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云寺沙门圆晖述

  粤烛天下之幽者。其惟赫日乎。鼓万物而成者。其惟颽风乎。匡大教而济时者。其惟菩萨乎。爰有大士。厥号世亲。弘道于五天。制论于千部。光我师之正躅。解外道之邪纷。功无得而详也 千部之内。俱舍论是其一焉。斯乃包括六足。吞纳八蕴。义虽诸部。宗唯以正。故得西域学徒。号为聪明论也 至如七支无表之说。作传律之丹青。三科蕴界之谈。与弘经为润色。光光佛日。寔在兹焉 有正议大夫。晋洲刺史贾曾。惟公特禀异气。别授精灵。文盖云间。声雄日下。器宇冲邈。容止清闲。盖缙绅龟镜之士也 公前任礼部侍郎。省司多暇。归心正法。乃相命谈义。遂请造略释 有大圣善寺。怀远律师者。清以戒珠。凉以风仪。既勤勤于法门。亦孜孜以劝诱。志存兼济。故有请焉 在圆晖多幸。遭兹像化。咀以真诠。狎以兰室。喜朝闻于夕殒。荷严命以斯临。课以庸虚。聊为颂释。删其枝叶。采以精华。文于广本有繁。略叙关节。义于经律有要。必尽根源。颂则再牒而方释。论乃有引而具注。木石以销。质而不文也。冀味道君子。义学精人。披之而不惑。寻之而易悟。其犹执鸾镜而鉴像。持龙泉以断物。盖述之志矣。愚见不敏。何必当乎。庶通鉴之士详而正焉 将启论端。六门分别。

  第一明论缘起。二释论宗旨。三明藏所摄。四翻译不同。五略解品题。六广释文义。

  初明论缘起者有二。一明本缘起。二明别造意。本缘起者。自迦叶遁形于鸡足。末田乞地于龙宫。虽大义少乖。而微言尚有。洎乎尊者鞠多。道不继于三圣。摩诃提婆。乱真言于五缘。二部分宗。诤兴于摩揭提国。五百罗汉。飞来于迦湿弥罗。一切有宗兴兹国矣 佛涅槃后。四百年初。健驮罗国。有王名迦腻色迦。其王敬信尊重佛经。味道忘疲。传灯是务。有日请僧入宫供养。王因问道。僧说莫同。王甚怪焉。问胁尊者曰。佛教同源。理无异趣。诸德宣唱。奚有异乎 尊者答曰。自五梦不祥。双林现灭。百有余载。诸部肇兴。虽复万途。津梁一揆。是故大圣。喻折金杖。况以争衣。争衣则衣终不破。斫金则金体无殊。是故依之修行。无不皆成圣果 王闻此语。因为问曰。诸部立范孰最善乎。我欲修行。愿尊者说。尊者答曰。诸部懿典。莫越有宗。王欲修行。宜遵此矣 王曰。向承嘉旨。示以有宗。此部三藏。今应结集。须召有德。共详议之。于是万里星驰。四方云集。英贤毕萃。凡圣极众。既多烦乱。不可总集为遂简凡僧。唯留圣众。圣众尚繁。简去有学。唯留无学。无学复多。不可总集。于无学内。定满六通。智圆四辩。内闲三藏。外达五明。方堪结集。故以简留。所简圣众。四百九十有九。王曰。此国暑湿。不堪结集。应往王舍城中。迦叶结集之处。不亦宜乎。胁尊者曰。王舍城中。多诸外道。酬答无暇。何功造论。迦湿弥罗国。林木郁茂。泉石清闲。圣贤所居。灵仙游止。复山有四面。城唯一门。极坚固矣。可结集矣。于是国王。及诸圣众。自彼而至迦湿弥罗。到彼国已。缘少一人未满五百。欲召世友。然世友识虽明敏。未成无学。众欲不取。世友顾圣众曰。我见罗汉。视之如唾。久舍不取。汝何尊此。而弃我乎。我欲证之。须臾便获。遂于僧众。便立誓言。我掷缕至空。缕下至地。愿我便证阿罗汉果。缕未下空。诸天接住。语世友曰。大士方期佛果。次补弥勒。三界特尊。四生攸赖。一何为此小缘。而欲舍斯大事。于是圣众。闻此空言。顶礼世友。推为上座。于是五百圣众。初集十万颂。释素怛缆藏。次造十万颂。释毗奈耶藏。后造十万颂。释阿毗达磨藏。即大毗婆沙是也。世友商确。马鸣采翰。备释三藏。悬诸千古。法云重。布于遐方。佛日再晖于沙界。传灯之盛。斯之谓焉。五百罗汉。既结集已。刻石立誓。唯听自国。不许外方。敕药叉神。守护城门。不令散出 然世亲尊者。旧习有宗。后学经部。将为当理。于有宗义。怀取舍心。欲定是非。恐畏彼师情怀忌惮。潜名重往。时经四载。屡以自宗。频破他部。时有罗汉。被诘莫通。即众贤师。悟入是也。悟入怪异。遂入定观知是世亲。私告之曰。此部众中。未离欲者。知长老破。必相致害。长老可速归还本国。于时世亲至本国已。讲毗婆沙。若一日讲便造一偈。摄一日中所讲之义。刻赤铜叶。书写此偈。如是次第。成六百颂。摄大婆沙。其义周尽 标颂香象。击鼓宣令云。谁能破者。吾当谢之。竟无一人能破斯偈。将此偈颂。使人赍往迦湿弥罗。时彼国王。及诸僧众。闻皆欢喜。严幢幢盖。出境来迎。标颂香象。至国寻读。谓弘己宗。悟入知非。告众人曰。此颂非是专弘我宗。颂置传说之言。似相调耳。如其不信。请释即知 于是国王。及诸僧众。发使往请。奉百斤金。以申敬请。论主受请。为释本文。凡八千颂。寄往果如悟入所言。此是第一明本缘起也。

  第二明造论意者。大意有三。一为众生断烦恼故。二欲令智者慧解深故。三弘持正法。令久住故。断烦恼者。欲令众生出三有故。有情沉沦。由惑未灭。欲求出离。须断惑缘。断惑正因所谓净慧。论正诠慧。论主因之故制斯论。故下文云。何因说彼阿毗达磨。举颂答曰。由惑世间飘有海。因此传佛说对法故。知造论为断烦恼 第二生慧解者。斯论乃四含幽键。六足玄关。法相川源。义门江海。文清清兮。玉润理明明兮。月花启学人之昧心。发智者之明慧。故下文云。我于方隅。已略说。为开智者慧毒门 如身少破。著少毒药。须臾毒气。遍满身中。此论亦然。开少慧门。诸有智人。能深悟入。如似毒门。名慧毒门。聪明论名。因兹起也。

  第三弘持正法者。自青莲罢笑。白毫掩色。邪徒纷纠。正法陵迟。雨众三德之谈。米斋六句之说。残我花苑。泊我清流。论主方欲扫彼邪云。光斯佛日。制论之意其在兹乎。故下文云。上来所说。种种法门。皆为弘持世尊教法 又三藏教兴。皆有四意。故婆沙云。说素怛缆藏。依力等流。一为众生得增上心。学论道故。二为众生。种种杂说故。三令众生种善根故。四为众生未入正法。令入正法故。说毗奈耶藏。依悲等流。一为众生得增上戒学论道故。二为众生说诸学处故。三为众生已种善根者。令相续成就故。四令已入正法者。受持正法故 说阿毗达磨藏。依无畏等流。一为众生得增上慧学论道故。二为分别诸法自相共相故。三为已成就者令得正解脱故。四为已受持学处者。通达诸法真实相故 又依婆沙。有七意造论。一为饶益他故。为令有情于佛圣教。无倒受持。便得悟入甚深法性。譬如有人为饶益他。于黑闇处。燃大明灯。令有目者见种种色 二为破无明闇故。如灯破闇能发光明。造论亦尔。破无明闇。发智慧明 三为显无我像故。譬如镜面极善磨莹种种相现。论亦如是。分别法相。令无我像分明显现 四为度生死河故。如牢船筏百千众生。依之无畏。度至彼岸论亦如是。佛及有情。依之无畏。到涅槃岸 五为照契经等故。如人执炬则见众色。而无迷乱。论亦如是。照契经等义。而无迷乱故 六为观察善等诸法故。如别宝人识金刚等宝。论亦如是。分别善等诸法故 七为显诸大论师。不倾动故。如妙高山。踞金轮上。一切猛风不能倾动。诸大论师亦复如是。轻毁邪论。不能摧伏故。

