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别行篇)

一敬佛仪相

二入寺法式

三造像塔寺

四瞻视病人

五离诸非法

六出家宗致

第一门

敬佛仪相

一先示敬仪

二正明敬相

先示敬仪

事钞云“若塔庙支提受用之物、乃至拟造堂殿床座材石等已经佛像受用者。纵使风吹雨破、当奉敬之如形像无异。故四分中。王以园施佛。佛不受、当令奉僧。何以故。若佛园及园物、房舍房舍物、衣钵坐具针筒、便是塔庙。一切诸天世人沙门魔梵不能受用、应恭敬如塔。若施僧者、我在僧中。”资持释云“初受用功胜中、初正明。准前盗戒、佛受用物、乃至为佛亦不得卖易支提亦翻为庙。故下引证。王即瓶沙王。施佛则永不通僧、施僧则兼通于佛。”

△事钞续云“增一云。告诸比丘。礼佛承事有五功德。一者端正。以见佛像、发欢喜心。二者好声。由见形像、口自称号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三多财报。由以华香供施故。四生长者家。由见形已、心无染着、志心礼故。五命终生天。此即诸佛常法、当如是学。”资持释云“二承事感报。五功德前四别报并列因果、后一总报通前为因故但示果。南无经音义、翻为归礼、或云归敬、或云度我。此即下劝修。诸佛所行、下凡宜学。”

△事钞续云“智论。礼法有三。一者口礼。二屈膝、头不至地。三头至地、是为上礼。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肘、以手承足、然后顶礼。后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不相乱也”资持释云“三设礼仪式中、初引三礼。口即言相审问、名下礼。屈膝即跪、为中礼。头至地即稽首也。地下示五轮。地持语通、故引阿含续释。五处皆圆故名五轮、四支及首名为五体。轮则别指五处、体则通目一身。先下正示礼仪。正立者摄身仪也。合掌者定心想也。两掌相抵、指掌齐合、今人但合指耳。屈则先下后上、起则先上后下、故注云不相乱也。手承足者舒手仰承、表敬之极。今人有结印者、不知法也。世衰法丧、不识礼仪。或览此文、宜须依准。”

△事钞续云“智论云。若闻诸佛功德心敬、尊重恭敬赞叹。知一切众生中、德无过上、故言尊也。敬畏之心、过于父母师长君王、利益重故、故云重也。谦逊畏难、故云恭。推其智德、故云敬。美其功德、为赞。赞之不足、又称扬之、为叹。又云。植佛福田者、植谓专心坚着也。随以一善、礼诵香华等、至佛无尽。由智胜故。”资持释云“四对境用心中引论两段、前段、初三句总标。知下牒释。六义通是敬心。别分三业、恭敬二字义必兼身。又通约能敬、尊重二字则兼所敬。又云下引次段、上举喻。佛如肥田、专心如好种、坚着如投种于田。随下法合。一善等是因、至佛是果。由下显意。”

△事钞续云“毗尼母。不得着革屣入塔绕塔。富罗不得入塔者、彼圭诸人著者皆起慢心、故不听着。寒雪多处听着靴富罗。三千云。绕塔法。一低头视佛、坏得蹈虫、三不左右视、四不唾地、五不与人语。又当念佛恩大难报、念佛智慧、念佛经戒、念佛功德、念佛精进乃至泥洹。又念僧恩师恩父母同学恩。又念一切人、皆使解脱苦。又念除其三毒、求出要道。见塔上草、念手去之。有不净、即分除之。若天雨、当脱履塔下、乃上礼佛。”资持释云“五入塔法中、母论。西国以跣足为敬故不得入塔。此方以穿着为礼、或着袜履亦须洁净。寒雪处听者谓开边国。

三千中、初明绕法。一现卑下、二示慈心、三离轻掉、四离触秽、五离愦闹。又当下次明用心。念佛恩者无量劫来、为度我等、不惜身命、求菩提故。念佛智者权巧方便、不思义故。念经戒者三藏教法、开发我故。念功德者威神相好、无与等故。念精进者乃至无一芥子地、非舍身处故念泥洹者示现灭度、令诸众生、追慕勤修故。乃至者略降生成道转法轮故。僧是福田、师则摄诱、上即三宝父母生育、同学琢磨、皆思报故。念一切人即利他。念学慧即自利。念除草即营福。天雨脱履者即知天晴亦通着上、但须净耳。如上所念、不出三宝亲友慈悲福慧自利利他、寻之可见。”

△事钞续云“五百问云。比丘绕塔、女众随者、不得。有优婆塞、不犯。大论、如法供养法、必应右绕。善见云。辞佛法。绕佛三匝、四方作礼而去。合十指爪掌、叉手于顶上、却行。绝不见如来。更复作礼、回前而去。”资持释云“六旋绕法中。五百问息嫌疑。智论示绕法。善见明礼辞。”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上来敬佛仪相中  先示敬仪竟

正明敬相

一总斥非法

二坐立差异

三修供时节

总斥非法

事钞云“佛像经教住持灵仪、并是我等所尊敬、则至真齐观。今多不奉佛法。并愚教网、内无正信、见不高远。致亏大节。或在形像之前、更相戏弄出非法语、举目攘臂偏指圣仪。或端坐倨傲、情无畏惮、虽见经像不起迎奉。致令俗人轻笑、损灭正法。”资持释云“初通斥轻慢之相二、初斥非致毁中二、初叙合敬。我等者通指末代。敬像同真佛、敬经同真法、故云齐观。今下次正斥又四初指非。并下示所以。初句无智、次句无信、三即无识。由无此三、不守礼度、故云亏大节也。或下出非相。文叙多事、不出三业。攘谓揎袖出臂。惮难也。致下明过状。”

△事钞续云“故僧祇中。礼人不得对于佛法。乃至悬施旛盖、不得蹈像、别施梯邓。以此文证、明敬处别。既知多过、弥须大慎。至堂殿塔庙、如履冰临深。睹形像经教、必慑然加敬。此则道俗通知奉法、贤圣达其信心。且如对王臣令长、事亦可会。凡情难任、圣法宜遵。”资持释云“二引教佛诫中二、初引文。礼人悬幡。俱非恶事、犹诫轻侮。良由对圣、更无所尊、故云敬处别也。蹈谓足践。既下次申诫、初勉慎。至下示法。履冰临深喻其悚惧。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今借用之。此下彰益。上句规他、下句感圣。且下举况。令长即郡县官典。凡下劝依。任信也”

△事钞续云“此世中、多有在下床上礼佛者。此全无楷模。敬人尚自被责、敬佛自心在慢。有心存道者、必不行之。作亲问天竺诸僧。诸国无有此法、来此方见。”资持释云“二别斥居庆设礼中、初指非。下床即低床。今时愚徒、多习讹风。有识苟闻、幸宜悛革。此下正斥。祖师尝游晋魏、亲睹其事、乃于床上与僧设礼、彼反责之、故云敬人等楷模即指法律。余下引亲传以验。既非西竺之法、显是此土滥行。”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准事钞释高大床戒注、于下湿处、应开得在柽床上礼佛。见前持犯篇、遮罪、高大床节。

坐立差异

事钞云“智论云。外道是他法、故轻佛、来至佛所自坐。白衣如客、故命坐。一切出家五众、身心属佛、故立。若得道罗汉、如舍利弗等、皆坐。三道已下、并不听坐、以所作未办结贼未破故。”资持释云“前二俗众俱坐、命不命别。后明道众或坐不坐、学无学分。三道即三果、凡夫可知。未办谓所证道、未破谓所断惑。”归敬仪云“今有安坐像前、情无敬让。可谓无事受罪、枉坏身心。如上三果尚立、况下凡乎。像立而坐、弥是不敬。比今君父、可以例诸。此言易矣、临机难哉。常志在心、努力制抑、方可改革。不尔虽让、不救常习。思之惟之。”见释门归敬仪第一

案白衣已受归戒者、似应同道众、立而不坐。与论云白衣如客者、异也。

事钞云“十诵、得对佛加趺坐。”资持释云“或为瞻想、或复禅诵故。”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修供时节

事钞云“僧祇、佛生日乃至涅槃日、为大众说法称扬佛德。萨婆多云、二月八日成佛亦以此日生、八月八日转法轮亦以此日取涅槃。若依瑞应等经、多云四月八日生。涅槃初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复度十仙、云过三月已入涅槃。月德太子经、八月十五日入灭。此并由众生见闻不同、故时节不等。智论云、舍婆提城九亿家、尚三亿见或闻、由慢业故。佛世犹尔。何况末法转轻、心业最重。”资持释云“前引僧祇通示四时。文略成道转法轮二日故云乃至。今时但知降生涅槃二时供养、余二举世未闻。闻者行之。萨下次定日月又二、初引文示异三、初多论总明四日。但二日重叠。今取下瑞应四月八日降生、复准涅槃二月十五日灭度。则四日各、修供可行、复是此方机缘所乐。故一年四日、释门时节。

二月八日成道、二月十五日涅槃、四月八日降生、八月八日转法轮。适时之义、勿事专隅。次引瑞应别示降生。具云太子瑞应本起经、有二卷。后引涅槃月德别明入灭。涅槃初云者即第一卷序分中文、简后三十故。一经前后自别、今时即用后文。月德中与上多论相近。阿含亦云如来八月八日涅槃。此并下二约义会通、初正明。二引证。舍婆提即是舍卫。文中且举见闻。准论具云、舍卫九亿家、三亿家眼见佛、三亿家耳闻有佛而眼不见、三亿家不闻不见佛在舍卫二十五年而此众生不闻不见、何况远者。由慢业者出不见及不闻之所以。我辈生不值佛、岂非慢重。抚膺自责、深痛沉沦。呜呼。佛下举况。灭后正法不及现在、像不及正、末不及像、故云转轻、谓奉佛之心薄也。心业即慢习也。”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上来敬佛仪相中  正明敬相竟

上来别行篇中第一门敬佛仪相竟

第二门

入寺法式

事钞云“俗人士女入寺法。先出文意。息心静默非喧乱所集、轨法施训岂漏慢所践。且心栖相表、形异世仪。归奉凭趣、理存规则。故应其俯仰、识其履行。是敬事仪或、如法亲觐。岂可足蹈净刹、心形懈慢。非唯善法无染、故得翻流苦业。可不诫哉。”资持释云“初叙寺处清严。僧居有二、一者慕静即自行、二者施训即化他。居静不宜喧、禀训不当慢。此四句即约行显处也。且下次叙入须法式二、初明所应为。上二句标境胜、下六句示须法所以。应合也。俯仰即仪貌。履行即所为事。岂下次示不应为。蹈履也。形见也。非唯等者谓无益有损。流坠也。”见事钞记卷三十九

一中国旧法

二今师要术

中国旧法

一入寺法

二出寺法

入寺法

一清信士法

二清信女法

第一项

清信士法

一示正法

二斥非法

第一支

示正法

事钞云“今依祇洹旧法出。中国士民、凡至寺门外整服一拜、入门复礼一拜。安详直进、不左右顾眄。先至佛所、礼三拜竟、围绕三匝、呗赞三契。若未见佛供养、设见众僧不先与语。礼佛已。方至僧房户外、礼一拜。然后入见上座、次第至下、各礼一拜。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僧中亦不可识。事似俗阙、检意则殊。今以俗情检道、意诫非易。若以见僧之过、则不信心生、生便障道、终无出期。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夫入寺者、弃舍刀杖杂物、然后乃入。顺佛而行、不得逆行。设缘碍左绕、恒想佛在我右。入出之时、悉转面向佛。”资持释云“初礼敬舍恶等法有五、初入寺门二拜总礼三宝。先下次礼佛。礼佛下三礼僧。户外总礼如今众堂之处。若下四诫守慎、初叙诫。注中俗阙者谓同俗流、阙于道行。背僧即不信心生、取异谓求见僧过。经下引证。顺佛下五示行法。顺佛行即右绕、西入东出、佛在我右、偏袒右肩示有执作之务。逆行即左绕、反上可知。缘碍左绕者示权开也。入出身佛者假事表心、归依不背也。”

△事钞续云“礼拜佛法僧者、常念体唯是一者。觉法满足、自觉觉他名佛。所觉之道名法。学佛道者名僧。则一体无别矣。始学时名僧、终满足名佛。僧时未免诸过、佛时一切恶尽一切善满也。今我未出家学道、名俗人、回俗即是道器。如此深思、我亦有道分、云何轻侮。宜志心归依、自作出家因缘者。是名围绕念佛法僧之大意矣。低头看地、不得高视。见地有虫、勿误伤杀。不唾僧地。当歌呗赞叹。若见草土、自手除之。”资持释云“二想念慎护等法有三、初念三宝。佛僧能觉、因果虽分、所觉道同、故云一体。道即诸佛果源、众生心本。极证名佛、始学名僧。僧现学法、终至佛果。若此待僧、岂容轻侮。注中初教念僧、则三宝备矣。今下次令念己、与僧不殊。尚当尊己、岂敢慢人。低下次离诸过。初二句舍憍慢、次二句止杀害、后一句离触秽。当下三修净福。”

△事钞续云“若有因缘寺中宿者、不得卧僧床席、当以己物藉之。亦勿卧沙门被中。应自设供、供养于僧。岂损他供、自害善器。并调戏言笑、说非法事。沙门未眠、不得先寝。为除憍慢故。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俗中贵士之座、犹不许贱人升之。况出世高僧、辄便相拟。是以经中、共僧同床半身枯也。如是因缘如别广说。若至明晨、先沙门起。修恭敬之行”资持释云“三有缘暂宿等法有五、初护毁损。注云他。供即卧具等皆他所施故。善器即自身堪受道故。并下除调戏。沙门下不先卧。又下敬僧坐处。举况引证、寻文可了。经中即宝印手经。又文殊问经云、死坐铁床上。若下不后起。”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九

