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韬,名昭,应天府学庠生。韬音滔。

一问曰:如何是摄情归性?

伍子答曰:性为人心,虚灵至静,尘念俱无之时,便是先天。真阳之炁,由至静而微动,谓之鸿蒙一判。有可为媾精之具,性真便亦觉其有可为媾精之具,则此发觉便名曰情。俗谓之神情。复此神觉,还为性真,当摄此炁同归,故曰摄情归性。其实即采取配合之说。是以《参同契》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金即真阳,亦即所谓情也。古云“二五媾精,妙合而凝”者,正同此说。凡言情者,兼神炁。如儒家言气质之性,性附于气质而动为情,则亦从摄于性,而复性也。

二问曰:昭与韬名闻元精有清浊老嫩之辨,正不知用老为是?抑用嫩为是?

答曰:至清,而合于无过不及之时,是也。《易》云“初九潜龙勿用”,喻元精微动而炁嫩,则其发生变化不旺,故云“勿用”。“九二见龙利见”,喻元精壮盛而炁充,故云“利见”。如郑思远真人所云“月生玉蕊生”是也。即其勿用于初,而利见于二;便知用炁足之二,不用炁不足之初;而天机判矣!我《直论》所谓“嫩之炁微不结丹”者,以此之过于嫩,而炁不足补其炁,精不足补其精之谓也。又谓“老之炁散不结丹”者,以极老而太过,言即亢龙之有悔也。亦如“月缺金花卸”,及“金逢望远不堪尝”之说也。但看过嫩过老之皆不宜,则其中自有可用者,在《直论》所谓“非觉而动”者言也,“实动而觉”者言也。“觉而不觉”者,言辨初阳嫩之过也。“复觉真玄”者,言见龙利见之时也。若到此当机,又怕迟慢,失其正炁。所以邱祖门下徐复阳真人云“披衣又恐起来迟”,亦言防其炁散也。此便是采药时之危险也。凡用工时,于此炁足之元精,只要不着欲念的,便是先天纯清;着欲念计较者,则浊矣。念念在道,自然真清。

又问曰:炼成大药亦有清浊老嫩辨否?

答曰:初正则末持,源清则流清。惟清真之精炁,和合神炼,而始生大药。则大药之清真,即由元精之清真而成者。初不清真,则炼药不成,安有大药?此不必辨,而辨在中矣。

三问曰:凝神入炁穴,不知还有呼吸升降否?若有升降呼吸,不知又如何凝入?

答曰:许旌阳老祖云“太阳移在月明中”,又云“金乌飞入姮娥户”,即此义也。升降者,是采取烹炼之要旨。凝入者,是归根复命之密机。但升降而行也,神炁合一,神在炁中;不升降而住也,神炁合一,神在炁中;不说是“凝神入炁穴”,也不得。

又问曰:昨闻教言,妙于升降者,由颠倒用之,始得其妙。此尚茫然不解,愿再详其说?

答曰:当升则专升而不降,谓进阳火者是也。进足,则颠倒之以为降。当降则专降而不升,谓退阴符者是也。惟是升之专,则采取方有得;专于降,则烹炼方有成。非若世人只知以一呼一吸,便为升降者比也。所以纯阳祖翁谓“大关节在颠倒”者,正言此也。若不识此,虽采取,而不得所以为采取;虽烹炼,而不得所以为烹炼。万万不能成丹也!

四问曰:先生于冲和之理,其中答作用之问,以夫妇昼同行、夜同住为言,固可臆知。第不知彻首彻尾皆如是乎?抑有时如是、有时不如是乎?愿详其说。

答曰:夫妇为一神一炁之喻,同行同住为心息相依随息之说。初关有神炁,则有小周天,故可以如是言。中关炼炁化神,有炁有神,而至于无炁有神,由大周天而然。可以如是言其似,而实有不如是之妙。在末后上关无炁,则无火候行住,无昼夜周天,唯炼神还虚,顿然见性地位,则不可以夫妇言者,非二物也。一神且归于无,何况二乎?其冲和之炁,本属有于初关更真切。

又问曰:小周天如何以子午十二时为言?

答曰:一天之周,原有十二位。按斗柄所旋转之度,周一日之时;故借喻言十二时,用九六之理数也。世尊所谓“见明星而悟道”者,此也。世人或闻推移斗柄运周天之说,遂以心运气,行十二位,此亦可笑也。何以故?为其心已逐气外驰,则神不定、失真炁,而炁不凝聚,丹已走矣。必不能证圣者!禅宗人拘拘然,只谓“北斗里藏身”,又谓“北斗望南看”之说,落此局中矣。

又问曰:必如何得不如此?

