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号悟元子,又号素朴散人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山西省平阳府曲沃县
  • 出生日期:1734

刘一明,(1734一1821),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著名道人。据清《金县志》(卷十三)记载:“刘一明,号悟元子,又号素朴子,又号被褐人。山西曲沃人。(今闻喜东北)博学工书,尤精于医。乾隆间,访完谷老人,啸咏于兴隆山中(位于甘肃榆中县),一时士大夫乐之于游,每教人以养身之术。两山(指兴隆山与栖云山))梵字募化重修,凡四十余年,购置田亩为香火之资,又于禅寺沟置义家地。年八十八而段”。

刘一明,清代内丹学家。号悟元子,又号素朴散人、被褐散人,山西省平阳府曲沃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自幼即留心炼养,参学求道,但未得真传。“后遇龛谷老人,即分邪正;复遇仙留丈人,群疑尽释”,乃悟丹道秘奥,后半生一直以今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栖云山为主修道,设坛传教,著书立说,成为乾隆、嘉庆时期晋、陕、宁、甘、青一带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主要代表人物。精通《周易》、《参同》、《悟真》之理,兼擅医术,从学者众多。对传统内丹术中的炼己筑基、凝结圣胎、沐浴温养、炼神还虚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著作有二十多种,其重要丹学著作如《参同直指》、《悟真直指》、《修真辩难》等十二种,于民国初年汇刻成集,称《道书十二种》。此外尚有注解《易》学方面的《易理阐真》、《孔易阐真》;注解历代重要丹经 的 《道德经会要》、《心经解蕴》; 丹学撰著 《象言破疑》、《金丹口诀》、《通关文》、《会心内集》、《会心外集》、《栖云笔记》; 医学著作 《经验杂方》、《经验奇方》、《眼科启营》、《杂疫证治》等。在这些著述中,刘一明继承并发展了全真道龙门派传统教义与内丹学说,成为清代最引人注目的道教内丹学理论家。

刘一明作品

通关文 [ 刘一明 ]

《通关文》是清代道教的著作。刘一明著。关为关口、关卡之意,言人生有如许 “要命关口,阻路大魔”,须关关打通,方可精进于大道,故名 “通关”。收入 《道书十二种》。刘一明(1734—1821)号悟元子,又号素朴散人,被褐散人,后人称之悟元老人。山西曲沃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人。为全真龙门派第11代道士,一生主要在甘肃榆中栖云山、兴隆山著述传教。著述甚丰,在世时即已陆续刊印传世。 查看详情>>

神室八法 [ 刘一明 ]

《神室八法》,内丹修炼典籍,阐述了内丹修炼中的八种修心方法。清代乾嘉时期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刘一明著,与《修真九要》等书一并收入作者所编《指南针》(《道书十二种》)。该书主要阐述了对修道者内在素质的要求,作者主张以心为神室,以「神室八法」为修心的方法,具体包括刚、柔、诚、信、和、静、虚、灵八种内在修养。在《神室八法》一书中,作者又将刚、柔、诚、信、和、静、虚、灵分别比作一间房屋室的柱、木、基、椽瓦、门户、墙壁、堂中、主人,以强调其重要性。该书对于了解明代道教内丹修炼的理论和方法有着重要价值,现收入《藏外道书》第八册。 查看详情>>

经验奇方 [ 刘一明 ]

清代乾、嘉时期甘肃著名的道医刘一明所著《经验奇方》是一部内、外、妇、儿科的综合性专著,在每一疾病门类之后,首先以概述的形式介绍该病的主要特点及病因病机,其次论述治疗该病的主要方药。这种病症与方药相结合的论述方法具有条理分明、纲举目张的特点。如咳嗽门中云:“咳嗽之症不一,有受风而咳嗽者,有受热而咳嗽者,有积痰而咳嗽者,有伤劳而咳嗽者,有痨瘵而咳嗽者,有吼喘而咳嗽者。其病多皆系肺经受伤而然,当因其所受而治之。”扼要地将咳嗽的病因、病位描述得清清楚楚。 查看详情>>