  第二明论宗旨者。自教迹区分。部成十八。所立宗旨。固非一家。如一说部大众部.鸡胤部.说出世部。此四奉宗。一切诸法。无非是假。但有言说 若经部宗。立一切法。少分实有。多分是假 若萨婆多宗。一切有法。为所奉宗。计有不同。总有四说。一类。二相。三位。四待。言类者。尊者法救。作如是说。由类不同。三世有异。谓从未来。至现在时。舍未来类。得现在类。若从现在。流至过去。舍现在类。得过去类。但类不同。非体有异。如破金器作余物时。形虽有殊金色无异。言相者。尊者妙音。说相不同。三世有异。谓法在过去。正与过去相。合而不名为离现未相。以过去相显但名过去也。现在正与现在相。合而不名为离过未相。未来正与未来相。合而不名为离过现相。随显得名。准过去说。言位者。尊者世友。说位不同。三世有异。未作用位。名为未来。正作用位。名为现在。作用谢位。名为过去。至位位中。作异异说。如运一筹置在一位名一。置百位名百。置千位名千。历位有别。筹体无异。言待者。尊者觉天说待不同。三世有异。待谓观待。前观于后。名为过去。后观于前。名为未来。观待前后。名为现在。如一女人。名女名母。观母名女。观女名母。论主评云。法救执法有转变故。应置数论外道朋中。以数论宗。执法有转变故也。妙音所立。世相杂乱。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觉天所立。世还杂乱。一世法中。应有三世。谓过去世。有多刹那。前后刹那。应名去来。中名现在。未来现在。类亦应然。故此四中。第三世友。立世最善。依经部宗。过未无体。唯现世有 今详世亲著论宗旨。有其两种。一者显宗。即一切有。故下文云迦湿弥罗议理成。我多依彼释对法。既言依彼释对法藏。故知此论。有部为宗。二者密宗。所谓经部。故下文云。经部所说。不违理故 此一部论。多将经部。破萨婆多。故知世亲。密意所许。经部为宗。此上不同。第二明宗旨竟。

  第三明藏所摄者。藏有三种。一素怛缆藏。此翻为綖。或名为经。正诠于定。二毗奈耶藏。此称调伏。正诠于戒。三阿毗达磨藏。此言对法。正诠于慧。于此三中。此论即是阿毗达磨藏摄 问为唯一藏摄。亦通余二。答顺正理第一云。诸有素怛览。及毗奈耶所有穷理问答。皆是此中阿毗达磨藏摄。

  第四明翻译不同者。此论翻译。总有两时。初即陈朝。后居唐代。陈朝三藏真谛法师有于岭南。译成二十二卷。大唐三藏。永徽年中。于慈恩寺。译成三十卷。翻译不同。非无所以。由前译主未善方言。致使论文义在差舛。至如无为是因果。前译言非。现法无非得。昔翻云有。大唐三藏音善两方。译义无差。缀文不谬。由使怀疑之客。得白玉于青山。伫决之宾。获玄珠于赤水。由是此论。译有两时。

  第五略释品题者。阿毗此云对。达磨此云法。俱舍此云藏。谓无漏慧。名之为对。对有二义。一者对向。谓对向涅槃。二者对观。谓对观四谛。法有二种。一胜义法。谓是涅槃。二法相法。通四圣谛。释法名者。一则轨生物解。二乃能持自性。故名为法 言对法者。谓无漏慧。名之为对。四谛涅槃。名之为法。此无漏慧。名对法者。法之对故。名为对法。是依主释。依光法师对与法俱通能所。下文当释 藏有二义。一者包含。二者所依。言包含者。犹如篑箧。此论包含发智论等诸胜义言。故名为藏。发智论等名为对法。俱舍名藏。而非对法。然今此论。名对法藏者。对法之藏故。名对法藏。依主释也 言所依者。正理释云。藏或所依。犹如刀藏。引彼义言。造此论故。以对法藏。名对法藏。光法师释云。鞘名刀藏。刀所依故。言刀名藏。取鞘藏名。以有藏故。名为刀藏 彼发智等。是此所依。所以然者。谓引彼义言。造此论故 彼发智等。名为对法。此论所依故。亦即是藏 今俱舍论。名对法藏者。全取本论对法藏名。有对法藏故。名对法藏。是有财释。宝法师云。藏或所依。犹如刀藏。此正理文。但释藏义。未辨有财。正理下文。以对法藏故名对法藏。此文方释有财。光法师说刀名藏。作有财释。谬之甚矣 释对法藏中。无持业释者。谓世亲论主。不欲自取其功。推能于本故也。

  第六广释文义者。就中有二。一别释品名。二依文正解 就别释品名。复分为二。一正释品名。二明品先后。言正释品名者。族义持义性义名界。此品广明。故名分别 问此品亦明蕴处。何故以界标名。答此品广。以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故。以界标名。蕴处不尔。故不标也 二明品先后者。此颂上下。总有八品。一界品。二根品。三世间品。四业品。五随眠品。六贤圣品。七智品。八定品。破我一品。无别正颂。故此不论。初二品总明有漏无漏。后六品别明有漏无漏。总是其本。所以先说。依总释别。所以后说 就总明中。初界品。明诸法体。根品明诸法用。体是其本。所以先说。依体起用。故次明根 就别明六品中。初三品别明有漏。后三品别明无漏。有漏可厌。所以先说。厌已令欣无漏。所以后说 就别明有漏中。世品明果。业品明因。随眠品明缘。果粗易厌。所以先明。果不孤起。必藉于因。故次明业。因不孤起。必待于缘所以后明随眠 就别明无漏中。贤圣品明果。智品明因。定品明缘。果相易欣。所以先说。果必藉因。故次明智。智必待缘。故后明定。

  从此第二。依文正解者。将释此颂。略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夫圣人造论。必有由致。故初明序分。序分既讫。当有所陈故。次明正宗。宗义已彰。劝物修学故。后有流通。初三行颂。是序分。次有六百行颂。是正宗。后四行颂。是流通分。就序分中。文分两段。初有四句颂。正明序分。后有八句。随难别解。且初正明序分。四句者。颂曰。

