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着

○二赞叹二。初经家叙起。

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什公曰。上以身供养。今以心口供养。上以财养。今以法养。复次众虽见其变。未知变之所由。欲令推宗有在。信乐弥深。故以偈赞也。

○二长者说偈二。初总赞三。初赞色心俱胜四。初赞色胜。

目净修广如青莲。

肇公曰。五情百骸。目最为长。瞻颜而作。故先赞目也。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喻也。

灯曰。人相十分。面居其七。面相十分。目居其七。则佛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微妙好。而于青莲华眼。相好居多。故宝积揭其胜而赞之。摄余可知。若具足而言。应如金光之赞佛面犹如净满月等诸偈。此言中之意也。若言外意者。正以长者献盖。意表于慈。而佛之慈悲。主寓于眼。所谓若心中正。则眸子了焉。故赞眼全在赞慈。普门云。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也。然有劣应青莲之眼。以至法身青莲之眼。今虽赞一眼。而四眼五眼。意皆周足。

观解者。观一心十界。有三谛之乐可与。常欲与之。是为观心目净修广如青莲也。

○二赞心胜。

心净已度诸禅定。

肇公曰。形长者目。德主者心。故作者标二为颂首也。禅定之海。深广无际。自非如来清净真心。无能度者。

灯曰。染心此岸。惟禅度之。若味著于禅。禅复为染。故禅定此岸。复须度之。盖世间禅。出世间禅。以至出世间上上禅。传传可以论散论定。故世间根本禅。于欲界散地。虽称为定。于出世四圣。已复为散。况如来上上禅乎。故下文云。何谓为缚。贪着禅味是菩萨缚。金刚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则禅定味海。惟佛圣人乃能度之。

○三赞业胜。

久积净业称无量。

肇公曰。于无数劫积三净业。故名称无量。

灯曰。不净之业有三。曰贪嗔痴。此意业之不净也。曰杀盗淫。此身业之不净也。曰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此口业之不净也。若夫净业。则有止行二善。于前三不净业。皆不而去之。所谓不贪不嗔不痴等是也。此净其业也。非净业也。夫净业者。非独不贪嗔痴。兼能廉节仁慈智慧。非独不杀盗淫。兼能放生惠施。净法与人。非独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兼能诚信实言。善和斗讼。令美人德。此之为净业也。今赞如来之意业清净。则三惑究净。而三智圆证。身业清净。则二死永亡。而三德圆满。口业清净。则五语如弦。八音宏畅。有称名之德者。而后有名称普闻于无量之实。信矣。

观解者。观一念心本来空寂。意业净也。心尚叵得。何有十界。身业净也。称实宣敡而赞美之。口业净也。

○四赞慈胜。

导众以寂故稽首。

灯曰。目净修广如青莲。色寂也。心净已度诸禅定。心寂也。久积净业称无量。业寂也。三而不寂者凡夫。自寂而不寂人者二乘。己他兼寂尚居因位者。菩萨。自他俱寂皆到彼岸者。如来。宝积长者谓人之不易下人者首。下之敬仰而不即可者稽。夫以财胜人者。富而已矣。以位胜人者贵而已矣。不以富不以贵而胜人者。道而已矣。以道胜人。而又胜之者。导人以道而已矣。故以富贵下人者。貌服也。以道下人者。心服也。导人以道者。此又服之又服者也。今曰导众以寂故稽首。夫如来既以道而胜已矣。复能导人以道。是故稽首而顶礼焉。

观解者。观一念心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者。寂也。复以此法。转教余心者。导众以寂也。

○二赞神变难思。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肇公曰。既见合盖之神变。已不可测。于中现十方国。及诸佛演法。于是忍界一切众会悉遥见闻。更为希有也。

灯曰。上以一偈赞佛功德。略已周足。赞之所不能尽者。秪献盖一缘。己之寓乎意者深。佛之昭格乎己者远。盖所献五百宝盖。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大千。普现十方国土。并诸佛说法。一切大众悉获见闻。则一期化道。四双八只功德。举在其中。是故长者先以此偈而总赞之。下去种种偈赞。莫非敷演其事。观者得之言表。则一部经旨。思过半矣。

