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病能篇曰。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奇恒者。异于恒常也。指、示也。言奇恒之道。有色脉阴阳。浅深顺逆。指示多有不同。将用何法以得其要。)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此篇论脉因度数出入。五脏之气。相生而传。一以贯通。外内环转。如逆回则为病矣。

与脉要精微平人气象诸论之脉病不同。故曰奇病也。夫脉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输于足太阴脾。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灌溉于四脏。至数者。脉因出入之度数也。五色脉变者。五脏之脉。变见于色也。一者。神也。神者。五脏血脉之神气也。盖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五脏受气。转而不回者也。如逆传其所胜。是回则不转。乃失其相生旋转之机矣。故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莫子晋问曰。此篇章旨。与辨脉篇趺阳脉浮而涩。

少阴脉如经也。平脉篇之寸口脉弱而迟诸节同义与。曰。仲祖之伤寒论。原本于灵素诸经。而更阐发其未尽之旨。子也知此。可予言会悟矣。)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言五脏经气相通。阴阳并合。至切近而微。故曰。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玉版、玉机、二篇名。言脉行至数之要。若板籍之有格有序。故方盛衰论曰。脉事因格。玉机论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合玉机者。又如璇玑玉衡之旋转也。)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容、面也。

疏五过论曰。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终始。可以横行。言奇恒之病。发于五脏之中。而五脉之气色。外见于明堂之上下左右。各在其浅深顺逆之要耳。)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色见浅。其病亦微。故以汤液治之。而十日可愈。夫奇恒之道。五脏皆禀气于胃。足太阴为之转输。病则逆回而色见于面。故用汤液治之。盖以稻米之液。助土气之资生。十干已周。俾五脏之气复。)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色见深。其病亦深矣。

故必齐毒药攻其中。二十者。偶数之终。一者。生阳之始。以十干而再周。复得甲而化土。五脏为阴。气色为阳。二十一日。五脏之生气已复转矣。)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大深。则病更深矣。醪醴、熟谷之液。其气 悍。

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荣卫营运。则所逆之色亦散矣。因色大深。至甲十复而后已也。所谓色者。因五脏之变而见于五色也。)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五脏之气荣于脉。五经之脉见于色。气血衰。则面色脱而夭然不泽。故至百日。五脏之气尽而已矣。若脉短气绝。乃虚脱已极。丧无日矣。上节言回则不转。而见色之浅深。

此言气血虚脱。而为不治之死证。下节言受外淫之邪。而致荣卫内陷。)病温虚甚死。(上节言脉气之从内而外。此论荣卫受邪。反从外而内。即下文所谓八风之胜。终而复始。玉机篇之所谓风寒客于人。从毫毛皮肤传于五脏是已。温病者。

外感风寒。发为温热之病。辨脉篇曰。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又曰。荣卫内陷。其数先微。盖荣卫气机。从内达外。风寒之邪。从外内侵。荣卫受伤。则脉气反陷。然犹藉其根气盛强。则邪随正而复出于外。若正气虚甚。邪惟内侵。邪盛正虚。必死之候也。)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此言色见上下左右。各有男女顺逆之要焉。五色篇曰。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

病方已。女为阴。右亦为阴。故女子色见于右为逆。见于左为从。男为阳。左亦为阳。故男子色见于左为逆。见于右为从。易、谓如男女之左右反易。是为重阳者死。重阴者死。)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反他、言男女阴阳之色反逆也。权衡脉也。相夺者。夺其逆于右者从左。逆于左者从右。盖色生于脉。治其脉顺。则色亦顺矣。按方盛衰论曰。阳从左。阴从右。盖男子之血气从左旋。女子之血气从右转。是以男子之色见于右。而从左散者顺也。女子之色见于左。而从右散者顺也。)奇恒事也。揆度事也。(承上文而言。奇恒、脉事也。揆度、度事也。言揆度奇恒者。度脉之事也。方盛衰论曰。度事上下。脉事因格。度事者。度阴阳上下顺逆之事也。脉事者。言脉因前后度数出入。而有一定之格也。)搏脉痹。寒热之交(此言脉不循度旋转。而反阴阳相搏。则又为痹 寒热之病矣。但臂不遂者名曰痹。 乃足之疾也。盖经脉五俞。出于手足。阴阳相贯。上下循行。如反相搏击。故为手足痹 寒热之病。盖阴乘于阳则为寒。阳乘于阴则为热。

阴阳相搏。则为寒热之交也。)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此言神转不回者。五脏之神气也。盖血随气行。神气虚消。则脉不能至于手太阴。而脉孤弱矣。此太阴阳明之生气渐消。乃危殆之逆证也。如经虚下泄。此为夺血。非生气消灭。故为从。平脉篇曰。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此脾胃之气虚消。而脉不能循经外转。致有身冷肤硬之危。所谓逆者此也。辨脉篇曰。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又曰。少阴脉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阳明脉微沉。少阴脉微滑。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金匮要略曰。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野狼牙汤洗之。又曰。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膏发煎导之。此皆虚陷之证。治之即愈。所谓顺者此也。)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五脏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五脏相通。次序环转。是行奇恒之法。从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行所不胜者。五脏相克而传。即回则不转也。行所胜者。五脏相生而传。即神转不回也。故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可数。论要毕矣。(八风、八方之风也。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

夏胜秋。秋胜春也。终而复始者。言脉之逆行。而亦循度环转也。前节论本气虚消之逆传。此复论八风之邪。四时之胜。

以致脉气逆行。荣卫内陷。而亦循度回转也。逆行一过。不复可数者。言风寒客于人。始伤皮毛。而内舍于肺。肺传之肝。肝传之脾。脾传之肾。肾传之心。逆行一过则死矣。不复如顺行之循环无端之可数也。风之邪。四时之胜。逆行环转一周。不复可数。奇恒之道。尽于此矣。)

卷三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诊要者。诊度奇恒之要。经终者。六经之气已终。盖奇恒之道。论五脏之三阴。阴阳合并而成六。是其生五。其终六也。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此承上章而复问也。)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伯言春者。

天气始开。地气始泄。而人气在肝。肝主东方寅卯木也。夫奇恒之势。乃六十首。盖以六十日而气在一脏为首。五脏相通。而次序旋转者也。)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三月四月。天地之气正盛。而人气在脾。辰巳二月。足太阴阳明之所主也。)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生长之气。从地而升。故肝而脾。脾而直上于巅顶也。岁六甲而以五月六月在头者。只论五脏也。故曰奇恒五中。又曰章五中之情。按奇恒之道。论五脏之神气。五脏者。三阴之所主也。人气在头者。厥阴与督脉会于巅。与五脏合而为三阴也。三之气。乃少阳相火所主。相火者。即厥阴包络之火也。)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始杀者。气始肃杀也。申酉二月属金。而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收藏之气。从天而降。肺属干金而主天。为心脏之盖。故秋冬之气。从肺而心。心而肾也。少阴主冬令。故先从手少阴而至于足少阴。王氏曰。火墓于戌。)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冰复者。一阳初复也。地气合者。地出之阳。复归于地。而与阴合也。肾主冬藏之气。故人气在肾。)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

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此言五脏之气。外循于皮肤络脉分肉而环转也。夫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

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尽。度人脉者。言人之脉气。从奇恒之势。而有阴阳顺逆也。度脏者。度五脏之气。从内膈而外出。不可逆刺以伤其脏也。度肉度筋度俞者。度五脏之气。外循于分肉俞络之间。各有浅深。而四时之刺法不同也。度阴阳气尽者。言五脏之气。合于三阴三阳。而各有经终也。散俞、络脉之俞穴也。分理、分肉之腠理也。盖春气生升于外。故当于散俞溪谷之间而浅刺之。血出则脉气通而病止矣。如逆之甚者。深取之而传导其气。轻者不待传气而即环转矣。夫经俞络脉溪谷。各有三百六十五穴。皆脏腑之气所游行。是以四时之刺。或在皮肤。或在俞穴也。针经曰。刺之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是以四时之刺。必候其气至之所在而刺之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络俞者。孙络之俞。见于皮肤之间。盖夏气浮长于外。而更宜浅刺者也。若尽传其气。则反闭其环转之机。而痛病于下矣。盖言经随气转。夏时之气。浮越于外。气至即止。而不宜太过。此反结上文之义也。伤寒论曰。脏腑相连。其痛必下。言经气逆于上。病必痛于下。谓其经络上下之相通也。)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刺逆从论曰。秋气在皮肤。盖七月八月。人气在肺。而肺主皮毛。是以或上或下。皆宜刺皮肤。循于肉理。神气变转而脉即循行矣。神者。五脏之神。即转而不回之神气也。)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俞窍。诸俞之穴窍。更深于散俞。而近于筋骨者也。分理者。分肉之腠理。乃溪谷之会。溪谷属骨。而外连于皮肤。是以春刺分理者。外连皮肤之腠理也。冬刺俞窍于分理者。

近筋骨之腠理也。盖冬气闭藏。而宜于深刺也。直下者。循经而下针。欲深而留之也。散下者。循络而下针。言病之轻者。不必太深也。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藏之所宜也。)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此总结上文。

而言四时之刺法。各有浅深之所在也。)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厥阴心主主脉。无故而损之。故脉乱。血气外溢。故令人气微也。少阳主骨。厥阴不从标本。从少阳中见之化。故入淫骨髓也。病不在夏分。故病不能愈。肝气仍逆。故令人不嗜食。肝主春生之气。故又且少气也。)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脏真高于肺。主行荣卫阴阳者也。荣卫气血。所以濡筋骨。利关节。病在肝而反伤其肺。是以筋挛。血气环逆。故令人气逆而转为咳嗽也。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肝藏魂。魂魄不安。故使人邪哭也。)

