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本时代评论小册,题为《人性和机器》,是讨论中国手工业的前途的。著者一共四人,费孝通、张荦群、袁方三位先生,都是我现在清华的同事,另外还有一位张子毅先生,是云南大学的社会学教授。

他们对于中国的经济建设,有一个基本的主张,就是在发展机器工业的过程中,不可放弃手工业,他们说:

建设中国的新经济本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单靠大工厂的树立不够,单靠农村工业的复兴也不会够,可是因为现在一般舆论太忽略农村手工业,所以我们愿意提出这个意见。我们深切希望大家不要一口咬定说手工业是绝对没有出路,随之而兴的当然是都市的大工业。也许最切实同时最合宜的出路,却是一个调和的方式,维持多数小工业在农村里,只在农村里容不下的工业,才在都市中发展出来。

在这一段文章里,费先生等显然的把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他们提到“农村工业”,“农村里容不下的工业”,又提到“农村手工业”。到底农村工业与农村手工业是一物二名呢,还是根本上不相同的东西呢?

一 农村工业与农村手工业

我们以为,这两个概念,应该代表两种不同的东西。农村工业与都市工业是相对的,这个概念,表示工业所设立的地点,凡是设立在农村中的工业,就名为农村工业,设立在都市中的,就名为都市工业。农村手工业,是与机器工业相对立的。这个概念,表示工业所用动力的来源,如用的是“有生能力”,就是手工业,如用的是“无生能力”,就是机器工业。农村的工业,可以是手工业,也可以是机器工业。

费先生等的意思,是愿意保持农村中的手工业呢,还是想把机器工业设立在农村中呢?这两个意见是不相同的,在两者之中,费先生等应有所选择。可是我们综观全文,觉得他们有点徘徊,不能当机立断。在有些地方,他们似乎反对保持农村中的手工业,因为他们反对甘地的主张。他们说:

在这里似乎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甘地要印度人走的,若是大家不穿洋布,土布不还是可以维持,农村手工业也就不致崩溃?甘地是从人性出发,来解答东方的共同问题。我们自然同意这是可能的,但是用道德力来控制个人欲望,因而控制经济,至少需要有修养的人才能做得到。从一般人民说,似乎是要求过甚。

可是在另一个地方,他们又说:

我们要安定民生,绝不能抹煞手工业的存在,同时也不能让手工业自生自灭。他甚至将要成为经济计划中一个很缺乏弹性的项目,其他的项目应当和他取得调适。

一方面他们觉得甘地在印度所提倡的办法行不通,另一方面他们却又主张,在中国的经济计划中,手工业是一个很缺乏弹性的项目,别的计划都得来迁就他。到底他们要不要手工业呢?从上面这一段文字看去,他们似乎很爱惜手工业,要努力去保存他,但继着他们又说:

我们主张把机器逐渐吸收到传统工业的社会机构中去,一方面使农村经济得到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使农村工业因机器及动力的应用而逐渐变质。

既然要把机器吸收到传统工业中去,使手工业因机器及动力的应用而逐渐变质,那就是等于说,我们得步先进国的后尘,用机器的生产,来代替人力的生产。等到农村工业已经逐渐的用了机器,已经由用机器而变了质,那时手工业便已被抛弃,被代替了。由这个理论推下去,似乎费先生等的观念,与我们的并无差异。归根到底,手工业在中国是没有前途的,因为他代表着落伍的生产方法,无法与现代化的机械生产方法相竞争。

二 农村的机器工业

工业机械化之后,也就是手工业变了质之后,应当设立在什么地方,是一个很可以研究的问题。假如我们让工业去自然发展,有许多工业会给都市吸去的,因为都市中,特别是交通方便的大都市,确有适于工业生存的优越条件。但是如果我们能将工业的位置,作一有计划的分配,则在原子时代,设立工业于乡村,是有国防上的理由的。原子弹的威力,我们从广岛长崎,已经可以窥见一斑。这两个原子弹对于都市破坏之大,使我们深切的认识,把工业集中于少数都市,从国防的观点看去,实在是很不安全的。现在我们谈分区建设工业,已经是主张工业的分散,而不是主张工业的集中了。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机器工业到了农村之后,可以使农村变质,使农村成为一个更适宜于人类居住的社区。关于这点,英国牛津大学农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奥尔文先生说得最透切。他以为英国乡村,人口只有数百人,希望得到文明社会中人类应有的享受。这种乡村,维持不了一个好医生,也无法成立一个完全的小学。教堂中请不到一个谆谆善诱的牧师,也无法组织一个歌咏队。戏院当然是无法成立,图书馆也不能开张。他以为这种缺点,如政府能有计划的将若干种工业,分散到乡村中去,便可补救。工业到了农村之后,可以发生两种好的影响。第一,谋生的机会加多了,有志的青年,不一定要向都市跑,在乡村中,也可找到他愿意献身的职业。第二,村庄的人口可以加增,现在的小村庄,都可以转变而为一种工农混合的新社区。在这种新社区内,人口决不只数百,可能加到数千或数万。在这种社区中,可以产生新的文化、卫生、娱乐、商业等组织,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以前乡村中那种单调的、寂寞的、寡趣的生活,现在可以改变了。