  诸一切种诸冥灭  拔众生出生死泥

  敬礼如是如理师  对法藏论我当说

  释曰。此之四句。正明序分。就此序分。复分两段。一归敬序。二发起序。即前三句。是归敬序。第四句是发起序。就前三句。初两句明佛三德。第三句指德归敬 初诸字明所归敬。次十三字明佛三德。诸者谓诸佛。故论云。诸言所表。谓佛世尊。后十三字中。前有六字。明自利德。后七字明利他德。一切种诸冥灭者。自利德也。冥有二种。一者一切种冥。二者诸冥。一切种冥名不染无知。诸冥是染污无知。此二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说为冥(外境名实义内心名真见)一切种者。不染无知。种类无边。名一切种。障一切法。不能悟解。是不染无知。故种类多也 不染无知。劣慧为体。三性门中。善无记摄。体非烦恼。故名不染。于境不悟。称曰无知。无知即不染。名不染无知持业释也。亦名习气。数习烦恼。所成气分。习之气故。名为习气。唯佛永断。二乘犹有。故论云声闻独觉。虽灭诸冥。以染无智毕竟断故。非一切种。所以者何。由于佛法极远时处。及诸义类。无边差别。不染无知。犹未断故 解云。佛法者。佛所知法。即极远时等是也。八万劫外。名极远时。三千界外。名极远处也 诸冥者是染污无知。诸谓诸境。即四谛修道。五部境也。五部非一。故名诸境。冥者即是见修所断。一切烦恼。以此烦恼覆障诸境。故说为冥。染污无知。无明为体。烦恼不净。名为染污。于境不悟。故曰无知。无知即染污。名染污无知。持业释也 颂言灭者。灭有二灭。一择灭。二非择灭 一切种冥灭。是非择灭。由佛世尊断一切种冥。证不生法。故名非择灭。此言证者。是不染无知。胜缘阙位。得非择灭。名为证也。由断此冥。获一切智。能知一切种类法。故智德圆满 诸冥灭者。即是择灭。由佛世尊断烦恼冥。证不生法。名为择灭。断德圆满故。颂灭字通二灭也。智德是佛身中。智慧为体。断德是佛所证。择灭为体。灭名为断。由断显故 拔众生出生死泥者。叹利他德也。一切众生。于生死泥。沦没无救。世尊哀愍。随授所应正法教手。拔济令出。此是恩德。大悲为体 言众生者。有众多生死故也。言泥者。有漏业。烦恼异熟果为体。烦恼如水。业异熟如土。由此相参。成生死泥 敬礼如是如理师者。指德归敬。稽首接足。故称敬礼。诸有具前自他利德。故云如是。即如是者。指前三德也 如理师者显利他德。益物为胜。故别标敬 由佛世尊能方便说如理正教。拔济众生。名如理师。上来归敬序竟。

  对法藏论我当说者。是发起序。为发起论端故也 教诫学徒。故称为论。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诫是诫勖。令人断恶。断恶修善故名教诫。其对法藏。邻次当辨。我当说者。五蕴假者。目之为我。当说之言简已正说。

  从此第二。随难别解。此复分三。一释对法。二释藏。三明说意说人。且初第一。释对法者。颂曰。

  净慧随行名对法  及能得此诸慧论

  释曰。净慧随行名对法者。明胜义对法也。净慧者。谓无漏慧。离缚名净。简择称慧。净慧眷属。名曰随行。慧相应心。及受想等。诸心所法。四相及得。道共无表。此等诸法。是慧眷属。随慧行故。名曰随行。如是净慧。及与随行。通摄五蕴。名为胜义阿毗达磨。此五蕴中。言色蕴者。道共戒也。受想蕴者。随行中受想心所也。行蕴者。除受想外诸余心所。四相及得也。识蕴者。慧相应心也 言胜义者。无漏名胜。实体称义。胜即是义。名为胜义。胜义即对法。名胜义对法。持业释也 及能得此诸慧论者。此明世俗对法。颂文诸字。通在两处。一则诸慧。二则诸论。慧论非一。故名为诸。此诸慧论是有漏法。名为世俗。此者无漏净慧也由彼诸慧诸论。方能得此无漏净慧。名能得此也。非但净慧随行。名为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亦名对法。故云及也。言诸慧者慧有四种。一者生得慧。生便得故。二者闻慧。闻教成故。三者思慧。因思起故。四者修慧。从定生故。定名为修。熏修于心。令成功德。无过于定。故独名修 言诸论者谓六足论等。一舍利子。造集异门足论。二大目犍连造法蕴足论。三迦多演那。造施设足论。已上三论。佛在世造 佛涅槃后。一百年中。提婆设磨。造识身足论。至三百年初。尊者世友。造品类足论。又造界身足论。至三百年末。迦多演尼子。造发智论。前六足论。义门稍少。发智一论。法门最广。后代论师。说六为足。发智为身。后代论师。多宗发智。大毗婆娑依之而造。无漏净慧。是真对法。有漏慧论。非真对法 言对法者。谓为无漏作资粮故。亦名对法。故论云。此诸慧论。是彼资粮故。亦得名阿毗达磨。言资粮者。先因论教。次有生得。从生得后方有闻慧。从闻慧后次起思慧。从思慧后始生修慧。从修慧后起无漏慧。故诸慧论。是净慧资粮也 释此法名者。能持自性。故名为法。且如色法。变碍为性。能持此性。故名色法。略举此一。余法例然。法有二种。一胜义法。二法相法。胜义法者。谓是涅槃。是善是常。故名为胜。有实体故。复名为义。即胜名义。即胜义名法。故名胜义法。持业释也。二法相法者。通四圣谛。相者性也。状也。望自体边名性。望他缘边名相。此四谛法。是法相故。故名法相法。法相即法持业释也。对有二义。一则对向。谓无漏慧。对向涅槃。二则对观。谓无漏慧。对观四谛。前言对向。以因对果。因即净慧。果即涅槃 后言对观。以心对境。心即净慧。境即四谛 无漏净慧。但是其对。是能对故。而非是法。非所对故 言对法者。是法之对故。依主释也。光法师云。能对对胜。且与对名。理实而言。亦名为法。持自性故 所对法胜。且立法名。理实而言。亦名为对。是所对故。由此对法。俱通能所 总有六种。一自性对法。谓净慧也。二随行对法。谓净慧眷属也。三方便对法。谓有漏四慧也。四资粮对法。谓论教也。五境界对法。谓四谛也。六果对法。谓涅槃也。前四能对。名对法。后二所对名对法也 此能所对。各有三释。且能对法。有三释者。一能对名对。所对名法。法之对故。名为对法。依主释也。二能对非对法。所对名对法。能对名对法者。有对法故。名为对法。有财释也。三能对名对。是能对故 亦名为法。持自性故。对即是法。名为对法。持业释也。所对法中。亦有三释。准能对说。依宝法师。唯说能对。名为对法。释对法名。唯依主释也。此解甚佳。妙符论矣。

  从此第二释藏名。论云已释对法。何谓此论名对法藏。颂曰。

  摄彼胜义依彼故  此立对法俱舍名

  释曰上句释藏。下句释名。摄彼胜义依彼故者。以二义释藏也。一摄彼胜义故。二依彼故 摄彼胜义者。包含名藏。谓此俱舍。摄彼对法。发智论等。诸胜义言。故名为藏。对法之藏。名对法藏。依主释也。依彼者。所依名藏。谓此俱舍。依彼对法发智论等。从彼引生。彼是所依故名为藏。发智论等。是对法藏。今此俱舍。有对法藏。故名对法藏。有财释也。此立对法俱舍名者。结成也。

  从此第三。明说意说人。论云。何因说彼阿毗达磨(问说意也)。谁复先说阿毗达磨(问说人也)。颂曰。

  若离择法定无余  能灭诸惑胜方便

  由惑世间漂有海  因此传佛说对法

  释曰从若离择法。乃至第四句。因此。传说对法者。明说论意也。传佛说对法者。明说论人也。故第四句。说对法三字。通两处也。择法者慧也。慧能灭惑。为胜方便。若离于慧。定无有余能灭诸惑胜方便也 由烦恼惑。令有情世间漂在三有生死海中。故说对法。以对法中诠慧故也。论虽明戒定兼非正也 传佛说对法者。然佛世尊。处处散说阿毗达磨。迦多演尼子等。结集安置。犹如大德法救。所集无常品等。邬陀南颂(已上论文也)邬陀南者。此言集施。或云集散。集所说义。散施有情。名邬陀南。言法救者。以法救人故也。法救大德。佛说无常义。集为无常颂。乃至无我义集。为无我颂。上来明序分竟。

