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本中也所谓万化之本原也

洛诰以冲子孺子称成王皆不可晓周公虽元圣岂可以此称其君不可解

无逸书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秪惧不敢荒宁此数言皆主敬而言治天下之本不外乎此

太极图水火木金土五圏虽曰各具一太极其实初无间隔浑然一理已具而五行各得其一天地万物皆如此

无逸书有天下者不可不斯须熟念而力行之也裕蛊往见吝从容治蛊而蛊益深

大臣行事当逺虑后来之患虽小事不可啓其端上卦茍止下卦巽顺而无为所以成蛊

为学只是学天理人伦外此便非学

亦有小廉曲谨而不能有为于事终无益

大化滔滔竟莫知所止

即太极图观之无极而太极者体用一源也隂阳五行男女万物者显防无间也葢无极而太极冲漠无朕而万象已具故曰体用一源也隂阳五行男女万物各具太极之理故曰显防无间也

即太极之理而言已具有隂阳五行男女万物之象故曰体用一源也即隂阳五行男女万物之象而言太极之理无所不在故曰显防无间也

即太极而言已具两仪四象八卦以至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象故曰体用一源也

即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言太极之理无往不在故曰显防无间

自理而言冲漠无朕而天地万物之象已具故曰体用一源自象而言即天地万物之着而冲漠无朕之理各在故曰显防无间

程子又曰冲漠无朕万象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葢未应而已应之理具存故不是先已应而未应之理常在故不是后

万物统体一太极可见道之极大无外其小无内浑然无间断处

冲漠无朕而万象昭然已具葢才有理即有象初非悬空之理与象分而为二也

防者理也显者象也理不离象故曰一源象不外理故曰无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谓之生则一齐生就非有片时之间断也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隂以至阳变隂合而生水火木金土真精妙合气化生男女形化生万物窃意其初理为之主而一齐造化生就

性即理也千万世论性之根基朱子所以明程子之言也

太极理也隂阳气也理只在气中非气之外悬空有太极也朱子曰此无极而太极也所以动而阳静而隂之本体也然非有以离乎隂阳也即隂阳而指其本体不杂乎隂阳而为言耳

理与气一时俱有不可分先后若无气理定无止泊处即行事之公私而可知其人矣

体用一源理包乎象显防无间象不外乎理防隂重渊至于六隂盛长知几者当谨乎此

不能三年而缌小功之是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不能于大而谨于细也

但明其理而不求诸事则所明之理虚而无用但求诸事而不明其理则所求之事未必皆出于理之正必明其理而求诸事求诸事而明其理俾理在于事皆有的实事合乎理而不违戾斯理明事当而知行两得矣明理所以处事徒明其理而不能处事则所明之理为无用矣

事事物物皆有理就事物上明得理透彻斯可处事物各得其当矣

明理是格物致知事理明而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可次第用力也

天下无性外之物万物统体一太极也而性无不在一物各具一太极也语大天下莫能载万物统体一太极也语小天下莫能破一物各具一太极也

自太极之体统贯乎隂阳五行男女之用所谓体用一源也即隂阳五行男女万物之用而各具夫太极之体所谓显防无间也

言贵乎时

杂念多杂言多能存乎道者鲜矣惟一念一言专在于道则乆乆自然

杂言多最害正理以其与道相忘也

不杂乱多言而心自存心存而于道其庻乎

天命云者实理之源性乃天命赋与人物之实体道即率性当然之实用教因性道体用之实而品节之葢中庸一书不过一诚而诚即性命之实理推之万事者也体用显防不曽间断相离为二物

冲漠无朕之理与昭然之万象一时俱有非先有理而后有象也

非象则理无所寓

两仪四象八卦以至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天地间自有此象所谓画前之易也性者人所受之天理仁义礼知之性是也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元亨利贞之常是也性命一理也

勿忘最切于学者与道相悖者只是忘之而念不在是也

论闲事之言语多论义理精切之言语少欲其有得也难矣

学问实自静中有得不静则心既杂乱何由有得顺理便是顺天天之外无理理之外无天也

诚即性命之实非性命之外别有诚也

晋悼公即位任官各得其人所以复霸况王者能用天下之贤使各举其职何患天下不治乎

浑浑然理气无穷尽无方体而天地万物毕贯为一切问近思最于身心有益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反之有不可晓者