春刺冬分。邪气着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春主生升。冬主闭藏。春刺冬分。反导其血气内着。故令人腹胀。

肝主语。故又且欲言语也。病不愈者。言四时所主之脏病不愈。又且者。言不惟病不愈而又有此证也。)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懈惰。(三月四月。人气在脾。脾病不愈。故令人懈惰。)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五月六月。人气在心主包络。心主言。心主不能代君行令。故心中欲无言。经曰。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搏。故恐也。夏刺秋分。则阳气入而与阴相搏。故如人将捕之。)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经曰。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盖夏月阳气外张。而反逆归于冬分。故不惟病不愈。而更令人少气善怒也。)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秋主下降。刺春分。是反导其血气上行。故令人惕然欲有所为。四时刺逆从论曰。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夏分。病不已。

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秋气在皮肤气分。刺夏分之络脉。则气不外行。故令人益嗜卧。肺藏魄。经云。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安而喜梦。)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冬主闭藏。而反伤之。则血气内散。故令人寒栗也。)冬刺春分。

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春令所以泄冬藏之气也。人卧则气归于阴。而反泄之。故令人欲卧不能眠。气行于阳则目张。行于阴则目瞑。眠有所见者。目不得瞑也。)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冬主闭藏。夏令浮长。

气应藏而使之外泄。故发为诸痹。痹者闭也。气留闭于外而为痛也。)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肾藏津液。肺乃水之化原。故善渴也。此言五脏之气。随时而升浮降沉。非五脏经脉之谓也。)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此言五脏之神气。从内膈而外达于胸胁。从胸胁而环转于形身。故不可逆刺其膈。以伤其脏焉。内膈上连于胸。中连于腹。下连于胁。脏气从此而外出。故曰。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反之者。逆刺其所出之神气也。)中心者环死。(环者。一周时也。盖日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一昼一夜。日环转一周。故至周转而气终也。)

中脾者五日死。(五日者。土数终也。)中肾者七日死。(天乙生水。地六成之。七日者。生成之数终也。)中肺者五日死。

(天数五。地数五。肺属干金而主天。脾属坤土而主地。故皆死于五日也。只言四脏而不及肝者。或简脱也。杨元如曰。

五脏经脉。俱不上循于头。惟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故曰五月六月。人气在头。抑厥阴之气。不从胸胁外出。而直上于头与。)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五脏六腑之气。俱从内膈而外出于胸胁。故刺中膈者。皆为伤中。一岁死者。尽五行六气之终而死也。按内膈上连胸之鸠尾。中两分于腹上。下连两旁季胁。后连脊之十一椎。刺中膈者。即不中脏速死。其中脏腑之气。皆为所伤矣。行针者慎诸。莫子晋曰。此复兼六腑之气而言。即阴阳合并之义。

盖中脏气者死之速。中腑气者死之迟。)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避五脏者。

避五脏神气之所出也。五脏之气。所从而出者。膈与脾肾处也。膈者。胸膈之上。鸠尾处也。脾处者。胸骨两分之下。

交腹之处也。肾处者。两胁之下也。言五脏之气。从膈外出。旋转不回。若反刺之。是逆其气而伤其脏矣。)刺胸腹者。

必以布 着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音激。此言刺胸腹者。

宜微针而浅刺之。勿使有伤膈气也。 、定也。以布定着于胸腹。乃从单布上刺之。盖欲其极浅也。不愈而复刺者。言其至浅而或不得其气也。肃、静也。言气之难得。宜肃静其针以候焉。摇针者。刺之泻法也。肿乃邪实。故宜摇针以泻其邪。经刺勿摇。守其正也。此补泻之法。刺之要道也。)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此论脏腑阴阳之合并也。

所论五脏之气者。三阴之所主也。三阴之气。与三阳交并。阳气先至。阴气后至。合于十二经脉。内络脏腑。外络形身。

外内出入。循环无端。故曰。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不知并合。诊故不明。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当知五行而生三气。三而三之。合为六气。六六之气。以应十二经脉。一经之气已终。是不复阴阳相贯。而环转无端矣。)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皮折 。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音契 音纵。戴眼、目上视也。反折、背反张也。

、手足屈伸也。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挟脊抵腰中。手太阳之脉。循臂上肩。至目外 。太阳主筋而为诸阳主气。阳气者。柔则养筋。太阳之经气已绝。是以筋脉急而戴眼反折。手足牵引也。手太阳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

绝汗者。津液外亡也。色白者。亡血也。津液外脱。则血内亡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HT 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HT 音琼手足少阳经脉。皆循于耳。经气绝。故耳聋也。少阳主骨。诸节皆属于骨。少阳气终。故百节皆纵。经络篇曰。少阳是主骨所生病者。诸节皆痛。HT 、目惊貌。手足少阳之脉。皆至目锐。终则牵引于目。故目如惊而邪视也。绝系、目系绝也。少阳属肾。肾藏志。系绝则志先绝。故一日半死也。青者。

甲木之气外脱也。白者。三焦之荣内亡也。夫阳生于阴。色生于气。是以六经之气终而先见于色。)阳明终者。口目动作。

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手足阳明之脉。皆挟口承目。故口目动作而牵引歪邪也。闻木音则惕然而惊。是阳明之善惊也。骂詈不避亲疏。是阳明之妄言也。色黄、阳明之土气外脱也。上下经盛。胃气绝而无柔和之象也。荣卫者。中焦水谷之所生。肌肤不仁者。荣卫之气绝也。)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心之华在面。面黑者。水气上乘。火气灭而水气脱矣。齿长而垢。骨气泄也。腹胀闭而上下不通者。心肾水火之气并绝。而不能上下交通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

皮毛焦而终矣。(足太阴脉。入腹属脾。故为腹胀。手太阴脉。上膈属肺而主呼吸。故为不得息。胀满则升降难。不得息则气道滞。故为噫为呕。呕则气逆于上。故为面赤。不逆则痞塞于中。故为上下不通。脾气败则无以制水。故黑色见于面。肺气败则治节不行。故皮毛焦。)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手厥阴心主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足厥阴肝脉循喉咙。入颃颡。其下者。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厥阴木火之气欲绝。故中热嗌干也。肝所生病者遗溺。善溺者。肝气下泄也。心烦者。包络之气上炎也。肝者筋之合。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甚则舌卷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三阴三阳之气终也。按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

地之五行。化生天之六气。五行生五脏。六气合六经。是六经之气。五脏之所生也。故曰诊要者。诊五行相生之要。经终者。阴阳之气有终。盖言人之生于五行而终于六气也。莫子晋曰。地之五行。合天之十干。天之六气。合地之十二支。此皆天地阴阳。互相生化之道。)

卷三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此篇首论诊脉之法。夫色脉之道。至精至微。然本于阴阳气血。阴静而阳动。有所动作。

则静者动而动者散乱矣。故诊法当以平旦。夫饮食于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脉盛则络脉虚。是以饮食未进。则经络调匀。血气未乱。故可诊有过之脉。盖言平旦之时。知有过在病。而不在阴阳之正气耳。以下四篇。皆论诊脉之法。

而各有不同焉。杨元如曰。经脉属脏。则络脉络腑。经脉属腑。则络脉络脏。经络不调。则脏腑之气不和矣。)切脉动静。

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动静者。阴阳动静也。精明、五脏之精神见于声色也。切脉观色。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兼视形体之盛衰。以此参伍错综而斟酌之。以决其死生之分焉。

此篇论切脉察色。听音声。观脏腑。审形体。四诊咸备。斯成脉要之精微。)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此言脉所以候阴阳气血也。血行脉中。故为血之府。荣气宗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脉随气行。是以脉长则气平。脉短则气病矣。心主血脉。数乃热迫所生。则烦心大则病进于脉内。上二句辨脉气。下二句审血脉。)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上盛、谓寸口脉盛。主气上升而气高。下盛、谓尺中脉盛。主气下逆而为胀。代脉者。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主气之衰败也。辨脉篇曰。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言脉中之荣气宗气不足。是以脉细如丝。涩主少血。则心虚而为痛矣。莫子晋曰。代则气衰。阳气衰也。细则气少。

阴气少也。)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此复形容病进之脉象。邪甚血亡。而为死证也。浑浑、浊乱疾流之貌。革至者。迥异于平常也。此血脉受邪。而内乱如涌泉也。夫色生于血。病进于脉。而色亦败恶矣。

辨脉篇曰。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绵绵其去如弦。细而欲绝者。形容其脉去之象也。病进而脉至如此之盛。

血亡而脉去如此之衰。血者神气也。邪盛正亡。不治之死证矣。以上论切脉之大概。以别阴阳气血之盛衰。王芳侯曰。

上盛则气高。至细则气少。即长则气治。短则气病之义。涩则心痛。至绵绵其去如弦绝。乃复形容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也。)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蓝。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盐。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此言色生于气。气生于脏。

欲其气华于色。而不欲脏象见于外也。赤如白裹朱。白如鹅羽。青如苍碧。黄如罗裹雄黄。黑如重漆。乃五脏之气。章华于色也。赤如赭。白如盐。青如蓝。黄如土。黑如地苍。此五脏之精象见于外也。夫脏者藏也。如五脏之真色。见而不藏。则其寿不久矣。)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五脏主藏精者也。精有所藏。而后能视万物。审短长。如精微象见于外。则精气内衰。视物昏 。而寿不久矣。此反结上文之义。

而言视精明者。由藏精之所资也。以上论察色。)五脏者。中之守也。(此论五脏之精气。而发于音声也。五脏守于中。

而外发于音声者。藏精之所发也。盖言声色见于外。而五脏之精。守而不溢者也。)中盛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经云。五脏主藏精者也。故曰。五脏者。中之守也。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如肾不受藏。

