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注。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左右街弘教大师传真天赐紫广成先生杜光庭注

太上老君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真莫先,众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以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

说常清静经

此明清静之理。且常者,法也。常能法则此经清静也。清者,元也。静者,气也。经则法也,一则为圣人之径路,二则为神仙之梯凳。凡学道之人皆因经戒而成真圣。圣人未*有不假经戒而立,不因元气而成道者也。此一章之句分为三段,先明无形之道,次说运行之理,下明无名之法。第一明大道无形,第二明大道无情,第三明大道无名。第一明大道无形,能匠成天地,分判清浊。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道者,开口动舌、发言之词也。又云:道者,虚无之炁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无,包罗天地。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无形之形,是谓真形;无象之象,是谓真象。先天地而不为长,后天地而不为老;无形而自彰,无象而自立,无为而自化。故曰大道。经云:视之不见。故曰无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故为天地也。育者,养也。长养阴阳,故为生育也。阳者,清也,上腾为天。阴者,浊也,下潜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此一段明无情而运行,阴阳之用也。日月者,是阴阳之精气也。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自无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无精气,无以制日月之明;地无精气,无以制山岳镇焉;人无精气,无以制身形之存焉。故曰日月禀阴阳之所运行。故知道之无情,随机而所化。又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地何言哉?万物生焉。经云:用之不可既,无情而运行日月也。日月者,大道之用也。此一段明无名,而万物自生,长养万物。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故元气无形,不可名也。经云:道隐无名。乃生於天地。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者,五行之子孙也。三才者,万物之父母也。道者,三才之祖宗也。故元气清静,不可常名也。凡学道之人且在观宗察行,若能智性无碍,可以登涉大道之径,游於三才之外,常人无所能知也。前章明无形无名,故能运行於日月。此两句乃是太上之自称,无名之名,强名为道也。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吾者,我也。此明太上自言,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义也。老君匠成天地,开辟乾坤,变化万物,不言我为缘。道法自然,不能名号。一则从有入无,或从无入有,隐显无方,存亡自在,岂有常名之称焉。故经云: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又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前两句明太上之所自称,缘道无名。此后九句明大道尊卑之体,以元炁清静,以天地男女为喻。就此章中,分为三段:第一明道分清浊动静之喻;第二明天地男女动静之机;第三明万物本末之由。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清者,天也,正阳之炁上腾为天。浊者,地也,正阴之炁下结为地。夫者,发语之词也。夫道能清能浊,能动能静,以至大道无测,常名清浊动静,皆为至道之用。几曰学道之士,若能明动静之炁,安其位,则至道自来归之。动静合宜,故为正色也。此四句与前三句俱明清浊、动静之理。并后二句,共成一章,以契至道尊卑之位、本末之由。於三段之中,第二段明男女清浊之用、动静之机。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列子》曰:天积炁尔,地积块尔。天地相连,终不相离。自地以上皆是天也。有诸天诸地,其名不一。四面八天,上有三十二天、三十二帝,皆清炁也。下有九地,九地之下谓之风水。风水之下,冥冥不测。自九地之上,上至诸天,皆出混元之图也。《上清经》云:诸方各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重天,天地之数亦然。此乃以彰至道之尊,大无不包,细无不纳也。男者,阳也;女者,阴也。夫人在於母腹之中受胎之日,皆禀天地阴阳之炁,以成其形,禀天地纯阳之炁者,以成其男。十月之中,常在母左腋下者,男也。禀天地纯阴之炁者,以成其女。十月之中,常在母右腋下者,女也。女之水性,极阴之炁,故为静也。男之火性,极阳之炁,故为动也。动者飞升,上应於天。静者浊滞,下应於地。故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男尊女卑,阴阳分矣。故曰男动女静。此二句明本末之由。与前七句合为一章,义分三别。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於元炁,元炁分为二仪,二仪分为三才,三才分为五行,五行化为万物。万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归於至道,复於根元,非返於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归於根本,是谓调复性命之道者也。