  从此已下。明论正宗。就中有二。一总标纲要。二别释体性。且初标纲要者。论云何法。名为彼所简择。因此传佛说对法耶。颂曰。

  有漏无漏法  除道余有为

  于彼漏随增  故说名有漏

  无漏谓道谛  及三种无为

  谓虚空二灭  此中空无碍

  择灭谓离系  随系事各别

  毕竟碍当生  别得非择灭

  释曰初一句总标。后十一句别释。就别释中。前三句别。释有漏法。后八句别释无漏法。有漏无漏法者。标也。谓一切法。不过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除道余有为者。明有漏体也。除道者除道谛也。谛有四种。苦集灭道。苦集道三。是有为法。道虽有为。是无漏法。今明有漏。故除道也。余有为者。即苦集谛。道谛外故。称之为余。故余有为。即苦集谛。于彼漏随增者。解有漏义。于彼者。彼前苦集。漏谓烦恼。泄过无穷。烦恼名漏。诸漏于彼苦集谛中。等随顺增长故。苦集谛名为有漏。有彼漏故。故论云。诸漏于中。等随增故(漏于苦集相应法中所缘法中。互相随顺。互相增长。相望力齐故名等) 又论云。缘灭道谛。诸漏虽生。而不随增。故非有漏。不随增义。随眠品中。自当广释。故说名有漏者。结也。无漏谓道谛及三种无为者。别释无漏也。道谛者。有为无漏也。三种无为者。无为无漏也。谓虚空二灭者。列三无为也。二灭者。择灭非择灭也。此中空无碍者。释虚空体。此中者。于略所说三无为中。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 择灭谓离系者。出择灭体。择灭以离系为性。系者。缚也。缚有二种。一相应缚。二所缘缚。然此二缚。随眠品明。此略不释。断此二缚。证得无为。名为择灭。择者慧也。由慧简择四圣谛故。灭者涅槃。不生名灭。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去中言。故作是说。随系事各别者。明择灭数量。谓择灭随所系事。体各别故 且如三界九地。地地有九品烦恼。九九八十一品。断一品惑。证一品择灭。乃至断八十一品。证得八十一品择灭。故体各别也。又论云。依何义。说灭无同类(问也。择灭体多。应有同类。依何义说择灭无同类耶)。依灭自无同类因义。亦不与他。故作是说。非无同类(答也。依灭自无同类因义者。显择灭不从同类因生也。亦不与他者。择灭亦不与他作同类因也。故作是说者。经依无同类因义。故作是说。灭无同类也。非无同类者。显择灭有多体同类也)。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者。释非择灭。言当生者。当来生法。此当生法。缘会则生。缘阙不生。于不生时。得非择灭。此非择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性。缘阙位中。起别得得。故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缘阙名非择灭。论云。如眼与意专一色时。余色声香味触等谢。缘彼境界。五识身等。住未来世。毕竟不生。由彼不能缘过去境。缘不具故。得非择灭(解云如眼与意识专一色时。所余不见闻等。色声香味触落谢过去也。于专一色时。合有一类五识。缘彼已谢五境。缘正专一色故。余五识不得起。此未起五识。毕竟不生。谓五境已谢故。五识唯缘现在。不合缘过去境故。未来五识得非择灭。言触等等取法界中。有与能缘同时为所缘境。谓他心智。所缘心所也。五识等等取意识中。亦有缘同时境。谓他心智也。以他心智。唯缘现在 缘心。不缘心所。缘心所不缘心。正缘心时。缘心所他心智。得非择灭。正缘心所时。缘心他心智。得非择灭此约同时。合缘者说也) 亦论云于法得灭。应作四句。或于诸法。唯得择灭。谓诸有漏。过现生法。以有漏故。唯得择灭。以过现生法故。不得非择灭。或于诸法。唯得非择灭。谓不生法。无漏有为。以不生故。得非择灭 以无漏故。不得择灭 或于诸法。俱得二灭。谓彼不生。诸有漏法。以不生故。得非择灭。以有漏故。亦得择灭 或于诸法。不得二灭。谓诸无漏。过现生法 以无漏故。不得择灭。以过现生。故亦不得非择灭。

  从此第二。别释诸法体。于中有二。一辨诸法异名。二明诸法体。就辨异名中分二。一明有为异名。二明有漏异名。且初明有为异名者论云。前言除道余有为法是名有漏何谓有为。颂曰。

  又诸有为法  谓色等五蕴

  亦世路言依  有离有事等

  释曰又诸有为法。谓色等五蕴者。标有为法也。为者作也。此有为法众缘造作。故名为有彼为故。名为有为 问过现众缘造作故。可说名有为。未来既未造。如何名有为。答是彼过现造作类故。故名有为。如乳如薪。饮儿乳时。可名为乳。未饮名乳。饮流类故 正烧名薪。未烧名薪。烧流类故。色等者。等取受想行识。名为五蕴。亦世路言依有离有事等者。正辨异名 亦世路者。世谓三世。路即是法。世所依故。谓过去法。是世已行。现在法。是世正行。未来法。是世当行。故有为法是三世路。世之路故。名为世路。依主释也。又解此有为法。可破坏故。名之为世。无常所依。故名为路。世即是路。名为世路。是持业释也 故论云。或为无常。所吞食故 解云。有为被无常迁。无常是能吞食也。言谓言语。以声为体。此言所依。即名俱义 言俱义者。取有为义。此所诠义。与能诠名。俱堕三世。故名俱义 无为虽义。不堕三世。不名俱义。非言依也 有离者。离谓永离。即是涅槃。一切有为。有彼离故。名为有离。如有财者名为有财 有事者。事是因义。有为有因。故名为有事。颂文等者。等取有果。有为有果。无为无果。是故有为。名为有果。如是等类。是有为法。差别众名。

  其次第二。明有漏异名颂曰。

  有漏名取蕴  亦说为有诤

  及苦集世间  见处三有等

  释曰有漏名取蕴者。烦恼名取。能执取生死故也。蕴从取生。故名取蕴。从因为名。如草糠火。火从草糠生。名草糠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从属为名。如帝王臣。臣属帝王。名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从果为名。如华果树。生华果故名华果树。言有诤者烦恼名诤。触动善品。损害自他。故名为诤。此有漏法。诤随增故。名为有诤。有彼诤故。犹如前说有彼漏故。名为有漏。苦者苦谛。三界有漏。违圣心故。总名为苦。非是苦受。逼迫之苦。以彼苦受唯欲界故 集者集谛。有漏诸法。招集苦故。名之为集 世间者。是可毁坏义。有漏诸法。有二种坏。一四相坏。二对治坏。故名世间。无漏道谛。虽四相坏。阙第二对治坏。故不名世间。亦名见处者。见谓五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此有漏法。见所住处。故名见处 名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诸有漏法。有三种义。得名三有。一三有因。因即集谛。二三有依。依即苦谛。三是三有。摄具此三义。故名三有。等者等取有染。如是等类。是有漏法。差别众名。

  从此第二。正明体性。就中有三。一总辨体性。二别释名义。三诸门分别。就总辨体中分三。一正出体。二明总摄。三显开合。就第一正出体中分三。一明色蕴。二明三蕴。三明识蕴。就明色蕴中分二。一正立蕴二立处界。就立蕴中分二。一开章。二别释。且初开章者。论云前言色等五蕴谓有为法。色蕴者何。颂曰。