则中盛脏满矣。恐为肾志。如肾气不藏。而反胜于中。则伤动其肾志矣。气胜伤恐。则精亦外溢。故曰此中气之湿也。

声如从室中言者。音不响亮。而声不外出也。此言肾为生气之原。音声由肾气之所发。如肾脏之精气不藏。则发声之如是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此言五脏之精气虚。而发声之如是也。微者。声气衰微也。终日复言者。

气不接续也。伤寒论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重平声。)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神明者。五脏之神气也。语言善恶不避亲疏者。神乱而谵语也。上节论正气之盛衰。此论邪气盛而正气昏乱)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此承上文而言五脏之精气。由中焦水谷之所资生。藏于肾脏膀胱之府。脾胃为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如仓廪不藏。则谷精下泄。而魄门幽户之不能禁也。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水泉不止。是水惟下泄。而津液不藏也。如泄注止而得守者生。失守则死矣。

此盖言视精明。发音声。皆由肾脏所藏之精。如精盛脏满。则精液上溢。而声如从室中言。如仓廪不固。则精气夺而生气渐绝矣。膀胱主下焦之决渎。津液虽藏。而气化则出。然有行有止。有阖有开。而又不可过泄者也。杨元如曰。按伤寒论云。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当大便也。以此论之。是膀胱之精。藏而不泻。亦还养五脏。故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夫五脏者。身之强也。(此言四体百骸。髓精筋骨。亦皆由藏精之所资也。灵枢经脉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盖言人之气血声色。筋骨肌肉。糜不由先天始生之精。后天水谷之液。所资生而资养者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

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髓海不足。则头为之倾。神气衰微。则视深目陷也。)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腑将坏矣。(肩背为阳。胸腹为阴。阳为腑。阴为脏。心肺居于胸中。而俞在肩背。故背为胸之府。)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

肾将惫矣。(两肾在于腰内。故腰为肾之外府。)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筋会阳陵泉。膝乃筋之会府也。偻曲其身。附、根据附而行也。筋乃肝之合。筋将惫者。肝脏之精气衰也。)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

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髓藏于骨。故骨为髓之府。不能久立。髓竭于内也。髓竭则骨将惫矣。此五者。得腑气之强则生。失强则腑坏而脏将绝矣。以上论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杨元如曰。强者。六腑之气强也。

腑者脏之合。腑阳而脏阴。阳外而阴内。是以头背腰膝将惫。犹藉腑气之强。故曰观六腑之强弱。莫子晋曰。六腑之气强。由五脏之有余。五脏之不足。又藉腑气之盛强。故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阴阳脏腑之互相资生者也。)

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此总结上文而言。视精明。亮音声。强筋骨。健形体。皆由精之所资。而脏腑之精气。与四时之气相反者也。盖脏为阴。腑为阳。秋冬为阴。春夏为阳。肾主冬令闭藏之气。而反中盛脏满。是有余者为肾藏之精。膀胱主太阳夏盛之气。而反水泉下泄。是不足者为膀胱之消。是与四时相反者矣。若应太过而反不足为精。是肾藏之精。反泄于外矣。应不足而反有余为消。是膀胱之水。反蓄于内矣。此脏腑阴阳之不相应。病名曰关格。关则不得小便也。此盖言州都之津。气化则出。

而视精明。发音声。资神明。坚筋骨。皆由肾脏所藏之精。而气血亦由此精之所生化也。子晋问曰。反四时而只言冬夏。

病关格而只曰不得尿。恐与经旨不合与。曰。日月营运。一寒一暑。故下文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成冬之怒。虽四时成岁。而总属寒暑之往来。平脉篇曰。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又曰。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是不得小便者。病名关格。吐逆者。亦名关格也。)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以上论切脉气。

察精明。听音声。审脏腑之有余不足。观形体之盛衰。参伍错综。以决死生之分。此以下。复论脉合阴阳四时。诊脉而知病之所在。病成而变为他病。候尺寸。以分别脏腑之外内。上下左右。曲尽其脉要精微之理。故复设此问焉。)岐伯曰。

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言人之阴阳出入。与天道运转之大相合。)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寒暑相推而岁成。一阴一阳之谓道。言四时之气。总属寒暑之往来。脉应四时之变。亦与阴阳之上下耳。天气包乎万物之外。运转于六合之内。其变动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言阳气从生升而至于盛长也。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言阴气自清肃而至于凛冽也。此四时阴阳之变动。而脉亦与之上下浮沉。)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此论脉应四时之变也。规者。所以为圆之器。春时天气始生。其脉 弱轻虚而滑。如规之圆转而动也。矩者。所以为方之器。夏时天气正方。其脉洪大。如矩之方正而盛也。

秋时天气始降。其脉浮平。有如衡之平准也。冬时天气闭藏。其脉沉石。有如权之下垂也。)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此言四变之动。总属阴阳之出入。而脉与之上下也。四十五日者。从冬至而至立春。从夏至而至立秋。冬至一阳初生。阳气微上。阴气微下。至春而阳气始方。至夏盛长。而阴气下藏矣。夏至一阴初生。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至秋而阴气清凉。至冬凛冽。而阳气伏藏矣。阴阳升降出入。离合有期。而脉亦与之相应。如期而脉气相失。则知脉之所分。

分之有期。故知死时也。平脉篇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即所谓分之有期。而知死时也。如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而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于下矣。夏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下。冬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下。而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于上矣。

此上下阴阳。不相交合。而反分离。与四时之期相失。故知脉之所分。而知死时也。知死时者。期以四离四绝之月节。

克之而死也。)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承上文而言脉应阴阳四时之微妙。不可不细察焉。纪、纲也。察脉之纲领。当从阴阳始。即冬至阳气微上。夏至阴气微上。阴阳上下。自有经常之理。然又从五行而生。如春木生夏火。火生长夏土。土生秋金。金生冬水。水生春木。生之有度。而四时为五行相生之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夫四时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太过。至而不及。而人亦应之。是以脉之不及则补之。太过则泻之。与天地四时之太过不及。治之如一。与天地阴阳之道。合之如一焉。得一之情。可以知死生矣。如脏象论之所谓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

此因天地四时之气。而为人之死生也。如平脉篇之所谓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脉与天地四时之气。期而相失。而为死生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声合天地之五音。色合天地之五行。脉合天地之阴阳。而始能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此言天地之阴阳五行。而合于人之阴阳脏腑也。梦者。魂魄神气之所游行。肝主血而藏魂。肺主气而藏魄。心主火而为阳。肾主水而为阴。是以阴盛则梦大水。阳盛则梦大火。阴阳俱盛。两不相降。故梦相杀毁伤也。)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王氏曰。气上则梦上。故飞。气下则梦下。故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予与同。有余故梦予。不足故梦取。此言中焦脾胃之气。有虚有实。而形诸梦也。)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气并于肝则怒。并于肺则悲。故与梦相合。)

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此言腑气实而征之于梦也。长虫短虫。肠胃之所生也。)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欲知四时五行。阴阳外内。在诊脉之精微。故当虚静其心志。守而勿失焉。)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鱼在波。

虽出而未浮。如春升初出之象。)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在于皮肤。浮在外也。泛泛、充满之象。万物有余。盛长之极也。)秋日下肤。蛰虫将去(秋气降收。如蛰虫之将去。外而内藏之象)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冬令闭藏。故脉沉在骨。如蛰虫之封闭。如君子之居室。藏而勿出也。此言人与昆虫万物。生于天地之间。同顺生长收藏之气。是以脉象如之。莫子晋曰。君子居室者。言修养精气之贤人。顺四时之气。行藏出入。与万物同归于生长之门。)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欲知在五内腑阴阳之虚实者。按其脉而记之。欲知外之四时阴阳者。终而始之。盖阳气之始者。阴气之将终。阴气之始者。阳气之将终也。以阴阳之出入。而应四时之脉也。此以上答帝问脉其四时动奈何。)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 而散者。当消环自已。(此言按其脉而知脏腑虚实之病。搏坚而长者。搏击应手。有力而长。此为太过之脉。心火太过。故当病舌卷。心主言。故不能言也。其而散者。此为不足之脉。灵枢经曰。心脉微小为消瘅。盖心液不足。则火郁而为消渴之病。心藏神。得神机环转。而病自已也。此以下答帝问知病之所在奈何。张兆璜曰。先心而肺。肺而肝。盖亦逆传之为病也。故曰消环自已。与上篇之间者环也。尽气闭环同义。按甲乙经环作渴。)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 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灵枢经云。肺脉微急为唾血。盖肺主气而主行营卫阴阳。气盛太过。则血随而上逆矣。其不及。当病灌汗。灌者。

脾土灌溉之汗。盖脾气散津。上归于肺。肺气通调。而后水津四布。今肺气虚。而不能输布水液。脾气自灌于肌腠皮肤。

至令肺气不复通调而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 而散。色泽者。

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肝主血而主色。脉盛而色不见者。血蓄于下也。当病坠伤。或为手搏所伤。因血凝胁下。故令人喘逆。盖肝脉贯膈。上注肺。血积于下。则经气上逆而为喘也。其不及而色泽者。当病溢饮。金匮要略云。夫病水人。面目鲜泽。盖水溢于皮肤。故其色润泽也。肝主疏泄。肝气虚而渴暴多饮。以致溢于皮肤肠胃之外而为饮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 而散者。当病食痹。(足阳明之脉。从气冲下髀。抵伏兔。下足趺。髀伤。故脉盛而色赤也。饮食于胃。由中焦之腐化。胃气不足。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