《南华真经》云: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归真神,归真神是谓返本还源,不可逐物也。此一段四句明清浊之源、动静之基,人能有道,道自然皆归。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者,天之炁也;浊者,地之炁也。皆因清浊之炁生育万物。世人若求长生之道,炼阴为阳,炼几成圣,皆因清自浊之所生,动因静之所起。清浊者,道之别名也。学仙之人能坚守於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故《西升经》云:江河淮海,非欲於鱼鳌、蛟龙,鱼氅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欲於至道,至道自来归之於人。但能守太和元炁,体道合真,万物悉皆归耳。此四句明心神本来清静,皆因世欲之所牵也。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神者,妙而不测谓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扰则神动,神动则心浮,心浮则欲生,欲生则伤神,伤神则失道。人能调伏其心,内安其神,外除其欲,则自然清静。谓下文也。此一段四句,明修行之功,遣欲澄心,自然清静也。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遣者,去除之喻也。人能去其情欲,内守元和,自然心神安静。心既安静,世欲岂能生焉?故引《西升经》之言,所谓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故以令人绝利一源,修真养性,次保心神安乐。故圣人云:修真养性,载神扶命,则离苦升乐,福庆延流,而成真道矣。此两句为一段,明修真至神,六欲、三毒自然消灭。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六欲者,六根也。六根者,是眼、耳、口、鼻、心、意也。欲者,染着之貌、情爱之喻。观境而染谓之欲,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人若能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则六欲自然消灭,岂能生乎?内神不出,六识不动,则六根自然清静,故不生也。三毒消灭。三毒者,三涂之根、三业之祖也。三者,身、心、口也。人有身时,身有妄动之业,心有妄思之业,口有妄语之业。此三业又为三毒。又云,三毒者,乃三尸也,彭琚、彭瓒、彭矫。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人若能断得其华饰,远其滋味,绝其淫欲,去此三事,谓之日三毒消灭。三毒既灭,则神和、炁畅、精固,三元安静,三业不生,自然清静。三元者,上元、中元、下元也。上为三境,生於万物,天下三元掌人性命。且上元主泥九脑官,为上丹田;中元主心府绛官,则为中丹田;下元主炁海,属肾官,为下丹田。此之三元,上主於神,中主於炁,下主於精,故乃掌人之性命也。人若能绝其三业,保此三官,更辫四时之炁,运转精华,往来无穷,则三丹田固实,万和柔顺。心若太虚,内外贞白,皆因三尸消灭,除假留真,乃为清静之道矣。前明修真至神,六欲三毒自然消灭。此明迷惑未断,而心有所染着,故未能穷於妙用。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人若能去前三业,则三尸灭,三尸灭则保其三丹田,三丹田固实则炁通畅,往来无穷,即无世欲牵心,故为清静之道。若未能专勤志意,澄心绝虑,则心不能内修至道,难穷妙用之理,则无所制伏於心猿,即渐失精神。精神既失,则六根妄起,世欲牵缠。此谓自不能解於生死之罗,难出轮回之网者也。前章明能与不能修习。此章独明能修而不着,破执而成真。九句正经,义分三别,合为一段。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人能断情,绝食去欲,即无三业之罪。不以专志,修於内行,守於绛官,自内观己心。心者,火也。故引《内观经》之言,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於火也。上应荧惑,下应心也。心为绛官者,神也,妙用不测,变化无定,神明依泊,三叶如莲花。又云,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静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故使学人可以观之者,心处於形内,不以形观心。既使形观,则为二义。形者舍也,心者主也,舍不能观主,故不可观也。可使神观心。神者炁之子,炁者神之母。但心意引炁,存神而观之,自然感应。何以知之?古德云:为使炁神,神之与心,炁之与道,不相远离。故圣人设法教人,修道即修心也,修心即修道也。心无所着,即无心可观;既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即凝然合道。故心无其心,乃为清静之道矣。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心者形之主,形者心之舍。形无主则不安,心无舍则不立。心处於内,形见於外。内外相承,不可相离。心形俱用,不可观执。凝然混沌,有若无形,亦非无也。若非无心,岂能忘於形体乎?心忘形体,故曰无心。本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心之与形,动无所染,静而无着,此谓形无其形也。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五行造化谓之物。又云,块然有凝谓之形。几有形质者,俱谓之物也。物无其物者,谓之真,真空也。本经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物者,道之妙用也,非世之常物。

