两旁胸骨尽处痛者。乃上下阴阳不和。少阳枢转不利也。伤寒病中多有此症。当助其枢转。和其气血。上下通调。则愈矣。宜逍遥散。倍柴胡。加生姜一钱五分。(四十八)

一大腹痛者。乃太阴脾土之部。痛在内而缓。中土虚寒也。(宜理中汤。倍人参。)痛兼内外而急。脾络不通也。(宜理中汤。倍干姜。)盖脾之大络。名曰大包。从经隧而外出于络脉。今脾络滞而不行。则内外皆痛。(理中汤倍干姜。服之不应者。再加肉桂一钱五分。木通一钱。)太阳篇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与小柴胡汤。此先补益于内。而后枢转于外也。

一脐旁左右痛者。乃冲脉病。冲脉当脐左右。若为寒气所凝。其冲脉之血。不能上行外达。则当脐左右而痛。当用血分之药。使胞中之血。通达肌表。若用气药。无裨也。宜当归四逆。加生姜吴茱萸汤。水酒各半煎服。或用四物汤。(九) 去地黄。加肉桂一钱。生黄生姜各三钱。炙甘草红花各一钱。水酒煎服。

一脐中痛不可忍喜按者。肾气虚寒也。宜通脉四逆汤。加白芍三钱。若脉沉实口中热渴腹三一承气汤。(五十四)

一脐下痛者。乃少阴水脏太阳水腑。不得阳热之气以施行。致阴寒凝结而痛。少阴水脏虚寒。用真武汤温之。太阳水腑虚寒。用桂枝汤。加熟附子茯苓温之。○按士材必读云。脐上痛。属脾。脐下痛。属肝。当脐痛。属肾。此臆说也。不可从。又脐下痛。有火逼膀胱。

小便不利而痛者。宜五苓散。亦有阴虚阳气不化。小便点滴俱无胀痛者。宜通关丸。有燥屎者。辨法方治。见上条。

通关丸。(五十一)

一小腹两旁谓之少腹。少腹痛乃厥阴肝脏之部。又为胞中之血海。盖胞中之水。主于少阴。胞中之血。主于厥阴也。痛者。厥阴肝气。不合胞中之血而上行也。肝脏不虚者。当疏通以使之上。(宜香苏饮。加柴胡三钱。当归白芍各二钱。生橘叶三片。)肝脏虚者。当补益以助其下。(宜乌梅丸。以米汤送下二钱。一日三服。)盖厥阴不从标本。从中见少阳之气。

使厥阴上合乎少阳。则不痛矣。 两旁季胁痛者。肝气虚也。(当归四逆汤。加阿胶。四君子汤。去白术。加当归粳米与乌梅丸。五服。)两胁之上痛者。少阳之气不和也。(宜小柴胡汤。去枣。加牡蛎青皮。)时法用左金丸。愚按。凡心腹诸痛。宜辨其内之胀与不胀。便之闭与不闭。脉之有力与无力。口中热。口中和。痛之久暂。以辨寒。热。邪。正。虚。实。如痛而胀且闭者。浓朴三物汤。攻里兼发热者。浓朴七物汤。兼表里治之。腹痛连胁痛。脉弦紧。恶寒甚大便秘者。大黄附子汤主之。若但胀而便不秘者。是实中之虚。宜浓朴半夏人参生姜甘草汤。腹痛甚而不可触近呕吐者。大建中汤主之。雷鸣切痛呕吐者。附子粳米汤主之。

腹痛下利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腹痛吐泻者。理中汤主之。若绕脐疼痛。名寒疝腹中病痛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皆起死回生之法。时医不讲久矣。予着有金匮浅注十六卷。医诀三卷。辨之颇详。宜查对勿误。

卷二

痛风

肢节走痛。内经谓之贼风。后人谓之痛风。又谓之白虎历节风。宜审其寒热而治之。

脉宜浮数。 忌虚弱。

痛风。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为新受之邪。宜五积散。(四十二)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宜四物汤。加生黄 防风桂枝秦艽桑枝红花炙草主之。(九)

痛风久不能愈。必大补气血。以为胜邪之本。切不可徒用风药。宜十全大补汤诸药。各一钱。加真桑寄生三钱为君。再加附子防风竹沥生姜汁为佐使。(十一)

痛风久不愈。以痛久必入络也。诸方俱宜加入金银花木通红花钩钩藤刺蒺藜之类。

○又痛久则郁。郁而泻热。热则生痰。必加入制南星半夏栝蒌根黄柏贝母竹沥姜汁之类。○又桑寄生虎骨。俱为要药。以桑为箕星之精。风从虎之义也。○久服辛热之药不效者。宜用玉竹黑芝麻直僵蚕生 归须菊花蒺藜阿胶炙草之类。为柔润熄肝风法也。

卷二

痹者。闭也。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与痛风相似。但风则阳受之。痹则阴受之。虽内经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之分。而深究其源。自当以寒与湿为主。盖以风为阳邪。寒与湿为阴邪。阴主闭。闭则郁滞而为痛。是痹不外寒与湿。而寒与湿亦必假风以为之帅。寒曰风寒。湿曰风湿。此三气杂合之说也。内经寿天刚柔篇曰。

在阳者命曰风。在阴者命曰痹。以此分别。则两症自不混治矣。若胸痹及脏腑诸痹。又当别论。医门法律。分别甚详。宜参阅之。

一痹症之实者。宜五积散。(四十二)

一金匮治血痹。脉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用黄五物汤。黄 芍药桂枝各二钱。生姜六钱。大枣四枚。水煎服。一日三服。愚谓为痹症属虚者之总方。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