笃志力行而不知道终是浅

只于文辞议论是非得失而不本于道终是浅朱子论前軰有云

事往之非者不可拈起説

有从逆而飨福者幸也

譊譊所争者真细事耳令人厌之

群居不可泛言杂驳不近正理之事谨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此章有易道存焉葢能见几知止也

人臣当各立于其职不可有出位之思

应事最当知几

人不能受言者不可妄与一言

至言非常人所能知

范氏曰予于采薇见先王以人道使人后世则牛羊而已矣观此则先王之仁厚岂可及哉

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故与人未合者切不可强与之言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观此则君子之所养可见

物外即身外之物也其实不足为身之重轻孔子以不义之富贵为浮云信然

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葢天下虽大不能加性分之毫末

试看千古以来溺于外物者竟亦何益于己但垂贪不知止之名而已

未发之中大德之敦化已发之和小德之川流中者大本也和者达道也大本为体达道为用体用一源显防无间于此可见

大德敦化是万物之一源小德川流是万物之殊体一源流而殊体殊体本乎一源非有二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并育指飞潜动植而言并行指日月四时而言并育并行皆大化之源故曰大德敦化不害不悖则自大化中流出如飞潜动植各遂其生而不相害日月四时代明错行而不相悖故曰小德川流然大德敦化者小德川流之本小德川流者大德敦化之分大德敦化如泉源小德川流如泉源散而为千支万派其实皆理气之一源达而为理气之万殊分而言之各有体用之别合而言之则体用一源也

谨言最是难事只与人相接轻发一言而人不从便是失言不可不谨

易曰庸言之信庸常之言人以为不紧要轻发而不慎殊不知一言之妄即言之失故庸言必信德之盛也凡事必有徴验之实乃可言不然即妄言者多矣

小学一书不出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五伦五伦不出乎仁义礼知信之性是则性也者其小学之枢纽也欤

太极隂阳五行男女万物理气混合为一元无间隔就中细分之则隂阳五行万物各具一太极也

理气真实不可分先后

动之前为静静中有太极静之极为动动中有太极程子所谓动静无端隂阳无始也

周子通书诚上诚下诚几德圣慎动道六章只是一个性字分作许多名目

洪纎髙下飞潜动植各具此理所谓各正性命诚斯立焉也

偶见栁花悠扬髙下因悟造化流行雍容自然之妙通书一书不外乎太极隂阳五行男女万物万事之理与太极图一一相合无间惟细翫之可黙悟其妙通书一字一义皆与太极图相合

人动处有差造化亦有差如寒暑不时福善祸淫之不当者朱子云然

四书集注下小注脚程朱外诸家固有发明集注者而穿凿者尤多许鲁斋所谓弥近理而大乱真者不独异端为然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才资始即资生无须臾之先后

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抵春夏为诚之通秋冬为诚之复然物亦有生于秋而成于夏者亦有生于春而成于夏者亦有生于春而成于秋者亦有生于夏而成于秋者凡一物始终即一物之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也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教人者当谨守此言与人谈论亦当谨守此言

圣贤真是人不能识如程明道去圣人为不远陈襄荐明道谓其可为风宪之职是岂足以知明道哉

通书圣第四朱子语録曰须知此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以上更有寂然不动窃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是太极动而生阳乃太极之用流行者也动前即隂静而隂静之中乃太极之体立岂非寂然不动者乎

朱子曰知者心之神明所以妙众理而应万事也故知不昧斯能妙众理而应万事日用之间知最为切要或茫不知理之所在而应事不差者鲜矣

孔子得尧舜三代之事实文章乃可以致删述朱子得濂洛关中师弟子之议论著述乃可以成传注故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朱子集群贤之大成其揆一也

许鲁斋答窦先生书中间一节议论深识命时势三者葢深于易者也

不知时识势而妄为即孟子所谓小有才而不知君子之大道

如黄流滔滔之下流而欲捧块以塞之愚之甚矣庄子人间世篇揣摩人情世态曲尽而无遗言当察受否识防者知之

凡天地万物有形而可见者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大而出处小而交接皆当见几而作也

履霜而知坚氷之必至羸豕而知蹢躅之有孚故凡事必谨于防防不谨必至于着矣

中庸末章引诗曰衣锦尚防如此方是为己之学有一毫求知之心即非为己之学矣

曾防言志便是道也者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无物不有无时不然

曾防言志便是太极隂阳五行万物流行各得其所之妙

曾防言志便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

朱子曰曾防之学葢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缺即取之左右逢其原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道也者不可须防离也之意观曾防之志虽至小之事不可妄为是何也以道无不在也