  色者唯五根  五境及无表

  释曰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及无表色。此十一种。名为色蕴。

  从此已下。依章别释。就此有三。一释五根。二释五境。三释无表。且初释五根者。颂曰。

  彼识依净色  名眼等五根

  释曰。彼者。彼前眼等五根也。识者即眼耳鼻舌身识也。眼识等五。依止眼等五根。从依得名。名眼识等。颂言彼识彼能依识故名彼识。依净色者。彼识所依。五种净色。名眼等五根。眼等五根。体清净故。如珠宝光。故名净色。

  次下第二释五境者。颂曰。

  色二或二十  声唯有八种

  味六香四种  触十一为性

  释曰色二或二十者。色有二种。一显。二形。或二十者。开为二十。显色十二。形色有八。故成二十。显色十二者。青黄赤白影光明闇云烟尘雾 形色八者。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 日焰名光。月星火药.诸焰名明。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见名影。翻此为闇。谓形平等名之为正。形不平等名为不正。余色易了。故今不释 声唯有八种者。一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二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三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四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五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六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七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八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 有情身中。所发音声。名有执受。谓言手等也。就中语业名有情名。能诠表故 拍手等声名非有情名。不能诠表故 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名无执受大种为因。无执受中有情名者。谓化人语声。此化人身。虽无执受。能诠表故。称有情名。余义易知 味六者。苦酢醎辛甘淡别故 香四种者。好香。恶香。等香。不等香。有差别故。沉檀等名好香。葱薤等名恶香。好恶香中增益依身名为等香。损减依身名不等香。无增损者。名好恶香。故好恶香中。各分出等不等香。故成四香 触十一者。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轻。六重。七滑。八涩。九饥。十渴。十一冷。坚名地。湿名水。暖名火。动名风。可称名重。翻此名轻柔耎名滑。粗强名涩。食欲名饥。暖欲名冷。饮欲名渴。冷饥渴三。是心所欲。非正目触。因有三触。发此三欲。故冷饥渴。是触家果。而非是触。今言触者。从果为名。故论云。此皆于因。立果名故。如有颂曰。

  诸佛出现乐  演说正法乐

  僧众和合乐  同修勇进乐

  (解云。佛出现等。实非是乐。能生乐故。从果为名。触亦如是)。

  从此第三。明无表色。于中有二。一正明无表。二明能造大种。且初第一。正明无表者。颂曰。

  乱心无心等  随流净不净

  大种所造性  由此说无表

  释曰乱心无心等者。明无表位 乱心者。此善无表。余恶无记心。名为乱心。乱善无表故 善心名不乱心。同善性故。此恶无表。余善无记心。名乱心。乱恶无表故 恶心名不乱心。同恶性故。故善恶心。通乱不乱 无记心。唯名乱。无无记无表故。故论云。乱心者谓此余心 无心者。谓无想定。灭尽定 等言。显示不乱有心。谓乱心等。等取不乱心。无心等。等取有心。乱不乱心。散位一对。无心有心。定位一对。故颂等字义通两处 随流者。明无表相。随谓随顺。性相似故。流谓流转。相续起故。故论云。相似相续。说名随流(相似名随相续名流) 净不净者。出无表体。无表唯善恶。不通无记性。名净不净 大种所造性者。简法也。为简诸得诸得者。虽复通四位行相似相续滥无表相。然得非是大种所造。简诸得故。是故复言大种所造。谓无表色。大种所造故 造者因义。因有五因。一生因。二依因。三立。四持。五养。此后当说 由此说无表者。结成。由此者。由此上三句。得立无表名。说者。显此是师宗言。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同有表业。然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

  此下第二。明能造大种于中有二。一实四大种。二假四大种。且初第一明实大种者。论云前言无表大种所造。大种者何。颂曰。

  大种谓四界  即地水火风

  能成持等业  坚湿暖动性

  释曰大种谓四界者。标也。三义释大。一体宽广故。谓四大种。遍所造色。其体宽广。二增盛聚中。形相大故。谓大地大山。地增盛 大江大海。水增盛 炎炉猛焰。火增盛 黑风团风。风增盛 三能起种种大事用故。如地能持世界。火能坏初禅。水能坏二禅。风能坏三禅 一义释种。与所造色。为所依故。故名为种。大则是种。故名大种。能持自性故。名为界。即地水火风者举数。能成持等业者明用。地能成持用等者。等取水能成摄用。火能成熟用。风能成长用。坚湿暖动性者。出体。地坚。水湿。火暖。风动。

  从此下第二。明假四大种者。论云云何地等。地等界别。颂曰。

  地谓显形色  随世想立名

  水火亦复然  风即界亦尔

  释曰地谓显形色者释假地也。地谓显形色色处为体。谓青等地。依显色立。长短等地。依形色立。此非实地。实地是坚。唯身根得。非眼根见。于显形色。假立地名。是色处摄。眼所见也。随世想立名者。释立假所由。谓诸世间。相示地者。以显形色。而相指示。佛随世间想。立此假地名。水火亦复然者。释假水火。此假水火。用显形色。以之为体。例同假地。名亦复然。风即界亦尔者。释假风。风即界者。此一师释。无有假风。风即是界。界者体也。体即是动。世间于动。立风名故。立动为风。即是实风。故无假风 言亦尔者。此一师释。许有假风。如前假地水火。依显形色。立风亦如此。依显形色。故言亦然。如世间说黑风团风。黑即是显。团即是形。此用显形。表示风故 问始自眼根。终于无表。世尊何故。说为色耶。答论有两释。第一释云。可变坏故。名为色蕴(变者。显刹那无常。坏者显众同分无常也)。谁能变坏(问也)。谓手触故。即便变坏。广说乃至。蚊虻等触 此变坏者。即是可恼坏。义(答前问也。下文引证)故大德法救集义品中。作如是说。

  趣求诸欲人  常起于希望

  诸欲若不遂  恼坏如箭中

  (此颂是释迦菩萨。为多求王说也。此王性贪。欲采海宝。魔变为臣。来白于王。我能采宝。遂与王期。及至期日。魔不为来。其王忧苦。如箭在身。佛为彼王。说此颂矣。今引意证色可恼坏也)。又论云有说变碍故。名为色(第二师释色义也变谓变坏碍谓质碍也)。若尔极微。应不名色。无变碍故。难第二释也。由一极微不是积集。故无变碍也。此难不然。无一极微各处而住。众微聚集。变碍义成(答也。现在无一极微各处独住也。以五识依缘必应积集也。依谓五根缘谓五境。依缘极微既必积集变碍义成也乎)。过去未来。应不名色(难也。现在极微聚。可得名为色。过未众微散。应不名为色矣)。此亦曾当。有变碍故。及彼类故。如所烧薪(答也。过去曾变碍。未来生法。当变碍故。故名为色。及彼类者。谓未来不生法。此不生法。虽非当变碍。是变碍类故。亦名为色。犹如火薪也)。诸无表色应不名色(难也。根境积极微。成变碍可名色。无表非极微。无变碍故。应非色)。有说表色。有变碍故。无表随彼。亦受色名。如树动时影必随动(解云。释无表难。总有三师。此是第一。杂心师释也。影从树上起。树动影必动。无表从表生。表色无表色也)。此释不然。无变碍故。又表灭时。无表应灭。如树灭时。影必随灭(解云。此是论主。破杂心师释也。汝本以变碍。释色。无表无变碍。如何成色。故云此释不然。无变碍故。又破喻云。影从树上起。树灭影亦灭。无表依表生。表灭无表灭。然表灭时无表不灭。灭既不等。色岂同乎。又正理论破云。随心转戒不从表生。应当非色也)。有释所依大种有变碍故。无表业亦名为色(此是第二有宗释无表难也)。若尔所依。有变碍故。眼识等五。应亦名色(解云。此是论主破有宗也。无表依大种。随大种名。为色。眼识等依五根。随根识名色也)。此难不齐。无表依止大种。转时。如影依树光依珠宝。眼识等五依眼等根则不如是。唯能为作助生缘故(解云。此文有宗古师救也。彼言论主将五识依五根难无表色。此难不齐也。谓无表依大种。大种亲因。如影依树树为亲因光依珠宝。珠宝为亲因。良由大种。望无表色。具生等五因。故名亲依。由是亲依故。大种名色。无表亦名色。也。眼等五根为增上缘。助生五识。但是疏依。而非亲依故。眼识等不随五根名为色也)。此影依树。光依珠宝言。且非符顺毗婆沙宗。彼宗影等。显色极微。各自依止四大种故(解云。此是论主。破古师解。言有违宗失也。汝宗影之与光。各自有大种。以为亲依。今言影依树。光依珠宝。岂非违宗失乎)。设许影光依止树宝。而无表色不同彼依。彼许所依大种虽灭而无表色不随灭故(解云。此文是论主纵破古师。故言设许也。树宝若灭影光必灭。大种若灭无表不灭。故言无表色。不同彼依也。依既不同为喻不成也)。复有别释彼所难言。眼识等五。所依不定。或有变碍。谓眼等五根。或无变碍。谓无间意 无表所依。则不如是。故前所难。定为不齐。变碍名色理得成就(解云。此是第三。论主为正释也。无表依大种。但是变碍依。不同五识通有二依。故无表依大种得名色也)。上来正明色蕴。