都市产生了近代机器工业,同时也产生近代文明,以及这种文明赐给人类的各种享受。我们希望机器工业下乡之后,近代文明也连带的下乡,也带给住在乡村中的人民,一种更有趣的生活,更丰富的享受。但是这个观点,似乎是费先生等所不能接受的。他们对于都市的生活,似乎都有点厌弃,似乎都想逃避。他们说:

人不能单独生活的,在单独生活中,会失去生活的意义。人之所以生活是为了别人,没有了对别人的责任,自己的生活意义跟着就会消失。这就是说,个人人格的完整,需要靠一个自己可以扩大所及的社区作支持。自从机器把人口反复筛动之后,他集合了许多痛痒不相关的人在一起工作,在他们之间,只有工作活动上的联系,而没有道义上的关切,现代都市中住着的,是一个个生无人疼,死无人哭的孤魂,在形式上尽管热闹,可是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有的是寂寞。

我们以为这段文章虽然写得很美丽,但是不正确的。农村固然是个社区,都市也是一个社区,所不同的,是前者单纯而后者复杂,前者单调而后者丰富,前者受固有环境的支配,后者多自由活动的余地。一个生长在乡村中的人,他的邻居是祖先早已选好的,他很难搬家,所以不容易选择新的邻居。他的朋友,他的敌人,都是前定的。假如甲村与乙村,数百年来,是常常械斗的,他如生在甲村,只能把乙村看作敌人。他的职业,甚至于与他最亲密的妻子,都是别人替他安排的。在这种情形之下,似乎命运决定了一切,个人的意志,很少活动的余地。可是他如搬到都市中去住,生活的许多束缚,便都得到解脱。欧洲中世纪时,一个农奴,如逃往都市中去住一年,便成为一个自由人。自由是都市中的特色。你可以在都市中,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的妻子,选择自己的邻居,选择自己的朋友。你可以对于自己的生活,照着自己的爱好去安排,而不受固有的物质环境及风俗传统所束缚。所以我们常有一种感觉,就是在乡村中,你是住在一个别人安排如式的环境内,不一定称心顺意。在都市中,选择的范围较广,取舍的机会较多,所以在都市中住惯的人,都不愿再回到乡村中去,连费先生等都包括在内。

都市所以有这种诱人的魔力,除了我上面所说的自由外,还有都市中的文化,较乡村中尤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假如生病,在都市中可以得到好医生、好看护,你如喜欢研究,在都市中可以得到图书馆、试验室,你如爱好艺术,在都市中可以得到同志,彼此观摩。你如喜欢音乐,在都市中可以有各种戏剧、各色娱乐,来投你的所好。都市中对于满足人类欲望的货物与劳务的供给,是乡村所难望其项背的。

我们同意费先生等的说法,个人人格的发展,需要一个社区来支持。但乡村中活动是那么狭,见闻是那么陋,交游是那么寡,如何能够得到人格上各方面的发展?在都市中,一个人的兴趣,可以充分的发挥。他可以对于全国,对于全世界发生接触。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只有在都市的环境中,方能得到充量尽致发展的机会。

我们希望机器工业下乡之后,能改变乡村的环境,使其较近于都市。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机器工业如与农村发生关系,农村是不免要都市化的。这种都市化的结果,假如我上面的分析是不错的,那么对于原来住在乡下的人,是一种贡献,而不是一种损失。

三 机器工业与失业

费先生等对于手工业的留恋,以及对于机器工业的厌恶,多少与他们对于失业问题的看法有关。他们说:

新工业的建设和手工业应该发生什么关系?是否会像以往一般促进手工业的加速崩溃。手工业崩溃不要紧,我们并没有理由去姑息他。可是新工业兴起,是否能解决因手工业崩溃而引起大量人民的失业和贫困的现象?还是攸关民生的大问题,假若不详细探讨,大量失业的发生,会使任何建设计划,在没有完成之前中断的。

照他们的看法,机器工业的兴起,会引起手工业的崩溃,会招致大规模的失业。为避免这种不幸起见,他们提议说:

我们愿意为中国经济建设思考的朋友们,能转过来看看中国经济的传统形态,而发现分散工业在广大农村中,使我们一大部分可以分散的工业,和农村配合,来维持大多数人民生活,是一条比较最切实的出路。

这儿我们要问:我们愿意分散在农村中的工业,是传统的手工业呢,这是新式的机器工业?根据我在上面的讨论,似乎他们很愿意把机器吸收到传统的手工业中去,而使他逐渐变质的,那么他们愿意分散在农村中的工业,乃是新式的机器工业,而不是传统的手工业了。假如机器工业真能造成大规模的失业,那么无论把他设立在什么地方,失业是终不可免的。难道机器工业设立在都市中则引起失业,设立在农村中就可维持大多数人民的生活,而不会引起失业问题吗?