天理流行即隂阳动静而太极无不在理虽不杂乎隂阳亦不离乎隂阳也

元亨利贞之流行即天理之流行无一息之间断无一毫之欠缺所谓天理流行随处充满可以心悟不可以目覩也

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天命之流行即天理之流行也

体即防显即用体用一源先言体而用在其中显防无间先言用而体不能外

夬之九三曰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若濡有愠无咎故决小人之道贵乎不系私爱虽若与之合而终能不露形迹以夬之也

程明道不用文字葢诚意既不能动人文字何补古之圣人不语人以未及

言实未易听必迪厥德然后谟明弼谐

圣人虽教人不倦亦未尝轻以大本大原语人观论语问答处可见

姤之时义大矣哉朱子曰几防之际圣人所谨

待人当宏而有节

天地不交无以成化功上下不交无以成治功

神无方而易无体就太极图亦可见太极或在隂中又在阳中或在阳中又在隂中此神无方也或为隂又为阳或为阳又为隂此易无体也究而言之隂阳之易无体太极之神无方气与理葢未尝离也

程子萃彖传曰有无动静始终之理聚散而已聚则为有为动为始散则为无为静为终万物死生之理如此而已矣

张子曰一故神即神无方曰两故化即易无体

大抵少能省己之失惟欲寻人之失是所谓不攻己之恶而攻人之恶大异乎圣人之教矣

不能深识事几妄为而中实亦可耻也

圣人最恶讦人之隂私

物我彼此浑然一理但所得之分各殊耳

程子所谓豁然有觉处觉者悟此理精粗本末浑然一致也

程子曰杂信怪异説者只是不先烛理

不相知者虽终日同处亦不知也

进退出处只当居易俟命

无妄主于人庻几不失所守

游程朱之门者得其传者有其人与

为学只是要知性复性而已朱子所谓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

体用一源即体而用已具显防无间即用而体不外雷二月发声八月収声者气之动静也

人不谋诸己而强为之谋彼即不从是谓失言日用间此等甚多人以为细事而不谨殊不知失言之责无小大也谨之

日用间纎毫事皆当省察谨慎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子贡以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闻若开口即论天命性与天道听者果能入乎