答曰:斗柄外移,而天心不离当处。六时进火,六时退符,而天心亦不以进退而离当处。离此,则非我祖钟离仙翁“凝神入炁穴”之理也。

五问曰:先生语胎息之初,谓从无入有而实无;于不息之中,而或暂有;有无兼用。愿详其说。

答曰:依文悟之,自见其妙。再观之北七真之孙不二元君,马丹阳真人之妻。夫妇同拜王重阳真人门下。姓孙名不二,号清净散人,生三子矣。随夫成道,与邱长春、刘长生、谭长真、郝太古、王玉阳七人同师,称北七真。有词云:“有中无,无中有。有些儿做有,无中里面搜取。无内藏真,有里却如无。无有双亡,还同太虚。”明此,则知亦过半矣。

又问曰:日日精思,犹不得其有无景象,真“聪慧过颜闵”不能者?

答曰:任你有精思,有问辩,不过劳心之幻役耳!未若实行工夫所悟之得真实也。所以孔先师云“思而不学则殆”之病,与“学而不思则罔”者等也。君再思中用学,即得其妙。

逾日又问曰:有无二字终难投窾,必详言而后可?

答曰:无者无息,有者有息。即如在胞中,成胎之所以息。初结胎本无息,渐有息,而十月成,生而离母,则我心中无息,息在鼻矣。今要在身中无息处,而作为有息,故谓之从无入有。既入有,则有息;若愚人,便强执着有息之相,便堕有相虚妄,是病非真息也。故云:实无。息相还证不息之胎息。此二乘菩萨厌生灭而趋涅槃寂灭之时,不能顿已于生灭出入;故于不息中,而或暂焉少有微息。此有无兼用,亦未完胎神,未得大定之初机为然。若非有无兼用之渐法,必不能至离相寂灭;便堕强制外道,则非仙佛正宗无息无相寂灭为乐之本者。知此而行,方可得无有双忘,还同太虚。

六问曰:六候进退,但闻其理。请详如何用于实悟时?

答曰:理明事,事行理也。本非进退,乃借虚喻以说明此一端之理耳。若必执进退二字,而勉强言之。盖古以子至巳,六时为阳。子丑寅卯辰巳六时也。阳合干,故用干爻干策。干爻用九,而四揲之,为三十六;故阳火亦用九,同于四揲。子丑寅以次,皆用四揲之三十六。干策,总六爻之四揲,二百一十有六;故阳总六时,亦二百一十有六。以午至亥,六时为阴,午未申酉戌亥六时也。阴合坤,故用坤爻坤策。坤爻用六,而四揲之,为二十四;故阴火亦用六,同于四揲。午未申以次,皆用四揲之二十四。坤策,总六爻之四揲,百四十有四;故阴总六时,亦百四十有四。合之得三百六十,而完一周天度数之义。但其中犹有卯酉二时,不用九六四揲,则不满三百六十之数。前言三百六十者,亦只大略言其火符之粗迹耳。我承圣师所授,曰阳火,曰阴符。谓定而静者,属阴以不行火,而阴若符合火之候也,故为阴符。《阴符经》注,骊山老姥授李筌者,曰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即此义。如是,则行而动者,即属阳而为阳火矣。凡一切十二时中,分分明明,行九六有数之火,皆当曰阳火。一切时,阴阴暗暗,不行火,而暗合火者,皆曰阴符。行动者似进;定静者似退;若究及精微密悟,必如此悟之,为得真实玄妙。

又问:有言夜半子时行阳火,日中午时行阴符。似说只子午二时行者,不知如此亦似此理否?亦可成个什么否?

答曰:甚非也,绝无所成!但有犯说拘于天时,即是邪妄诳语。为我命由天,非我命在我不由天者。只因自己无传,不知所以然之理,扭捏造为此言,以欺世耳。或却病家,亦借其说而言之,非仙道中和自然之理也。仙家火子之后六时,皆用阳火干爻;午之后六时,皆用阴火坤爻;乃身心中虚比。活用子午十二时,何等直捷自然!非止子午二时之太少,何等适宜?若用天时子午二时以行火,则我身中药生时,全不相遇,故不用天时也。

又问:得传所以然者,何法何义?

答曰:总是要遇阳炁自生时,取回以补阳炁,令满足耳。故将呼吸者,以收还阳炁,归于炁根,以薰蒸补助。若无呼吸,不能调和。若无薰蒸,不能补助。及至呼吸薰蒸,周天一周,则阳炁得补,复纯静矣。于此,若再加呼吸薰蒸,是不宜于静中强加功。必俟静而自动,又得阳炁发动之机,为可补阳炁者。总是要补,必求再生再补之理,要得真传也。

又问:火候不宜断而不续,卯酉二时,不行火候,莫似断​​否?

答曰:非也。神炁相抱而不离,焉得断?

又问:采封是子时前,是子时内?

答曰:前也。子起则名烹炼。

又问:采法与封法,如何分别而行?

答曰:当采时则用采法。当封时则用封法。当沐浴则用沐浴法。每次用周天,皆不异。《心印经》云:“三品一理。”《大涅槃经》佛言:“达一切境,不离一法。”达摩祖亦言:“六候别神功。”是也。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