第二支

斥非法

事钞云“凡入寺之行、与俗人作入道之缘。建立寺者、开净土之因。供养僧者、为出离之轶也。”资持释云“初示入寺本意。入道缘者善要由发故。净土因者心静净故。出离轶者期解脱故。轶即是辙、车所从之道也。”

△事钞续云“今末法中、善根浅薄、不感圣人示导、仅知有寺而已。不体法意。都无敬重佛法超生因缘、供养福田、而来入寺也。如此者多、非谓全无敬信者。多有人情来往、非法聚会。又在寺止宿、坐卧床褥、随意食啖。乞索取借、如俗去还、逐意则喜、违心必嗔。系缀胸抱、望当图剥、犹牛羊之抵突、恣顽痴之鄙情。或用力势逼掠、打扑抄夺。具造恶业、必死何疑。一但横骸、神何可灭、随业受苦、永无救护。可共悲哉。非三宝不能救由此人不可拔若有智之人、终不行此敬重寺法、准而行之。护惜三宝、咨请法训、自招大益。故经云、众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园。斯言实矣。当知衰利由心、非前境咎。”资持释云“二明非法之相二、初叙无知。仅犹略也。不体法意者总迷上三也。都无下二句反上因缘也、供养福田反上出离轶也。多下次出非法三节、初叙无智造业又四、前斥聚会。今世多然。又下斥侵毁。图剥谓谋害。抵突即触犯。恣顽痴者即不畏因果。或下斥规夺。具下总示因果。二明有智获益。三引经合证。经文双喻、下云衰利即合田园。蒺藜有刺、如菱而小。前境谓僧寺。”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九

第二项

清信女法

事钞云“清信女人入寺、仪式同前。唯不得在男子上坐。形相语笑。脂粉涂面、画眉假饰。非法调戏、共排荡、持手撑人。必须摄心整容、随人教令、依次持香、一心供养。忏悔自责、生女人中常成碍绝、于此妙法修奉无因。不得自专、由他而办、一何苦哉。应深生鄙悼。若见沙弥、礼如大僧、以位注而不加敬。此于大僧为小、于俗为尊。出家受具、便入僧娄。不得以小儿意、轻而持接。设有说法、当谨听受。勿复唤名而走使。”资持释云“初指同。唯下次彰异又二、初指过。排谓推排、即牵推等。荡谓纵放。撑触也。必下示法。碍绝谓系属于人、不自在故。鄙谓厌恶、悼即悔恨。敬沙弥者恐谓具、不加敬故。”见事钞记卷三十九

上来入寺法式中  中国旧法竟

今师要术

事钞云“此入寺法、中国传之矣。余更略出护过要术。谓一切天人龙鬼、是出家人修道之缘。一切出家人、为天人龙鬼生善境界。出家人既为四辈生善之处、不得对彼幽显轻有所失。彼四辈既是出家修道之缘、又不得辄便见过。佛已敕竟、假使道人畜妻挟子、供养恭敬如舍利弗大目等莫生见过、自作失善境之缘也。”资持释云“初明道俗相资。修道缘者假彼外护故。生善境福智由生故。四辈即天人龙鬼。幽通三趣、显则唯人。”

假使道人等文出贤愚经、如下第五门  中具引。

△事钞续云“凡出家者、长标远望、必有出要之期。始尔出家舍俗、焉能已免瑕疵也。智士应以终照远度、略取其道。不就同彼愚小、拾僧过失。所以天龙鬼神、具有他心天眼、而护助众僧者。非僧无过、以克终照远耳。今人中、无察情鉴失之见。情智浅狭、意无远达。暂见一过、毁辱僧徒。自障出要、违破三归失于前导、常行生死不受道化。可谓惑矣、小儿痴矣。”资持释云“二诫拾僧过失中、初叙道众志远行薄。智下次教俗士取志舍行。终照即即深识不责目今、远度即大量不见小过。略谓拣略。所下示幽灵同赞。克犹究也。克照皆龙天之心、终远即出家之志。如感通传、韦天告祖师云。天竺诸国、不及此方。此虽犯戒、大涂渐愧、内虽陵犯、外犹慎护。故使诸天见其一善、忘其百非。若见造过、咸皆流涕、悉加守护、不令魔恼。今下斥凡俗多讥。初叙其愚迷。自下彰过失。上句障圣道、次二句失善利、后二句招苦报。可谓下结叹。”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九

上来入寺法式中  今师要术竟

上来别行篇中第二门入寺决式竟

第三门

造像塔寺

一造像塔法

二造寺法

造像塔法

一造像

二造塔

造像

通叙经像意

二正明造像

第一项

通叙经像意

事钞云“造经像法意者。如来出世有二益。一为现在生身说法。二未来经像流布、令诸众生于弥勒佛闻法悟解、超升离生。此大意也。”资持释云“现在即化相佛法一期益近、未来即住持佛法三时益远。即经云、应可度者皆悉已度、其未度作得度缘是也。”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第二项

正明造像

中国造立元缘

二此方制度渐失

第一支

中国造立元缘

事钞云“恐后生造像无所表彰。故目连躬将匠工、上天图取。如是三反、方乃近真。至于下天、此像垂地来迎。世尊命曰、汝于来世广作佛事。因垂敕云。我灭度后、造立形像一一似佛。使见者得法身仪则。乃至幡华供养、皆于来世得念佛三昧、具诸相好。如是造立是佛像体。”资持释云“先叙目连图写。以佛生七日、摩耶命终、生忉利天。佛后成道、思报母恩、升天说法、经于一夏。按造像经、时优填王思念如来、命目连引三十二匠往彼天中、以栴檀木各图一相、如是至三方得圆足。文云恐者若论图写似指目连、取后垂诫须推佛意。虽缘在优填、意存来世。后引如来垂诫中二、初明授记。即优填王闻佛下天、将像至宝□所、像即迎佛自行七步。佛为摩顶授记、辞如钞引。低首曲身故云垂地。因下次正诫敕。法身仪则者威容相好、法身之表。得念佛三昧者由见色像、三昧易成故。具相好者由生欣慕、能感胜报故。如是者即指檀像、敕后效之。”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第二支

此方制度渐失

事钞云“所以中国传像在岭东者。并皆风骨劲壮、仪肃隆重、每发神瑞、光世生善。逮于汉世仿佛入真、流之晋宋颇皆近实。并由敬心殷重、意存景仰、准圣模样。故所造灵异。”资持释云“初前代近真中二、初引西土传来。岭东即此震旦、在葱岭之东。风骨劲壮言其体貌、劲即直也。仪肃隆重言其威势。每发神瑞言其灵异。光世生善言其动人。逮下次引此土创制。汉世佛法初来、至于晋宋已前也。仿佛犹似像也。并下总出所由。初句心重、次即追慕、三谓法古。故下结成所引。”

△事钞续云“今随世末、人务情巧。得在福敬、失在法式。但问尺寸短长、不论耳目全具。或争价利钝、计供厚薄。酒肉饷遗、贪淫俗务、身无洁净、心唯涉利。致使尊像虽树、无复威灵。乃至钞写经卷、唯务贱得。弱笔粗纸、恶匠鄙养。致使前工无敬、自心有慢。彼此通贱、法仪灭矣。”资持释云“二后世失法三、初明非法中二、先叙得失。与之且言福敬、夺之过在无法。但下次列非相又二、初斥造像。上四句是营勾人非、酒下四句即匠者之非、致下二句显其无功。乃至下次明造经。”

△事钞续云“致令经像训世为诸信首、反自轻侮、威灵焉在。故致偷盗毁坏、私窃冶铸、焚经受用、多陷罪咎。并由违背世出世法。现在未来受无量苦、皆由失法之所致也。”资持释云“二示过患中三、初叙无灵。经像住持功高故为信首。故下显过。偷盗是遭夺失、毁坏即风火所损、私冶铸谓金铜等像镕为别物、焚经受用即金银字经烧取余用。多陷罪咎谓累他也。并下出意。薄贱轻侮、乖俗礼教、非佛严敕、故云违背世出世法。现未两报因像而致、后之制造可不慎耶。”

△事钞续云“若使道俗存法、造得真仪。鸟兽不敢污践、何况人乎。但能奉圣像仪、佛亦垂形示迹。”资持释云“三明应法中、初明合法有灵。但下次明至诚感圣。”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造塔

一示名

二显报

三敬护

四造处

五供养修行

六造毁二报

第一项

示名

事钞云“杂心云、有舍利名塔、无者名支提。塔、或塔婆、或云偷婆。此云冢也亦云坟支提云庙。庙者貌也”资持释云“初示名。舍利及塔、名通凡圣。今明造立、多是佛塔、亦通余圣。无名支担谓安形像、故下释云庙貌也。塔或下翻释。”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第二项

显报

事钞云“增一阿含云。初起偷婆、补治故寺、并受梵福。云何梵福。如阎浮一洲人功德、不如一转轮王功德。如是西东北天下、乃至四天六欲初禅总多、此一梵主功德。此为梵福量。当如是学。”资持释云“初示因果。初起谓新创也。梵福谓梵天王福最胜也。次校量梵福。此下劝修。”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第三项

敬护

事钞云“四分。若起塔者、应四方若圆若八角。以石堑、木作。作已、用黑泥乃至石灰白土等。应安基。四边作阑楯、安香华着上。听安悬幡盖物。

不得上塔上阑楯上、护塔神嗔。若有所取与、开。彼安幡盖、不得蹈像上、作余方便梯凳安之。若塔露地供养具、雨渍风飘、鸟乌不净者、作种种舍覆之。地有尘、种种泥泥之。须洗足器、安道边、外作墙门安置。若上美余食、用金宝等器盛之。令白衣伎乐供养。若饮食、当与比丘沙弥优婆塞。经营塔作者应食。舍利安金宝塔中、若缯绵中。若持行者、若畜生若头上肩上担戴。若拂、应用树叶雀尾拂。多有香华、罗列基上阑上。□上。响中、绳贯悬屋檐前。有香泥、作手轮像。乃至有余、泥地等。”资持释云“初明造立。安基为坚牢故。作阑为外护故。悬幡盖物即梯凳也。不得下次制践污。若塔下明覆盖。地下明泥治。须下明器具。以西国俗风多跣足故。安道边者登上便故。外作墙者恐触秽故。若上下明献供养饮食得与道俗即守塔人。经营即造立者。舍下明护舍利。若下明帚拂。但可去尘、余物皆得。多下明庄严。手轮者旧云佛手中千辐轮。”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第四项

造处

事钞云“僧祇。塔事者。起僧伽蓝时、先规度好地、作塔处。其塔不得在南在西、应在东在北。中国、伽蓝门皆东向、故佛塔庙宇皆向东开。乃至厨厕亦在西南、由彼国东北风多故。神州尚南为正阳、不必依中土法也。不得僧地侵佛地、佛地不得侵僧地。”资持释云“初明择地。规谓看视。其下指方所。须东北者以寺门向东、即在前面左边二方为之。注中、前示西土。亦合作并。东北风多则秽气不至殿塔、此示寺门向东所以。下明此方应南西。今此厨多在东北、亦以南西风多故也。不得下制侵犯。西土佛法僧地各有分齐、不相混滥。”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第五项

供养修治

事钞云“善生经云。善男子。如来即是一切智藏。是故智者应当志心勤修、供给身灭身形像塔庙。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当系念尊重赞叹。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作生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若以一钱一线一华一香一偈一礼一匝一时、乃至无量宝无量时。若自独作、若共他作。善男子。若能如是志心供养佛法僧者、若我现在若涅槃后等无差别。若见塔庙、应以金银铜铁绳锁幡盖伎乐香油灯明而供养之。”资持释云“初劝化供养五段、初劝修。一切智者总收十界世出世智无不圆足、含蕴无穷出生无尽故喻如。生身即现在、灭身即舍利。若自下明营办。自有功德者谓富于道行、人所信重者。于己莫轻者以能供养、获大福德故。凡下明用心。若以下明施物。现在灭后无差别者谓所得福、存没正等故。若见下明供具。”

△事钞续云“若见鸟兽践蹋毁坏、要当涂治、扫除令净。暴风水火人所坏处、亦当自治。自若无力、当劝人治。或以金银铜铁土木。若有尘土、洒扫除拂。若有垢污、以香水洗。”资持释云“二见塔涂治。自作劝人、随力所构。”

△事钞续云“若作宝塔及作宝像、当以种种幡盖香华奉上。若无真宝、力不能办、次以土木而造成之。成讫、亦当幡盖香华伎乐种种供养若是塔中草木不净、鸟兽死尸及其粪秽、萎华臭烂、悉当除去。蛇鼠孔穴、当塞治之。铜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银琉璃颇梨等像、常当洗治。任力香涂。随力造作种种璎珞、乃至犹如转轮圣王塔。精舍内、当以香涂、若白土涂。作塔像已、当以琉璃真珠绫绢锦彩铃磬绳锁而供养之。画佛像时、彩中不杂胶乳鸡子。应以种种华贯散华、妙拂明镜、末香散香烧香、种种伎乐歌舞供养、昼夜不绝。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终不以酥涂塔像身、亦不乳洗。”资持释云“三造立庄严中、初明造立。若是下明净治。任下严饰。画下明杂秽。此土多用鱼牛等胶、虽复腥膻、且图久固。应下明供养。不下示非法。酥涂乳洗皆外道法故。”

