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日本小说家。青少年时期先后学习汉诗文和英语,1890年入东京帝大英语系,成绩优秀,得免费学习待遇。26岁大学毕业入大学院学习,同时担任东京高师英语讲师。1895年辞高师职,去松山中学任英语教师,翌年去熊本,任五高教授。1900年得官费留学英国机会。在英国两年多的时间里,阅读了大量的英国文学作品,不仅在英国文学方面获得了高深的造诣,而且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文明有较深刻的认识。1903年回国后任东京帝大讲师和一高教授。1905年起发表长篇《我是猫》(1905~1906),对日本社会丑恶和黑暗作了辛辣的嘲讽和尖锐的批判,博得社会的好评,成为日本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里程碑。翌年,他写了中篇《哥儿》(1906),刻画了一个与社会的腐败、庸俗势力进行斗争的青年教师的形象;同时,还写了另一中篇《旅宿》(1906),短篇《空旷的琴音》(1906)、《一夜》(1906)等,以所谓“低迴趣味”,追求脱离现实,超然物外的虚幻美。这两种不同倾向,反映了夏目漱石世界观中的矛盾。而总的来说,批判现实主义倾向却是主导的。在《二百十日》(1906)、《疾风》(1907)里,他刻画了不肯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妥协而进行斗争的人物,尖锐地批判了“不见血的修罗场”的“文明社会”。但也表现了改良主义的“社会改革论”,反映了他的思想认识上的阶级局限。
1907年夏目辞去教职,入《朝日新闻》社做特约作家。他先后发表长篇小说《虞美人草》(1907),三部曲《三四郎》(1908)、《其后》(1909)、《门》(1910)等。在这些作品里,可以看到他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和小说艺术的高度发展。1910年“大逆事件”开始,日本政府血腥镇压进步知识分子和工人运动,引起日本知识界的分化。夏目表现了他的正直和气节,他无视威胁和利诱,毅然辞退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但是,他的世界观的消极因素却有所发展。在《春分过后》(1912),《行人》(1912~1913)、《心》(1914),以及带有自传因素的长篇《路边草》(1915)和末完成的长篇《明暗》(1916)里,他的社会批判精神减弱了。他改变过去从社会伦理道德着眼探索社会人生的艺术途径,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的剖析,着力发掘自我意识世界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而流露出浓重的彷徨、孤独和绝望的思想情绪。
夏目漱石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生动洗炼的语言和老练的艺术技巧,在日本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至今犹为日本人民所喜爱。
《梦十夜》是由十篇短篇小说组成的,主要记述了十个光怪陆离的梦,反映了漱石对爱情、艺术、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感悟。这部作品以其神秘诡异、奇妙瑰丽的特点备受人们喜爱。若说梦是一个人内心的投射,那么《梦十夜》就像是一把钥匙,引领读者一窥百年前从容优雅、幽默兼具的夏目漱石深沉的内心世界。 查看详情>>
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来自东京的主角“少爷”有著典型江户人率真朴实的性情,赴乡下任教後目睹种种人心丑恶的现象。单纯的他坚持以发自内心的正义感行事,不向世俗的虚假低头。甫自学校毕业的他,接下了教职而远赴他乡工作,这宁静淳朴的小镇对少爷来说理应是如鱼得水,再适合也不过,但生性莽撞的他却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风波。 查看详情>>
中篇小说。作者【日本】夏目漱石。1908年9月—12月连载于《朝日新闻》,1909年5月由春阳堂出版单行本。为作者中期创作的 “爱情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从九州到东京上大学的农村青年三四郎,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产生了走自己人生道路的愿望,他爱慕美貌的城市女学生美祢子,但又缺乏积极和明确的追求意识,结果导致恋爱失败。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学习、生活和恋爱经历,反映了明治年间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过程,同时也对社会时弊和盲目欧化的风气进行了批判。小说语言质朴,文笔娴熟,心理刻画细腻生动。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是日本近代文学中反映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一部佳作。 查看详情>>
《门》是夏目漱石所写“前期爱情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门》的故事情节是在《后来的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宗助和阿米的婚姻续写了代助与三千代的爱情。《门》是爱情悲剧的终结,男主人公野中宗助和朋友的女友阿米相爱结合,招致社会唾弃。他们隐居在不见阳光的房子里,一方面品尝着真诚相契的甜蜜,一方面体味着负疚于人的苦涩,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不能自拔。这是一部自由真挚的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人性悲剧,也是知识分子追求个人幸福又无法摆脱道德规范羁绊的心灵写照。