观解同上可知。

○三赞法财普施。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

肇公曰。俗王以俗力胜民。故能泽及一国。法王以法力超众。故能道济无疆。诸法殊相。能善分别。自此下至业不亡。尽叹法施也。

○二别赞三。初赞顿初说法功德二。初赞内证殊胜。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肇公曰。第一义。谓诸法一相义也。虽分别诸法殊相。而不乖一相。此美法王莫易之道也。夫世王自在于民。法王自在于法。法无定相。随应而辨。为好异者。辨异而不乖同。为好同者。辨同而不乖异。同异殊辨。而俱适法相。故得自在。

灯曰。宝积意言。群生以财为力。故于财自在。能以财惠施一切。法王以法为力。故于法自在。能以法财普施一切。曷为财。即各以宝盖供养如来是也。曷为法。即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会。皆于盖中。普见生佛依正等相是也。然而又非离乎财施别有施法。秪了于财施通达法施。于财等者诸法亦等。是故法王法力超过群生。常以法财普施一切也。然此犹相也。若夫以相表法。则如向之所说。寓悲敬惑理因果体用。皆不思议。关一经之大旨。说法之本怀。真所谓于法自在越诸群生。常以法财普施一切也。善能分别诸法相。涉于有也。于第一义而不动。住于空也。秪分别而不动。秪不动而分别。是则恒涉有而常空。恒常空而涉有。如宝盖之显现一切。何尝有无而殊致乎。总而归之。两言而尽。曰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如来所以称为法王者。正以于诸法而得自在故也。此赞内证殊胜也。

观解者。观一念性具十界即空。即法王法力超群生也。观之即假。即常以法财施一切也。观之即中。双遮二边。即分别不动也。双照二边。即已于诸法得自在也。

○二赞说法微妙。

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肇公曰。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无。缘会即形。会形非谓无。非无非谓有。且有有故有无。无有何所无。有无故有有。无无何所有。然则自有则不有。自无则不无。此法王之正说也。以因缘故诸法生者。有亦不由缘。无亦不由缘。以法非有无。故由因缘生。论曰。法从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无我无造无受者。诸法皆从缘生。无别有真主宰之者。故无我也。夫以有我。故能造善恶。受祸福。法既无我。故无造无受者也。又云。善恶之业亦不亡者。若无造无受者。且不应有为善获福为恶致殃也。然众生心识相传。美恶由起。报应之道。连环相袭。其犹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此自然之理。无差毫分。复何假常我而生之哉。

灯曰。此追赞顿初华严时所说之法要也。此偈与中论四句同。论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第一同第四。第二同第一。第三同第二。第四同第三。中论从末向本。故先说缘生。后说中道。此偈从本向末。故先说中道。后说缘生。会而归之。不同而同也。今明此偈。凡为四释。一约不变随缘释。二约理体三谛释。三约修门三观释。四约随机四教释。一约不变随缘释者。说法不有亦不无。真如不变之体也。真如之体。性是中道。设言其有。四性玄无。设言其无。具足众法。此理亘十方而无外。历万古而恒如。如金刚王。常住不坏。故如来于华严顿初等诸经。而常宣说也。以因缘故诸法生者。真如随缘之用也。良由真如不变之体。如君子不器善恶皆能。故华严云。能随染净缘。具造十法界。盖真如之体。虽不变而能随缘。谓能随三观净缘。具造佛法界。能随三惑染缘。具造九法界。故曰。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正以真如不变之体。虽曰随缘具造诸法。乃即随缘而其体不变。惟其不变。故即随缘之用。其体本空。了无能造主宰。亦无所造之业。及无受报之者。故曰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报亦不亡者。真如之体。虽然随缘不变。性体本空。而无我无造无有受者。然而不妨乎差别随缘之用。故随净缘。不亡乎善业之报。而成佛道。随染缘。不亡乎恶业之报。而成九界也。二约理体三谛释者。此中及下文。皆须回华严以同中论次第说。因缘所生法。十界缘起之事境也。我说即是空。十界缘起当体即空。无我无造无受者。真谛境也。亦名为假名。十界缘起。全体即假。善恶之报亦不亡。俗谛境也。亦名中道义。十界缘起。当处全中。说法不有亦不无。中谛境也。秪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举一而即三。言三而即一也。三约修门三观说者。说法不有亦不无。中道妙观也。以因缘故诸法生。三观所观之事境也。无我无造无受者。空观也。亦名为假名。假观也。即因缘生法。而即空即假即中。亦举一而即三。言三而即一也。盖此三法。在所观言之。谓之三谛。在能观言之。谓之三观。只是一法。约修性分。故为谛为观尔。故荆溪大师云。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四约随机四教释者。因缘所生法者。小乘三藏教也。佛说三藏。在于小始。为外道执诸法从自然生。故说因缘生法破之。即以因缘故诸法生也。夫因缘生法。本为破邪而说。苟不破其因缘。则仍缠缚生死。故立我说即是空之教。以破因缘。则通教得起也。即无我无造无受者也。夫空宗本为出于生死。苟执此空以为究竟。则为焦芽败种。不成法器。故如来以楔出楔。说从空入假之观。以修净佛国土游戏神通菩萨之行。即为别教。故曰亦名为假名。即所受之报亦不亡也。夫初教为破有入空。次教为破空出假。但行二边。未会中道。故说圆教中道以融之通之。使不偏不倚。故曰亦名中道义。即说法不有亦不无也。观解。准三观解说可知。

