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2]。日月照之何不及此[3]?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5]。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6]。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别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7]。中有一雙白羽箭[8],蜘蛛結網生塵埃。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9]。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10]!

【注釋】

[1]北風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六五列入《雜曲歌辭》,云:“《北風》,本衛詩也。《北風》詩曰:‘北風其涼,雨雪其雱。’傳云:‘北風寒涼,病害萬物,以喻君政暴虐,百姓不親也。’若鮑照‘北風涼’、李白‘燭龍棲寒門’,皆傷北風雨雪,而行人不歸,與衛詩異矣。”蕭士贇注:“樂府有時景二十五曲,中有《北風行》。”

[2]“燭龍”二句:用古代神話。《淮南子·墬形訓》:“燭龍在雁門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高誘注:“龍銜燭以照太陰,蓋長千里,視(睁眼)為晝,瞑(閉眼)為夜,吹為冬,呼為夏。”又:“北方曰北極之山,曰寒門。”高誘注:“積寒所在,故曰寒門。”因神龍開眼為晝,閉眼為夜,故云“光耀猶旦開”。

[3]“日月”句:宋本校:“一作日月之賜不及此。”此,指唐代幽州,天寶初改稱范陽郡。治所在今北京市。

[4]號怒:呼嘯狂暴。《全唐詩》作“怒號”。

[5]“燕山”二句:燕山,在今華北平原北側,由潮白河河谷直至山海關。大致成東西走向。此處乃概指燕地之山,猶秦山、楚山之類,非專指一山。大如席,極言雪片之大。軒轅臺,乃黄帝軒轅氏與蚩尤戰於涿鹿之處。遺址在今河北懷來縣喬山上。

[6]雙蛾摧:雙眉低垂。蛾,蛾眉,女子細長娟秀的眉毛。

[7]“遺此”句:謂留下了飾有虎紋的金色箭囊。鞞靫,當作“鞴靫(bù chāi)”,亦作“步叉”,裝箭的器具。文,一作“紋”。鞞,一作“髀”。靫,宋本作“釵”,據他本改。

[8]“中有”句:白羽箭,以白色羽毛裝飾的箭。

[9]已成灰:已成,宋本校:“一作以為。”

[10]“黄河”二句:極言苦痛之深、怨恨之廣。《後漢書·朱浮傳》:“此猶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此處反用其意,謂黄河之水不足道,可用捧土加以阻塞,而思婦之恨,却如北風雨雪,難以遏制。裁,宋本校:“一作哉。”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二:“燕山”句:不知者以為誇辭,知者以為實語。

謝榛《四溟詩話》卷一:太白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景虚而有味。

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此篇主意全在“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一句生情,調法光響,意多含蓄。

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一:前無含,後亦不應,忽然及此,則雖道閨人,知其自道所感。

吴瑞榮《唐詩箋要續編》:雪花如席,自屬豪句,看下句接軒轅臺,另繪一種輿圖,另成一種義理。嚴沖甫訾為無此理致,是膠柱鼓瑟之見。太白詩如“白髮三千丈”、“愁來飲酒二千石”,俱不當執文義觀。

《唐宋詩醇》卷二:悲歌激楚。

魯迅《漫談“漫畫”》:“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誇張,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有一點誠實在裏面,使我們立刻知道燕山原來有這麽冷。(《魯迅全集》卷六)

按:此詩當是天寶十一載(七五二)在幽州作。據《資治通鑑》記載,其時范陽節度使“安禄山欲以邊功市寵,數侵掠奚、契丹,奚、契丹各殺公主以叛”(天寶四載九月),“安禄山屢誘奚、契丹,為設會,飲以茛菪酒,醉而阬之,動數千人;函其酋長之首以獻,前後數四”(天寶九載十月),“安禄山將三道兵六萬,以討契丹。……奚復叛,與契丹合,夾擊唐兵,殺傷殆盡”(天寶十載八月)。此詩所寫當即安禄山開啓邊釁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全詩以景起,以景結,首尾呼應,結構完整。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