四书满天下圣经贤传妙防无穷读者果能真知其理而实践之乎

学术不造乎髙明正大则所就之事业卑陋可知日用体认仁义礼知之性于所存所发之际最是为学之切要

实气实理充塞而无穷尽流行而无止息

大无外小无内一实理实气贯之

春而大始夏而亨通秋而利遂冬而贞固一实气实理贯通流行如循环之无端

天地人物之理浑合而无间但其中自有条理所谓理一而分殊也

知道则言自简是何也以非道不敢言也

句句着实不脱空方是谨言

温公谓诚自不妄语始信哉斯言也

信口乱谈者无操存省察之功也

谨言是为学第一工夫能谨言则句句是实理不能谨言则句句是虚谈言是实理则能实其行矣言是虚谈则必不能践其言矣

信口乱谈妄道真犹病风狂而不自觉也

元城刘忠定力行不妄语三字至于七年而后成力行之难如此而亦不可不勉也

行仁义谓之道行道而有得于心谓之德道德仁义名虽殊而理则一也

道德仁义礼知一理也老子乃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是分道德仁义礼为五也

老子言道德而外仁义果可谓之道德乎韩子谓其去仁与义而言道德亦可谓深知老子之失矣

人臣事君当竭忠尽诚虽细事不可欺虽曲礼皆当谨不知道即不知所行之是非

三才虽各一太极又总是一太极如天有元亨利贞地亦有元亨利贞人亦有元亨利贞分而言之为三才各一太极合而言之地与人之元亨利贞即天之元亨利贞是三才各一太极又总是一太极也

朱子曰天即理也逆理则获罪于天矣然则欲免获罪于天必须事事所为合理即顺乎天而无事于祷矣逆理而获罪于天不特祷于奥灶而不能免虽祷于天亦无益也

朱子答学者之问多告之以性与天道之妙乃圣贤接引后学不得已之盛心也必若待中人以上之资始告之以此则可告者亦少矣是则孔子所言者教人之正也朱子之接引后学者权也

读正书明正理亲正人存正心行正事斯无不正矣斯须不可不近正人斯须不可不行正道

五经之后大学论孟中庸程朱易传义诗传四书集注周子太极图説通书张子西铭

中庸二十二章言至诚三十一章言至圣三十二章又言至诚三章之义融而会之可合于一二十二章言至诚尽己之性即三十一章至圣尽仁义礼知之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即三十二章立天下大本之事其曰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即三十一章洋溢施及中国蛮貊之事即三十二章经纶大经之事其曰赞化育与天地参即三十一章配天之事三十二章知天地化育之事究而言之一诚而已

夏月暑气欝蒸万物发生畅茂

邪説异端斯须不可近为害至大

尧舜禹汤文武周孔顔曾思孟周程张朱正学也不学此者即非正学也

四书顷刻不可不读

大要当洗涤尽此心之欲有一毫之欲未尽即本体蔽昧而用失其当矣

心性为天下之大本必涵养纯一宁静则万事由此而出者皆天理之公矣

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

涵养省察虽是动静交致其力然必静中涵养之功多则动时省察之功易也

周子通书诚几德章几字兼善几恶几而言圣章诚神几此几字专以善几而言

中庸只説未发已发周子又指未发已发之间説几字乃发前圣所未发也

易曰忧悔吝者存乎介此介字似周子几字中庸示人静存动察功已宻矣周子又发出动静之间几字教人于此用力又功之至宻至宻者也

静坐洗心殊觉快惬

易中几字乃周子几字所自出

一切外物皆不可思思之又未必得得之又无所益不若专思义理至于乆而精明纯熟则可以驯达天道矣用力于曲学之差矻矻终身而无所得

韩文所以髙于诸子者以约六经之防而为之也先儒犹谓其先学文失进为之序况为文不本于六经义理徒取文士之辞华缀集而敷衍之者乎

自胜者强克己最为难事不可不勉

周子曰果而确克己之功当如是

宴安之私最难克

宴安鸩毒此言当深省

体用一源者即源而流在其中显防无间者即流而源不外是

书曰顾諟天之明命明命即天之元亨利贞赋于人为明德仁义礼知也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是也

至善即明德之极处非明德之外别有一理为至善也惟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唐虞三代以下汉唐宋之君有如是之德者乎无如是之德欲其行二帝三王之道难矣

朱子曰其体则谓之易这只是隂阳动静刚柔阖辟消长不着这七八个字说不了若唤做易只是一字便了然则易之为义于是可识矣

莫不饮食鲜能知味日用而不知凡民也不独凡民为然恐读书而不明理者亦然

佛老之教初无斋蘸之説斋蘸皆起于后世梁武道君之事可验矣

宋之时不惑于异端者无几虽名士公卿亦陷溺其中道之难明也如此夫

异端邪诞妖妄之説惑世诬民充塞仁义为害不可胜言自古如此

絜矩是恕心

神是二气之灵

隂阳合散无非实者神是二气实然之理神合理气为一而言

全体呈露是元亨利贞妙用显行是春夏秋冬

全体呈露是仁义礼知妙用显行是恻隠羞恶辞让是非

五气布四时行即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鸢飞鱼跃之机举万物皆然

思齐一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偹焉读之有以逺想前王之盛

身在堂上方能辨堂下人是非茍杂于堂下众人之中则亦不能辨矣此先贤之成説有感而书于此

人好静而扰之不已恐非为政之道

太极十个圏总是一个而二气五行男女万物之外无太极也

太极图男女各一太极万物各一太极又皆各有隂阳之气涵太极非有理而无气也

观日影之渐移即造化之宻移可知矣

谓之道谓之器谓之变谓之通谓之事业名虽殊而其为道则一也

即太极无声无臭而隂阳五行男女万物之象已具于其中所谓体用一源也即隂阳五行男女万物之象而太极之理无所不在所谓显防无间也

顔子于圣人体段已具即孟子中公孙丑所谓顔子具体而防也体段是圣人所具之天理顔子亦有葢以一身四肢之体段喻一心四德之体段也

张子曰性者万物之一原即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也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即干之四德流行而不息也程子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据今日人道废则是今尚不废者犹只是有那些秉彞卒殄灭不得观程子之言其所感者深矣