栖云笔记 [ 刘一明 ]

搜集刘一明在栖云山、兴隆山名胜古迹中所撰的大量碑刻文字、对联,为道教殿堂所作的募疏序、为时人及道教人物所作的传记,以及大量的诗词歌赞,对于研究刘一明的生平及其易学思想,研究甘肃省名胜古迹、历史,地理,人物,民俗都有着重要价值。 查看详情>>

参同直指 [ 刘一明 ]

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灭,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一自虚无质兆,两仪因一开根,四象不离二体,八卦互为子孙。万象生乎变动,吉凶悔吝兹分。百姓日用不知,圣人能究本源。顾易道妙尽乾坤之理,遂托象于斯文。否泰交,则阴阳或升或降;屯蒙作,则动静在朝在昏。坎离为男女水火,震兑乃龙虎魄魂。守中则黄裳元吉,遇亢则无位无尊。既未慎万物之终始,复姤昭二气之归奔。月亏盈,应精神之衰旺;日出没,合荣卫之寒温。本立言以明象,既得象以忘言。犹设象以指意,悟真意则象捐。达者惟简惟易,迷者愈惑愈繁。故之修真之士,读《参同契》者不在乎泥象执文。
  查看详情>>

悟真直指 [ 刘一明 ]

《悟真篇》作者张伯端,注解悟元子。修真之道,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故欲尽其性,必先穷其性之理;欲至其命,必先穷其命之理。能明其理,则真知确见,而不为假者所惑,可以尽性,可以至命。否则,不穷其理,是非罔辨,邪正不分,入于旁门曲径,着空执相,非是修真,乃是务假。务假之学,与道日远,适以自误其性命,乌能修持其性命?此紫阳仙翁悟真篇之所由作也。 查看详情>>

象言破疑 [ 刘一明 ]

二卷。清刘一明撰。刘一明自号栖云山素朴老叟悟元子。史传不载栖云山座落何省,亦不记刘一明及其号,故不详其爵里平生。《丹经》万卷,堪称巨帙,然皆象言。象言者,以图象示人,不明言、不直言,取象演示。其图象或伤于特简、或虽略繁而指意难明,后人难以索解。刘一明取象若干,阐释健身冶性之学,使惝恍离迷之图象,顿成养身健体之门径。书中有七言绝句五十首说明离世、炼睡、功行、金丹、元类、识神、阳精、先天气、后天气、首经、三药、性命、天地心、道心、人心、未生时、招摄等概念及具体行功方法及注意事项。这是一部道家经典的疏解,有健身价值。有光绪六年 (1880) 刻本。 查看详情>>

易理阐真 [ 刘一明 ]

六卷。清刘一明撰。此书著于《三易注略》之后,凡六卷。前四卷为周易阐真,后二卷为孔易阐真。卷首列图说一卷,凡四十余篇,前半皆推演河图洛书、先天后天之说,借易学以明丹家养生之术;后半则全系丹家之说。其注释宗旨与《三易注略》相同,以道家之言解易。周易阐真只释经文、卦爻辞,而不取十翼。孔易阐真则择释大象传及杂卦传,而不及一切经文。今存嘉庆二十四年 (1819)重刊本。 查看详情>>

下苦歌 [ 刘一明 ]

学人若要实修真,先须下苦莫逡巡。
从来神仙不易得,死里逃生甚艰辛。
如来雪山受冷淡,达摩长庐打劳尘。 查看详情>>

修真辩难 [ 刘一明 ]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清代刘一明撰。其书以师徒问答形式,阐述内丹功理。作者认为内丹乃性命凝结而成,所以必须性命双修,指出性命之道与阴阳之道密切相关,性命为阴阳之体,阴阳为性命之用。性即理,命即气,气不离理,理不离气,因此性不离命,命不离性,浑然一体,不容分割。修性即能立命,所以修行者必须重视修性,「不能修性,焉能立命?益性者命之寄,命者性之存,性命原是一家,焉得不修性?」要求性命双修而侧重先性后命。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