当病少气。其 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 肿。若水状也。(五脏元真之气。脾所主也。湿热太过。则色黄脉盛而少气矣。

其不及。当病足胫肿。脾气虚。故足肿也。若水状而非水病。故其色不泽。)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

其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腰者肾之府。腰伤。故肾脉盛也。伤于骨者其色赤。黄则外应于肌肉间也。其不及。当病少血。盖肾为牝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之精液复上入心而为血。精虚。至令不复化赤而为血也。)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此论诊得脏脉而病在于腑也。病形、病气见于形证也。盖脏腑经络相连。阴阳相应。是以脉见于脏。而形见于腑也。经曰。诸急为寒。心为阳脏而畏寒。故脉急。心为君主之官而不受邪。故形见于少腹也。)帝曰。

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此论诊得腑脉而病在于脏也。经曰。脾气实则腹胀。不足则为溏泄。盖脾与胃以膜相运耳。胃为阳。脾为阴。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以脉见于胃。而病见于脾也。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以上答帝问知病之所在奈何。子晋问曰。脏腑相通。只心脾耶。曰。此盖举二脏以俟人之类推耳。)

帝曰。病成而变。何谓。(此复问知病之变奈何也。变者。言病已成而又变为别病。)岐伯曰。风成为寒热。(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此风病已成。而变为寒热也。)瘅成为消中。(瘅、湿热病也。湿热已成。则中土受伤。久则津液不生。变成中消之证。)厥成为巅疾。(厥者。气上逆而手足厥冷也。气惟上逆。则变为巅顶之病。方盛衰论曰。气上不下。头痛巅疾。)久风为飧泄。(风乃木邪。久则内干脾土而成飧泄矣。故曰。春伤于风。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脉风成为厉。(厉者。麻癜恶疠之疾。风乃阳热之邪。血乃阴湿之液。湿热生虫。是以风入于脉。久则变为虫癞之疠疡。)病之变化。不可胜数。(言病之变化。不可胜数。举此数者。以类推之。)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此复言四时风寒之邪。变为痈肿挛痛之热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以胜治之者。以五行气味之胜。治之而愈也。如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辛胜酸之类。)帝曰。有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有故病而因伤五脏之色脉。复感暴至之病。有似乎病成而变。故帝有此问。而伯嘉其详悉焉。)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验也。病久则色脉伤。脉小而色不夺。故知其为新病。)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此言病者。由五脏而见于脉。由五脉而见于色。至于色脉之败伤。又由色而脉。脉而脏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血气俱伤。故为久病。)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暴至之病。自外而内。色脉之伤。从内而外。故有病而色脉俱不夺者。知其为新感之病也。此言有故久之病。至五脏之气发作而后见于色脉也。)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此言毁伤形身之暴病。而即见于色脉也。金匮要略云。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

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此言毁伤筋骨。故肝与肾脉并至。而其色苍赤。不见血者。

谓筋骨伤而血不伤也。如已见血而血伤。则又若中水伤心。而心脉亦并至矣。盖言筋即为肝。骨即为肾。血即为心。毁伤筋骨而即见肝肾之脉。又非见肝肾之脉。而期病之必生于肝肾也。此篇首论诊脉之要。极精极微。有病在五脏而外见五色五脉者。有诊得脏腑。外内出入。交相贯通。故善诊者。揆阴度阳。持雌守雄。审察外内。明于始终。诊道始备。

斯为上工。)尺内两旁则季胁也。(此审别形身脏腑外内之法也。尺内、尺中也。两旁、两尺部之外旁也。季胁、两胁之下杪也。此节首言两旁。次言前后。次言上下。盖以左右三部之脉。兼候形身之上下四旁。是关部之两旁。即形身之两胁。寸部之两旁。即形身之两腋。书不尽言。欲后学之引伸也。此答帝问。乍在内。乍在外。奈何。杨元如曰。此节照应推而内之。外而不内。后内以候膈。内以候胸中。照应推而外之。内而不外。)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尺以候肾。以左右两尺而候两肾也。两肾附于季胁。是季胁之内。乃是两肾。两肾之内。乃是腹中。故以尺内候腹中。尺外以候肾。尺之两旁。以候季胁。是两旁更出于外也。所谓外内者。脉体本圆。用指向外以候内。向内以候外。候脉之两侧也。平按以候中。乃五脏之本位也。夫五脏之气。行于脉中。出于脉外。如脉气之向内数急。则在内之皮肤亦急。脉气之向外数急。则在外之皮肤亦急。故所谓季胁者。即肾气之出于季胁也。而以尺部向外之两旁以候之。所谓腹中者。

即两肾之中也。故以尺部之向里以候之。即如胸中膻中者。肺脏与中气相通。膻中乃心主之相位。杨元如曰。所谓外者。乃六脉之本位。盖脉居歧骨之外。故以本位为外。而偏于里者为内也。上节内字。训作部字。此之里字。即是内字。)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中附上者。附左尺而上。左手之关脉也。心肝居左。故左以候肝。膈者。胸胁内之膈也。肝居胁内。故以关候肝。膈气在中。故以内候膈。杨元如曰。膈者。谓膈肉之下。肝脾所居之郛郭也。莫子晋曰。胸中在上。腹中在下。膈居中央。故分寸关尺。内以候之右。附上以候脾胃。则肺与大肠心与小肠不言而可知矣。)

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右外者。附右尺而上。右手之关脉也。脾主中土。故以肝内候脾。阴内而阳外。故以关外候胃。

张兆璜曰。此章以形身配天地之上下四旁。以土居中央。故以关内候脾。莫子晋问曰。六腑只候胃。而别腑何以候之。

曰。五脏之血气。皆胃腑之所生。故脏气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是以本经凡论五脏。必及于胃。而余腑多不与焉。然而脏腑雌雄。各有并合。故曰。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知阴者知阳。知阳者知阴。会心者自明也。莫仲超曰。诊候之法。各有不同。如此篇之法。以左右之前后两旁上下。以候形身之外内上下者也。如三部九候之法。以脉之上中下。而候形身脏腑之上中下也。有以心肝居左。脾肺居右。浮为在腑。沉为在脏。盖以脏腑之经气相举按轻重。而候五脏之气者也。诊法不同。各具其理。善诊者俱宜明了于心中。随机应变于指下。)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上附上右者。从右关而上。右寸口也。心肺居上为阳。故以两寸候气。胸中者。宗气之所居也。

经曰。宗气积于胸中。命曰气海。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行呼吸。)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左外、左寸口也。膻中者。臣使之官。心主之相位也。张兆璜问曰。经言心肝居左。脾肺居右。是脏气之出于左右。抑脏体之偏与。曰。天为阳。地为阴。东南为阳。西北为阴。圣人南面而立。左为阳。右为阴。天乙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是以心肝居左也。

地二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以脾肺居右也。此先天之五行。本于阴阳水火。分而上生。非脏体之谓也。又心主脉。

肝主血。血脉生于水精。是以左手三部俱主血。肺主周身之气。脾主元真之气。气生于火。是以右手三部皆主气。此皆阴阳互换之妙。善诊者不可不知。)前以候前。后以候后。(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寸为阳。尺为阴。故以两手关前以候形身之前。关后以候形身之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上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上竟上者。从尺关而直上于鱼也。下竟下者。从寸关而直下于尺也。夫身半以上为天。身半以下为地。此又以阴阳之气。竟上竟下。而候形身之上下也。张兆璜曰。前后上下。在竟字中分别。前后者。以寸尺定位也。上下者。从下而上。从上而下也。首言两旁。

次言前后。盖以两手之脉平以分之。有如文王之卦。离南坎北。震东兑西。以候形身之四旁。上竟上。下竟下者。有如伏羲之卦。竖以观之。而天地定位也。此章以人身配天地之六合。三部九候之法。配天地人三才。人与天地参也。)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上章以脉体而候形身脏腑之定位。此下以脉象而候阴阳邪正之盛虚。脉者。阴阳血气之荣行。粗大者。阳乘于阴也。阳在外。阴在内。阳乘于阴。故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

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此以脉之来去上下。以候阴阳上下外内之虚实。来疾去徐者。来盛去悠也。上实下虚者。寸实尺虚也。此气惟上逆。阳盛阴虚。所谓一上不下。寒厥到膝。气上不下。头痛癫疾是也。来徐去疾者。来微去盛也。上虚下实者。寸虚尺实也。此阳虚阴盛。为恶风也。盖风为阳邪。伤人阳气。在于皮肤之间。风之恶疠者。从阳而直入于里阴。是以去疾下实也。此言内因之病。从内而外。自下而上。外因之邪。从外而内。自上而下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此复申明外淫之邪。从阳而阴。自表而里也。阳气受邪。则正气虚伤。故来徐上虚。邪气内陷。故去疾下实。)

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 仆。(此论脉因度数出入之有顺逆也。有脉者。言又有厥脉之因。厥脉之象。与上文之上盛下虚之厥脉。厥因不同也。夫脉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输于足太阴脾。转而不回者也。如脉俱沉细而数者。此少阴厥也。少阴之气。不上合于阳明。转输于脏腑。故惟见少阴本脉之沉细也。阳明之热。反下入于阴中。故数也。若沉细数散者。此阴中所陷之阳。散而阴阳相乘。故为寒热也。如浮而散者。此复上逆于阳分。故为 仆。经曰。清浊之气相干。乱于头。则为厥逆眩仆。此言阴阳之气。不能上下和平。循度环转。如阳陷于阴中。则为沉细而数。如阴阳相乘。则为数散寒热。如阴反上逆于阳。则为浮散而 仆矣。)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此以浮沉躁静。而分手足之阴阳也。诸浮者。无论左右三部之浮。而皆在于阳分。其浮而躁者。在手之三阳也。终始篇曰。人迎一盛。在足少阳。一盛而躁。在手少阳。