  从此大文。第二正立处界者。颂曰。

  此中根与境  许即十处界

  释曰此色蕴中。五根五境。于处门中。立为十处。于界门中。立为十界。上来二段不同。总是明色蕴竟。

  其次第二。明受等三蕴者。颂曰。

  受领纳随触  想取像为体

  四余名行蕴  如是受等三

  及无表无为  名法处法界

  释曰受领纳随触者。释受蕴也。受能领纳随顺触因。故名为受。此随触言。为显因义。因即是触。能生受故。触顺于受。故名为随。受能领纳随顺触因。名领纳随触 问何故受能领触。答受从触生。行相似触。领似触边。说受能领。如世间说子能领父。子之媚好。皆似于父。故名为领 余心所法。唯领前境。不能领触。名境界受。唯受一个。偏能领触。名自性受 又解。此随触声为显前境。随顺触境故。名随触受能领纳 余心所法。虽俱领境。唯受偏强。以自性是受故。独得受名。如有十人同一处坐。一人是贼。傍忽有一人。叫唤呼贼。十人虽复俱闻贼声。实是贼者。领则偏强。心心所法。虽同领境。实是受者。领亦偏强。故独名受。此有三种。谓苦乐舍 想取像为体者。明想蕴。想能执取苦乐怨亲男女等像。故名想蕴 四余名行蕴者。明行蕴也.四者谓色受想识。除四蕴外。诸余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相应。此五十八法。是四蕴余。总名行蕴 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谓由行蕴摄法多故。偏得行名。如是受等三及无表无为名法处法界者。立处界门。受等三者等取想行。名三也。并无表成四。及三种无为成七。此等七法。十二处中。名为法处。十八界中名为法界。

  从此已下。第三明识蕴。于中有二。一明识蕴。二释妨。且初第一明识蕴者。颂曰。

  识谓各了别  此即名意处

  及七界应知  六识转为意

  释曰识谓各了别者。明识蕴也。了别名识。此有六种。了别不同。故名为各。谓初眼识了色。乃至意识了法 此即名意处及七界者。立处界门。此识蕴于十二处中。即名意处。于十八界门。名七心界。于六识外。更加意界。名七心界 应知六识转为意者。明有意界。应知六识转谢过去。能与后识。为所依边。名为意界。故知六识。居现在世名识。在过去名意。

  次下释妨。于中有二。一别立意界妨。二十八界不成妨。且初第一。别立意界妨者。论云。若尔六识。即是意界。异此说何。复为意界。颂曰。

  由即六识身  无间灭为意

  释曰身者体也。此六识身。初谢过去。名无间灭。谓于中间。无间隔故。即此六识。无间灭已。为后识依。即名意界意者。所依义故。过去识得名为意。由与现识为所依故 从此第二。十八界不成妨者。难前问起。论云。若尔实界。应唯十二。或应十七。六识与意更相摄故。何缘得立十八界耶。颂曰。

  成第六依故  十八界应知

  释曰成第六依故者。立意界所由也。眼等五识。各有别依。谓眼等五根 第六意识。无别所依。为成此依故立意界。十八界应知者。结成十八界也。既立意界。由此六识各有所依。成十八界。所依能依境界各六故。成十八界。所依六者。谓眼等六根。能依六者。谓眼等六识。境界六者。谓色等六境。

  从此第二。明总摄者。颂曰。

  总摄一切法  由一蕴处界

  摄自性非余  以离他性故

  释曰。总摄一切法由一蕴处界者。正明相摄。摄一切法。由一色蕴。由一意处。由一法界。所以者何。且一切法不过五位。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应。五无为法。一切色法。一色蕴摄尽。一切心法。一意处摄尽。一切心所及不相应。并无为法。一法界摄尽 故举此三。摄法总尽 摄自性非余以离他性故者。明摄分齐。前言摄者。唯摄自性。不摄他性。故云非余。法与他性。恒相离故。故不相摄。自性摄者。色唯摄色。心唯摄心。且如眼处眼界及苦集谛。是色蕴摄同色性故。不摄意处意界。及灭谛等。非色性故。

  从此大文第三。明数开合。于中有二。一明数合。二明数开。且初第一。明数合者。论云。眼耳鼻三处。各有二。何缘界体。非二十一。颂曰。

  类境识同故  虽二界体一

  释曰。类同者同眼自性故境同者。同以色为境故。识同者。同与眼识为所依故。由此眼界。虽二立一。耳鼻亦应如是分别。

  其次第二。明数开者。论云。若尔何缘。生依二处。颂曰。

  然为令端严  眼等各生二

  释曰然为令端严者。论有二解 第一师解。为所依身相端严故。界体虽一。而两处生。若眼耳根。处唯生一。鼻无二穴。身不端严。此释不然。论主破云。若本来尔。谁言丑陋。又猫鸱等。有何端严 第二正解。为所发识明了端严。现见世间。闭一目等。了别色等。便不分明。是故三根。各生二处。

  从此大文。第二别释名义。于中有六。一释三法名。二教起因。三蕴废立。四名次第。五名废立六摄异名 初第一释三法名者。论云。已说诸蕴乃处界摄。当说其义。此蕴处界。别义何云。颂曰。

  聚生门种族  是蕴处界义

  释曰初句释义。次句结成。聚谓积聚。即是蕴义。故经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近。若远。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 此经意者。义有五门 第一三世门。谓无常已灭名过去。若未已生名未来。已生未谢名现在 第二内外门。自身名内。所余他身非情名外。或约十二处。辨眼等五根名内色等五境名外 第三粗细门。色有三种。一有见有对。谓色境也。二无见有对。谓眼等五根。声香味触也。三无见无对。谓无表色也。此三色中。有对名粗。无对名细。或相待立。如无见有对色。望有见有对色。名细。望无见无对色。名粗 第四劣胜门。染污名劣。不染名胜(色十一中。眼等五根。香味触八。是无记性。色声两种。通三性。无表唯善恶。于三性中。善无记名不染。恶名染污也) 第五远近门。去来名远。现在名近。如色蕴中有此五门。乃至识蕴亦有五门。应知亦然。唯粗细一门。与色蕴有别。谓眼等五识。相应四蕴。依五根名粗。第六意识。相应四蕴。唯依意根名细。或约地辨。谓九地中。下地名粗。上地名细 生门者。是处义也。谓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长门处。由六识生必托根境方能起故。论云。是能生长彼作用义(依萨婆多宗。法体先有。不可言生。但生其用耳) 言种族者。是界义。论有两释。一解族者。谓种族也。是生本义。谓十八界。为同类因。各生自类等流果故。是法生本。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解云。金银等族。是金银等矿。言一身者。一有情身。一相续者。一法相续。此一身一相续。合前喻中如一山中也。问若尔无为。应不名界。谓无为法。非同类因。不成生本故。答心心所法。生之本故 谓心心所缘无为法生。虽不为因而得为境。是心心所生之本故 有说界声。表种类义。谓十八法。种类自性。各别不同。名十八界。此师解意。族谓族类。谓十八法。各各别也。如崔卢等姓。各各不同。萨婆多宗。三科俱实。若依经部。蕴处是假。唯界是实。若依论主。唯蕴是假。余二并实。