△事钞续云“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藏覆、劝人令治、治具足已然后显示。见毁坏像、应当志心供养恭敬、如完无别。如是供养、要身自作。自若无力、当为他使、亦劝他人令作助之。”资持释云“四接续毁损。令密藏者不生善故。令恭敬者恐生慢故。今时有作涌壁、或画佛首相、并宜藏之。”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第六项

造毁二报

事钞云“无垢清信女问经云。未知扫佛塔地、有善报。佛告女言。扫佛地得五福。一自心清净、他人见已亦生净心。二为他爱。三天心欢喜。四集端正业。五命终生善道天中。涅槃云。不犯佛物、涂扫佛僧地、造像若佛塔、常生欢喜心。皆生不动国。”资持释云“初扫治善报二、初无垢女经。五福一是内感。二三即外应。四五即来报、四是别报、五即总报。二涅槃偈。彼云。东方有佛世界名不动、佛号满月光明。无畏菩萨白佛、此土众生造何等业、得生彼国。佛以偈答、如钞引。上四句即四种因、正取中二。下一句示果。言不犯者谓不侵损也。”

△事钞又云“十轮。若破寺、杀害比丘。其人欲终、支节皆疼、多日不语。堕阿鼻狱、具受诸苦。”资持释云“二毁坏恶报。破寺报重、反明造立功深。”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上来造像塔寺中  造像塔法竟

造寺法

事钞云“有盛德法师造寺诰十篇。具明造寺方法。只桓图样、随有所造必准正教。并护持匡众僧网纲要等。事繁不具、略引宗科造寺一法。”资持释云“初标人法。即灵裕法师。称美道行故云盛德。寺诰即彼文通题。具下示其所述。事下明今所引。”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一应法生善

二无法致损

应法生善

事钞云“谓处所须避讥涉、当离于尼寺及市傍府侧等。佛殿经坊极令清素、僧院厨仓趣得充事。如此、则后无所坏。只桓图中、凡立木石土宇并有所表。令人天识相、知释门多法。故能影覆邪术、禽兽畏威。形仪隐映、为世钦仰。”资持释云“讥谓讥嫌、涉即干涉。经坊即今经藏。木石等者植树、表其生长。立石、表其坚贞。戒坛居东、表发生之义。无常院在西、菜倾没非久。立刹表边者知归。楼观、表道品阶渐。池沼表魔外洗心。栽莲、表行人心净。余如彼说、须者寻之。图经、近日本将至、文有两卷。即祖师撰者。影覆邪术谓使魔外无其威势、影犹闭也。禽兽畏威谓令异类不敢侵犯。形仪隐映谓像设可观。为世钦仰即士庶生善。”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资持注云图经等者。宋时由日本赍远、旋复佚失。今再由日本请归。天津刻经处刊本、名只桓寺图经、与戒坛图经合为一册。

无法致损

事钞云“但历代绵积、秉教陵迟。事存法隐、错举意旨。俗人既不晓法、众僧未解示导。但相仿效、虚费财物、竞心精妙、力志胜他。房廊台观务令高显、过彼便止、都不存法。”资持释云“初造立非法。绵积犹言长久。秉即执也。错举谓每事废立皆任意耳。仿效谓互习讹风。竞心谓斗竞为怀、力志即竭力用意。高显即副竞妙之心、过彼乃称胜他之志。”

△事钞续云“又还自腾践、如己庄宅。众僧房堂、诸俗受用。毁坏损辱、情无所愧。屈道承俗、如奴事主。是名寺法灭也。其甚者、打骂众僧、种种非法。取要言之。从僧强力抑夺、贷借乞请。乃至停尸僧院、举哀寺内、置冢澡浴等。并非法也。”资持释云“二腾践毁坏。明俗人愚暗。文叙本主、义通余人。毁坏约物、损辱约僧。承即奉事。此科大字并引寺诰、故注以助之。乞请即求索。请观诸事、彼时尚然、今何足怪。更有殿堂饮宴、僧厨宰杀。寄着杂物、贮积粮储。或射作衙庭、或编为场务。婚姻生产、杂秽难言。斯由道众之非才、岂独俗儒之无识。每恨法门之覆灭孰为扶持、更嗟狱报之艰辛谁当救疗。必怀深识、岂不再思。是知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有力能济、传而勉之。”

△事钞续云“若改往修来、追法更新、慎敬无犯者、是则护持寺法也。俗人造寺、本为求福、作出家之因、得道之缘。唯应礼拜供养、为法咨请、时时觐问、如法往来。彼此利益、自他无恼、名护持也。故增一云、阿阇世王得信已后、敕国中、无令事佛之赀输迎送。岂非僧传正法、得信于人乎。”资持释云“三引劝俗流中、初正劝。改往谓悔上诸过、修来谓期后超升。追法即依教、更新即起敬。次引经证。阇王逆邪见、后方归佛求悔、故行此敕。赀输谓科配财物也、迎送即只奉官僚、事佛之家俱令免放。岂下推得信所以。”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上来像塔寺中  寺法竟

上来别行篇中第三门像塔寺竟

第四门

瞻视病人

一制意

二简人

三安置处所

四说法敛念

制意

事钞云“制意者。夫有待之形、多诸婴累。四大互反、六府成病。若不假相提接、薄命则无所托。然则世情流变、始终难一。健则亲昵、病弱则捐舍。鄙俗恒情、未能忘此。故如来深鉴人物、知善来未崇、恶必相遵、故亲看病。”资持释云“初叙意中、初叙病患。多婴累者通目众苦也。四大等者别示病恼也。若下次明瞻视。然下三示凡情。故下彰圣引导。按西域记、只桓东北有塔、即如来洗病比丘处。如来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独处。佛间、汝何所苦、汝何独居。答曰、我性疏懒不耐看病、故今婴疾无人瞻视。佛愍而告曰、善男子、我今看汝。”

△事钞续云“故律中。佛言、汝曹不相看视、谁当应为。乃至世尊为病人洗除大小便已、扫治卧处极令清净、数衣卧之。便立制云。自今已去、应看病比丘、应作瞻病人。若有欲供养我者、应供养病人。佛为极地之人、犹励诸比丘、亲自下接。况同法义重、如何相弃。”资持释云“二引证中、初引缘。便下立制。佛下结劝。”

△事钞续云“问、供养病者等佛何耶。答。谓悲心看病、拔苦与乐、慈心行同佛故也。又论云、随顺我语、名供养佛。”资持释云“三释疑中、征上律文、欲彰功行。答中、初约心行同佛。又下次约随顺法制。”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四十

上来瞻视病人中  制意竟

简人

△事钞云“二简人中。四分。若有病者、听和尚乃至弟子、从亲至疏。若都无者、众僧应与瞻病人。若不肯者、应次第差。若无比丘沙弥优婆塞者。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优婆夷随所可作应作、不应触比丘。”资持释云“初制本众有三、一亲属自看。二僧与。三僧差。准无比丘、应令沙弥净人看。若无下次开女众。”见事钞记卷四十

上来瞻视病人中  简人竟

安置处所

事钞云“三安置处所。若依中国本传云、只桓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安置其中。堂号无常、来者极多、还反一二。即事而求、专心念法。其堂中置一立像、金薄涂之。面向西方。其像右手举、左手中系一五彩幡、脚垂曳地。当安病者在像之后、左手执幡脚、作从佛往净刹之意。瞻病者烧香散华、庄严病者。乃至若有屎尿吐唾、随有除之、亦无有罪。传云。原佛垂忍土、意在拔除烦恼、不唯粪除为恶。如诸天见人间臭秽、犹人之见屏厕、臭气难言。尚不以为恶、恒来卫护。何况佛德而有爱憎、但有归投者无不拔济。乃至为病者随机说法。命终恒在佛所、不得移之。” “中国本传戒坛图经所谓别传是也。

日光没处者坛经云、西方为无常之院、由终殁于天倾之位也。今寺亦有、但方隅不定、不知法故。其堂中下次明设像。立弥陀者归心有处也。然十方净土而偏指西方者、系心一境、想念易成故。西方诸佛而独归弥陀者、誓愿弘深、结缘成熟故。是以古今儒释、靡不留心。况浊世凡愚、烦恼垢重、心猿未锁、马难调、舍此他求、终无出路。请寻大小弥陀经十六观经往生论十疑论等诸文、详究圣言、必生深信矣。像面向西病者在后谓将终之时已前、常须瞻像、令其系心。忍土者梵语娑婆、此云堪忍、大悲经云此界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人间臭秽者感通传、天人云。人中臭气、上熏于空四十万里、诸天清净无不厌之。但以受佛付嘱、令护于法。佛尚与人同止、诸天不敢不来。恒在佛所者恐心无系、念世事故。”见事钞记卷四十

上来瞻视病人中  安置处所竟

说法敛念

一余人劝导

二瞻病劝导

余人劝导

事钞云“四说法劝善者。十诵。应随时到病者所。为说深法、是道非道、发其智慧。先所习学、或阿练若、诵经、持律、法师、阿毗昙、佐助众事。随其解行而赞叹之。”资持释云“深法但是佛教、通得云深。是道谓出世法、非道即世间法。”

△事钞又云“传云。中国临终者。不问道俗亲缘、在边看守。及其根识未坏、便为唱读一生已来所修善行。意令病者内心欢喜、不忧前途。便得正念不乱、故生好处。”资持释云“令唱读者准此、生前所修一切功德并须记录。凡为看病、常在左右、策其心行、恒令念善。以舍报趣生、唯在临终心念善恶。”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四十

瞻病劝导

事钞云“其瞻病者、随其前人病有强弱、心有利钝、业有粗细、情有去取、当依志愿随后述之。或缘西方无量寿佛。或兜率弥勒佛。或灵鹫释迦本师。或身本无人、妄自立我。或外相似有、实自空无、如至焰处则无水相。或为说唯识无境、唯情妄见。各随机辩而诱导之。”资持释云“初明说法中二、前明量机。病强弱者观其健困也。心利钝者智明昧也。业粗细者粗如营福、细如禅讲等。情取舍者所乐异也、如下西方兜北等是。此四观察、义无不尽。随宜方便、临事自裁。或下次明说法三、初令缘佛。或教称名、或令观相、或叹功德令生欣乐。或身下次示心观。即性空相空唯识三观。至焰处者喻相空也。谓如渴鹿逐于阳焰、遥见似不、至彼元无。各下后示随缘。不必如上故。”

△事钞又云“应以经卷手执示其名号。又将佛像对眼观瞩。恒与善语、勿传事。华严偈云。又放光明名见佛、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后生佛前。见彼命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又复劝令归依佛、因是得成明净光。”资持释云“二示经像中、初示经像。次引华严为证。”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四十

上来瞻视病人中  说法敛念竟

上来别行篇中第四站瞻视病人竟

第五门

离诸非法

一别请僧众

二受僧食物

三诵罚可否

四食肉

五畜养猫狗

别请僧众

事钞云“五分。僧次请者。凡夫、圣人、坐禅、诵经、劝佐众事、并为解脱出家者、得入僧次。唯除恶戒人。若言次第上座者是僧次摄、又不知齐几为上座。佛言、上无人者皆名上座。以法取人、不称名字、犹名别请、为佛所诃。”资持释云“初简能受人。文列五种、并堪预数、不可拣择。若下二示僧次法又二。初正示。以下显非以法取者虽不定名、简其所学即非僧次。此谓虽通而别、非平等故。十诵下三引文证。彼云。有人请佛五百罗汉。佛言。不名请僧福田。若能于僧中请一似像极恶比丘、犹得无量果报。与下增一意同。”见事钞记卷二十三

事钞云“梵网云、别请物者即盗四方僧物。仁王经、亦呵责别请过。既僧僧次福大。有凭请者、应说僧次功能、开悟俗心、勿令别请。”资持释云“初引文示。仁王亦呵责者彼云、诸恶比丘受别请者、是外道法、都非我教等。既下二令劝赞僧次。”见事钞记卷三十八

事钞云“增一云。师子长者别请五百罗汉。佛言、不如僧次一人、福不可量。因说如饮大海、则饮众流。师子言、自今已后、当不别请。佛言、我亦不令别施、以无有福。师子便平等施、亦不言此持戒犯戒。佛赞善哉、平等之施获福无量、平等施者施中第一。贤愚经。以毯施佛、佛让与僧、义意同此。正使将来法垂灭尽、比丘畜妻挟子、四人已上名字众僧漫请供养、应当敬视如舍利弗等。”资持释云“前引增一。彼云、佛在罗阅城、长者请舍利弗目连等五百人。佛诃如钞。饮大海者由心通僧宝、无所简择、虽得一人则为供养十方凡圣故。贤愚中。姨母自纺绩作一端金色毯上佛。佛言、可以施僧、得福无量。挟抱也。名字僧无实德者。”

资持云“问、前引五分除恶戒者、此何相违。答。疏云。五分简人、精也。贤愚取人、粗也。破戒受施、且取外生物信、令于僧海自感施福。非谓行缺能消信施。疏中意也私谓。五分除恶戒等、并谓极诫内众、使自策勤。增一贤愚十诵善生、皆据导俗、恐忽慢僧徒自招枉坠。是知受须戒净、不净则自陷无疑。施必普周、不周则所施无福。用斯往判、谅无所违。”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二十三