三者既悟,唯见於空。

三者,心、形、物也。内外中问,俱无所着,是名无为。既入无为,是名空法。空者,道之用也。有用有着,不名於道矣。前一段分三事。此一段独明无空寂,虽名空寂之理,则俱无所着,即为真道也。此一章六句,合为一段。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空者,真空也。空法之相,乃有二种:有大空,有小空。大空者,无为不为之理。小空者,破有归无,以无为为无,是名小空。此二空俱无,即自然不染正性,乃成真道也。空无大小,亦无所去,有着即显,无着即隐。空法之相,即随影而见形,若言无见即断灭。其法长存,如水似镜,在人之身,掌人之性命。凡居有质,皆藉道以成形。一切物类,无不从道而生。大道坦然,常存於物,非为断灭者也。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空者,亦非大非小,喻如道性,本无长短,亦无尘垢;悟即谓之真空,不悟谓之假相,非为至道。《上清经》云:空假之相,还复成假,天尊慈悲,乃立空假之相,善巧方便,随机应化,教导人天,皆归至道。所说空相,亦非空相。空相是道之妙用,应道用即有,不用即无。非无非有,非名为道。道本无形之形,真之能名;德本无象之象,是谓真象。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非无为也。万法俱无,是为空无。空无之道,亦非自然。破此空无,还归於无无也。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无无者,无执也。虽无执见,归於寂法。寂法亦无,非为寂也,亦非空也,亦非无也。非空为空,谓之真空。非无为无,是无中之法。法亦俱无,归於真寂。真寂亦无,非为无法,不有不无,非空非色。假名称见,化导众生。种种分别,皆为执见。执见既无,名曰自然。清静非为空寂之法,空寂既无,则湛然常存,豁然无碍,即谓之真常之道也。前六句明空寂之理。此一段四句,明空寂俱无,自然无欲,即成真道也。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此明法相皆归寂灭,真道自然,长存不去,无着无欲,自然成道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静者,自然无欲也。有欲则患生,无欲则道生。本经云:吾有大患,谓五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无身者,无欲也,无欲谓之真身。真身者,道身也。前四句明无欲无寂。此四句明真性之道,随机应物,无所不应,自然清静。

真常应物,

真者,体无增减,谓之真。常者,法也。常能法则,谓之真常之法也。法则真常,应物随机,而化导众生,无所不应於物,道之物也。常者,道之法也。应者,道之用也。法用无有,皆为常道,常道之中,自有真应之道。故云真常应物,道之妙用也。