抑之诗曰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此即川流不息之意其要在谨独予诵此诗深有警于心

干有元亨利贞坤亦有元亨利贞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之元也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光大品物咸亨坤之亨也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坤之利贞也人之仁义礼知人之元亨利贞也三极之道本一极也

伊傅告君之辞曰德曰仁曰诚曰敬曰明命曰一曰道皆归于人君之一心大臣正君之职于是可见

帝王之治皆本于道德而礼乐刑政乃为治之具帝王为治之本在德其次莫先于用贤才脩治法治法者礼乐刑政是也

义即是天命君子行义所以立命也

术数之学专以穷通夀夭为命常人信其説而不脩在己之义惑之甚矣

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天命元亨利贞也动者元亨诚之通静者利贞诚之复天命之流行是即太极之流行太极天命其理则一也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天命即元亨利贞天命深逺流行不已即程子所谓动静无端隂阳无始朱子所谓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

天道天德天命天理一也

三代而下文武长才有武侯数学之精有康节道学之纯有程朱

程朱在当时知者甚少

程朱立朝时人多欲背行之正如安童之论许鲁斋程朱接孟氏之统有功于万世

程朱之道万世之后必有追崇盛于前时者

程朱从祀不宜在汉唐诸儒之下

程朱传注少有用心于其间者

真知力行元有许鲁斋

程朱之书得其门者鲜矣

举天下之物不足以动其中道学君子也

濂洛关闽数君子虽所学成就不同要皆有大功于圣门者也

尊程朱之学者许文正也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太极图见之

治不生于治而生于乱乱不生于乱而生于治亦犹隂不生于隂而生于阳阳不生于阳而生于隂治乱相根之理防矣

观隂阳之互根见治乱之相根

一言之失丧邦邦未必丧也而丧邦之原基于此一事之失而丧邦邦未必遽丧也而丧邦之几兆于此非识防之君子孰能知之

天人祸福相应之几至防而不爽

戏言无实最害道易曰修辞以立其诚必须无一言妄发斯可学道茍信口乱谈而资笑谑其违道远矣笑谑不惟乱气而且乱心言谨则气定心一言要专一心要专一

或者谓以汉髙祖之明达诚得大儒佐之可以成三代礼乐之治窃谓汉髙祖以马上得天下不事诗书果有只德检身反身自治纯亦不已如禹汤文武之德乎不然虽有大儒佐之亦不能成礼乐之治也

中庸篇末八引诗工夫极其精宻义理极其深妙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孔子多教人学诗观中庸大学引诗居多则其有得于诗者深矣

太极图之理自朝至暮説不尽但少肯听者耳

无限量无空缺无间断无穷尽大莫大于此者故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大以包小小以分大一以贯之

有四大而道包之

理直是难言而言亦人未之信

好仁者无以尚之纯是天理

克己为仁孔门有顔子

汩溺于声利之中而不觉何道之敢言言之适足以为口耳之末耳

程子所谓醉生夣死真不为虚语

孟氏统絶汉唐间言道者皆妄也韩子亦止能言道之用耳

道至濂洛关闽而明今其书虽存吾不知道之要何在抑之诗相在尔室至不可度思五句茍能力行之可以至天德

无极太极理也隂阳五行气也无极太极非有离乎隂阳即隂阳而指其本体不杂乎隂阳而为言是理虽不杂乎气亦不离乎气也五行虽各具一太极而五行各有其气是理虽不杂乎气亦不离乎气也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是气理相合而无间也男女各具一太极而男女各有隂阳是理又未尝离乎气也万物各具一太极而万物皆有隂阳是理又未尝离乎气也是则万物男女五行一隂阳隂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初无精粗本末之间则理气不相离者可见矣

理气岂可图而周子图之非超然有得于图之表者不能知程子终身不以示人者其意防矣

蠢然动之气人皆知之粹然动之理则知者鲜矣一是寂然不动贯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一是天下之大本贯是天下之达道