即此意也。无论左右三部之细而沉者。皆在于阴分。其沉细而有静者。在足之三阴也。手之十指。以应天之十干。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地之十二支。故其有静者。知在足也。太阳少阴。为水火阴阳之主。故为热为骨痛也。)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此申明浮沉之在气而不在经也。所谓诸浮在阳。诸沉在阴者。在阴阳之气也。故为热为骨痛。

如在阳之脉。则脉见数动。而为便脓血之经证矣。阳热在经。故脉数动。热伤血分。故便脓血。经血下泄。故一代也。)

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此论外淫之邪。而致阴阳气之为病者。脉证各有别也。诸过者。谓诸邪所伤。而为有过之脉也。有余者。邪气之有余也。阳气有余。则阳气受伤。故脉涩。如邪入于阴。则经血沸腾。故脉滑也。邪在阳分。故身热无汗。邪在阴分。

故多汗身寒。阴阳并受其邪。则无汗而寒也。)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推叶吹。此复结首章之义。首章以脉体而定形身脏腑之外内上下。此以邪病于形身脏腑之外内上下。而以脉象证之。推、详也。推详其脉气之偏于外内上下也。推而外之者。以左右之三指。向外以按之。脉偏盛向内而不外者。此邪在心腹之间而成积也。推而内之者。以左右三指。向内以候之。脉偏盛于外而不内者。邪在外而身有热也。推而上之者。以三指平按而审之。上而不下者。其气上盛下虚。当主腰足清冷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者。其气下盛上虚。当主头项痛也。外内论邪病之有余。上下论正气之不足。张兆璜曰。吹推二义皆可。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者。此邪病偏盛于外内。故即推之而不移。推而上之。

上而不下。推而下之。下而不上。此推详其正气之虚于上下。故推而上之。不曰下而不上。而曰上而不下。推而下之。

不曰上而不下。而曰下而不上。莫子晋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邪病正气又当互换外存参。)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此反结上文而言。所谓外内上下者。非浮沉举按之法也。若谓浮为在外。沉为在内。病腰脊痛而身有痹者。直按之至骨。如心腹之积。又当何如而按之。圣贤反复辨论。曲尽婆心。杨元如曰。病在阴者名曰痹。故当按之至骨。此复以浮沉举复。以候皮肉筋骨之浅深。类而推之。亦可内合于五脏。然又一法也。)

卷三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平人、平常无病之人。无病之人。自有平常之脉。反常则为病矣。故曰平人气象论。气者。

经脉之气。象者。脉之形象也。)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出气曰呼。入气曰吸。一呼一吸为一息。平人之脉。一呼再动。一息再动。呼吸定息。脉计五动。盖闰以太息。故五动也。闰、余也。太息者。呼吸定息之时。有余不尽。而脉又一动。如岁余之有闰也。盖人之呼吸。乃阴阳之气。出入循环。有若寒暑往来而成岁。故宜闰以太息之有余。)当以不病调病患。医不病。故为病患平息以调之为法。

不病者其息平。病者其息乱。医者不病。故为病患平息以调之。是为候诊之法。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荣气宗气行于脉外。卫气行于脉中。荣卫相将。脉随气转。人一呼一动。一吸一动。减于平人过半。故主气之衰微。)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一息之中。脉六动者。气之太过也。躁、急也。吸而躁者。有余之邪。从外而内也。温病者。冬伤于寒。至春发为温病。冬伤于风。至春发为风温。此皆伏匿之邪。由内而外。从阴而阳。故尺中热也。风为阳邪。伤人阳气。故尺不热。气分之邪。留而不去。则迫于经。故脉滑也。

痹者闭也。邪积而不行。故脉涩泣也。盖言从内而外者为温病。从外而内者为风邪。留着于外内之间者为痹也。上节言不及者。缘正气衰少。此言太过者。乃邪气有余。而有余之邪。又有阴阳外内出入之别。)人一呼吸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四动以上。太过之极也。脉绝不至。不及之极也。乍疏乍数。或太过。或不及。气之乱也。

此皆不平之甚。故为死脉。以上论脉平者。命曰平人。太过不及则病。剧者死矣。)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此论四时之脉。当以胃气为本也。平人之常。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故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是生机已绝。绝则死矣。)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气者。中土柔和之气也。弦乃东方春木之象。微乃胃气之和。故春得胃气而脉微弦曰平。弦多而少柔和之气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杨元如曰。春胃微弦者。言四时之中。有此胃气。由胃气而养此五脏之真。此节以四时而合于五脏。末节以五脏之气。而合于四时。)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毛为秋脉。属金。如春虽得微弦之平脉。而兼有轻浮之毛。此金来克木。至秋金令之时。则当病矣。如毛脉过甚。此木受金刑。当主即病。此复言四时之脉。各有所主之气。

如见克贼之脉。虽有胃气。而亦能为病也。)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上脏叶脏下脏叶脏脏真者。真脏所藏之神也。神在脏为肝。在体为筋。言真脏之神散于肝。而主藏筋膜之气。如春木微弦之脉。乃因胃气而至于手太阴。故曰脉不得胃气。肝不弦。肾不石。是弦钩毛石之脉。亦皆胃气之所生。)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

(钩乃南方夏火之象。微则柔和之胃气也。夏得胃气而脉微钩曰平。钩甚而少微和之气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石乃冬令之脉。微钩而带石。乃火中有水。至冬水气所主之时而为病矣。如水气太甚。此火受水克。当即病矣。)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夏脏之元真通于心。而主藏血脉之气。)长夏胃微 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 叶软。长夏湿土主气。微 弱者。中土柔和之气也。代者。相离之脉。盖脾主四季。四时有交相更代之气。是以柔和相离。脾之平脉也。如但代而无微 之和。此胃气已绝。故为死脉。盖脾之得以灌溉于四脏者。由胃气之所生。故但代无胃曰死。) 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 弱有石。是所不胜之水气。反来侮土。至冬时水气反虚而为病矣。弱甚者。脾气太弱。当主即病。盖言乘侮太甚者即病。而本气虚者。亦即病也。)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土藏之元真濡于脾。而主藏肌肉之气。杨元如曰。肝主疏泄。故曰散。心主血脉。故曰通。脾主灌溉。

故曰濡。肺脏居尊。故曰高。肾为水脏。故曰下。)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乃秋金之脉。

微则柔和之胃气也。秋得胃气。而脉微毛曰平。毛多而少柔和之气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毛而有弦。是所不胜之木气。反来侮金。则木虚其本位矣。至春当木旺之时。而木气反虚。是以为病。所谓侮反受邪。寡于畏也。弦甚者乘侮太过。而金气当即病矣。按平脉篇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

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是四时之中。皆有纵有横。纵者。虽得胃气而所不胜乘之。故曰。胃而有毛。胃而有石。

横者。脏气不足而所胜妄行。故曰毛而有弦。石而有钩。此脏气横行。是以本位虚而反招仇复。按四季长夏之中。文义三换。当知四时之气。皆有纵有横。有客气甚而有本气虚也。)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金藏之元真。高居于肺。

而主行荣卫阴阳。肺主周身之气。而朝百脉也。元如曰。相传之官。燮理阴阳。宣布政令。)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乃冬藏之脉。微则柔和之胃气也。肾得胃气而脉微石曰平。石多而少柔和之气曰肾病。但石而无胃气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石而有钩。火侮水也。立夏火气反虚。而为病矣。若乘侮太甚。当主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水藏之元真。下藏于肾。而主藏骨髓之气。五营运大论曰。肾生骨髓。髓生肝。)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此言五脏之脉。资生于胃。而胃气之通于五脏者。

乃宗气也。宗气者。胃腑水谷之所生。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司呼吸。行于十二经隧之中。为脏腑经脉之宗。故曰宗气。胃之大络。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而动应衣者。乃胃腑宗气之所出。此脉以候宗气者也。杨元如曰。首句之其动应衣。跟着脉宗气而言。言乳下之应衣而动者。此宗气所出之脉也。后句之其动应衣。跟着宗气泄也而言。言动而应衣。此宗气外泄。盖动之甚矣。)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此言四时胃少曰病者。宗气之为病也。五脏无胃气曰死者。宗气或绝于内。而或泄于外也。宗脉贯膈络肺。如喘盛而乳下之脉数绝者。宗气病于膻中也。如脉结而有止者。虚里之横络有积滞也。是胃气少而为五脏之病者。宗气之有虚有实也。如虚里之脉绝不至者。胃腑之生气绝于内也。乳之下其动甚而应衣者。宗气欲泄于外也。此无胃气而为五脏之死脉也。)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

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

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此以寸口而候外因之病也。夫寸为阳。尺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皮肉筋骨为阳。

