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①,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②。

今译

圣人之道不会背离百姓的日用伦常,凡是和百姓的日用伦常背离的,都称作异端。

简注

①百姓日用:出自《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②异端:《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实践要点

1. 儒家功夫讲究“下学上达”(学习的内容不艰深,但是修得的境界很高),功夫并不难入手。《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是一条大路,大部分人都能行得通,这是“费”(宽广)。同时君子之道做到极致又非常精深隐微,这是“隐”。即便是愚昧的普通百姓,把君子之道告诉他,他也能懂,让他做,他也能做。但是要做到位,做到家,即便圣人也不能做得充分。

所以孔子感慨:“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天下国家的财富可以平均,爵位俸禄可以推辞,刀刃上可以走路,中庸也不能做到。

比如父母养育我们,倾尽心血,我们应当对父母多一点耐心,不能对父母不耐烦。就这一条,告诉别人,别人都能懂。让人对父母有耐心,他也能发自内心对父母多一点耐心。然而要他一直如此,把这个事情做到极致,这就太难了。修行很高的人,在亲人面前,也都可能有乱了方寸、缺乏耐心的时候。中庸,中正而又庸常。在最平庸的百姓日用中,最能体现中庸的精神。

2. 我们刚刚开始做功夫,从修身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情,常常能看到别人的问题。进而在家庭生活中,越发觉得家人言行上有各种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和家人之间会产生隔膜,甚至,家人觉得我们怪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是我们功夫出了差错。如果功夫没有差错,我们一定会让家人觉得更加舒服,而不是觉得怪异。常人和修行得好的人相处,无论是交谈还是共事,会觉得别人处处为自己考虑,会觉得如沐春风。

如果我们的修行越来越好,我们会越发看得到别人身上的善,也越发能够理解别人的过失。一个总是出口伤人的人,我们难道不为他生命的逼仄而感到同情吗?难道不希望他活得更加幸福吗?所以,修身越久,越觉得身边的人可爱,越是和身边人气息相通。整个家庭,都充满着幸福仁爱的气息。儒家修行追求万物一体,如果修着修着,感觉与世隔绝,只觉得世界十分污浊,一心想离群索居,这很有可能学了“假的儒学”,学成了异端。

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知,便不失,百姓不知,便会失。

今译

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条理,也就是圣人的条理。圣人确知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条理,便不会失去这些条理。百姓意识不到日常生活中的条理,便常常失去条理。

实践要点

1. 人不是平白无故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人一生下来就处在一个条理之中,甚至人还没有出生,就已经在一个条理之中。人去世后,这个条理依然还在。母亲十月怀胎的时候,全家人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母亲,不让她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全家人满怀期待,做着各种准备,迎接这个生命。所以,早在婴儿啼哭之前,人便已经处在一个人伦的条理之上,处在一个感情的网络之中。这个网络,是人无法选择的,是人生命最初的土壤、源流。儒家认为,这个条理,最重要的是亲子兄弟之间的情谊,所谓“孝悌慈”。心斋先生开启的泰州学派,十分重视“孝悌慈”。由孝悌慈展开的人生的条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自圣贤以至于凡愚,都是一样的。

2. 百姓日用的条理,太寻常了,是故往往为人所忽视。人追求知识、能力、财富、地位,把这些事情看得重,而把百姓日用之中的条理看得轻。人不知不觉地,失去了与生俱来的条理。原本自己是父母的骨肉,却和父母变得生疏,气息不通,观念差别很大,难以交心通气。寻常百姓不重视这个日用条理,以至于生命失去了条理,而陷入名利的网罗之中。这就是“百姓不知,便会失”。

3. 百姓日用的条理,常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显现,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它的显现频率并不高。还有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按照这个合于道的条理来生活。他有遗憾自己不孝顺的时候,但是几乎没有真正孝顺过。他应该遗憾,并且,他的人生只有在遗憾的时候是合乎“条理”的。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真正把握住这个条理,很不容易。即便是最寻常的孝敬父母,都需要我们相当努力地去修行。百姓日用,寻常的家庭生活,这是最复杂的道德处境。我们觉得官场复杂,商场复杂,可是一个小家庭,三五个人,都可以写好几本长篇小说。

