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道士、文学家。字圣宾,一说字宾至,晚年自号东瀛子,一作登瀛子。京兆杜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北)人,寓居处州缙云(今浙江省缙云县)。唐懿宗咸通中,应九经举(一说百篇举)不第,遂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曾予召见,赐紫衣,授麟德殿文章应制。后入蜀,依附蜀主王建,任金紫光禄大夫、左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封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参议政务。后主王衍即位,受道篆于苑中,封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未几解官,隐居青城山白云溪。
“光庭博学,善属文。”(《资治通鉴》卷二六八)平生著述颇多,有《道德经广圣义疏》、《道门枢要》、《录异记》、《墉城集仙录》、《广成集》、《壶中集》等。其著多以无为之旨为本,或演绎老子学说,或述道门醮仪,或记神仙灵验,对后世道教有一定影响。其诗《全唐诗》录存一卷,多咏慕仙遗世之情,偶尔也有伤时讽谕之作。相传为他所传的《虬髯客传》,则是晚唐有一定代表性的传奇小说作品,所述“风尘三侠”故事,为后人所传诵,明凌濛初据以演为《虬髯翁》杂剧,张凤翼改编为《红拂记》传奇剧本。《十国春秋》卷四七有传,宋张唐英《蜀梼杌》卷上、陶岳《五代史补》卷一、《资治通鉴》卷二六八也有其生平事迹的一些记载。
传奇小说。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撰。一卷。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屡应举不第,入天台山修道。僖宗召为麟德殿文章应制,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事前蜀王建父子,官谏议大夫,赐召广成先生、传真天师。道教著作今存二十多种。诗文俱佳,收入《全唐诗》、《全唐文》。写隋末权臣杨素侍妾红拂女私奔李靖,在赴太原途中结识侠士虬髯客。后虬髯客因见李世民为“真命天子”,遂以家财尽付李靖,自行奔往东南。作品宣扬唐王朝“应天而兴”的正统思想,旨在维护唐朝统治。 查看详情>>
《仙传拾遗》四十卷。因故事性较强,得以列入小说类。原书已佚,今人严一萍有辑佚本五卷,收入《道教研究资料》第一辑。记载从上古至唐代的九十九人的修道成仙事迹,其中有一些唐人事迹是现存的道教传记中所没有的,故具有比较珍贵的史料价值。 查看详情>>
古代神仙传记。五代道士杜光庭撰。收入《正统道藏》,六卷;《云笈七签》本则为三卷。记载圣母元君、金母元君、上元夫人、昭灵李夫人等三十七位女仙事迹。相传西王母所居为金墉城,女仙归王母所统,所收皆为古今女仙,故以此为书名。道教中称女性成仙者为元君,或女仙,世人称仙女,以区别对男性关于神仙真人之称谓。杜光庭撰《墉城集仙录》,载述古今女子成仙的事迹,取材于《汉武内传》、《真诰》等道书仙传。因女仙以西王母为首,相传西王母居于金墉城,所以此书以“墉城”为名。 查看详情>>
五卷。五代蜀杜光庭撰。道教中常有假托神、人相遇之事以感众。杜光庭撰《神仙感遇传》,就是辑录古今之人与神仙感应相遇之事,令人去向往追求。书中记述人神相遇的故事七十五条,每条都以遇仙者名号为题。所记故事虽为道家假托神异之说,但往往引之有据。如《李筌》条,是采自《阴符经注序》;《虬髯客》条,出于唐人小说,如此等等,知其并非杜撰。据此书第五卷末称“后有缺文”,知其非全,不知除此七十五条之外还缺多少条。据《宋史·艺文志》著录“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十卷”,今存只有五卷,说明缺佚很多。《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二卷收载此书所述四十四条,可与此本相参阅。现存宋《云笈七签》 (节选)本、明 《道藏》本、《道藏举要》本,清《四库提要》据两淮盐政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查看详情>>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注。注文以元释清,以气释静,以法释经,认为圣人无不因元气而成道,所谓《清静经》实即元气法。注文着意从心性去求得清静。指出修道即修心,修心即修道,心无所著即无心可观,既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即凝然合道,故心无其心,乃为清静之道;若得心神安静,则外欲不生,欲既不生,自然清静。又说明凡欲得成真性,须修常性而为道性,道性本求清静,道性既清静,乃得真性。注文主张抱元守一,归于至道;所谓一指身,圣人常说存三守一,三指精炁神,但守其身,必存于三,专守其一,不生妄想,即不著于身心,自然解脱,合于清静。对《清静经》的旨趣作了独到阐释。收入《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查看详情>>