腹中胁内为阴。盖天地四时之气。从外而内。由阳而阴。故以寸口之浮沉。以候外因之外内也。寸口之脉。中手短者。

此惟在寸之阳部。故主头痛。诸阳气之在上也。寸口脉中手长者。寸脉直下于尺中。此阳邪直行于下部。故主足胫痛也。

中手促上击者。浮而搏击应手。此阳邪不上不下。故主在肩背之中也。此以外邪在于形身之外。而有上中下之分也。沉为在里。浮主在外。寸口脉沉而坚。主病邪坚积在里。若浮而盛。主邪病在外。此以寸口之浮沉。而别外邪之在形身之外内也。寸为阳。沉为阴。寸口脉沉而弱。此正气虚而阳邪直入于里阴。阴阳相乘。故主寒热。阳邪入里。故又主疝瘕而少腹痛也。此缘正气弱而阳邪直入于里阴之下也。胁下主身半之中。腹中为形身之里。寸口脉沉而横。是外邪入于里阴之中。故主胁下腹中有横积也。邪气上逆则喘。寸口脉沉而喘。此外因之阳邪。入于里阴而上逆。阴阳相搏。故为寒热。此又以寸口之沉。候外因之邪。入于里阴。而亦有上中下之别也。莫子晋曰。春胃微弦。夏胃微钩。乃天地四时之气。而合于人之五脏也。是以天地四时之邪。亦从外而内。故当以寸口之浮沉别之。)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曰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此复以寸关尺之三部。而候病之外内新故也。曰脉盛脉小者。概左右三部而言也。夫以寸口之浮沉。以候病之外内上下者。候表里阴阳之气也。盖天地四时之邪。始伤气分。留而不去。则入于经。然亦有始终留于气分者。有即转入于经者。邪之中人。变幻不一。故当以脉征之。是以气分之邪。只见寸口之浮沉长短。如入于经。则有滑涩紧急之形象矣。夫脉乃阴血。气分之阳邪入经。阴阳相搏。其脉则滑。是以脉盛滑者病在外。有余之病。故坚而有力也。夫经脉外络形身。内连脏腑。病在内者。故小实而坚也。此以三部之盛滑小实。而分别邪正之在外在内也。始受之病。邪正相持。故滑浮而疾。久则血脉已伤。故小弱以涩也。诸急为寒。故主疝瘕在内。滑主阳热。故主风邪在阳。

此又以三部之急滑。以别邪病之在阳络阴络也。痹者闭也。风寒湿邪。皆能为痹。或在于皮肉筋骨之间。或内舍于五脏六腑。故痹病于外内之间者。其脉皆主涩也。缓为脾脉。滑则热盛于中。紧则为寒。故主腹胀也。此外因之邪。入于腹中。而有寒热之分也。)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所谓阴阳者。气血外内上下也。言脏腑之脉。阴阳并交。雌雄相应。内外循环。此为顺也。如阴阳反逆。其病为难愈。脉得四时之顺者。春脉微弦。夏脉微钩。此得四时生气之顺。而无他变也。反四时者。春胃而有毛。夏胃而有石也。间脏者。相生而传也。不间脏者。相克而传也。如外淫之邪。始伤皮毛。则内合于肺。肺欲传肝。而肾间之。肾欲传心。而肝间之。肝欲传脾。而心间之。心欲传肺。而脾间之。脾欲传肾。而肺间之。此节乃总结上文之义。)臂多青脉曰脱血。

(此论内因之病。自内而外。从尺而寸。由血而经。经而气也。臂多青脉者。臂内浮见之络脉多青。盖因血脱而不华于色也。灵枢经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可为上工。)尺脉缓涩。谓之解 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此以尺部而候五脏之病也。缓为脾脉。涩主脏气不足。解 、懈惰也。此脾脏之为病也。尺属阴而主血。脉宜沉静。盛者。肝脏之火盛而血不藏也。灵枢诊尺篇曰。尺肤涩者。风痹也。夫邪迫于经。其脉则滑。以风之阳邪。闭于皮肤之间。而迫于经脉。故主多汗。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乃阴之液也。此以诊尺而知肺合之表汗也。

诊尺篇曰。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夫阳气生于阴中。尺肤寒。生阳之气少矣。阳气衰于下。故主虚泄。泄则亡阴。

故脉细也。此以诊尺而知肾藏之生阳。下焦之虚泄也。尺肤粗常热者。火热下行。故主热中。此诊尺而知心火之下行也。

夫阴阳气血。由阴而阳。从下而上。是以诊尺而知病之外内上下也。)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见者死。(此论真脏脉见而死于胜克之时日也。夫五脏之气。地之五行所生。地之五行。天之十干所化。是以生于五行。而死于十干也。按此节当在篇末。辟辟如弹石曰肾死之下。误脱在此者也。杨元如曰。此章引灵枢诊尺篇之文。以证诊尺之义。而灵枢篇内。亦无此节文。宜改正为是。)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内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溺黄赤安卧者黄胆。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胆。(此以视疾而知其病也。按此节引灵枢论疾诊尺之文。少加删改。以证诊尺之义。上节论诊尺。此节言论疾。所谓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

从外知内也。是以见颈脉动疾。目内微肿。足胫肿者。知水病之在里也。溺赤安卧。已食如饥者。知为黄胆胃疸也。面肿者。知为风水也。此又不待持脉。而知其病也。杨元如曰。诊尺而知解 多汗之病在外。视疾而知水饮黄胆之病在内。

故曰论疾诊尺。谓论证视尺。皆可以知病。又曰。此章论诊尺。若以手少阴心脉言之。于二经之旨皆不合矣。)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此复言诊尺之微妙。非惟知病。而妇人之妊子。亦可以分别也。子、男子也。以妇人之两手尺部候之。若左手之少阴肾脉动盛者。当妊子。以左男而右女也。)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

命曰逆四时也。(从、顺也。后章论五脏之气。外合于四时。故虽未有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之脏形。而阴阳出入之大概。不可逆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夫天地有四时之寒暑。而人之气血。有浮大沉瘦之阴阳。即受病之脉气。亦有外内虚实之相应。是以脉不应病者。命曰反四时也。如风热之病。气应浮动。而脉反静。泄脱之病。气应虚散。而脉反实。病在中者。气应沉实。而脉反虚。病在外者。气应升浮。而脉反坚涩。此脉证之不相应者。正气乱也。故为难治。高士宗曰。此以脉病之虚实。知反四时。上章云。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亦以精水之有余不足为反四时。是反逆二字有别矣。故曰反四时有正应。不在四脉气论上。)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此言五脏元真之气。亦皆胃腑水谷之所生也。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气者。水谷之所资生。故人以水谷为本。胃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也。所谓无胃气者。真脏脉见。而不得微和之气也。又非惟微和之为胃气也。即真脏之脉。亦胃气之所生也。故曰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者。春为弦。夏为钩。秋为毛。冬为石。皆得胃气而为之也。故曰。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是以前章论四时之脉。得胃气之和者。命曰平人。后章论五脏之真。亦四时以胃气为本也。)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此言阳明胃气。不独行于五脏。而亦行气于三阳也。夫脾与胃。以膜相运耳。是以胃气之行于五脏者。由脾气之转输。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是以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焉。故太阳之洪大。阳气之盛也。少阳之乍忽。初生之象也。阳明之浮大而短者。两阳合明。阳盛而间于二阳之间也。此三阳之气。亦胃腑之所生也。)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 。

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此言脏真之脉。四时以胃气为本也。累累如连珠者。滑利如珠。连绵相贯。心脏和平之象也。

琅、美石之似珠者。取其温润而柔滑也。此脏真之脉。柔 和平者。得四时之胃气也。前节以四时胃气。资于脏真。

故曰。春胃微弦。夏胃微钩。此节以五脏之真。得四时胃气。故曰平心脉来。夏以胃气为本。平肺脉来。秋以胃气为本。

是以脉象之少有不同也。盖弦钩毛石者。脏真之气象也。如连珠。如榆荚者。脏真之体象也。杨元如曰。前论四时之气生五脏。故肝而心。心而脾。序四时之相生。此论五脏之真合四时。故心而肺。肺而肝。序五行之相制。制则生化也。)

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喘喘、急疾貌。喘喘连属。心气不安也。曲者。钩之象。其中微曲。心气虚也。故当主心病。居、不动也。曲而不动。如操带钩。无如珠生动之象矣。)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厌厌、安静貌。聂聂、轻小也。落、降收也。如榆荚者。轻薄而中不虚。盖肺脉虽主收降轻虚之象。而资生于脾土。是以有如榆荚之轻而中不虚也。)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不上不下。往来涩滞也。如循鸡羽。较之榆荚。更属轻虚。其中又不得生我之土象。而反有贼我之木体。故主肺病。如物之浮。虚无根也。如风吹毛。散乱剧也。)平肝脉来。 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 弱、初生柔和之气也。以手相呼曰招。招招、乍起乍伏之象。形容其初生之脉象也。长竿梢末。长而 也。此皆本于胃气。故脏真之脉。得以柔 和平。)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盈实则非 弱招招之象矣。如循长竿。非若梢末之 弱矣。滑脉如珠。

弦长带滑。如竿之有节矣。辨脉篇曰。累累如循长竿者。名阴结也。此肝气病而阻结也。急益劲。如新张弓弦。强劲之剧。胃气绝也。)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和柔、中土柔和之气也。相离、时一代也。盖脾为孤脏。中央土以贯四旁。故柔和之中。而有相离之代散也。鸡足有四爪。践地极和缓。形容脾土之灌溉四脏。

有如鸡之践地。和缓而四散也。)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实而盈数。阜实而无柔和之气也。如鸡举足。拳而收敛。不能灌溉于四脏也。)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喙音诲。

如乌之喙者。坚止而无柔和相离之象也。如鸟之距者。较鸡举足更拳急也。如屋之漏者。点滴稀疏。而不能灌溉也。如水之流者。湿土之气四散也。盖言脾主中和之气。如太过不及之甚者。皆为死脉也。)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

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喘喘累累。沉石生动之象也。如钩者。浮而中空。水之体也。按之坚石。石之象也。莫子晋曰。

琅、石之美者。钩乃心之脉也。心脉如循琅 。肾脉如钩者。心肾水火之气。互相交济者也。)病肾脉来。如引葛。

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如葛如索者。木象也。盖沉石者肾之本体。如引葛而按之益坚。是肾气不藏而外泄矣。如夺索者。如引葛而更坚劲矣。如弹石者。无喘累生动之气。肾之死象也。)