真常得性。

凡欲得成真性,须修常性。而为道性得者,动也。动其本性,谓其得性也。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既在道性,本求清静,自然应物,常用於世,无染无着,无垢无尘,随机而化。本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云: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存者,道也。本清静常应,而无所不应,随方而无所不静。故云常清静矣。此一段六句,标前清静之性,道性既清静,乃得真性;既得真性,返归於无得之理也。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此言清静之性,名为真道。经中不言,令人须假性修,渐进而成真也。真者,能长能久,不增不减,与天地齐寿,故为真道也。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既入真道,名悟修真。炼凡成真,炼真成神,神真者,道也。故与天地同寿,日月齐明,造化万物,故名为得道也。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道者,无得无失,亦无常形。本经云: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故云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也。大道常存,亦无去住。又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前明真性之道返归无得之理。此明大圣立教,以无名之名,强名为道,教导人天,应接群品,虽无正形,悟者必得。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化者,返以守真谓之化。化者是迁变之义,逐换应见之名。化别种种,应见容仪,有无莫测,诱化时人。诱化者,指事为喻,恒劝开悟教道之名。普令后学之人拾恶从善,惜身保命。故要归於圣教,只如太上西化流沙八十一国,亦法视相;或见大人,身长千丈,或见小人,身长丈八,变见无方,易形改号。或为金仙,或日梵仙,随方设化,同体异名。教人修道,去妄成真,乃立清静之教,皆为化也。应见降生於太清,涡水之右,真源之左,九井长存,双桧犹在,见其道相,以化人天。又《圣纪经》云:老君自上古混沌初分,或以未分,开辟天地,安置日月星辰,分配五行,造化万物,代代不休。为天王之师,时人莫能知之,非独为西国演化。所言道本自然,无所不入,十方诸天,莫不皆弘至道。普天之内,皆为造化。蠢动含生,皆有道性。若能明解,即名为得道者也。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悟者,觉也,犹通也。通者,达也。凡学仙之士,若悟真理,则不以西竺、东土为名,分别六合之内,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亦不以至道为尊,亦不以象教为异,亦不以儒宗为别也。三教圣人,所说各异,其理一也。本经云:同出而异名。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能悟本性,非分别所得也。但能体似虚无,常得至道归身,内修清静,则顺天从正,外合人事,可以救苦技衰。以此修持,自然清静。传者,付度之名也。人能清静,至道自来,不求而得,不学而成。本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清静自然,圣道归身。所以言可传圣道也。凡此一段,前独标无争无德。后学众生皆执偏见,妄情所起,失道迷源。老君又彻其前意,以上下有殊,乃破执性。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争,求静也。所言上士好争处而求安,静本性而自静。争者,执有也。上士不执有见,非为喧争也。缘下士求达本性,故好争而求静,以其执见而求之者也。是名能体道合真者,不着於耳、目、鼻、口、身、意之病,亦不着於咸、苦、辛、甜之味,亦不着於官、商、角、征、羽之音。此之执见皆非本性。此者下士好争之理,诸见无心,岂有争乎?人若无争,为清静也。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德者,贵也,有名称也。上德者,明上古之君本无名号,亦无所称,故言不德。本经云,上德无为者,道德所称也。又云,有若无,实若虚。道者若执有见、有名,即非上德也。本不有不无,不虚不实,应用即有,昧用即无。故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而不言者,隐也。又知可如不知,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故云知者不可言也。故云上德不德,下德执德也。下德执德者,有名迹功业,以成称名自见。凡诸有见,皆生分别。又本经云: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何以分别?既有分别,即为执德。若能除两件之心,乃名为自然之道。两件者,有为、无为之法。或立无为为是,破有为为非;或执有为为是,乃破无为为非。此是两件之心。至道自然,亦非有为,亦非无为。故至道自然,湛寂清静,混而不染,和而不同,非有非无。几学仙之士无以执非,但俱无执见,则自达真道,超越三乘,悉归一乘。道不为下,故执德者不名为道矣。

执着之者,不名道德。

前说执德以为下德,故执诸相,行流涉于有为,不名道德也。道德者,通变无方,存亡自在,应用即见,能尊能贵,悉皆自然,非执见之人。若执见之人,岂能知之乎?此一段明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至常清静矣。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妄者,动也。情浮意动,心生所妄,动者思之,因妄者,乱之本也。一切众生不得真道者,皆为情染意动,妄有所思,思有所感,感者感其情而妄动於意,意动其思而妄生於心。人若妄心不生,自然清静。又云,妄动者,亡也。皆亡失其道性,故逐境而感情,妄动其心,故不得真道。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

惊者,心之极畏,名曰惊也。非祗指於心惊也。惊有二说.一则内修清静,乃忘於形而惊其神。二则外习事业,乃劳於心,而惊其形;外既惊其形体,内诱则惊於其神。若得心神安静,则外欲不生",欲既不生,自然清静也。

既惊其神,即着万物。

凡人若惊其神,则外有所着於境,内则失於正性。万物者,众多之名也。缘道贵守一,不可着於万物而惊其神也。夫人得生於世,故禀地、水、火、风四大之中,和炁而生,按三才而所育,贵亦难胜。若能安然不动,内守元和,则思虑不惑,自然清静也。