上来离诸非法  别请僧众竟

受僧食物

此章诸文、多诫道众不得妄与。而俗众亦可因是了知于僧食物、不得妄索妄受也。

一明用与

二约缘开

三示污家

明用与

事钞云“佛法中无贵贱亲疏。唯以有法平等、应同护之。人来乞索、一无与法。若随情辄与、即坏法也。”资持释云“初劝依法。一无与者谓不非用也。心能依法、如下则听。”

△事钞续云“俗人本非应斋食者。然须借问。能斋、与食。不能斋者、示语因果、使信罪福、知非为吝、怀欢而退。此中非生人好处、非生人恶处。不得一向嗔人、一向任人不斋者而食。必须去情存道、善知处量也。是以谨守佛教、慎护僧法、是第一慈悲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资持释云“二示损益二、初守教之益中、初明善用。注云非生好者以任情故、非生恶者以依法故。是下结益。”

上云斋者、如宗体篇八戒中委明。白衣能受斋者得食、出五分律。

△事钞续云“若不守佛教、随情坏法。谓听俗人不斋而食。有来乞请、随请辄与。令诸众生不知道俗之分、而破坏僧法、毁损三归。既无三归、远离三宝。令诸众生沉没罪河、流入苦海、失于利乐。皆由坏法。是以不守佛教、不闲律藏、缺示群生、自昏时网、名第一无慈悲人也。”资持释云“二违教之损中、初明非用。令下二示过、初明失利。后令诸下明堕苦。道俗分者道修智分为俗福田、俗修福分当供道众。今则反乱故云不知。毁三归者失彼信心、侵陵三宝故。是下三结损。”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七

约缘开

事钞云“五分。若白衣入寺、僧不与食、便起嫌心。佛言、应与。便持恶器、盛食与之、又生嫌心。佛言、以好器与之。此谓悠悠俗人见僧过者。若在家二众及识达俗士、须说福食难消、非为悭吝。”资持释云“初引文。此下义决、初指前文且据无信。悠悠谓远离三宝、无所归者。若下次明有信。福食谓檀越求福、施众僧故。”

△事钞续云“十诵。供给国王大臣薪火灯烛、听辄用十九钱不须白僧、若更索者白僧给之。恶贼来至、随时将拟、不限多少。僧祇、若恶贼檀越工匠乃至国王大臣、有力能损益者、应与饮食。多论云、能损者与之、有益者不合即是污家。若彼此知法、如律亦得。”资持释云“初引十诵明用分齐、初给王臣。十九钱者彼土大铜钱、一当十六、当今三百也。下明贼难。不可约数。次僧祇中。通列五人、上三可解。下示王臣须论势力、必无力者应非所开。多下引决。由上律云损益皆与、既是有益理不当与、在文有了故续决之。若下通上律。俗知僧物难消必无虚受、僧知污家非法必无妄与。但有缘须给、微亦通之十诵通开、谅在于此。”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十七

示污家

事钞云“比丘凡有所求、若以种种信施物、为三宝自身乃至一切、而与大臣俗人等、皆名污家。由以信施物与白衣故、即破前人平等好心。于得物者欢喜爱乐。不得物者、纵使贤善、无爱敬心、失他前人深厚福田。又倒乱佛法故。凡在家俗人常于三宝求清净福、割损血肉以种善根。今出家人反持信物赠遗白衣、俗人反于出家人所生希望心。又若以少物赠遗白衣、因此起七宝塔造立精舍乃至四事满阎浮提一切圣众。亦不如静坐清净持戒、即是供养真实法身。”资持释云“凡所求者总收多事、不问公私善恶皆不许之。纵贤善者据比丘言之。”

△事钞又云“律不犯中。若与父、母、病人、小儿、妊娠妇女、牢狱系闭、及寺中客作者、不犯。”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十九

与父母者准母论、须父母贫苦而先受归戒者乃可施与。

上来离诸非法中  受僧食物竟

谪罚可否

一别列

二会通

别列

一劝俗敬护

二劝俗治恶

第一项

劝俗敬护

事钞云“十轮经云。若诸比丘护持戒者、天人供养、不应谪罚。除其多闻及持戒者。若有破戒而出家者、能示天龙八部珍宝伏藏。应作十种胜想、佛想乃至礼足。后生豪贵、得入涅槃。是以依我出家、持戒破戒、不听轮王宰相谪罚。况余轻犯。破戒比丘虽是死人、是戒余力、犹如牛黄麝香眼药烧香等喻。破戒比丘为不信所烧自堕恶道、能令众生增长善根。以是因缘、一切白衣皆应守护、不听谪罚。”资持释云“初四句明持戒。除下明破戒为二、前约报劝、上二句拣除如法。若下明破者功能。此明破戒、必约犯重。天龙下彼具列夜叉乃至人非人等、今文束之。应下劝俗恭敬。后下示报。是下结意。破戒下次约喻劝、初举喻。牛黄下经云、是牛虽死人故取之、亦如麝香死后有用。又云、譬如估客入于大海、断无量众生命挑其两眼和合成药、若盲冥无目乃至胞胎生盲者以此药涂其眼明净。彼人虽死其药有功又云、譬如烧香、香体虽坏熏他令香。破下合法。上三句合牛麝人死及香体坏、能下合香药有用香气熏他。以是下结意。”见事钞记卷七

第二项

劝俗治恶

事钞云“涅槃云。今以无上正法、付嘱诸王大臣宰相及于四众。应当劝励诸学人等、令学正法。若懈怠破戒毁正法者、大臣四部应当苦治。”资持释云“初令劝学。四众即僧尼士女、下云四部亦同。正法者经作定慧。若下二劝苦治”

△事钞续云“大集云。若未来世、有信诸王若四姓等、为护法故、能舍身。宁护一如法比丘、不护无诸恶比丘。是王舍身生净土中。若随恶比丘语者、是王过无量劫不复人身。”资持释云“初明护如法之益。四姓者西土姓种统之唯四、一刹帝利王种二婆罗门净行三毗舍商贾四首陀农人若下二明随恶人之损。”

事钞云“大集云。若末世中、有我弟子多财多力、王等不治。则为断三宝种、夺众生眼。虽无量世修戒施惠、则为灭失。广如第二十八卷护法品说。”资持释云“初明国王纵彼造恶。则下显过。断三宝者翳障正法也。夺众生眼者损他正见也。戒施灭失者损自功德也。”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七

会通

事钞云“问、前十轮经不许俗治、涅槃大集令治恶者。”资持释云“问中。二经相违、故须和会。”

△事钞续云“答。十轮不许治者、比丘内恶、外有善相、识闻广博、生信处多、故不令治。必愚闇自缠、是非不晓、开于道俗三恶门者、理合治之、如后二经。又涅槃是穷累教本、决了正义。纵前不许、依后为定。两存亦得。废前又是。”资持释云“答中、初两存释。又下废前释。穷即训极、累谓嘱累。一代所归故云教本。决前不了故是正义。两下双结。”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七

上来离诸非法中  谪罚可否竟

食肉

一引大废小

二引小急制

三通禁诸物

引大废小

事钞云“诸律并鱼肉为时食、此是废前教。涅槃云。从今日后、不听弟子食肉。观察如子肉想。夫食肉者、断大慈种、水陆空行者命者怨。故不令食。广如彼说。经云。前令食肉、谓非四生之肉、但现化耳、为度众生”资持释云“初引涅槃制断中二、初示前废教。涅槃下次引后制断。尔前虽断、如楞伽等、但通指其过。涅槃终穷、正为开会、故特引之、出如来性品。初引废前文三、初二句立制。次一句教观厌。经云。如夫妻二人、共携一子、同行旷野。险难粮尽。杀子而食。垂泪而飧、不得滋味。今若观一切众生肉如子之肉、作是想时、必不贪食。夫下显过患。大慈是佛心、即于己他断佛种故。水陆空行者举处摄物、沉潜飞走无所不收。今食肉者、由害彼命、即彼怨仇。经下次引决前文。欲彰前教无诸过故。四生胎卵湿化。经云、为度众生故、示现食肉、而实不食。”

△事钞续云“楞伽云。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略说十种。一者一切众生无始已来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二狐狗人马、屠者杂卖故。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四众生闻气悉生怖故。五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六凡愚所习、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七令咒术不成就故。八以食肉、见形起识、以染味着故。九诸天所弃、多恶梦、虎狼闻香故。十由食种种肉、遂啖人肉故、如斑足王经说。”资持释云“二引楞伽示过。楞伽中十过最须观察。初恐食啖父母、成恶逆故。梵网经云、一切男女皆是我父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是也。二恐食其同类、非仁心也。三谓禽畜交合精血所成。腥臊秽物、自内于口、深不净者所为。故有食啖、无善名称。七谓或持咒术、必须精洁。尚诫荤辛、何况肉食。八谓凡遇畜形、即思遂啖其味。九中三过。天报清净、所以舍弃。不习善法、故多恶梦。身同畜气、故为虎狼所食。十谓由此相因、遂啖同类。斑足王者其父游猎至山、染师而生、人形斑足。后绍王位。一日掌膳者阙肉、求得小儿肉以充之。王觉味殊、因敕常供。杀害既多、众欲杀王。王变飞行罗刹、十二年中常食人肉。”

△事钞续云“今有凡愚多嗜诸肉。罪中之大、勿过于此。故屠者贩卖、但为食肉之人必无食者、亦不屠杀。故知食者、同屠造业、沾杀生人。可不诫乎。”资持释云“三伸诫中、初明过重。如向列故。故下次明业深。同屠杀故。”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三

引小急制

事钞云“僧祇云。若为比丘杀者、一切七众不应食。乃至为优婆夷杀、七众不食亦尔。”资持释云“初引僧祇急制。为一众杀而制七众者、以同沾佛戒、意所通故。彼律得食三种净肉、谓不见不闻不疑为我故杀者。是知虽云得食、还同禁断。下引四分、其意益明。”

△事钞续云“今学戒者多不食之、与中国大乘僧同例。有学大乘语者、用酒肉为行解。则大小二教不收、自入屠儿行内。天魔外道尚不食酒肉、此乃阎罗之将吏耳。”资持释云“二斥学罔时、初明学戒。中国学大乘者、皆依梵网楞伽涅槃等制。既修大行、慈济为先、安有大乘方行杀戮。有下指斥。行谓为之无耻、解谓执之不疑。二教不收者以大小俱制、反不依行、教所不被故。教既不被、非佛弟子、无慈好杀宜入屠行。天魔报胜净因所克、外道苦行飧风自饿等。故知啖肉未及魔外、阎罗将吏信是同伦。将吏谓夜叉鬼卒之类。”

△事钞续云“四分云、若此杀者行十恶业、为我故杀乃至大祀处肉、不得食之。以办具来者心无定主故。今屠者通杀、则依教无肉可食、正断食肉也。律云、若持十善、彼终不为我故断众生命、如此应食。准此、何由得肉而啖。”资持释云“三显四分密断中、初明制断。为我大祀二皆不净。今下显意。次明开食。前与肉者须行十善。岂有行十善者而有肉耳、故云何由得肉等”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三

通禁诸物

事钞云“楞伽云、酒肉葱蒜韭薤之属、悉不尝之。”资持释云“酒肉兼五辛、文缺与渠。或谓阿魏、或云自有兴渠、根如萝卜。蒜音算、韭音久、薤胡介反、并荤菜也。梵网云、一切食中不得食。楞严云。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等。”见事钞记卷三十三

又南山律中、严禁蚕衣。乳蜜唯开重病、不许辄饮。如南山释门章服仪云。囚犊将乳。劫蜂贼蜜。过之大者、无越蚕衣。比夫屠猎之量、万计倍之。诸文至繁、今不委引。

上来离诸非法中  食肉章竟

畜养猫狗

事钞云“或畜猫狗、专拟杀鼠。是恶律仪。杂心云、恶律仪者、流注相续成也。善生成论、若受恶律仪、则失善戒。”资持释云“初显过。杂下引示。流注者恶业遍也。相续者念念增也。所以然者、由彼害心非止一境、复无时限故。善生成论失善戒者恶势强也。恶业顺惑、势力猛盛、一切善戒并绝相续故。有云、且望一类鼠上、善戒不续、非谓余戒俱无。又云、此乃诫勒之切耳。”见事钞记卷七

轻重仪云“养畜猫狗、专行杀害。经论断在恶律仪、同畜便失善戒。出卖则是生类、业障更深。施他还续害心、终成缠结。宜放之深薮、任彼行藏。必系之显柱、更增劳役。但依前判、彼我夷然。便自生杀怨家、亲树慈悲圣宅。”见量处轻重仪卷上

上来离诸非法中  畜养猫狗竟

上来别行篇中第五门离诸非法竟

第六门

出家宗致

问今辑在家备览、何以最后列出家宗致门耶。答。凡俗士尚未出家、而欲出家者。须先了知出家之后、如何发心、如何苦行、自量己力、以定可否。若其力有未能、应即知难而退、不须率尔出家、免致将来忧悔。以是之故、出家宗致、为在家者所应预知。因以此门、殿于卷末焉。

一出俗本意

二先说苦事

三应知五德

出俗本意

事钞云“少弥建位、出俗之始。创染玄藉、标心处远。自可行教、正用承修。滥迹相济、世涉多有。”资持释云“初叙本示滥中四、上二句示位。此中须分形法二同、若但剃发名形同沙弥、若受十戒名法同沙弥。次二句明本志。上句言其始、下句示其终。玄藉通目佛教、处远直指佛果。复次二句示律可依。后二句斥世无训。”