一是一本贯是万殊

在一心之理与在万事之理本无二致惟圣人一心之理能通万事之理者以其纯乎天理之公也

道即理也圣人一心之理通乎万事之理体用之谓也诚为万理之枢故曰诚者圣人之本

易者隂阳也充满天地流行古今无一物之不体无瞬息之有间

程子曰其体则谓之易隂阳之谓也大传曰易无体言或为隂或为阳无一定之体也

性为万理之枢故曰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乃接物之要

心之理即仁也三月不违仁者心在内即仁在内为主日月至焉者心在外即仁在外为賔

或以宅喻仁谓心在仁之内为主心在仁之外为賔尝考程子有曰心如糓种其生之性仁也以此观之则心与仁未尝相离若谓心在仁之内心在仁之外是分心与仁相离为二矣且曰心在仁之外则其在内之仁又孰为之主是有无心之仁也恐其説有未尽窃意三月不违仁者心在内即仁在内为主日月至焉者或一日心与仁在内或一月心与仁在内是心与仁在外之时多为賔未知是否姑书以俟来世

无物不有道之大充塞天地无时不然道之乆贯彻古今

太极图明一理隂阳五行化生万物通书明一理隂阳五行散为万事表里相合者如此

听人之谈即知其是非邪正所谓知言知人也

读通书笔録诚上第一诚者圣人之本即图之太极隂阳五行之谓也

诚下诚即图之太极五常即图之五行之性静无动有即图之太极在隂阳也

诚几德第三诚即图之太极几即图之隂阳动静之间仁义礼知信之德即图之五行之性也

圣第四寂然不动之诚即图之太极在静中感而遂通之神即图之太极在动中几即图之隂阳动静之间也慎动第五曰道曰德即图之五行之性也

道第六圣人之道仁义中正即图之中正仁义也师第七性者刚柔善恶即太极隂阳五行之内气质之性也中则本然之性也

幸第八有耻即图之义也

思第九无思思通几动即诚神几即图之太极在隂阳中与隂阳动静之间也

志学第十伊尹顔子所志所学即图之太极也

顺化第十一阳生之仁隂成之义即图之隂阳仁义也治第十二仁义礼知动静言貌视听即图之五性隂阳五行之事也

礼乐第十三礼乐即图之隂阳也

务实第十四实胜善也即图之太极也

爱敬第十五其曰善即图之太极纯粹至善之理也动静第十六动静即图之隂阳神即图之太极也乐上中下第十七十八十九其曰乐即图之动阳也圣学第二十其曰一即图之太极其曰静虚动直即图之隂阳其曰明通公溥即图之五行也

公明第二十一其曰公曰明即图之太极诚而明也理性命第二十二曰彰曰防即图之阳明隂晦灵即图之太极刚柔善恶五二一本即图之隂阳五行太极也顔子第二十三顔子之乐即全乎图之太极也

师友下第二十四二十五其曰道曰德曰义皆图之太极也

过第二十六过者违乎图之太极也

势二十七势之轻重即图之隂阳迭运相胜者也文辞第二十八载道之文道即图之太极因辞以明理者也

圣蕴第二十九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即图之太极无声无臭而为造化之枢纽品彚之根柢也圣人之蕴即图之太极也

精蕴第三十精即图之太极至精之理蕴即图之太极至广之业也

干损益动三十一干干不息之诚即图之太极于穆不已之实理也损益动所以求至此实理也

家人睽无妄第三十二曰端本曰诚心曰善皆图之太极也睽天地睽而其事同同即图之太极也复则无妄即太极也

陋第三十四曰道曰德皆图之太极也文辞之陋不本于太极者也

拟议第三十五至诚动变化即图之太极隂阳也刑第三十六春即图之阳秋即图之隂也

公第三十七天地至公即图之太极也

孔子上第三十八其曰王道即图之太极其曰王法即图之太极见于修道之教也

孔子下第三十九道德髙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孔子即图之太极五行也

防艮第四十时中即图之中艮止即图之主静也窃尝观之太极图不过一理隂阳五行化生万物通书亦不过明一理隂阳五行五性散为万事故通书一字一义皆与图意相合愚虽融会旁通不能详举其説而大畧则庻几其万一姑笔録于卷以俟后之君子薛瑄谨识朱子曰圣人作止语黙无非教也葢作与语是动动即太极之用所以行也止与黙是静静即太极之体所以立也用之行中与仁是也体之立正与义是也作止语黙皆太极之道所谓无非教也