○二赞渐初说法功德三。初赞三宝三。初赞佛宝。

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

肇公曰。道力之所制。岂魔兵之所能敌。自此下至礼法海。叹初成如来功德也。

什公曰。梵本云寂灭甘露。即实相法也。

肇公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谕若甘露。于菩提树先降外魔。然后成甘露寂灭大觉之道。结习内魔。于兹永尽矣。已无心意无受行者。心者何也。染有以生。受者何也。苦乐是行。至人冥真体寂。空虚其怀。虽复万物并照。而心未尝有。苦乐是迳而不为受。物我永寂。岂心受之可得。无心于伏物。而物无不伏。

灯曰。凡佛示生人间。当具八相成道。一降兜率。二托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此小乘八相也。若大乘八相。加住胎。无降魔。了魔即佛故也。今在小始。故有降魔。仍略去诸相。但出成道降魔转法轮。加摧伏外道。正赞如来初成道体以施道用。能降魔怨而转法轮也。始在佛树。此言三藏果头佛。在木菩提树下。降见思烦恼等四魔。得有余涅槃。成一切智菩提种觉。见思二惑心意而无受行。摧伏界内一切诸外道也。

观解者。三观圆修。而初伏见思。真谛理显。即始在佛树力降魔等也。

○二赞法宝。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肇公曰。始于鹿苑。为拘邻等。三转四谛法轮于大千世界也。法轮常净犹虚空也。虽复古今不同时移俗易。圣圣相传。道不改矣。

灯曰。佛为大事出世。华严且称本怀。为收机不尽。乃脱珍着弊。游行鹿苑。于佛一乘。分别说三。则今所转法轮为第一声闻乘也。

观解者。观一念心属苦谛境。又属五分烦恼。即集谛境。而此苦集生死即是涅槃。烦恼即是菩提。即示相作证劝修。则一念心中皆具足也。

○三赞僧宝。

天人得道此为证。

肇公曰。初转法轮。拘邻等五人。八万诸天得道。此常清净之明证也。

○二结成。

三宝于是现世间。

肇公曰。觉道既成。佛宝也。法轮既转。法宝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宝也。于是。言其始也。

灯曰。三宝之义有四。一相从三宝。二别相三宝。三住持三宝。四一体三宝。今是相从。所谓从佛有法。从法有僧是也。

观解者。即观一体三宝。能观觉智为佛宝。所观谛理为法宝。谛智和合为僧宝。

○三赞美。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

肇公曰。九十六种外道。上者亦能断结生无色天。但其道不真。要还堕三途。佛以四谛妙法。济三乘众生。无有既受还堕生死者。故曰一受不退。永毕无为。故常寂然。生老病死。患之重者。济以法药。故为医王长也。法轮渊广难测。法海流润无涯。故德无边矣。