卷三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 弱轻虚而滑。

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春弦。夏钩。秋毛。冬石。脏真之神也。此篇言真脏之脉。资生于胃。输禀于脾。合于四时。行于五脏。五脏相通。移皆有次。如璇玑玉衡。转而不回者也。如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至其所不胜则死。

有为风寒外乘。亦逆传所胜而死者。有为五志内伤。交相乘传而死者。有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真脏之神。为所不胜之气乘之者。皆奇恒之为病也。故曰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是以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言春时之脉。肝脏主气。而合于东方之木。如万物之始生。故其气来 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

盖以脏真之气。而合于四时。非四时之气。而为五脏之顺逆也。本卷五篇。皆论脉理之精微。诊辨之要妙。而各有不同。

学人宜潜心体会。而详悉其旨焉。)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实而强者。盈实而如循长竿也。不实而微。无端长之体也。言五脏之神气。由中而外。环转不息。如气盛强。乃外出之太过。如气不足。则衰微而在中。太过不及。皆脏真之气。不得其和平而为病也。)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 满。(夫五脏之脉。

行气于其所生。受气于所生之母。肝行气于心。受气于肾。春脉太过则气并于上。经曰。气并于上。乱而喜忘。气上盛而与督脉会于巅。故眩冒而巅疾也。金匮要略曰。胸痛引背。阳虚而阴弦故也。盖春木之阳。生于肾水之阴。阴气虚寒。

以致生阳不足。故胸痛引背也。胁 乃肝肾之部分。生气虚而不能外达。故逆满于中也。)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心脉通于夏气。如火之发焰。如物之盛长。其气惟外出。故脉来盛而去悠。有如钩象。其本有力而肥。其环转则秒而微也。)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来盛者。盛长之本气也。去亦盛者。太过于外也。来不盛者。盛长之气衰于内也。去反盛者。根本虚而末反盛也。)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身热肤痛者。心火太过而淫气于外也。浸淫、肤受之疮。火热盛也。其不及则反逆于内。上熏肺而为咳唾。下走腹而为气泄矣。夫心气逆则为噫。

虚逆之气。不上出而为噫。则下行而为气泄。气泄者。得后与气。快然如衰也。)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秋气降收。

外虚内实。内实故脉来急。外虚故浮而散也。杨元如曰。诸急为寒。阴气渐来。故脉来急。阳气渐去。故去散也。)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如榆荚而两旁虚。中央实。此肺之平脉。坚则为太过矣。毛而微。是中央两旁皆虚。此所生之母气不足。而致肺气更衰微也。)

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肺主周身之气。太过则反逆于外。而为背痛。肺之俞在肩背也。愠愠、忧郁不舒之貌。经曰。气并于肺则忧。其不及则令人气虚而喘。呼吸少气而咳。虚气上逆。则血随而上行。虚气下逆。则闻呻吟之病音。盖肺主气而司呼吸开阖。其太过则盛逆于外。其不及则虚逆于内也。)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脏。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营、居也。言冬气之安居于内。如万物之所以合脏也也。沉而搏者。沉而有石也。)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

病在中。(如弹石者。石而强也。肾为生气之原。数则为虚。生气不足也。)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解 。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 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帝曰。

善。(肾为生气之原而主闭藏。太过则气外泄。而根本反伤。故为懈惰少气。生阳之气不足。故脊中痛。心主言而发原于肾。根气伤。故不欲言也。其不及则心肾水火之气。不能交济。故令人心悬如病饥。 中、胁骨之杪。当两肾之处。肾之生阳不足。故 中冷也。肾合膀胱。肾虚而不能施化。故小便变而少腹满也。)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总结上文。而言脏真之气。合于四时。有升降浮沉之序。如逆其顺序和平之气。则有变异之病矣。然四时之脉。止合四脏。而脾脏之脉。独何所主乎。)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脾属土而位居中央。各王四季。

月十八日。不得独主于时。故为孤脏。)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此言脾灌四脏。四脏受脾之气。而各见其善。是脾之善在四脏。而不自见其善耳。)帝曰。恶者如何可见。岐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为太过。病在外。如乌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如水之流者。灌溉太过也。如乌之喙者。黔喙之属。艮止而不行也。)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经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脾为湿土主气。湿行太过。

故令人四肢不举。经曰。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脾气不足。则五脏之气。皆不和矣。夫胃为阳土而气强。脾为阴土而气弱。脾弱而不得禀水谷之气。则胃气益强。故名曰重强。盖言脾气虚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者。胃强脾弱。脏腑之刚柔不和也。张兆璜曰。九窍为水注之气。脾不得为胃行其津液。故令人九窍不通。)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藏之脏腑。每旦读之。名曰玉机。(此言五脏受气于胃。一以贯通。次序环转。如璇玑玉衡。合之玉板。乃揆度奇恒之大要也。瞿然、惊悟貌。至数者。五脉之至数也。盖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曰。天下至数。

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一者。五脏之神。转而不回。如逆回。则失其旋转之机矣。五脏相通。阴阳并合。脉之至数。迫近以微。着之玉版者。有格有序也。藏之脏腑者。阴阳雌雄之相应也。每旦读之者。血气未乱也。名曰玉机者。如璇玑玉衡也。以上论真藏之神。五脏相通。外内环转。如太过不及则病。若回而不转。乃失其机而死矣。)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此言五脏之气逆回。失其旋转之机而死也。平脉篇曰。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盖神转而不回者。母行乘子也。回则不转者。子行乘母也。五脏受气于所生之子。而反舍气于所生之母。是生气之逆行也。传之于其所胜。是克贼相传也。是以至其所不胜而死。此皆气之逆行故也。如肝受气于心。而肝气反舍于肾。则肾气盛。肾气盛。则火气衰。火气衰。则金无所畏而伤肝。所谓舍气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也。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言必先克贼相传而后病。至其所不胜而后死。故当先治其未病焉。金匮要略曰。上工治未病者。何也。

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

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所谓病之且死。必先传行。

上工能治其未病。则不至于死矣。董帷园曰。玉机章旨。与金匮此篇。理同义合。学人宜互相参究。大有裨于治道焉。)

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

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

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此复申明五脏之气逆传。至其所不胜而死。昧旦主甲乙。昼主丙丁。日昃主戊己。暮主庚辛。夜主壬癸。一日一夜而五分之。如真脏脉见。至肺而死。死于薄暮。至肾而死。死于中夜。至肝而死。死于昧旦。至心而死。死于日中。至脾而死。死于日昃。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夫逆传至死。有三岁有六岁。有三月有六月。有三日有六日。当知日之早暮。亦有三时有六时也。)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

则各传其所胜。(此总结上文。而言五脏相通。有顺传之次序。如逆传其所胜者。盖因其病而逆之也。)不治。法三月。

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此言逆传所胜之死。有时而有月有日也。如见肝之病。

中工不晓传脾而不治。则脾传之肾。肾传之心。心传之肺。法三月。而传之所胜之次则死矣。假如心病而欲传之肺。时值秋三月。而金旺不受邪。法当六月。而传之所胜之次则死矣。所谓法三月。若六月也。如传于值死之月。假如肝病传脾。而戊日受之。真脏之脉见。则当庚日而死。己日受之。则当辛日而死。此法当三日而死也。如甲乙日受之。真脏脉见。亦当死于庚辛。此法当六日而死。所谓若三日若六日也。五脏相传而当死者。是顺传所胜之次。如甲乙肝木受病。

顺传至庚辛而死。丙丁心火受病。顺传至壬癸而死。戊己脾土受病。复传至甲乙而死。故曰顺传所胜之次而死也。此五脏逆传。而知死之月。死之日。死之时。所谓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也。)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此承上接下之文也。别于阳者。下文所谓风寒之邪。从皮毛阳分而入。故别于阳者。知病所从来。五脏为阴。知五脏逆传而死者。上文之所谓肝病传脾。至肺而死。脾病传肾。至肝而死。故别于阴者。知至所困而死也。)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此复言外因之邪。亦逆传于所胜而死。是故者。承上文之别于阳者而言也。风为阳邪。伤人阳气。为百病之长者。言四时八方之邪风。虽从阳分而入。而善行数变。乃为他病。)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气主皮毛。风寒之邪。始伤阳气。故使人毫毛毕直。太阳之气主表而主开。病则反闭而为热矣。言风寒之邪。始伤表阳之时。可发汗而愈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气伤痛。形伤肿。痹不仁而肿痛者。气伤而病及于形也。如在皮腠气分者。可用汤熨。在经络血分者。可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皮毛者。肺之合。邪在皮毛。弗以汗解。则邪气乃从其合矣。

夫皮肤气分为阳。五脏为阴。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病舍于肺。名肺痹也。痹者闭也。邪闭于肺。故咳而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失而弗治。肺即传其所胜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厥者逆也。胁乃肝之分。逆于胁下而为痛。故一名厥胁痛。盖言痹乃厥逆之痛证也。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肝气逆。故食反出也。按者。按摩导引也。木郁欲达。故可按而导之。肝主血。故若可刺耳。杨元如曰。肺痹肝痹者。非病在肝肺。在肝肺之分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

可按可药可浴。(失而弗治。肝因传之脾。病名曰脾风。盖肝乃风木之邪。贼伤脾土。故名脾风。瘅、火瘅也。风淫湿土而成热。故湿热而发瘅也。湿热之气。上蒸于心则烦。心火热下淫则溺黄。盖热在中土。而变及于上下也。夫病在形身者。可按可浴。病在内者。可药。发瘅。湿热发于外也。腹中热。烦心。出黄。热在内也。是以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而治之。)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在脾弗治。则土邪乘肾。病名疝瘕。邪聚下焦。故少腹冤热而痛。溲出淫浊也。蛊者。言其阴邪居下。而坏事之极也。)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 。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 音翅。灵枢经曰。心脉急。甚为。盖心主血脉而属火。火热盛。则筋脉燥缩。而手足拘急也。当此危急之证。尚可灸可药。言不可以其危笃而弃之也。