既着万物,即生贪求。

贪者,是爱着之貌。虽名爱着,亦有二种分别之义:一者贪於世事,外求华饰,欲乐其情,则为阴咎,不合於阳教。既属於阴,即不能清静,乃为浊滞也。二者贪於进修,穷寻真教,坚求至道。此为内贪。名为贪,其理合於阳教,即轻清而为正,阴即浊滞而归邪。若能体道合真,自然轻静也。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然贪外事,渐渐断除;贪求内事,劝勤修进。虽即内求至道,不可坚执之,亦乃生烦恼。凡言烦恼,亦有二一种,分别轻重:一者轻烦恼,二者重烦恼。一轻则是贪求至道,执之亦生烦恼。二则是外求世法,名重烦恼。轻即合阳,是名为清;重即合阴,是名为浊。虽分轻重,则不可执之。执犹着也。既贪着即生迷惑。但以拾重弃轻,内守元和,湛然不动,故谓之怀道抱德,自然淳朴。夫长生之道全在养神,若守元和不失,神即居之,神若居则心大安,忻忻而若喜,自然清静,岂有烦恼生乎?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身心耽着外境,忧苦自生於内。浊者,染也;辱者,污也。身心染污,自归流浪者,返复也。返复生死,不离轮回,流浪於苦海之中。苦海者,忧苦之海也。海者,大也,忧苦事不能免也。非干至道不慈,自为人心造作。夫学道之士,但内守其一,外除其想。一者,身也。圣人皆云存三守一。三者,精炁神也。但守其身,必存於三也。故《西升经》云:守身不失,常存也。专守其一,不生妄想,即免於苦海沉沦,忧苦不着於身心,自然解脱,合於清静。故圣人遗其经文,以正其义,施大法桥,闭其径路,教化未悟,令入妙门。此明人皆自失真元,故非为至道不慈者也。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真道者常存,非古非今,非生非灭,外包天地,内入毫芒,法则万物,常用於世。人能悟解,虽己自得,非为化物也。夫太上所言,人能觉悟,悟则本性,谓之得道也。亦非至道难求,亦非易得也。本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云:道本无形,莫之能名。得悟之者,唯己自知。善人常能守於清静,即皆为得其真道者也。此一章至书而录之,总为一段。先明仙翁诵持此法,次明传授帝君,天官洞府,悉皆秘隐,非为常轻者也。

仙人葛玄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

仙人姓葛讳玄,字孝先。初学道之时,常诵此经,后得神仙之道,今位登左仙翁者是也。仙翁有孙,名洪字稚川,今之世人皆只乎朴抱子。祖代求仙,皆成真人矣。仙翁初入道之时,居长白山,或居东岳。自后遍历名山,殷懃求道。成道之后,隐迹潸形,为留经教於世,劝悟后学之途。凡言诵经万遍者,万遍即万行圆备也。又《灵宝经》云,万范开张者,乃明诸天梵炁弥罗,无不周遍也。范者,法也。万法皆同,内外俱应。分即为万象之形,聚为万神之体,此乃为圆满之义也。又云,万遍道备,飞升太空,万神之备。万遍既周,乃成清静之道,非祗为诵持经文,何必苦於形而劳其神者也。

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

天人者,极阳之仙也。天仙者,碧落飞腾,游行自在,两腋有毛羽,亦名羽客也。凡是天仙羽客,住於三清之上,常行於经法,亦非轻传下士。世人若修天人之行,即谓天上人也。凡欲修学之士,何不诵习此经,日有进修之业,若无退慢之心,是谓有进无退之士也。亦不令轻传下士。又圣人云,经法流行於世,学人若遇,须当宝而贵之,不可轻泄。如逢贤士,有心即授,有善即传。此盖流通救度,要其悟解者也。可传可授,弘在人矣。

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

吾者,仙翁自称也。东华者,按《上清经》云:东方有飘云世界碧霞之国,翠羽城中苍龙官,其中官阙,并是龙凤宝珠合就,上有五色苍云覆盖其上,故号苍龙宫也。乃是东华小童君所居之处。此明仙翁自云吾逢彼帝君,即传受此经,且非轻传於下士也。 

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

金阙者,西方有琅玕世界琼瑶之国,瑠璃官内,其中官阙,并是琅玗宝珍瑠璃合就,故号曰瑠璃宫也。有一帝君於宫内亦宝秘此经。又云金阙帝君者也。应其名号,或太上分形化体,名号有殊。《上清经》云:后圣金阙玄元黄帝老君,太上是也。又《尹氏玄中记》曰:太上老君常居紫微官,或号天皇大帝,或曰太一救苦天尊,或号金阙圣君。故知太上随方设化,应号无穷。即知先圣金阙西方琼瑶国主帝君是也。上圣帝君尽皆宝秘此经,何况后学传受,修持讽诵,岂不钦崇,重而行之者乎?