《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唐杜光庭编集。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神符类。卷首有杜光庭序,内称唐乾元中(758-760)天师翟干佑梦见天尊,得丹书一轴,即《素灵符》。其后杜光庭于「天复丙寅岁请经于平都山,复得其本,编入三洞藏中」。但据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考证,「天复」无丙寅年,实际上是天佑丙寅年(906年)的误写。此书上中两卷都题为「陆先生受」,下卷题为「杜先生受」。全书收入各种符箓数以百计,据称依法书符唸咒,可以「蠲疴疗疾,征魔制灵,驱役鬼神、迥尸起死,召置风雨,鞭策虎狼」。三卷符箓按主治疾病编次。首为治百病符。然后依次为治瘟疫、伤寒、寒热、头痛、腹痛、心痛、腰痛、背痛、胸痛、下痢、霍乱、便泌、淋病、疟疾等符。此外又有治疗精神心理疾病之符,如治烦闷、安魂魄、解迷惑、解悲思、开心强记等等。书中符箓大多为多个文字拼合而成,少数符中还嵌有星图、神像。 查看详情>>
原题广成先生刘处静撰。文中称“广成先生刘君“、“仙都刘君处静“等,非是处静口吻。且文中载应夷节解化于乾宁甲寅(894年)而处静已于咸通十四年(873年)解化,更无由笔述20年后之事。卷末曰:“后学弟子吴郡陆甚夷稽首烟霞,直书其事。”卷前序亦曰:“道弟吴兴陆甚夷,已叙道元先生休烈。”是知陆甚夷为本书撰者之一。卷末又曰:“门人广成先生制。”此广成先生当是应夷节弟子杜光庭。记与序皆出自一人。可知序亦出自光庭之手。据序可知,光庭亦实录三师事迹,并为述颂、讴赞,为本书撰者之一。序撰于“唐龙集庚辰”。龙集犹言岁次。光庭生于850年,逝于933年。经岁次庚辰者为860年和920年。前一庚辰,光庭方10岁,难以撰书。该记当撰于后一庚辰,时为后梁贞明六年。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三师为唐道士田虚应、冯惟良和应夷节。 查看详情>>
唐五代杜光庭撰。介绍道教历史的散文。载于《全唐文》卷933。记载历代帝王崇奉道教的经书。全书一卷,书末题:中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上都太清宫文章应制弘教大师赐紫道士臣杜光庭上进谨记。书从周穆王记起,直到唐僖宗中和(881—885)时,叙述历代帝王修建宫观、度道士等尊崇道教事迹。详列修建道观地点、数量,及所度道士的人数,兼采有关事件。各代文字,前略后详,尤以唐代最为具体完备,占绝大部分篇幅。 查看详情>>
十二卷。唐杜光庭(850—933)撰。杜光庭字圣宾,处州缙云 (今属浙江)人。性喜读书,好为辞章。懿宗设万言科选士,不中,入天台为道士。喜宗至蜀,召见,赐紫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建后蜀,为金紫光禄大夫,赐号广成先生,进户部侍郎。后主立,以为传真天师,崇真观大学士。后解官隐青城山白云溪,自号东瀛子。《宋史·艺文志》载杜光庭《广成集》一百卷,又 《壶中集》三卷。《通志·艺文略》作《光庭集》三十卷。此书共十二卷,集中所收仅表及斋醮文二体,文字虽工,却称不上文学价值。唯其中涉及人物史事,颇有史料价值。如在唐末时为王建作醮词,或称王建川主相公,或称司徒,或称蜀王,或称太师,考证史实,均相吻合,而史独失载其太师之号,又如王宗夔、王宗黯二人,皆王建养子,《十国春秋》载其莅官行事;此书中具体称王宗夔为汉州尚书,王宗黯为镇江军节度使,也可补《十国春秋》之阙。五代文史资料散佚缺略,因而集中所存,可从稽考补阙。此书版本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皆十二卷;又有 《道藏》本,《四部丛刊》本,为十七卷。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