人伦日用在古人看来是最复杂的一件事。一个小家没几个人,其中多少期待、要求、嫉妒、欲望、控制、压抑。正因为是家人,所以所有的欲求都缺少自制,“家”也就成了一个最为复杂的道德处境。如果能把家里的事情解决好了,治理天下都不是难事。尧治理天下也是从“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开始的。尧把九族治理好了,“九族既亲”,就可以“平章百姓”了。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也是在家庭日用中考察舜的德行能否成为君王。我们现在不觉得家庭的事是多么大不了的事,甚至抱怨家里“不必要的纠纷”耽误了自己的工作,所以闭着眼睛认为百姓日用没什么复杂的。很多人不解:我把一个大公司都治理得那么好,为什么家里管不好?这个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家庭是顶复杂的。我们忽视了很多问题,看轻了很多问题,掩盖了很多问题。而心斋先生把“百姓日用之条理”与“圣人之条理”等同起来,给我们指出了修身的关节点。

三、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

今译

圣人治理天下,只是在处理家常事。

实践要点

1. 家常事真正做好了,大到治理国家,小到管理一个企业,都不成问题。《孝经》讲:“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如果把对父母的“孝”,对兄弟姐妹的“悌”,做到极致,人便和天地精神相通,人性的光芒可以照耀天下,没有行不通的地方。

2. 家常事较之别的事情有其特殊性。家常事更加接近我们生命的根源。家常事,按照泰州学派的讲法,就是孝悌慈。譬如“慈”,一个父亲,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人生,他会竭尽所能,学习、工作。“慈”是他做事情最为强大的动力。

人做事情的动力有很多,有一部分是个人欲望的满足,还有一部分就是家常事的推动,孝悌慈的推动。

再比如孝。很多家长、老师,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就拿很多利益诱惑他,说,成绩好了,以后可以做官,可以住大房子,不被生活所迫。也许孩子原本对名利权势没有那么大的渴望,就这么说着说着,孩子便有了功利心了。这个功利心驱使他造成的学业上的成功,其副作用不言而喻。与此同时,还有一套说辞与这种功利诱惑相配套,即:“孩子,你学习不是为了爸爸妈妈,是为了你自己。”

实际上,孩子天性喜欢自由,不喜欢舒服。现在的教育环境,很难让孩子喜欢。孩子学习的动力中,最为正当的不是个人私欲的满足,而是为了让父母安心。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有好成绩,他知道,他没有好成绩的时候,爸妈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孩子出于孝心而努力学习,远远比孩子为了自己学习,要顺畅得多。

气的顺畅很重要。孩子的赤子之心,原本和功利心不同。大人看来,为了以后升官发财学习很顺畅,而对孩子来说,为了升官发财学习,心里是不顺畅的,是违背自己心意的。而为了父子之情母子之情、为了家人的期待而学习,相对来说,孩子心里要顺畅得多。这就是气的顺畅。在家中,是孝悌慈的气,在学校也是孝悌慈的气,这个气息贯穿生命的终始。这就是:“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时候,处理家中事,和处理单位的事,乃至于处理国事,都是同样的气息。这样,人就是统一的,不会出现两面人,出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长戚戚、患得患失的状态。

四、或问“中”。先生曰:“此童仆之往来,‘中’也。”曰:“然则百姓日用即‘中’乎?”曰:“孔子云:‘百姓日用而不知。’①使非‘中’,安得谓之道?特无先觉者觉之②,故不知耳。若‘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之谓之仁’,有所见便是妄,妄则不得谓之‘中’矣。”

今译

有人问心斋先生,什么是“中”。心斋先生说:“眼前这位童仆来来往往侍奉大家,一切都自自然然的,就是‘中’了。”那人继续问:“按您这么说,那么百姓日用就算是‘中’了?”心斋先生说:“孔子说,道这个东西,‘百姓日用而不知’。如果‘百姓日用’不是‘中’的话,那么孔子怎么能说它是道呢?百姓每天都在运用道,只是没有先知先觉的人启发他们,他们自己不能觉知到罢了。相反,‘智者看到道,就认为道是智慧’,‘仁者看到道,就认为道是仁爱’,这就是把道看为一样固定的东西,落入迷妄了。迷妄,就不能叫做‘中’了。”

简注

①《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②《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实践要点