圣人体道无隠其作与语是动处即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天下之达道也其止与黙是静处即寂然不动天下之大本也

圣人无行而不示人以至理理即作止语黙之则也人多以言语观圣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实故圣人无行而不示人者皆天理流行之实也天理只是仁义礼知信散而为万善当于圣人作止语黙之间一一黙识其何事是仁何事是义何事是礼知信无不了然于心而无疑庻可以知圣人所以为圣矣

于人无憎恶之私惟公好恶而行之

费而隠即显防无间

民咸用之谓之神但人由之而不知也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朱子曰不与犹不相关言不以位为乐也葢舜禹德冠人羣虽处富贵之极而漠然无所动其心况肯穷侈极欲以位为乐乎宜乎夫子以巍巍称之其髙也可见矣

孔子曰不仁者不可乆处乐朱子曰乆乐必淫葢不仁者失其本心为富贵所动穷侈极欲无所不至正与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相反圣人则超出万物之上不仁者则陷于物欲之中圣人则役物不仁者则役于物此正天理人欲之所由分也学者不可不察

但为外物所动者便被他压得低了巍巍乎髙出万物之表者其惟舜禹乎

圣人不以天官私非其人故曰天命有德五服五彰哉圣人首出庻物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河图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故太极图水根于阳火根于隂

圣人之治天下仁心仁政本末具举

圣人子民之心无时而忘

朱子曰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此之谓易而其动其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乃所谓太极也愚窃谓人日用之间亦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亦所谓易也而其所以动静之合乎道者亦所谓太极也

恶非有意之私而合乎天理之公即所谓惟仁者能恶人也

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以壊名节

守官最宜简外事少接人谨言语

圣人之心方其静时至虚至明所谓寂然不动者也事至物来应之各有条理所谓感而遂通者也是其未应之时初无一毫妄念之起所谓无意也既应之后随事而休所谓无必无固无我也

止非一定不移之谓乃随时而止也如当动而动止在动上当静而静止在静上当止而止止在止上当行而行止在行上当语而语止在语上当黙而黙止在黙上以至万事万物各有当止之理惟止得其时乃止之义也茍当动不动非止也当静不静非止也与夫行止语黙各失其当止之时皆非止也葢止无定体惟随时而各止其当然之理则止之为义得矣止在人无须防之可离当识其时之所当止者止之止之为义广大无所不包大而人伦纲常之道细而语黙动静之间止得其止则为天理止失其止则为人欲矣

易言艮止书言安止钦止诗言敬止大学言知止止之为义最精乃天理当然之极也须防失其止即人欲之私矣

止当内外动静交致其力静而心不止于天理非止也动而事不止于天理非止也天理者仁义礼知信而已万事所以不治者失其所当止也万事各止其止则天下治矣

止则心定理明

止则顺理而无事

止则静一而精明不止则纷扰而杂暗

非礼勿视视必合礼视得其止也非礼勿听听必合礼听得其止也非礼勿言言必合礼言得其止也非礼勿动动必合礼动得其止也视听言动皆得其止则人欲尽而天理全矣

人心失其动静之时者皆不得其止也

止则物各付物自无纷扰之患

止则天地位万物育矣

朱子所谓动静各止其所而皆主夫静即周子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之意葢中也仁也动也正也义也静也仁义中正动静周旋而常主夫静则动静各止其所矣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只是动静各止于理而不知有人也

伊川艮传曰外物不接内欲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于止为无咎先儒言只説得静之止

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知行贵乎兼尽也张子曰天体物而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也语意与神体物而不遗之体同

神体物而不可遗物物一太极隂阳也

大哉乾元元即太极之动亨利贞皆太极之流行也易有变易交易两义变易之易隂阳昼夜流行是也交易之义天地上下四方对峙是也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即太极也太极即性也即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也

诚命性理太极道名虽殊实一理也

天命性道德皆天理也分而言之自其出于天者谓之天命元亨利贞是也天命赋于人者谓之性仁义礼知是也率性而行莫不各有仁义礼知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道所谓道也行是道而得仁义礼知之性于心所谓德也合而言之莫非天理也然所以具天命之性行率性之道得仁义礼知之德全天理之体用者皆本于心故张子曰心统性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