灯曰。此赞美偈。虽曰赞法。实兼美佛僧。盖以斯及大医王。即当美佛。度老病死。即当美僧。言简而意周矣。

观解者。观心妙性清净常住。即度老病死也。此之法海。孰有边涯。

○三赞渐中说法功德四。初赞佛心平等。

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虚空。孰闻人宝不敬承。

肇公曰。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法之风。不动如来。犹四风之吹须弥也。于善不善等以慈者。截手不戚。捧手不欣。善恶自彼。慈覆不二。夫有心则有封。有封则不普。以圣心无心。故平等虚空也。人宝敬承者。在天为天宝。在人为人宝。宝于天人者。岂天人之所能。故物莫不敬承也。

灯曰。至人惟道是珍。毁誉善不善自于人。于己无预。故其心不动。犹如须弥。然而若独守乎此。犹小乘也。如来于善不善。则又等之以慈。故其平等之怀。又犹若虚空焉。且将同与之乐。何嗔喜之足萦其怀哉。

观解者。一心三谛。湛然不动。生佛平等。闻若虚空。于九界不善。观之则拔其苦。于佛界善。照之则与其乐也。

○二赞神力难思。

今奉世尊此微盖。于中现我三千界。诸天龙神所居宫。乾闼婆等及夜叉。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众睹希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肇公曰。自欣所献小而睹变大也。所奉至微。所见至广。此是如来哀愍之所现也。十力是如来之别称耳。十力备故。即以为名。

灯曰。此正赞渐中方等将说法时。先现以不思议之神变也。宝盖示现。其所表示虽具四双。然而至要又在后三。即慈果体用。向之所赞成道等慈。即慈果法体也。神变现盖。即从体起用中感应神通。下去四偈。即现身说法眷属利益也。

○三赞应身普遍。

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

肇公曰。法身圆应。犹一月升天。影现百水也。

灯曰。此正大师演华严日譬照于平地。示现一身。巨细各异也。论佛之垂应。遍于十界。今既曰各见世尊。则但言佛应。此应对机分乎四种。一对藏教机。应丈六佛。对通教机。应合身佛。对别教机。应报身佛。对圆教机。应法身佛。或一身对多机。或多身对多机。此不必定。但此经说在方等。合具四教佛。如现土既分胜劣。应身岂得无之。然如来但是一身。岂有差别。惟随所见不同耳。

观解者。观一心即空。见应身佛。即假。见报身佛。即中。见法身佛。

○四赞说法微妙三。初一音各得解。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肇公曰。密口一音。殊类异解。

○二一音随所解。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

肇公曰。佛以一音说一法。众生各随所好而受解。好施者闻施。好戒者闻戒。各各异受异行。获其异利。上一音异适。此一法异受也。

○三一音获四益。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难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肇公曰。众生闻苦报则恐畏。闻妙果则欢喜。闻不净则厌离。闻法相则断疑。不知一音何演而令欢畏异生。此岂二乘所能共也。

灯曰。三偈皆赞一音说法。所不同者。一随类各得解。一各各随所解。一或有恐畏欢喜等故也。然则得解在于机。所解在于法。恐畏则言其得解所解获益之不同。总而归之于不可思议者。在佛则一音异说。在机则异闻异思异修异益。又总归之。则在于神力不共。故知不共之力。在应不在机。肇公云。不与二乘共。此非知言矣。天台大师判一代圣教。化仪之教四。曰顿渐秘密不定。化法之教四。曰藏通别圆。于方等时。则八教具有。而于此经。亦复具之。何者。于化法。则此经四教具谈。于化仪。则顿渐正其所施。如随类得解。各各随解。各各获益之法。则在于化法四教。与夫化仪顿渐。若夫一音异语神力不共。正言秘密不定二教。惟其中间。或为此人说顿说渐。若彼此互相知。则判为不定。彼此互不相知。则判为秘密。以此而观。则今文三偈。正言如来于此经方等。顿渐交织。偏圆互陈。不思议神力不共之妙。有如此也。