中的意思是不偏不倚。这是儒学里很核心的观念。《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不偏不倚这种德行,是天下的根本,其余则是枝叶。这个根本不牢靠,枝叶一定会枯竭。同时这个根本又和我们的本性相合。《中庸》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只要我们为人真诚,由着自己的真心主宰自己,那么我们不用勉励自己,强迫自己,自然而然就是中道。我们不用苦思冥想,就能得到中道的状态。由着自己的真心,就能安顿在中道上,不花一点力气,这就是圣人。这种不费一点力气,与中道恰巧吻合的状态,就是从容中道。

童仆往来,非常从容,不假人力安排思索。这个状态,恰恰最合中道。心斋先生说,圣人是肯安心的凡人,凡人是不肯安心的圣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五、愚夫愚妇与知能行①便是“道”,与鸢飞鱼跃②同一活泼泼的,则知“性”矣。

今译

最寻常的百姓,能够理解、能够实践的,那就是“道”。鸢鸟在天空中翱翔,鱼儿在深渊中腾跃,天地是一片活泼泼的样子。如果我们和天地一样活泼泼的,那么我们也就知道“性”是什么了。

简注

①愚夫愚妇与知能行:化用《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②鸢飞鱼跃:引自《礼记·中庸》(《中庸》引自《诗经》):“《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实践要点

初学者,做功夫容易变得刻板,过于严肃。原先,和乡里亲戚有说有笑,谈一些功利色彩很重的话,并没有觉得多么不好。现在,遇到这样的情况,心里便有抵触,便不能和原先那样,和大家谈笑风生。修身,绝对不是让人变得和周围人难相处的。

和爱谈金钱、权势的乡人相处,这里面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很好的一面。乡人对我的关心,这是可贵的。乡人聚在一起,整个人洋溢着一种活力,觉得生活很有滋味,这种生趣,也是很好的。我们要多体会这种乡情,这种生趣。这些东西,也许是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所无福享有的。

这乡情,这生趣,让我陶醉。我整个人洋溢出一种幸福的气息。别人看到我的样子,他知道我是幸福的。这时候,乡人说一些庸俗的话题,我不掺和其中。别人最多觉得我迂腐,但是能感受到我内在透露出的幸福和喜悦。我和乡人气息是相通的。乡人不会觉得我难以相处。

天地本身就是活泼泼的。再俗气的地方,也不缺生意和活力。如果我们时时体认这个“活泼”,做功夫便有事半功倍之效。“道”也好,“性”也好,都是活泼泼的。

六、此学是愚夫愚妇能知能行,圣人之道,不过欲人皆知皆行,即是位天地、育万物①。

今译

我们讲的这个学问,是最凡愚的老百姓都能领会、都能做到的。圣人之道,不过是希望人人都能领会这个学问、践行这个学问。这就是让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得以化育。

简注

①位天地、育万物:出自《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实践要点

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追求个人的德行,实为一件事情。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是真正幸福的人。

然而修身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个人的幸福,当然也不只是为了个人德行的成长。

如果修身只是为了个人德性的增长,归根结底是出于“私”。由私心出发,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德性。比如杀鸡这件事,孟子说,“择术”(选择我们做的事情)不可不慎,又有“君子远庖厨”的说法。杀鸡的时候,人需要承受一个生命在自己的刀下痛苦挣扎,所以需要压抑自己的恻隐之心。是故,从修身的角度,我们要避免这样的事情。这是一种“仁术”。逢年过节,家里杀鸡,对于做功夫的人来说,我们再怎么不忍心,也应该自己去杀鸡,而不是让父母杀鸡。既然知道杀鸡这样的事情违背人的恻隐之心,那我们就应该自己消化这个伤害。如果为了修身,拒绝杀鸡(家人只好自己杀鸡),这种行为,其自私的害处远远大于维护恻隐之心的好处。因而我们修身需要有个“共修”的意识,有时候,别人德行的进步,远比自己德行的进步,更使自己开心。不存在一个孤立的个体在修身,至少也是一家人一起修身。家人德行上出了什么问题,作为家人,我必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随着修身功夫的深入,人越来越体会到,修身不是自己一个人在修,而是一家人在修,一乡人在修,一国人乃至天下人在修。心斋先生的弟子说:“先生每论世道,便谓自家有愧。”这里可以看出心斋先生的功夫。