△事钞续云“然信为道原功德之母、智是出世解脱之因。夫出家者必先此二。如未晓此。徒自剃着、内心无道、外仪无法、纵放愚情、还同秽俗。所以入法、至于皓首、触事面墙者。良由自无奉信、圣智无因而生。但务养身、宁知出要胜业。”资持释云“次明信智二门中二、初叙二法之要。道由信立故为道原、德自信生故云德母。治业由智之力、破惑在智之照、故为解脱因也。非信道德无以发、非智业惑无以除、出家之人为道求脱、故云必先此二也。如下叙不明之失、初明形心混俗。所下次显愚法所以。皓首即白头也、面墙无所见也。无信则智不发、无智则不慕道、饱食暖衣悠悠卒世、故云但务养身等也。”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资持云“标列七科、前三明功、次三明行、后一决疑。”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济缘云“次列七科、统明出家始终行相。学者至此、当须自检。若唯徒说、于己何益。说食数宝、目击多矣。”见业疏记卷十一

出家元缘

第一项

出家文证

业疏云“如华严偈。若有不识出家法、乐着生死不求脱。是故菩萨舍国财、为之出家求寂静。五欲所缚不离家。欲令众生解脱故。以此文证。众生无始缠着家属、无思解脱。故大士引出于世。”济缘释云“华严二偈、前偈为不识故立法示之、后偈为着欲故方便引之。初偈、上二句示不识之过。下二句明立法之相。云菩萨者即指释迦因行为言。舍国财者菩萨在家为王太子、次绍王位、国城财宝一切自在、欲明难舍犹须舍之、况余凡庶不足恋矣。寂静即涅槃果。后偈、初句示着欲。下三句明方便。文略下二句、具云、示现不乐处五欲、是故出家求解脱。以下疏家结显推功归佛。”

△业疏续云“广如郁伽长者、涅槃经中。家及非家相比显过、方起欣厌、得预法门。”济缘释云“郁伽长者经、秽居品云。居家菩萨当知在家秽污之事常念作故名为居家、断诸善根本是名居家。乃至居家如罗网如毒蛇如火烧身等。

涅槃云。居家迫窄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由之增长。若在居家不得尽寿净修梵行、我今应当剃除须发出家学道。”

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一资云“净住子说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父母孝恋难遣、而能辞亲。妻子是恩染难夺、而能割爱。势位是物情所竞、而能弃荣。

饥苦是人所难忍、而能节食。滋奈是人所贪嗜、而甘啖蔬涩。翘勤是人所厌倦、而能精苦。七珍是人所吝惜、而能舍离。钱帛是人所畜聚、而能弃散。奴僮是人所资侍、而自给不使。五色是人所欣睹、而弃之不顾。八音人所竞闻、而绝之不听。饰玩细滑人所保着、而能精粗无碍。安身养体人所共同、而能忘形舍命。眠卧是人所不免、而昼夜不寝。恣口朋游人所恒习、而处静自检。白衣饮馔不知绝极、而近口如毒。白衣日夜无所不甘、而己限以晷刻虚腹。白衣则华屋媲匹诣切配也偶、而己以冢间离着。此齐文宣王萧子良撰、要故录之。”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第二项

引诫劝修

业疏云“然世浊惑深、厌苦求乐。初虽欣出终坠欲海。不修行业。故徒行也。”济缘释云“初斥浊世不修二、初示时机。谓厌在家营趁之苦、求出家供给之乐。即涅槃云为衣食而出家者。初下次明退堕。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即斯类矣。徒行谓出家无益也。”

△业疏续云“如智论云。六情根完具、智鉴亦明利。而不求道法、唐受身智慧。禽兽皆亦知、欲乐以自恣。而不知方便、为道修善事。既已得人身、宜勉自利益。不知修道行、与彼亦何异。龙树引诫、为极言也。闻而不行、犹是不闻。今重引告、何得不用。”济缘释云“二引圣论极诫二、初论文三偈、初偈。上二句明报胜、下二句嗟不学。六情根者情即是识、谓根识无缺也。智能鉴物故云智鉴。唐虚也。身对初句、智慧对次句。次一偈举况。畜是痴报但知欲乐。即经所谓但念水草余无所知也。后五偈中。上半合初偈、下半合次偈。龙下结告劝依。必应此偈出在他经故云引诫。以畜况人、为诫深切、故云极言。”

△业疏续云“道行何耶。一切无染者是也。良由众生无始封着、是此是彼是得是失。因之起染、缠缚有狱。故世钝者多着财色、少有利者多贪名见。四科束之、鲜不收尽。终归死去何事迷乎。”济缘释云“三示所修行相二、初示道行。以偈文未显、故特征示用开心路。一切之言通收善恶尘境、染恶则增业、染善则成障。能于日用所行所学触境无染、无染之智即是般若、背尘合觉绝缚入道必始于此。深可体究、慎勿诵文。良下反释所以又三、初示染本。封着是贪爱、此彼得失即分别。由斯二种轮回不息、能离此者即名道行、非别有道、故下云道在虚通达累为本是也。故下次举世情。财收八秽、色乃荒淫、名谓虚声、见即妄执。上二常流所著故为钝、下二学者所求故为利。此且一往分之、然有具四或复互轻不必一定。鲜犹无也。终下重诫。凡在同徒、用斯自照、有一于是、未脱轮回。积财荒色、诤见沽名、迹混世尘、不思出要、形出心没、何所利乎。”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一

形出心没者、业疏云虽形附道而心沈世也。

劝出有益

业疏云“如出家功德经。若能放人出家受戒、功德无边。譬如四天下满中罗汉、百年供养。不如有人为涅槃故、于一日夜出家受戒。谓由前施虽多有竭、是欲界系。为法出家、非三界业、故说过前。又云、纵起宝塔至忉利天、亦劣出家功德者。一时欣出、虽未可数、然其积微是高胜本。”济缘释云“初叹德。譬下次引喻有二、初供圣喻、前引经。谓下出意。有漏有竭、无漏无穷、优劣可见。又下二宝塔喻、前引经。一下示意。”见业疏记卷十一

障出有损

业疏云“如出家经。为出家者而作留碍抑制、此人断佛种故、诸恶集身犹如大海。现得癞病、死在闇狱无有出期。”济缘释云“诸恶集身等谓业深广、故喻如。癞病堕狱即现生两报。”见业疏记卷十一资持云“出既有功、障则损大。留碍如亲里不听、抑制如王臣禁断。”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明出家已行凡罪行

业疏云“据论罪本、皆由事缚。不思厌背、师心妄造。如大宝积经。出家二缚、谓诸见利养也。如律缘制由名利故、但生有漏。因制诸戒、为防罪业、障三涂也。”济缘释云“初明罪本中二、初正示。言事缚者即上四科。因之生罪故为罪本。如大下引示。宝积诸见即人法两执、利养谓所须四事。律缘即舍利弗请佛制戒、佛言我自知时、未得利养过漏未起。后须提那等皆由利养丰盈、向道心薄、遂生过漏。故知名利毁戒之缘、欲脱死生深须远离。”

△业疏续云“今世出家、翻种苦本。不畏沉溺、多起下业。故彼文云。又有二痈、谓求见他过、自覆己罪。向诸行者知来实苦、决定现世不造苦因。如知火烧汤烂、无有纳手足者。佛说罪事、深宜远离。以不信所烧、随心造罪、更增俗人。”济缘释云“次明造恶中二、初指世垂诫三、初伤时众。业能生苦故云苦本。出家脱苦、今既造业故云翻种。下业即三途因。故下次引文示。即是宝积、前已标名故此略之求他覆己于心为患、故喻痈疮。向下三正垂诫二、初劝知果断因。向谓语告。纳犹入也。佛下次明违教造业。不信能丧善根功德、故如烧焉。”资持云“宝积二缚喻不自在、二痈喻不清净、并喻自心。智才幸宜自照。慎勿自谩、谓是他也。”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业疏续云“故十诵云、未来世中、出家人入地狱、白衣生天者。以俗人无法在身、但专信故得生天也。出家有法、为世福田、乃反毁犯。妄受信施、开诸恶门。令多众生习学放逸故。”济缘释云“二引教转证三、初十诵二、初引文。以下显意、前明白衣生天。后明出家入狱。一反道法、二妄受施、三令他习学。白衣无此、故升异焉。”

△业疏续云“四分中。为说利养难消。六十比丘得无学也、六十比丘热血从面孔而出、六十比丘畏佛语理退还俗。”济缘释云“二。六十得果即清净者。六十流血谓毁犯者。六十退道即初入者。”

△业疏续云“余如涅槃、为利出家、驱逐净行等。”济缘释云“三涅槃。彼云。我涅槃后、浊恶世时、多有为饥饿故发心出家、名为秃人。见有持戒威仪具足清净比丘护持正法、驱逐令出、若杀若害。”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一资持云“涅槃为饥饿者、以出家人衣食易得故。见有持戒驱逐杀害、自无戒德、恐相形比失于利养、生嫉忌故。”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已上明出家已行凡罪行业疏文科表、别列于下、以备对阅。

初明罪本

初正示

二引示

二明造恶

初指世垂诫

初伤时众

二引文示

三正垂诫

初劝知果断因

二明违教造业

二引教转证

初十诵

二四分

三涅槃

明出家已行凡福行

△业疏云“凡出家者出有为家、为觲脱者谓脱缠缚。此为本也。”济缘释云“出家求脱经律通言、牒以释之示其行本。有为总目三界、缠缚且论二惑。”

△业疏续云“今有行者、但知持戒、无心在道。道在虚通达累为本、此而不思、但持戒善、自余讲解修习观务悉为非道。内多嗔忿、久污净心。此戒取结、谓为最胜。又是见取。体是欲界、增生下业。”济缘释云“明凡福行相中四、初持戒二、初叙持戒昧道。言虚通者道之体也、言达累者道之用也。余为非道者是此非彼也。内多嗔者怒他不坐己欲也。此下结示行果。凡夫具十使、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也、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取五利使也。今此执戒为胜、即二种结使烦恼耳。既无禅观、未脱欲有、故是下业。”

△业疏续云“若修世禅、缘色缘心。虽经上界、终还生死、未有出期。”济缘释云“二修禅。世禅即四禅四空定也。缘色故生色界、缘心故生无色界。”

△业疏续云“若修多闻讲诵经典、不为解脱。并增欲有、未成无漏。”济缘释云“三多闻。多闻讲诵多为名利养、驰骋见解、是非相胜。皆是下业。学者闻之、宜乎自省。”

△业疏续云“若营世事、供养三宝塔寺等相。心无欣道、最是我所。或沦下趣。由造善时、自爱憎他、行谄行诳、杂惑成树、故受鬼趣相似果报。以心非实生在恶道、以福事成故受胜处。”济缘释云“四营事二、初明行果。由下次推心因。以强胜故自爱憎他、以追求故行谄行诳。此等不一故云杂惑、积集既众故喻如树。恶道是总报、胜处即别报。”

济缘云“愚者见此、便谓持戒多闻皆不足为。而不知徒行无诣故为世福、若真求脱无非圣道。但心有通塞、事岂替废耶。”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一

△资持云“准知修道、事行难分。自非达人、何由可识。”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明出家已行圣道行

业疏云“但出世道、无始未经。皆由着世、惯习难断。今既拔俗、智鋻明利。若不行者、禽兽无别。”济缘释云“初叙难行所以。今下次劝励力须修。即用上文智论偈意。”

△业疏续云“然圣道行、经说乃多、并随机缘故药无准。要而言之、不过三种。”

△业疏续云“一者小乘人行。观事生灭。知无我人善恶等性。二小菩萨行。观事是空。知无我人善恶等相。三大菩萨行。观事是心。意言分别。故摄论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名观中、缘意言分别为境。”济缘释云“三种观法并云观事者事即观境、统收诸法。文中且举我人善恶、故云等也。初观生灭、灭已见空。次观幻化、生处见空。后观唯心、生灭幻化无非心变。以心生法生心灭法灭有相相如幻化、二乘小圣见之为空。而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故大菩萨但了唯心、圆修三观、不偏性相故名中道。意言分别者谓观一切诸法、皆由心思口议分别前事、故有差别。万法皆归思议不出自心、摄末归本、故云唯心。下引摄论即摄大乘论。愿乐位通收加行三贤也、究竟位别指最后妙觉。行虽浅深、皆观唯识、即是中道、故云观中。缘谓能观、意言分别即扎观故云境也。”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一资持云“三观并云观事者、事即是境。心依境起、随境立观、谓色心阴入界有情无情善恶无记等。若论智解须达诸法、若于时中观心为要。

随心所起、起即是事若善若恶。三理照之、乃知颠倒、但有妄计、本无所有、随心动用一切皆空。或推相见性谓之性空、即相知幻谓之相空、达相是心谓之唯识。犹如梦事、或推梦想从何生灭、或知睡梦当相不实、或知唯心所变无别梦事、喻上三观略知浅深。然行位有三、观境唯一所谓事也。见理有二、前二性相虽殊皆以空为理也、后一以心为理。前二为权、后一是实。然出家超世、通学三乘。今依业疏、准开会意、专指佛乘为出家本矣。性空中、初句标位。次句示行。观即能观智、事即所观境。下二句见理。以我人善恶性本自无、缘会故生缘散即灭、生灭灭处名为空理、即是二乘所至之极。次小菩萨中、位行理三同上分之。三大菩萨中、初句标位。次句明理。观法唯心、即事显理故。下句示行。以一切诸法本唯一识、一识之外更无别法。无始妄动、横计心境、有彼有此内外差别。穷此差别、皆是意思妄起取着、由取着故妄构名言。是故智者欲观唯识、必以意言为所观境、由此意言皆一识故。是则不离思议、即于差别达无差别。故下引证。”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资持云“上之三科总论十界之因故并名行。凡罪即三途行、凡福即修罗人天行、圣道即三乘佛果行。历示心行、令识因果。舍罪修福、革凡成圣、厌小慕大趣一佛乘。是故业疏专指大乘为出家学本。即戒本云、若有自为身、欲求于佛道、是也。”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大小乘相决同异