观解者。以本具佛界。观本具九界。生佛交参。一三相即。一音异解可也。异音一解可也。能解所解。各受各益。即其相也。

○三汇赞四。初赞万行功德。

稽首十力大精进。稽首已得无所畏。稽首住于不思议。稽首住于不共法。

肇公曰。此下称德而致敬也。

灯曰。佛有万行功德。具如般若所明。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三三昧等法。具在法数。须者往检。

观解者。观一心具足诸法。了无三惑垢染。即为具足十力诸功德也。

○二赞永断生死。

稽首能断诸结缚。稽首已度于彼岸。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

肇公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岂崖岸之有。以我异于彼。故借谓之耳。

灯曰。诸结缚。生死之因也。诸世间生死道。结缚之果也。如是因果。皆名此岸。若修六度之行。则能从此岸。到于彼岸也。

观解者。迷此一心为三惑染。即为此岸。观此一心具三德性。即为彼岸也。

○三赞三智微妙三。初假智微妙。

悉知众生来去相。

肇公曰。众生形往来于六趣。心驰骋于是非。悉知之也。

灯曰。此赞如来具足究竟道种出假智。悉知九界众生死此生彼往来诸相也。

○二赞空智微妙。

善于诸法得解脱。

肇公曰。我染诸法。故诸法缚我。我心无染。则万缚斯解。

灯曰。此赞如来具足究竟入空智。而于诸法得解脱也。

○三赞中智微妙二。初赞双遮智。

不着世间如莲华。

灯曰。此赞如来究竟具足中道双遮智。如莲华于污不染。于净不着。高出空有。赫焕无方也。

○二赞双照智。

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

肇公曰。出入自在。而不乖寂。故常善入。万法幽深。谁识其涘。唯佛无碍。故独称达。

灯曰。此二句赞如来究竟具足中道双照智。照于空。故曰常善入于空寂行。照于有。故曰达诸法相无挂碍。秪一如来大圆觉体。惑无不尽。理无不圆。智无不究。行无不备。如杂色褁摩尼。光随色现。随假见假。随空见空。随中见中。所谓妙境元无空假中。而亦不离空假中。众生理然。菩萨名然。观然。似然。分然。惟佛与佛。究竟而然。

○四赞谛智皆空。

稽首如空无所依。

肇公曰。圣心无寄。犹空无依。

灯曰。有小空。有大空。有大大空。极大空。小空则空其有。大空则空其空。大大空则空有二俱空。二俱空则为中。极大空则中亦空。法华所谓究竟涅槃常归于空是也。今于三智而皆空。即极大空。盖不空则有所依。惟其俱空。故曰稽首如空无所依。