根本上,我们是不同意机器工业招致大规模失业那种说法的。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先,我们得认识失业与转业之别。譬如某人从甲业中被遣散出来,好几个月找不到别的事业,这是失业。假如某人从甲业中出来之后,不久就在乙业中找到工作了,这是转业,而不是失业。我们承认机器工业的发展,有时会造成转业的问题,但不致造成大规模失业的现象。

我们可以先从事实方面考察一下,不要把主观的成见,看作客观的真理。我们愿意发出一个问题,就是在欧美等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就是在以机械的生产,代替人力的生产那一过程中,曾产生大规模的失业现象没有。欧美的社会中,诚然有失业问题,诚然时时有人失业,特别在商业不景气的阶段,但此与机器的发明与利用无关。假如失业问题是机器造成的,那么欧美各国,在工业化之前,其就业的人数,应当多于工业化之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在机器未发明之前,人口不到1000万人,就业的人数不过500万人。假如机器可以造成大规模的失业,那么现在就业的人数,应当不到500万人。可是英国自从工业化之后,人口加到4600万人,就业人数加到2400万人。美国在南北战事之后,才大规模的工业化。在1870年,人口只有3800万人,就业人数,只有1200万人。1940年,美国人口有1亿3000万,就业人数,有4500万。事实证明了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新的职业是逐渐加增的。机器工业,并没有减少就业的人数,反而加增了就业的机会。

我们再从理论上,来说明机器工业何以不会招致大规模的失业。试以织布业为例。今假定在手工业时代,某社区中,每年织布100匹,共用工人100人,每匹售价洋100元。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假定效率加增一倍,100匹布只要50个人便织成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是否有50人便要失业?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假定织布的效率加增之后,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

第一种结果,假定织布效率加增一倍,布价也可便宜一倍,因而市面上对于布的需求,也加增了一倍。以前每人织布一匹,布价100元的时候,市面上可销100匹布。现在每人织布二匹,布价50元的时候,市面上可销200匹布。在每人织布两匹的效率下,织布工人还需要百人,并不发生失业的问题。

第二种结果,假定在同样的效率及价格之下,市场上的需要,加增了三倍。以前只销100匹布,现在因布价便宜,销到300匹了。假如每人织布的效率,还是两匹,那么300匹布的生产,便需要150人。在这种情形之下,织布工人不但不会失业,织布业中,因利用机器的结果,还得添新工人。

第三种结果,假定在同样的效率及价格之下,市场上的需要,虽有增加,但只加了50%。以前销了100匹,在新的状态之下,却销了150匹。假如每人织布的效率,还是两匹,那么150匹,只需要75个工人,似乎有25个工人要失业了。但是我们如细加思索,就可知道这25个人,也许要转业,可是不会失业。因为照上面的假定,在手工业的生产效率之下,每匹布的价格是100元,100匹布的总值是10000元。在机器工业的生产效率之下,每匹布的价格是50元,150匹布的总值是7500元。以前社区中的购买力,有10000元花在布匹上面,现在只有7500元花在布匹上面了。余下来的2500购买力,非用于消费,即用于投资。这种新的消费与投资,都是可以创造新的职业的。这种新的职业,便可安置从织布业中遣散出来的25个工人。

上面这个分析,只有一个假定,就是生产效率加增的时候,生产出来的货品,其价格有下降的趋势。这个假定,有许多事实可以说明,在理论上也有其必然性。因为货品的成本,最主要的是工资,生产效率加增,每一件货品上所花的人力,必然减少,因而成本必能降低。成本降低之后,在竞争的经济社会中,价格也一定随之下降。事实方面,我们可以举一个很显著的例子。英国的纺纱业,是机械化最早的工业。在手工业时代,每纺一磅纱,要费一先令二便士,到了1840年,一磅纱的成本,已跌到一便士了,而且机器纺出的纱,较手工纺出的,货色还要好些。这是物美价廉的一个好例子。

四 结论

总括我们上面的讨论,可以得到三点意见:

(一)机器生产,是效率高的生产,手工生产无法与之竞争,因之在中国工业化的过程中,手工业一定是逐渐衰微,而终于消灭。

(二)机器工业,可以设立于都市,也可以设立于农村。工业分散到农村之后,不但适合国防的要求,也可改进农村的生活,提高乡村人民的享受。

(三)机器工业的出现,并不产生失业问题。从历史的材料看去,利用机器的国家,都能随机器的发展,加增就业的机会。从理论方面看去,生产可以产生收入,收入非用于消费,即用于投资,两者都是可以产生职业的。机器工业既是生产的,所以他也是造业的,而不是消灭职业的。但机器工业的发展,有时造成转业的必要,则是无可讳言的。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