  从此第二。明教起因。论云。何故世尊。于所知境。由蕴等门。作三种说。颂曰。

  愚根乐三故  说蕴处界三

  释曰。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为说蕴等三门。愚有三者。或愚心所。总执为我。为说五蕴。以五蕴中。一蕴是色。一蕴是心。分心所法。为受想行三蕴。故说五蕴。能破彼执 或唯愚色。总执为我。为说十二处。以十二处中。十处是色。唯意法。非色。故说处门。能破彼执 或愚色心。总执为我。为说十八界。以十八界广说色心。十界是色余八是心。故说界门。能破彼执 根亦三者。谓上中下根。上根聪利。说略便解。为开五蕴。中根稍迟。说处方解。下根最钝。要须广说。故为谈界 乐亦三者。为乐略中及广文故。如其次第。说蕴等三。

  从此第三。明蕴废立。就中有二。一正明蕴废立。二明蕴不摄无为。且初正明废立者。论云。何缘世尊说余心所。总置行蕴。分别受想。为二蕴耶(心所。有四十六。唯除受想。余四十四入行蕴摄。名余心所)颂曰。

  诤根生死因  及次第因故

  于诸心所法  受想别为蕴

  释曰初之两句。正举三因。后之两句结成别蕴。言三因者 第一诤根因。诤根有二。谓著诸欲。及著诸见。此二受想。如其次第。为最胜因。味受力故贪著诸欲。倒想力故。贪著诸见。解云。诸欲者是五妙境也。诸见者是身见等五也。诸欲贪及诸见体是烦恼。烦恼名诤即诤名根。受想二法。与诤根为因。诤根之因。依主释也 第二生死因者。由贪著受起倒想故。生死轮回故。受与想为生死因。生死之因。依主释也 第三明次第因者。邻次当辨 由上三因。于心所法。应知别立受想为蕴。

  从此第二明无为非蕴者。论云何故无为说在处界非蕴摄耶。颂曰。

  蕴不摄无为  义不相应故

  释曰初句正标。次句释成。义不相应。论有三解 第一解云。三无为法。与色等义不相应故。谓体非色。乃至非识 无为体非色。与色义不相应。乃至体非识。与识义不相应。故非蕴摄。问无为既非五蕴。何不立为第六蕴耶。答亦不可说为第六蕴。彼与蕴义不相应故。聚义是蕴 无为非聚义。义不相应。不可立蕴 第二解云。又言取蕴。为显染依。染净二依。蕴言所显 无为于此二义都无。义不相应。故不立蕴。取蕴有漏。故显染依。无漏五蕴。便是净依。故但言蕴。便通染净 第三解云。有说如瓶破非瓶。如是蕴息应非蕴。解云。谓瓶破非瓶。不是瓶摄。蕴息是无为。无为非蕴摄。此第三释。论主破云。彼于处界。例应成失。解云。此意者。蕴息是无为。无为非蕴摄。处界息处是无为。亦可无为非处界。故将处界为例。彼第三解成过失也。

  从此第四。明名次第者。就中分二。第一蕴次第。第二处界次第 且初第一蕴次第者。论云如是。已说诸蕴废立。当说次第。颂曰。

  随粗染器等  界别次第立

  释曰此之两句总有四义。一随粗次第。二随染次第。三随器等次第。四随界别次第。且随粗次第者。色有对故诸蕴中粗 谓五蕴中。色蕴有对。余四无对。故色最粗。先说色也。无色中粗。唯受行相。故世说我手等痛言(无色者。受等四蕴。于中最粗唯受行相。何以得知。故举喻言手等也。言痛即在苦受。不言手等想。明知受粗于想。故先说受) 待二想粗。男女等想。易了知故 解云待者对也。二者行识二蕴也。想对此二。即粗故。言待二想粗。次说想蕴也 行粗过识贪嗔等行。易了知故。此贪嗔等。是行蕴摄。既易了知。明知行蕴。粗于识蕴。识最为细。总取境相。难分别故。解云。境有二相。一者总相。谓色声等。二者别相。谓违顺等。心所取别。识取总相。故难分别。最为细也 第二随染次第者。或从无始。生死已来。男女于色。更相爱乐。此由耽著乐受味故。耽受复因倒想生故。此倒想生。由业烦恼(烦恼。是行蕴摄) 故如是烦恼依识而生。由此随染。立蕴次第 第三随器等次第者。器等者。等取饮食助味厨人食者也。夫欲请客。先求食器。既得其器。次求米面。以为饮食。米面已辨。次求盐酢。以为助味。便付厨人。使令调合。饮食既办。进客。令食。色蕴如器。如世间器。饮食所依。色亦如是。受所依故。受类饮食。如世间食。有损有益。受亦如是。乐受益人。苦受便损。想同助味。如世盐醋。助生食味。想亦如是。起怨想时。生苦受味。起亲想时。生乐受味。行似厨人。由行蕴中有业烦恼。能感异熟。如世厨人造得饮食。识喻食者受果报故。故随器等。立蕴次第 第四随界别次第者。于欲界中。有诸妙欲。色相显了。先说色蕴 于色界中。有胜喜等。受相显了。次说受蕴 三无色中。取空等相。想相显了。次说想蕴 第一有中。思最为胜。行相显了。解云。第一有中。非想地也。谓思是业。行蕴所摄。由非想业。能感有顶八万劫果。故思最胜。行相显了。次说行蕴 此前四蕴。识住其中。故后说识。谓识住色中。识住受中。识住想中。识住行中。四是所住。识是能住。故识后说。由如世间。田种次第。先田后种。田喻四蕴。识喻其种。由上四义。立蕴次第故。故此五蕴。无增减失。又论云。即由如是。诸次第因。离行别立受想二蕴。谓受与想。于诸行中。相粗生染。类食同助。二界中强。故别立蕴(前次第因。邻次当辨。是此文也。相粗者。受想粗门。生染者。是受想生染门。类食是受也。同助是想也。此是受想器等门。二界中强者。受色界强。想无色强。是受想界次第门。故次第因含此四门也)。

  其次第二。明处界次第者。论云。处界门中。应先辨说六根次第。由斯境识次第可知。颂曰。

  前五境唯现  四境唯所造

  余用远速明  或随处次第

  释曰前三句。约境明次第。第四句。约处明次第。前五境唯现者。前五根境。谓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现境。是故先说。第六意根。取境不定。意境有四。三世无为。于此四中。或时取一。或二三四。是故后说。四境唯所造者。初句前字。流至此中。应言前四境也。谓五根中。前四根境。唯是所造。是故先说。身境不定。是故后说。谓身取触。触有十一。四是能造。地水火风。七是所造。滑涩等。身根有时。或取大种。或取所造。或二俱取。故。不定也。余用远速明者。余谓前四眼耳鼻舌身意外故。名之为余。此四根中。先说眼耳。取远境故。鼻舌不尔。是故后说 于眼耳中。眼用远故。在耳先说。远见山河。不闻声故。