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

王母者,诸天神王帝主之母,居於昆仑。按《天地论》曰:王母居昆仑西侧黄河出水之处。王母者,是天地之母。又云,天公、地母主统众真,总摄三界,天上天下,是王母为至尊之母也。昔於金阙帝君受得此经,其帝君受此经於西王母之时,亦非轻传於下士也。

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

口口相传者,古圣人传受经法,皆以内藏心腹秘受经文,流通行化,教导人天,并不记文字,即不以今世所见也。自仙翁后来,故书此经,传於下世,普遍流行,即要拔度后学之徒者也。前明先圣传受,次明后学尊卑,若能悟解真道,则随功而获果矣。

上士悟之,升为天官。

上士者,外炼形质,内养精神,外和其光而同其尘,内修功而保其元也。元者,元炁也。元炁是神之母。人能常存於元炁,下保於丹田,上固於泥丸,中守於绛官,如此爱重,保於三元,是谓内养於神。神者,炁之子;形者,神之舍。神是身之主,身无主则不安;形无神而不立。上达之士常服日精,保於下丹田,饮於月华,保於脑户。脑户者,泥九上丹田也,属阳,故使太阴精炁保之。下丹田肾官气海属阴,故使太阳精炁保之。又《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也。且能待日月二景扶身形而行之,叉升为天官也。是五云五炁者,是五行之正炁也。凡上道之人,五脏既真,五脏炁自生,五行真炁化成五云,扶其形质,上游三界。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下游十方。十方者,四维上下是也。三界十方俱无滞碍,然后升入上清,得位为天官之号也。

中士悟之,南宫列仙。

金者,肺也。玉者,骨也。凡学道之士先须炼骨,谓之宝玉;炼肺保津,谓之炁金。石者,肾也;丹者,心也。安心息炁,保於肾脏,乃得延年,非为世间金石宝玉也。此之金石能保其命。又图南子云:外宝如何内宝存。此之谓也。若能内保於性命,然上参於上清圣文。圣文者,皆上清秘宝之书。下达玄微者,下元肾也。又《上清经》云:南方有丹灵天,内有药珠宫,内有一真君号曰灵天君。又云,朱阳宫或云朱陵宫,其天中内有炎炎火炼池,池有七宝宫殿,亦号曰紫阳宫。若有下达之士学道成功者,乃同司命真君录其姓名,奏上南宫,得为仙官之号也。

下士得之,在世长年,

下士者,未能绝利一源,皆求资身益命之道;或服灵药,或饵丹砂,或休名弃位,或淡静安神,或依倚林泉,或藏迹於朝市,内修至道,外合五常。或隐或见,体道合真。如斯不退,尚保延年,何况高士英贤隐於岩谷,学神仙养药,而得白日升天。何故后人不能专至?即今西岳华山山居隐士丁、陈二人在世延年?注名以入仙位,况后人不能相效。故举此数喻,乃明至道无偏,求者必达。故本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也。又参同归一。