查看详情>>
《我是猫》,日本近代杰出作家夏目潄石1905年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分上、中、下三册出版。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以中学教员苦沙弥家中一只猫为故事的叙述者,刻画出20世纪初日本那些不满现实、故作清高知识分子的无聊世态,对各种社会弊端,对见利忘义的市侩、高利贷者等作了辛辣的讽刺。作品的矛盾冲突在苦沙弥等与资本家金田之间展开。鄙视世俗、正直的苦沙弥,经常与寒月等忧时愤世的穷知识分子吟诗作文、高谈阔论,藉以填补空虚的精神生活。当金田之妻为女儿婚事到苦沙弥家打听寒月情况时,被冷落、嘲弄,为此,苦沙弥遭到有钱有势金田家的迫害。书中描写金田致富秘决是“精通三缺”,即: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作品以独特的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特殊的艺术形式,对资本主义社会虚伪、残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腐朽的社会制度予以淋漓尽致的揭露。作品以猫的主观叙述贯穿始终,以猫喝醉酒掉进水缸淹死而结束全篇。 查看详情>>
长井代助是一个没有固定职业的多余人,靠着向父母或兄弟伸手要钱度日。大学毕业后,三十岁了还没安家,也不谋职工作。年轻时他对一切态度消极,曾把相爱的三千代让给朋友平冈。可是三千代嫁给平冈后并不幸福,生下的一个孩子不久也夭折了。平冈在事业上失败后从大阪返回东京,三千代登门求情借钱。代助对三千代的爱并未消失。他决心挽回自己的过失,把落难的三千代娶为妻,将她从窘境中解救出来,开始新的生活。由于代助的决定违背了父亲的意志,拒绝父兄安排的婚事,与家庭决裂了,生活费也没了着落.然而他并没改变主意。当他把一切向平冈和盘托出时,平冈愤然提出绝交。尽管如此,代助和三千代热烈而真心地相爱着。不久,三千代病倒了。为了生活,代助头顶着骄阳四处奔走,寻找着工作。 查看详情>>
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刚从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不久。人们对西洋文化极为崇拜,青年男女大呼思想解放,尤其是上流阶层,几乎都以西式文化为潮流,促生了一批思想先进、行事独特的年轻人。 外交官的女儿藤尾,自小便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学识出众、谈吐优雅。父亲死后,为了从藤尾同父异母的哥哥手中夺取遗产,母亲催她成婚。然而,藤尾对父亲生前所定的婚姻并不满意,与举止粗鲁的未婚夫相比,她更愿与一个虽然贫困却拥有极高荣誉的诗人交往。她放任自己去幻想与诗人的未来,享受与学识渊博的诗人之间高雅的交往,沉迷在诗人为自己而倾倒的虚荣感之中。但是她并未料到这一切都是假象,诗人看中的其实只是她的财产和美貌,甚至他早就有了未婚妻。得知真相的藤尾内心如烈火焚烧一般,虚荣与骄傲形同毒药让她无法回头。藤尾最终自杀了,而身边人仍要继续着悲喜交杂的人生剧。 查看详情>>
《十夜之梦》是夏目漱石的随笔选集,收入其随笔名篇《十夜之梦》、《东洋美术图谱》、等十多篇,可以说代表了夏目漱石随笔创作的精华。夏目漱石的随笔文风平和,但想象力又极为丰富,他的《十夜之梦》既可以读作随笔小品,也可以读作十个有关梦境的小故事。 查看详情>>
“我”认识了一位“先生”,后来接得“先生”一封长信(其时“先生”已不在人世),信中讲述了“先生”在大学时代同朋友K一同爱上房东漂亮的独生女儿。“先生”设计使K自杀,自己如愿以偿。但婚后时常遭受良心和道义的谴责,最后也自杀而死。小说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写了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同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这部长篇可以说是漱石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 查看详情>>
文学理论专著。夏目漱石著。中译本1931年出版,张我等译。全书分5编,共30万字。基本内容如下:首先立足于文学本身特性,从什么是文学内容说起,然后又对文学内容的类别、特质、“数量的变化”、相互关系以及表现手段诸方面,做了层层递进的论述。最后着眼于社会心理,对与文学密切相关的社会集合意识作了颇具特色的分析。关于文学内容的定义,提出了著名的〔F+f〕公式,即认识的要素〔F〕和情绪的要素〔f〕之结合构成了文学的内容。文学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简单的感觉要素和情绪的精神状态。还通过文学和科学的比较来说明文学内容的特质,认为文学家对事物采取综合的态度,其目的是创造、是抒情,所要求的是一种幻真、似真、仿真。本书的最后部分,提出了“社会集合意识”这一概念。认为社会集合意识是综合的结果,此种意识可分为3类,其一是模拟的意识,其二是能才的意识,其三是天才的意识。作者指出,社会集合意识受社会状态的暗示而变动,作家们也受到暗示,其创作中心也随之变动,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内容的文学作品。本书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