观解者。观一心三谛圆融无碍。是为一心三智。是为莲华出水。是为如空而无所依。

○二正宗分十三。初佛国品二。初补释品题。

肇论曰。名无召体之功。体无当名之实。无名无实。则名实安在。大师云。此真谛意耳。佛事门中。无名无以召体。无实无以当名。是则万法虽多。假实而已。假实虽二。依正备焉。故仁王经并大论明假名五阴国土三种之法。而天台复充而扩之。每法各具一千。合华严十界法华十如。谓之百界千如三千性相。而此三法。莫不举一以全收。虽三而即一。是以如来说诸法不外此三。或但说假名而收实法。或但说五阴而收国土。或但说国土而收五阴。随机宜乐。而法无定在。若此经。五百长者之所启请。则以国土而收五阴与夫假名也。但国土之类而有四差。一六凡国土。天台判为凡圣同居土。二二乘国土。天台判为方便有余土。三菩萨国土。天台判为实报庄严土。四诸佛国土。天台判为常寂光土。今经品题。首称佛国。缘名求实。宜是寂光。第经文所谈。多是应土。约义定判。合是同居。或恐胜能摄劣。而劣不能兼胜。故举佛国以兼下三。况是佛之应土。即应土谓之佛国。义亦无妨。第五百长者既是圆机。而佛国之行。必全性以起修。全修而在性。是则四种国土。该乎性相。后之学者。不可不知。今试为言之。曰有理具四土。有事造四土。于理具中。又有真如不变体中之四土。有随缘染净一念中之四土。初义者。即含生本有心性。自无始际。本然清净。法尔具足十种法界。每界各有假名五阴国土。六凡国土。即凡圣同居土。二乘国土。即方便有余土。菩萨国土。即实报庄严土。诸佛国土。即常寂光土。楞严所谓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十界七大。莫不如是。随缘染净一念中四土者。正以上之所明真如不变之体。而能不变随缘。造心法界。即众生根尘相对一念心起。或圣或凡或染或净。悉皆具足性相三千。莫不全真如不变之体而随缘。即一念当处。即真如而不变。故楞严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华严云。能随染净缘。具造十法界。又复应知。真如不变体中所具四土。与随缘一念。以至一色一香所具四土。无二无别。盖真如不变之体。随染缘具造九界时。既不变以随缘。是以即随缘而不变。故真如性中之性具。无法不备。而随缘一念亦性具。无法而不备。真如性中之性体。清净本然。不加造作。而随缘一念。亦清净本然。不加造作。真如性中之性量周遍法界。竖穷横亘。而随缘一念。亦性量周遍法界。竖穷横亘。故教中言。惟心净土。本性弥陀。盖本乎此也。今五百长者。乃请说佛国因果。既是圆机。宜修圆道。如三心九行。皆全性以起修。则全修而在性。全性以起修。则以性中惟心净土。而修事中惟心净土。全修而在性。则以修中惟心净土。而在性中惟心净土。岂不理惟心而事亦惟心。性惟心而修亦惟心。故得因惟心而果亦惟心。以故五百长者。闻佛所说净国因果三心九行。即思即修。即于言下。霍然大悟。皆得无生法忍。以证验修。圆顿可知。然而无生法忍。位在初住。其所证土。在分真实报。亦名分真寂光。实报为能证报身之智。寂光为所证法身之性。大师云。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经文乃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等。岂非依法报之土。而为众生示现乎应土耶。四土名相。具出天台观经疏。须者往检。

二正释经文二。初经家叙起。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

○二机应扣发二。初长者启请二。初述先已发心。

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肇公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上。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

○二请依愿修行二。初愿闻佛果。

愿闻得佛国土清净。

○二愿说佛因。

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

诸长者子先已发心。愿闻佛国因果者。此如华严善财童子参诸知识。皆云我已先发道心。不知菩萨云何修菩萨行之义同。盖凡修行。先须发心。其若不然。则因无所依。而果无所归。然而发心。又先须见道。所谓见道而后发心。发心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果是也。故天台止观明十乘观法。第一观不思议。即见道也。第二真正发菩提心。即发心也。第三善巧安心止观。即修道也。后之七乘。皆修因证果中事。今五百长者。既睹宝盖不思议变。即见道也。已发道心。即发心也。愿闻佛国因果。正为修行请也。发无上道心。即四弘誓愿。大师谓发此道心。厥位有三。一名字位发。肇公所谓发僧那于始心是也。二相似位发。仁王所谓十善菩萨发大心是也。三分真位发。华严所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是也。今长者子。或在名字。或在相似。不可定判。以示迹同人。闻品获益。方入无生法忍故也。第所发之心。与所请之行。悟境而起。略有两种不同。有睹正报微妙。竟取佛道而发心者。有睹依报微妙。竟取净土而发心者。今长者子。因睹神变盖中现土。生欣乐心。是故启请佛国因果。然此又有正傍两意。正意为自行。兼摄众生。傍意为化声闻芽焦种败。于净佛国土。不生好乐之心。俾其耻小慕大耳。