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灵宝经》 云:三十二天三十二帝,第六名上明七曜摩夷天帝,名恬懀延,此是欲界也。虽有此说,凡学道但去其欲,即名真人。又色界在二十四重天,无极昙誓天为色界,其帝君号名飘弩穹隆。,又太素秀乐禁上天为无色界帝君,名龙罗觉长。此名三界,乃指天地而言,此为外,约大纲之说也。若喻人身而言之,三界即三丹田也。下丹田为欲界,中丹田为色界,上丹田为无色界。人若保守於三丹田,则精气神存上中下三丹田之境,真人游於三界也。若得三丹田神俱足,则自然升天矣。故经云,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此之谓也。《上清经》云:大罗天在三十二天之上。又《灵宝经》云:三界之上,渺渺大罗。大罗之境唯有三清宫阙,莫不上圣高尊游於其上。又云,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重天。此不具载。又唐贤乐朋龟云:原夫八十一天,比太上之半寿。此者大约而言也。学道人若先修内行,保固守於三元神,三元神俱备,自得升天,游於三清之境,出入金阙之前,朝拜太上,得为真人。故曰升入金门也。前仙翁书录乃标至学尊卑。此明真人所说,导引群生,普令诵持真经,得善神拥护其身,渐入仙真之阶。

左玄真人曰:

左者,阳也。玄者,一也。道君号得一,真人乃立其左右,阴阳一是也。故言左玄真人。左玄真人者号法解。为此真人大慈,仁者多请问因缘,下游五浊,救拔一切;复归三境,侍从尊慈,太上保之,称其名号。学仙之士但能存一,守於阴阳二炁,则为真人。何为守一?一者,道之本性。一为大也。又云身也。故引《西升经》云:爱人不如爱身,爱身不如爱神,爱神不如舍神,舍神不如守身,守身长久,长存也。学人未悟玄微,但且护形爱炁,轻物贱名,思虑不惑,则血气和平,如此即其一可存也。阴阳二炁即坎离之用也。故谓为真人之身。然后朝於太上,皆得为道之臣也。上则参於三境,下则游於十方,开导众生,教化未悟,引接群生,普令得其道,此即为真人之所作也。

学道之士,持诵此经,

持诵者,依本曰读,离本曰诵。学道之士,若能心正,道念不退,依法奉修,如对太上,行住坐立,常持专一,是谓诵持者也。

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

此明学士心常念道,持诵真经,即得善神拥护。十天者,八方上下是也。《因缘经》云:每月十直斋,各有善神直日,亦为善神也。且人有三业、六根身形之业,故有十恶。十恶者,淫、杀、盗、嫉、妇、恚、恶口、两舌、妄言、绮语,此为十恶。十善者,身不妄行,心不妄动,意不妄思,性不妄乱,耳不妄听邪声,口不妄言绮语,目不妄视邪色,鼻不妄受邪秽,舌不妄食邪味,识不妄受於惊怖,即名十二善。十善既生,十恶自灭,乃得真圣相护。十行既周,自然清静。既生清静,则无烦恼。烦恼既无,乃成真道。

然后玉符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玉符者,玉皇之符也。令人学道功圆行满,升入仙阶者。先得玉皇符命,然后升仙也。玉符於身而论之,可明中元之事。中元者,心也。学人之心若能安静,自然无染於尘垢,清静而保固形神。若上等之人悟炼金液之道,以固形质。中士未悟,身外求药,合和修炼,以伫性命。若论出入之道,亦先固形体,然后养於神识而形体固,形瘦力倦,神者为彼之主,主安则外固。假如世之屋宅无人,则不能全矣。内外之事如此也。故引《西升经》之言:我身乃神之车、神之舍、神之主,主人安静,神既居之;躁动,神即去之。又云: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此事表裹相应之道。又云,神常爱人,人不爱神。神常爱人者,愿其人生。人不爱神者,为心所扰也。心亦神也,其神名曰灵童,能恶能善,能昧能明,能喜能怒,能正能邪。使意马如风驱,心猿如箭疾,巧生千种,机出万端,皆在此神。又《内观经》云:心者神也,非青非白,非赤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止,放之则狂。清静则生,浊躁则亡。人能清静,内修至道,制伏其心,心既安静,其神则生,神生则形固,形固成神。神藉形而成,形藉神而生,形神相藉,安静修功,形固神全。故云形神俱妙,内外相应,自然与道合真也。前明诵持威力,修炼成真。此明真经道德贵重,世人悟解玄微,即得身超三界也。

正一真人曰:

正者,真也;一者,大也,亦为心也。心者,南方太阳之象,元处北方。因何太阳处於北方?为坎离中有一画,故为一阳,是谓心也。一是阴中阳位,二是阳中阴位。此是五行返复之理,阴阳变化之用,是谓正一也。正一真人者,汉天师也,姓张讳道陵也。今为三天大法师,位任正一真人。又为三清度师。其真人今居圣真之位,亦曾炼五行,修功为国,扶衰救苦,除害兴物,利济庶民,功圆行满,超几成圣,位居高上正一真人。人若能修炼其心,自然关府通泰,神和气畅,皆由正一之事。今有天师所行正一斩邪三五飞步之道、铜符铁券、金丹宝经、秘诀灵章、二十四阶品箓,此不一一载也。

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

家者,身也。经者,心也。外学喻则家宅也。真人曰:家有此经,若能悟解玄微,静身心,修行念道,持诵不退,即得众圣神人护卫其门。既得神人护门,则灾障干於家庭,邪魔无犯於住止。皆因主人清静,故得神明护门。内举此喻,则家犹身也。心则经也。人能清静,行其至道於心,则谓之有此经也。悟者,觉也;达者,解也;通者,了也。觉了则谓心有经也。无经则未悟解,故有灾障,烦恼所生。若心了达,则无烦恼。烦恼既无,自然清静,灾障不生,故不干也。众圣护门者,人身中有三万六千神,左三魂,右七魄。身有一万二千形影,体有二万四千精光,五脏六腑二十四神,耳、眼、口、鼻皆有也。一一各有宫阙所居人若清静,众神归身,各居宫阙,故云众圣护门。又三万六千神各居琼宫,即知烟萝先生语不虚也。

神升上界,朝拜高尊。

神者,心也。道典云:聪明正直谓之神,阴阳不测谓之圣。故云心灵则道降,道降则神灵,神灵则圣也。神明既圣,即可升也。升者,登也,升登於上界。上界者,则三界之上三清之境大罗天也。人能保精、养炁、爱神,调和於元炁,填补於脑,烹炼神水,变化精神,神炁若全,即得上升三界,朝礼太上高尊。凡学仙之士,所说朝元,即有二种:一论天地,二论人身。即明三丹田、且三界朝元者,即上中下是三元也。上元者,上应玉清,始炁所化,号天宝君,理玉清圣境清微天,总一十二部圣行之经,为洞真教主,下於人身中为上丹田脑工,亦号泥丸工帝君,以主於炁;中元者,上应上清,元炁所化,号灵宝君,理上清境禹余天,总一十二部真行之经,为洞玄教主,下於人身中为中丹田心府绛官帝君,主於神;下元者,上应太清,玄炁所化,号神宝君,理太清仙境大赤天,总一十二部仙行之经,为洞神教主,下於人身中为下丹田炁海肾宫帝君,主於命。此三元三宫三宝者,天地得之以成,失之以倾,人身得之以生,失之以死。故《黄庭经》云:一身精神慎勿失。故要保爱也。又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炁以成真。凡学道之人,若能运用精华,存想神炁,朝拜三元,修功不退,久而行之,自得真道。故圣人云:心为使炁神,若知行炁主,便是得仙人。此明存想之道,皆以心而使之也。

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此明修道得果也。功满八百,行满三千。功行者,乃是修炼之功行也。学人若能行胎息之道者,日行八百,即可以升天,功行感应,自然升举也。古德云:功圆行满,升为金阙之臣,独步玉京之上道也。学人若能专守三宫,朝拜真元,百节关府自然通泰,万神和畅。相感帝君者,既存守三元,三元各有帝君也。诵持不退,则心念正道。谓诵持也。身腾紫云者,内观之道乃有正说。人有五脏属於五行,人若修炼五行,真炁传於五脏,故为实腹。五脏真炁既成,自然尸解,出有入无,变化自在,存亡恍惚,此为得道之中也。紫云者,五行真炁结成紫云,乃是上天之诰命之炁。故凡得道之人皆乘紫云而去,上升三境,朝拜太上高尊,以表得道人证於尊贵之貌也。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竟

● 此句与以下文义不符,侯善渊、刘通微本为『静者动之基』 。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