发挥自己的良知,这是愚夫愚妇都可以做到的。贤人不分自己和家人、乡人,所以贤人发挥的是一家一乡人的良知。圣人必使家人乡人都能发挥自己的良知,才能安心。圣人与万物同体,把万物视作自己。圣人发挥自己的良知,就是在安顿万物。这也就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个时代,人往往没有修身的意识,并不觉得君子非做不可。机缘巧合,人有了一个要做君子的强烈的愿力,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再关注外在的得失荣辱,转而关心我们内在的德行。此时,我们难免还有一个私心——想着自己德性提高。再修身一段时间,渐渐发现,心中想的是身边人如何能好,这个世界如何能好。自己终日所作,都是为了他人考虑。就连自己对经典的学习都是为了让父母更好、让世界更好。这又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到了这一层突破,人生的道路一下子会宽广很多。比如,在家庭中,当我所做的一切,我全部的人生努力,都是为了家人。我自己是一家人中最为勤劳刚健的,同时自己没有任何欲求。这样一种人生状态,最为快乐自在,最没有遗憾。

愚夫愚妇,是日用不知;贤者有百姓日用的那一面,也有对道的认识,日用且知;圣人则欲人皆知。虽然三种境界不同,而这个“知”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良知,就是孝悌慈。

七、往年有一友问心斋先生云:“如何是‘无思而无不通’①?”先生呼其仆,即应。命之取茶,即捧茶至。其友复问。先生曰:“才此仆未尝先有期我呼他的心,我一呼之便应,这便是无思无不通。”是友曰:“如此则满天下都是圣人了?”先生曰:“却是日用而不知。有时懒困着了,或作诈不应,便不是此时的心。”

今译

往年有一位学友问心斋先生:“怎样才算是‘无思而无不通’呢?”

心斋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叫了一声仆人,仆人立即就应答了一声。心斋先生吩咐仆人上茶,仆人就捧着茶来了。

这位学友又问了一遍。心斋先生回答说:“刚刚那个仆人在我叫他之前,没有一个期待我叫他的心(无思),而我一叫他就答应了(通),这就是无思无不通。”

这位学友说:“照您这么说那么满天下都是圣人了?”

心斋先生说:“确实满天下都是圣人。只是天下人每天运用着一颗和圣人相同的心,却没有意识到。有时候,他们懒散、疲乏了,或者装着没听到我叫他,此时他的心就不是当下的一颗随感随应、无思而无不通的心了。”

简注

①无思而无不通:出自周濂溪先生《通书》:“《洪范》曰:‘思曰睿,睿作圣。’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此,诚动于彼,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故思者,圣功之本,而吉凶之几也。《易》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又曰:‘知几,其神乎!’”意为:没有思索,但没有一件事情不能通达,类似《中庸》所说的“不思而得,不勉而中”。

实践要点

人如果没有私欲掺杂,便是耳聪目明。这时候人的心非常寂静,同时又非常敏锐,所谓“惺惺寂寂”、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谓“静而无静,动而无动”(心中宁静,但是不死沉,心中很敏锐,但又不为外物所扰动)。这是我们做功夫要追求的状态。而普通老百姓就常有这种状态,只是这个状态常常转瞬即逝。而做功夫就是要使自己常常处在这个状态。

人在这样一个状态时,无思无不通。因为无思,也就是没有任何人为的安排、造作,所以这时候人是直心而行的,只是在发挥自己的良知。孟子讲养浩然之气的办法,就是“以直养而无害”,直心而行就是在养气,只要直心而行,不去妨碍本心发用,那气量就会越来越壮大。气息越来越壮大,越来越有力,那么人就愈加不会为私欲所困扰,越容易直心而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生命上升的良性循环。

所以常常被私欲困扰缠绕没有关系。人总有真诚的时候,总有良心发现的时候,总有直心而行的时候。只要有一次直心而行,我们的气量就增加了一次。这周我一天有十分钟时间直心而行,那我就养了十分钟的气。而下周我有十五分钟时间直心而行,这便是进展。我们只要把握住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思无不通的时刻,不去轻视它,好好存养它,也不急于求成,那么它就会由微至盛。如果修行到几乎每一个念头都是“无思无不通”,所谓“念念致良知”,那就接近圣人的境界了。

心斋先生所指点的功夫,可以从愚夫愚妇做到圣人,可谓彻上彻下。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