失而弗治。满十日。法当死。五传巳周。当尽十干而死矣。)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

此病之次也。(心主神明。而多不受邪。如肾传之心。心不受邪。则反传之肺。是从肺而再传矣。邪复出于皮肤络脉之间。

阴阳气血相乘。是以发往来之寒热。法当至三岁而死。盖心不受邪而复传。故又有三年之久。此邪病复传之次第也。夫瘕痹之病。不即传行。而亦不即速死。是初传而死者。法当三岁。如心不受邪而复再传者。是又当三岁矣。所谓若三岁。

若六岁也。夫病发于五脏之阴者。若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病发于五脏之阳者。若三岁。若六岁。所谓其生五。其数三。是五脏之气。生于五行。而终于三数。三而两之。则又为六数矣。莫子晋曰。此注与诊要经终之义。大略相同。)然其卒发者。不必治其传。(卒发者。即仲景伤寒论之中风伤寒。卒病三阴三阳之气。一时寒热交作。气脉不通。与病形藏之传邪。而为瘕痹之证者不同。故不必以病传之法治之。)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

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内陷。脏气逆传。而五脏相移。亦皆有次。设不以次入者。

此又因五志内伤。故令不得以次相传。致令人有大病矣。张兆璜曰。奇恒之病。本于厥逆。五脏逆传其所胜。一逆也。

风寒外客而致五脏内传。二逆也。五志相乘。三逆也。故曰传。乘之名也。谓一脏受乘而传化于五脏。亦传其所胜。与乘之名类相同。)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

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肝当作肺。肺当作肝。悲当作思。喜为心志。喜大则伤心。如外因于邪。始伤皮毛。内舍于肺。肺因传之肝。肝传之脾。脾传之肾。其间因而喜大。则心气虚。而肾气乘于心矣。怒则肝气伤而肺气乘于肝矣。思则脾气伤而肝气乘于脾矣。恐则肾气伤而脾气乘于肾矣。忧则肺气伤。而心气乘于肺矣。如一脏虚而受乘。即相传之五脏。故病有五。五脏有五变。及其传化。则五五有二十五变矣。如喜大而肾气乘心。心即传之肺。肺传之肝。肝传之脾。脾传之肾。是五脏传化。亦各乘其所胜。故曰传者。乘之名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此复申明五志内伤。亦各传其所胜。察其形证。审其脏脉。而知死生之期也。夫气血发原于肾。生于胃而输于脾。回则不转。而无相生之机。是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而令人有大病也。大骨、两臂两腿之骨。大肉、即两臂腿之肉。盖肾主骨。而脾胃主肌肉四肢也。夫胃气之资养于五脏者。宗气也。宗气积于胸中。从虚里之大络。贯于十二经脉。经脉逆行。是以胸中气满。阳明气厥。故喘息不便也。

其气动形者。心病而欲传之于肺。肺主气。故气盛而呼吸动形也。期以六月死者。今心始传于肺。肺传之肝。肝传之脾。

脾传之肾而后死。故有六月之久也。真脏脉见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予与同。予之期日者。当死于壬癸日之中夜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此言肝病至肺而死也。内痛者。肺受其伤。肺之俞在肩背。故痛引肩项也。肝病而已传及于所胜之脏。故当期以本月之内而死也。真脏脉见。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予之期日。当死于庚辛日之薄暮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

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 。真脏见。十日之内死。(此言肺病至心而死。肺病。故痛引肩背。传及于心。故身热也。

夫心主血。而生于肾藏之精。血气盛则充肤热肉。心肾伤而精血衰。故曰脱肉破 。破 、脱肉也。 、音窘。肉之标也。真脏脉见。大而虚如羽毛。中人肤。病传于心。故期以十日之内死。盖心不受邪。故死之速也。莫子晋曰。天之十干。化生五行。地之五行。化生五脏。心乃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主。故尽五脏之气终而死。与上节肾传之心。满十日法当死同义。十月者。乃传之误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脏。

乃予之期日。(此言脾病而终于一岁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津液者。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脾病而津液不行。故肩髓先内消也。肩髓者。大椎之骨髓。上会于脑。是以项骨倾者。死不治也。脾主四肢。脾病则四肢懈惰。故动作益衰。真脏来见者。如水之流。如乌之喙。脾土王于四时。脾气灌于四脏。故虽有真脏来见。尚期有一岁之久。盖以四时五脏之气。终而后死也。期死之月。见其真脏之乍数乍疏。乃与之期日。谓当死于甲乙之昧旦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 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此肾病而死于脾也。本经曰。肾病者。大小腹痛。肾传之心。故心中不便。心传之肺。肺传之肝。故肩项身热。肝传之脾。故目眶陷也。真脏脉见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如目不见人。肾之精气已绝。故立死。其见人者。余气未尽。

至所不胜之时而死。谓当死于日昃也。夫肾为生气之原。生气绝于下。故死之更速也。)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此言卒发者。不必治其传也。夫邪气胜者。精气虚。风寒之邪卒中于身。精气一时虚夺。故急虚也。此病三阴三阳之气。而不病于有形。故五脏之气一时绝闭。脉道一时不通而气不往来。譬若堕溺。乃仓卒一时之病。而生死亦在于时日之间。与风寒之病形脏。勿治而为肺痹。勿治而传之肝。肝传之脾。脾传之肾。

肾传之心。期以三岁六岁死者。不相同也。故不可以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

犹死也。(此复言仓卒之病。非但不可为期。并不待形肉脱而真脏见也。脉绝不来。生气绝于内也。一息五六至。邪气盛于外也。此邪气盛而正气绝。不必真脏见而犹死也。)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

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羽毛中人肤。

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

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此审别真脏之脉象。乃可予之期日也。如循刀刃。如按琴瑟弦。

肝木之象也。如薏苡子。如弹石。心肾之象也。皆坚劲之极。而无柔和之气也。乍数乍疏。欲灌不能。脾气欲绝之象也。

如羽毛中人肤。肺气虚散之象也。盖坚劲虚散。皆不得胃气之中和。人无胃气则死矣。色青白不泽。赤黑不泽。皆兼克贼所胜之色。色生于血脉。气将绝故不泽也。夫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而后行气于脏腑。是脏腑之气欲绝。而毛必折焦也。灵枢经曰。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又曰。经脉空虚。血气弱枯。肠胃聂辟。皮肤薄着。毛腠夭焦。予之死期。是皮毛夭折者。血气先绝也。)黄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脏者。

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帝曰。善。(五脏之气。皆胃腑水谷之所资生。故胃为五脏之本。手太阴者。两脉口也。脏气者。五脏之精气也。五脏之气。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又非惟微和之为胃气也。即五脏之弦钩毛石。各以其时。自为其象。

而至于手太阴者。皆胃气之所资生。故邪气胜者。五脏之精气已衰。而不能为弦钩毛石之象矣。如令人有大病而病甚者。

胃气绝而真脏见。真脏见者。病气胜而脏气绝也。)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

无后其时。(帝以伯所言之五脏乘传。有浅有深。而胃气不资。有虚有绝。故当察其形气色脉。治病者宜急治之。无后其时。而致于死不治也。张兆璜曰。此总结上文而为审治之法。言有五脏逆传风寒久客之故病。有急虚卒发之新病。五脏得胃气而有春弦夏钩之神气。有春得肺脉夏得肾脉之逆乘。故当审其形气色脉以治之。)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得。病之新也。色泽以浮。

乘逆浅也。脉从四时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脉弱以滑者。胃气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也。察此四易。

当急治之。而无后其时。取之以时者。春刺散俞。夏刺络俞。秋刺皮肤。冬刺俞窍也。)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形气相失。病之久也。色夭不泽。

乘传深也。脉实以坚。无胃气也。脉逆四时。克贼胜也。察此四难。而明告其病者焉。)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春得肺脉。夏得肾脉者。藏精衰而所不胜乘之也。其至皆悬绝沉涩者。无胃气之资生也。)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夫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者。藏真之神气也。如未有弦钩毛石之象形。而升降浮沉之气不可逆。盖气顺则脉顺。气逆则脉逆。脉随气行者也。)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脉病不相应者。

病胜脏也。故皆为难治。)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实者谓邪气实。虚者谓正气虚。启玄子曰。五实谓五脏之实。五虚谓五脏之虚。杨元如曰。实者谓卒发之病。虚者急虚也。)帝曰。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瞀音茂。心主脉。脉盛、心气实也。肺主皮毛。皮热、肺气实也。脾主腹。腹胀、脾气实也。肾开窍于二阴。前后不通。肾气实也。瞀、目不明也。肝开窍于目。闷瞀、肝气实也。)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脉细、心气虚也。皮寒、肺气虚也。肝主春生之气。

气少、肝气虚也。泄利前后。肾气虚也。饮食不入。脾气虚也。盖邪之所腠。其正必虚。是以邪气盛者死。正气虚者亦死也。)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五脏之气。皆由胃气之所资生。浆粥入胃。泄注止。胃气复也。身汗、外实之邪。从表散也。得后利。里实之邪。从下出也。此言卒发之病。而有死有生也。按此篇论藏真之神。合于四时五行。次序环转。如回则不转。乃失其机。逆传于所胜而死。至于外感风寒。内伤五志。亦各乘其所胜。学人当分作四段看。然又当与玉板论、方盛衰论、病能论、疏五过论、诸篇合参。)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