资持云“相决同异。同谓进修方便唯是三学、无别途故。异乃心志广狭故分二乘、用与别故。”

事钞云“三乘道行、如上已明。今通决正、不出三学。一切圣人无不行此。”资持释云“上二句蹑前。今下正示。”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第一项

小乘三学

事钞云“若据二乘戒缘身口、犯则问心。执则障道是世善法、违则障道不免三涂。”资持释云“初戒中。缘身口者谓制法也。犯问心者推业本也、此据四分空宗为言。执下二句明持失也、或专慕人天则滞于凡福、或计为至道则堕于利使。违下二句明犯报也。”

△事钞续云“定约名色、缘修生灭为理。故佛性论云、二乘之人、约虚妄观无常等相以为真如。慧取观照、与定义别体同。”资持释云“二定慧二、前明定学。名色即所观境。一蕴是色四蕴是心、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总云名。缘修即能观心、生灭即所见理。以色心二法念念生灭、生灭故无常、无常故无性、无性故空寂、空寂即灭谛涅槃真如之理。故下引证、彼明小乘所证非真见佛性故也。虚妄即名色、无常即生灭、真如即空理。次慧学中。定是澄寂、慧取照用、动息不同故云义别。同一心体故云体同。水澄物现、镜净像生、定慧一异喻之可解。”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第二项

大乘三学

事钞云“若据大乘戒分三品。律仪一戒不异声闻、非无二三有异、护心之戒更过恒式。”资持释云“初戒二、初标示同异。三品即三聚。准智论中二乘但有断恶一聚、虽有作持还归离过。不修方便教化众生故无摄善、自调自度故无摄生。是以今文但举律仪比校同异。言不异者准业疏圆宗谓同三聚。彼云。戒分三品、约义收缘不异诸律。由非明制故云约义如杀一戒具兼三位、息诸价缘即摄律仪、常行慧命即摄善法、护前生命即饶益有情。此一既尔、余戒例然。已上疏文性戒并例此说。若论遮戒、如酒宝等、离畜饮过即摄律仪、常行对治即摄善法、息世讥嫌即摄众生。若取大小戒本以分、则小教四夷大乘十重、四夷大同余六并异。以至畜宝然身等异相极众。且云二三、意显同多异少故也。护心戒者防瞥尔也。如梵网制不悭不嗔等、又涅槃隔壁闻镮钏声分别男女心染净戒之类。”济缘云“若准智论、声闻戒但有断恶一聚。今用大意决于小宗、约义明同、莫不齐具。疏中且举杀戒、余并例作。如淫息诸染缘、常修梵行、不污前生。如盗则离侵损缘、常行惠施、不恼前生。如妄则离虚妄缘、常行实语、不诳前生等。”见业疏记卷十一

三聚之义。于宗体篇、五戒、豫习发戒、依境发心支中、委释。

△事钞续云“智论。问云。菩萨住于实相、不得一法。得破戒否。答曰。以住于实相故、尚不作福、何况作罪。虽种种因缘、不破戒人。”资持释云“二广示异。檅三、初智论住实相者心冥妙理、空无所有故不得一法。既无所得则无善恶、既无善恶则无持破、既无持破则无有戒、既无有戒则应任意施为不须守戒。世多邪见、故问决之。答中、以福况罪。不作福者不取福相故云不作。种种因缘谓方便化导、随所动用皆离过故。”

△事钞又云“摄论云。菩萨得无分别智、一切尘不显现、由有胜智方便、具行杀生等十恶。由前有利益故、自无染浊过失。纵有利益、有过失不应行。准此初地已上方得用此无分别智、故地前不合。”资持释云“二摄论中。胜智即无分别。方便谓诱化众生。准下判位。初地已上者故知十圣方许行之。地前三贤犹制不合、况余凡愚安可僭滥。”济缘云“无分别智谓观诸法如实平等、故无分别。唯一真体、外尘本无、故尘不显现。方便即权巧。有利益者谓利他也、自无染者谓自利也。具此二利虽行无犯、互有所缺亦不行之。故云纵有等。今时愚人不量位地、不知权行。作恶无耻、妄引为例。自误误他、难可救也。”见业疏记卷十一

△事钞续云“涅槃。持息世讥嫌戒、与性重戒无别。因说菩萨持戒相、罗刹乞浮囊喻。”资持释云“三涅槃中、初明持相。息世讥嫌即目遮戒。遮性等持故云无别。次以喻显。渡海人喻菩萨、罗刹喻三毒、浮囊喻具戒。”

事钞云“若论定慧。小观相空、深观唯识。钝见空时不分别色、利知唯识不分别空。”资持释云“次定慧中。由小菩萨涉于大小、小据观智大约志求、小大虽异并菩萨乘故。且一往通收大中。初示观别。如上所明。次校浅深。钝即小菩萨、在大为钝望小则利、不分别色异上二乘析色故。利即大菩萨、不分别空超过菩萨故。由观唯识住于中道、了一切法无非心识、识非色空非不色空、尚不分别识何况分别空、若知唯识则住实相无分别故。”以上皆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上来出家宗致中  出俗本意竟

先说苦事

羯磨注云“僧祇云。若初欲出家者、为说苦事一食、一住、一眠、多学问。答能者、度。”见随机羯磨第三次科亦尔业疏释云“为说苦事者以世网苦辛、多厌求乐、初虽慈许、终有退败。一食者佛教之中、一食为本。托缘开二、不是长途。至今西域、统五天竺、常行一食。希见东华寺别两顿。一住者一坐跏趺、周时方起、自非味重何以致斯。一眠者中夜之时、暂尔倚卧、分星月次、寻起缘念。多学者慧心常运、不许浮散也。”济缘释云“世网苦辛谓工商士农经营求趁不容自安、人多厌之求安闲乐、故反说苦事知其志愿。初慈许者谓师辄受也、终退败者谓资疲厌也。一食中、初二句明本制。托下示缘开、因病开粥故。至下引据希下斥非。今时见便进啖、岂止两顿。律崩法坏、一至于此。悲夫。周时谓尽一日。味重谓禅定乐。倚卧谓倚身而已。分星月次不使长久故。慧心常运即遗教云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也。”见业疏记卷十一

△资持云“僧祇、先说苦事。欲令知叹、免后悔故。四分、则有十种。谓能耐风、雨、寒、热、饥、渴、毒虫、恶言。一食。持戒。”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上来出家宗致中  先说苦事竟

应知五德

羯磨注云“如请僧福田经。沙弥应知五德。一者发心出家、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弃身命、遵崇道故。五者志求大乘、为度人故。”业疏释云“初德发心怀道者创发蒙俗、情厌诸有。唯欣出要、常怀佩也。佩谓带持之者也。二德毁形应法者道俗路乖、反形易性。故割其所重、服彼所轻。明志绝奢靡、与世违也。三德割爱怀舍者以无始所亲、慈恋难断、终归死别、然不早悟。今近割俗缘、远成济度、且从道业两舍亲疏也。故善见云、瓦钵贯肩、以四海为家居。知谁可爱憎也。四德委命遵道者明崇奉三学、死而有已也。五德志大度人者奉行极教、兼济于他。”济缘释疏云“初德中、初释上句。唯下释下句。二中、初通示。故下别释。上二句释反形、下二句释易性。奢则华侈、靡谓美丽。三中、初叙情爱。世俗贪生不知有死故不早悟。今下释永割。两舍亲疏。谓无适莫、适字音嫡。故下引证。四中。奉崇三学释下遵道、死而有已释上委命。五中。大乘穷理尽性谓之极教。”见业疏记卷十一

资持云“此之五德、出家大要。五众齐奉、不唯小众。终身行之、不唯初受。疏云、斯德始终通于五众、俱堪物养、人天师范、故使诵持、无轻受体及形服也。”见事钞记卷四十一

上来出家宗致中  应知五德竟

上来别行篇中第六门出家宗致竟

上来第四别行篇竟

弘一大师晚岁辑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费时二载、极费苦心、稿凡三易、方得告成。原拟全部写成现代文言、俾浅显易读、而未果遂。据持犯篇注、本书应有附录、而手稿中无之。妙莲法师检大师遗稿、有戒体章名相别考、日中考、古今尺略图、受十善戒法等、酌取以充附录。犹恐未尽契合大师本意、嘱为附带声明如上。案持犯篇末注云、周尺体量、如附录中周尺考委明。今检古今尺略图后、附有周尺别形、及南山律尺量、因合编为周尺考。又沪泉两地所藏手稿、微有出入。沪稿经校勘后、再寄晋江、由慧容法师就泉州藏向覆校。遇异同处、往复函商、斟酌取舍。

原稿偶有笔误或疑问时、则以所引原书为准。例如二一三页六行拾僧过失、同页十行诫拾僧过失。两拾字原稿均作舍。检大正藏续藏、及大师亲校津刊钞记会本、皆作拾。舍字系笔误。又如一七七页八行岂复有教、有字原稿作□。检四分律戒相表记、及亲校津刊会本、扶桑古刊本、大正藏本、续藏本、均作有。惟心灿法师扎录大师校正钞记副本、批注云、有字疑是误写。足征备览作□、系表阙肄俟考之意。盖大师先编戒相表记、次乃校正津刊钞记会本、后始编辑在家备览。编备览时虽疑有误、而未考定。兹仍从原书作有。犹虑校对不无疏忽。倘续发见讹误、当俟再版攸订、期臻完善。

大藏经会谨识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忏悔篇)

资持云“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义意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有将忏字训首训鉴、义虽通得、华梵须分。”

事钞云“夫结成罪种、理须忏除、则形清心净。故萨婆多云、无有一法疾于心者。不可以暂恶、便永弃之。故须忏悔。”资持释云“初叙忏意、上句明造业。结业成因、必招来果、故如种焉。次句明须忏。以犯从妄起、罪假缘生。妄体本空、缘生无性。了知妄本则犯相何依、识达缘生则罪根叵得。是以忽追所犯、深恨前非。仰对胜缘、尽披肝胆。罪从心起、还逐心亡。既伏现因、不牵后果。犯而不悔、业苦穷。有智识非、义无隐覆故也。则下彰益。故下二引劝。初引论、不下申劝。彼论问曰、何法重于地、何法高于空、何法多于草、何法疾于风。答曰、戒德重于地、我慢高于空、烦恼多于草、心念疾于风。今略引后句。以明昔心造恶、今忽追悔、刹那翻善、不待终日。意令有犯速须求忏。”

事钞云“涅槃云。犯四重者、生报即受。若披法服、犹未舍远。常怀惭愧、恐怖自责。其心改悔。生护法心。建立正法、为人分别。我说是人不为破戒。若犯四重、心无怖畏惭愧发露。于彼正法、永无护惜建立之心。毁呰轻贱、言多过咎。若复说言、无佛法僧。并名趣向一阐提道。云何是业能得现报、不未来受。谓忏悔发露、供养三宝、常自呵南。以是善业、今世头目等痛横罹死殃鞭打饥饿。若不修身戒心慧、反上诸法、增长地狱。”资持释云“初示罪报。若下二时犯心有二、初约护法说破为不破。善业胜故、犯心轻故。亦欲进彼护法者。故未舍远者谓于佛法犹恋慕故。若犯下次约坏法说为犯。言多过咎即说佛法中多过失故。一阐提此云无信。云下三示悔法、初标问。谓下答释、初明忏者现报即受。所谓转重为轻也。横谓非横、罹犹堕也。若下明不忏者生报方受。彼经云。若不观身无常、名不修身。不观戒是善梯磴、名不修戒。不观心躁动制伏、名不修心。不观智慧有力能断、名不修慧。”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第一门

略分化制通局

明化教

事钞云“今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资持释云“化教具兼两忏、通被二众、如文所叙。又复二忏通大小乘。又所犯罪通悔三世、总牒十业。”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上来略分化制通局中  明化教竟

明制教

事钞云“若论律忏、唯局道众。由犯托受生、污本须净。还依初受、次第治之。”资持释云“制中反成五局。言律忏者局小宗也、如文自述局道众也、托受生者局事行也、依初受者局现犯也、次第治者局名体也。上且分对、次释文相。初二句标局。言道众者总收出家五位。由下释局所以。文叙犯忏皆依本受、受是禀制、于制顺违遂成持犯、则彰律忏与经天别矣。初句示犯起之本、次句明制忏之意。还下示立忏之法。”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化制二教、通局互对。今依记文列表如下。

上来略分化制通局中  明制教竟

上来忏悔篇中第一门略分化制通局竟

第二门

别时化教二忏

对显二忏

事钞云“若据通忏、理事二别。”资持释云“标云通忏者如上五对、通义可知。”