○二如来许答三。初赞善许说。

佛言。善哉。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二受教祇听。

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

○三正为宣说四。初总标净土之因三。初全标。

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佛大医王。对病发药。今对大乘发轸。便与小乘异。盖小乘之果。无身而亦无土。为己而不为人。如宝积长者之所启请。而曰愿闻佛国土清净。则已知佛果身土之不无矣。而如来又适逗其宜。而曰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迹此而观。菩萨何尝为一己而修佛国之因哉。正以菩萨成佛时。法报殊胜。而妙应无方。夫法报殊胜。既谓之自受用身。惟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即谓之一已。亦复何妨。惟妙应无方。则身大土大。未尝有夫主而无伴者。亦未尝有夫伴而无众与所化众生者。是以菩萨独请于净佛国土。而如来方告之。以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非职此之故欤。虽然。此其中间。又当辨以纯杂之不同。来净秽之殊致。若吾释迦之应于娑婆众生也。言其心。则分乎染净。言其行。则别乎善恶。故于其土。则谓之堪忍。谓之五浊。谓之凡圣同居秽。即其身子梵王二人所见。已自不同。矧其诸乎。若吾弥陀之应于清泰众生也。言其心。则净而非秽。言其行。则善而非恶。故于其土。则谓之极乐。谓之清泰。谓之凡圣同居净。虽品位有不同。入道有差降。然而登阿鞞䟦致。其则一也。是以如来下文释以随所化调伏众生等。及三心九行。皆为摄受众生设也。

○二正释二。初徴。二释四。初横约所化众生多少取土广狭释。

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二竖约所调众生染净不同取土胜劣释。

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

○三横竖约何国入佛智慧取土胜劣释。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四横竖约何国起菩萨根取土胜劣释。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

释此四文。科为横约竖约者。经义包含。如来于自受用法报土。下应三土。有此横竖二义也。此皆即横而论竖。即竖而论横。一一土中。皆有二义。如初科横义。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或横在同居。则以因中所化众生多少。以取佛土广狭。同居既然。则方便实报亦然。此横中具竖也。次科竖义。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此则竖约三土论也。盖若以念佛戒善澄浊调伏众生。此则以伏为伏。而取同居净为佛土也。若以空观破见思浊调伏众生。此则以破为伏。而取方便净为佛土也。若以假观及以中观。破尘沙无明调伏众生。亦以破为伏。而取实报净为佛土也。此虽竖论。亦须约横。皆有随所化众生多少。以取三土之广狭也。三四两科。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起菩萨根而取佛土。亦各具横竖二义。约横义言之。则或有于娑婆入佛智慧。起菩萨根而取佛土者。或有于极乐入佛智慧。起菩萨根而取佛土者。约竖义言之。或有于同居入空假中佛智慧。起四教菩萨根而取佛土者。或有于方便入假中佛智。起别圆两教菩萨根而取佛土者。或于实报入中道佛智。起圆教菩萨根而取佛土者。如是种种取土不同。皆为摄取众生也。

观解者。观一念性具十界。各有三法。一假名。二五阴。三国土。本有佛果国土。即佛国清净。而此佛国具九界国土。即实报方便同居三土。观其即空假中。即是俾本有九界各各复本。即是净土之行。成佛智慧。起菩萨根也。

○三重释三。初说法。

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

○二喻说三。初正喻。

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

○二反喻。

若于虚空。终不成就。

○三双合。

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者。此显非惟用空兼用于地。用地。宫室方有所依。用空。建立方无有碍也。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者。虽用于空而无所碍。不知宫室离地而无所依矣。用于地。所以喻为成就乎众生也。用于空。所以喻修行乎佛智也。般若不云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所以用于空也。生其心。所以用于地也。如是则空假而并行。有无而兼畅。净佛国土。其在是乎。其在是乎。

