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 1713-1768),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整个世界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天才。生于爱尔兰克朗梅尔。父亲是一位下级军官。他从小跟父母随军迁徙,过着动荡不定的生活。后由叔父收养,并把他送往哈利法克附近的学校学习,之后又进入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毕业后接受神职,于1738至1759年,在约克郡附近的塞顿村任牧师,后来被任命为约克郡大教堂的受俸牧师,并曾在两个教会法庭任法官。
1759年在一场教会争论中,他模仿斯威夫特的风格写了一本讽刺小册子,对教会法庭中的权贵们进行嘲讽,小册子虽被查禁并焚毁,但他却对这种讽刺记叙文产生了兴趣,于是写了他的最主要作品《特利斯川·项狄的生平与见解》(或译《项狄传》)的头两卷。该书于1759年在伦敦出版,并立刻获得成功,使他声誉鹊起,成了名流。1760年,他发表《约克的布道文》第一集,同时被任命为科克斯沃尔德教区牧师。
1761年出版《特利斯川·项狄的生平与见解》第3—6卷,1765年出版第7、8卷,1767年出版第9卷。在这个间隙中,他去法国和意大利作了7个月的旅行,将在旅行期间所得的印象写成了《约立克在法兰西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或译《感伤旅行》)(1768),给他在欧洲带来新的声誉和影响。18世纪后期欧洲产生的文学流派“感伤主义”,这个名称就是由他的《感伤旅行》而得名的。1767年他写了一系列情书《约立克致伊丽莎白的信》。
1768年3月斯特恩患胸膜炎逝于伦敦寓所。他的《布道文》2至4卷及书信集都是在他逝世后发表的。
英国作家斯特恩的长篇小说。共9卷,全名《特利斯川·项狄的生平和见解》。但特利斯川是个孩子,在小说中不占有地位,在最末一卷里才仅仅5岁。全书描绘的重点是整个项狄一家。特利斯川的父亲瓦尔特从前是商人,现在是庄园主,喜欢发表抽象的哲学议论,但思想迂腐,性情古怪。他的妻子温顺忍让, 从不敢跟丈夫争辩,这使他不胜惋惜。托比叔叔是个退伍军人,“缺少理性”,天真无知,但善良仁慈。他一个人在花园里玩打仗游戏,自得其乐。小说没有连贯统一的情节。叙述打破了时间顺序,颠倒混乱,结构纷杂,全书的引言出现在第一卷中间,散乱的情节和冗长的对话互相穿插,叙述经常中断,有几处竟然留下空白页,让读者自己去补充。贯穿全书的人物郁利克牧师代表作者与读者交谈,以荒诞不经和幼稚可笑的形式,揭示了丑恶的资产阶级现实与崇高理想的背道而驰,维护人的个性价值。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