  又眼用速。先远见人撞击钟鼓。后闻声故。鼻舌二根。用俱非远。先说鼻者。谓由两义。一速。二明。一速者。如对香美诸饮食时。鼻先臭香。舌后尝味。二明者鼻能取味中之细香。舌不能取香中之细味也 或随处次第者。处是六根。所依之处。随所依处有上下故。辨根次第。谓眼所依。最居其上。其次耳鼻舌。身多居下。意无方所。有即依止诸根生者。故最后说 解云。谓六识身。总名为意。眼等五识。依五根生。非第六识。故言有即依止诸根生者。

  从此第五。明名废立者。论云。何缘十处皆色蕴摄。唯于一处。立色处名。又十二处。体皆是法。唯于一种。立法处名。颂曰。

  为差别最胜  摄多增上法

  故一处名色  一名为法处

  释曰为差别三字。通下两句。且初为差别故一处名色者。境有境性。种种差别。名差别也。谓色等五境。为境性。是境界故 眼等五根。名有境性。有境界故 于此十处。若总名色。即无如此境有境性种种差别。为差别故。建立为十。唯一名色。又眼等九各有别名。唯此色处。而无别名。为眼等九名。所简别。虽标总称。即受别名 言最胜者。明色处得通名也。于十处中。色处最胜。故立通名。色有三义。名为最胜。一者有对故。二有见故。三诸世间同说为色故 眼等九处。唯有有对一义。无余两义。不名最胜 又为差别故一名为法处者。释法处也。若总言法。即无差别。谓差别故。立一法处。如色应知。摄多增上法者。此明法处得立通名。一摄多法。有六十四法。名为多法。心所有四十六。不相应有十四。无为有三。及无表色。此等诸法。法处摄故。二摄增上法。增上法者。所谓涅槃。唯法.处摄。由此两义。独名为法。

  从此第六。明摄异名。于中有三。一略摄法蕴。二明类摄余蕴等。三别明六界等。就第一略摄法蕴。复分两种。一摄法蕴。二明法蕴量。且初第一摄法蕴者。论云。诸契经中。有余种种蕴。及处界名相可得。为即此摄。为离彼耶(经中种种蕴。及处界者。蕴者谓八万法蕴。于戒等五蕴。名种种蕴。处谓十遍处。八胜处。五解脱处。无想天处。非想天处。名种种处。界谓六十二界。地等六界。名种种界。此经中蕴。为即此论五蕴所摄。此经中处。为即此论十二处摄。此经中界为即此论十八界摄。为离彼蕴处界耶)。彼皆此摄。如应当知(此论文总答前问。彼经中蕴处界。皆此论中蕴处界摄。如其所应。当知下文当辨)。且辨摄余诸蕴。名相。颂曰。

  牟尼说法蕴  数有八十千

  彼体语或名  此色行蕴摄

  释曰。论有两释。诸说佛教语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色蕴摄。语是音声。故色蕴摄。诸说佛教名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行蕴摄。名是不相应行。故行。蕴摄。

  从此第二。明法蕴量。论云。此诸法蕴。其量云何。颂曰。

  有言诸法蕴  量如彼论说

  或随蕴等言  如实行对治

  释曰初两句颂。约文定量。第三句。约义定量。第四句。约行定量。论云。有诸师言。八万法蕴。一一量等法蕴足论。谓彼一一。有六千颂。如对法中。法蕴足论说。或随蕴等言者。是第二师。约所诠义。以为其量。或者显第二解也。随蕴等者。蕴者谓五蕴。等等取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四食。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十七觉品。六神通。一无诤定。一愿智。四无碍解等。一一教门。名一法蕴。如实行对治者。是第三解。就行定量。是婆沙中。正义家释。故云如实行。谓贪嗔痴等。八万行别。对治者。是不净观等。能对治门。所对治贪等。有八万故。能对治教。亦有八万。言八万者。谓贪嗔等。十种随眠。此十随眠。一一皆以九随眠。为方便。足成一百 此有前分一百。后分一百。合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分一百。一一皆以九随眠。为方便。成一千 后分一百。亦以九随眠。为方便。复成一千 兼本一百。成二千一百 已起有二千一百。未起有二千一百。足满四千二百 约多贪。多嗔。多痴。著我。思觉。此之五人。一一有四千二百。合成二万一千。更就三毒等分四人。以配一一。有二万一千。遂成八万四千 如彼所说。八万法蕴。皆此五中。二蕴所摄 若声为体。是色蕴所摄。若名为体。是行蕴摄。

  从此大文。第二类摄余蕴等。论云。如是余处诸蕴处界。类亦应然(余处者。余经处也。余经所明。诸蕴处界。皆此论中。蕴处界摄故。言类亦应然也) 颂曰。

  如是余蕴等  各随其所应

  摄在前说中  应审观自相

  释曰初句标经。次两句。明论摄经。下一句。劝观。如是余蕴等者。标经所说。如是余经。所明蕴等。等取处界。蕴谓戒等五蕴。处谓十遍处等。界谓六十二界等。各随其所应摄在前说中者。明论摄经。谓经所明。蕴处界三。各随所应。摄在此论。前所说中。谓此论五蕴。摄经五蕴。此论十二处。摄经十遍处等。此论十八界。摄经六十二界。故言各随其所应也。应审观自相者。观知摄相。相者性也。应审观彼一一自相。夫言摄者。唯摄自相。色唯摄色。心唯摄心。名自相也。经中五蕴。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彼中戒蕴。此色蕴摄。戒是道共无表色也。彼余四蕴。是行蕴摄。解脱蕴以胜解。为体。解脱知见蕴。取尽无生智为体。此之四蕴。是心所法。故行蕴摄。又诸经说十遍处等。前八遍处。无贪性故。十二处中。是法处摄。若兼助伴。五蕴性故。即此意处。法处所摄。此中色蕴。取定共无表色也。色等四蕴。是法处摄。识蕴是意处摄。摄八胜处。应知亦尔。空识二遍处.空无边等四无色处.四蕴性故。即此意处法处所摄 复有二处。谓无想有情天处。及非想非非想处。初处即此。十处所摄。无香味故。后处即此意法处摄。四蕴性故。又多界经。说界差别。有六十二界。随其所应当知。皆此十八界摄。如有颂曰。

  界有六十二 十八界为初 三六一四种(三六。一十八。加一四。成二十二界。足前十八界。成四十) 六三后二二(六三十八。二二成四。合二十二。足前成六十二) 三六者(一六。谓地水火风空识界。二六。谓苦乐忧喜舍无明界。三六。谓欲恚害无恚无害无欲也) 一四种者(谓受想行识也) 六三者(一三。欲界色界无色界。二三。色界无色界灭界。三三。过去界。现在界。未来界。四三。善界。不善界。无记界。五三。劣界。处中界。妙界。六三。学界。无学界。非学非无学界也) 后二二者(一二。有漏界。无漏界。二二。有为界。无为界也)。

  从此第三。别明六界。论云。地水火风。四界已说。空识二界。未说其相。为即虚空名为空界。为一切识。为识界耶(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征也) 颂曰。

  空界谓窍隙  传说是明闇

  识界有漏识  有情生所依

  释曰空界谓窍隙者。正明空界非虚空也。唯取门窗。及口鼻等。内外窍隙。名为空界。传说是明闇者。出空界体。应知此体。不离昼夜。昼以明为体。夜以闇为体 依经部宗。空界是假。萨婆多师。空界是实。明闇为体。论主意。朋经部故曰传说 识界有漏识者。正明识界。非无漏识也。有情生所依者。明无漏识。非识界所以也。由许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故。若无漏法。破坏三有。非生所依故。无漏识非识界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一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