△事钞续云“理据智利。观彼罪性。由妄覆心便结妄业、还须识妄本性无生。念念分心、业随迷遣。”资持释云“理忏者。此约观慧推穷业性明见真理、罪得伏灭、故云忏也。文中初标根性。且望修事通明利根、若对三观智用浅深自分利钝如后可见。观下二示观行、初句示所观境。由下明能观智。上四句明达妄见理、下二句明行成罪灭。分谓分辨、即观照也。此中通示理观、无生之言总下大小三种之理。”

△事钞续云“若论事忏属彼愚钝。由未见理、我倒常行、妄业翳心随境缠附、动必起行行缠三有。为说真观、心昏智迷。止得严净道场称叹虔仰或因礼拜或假诵持旋绕竭诚心缘胜境。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并如佛名方等诸经所明。”资持释云“次事忏中、初标机宜。由下二示忏法又二、初叙不堪理观。止下二正明事忏二、初明事行。则下明成益、上二句示先业。言轻重者就过为言、五逆谤法用僧物等为重、余则为轻。又凡造罪、具足三时俱起猛心为重、或二时一时为轻。定不定者复简重业、定业极重纵不亡、不定犹轻或容转易。下二句彰益。转报谓易夺不受、对上轻及不定业也。轻受谓转重为轻、即上重中定业也。并下指广。虚空藏经占察经等并明悔法。若准业疏须具五缘、一请佛菩萨为证即奉请众圣也二诵经咒即诵讽咒三说己罪名即说忏悔四立誓言即今发愿五如教明证。即今求相简择邪正”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今据上段资持释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钞文之义、并会通业疏四句、列表如下。其中依业疏增入者、上下用()记号

(二时一时非俱起猛心愈轻)

初中后心三时者、谓方便时、根本时、成已时。猛重心相者、谓方便举尤害心、根本起尤快心、成已起随喜心。其中轻重有无、列示句数。如前持犯篇、持犯总义、辨犯优劣章、单心辨犯及有心无心辨犯二节广明。宜检阅之。

业疏释忏六聚法篇、引他解中、分列四句、至为明晰。今准其义、附列表如下以资参考。文见业疏记卷二十二。

时报俱定 三时俱有心并俱重心

不可不受、则转重令轻。

时定 三时俱有心 报不定 虽俱有心容有重轻—忏悔可转、则有相除。

时不定 非三时俱有心 报定 有心者俱重心

时报俱不定 非三时俱有心 有心者非俱重心     此造业轻、易忏伏也。

济缘云“问、修理忏人须礼诵否。答。愚智两分、事理无二。上智达理不碍修行、中下昧空故存渐诱。应为四句、总摄群机。一得理失事、一心禅观、外阙庄严、如有目无足不能前进。二逐事迷理、计功分课、不了缘生、如有足无目不知所从。三事理双运、目足相资、万行圆修、必至彼岸。四理事俱昧、盲而无足、愚痴惰慢、终无出期。是知理事各立未免偏邪、空有一如是真修习。故曰、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诸佛菩萨历劫熏修、华竺祖师终身苦行。此理深密、何可尽言。略示大途、粗分缁素耳。”见业疏记卷二十二

资持云“今时愚者、错解佛乘。皆谓理观寂尔无思、空然无境。取舍不得、能所俱亡。顽然寂住便是真如、放荡任情即为妙用。由是不礼圣像、不读真经。毁戒破斋、嗜酒啖肉。夸为大道、传化于人。恶业相投、率多承习。此乃虚妄臆度、颠倒论回。岂知达法皆真何妨泯净、了真即用岂碍修行。是知悟理则万行齐修、涉事则一毫不立。自非通鉴、余复何言。”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上来别明化教二忏中  对显二忏竟

重广理忏

标示用心

事钞云“言理忏者。既在智人、则多方便。随所施为、恒观无性。以无性故、妄我无托。事非我生、罪福无主。分见分思、分除分灭。如人醒、则不眠醉。”资持释云“初示所修观相。无性即空理。以下明罪灭所以。诸世间业皆从我生、我为业主我既无托、故所造善恶不从我倒而生、妄业无依、故得除灭。见谓达理、断谓起修、除谓能观智、灭即所观业、破妄显真而非顿证故皆云分。若约位判、分见分思即内凡人、分除分灭即初果已去。如下喻显。眠醉喻迷醒觉喻悟眠觉醉醒相似法故。”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别列三观

事钞云“然理大要不出三种。”资持释云“理本是一、何有三者。若权实往分、前二是权、后一是实。若大小相对、前一是小、后二属大。若约开权会小、终归一理。若对三宗、性空局小、唯识局大、相空通小大如是分之。”

△事钞续云“一者诸法性空无我。此理照心、名为小乘。”资持释云“性空中分三、初示所观境即诸法二字。诸法之言总包一切。诸经论中或约依正因果、或世出世间、或有漏无漏、或色心非色心、或善恶无记、或阴界入等。若据通论总观诸法、今就忏悔且指罪业而为观境。性空无我一句即能观智。罪从缘有、本无自性。缘即心境、虚妄心境和合成业。业性自空、非合之空。由存妄计故受轮转、但破妄计觅罪叵得、叵得之处强名空理。言性空者小机智劣、不能即法见空。必待推析、穷法体性、然后方空。此下判位。小乘通收声闻缘觉。据所乘法谛缘虽殊、若论断证同见空理。”

△事钞续云“二者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见。此理照用、属小菩萨。”资持释云“相空中亦三、示境同前能观中。言相空者了法无相。犹如幻化昧者谓真、亦如空华眼病谓实、故云唯情妄见。判位中小菩萨者虽发大心、未穷心本、故设此观空诸尘境、如诸般若所被初心。者二乘住寂故但照心、菩萨涉事故云照用。若对三宗、即当四分。同观空理故云小也、志慕佛乘故云菩萨。”

△事钞续云“三者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理深妙、唯意缘知。是大菩萨佛果证行。故摄论云、唯识通四位等。”资持释云“唯识中三科同上观境可解。能观中。外尘谓一切境界也。言本无者有二义、一者境即心故、二者虚妄见故。实唯有识者言唯则遮于外境、言识则表于内心。判位中。上二句彰胜。对前粗浅故云深妙。次二句正判。大菩萨者初地已去也。故下引证。彼以五十二位总为四位。论云。一切法以识为相、真如为境。境即是体依此境界、随心信乐、入信乐位。此收加行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十位如理通达、得入见位。即初地也能对治一切障、得入修位。二地至七地出离障垢、得入究竟位。八地至佛地初位所修名影像唯识、后三所修名真唯识。有人将前小菩萨对加行者不知观行不同也问。有人云、唯识观、现山判位太高。又云、深位无罪、岂须忏悔。其意云何。答。论文自云唯识通四位、那责南山判耶。此盖特举深位以彰理妙、当知悔法正为下凡、故下劝令任智强弱随事观缘岂令果佛而悔罪耶。前修率尔不无小疵、后进狂简便生轻谤。寄言有识、详而慎之。”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结示

事钞云“以此三理、任智强弱、随事观缘、无罪不遣。”资持释云“据理深浅、由机强弱、当量己分随力修之。然末世情昏、鲜逢利器。尚未堪事行、况克意于玄门。三观微言、于兹殆绝呜呼。”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上来别明化教二忏中章重广理忏竟

上来忏悔篇中第二门别明化教二忏竟

上来第三忏悔篇竟

李叔同(弘一大师)传

林子青

弘一大师是我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活动家,中年出家后成为佛教律宗有名的高僧。他虽然逝世近四十年了,但他的声名仍为国内外人士所仰慕。

大师的前半生以李叔同这个名字驰名于艺术教育界,是我国最初出国学习西洋绘画、音乐、话剧,并把这些艺术传到国内来的先驱者之一。一八八零年(旧历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一个富裕的家庭。俗姓李,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名号屡改,一般以李叔同为世所知。他原籍浙江平湖,父名世珍,字筱楼,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会试中进士,曾官吏部。后来在天津改营盐业,家境颇为富有。李叔同五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有异母兄弟三人,长兄早年夭折,次兄名文熙,又名桐冈,字敬甫,是天津一个有名的中医。他行第三,小字三郎。

李叔同的幼年也和一般当时的文人一样,攻读《四书》、《孝经》、《毛诗》、《左传》、《尔雅》、《文选》等,对于书法、金石尤为爱好。他十三、四岁时,篆字已经写得很好,十六、七岁时曾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元礼)学填词、又从唐静岩(育厚)学书法。这个时期和他交游的有孟定生、姚品侯、王吟笙、曹幼占、周啸麟,同时友戚同辈有严范孙(修)、王仁安(守恂)、陈筱庄(宝泉)、李绍莲等。还有一点以前传记本曾提到的,是他在迁居上海以前,曾以“文童”进过天津县学,受过八股文(当时称为时文)的严格训练。

李叔同,年十八,在母亲作主之下与俞氏结婚。越年戊戌政变,他就奉母迁居上海。这时袁希濂、许幻园(金荣)等在城南草堂组织一个“城南文社”,每月会课一次,课卷由张蒲友孝廉评阅,定其甲乙。这一年,李叔同十九岁,初入文社写作俱佳。

许幻园爱其才华,便请他移居其城南草堂,并特辟一室,亲题「李庐」二字赠他。李叔同的《李庐印谱》、《李庐诗钟》、《二十自述诗》等就是在这里作的。这些著作已经失传,只留下几篇叙文而已。这时他与江湾蔡小香、江阴张小楼、宝山袁希濂,华亭许幻园五人结拜金兰,号称天涯五友。许幻园夫人宋梦仙(贞)有《题天涯五友图》诗五首,描写五人不同的性格。其中有一首云:“李也文名大似斗,等身著作脍人口。酒酣诗思涌如泉,直把社陵呼小友!”就是咏他。这个时期,李叔同又与常熟乌目山僧(宗仰)、德清汤伯迟、上海任伯年、朱梦庐、高邕之等书画名家,组织“上海书画公会”,每星期出版书画报纸,由中外日报社随报发行。这是上海书画界最初出版的报纸。李叔同(署名李漱筒)曾于该报刊登鬻书和篆刻润例。

庚子之役以后,他自上海回津,拟赴豫探视其兄,临行填《南浦月》一阕留别海上,词云:

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愁千缕。惺依如许,紫起心头绪。谁道销魂,尽是无凭据。离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归去。

时因道路阻塞,未获晤见其兄,在天津住了半月,仍回上海。他将途中见闻,写成《辛丑北征泪墨》出版。他回上海以后,正好南洋公学开设特班,招考能作古文的学生二十余人,预定拔优保送经济特科。他改名李广平应考,被公学录取。南洋公学特班聘请蔡元培为教授,上课时由学生自由读书,写日记,送教授批改,每月课文一次;蔡氏又教学生读日本文法,令自译日文书籍,暗中鼓吹民权思想。一九零三年上海开明书店发行的《法学门径书》、《国际私法》,就是李广平在南洋公学读书时期所译的。当时同学为蔡元培赏识的有邵闻泰(力子)、洪允祥(樵舲),王莪孙、胡仁源、殷祖伊、谢沈(无量)、李广平(叔同)、黄炎培、项骧、贝寿同等,都是一时之秀,后来成为各方面的有名人物。一九零二年秋,各省补行庚子辛丑恩正讲科乡试,李广平也以嘉兴府平湖县监生资格,报名应试,考了三场未中,仍回南洋公学就读。

一九零三年冬,南洋公学发生罢课风潮,全体学生相继退学。李叔同退学后,感于当时风俗颓废,民气不振,即与许幻园、黄炎培等在租界外创设“沪学会”,开办补习科,举行演说会,提倡移风易俗。当时在国内流行的《祖国歌》就是他为“沪学会补习科”撰写的。此外他又为“沪学会”编写《文野婚姻新戏剧本》,宣传男女婚姻自主的思想。

一九零五年四月,母氏王太夫人逝世,改名李哀,后又名岸。他以幸福时期已过,决心东渡日本留学。临行前填了一阕《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词曰:

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

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

读来真是激昂慷慨,荡气回肠。“二十文章惊海内”,看他当时何等自负,但他感到空谈毕竟是没有用的。

李哀于一九零五年秋东渡日本,首先在学校补习日文,同时独力编辑《音乐小杂志》,在日本印刷后,寄回国内发行,促进了祖国新音乐的发展。又编有《国学唱歌集》一册,在国内发行,这些在中国新音乐史上都起到了启蒙的作用。这时他和日本汉诗界名人槐南(森大来)、石滩(永皈周),鸣鹤(日下部东作)、种竹(本田幸)等名土时有往来,很得到他们的赏识。

一九零六年九月,考入东京美术学校,从留学法国的名画家黑田清辉学习西洋油画。这个学校是当时日本美术的最高学府,分别用英语和日语授课。李岸初入学时,是听英语讲授的。当他考人东京美术学校不久,大概由于那时清国人(时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称呼)学油画的少,所以东京《国民新闻》的记者特别前往采访。其访问记题为《清国人忠于洋画》,发表于明治卅九年(一九零六)十月四日的《国民新闻》,并登有他的西装照片和速写插图。

据程清《丙午日本游记》同年十月十三日访问东京美术学校时记载,该校“学科分为西洋画、日本画、塑像、铸造调漆、莳绘(即泥金)木雕刻、牙雕刻、石雕刻、图案等。西洋画科之木炭画室,中有吾国学生二人,一名李岸,一名曾延年。所画以人面模型遥列几上,诸生环绕分画其各面”。现存李叔同的木炭画少女像的照片,据丰子恺的题记,是李叔同最初学西洋画时的作品,看来也许就是那时按照这个“人面模型”所画的。

