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忽惆悵[2],匡坐至夜分[3]。平明空嘯咤[4],思欲解世紛。心隨長風去,吹散萬里雲[5]。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6]。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勳[7]。老死田陌間,何因揚清芬[8]?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9]。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10]?

【注釋】

[1]何七判官昌浩:姓何,名昌浩,排行第七。拓本《唐故鄧州司户參軍何府君(昌浩)墓誌銘并序》(貞元九年十月):“解褐澤州參軍……左遷光州定城縣丞……移鄧州司户參軍。無何,二京覆没,遂潛迹江表,為宣歙采訪使宋若斯(思)辟署支使。天不憗遺,罔祐其善,官舍遇疾。以永泰二年薨,春秋五十二。”可知何昌浩一生僅有一次入幕,即“為宣歙采訪使宋若斯(思)辟署支使”。其為判官即在此時。唐人常以“判官”概指節度使幕僚。宋若思為宣歙采訪使在至德二載,則何昌浩為判官亦當在此年。李白亦曾入宋若思幕,當與何昌浩為同僚。後李白離開宋若思幕,逃難到宿松。李白另有《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築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可參讀。《舊唐書·職官志三》:節度使幕中有“判官”二人。按唐代特派擔任臨時職務的大臣皆得自選官員奏請充任判官,以資佐理。

[2]惆悵:因失意而悲傷。《楚辭·九辯》:“惆悵兮而私自憐。”

[3]“匡坐”句:匡坐,正坐。《莊子·讓王》:“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成玄英疏:“匡,正也。”夜分,夜半。《後漢書·劉慶傳》:“每朝謁陵廟,常夜分嚴裝衣冠待明。”李賢注:“分,半也。”

[4]“平明”句:平明,猶平旦,古時段名,凌晨四點鐘。《史記·留侯世家》:“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嘯咤,大聲呼吼。

[5]“心隨”二句:化用《宋書·宗慤傳》“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句。

[6]“羞作”二句:濟南生,指伏生。據《漢書·儒林傳》載,伏生,濟南人,曾為秦博士,精通《尚書》。漢文帝徵召治《尚書》者,時伏生年已九十餘,不能行走,於是文帝派晁錯至其家受業。古文,指秦代禁讀而藏於壁中的古文《尚書》。

[7]“吹散萬里雲……沙漠收奇勳”:宋本漫漶且有闕字,據他本補。

[8]“老死”二句:田陌,一作“阡陌”。田間小路,南北為阡,東西為陌。清芬,指高潔的聲名。陸機《文賦》:“誦先人之清芬。”

[9]“夫子”二句:夫子,對何昌浩的敬稱。管樂,管仲和樂毅。管仲是春秋齊桓公時賢相,曾助桓公建立霸業。樂毅為戰國燕昭王時亞卿,曾領趙、楚、韓、魏五國兵伐齊,攻下齊國七十餘城。此以管樂喻何昌浩乃當代傑出人才。冠三軍,居於三軍之首。《文選》卷四一李陵《答蘇武書》:“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劉良注:“義勇冠出於三軍之上也。”

[10]“終與”二句:出,出仕。處,隱居。出處,猶進退。沮溺,即長沮、桀溺,春秋時隱士。《論語·微子》記載“長沮、桀溺耦而耕”,曾嘲諷孔子在列國間奔走的積極用世精神。二句謂要與何昌浩共進退,有所作為,不能與長沮、桀溺為伍。朱异《還東田宅贈朋離詩》:“雖有遨游美,終非沮溺群。”

【評箋】

劉辰翁曰:起意正同。又評“羞作”二句:自謂素志如此。(《唐詩品彙》卷五引)

唐汝洵《唐詩解》卷四:史稱白喜縱横,好擊劍,為任俠。於此詩見之。

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開口慷慨,便能吞吐凡俗。蓋用世之志,由夜及旦,思得同心者並驅建樹,以揚芬千古。故既羞為章句宿儒,復不甘與耕隱同類。白自負固高,其贊何亦不淺也。

吴昌祺《删訂唐詩解》卷二:起句從鮑明遠“愁思忽而至”來,然此種詩在五言古中將無唐突。

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録》卷七:五字句跌宕乃爾。

吴汝淪曰:起接超忽不平,一片奇氣,其志意英邁,乃太白本色。(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卷一引)

按:此詩當為至德二載(七五七)在宋若思幕中贈同僚何昌浩之作。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