李叔同除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油画外,又在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同时又从戏剧家川上音二郎和藤泽浅二郎研究新剧的演技,遂与同学曾延年等组织了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一九零七年春节期间,为了赈济淮北的水灾,春柳社首次在赈灾游艺会上公演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巴黎茶花女遗事》,李叔同(艺名息霜)饰演茶花女,引起许多人们的兴趣,这是中国人演话剧最初的一次。欧阳予倩受了这次公演的刺激,也托人介绍加入了春柳社。

第二次公演是一九零七的六月,称为“春柳社演艺大会”,演的是《黑奴吁天录》。春柳社在《开丁未演艺大会的趣意》上说:“演艺之事,关系于文明至巨。故本社创办伊始,特设步部研究新旧戏曲,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春间曾于青年会扮演助善,颇辱同人喝采;嗣后承海内外士夫交相赞助,本社值此事机,不敢放弃。兹订于六月初一初二日,借本乡座举行「丁末演艺大会」,准于每日午后一时开演《黑奴吁天录》五幕。所有内容概论及各幕扮装人名,特列左方。大雅君子,幸垂教焉。”

春柳社第二次演出《黑奴吁天录》,李息霜扮演美国贵妇爱美柳夫人,曾得到日本戏剧家土肥春曙和伊原青青园的好评(见日本明治四十年(一九零七)《早稻田文学》七月号《清国人之学生剧》)。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六年,一九一零年毕业回国。先应老友天津高等工业学堂校长周啸麟之聘,在该校担任图案教员。辛亥革命以后,他填了《满江红》一阕,表达了他的怀抱。词曰: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徐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一九一三年春,上海《太平洋报》创刊,李叔同被聘为编辑,主编副刊画报,曼殊的著名小说《断鸿零雁记》就是在他主编的《太平洋画报》发表的。这一年三月,他初次加入南社,并为南社的《第六次雅集通讯录》设计图案并题签。同时在老友杨白民的城东女学,教授文学和音乐。这时他又与《太平洋报》同事柳亚子,胡朴安等创立“文美会”主编人文美杂志》。这年秋天《太平洋报》以负债停办。李叔同遂应老友经亨颐之聘,到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担任图画和音乐教员,改名李息,号息翁。一九一五年,应南京高等师范校长江谦之聘,兼任该校图画音乐教员,假日组织“于社”,借佛寺陈列古书字画金石,提倡艺术,不遗馀力。

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初任教时写过《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西洋乐器种类概况》、《石膏模型用法》等发表于“浙师校友会”一九一三年发行的《白阳》杂志诞生号,并且手自书写,介绍西洋文学艺术各方面的知识。他教的图画,采用过石膏像和人体写生,在国内艺术教育上是一个创举。音乐方面,他利用西洋名曲作了许多名歌,同时又自己作歌作曲,对学生灌输了新音乐的思想。学生中有图画音乐天才的,他特别加以鼓励和培养。如后来成名的丰子恺的漫画、刘质平的音乐,就是李叔同一手培养起来的。此校设有手工图画专修科,课余还组织校友会,分运动和文艺两部,文艺部并发行杂志。一九一四年五月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到杭州师范参观时,曾加以介绍说:“其专修科的成绩范视前两江师范专修科为尤高。主其事者为吾友美术专家李君叔同(哀)也。”(见一九一四年商务出版《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

这个时期,李叔同除从事西洋艺术教育,成立洋画研究会外,对于祖国传统的书法金石也是极力提倡的。他在学校里组织金石篆刻研究会,名为“乐石社”,提倡金五篆刻,被推为社长,撰有《乐石社简章》、《乐石社社友小传》,南社著名诗人,姚鹤雏撰有《乐石社记》介绍此社的宗旨及李息霜的艺术成就。这时浙江一师的师生中会篆刻的人很多,校长经亨颐别号(石禅)教员夏丏尊都是篆刻好手。同时他和西冷印社社长金五大家吴昌硕、叶舟等又是好友,因而和夏丏尊等加入西泠印社为社友。后来他将出家,因此把生乎收藏的印章都赠送给了“西泠印社”,该社社长叶舟为他在社中石壁上凿了一个“印藏”收藏并加题记,以留纪念。近年从这个“印藏”取出拓印,共成四幅,其中多是陈师曾,经亨颐,夏丏尊等知名人士和他的许多学生所刻的。他自己刻的也有几方在内。

李叔同在杭州期间,交往比较密切的,浙江一师平共处的同事有夏丏尊、美丹书、堵申甫;校外常往来的有马一浮、林同庄、周佚生等。马一浮早已研究佛学,是一位有名的居士,对他的影响特别大。但他这时只看一些理学书和道家的书类,做学尚谈不到。有一次,夏丏尊看到一本日文杂志上有篇关于断食的文章,说断食是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自古宗教上的伟人如释迎、耶苏,都曾断过食。说断食能生出伟大的精神力量,并且列举实行的方法。李叔同听后决心实践一下,便利用一九一六年寒假,到西湖虎跑定慧寺去实行。经过十七天的断食体验,他取老子“能婴儿乎”之意,改名李婴,同时对于寺院的清静生活也有了一定的好感,这可说是他出家的近因。他断食后写“灵化”二字赠其学生朱稣典;将断食的日记赠堵申甫,又将断食期间所临的各种碑刻赠与夏丏尊。从此以后,他虽仍在学校授课,但已茹素读经,且供佛像了。

过了新年,即一九一七年,他就时常到虎跑定慧寺习静听法。这年旧历正月初八日,马一浮的朋友彭逊之忽然发心在虎跑寺出家,恰好李叔同也在那里,他目击当时的一切,大受感动,也就皈依三宝,拜虎跑退居了悟老和尚为皈依师。演音的名,弘一的号,就是那时取定的。从此马一浮常借佛书给他阅览,前后借给长水大师《起信论笔削记》、《灵峰毗尼事义集要》、《宝华传戒正范》等。他也常到虎跑寺去请问佛法。是年九月,他写了“永日视内典,深山多大年”一联,呈法轮禅师,自称“婴居上总翁”就是这时的纪念。

一九一八年旧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结束了学校的教务,决心至虎跑定慧寺从皈依师了悟老和尚披剃出家,正式名为演音,号弘一。出家后,别署很多,常见的有一音,弘裔,昙肪,论月,月臂,僧胤,慧幢,亡言,善梦等,晚年自号晚晴老人,二一老人等。他出家以前,将生平所作油画,赠与北京美专学校,笔砚碑帖赠与书家周承德,书画临摹法书赠与夏丏尊和堵申甫,衣服书籍等赠与丰子悄、刘质平等,玩好小品赠给了陈师曾,当时陈还为他这次割爱画了一张画。

同年九月,他到杭州灵隐寺受县足戒,从此成为一个“比丘”。他受戒以后,看了马一浮居士送他的《灵峰毗尼事义集要》和《宝华传戒正范》,觉得按照戒律规定实不得戒。他是事事认真的人,因此发愿研习戒律,这是他后来发愿宏扬津学的因缘。

弘一大师受戒之后,先到嘉兴精严寺访问了范古农居士,在精严寺阅藏数月,又到西湖玉泉寺安居,专研律部。他因杭州师友故旧酬酢太多,而且慕名的人又不断来访。一九二零年夏,假得弘教律藏三侠,决定到浙江新城贝山闭关,埋头研习。这时在玉泉寺同住的程中和居士即出家名弘伞,和他同到贝山护关。因为贝山环境不能安居,越年正月重返杭州玉泉寺,披阅《四分律》和唐代道宣、宋代元照的律学著述。

一九二一年三月,由吴壁华、周益由二居士介绍,到温州庆福寺闭关安居,从事《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的著作,并亲自以工楷书写,历时四载,始告完成。出版后部分寄赠日本,很受日本佛教学者的重视。此后几年间,他出游各地,曾到普陀参礼印光法师,又到过衢州莲花寺写经,为参加金光明法会一度到过庐山大林寺;不久又回杭州,在招贤寺整理华严疏钞,继在常寂光寺闭关。后来为了商量《护生画集》的出版,也到过上海江湾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这时叶圣陶(绍钧)先生写了一篇《两法师》(介绍弘一与印光)散文,发表于《民锋》杂志,后来收入叶氏《未厌居习作》,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并作为活叶文选,为中学生所爱读,干是名闻全国。

一九一八年冬,弘一大师为了《护生画集》的事又到了上海。偶然遇到旧友尤惜明与谢国樑(后来尤氏出家名演本,谢氏出家名寂云)二居上将赴暹罗(今泰国)弘法,在沪候轮,大师一时高兴,便参加了他们的商行弘法团。船到厦门,受到陈嘉庚胞弟陈敬贤居士的接待,介绍他们到南普陀寺去住。他在这里认识了性愿、芝峰、大醒、寄尘诸法师,被恳切地挽留,后来尤谢两居士乘船继续南行,而弘一大师就独自留在厦门了。这是他初次和闽南结下的因缘。不久,由于性愿法师的介绍,他就到泉州南安小雪峰寺去过年。这一年冬天,夏丏尊、经亨颐、刘质平、丰子恺等,募款为他在浙江上虞油马湖盖了一座精舍,命名“晚晴山房”。后来又成立一个“晚晴护法会”,在经济上支持他请经和研究的费用。他后来从日本请来古板佛经一万余卷,就是这个晚晴护法会施助的。

一九二九年春,他由苏慧纯居士陪同,自泉州经福州至温州。在福州候船时,他和苏居上游了鼓山涌泉寺,在寺里发现工部未入大藏的《华严流论纂要》,叹为希有,因发愿印刷一子五部,并拟以十二部赠与日本各大学。在他晚年的十四年间(一九二八——一九四二),最初几年虽然常到江浙的上海、温州、绍兴、杭州、慈溪、镇海各地云游;但自一九三七年以后,除了一度应谈虚法师请到青岛湛山寺讲律,小住数月之外,整个晚年都是在闽南度过的。他常往来于泉厦之间,随缘居住。在厦门他先后在过南普陀、太平岩、妙释寺、万寿岩、日光岩、万石岩和中岩等处。

抗战初期,一度到漳州、住过南山寺、瑞竹岩和七宝寺。他与泉州特别有缘,曾住过承天寺、开元寺、百原庵、草庵、福林寺、南安小雪峰、慧泉、灵应寺、惠安净峰寺、灵瑞山、安海澄停院、、水春蓬壶普济寺等处。前后亲近他学律的有性常、义俊、瑞今、广洽,广究、昙昕、传贯、圆拙、仁开、克定、善契,妙莲等十余人。一九四二年秋病革,书二渴与诗友告别,偈云: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同年十月十三日(旧历九月初四日)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享年六十三岁。弥留之际,还写了“悲欣交集”四字,一面欣庆自己的解脱,一面悲愍众生的苦恼。这末后一句,真有说不尽的“香光庄严”。灭后遗骨分葬于泉州清源山弥陀岩和杭州虎跑定慧寺,这两处都分别为他建了灵塔。

由一个浊世公子,而留学生、而艺术教育家、最后成为律宗高僧的弘一大师,早年才华横溢,在艺术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为人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了。他虽避世绝俗,而无处不近人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是他的多才多艺和认真的精神。他一生做人确是凡事认真而严肃的。他要学一样就要像一样,要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古人有话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他既出家做了和尚,就要像个和尚。在佛教许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修持的一宗,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他不但深入研究,而且实践躬行。马一浮有诗挽他说:「苦行头陀重,遗风艺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读此可谓如见其人了。

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他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曾著有《华严集联三百》一书,可以窥见其用心之一斑。

我国佛教的律学,古译有四大律:即《十诵律》、《四分律》、《五分律》、《摩河僧祇津》,到了唐代义净留学印度回国,又译出《根本说一切有部律》许多部,后人称之为新律」。他初出家时学的是“新律”,即《有部律》。这是唐代义净所译的戒律,通行于当时的印度。弘一大师称赞义净博学强记,贯通律学精微,实空前绝后的中国大律师。他初学有部律时,写过《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犯相摘记》、《自行钞》和《学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人门次第》,对有部律是深深用过苦功的。

后来他因友人之劝,改学《四分律》。因为现存的四大律之中,《十诵》、《僧抵》、《五分》三律,后来研究者少,其注释至今已无一存;而《四分律》独盛,注疏也多存在。唐道宣所著有《四分律行事钞》、《戒本疏》、《羯磨疏》、称为南山三大部。来杭州灵芝元照,著三部记解释道直的三大部疏,即《行事钞资持记》、《戒本疏行宗记》、《羯磨疏济缘记》、称为“三疏”、“三记”。南宋禅宗大盛,律学无人过问,这些唐宋诸家的律学撰述、悉皆散失。到了清初,惟存《南山随机羯磨》一卷。明末藕益大师不见古代疏记,只能写出《毗尼事义集要》而已。到了清末,这些唐宋律学的著述,才自日本再传中国。所以他穷研《四分律》,看了唐宋律学著作之后,化了四年时间,著成《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此书和他晚年所撰的《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是他精心撰述的两大名著。

弘一大师认为正法能否久住,在于《四分律》能否实践。一九三一年二月,他在上虞法界寺佛前,发专学南山律誓愿。一九三三年曾集合学者十余人于泉州开元寺尊胜院研究律学,称为南山律学苑;根据日本请回古版律书,圈点南山三天部并讲律修持。试读这时他为南山律学苑撰的一联,可以概见他晚年的志愿。联云:

南山律学,已八百年湮没无传,何幸遗编犹存东土;水僧园,有十余众承习不绝,能令正法再住世间。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