观解者。从假入空。自净烦恼。依空而无所碍也。从空入假。化度众生。依地有所建立也。方空而即假。方假而即空。双遮双照。空地而兼用也。

○二别出净土之行二。初三心。二九行。三心为之正。九行谓之助。正助合行。净土之因此立。夫土之美恶。职由心行。所谓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沉。行开善恶。睹二方之粗妙。然则心行善恶。又职由乎众生。前文立譬。虽空地而兼用。苟无材木。徒空之与地。而亦奚以为。今明三心九行。正构宫室之材木。三心。其犹梁柱也。九行。其犹众材也。二者合营。宫室备矣。上可以奉养乎父母尊长。中可以周旋乎昆弟朋友。下可以赡给乎妻子僮仆。无一人而不获其利。然后可以称世间之大长者也。出世长者之修净土亦然。楞严虽曰同业别报。实同业同报居多。是则净土者。非一人之净土。乃众人之净土。众人之所以得。心净行善者。实由菩萨之所教化而成也。然而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是故己心之不直不深不大乘。而欲不謟具足功德大乘众生来生其国。未之可也。己行之不施不戒等。而欲能舍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亦未之可也。然则众生是菩萨净土者。果也。三心九行自行兼人者。因也。佛国因果。又在是也。今先明三心三。初直心二。初标。二释。

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謟众生。来生其国。

○二深心二。初标。二释。

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三大乘心二。初标。二释。

大乘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夫因望果成。果由因克。犹影响之相符形声之不忒。此必然之理。不可以毫发易也。若净土之地。平如海掌。无诸坎阜。岂謟曲心之所感乎。七宝合成。了罔寒暑。岂不具功德心之所致乎。坐宝莲华。乘诸宫殿。岂小乘心之所召乎。事释尚然。矧其理也。夫事非理不成。理非事不济。世儒之直亦制以礼。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夫礼者理也。理体乖度。直云乎哉。故今之所谓直者。三智捷观竟造。无诸委曲相也。深者。三谛穷源极底。无功不圆。无德不备也。大乘者。运载荷负。游于四方。直至道场也。是故三藏菩萨。三祗伏惑。制而不断。空智未圆。曲而非直矣。此智诣理不尽不精。浅而非深矣。运载无多。到空彼岸。非大乘矣。通教菩萨。但破见思。犹存习气。心非直矣。但证真谛。诣理未圆。心非深矣。运载出尘。到空彼岸。非大乘矣。别教菩萨。先空次假。次第修中。心非直矣。分证三谛。未臻彼岸。心非深矣。运载荷负。中道而住。非大乘矣。惟今圆教。三智于一心中修。直至道场。于其中间无委曲相。方名直心。三谛于一心中造。理尽渊府。究畅实际。方名为深。理乘得乘。及以随乘。一运一切运。游于四方。直至道场。方名为大乘。以此三心而为之本。然后兼修九行。方得名为心与行而俱善。因与果而兼美。是则众生是菩萨净土者。又三心为之本也。

观解。三心者。三观于一心中修。直往无前。即是直心。三谛于一境中照。穷边到底。即是深心。四弘于一心中具。运载普广。即是大乘心。

○二九行九。初六度。六度义。如法界次第初门。六。初布施二。初标。二释。

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

○二持戒二。初标。二释。

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

○三忍辱二。初标。二释。

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

○四精进二。初标。二释。

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五禅定二。初标。二释。

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

○六智慧二。初标。二释。

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

六度是菩萨净土者。净土之中。必居一切能舍众生。菩萨自非布施以取净土。则不能摄之矣。净土之中。必居十善道满愿众生。菩萨自非持戒以取净土。则不能摄之矣。净土之中。必居三十二相庄严众生。菩萨自非忍辱以取净土。则不能摄之矣。净土必居勤修一切功行众生。菩萨自非精进以取净土。则不能摄之矣。净土必居摄心不乱众生。菩萨自非禅定以取净土。则不能摄之矣。净土必居正定众生。菩萨自非智慧以取净土。则不能摄之矣。是则众生是菩萨净土者。又六度为之本也观心六度者。观心清净。三惑顿舍。即是布施。关止非恶。一切不入。即是持戒。五住二死侵辱无嗔。即是忍辱。不杂余行。止观不退。即是精进。三止伏惑。心波恬静。即是禅定。三观破恶。慧日朗照。即是智慧。

○二四无量心二。初标。二释。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

教乘法数云。大慈无量心能与乐。大悲无量心能拔苦。大喜无量心庆彼乐。大舍无量心冤亲等。亦名四等。

观心四无量心者。九界之性。即是佛性。而与此乐。即慈无量心。为三惑染。受九界苦。而誓拔此苦。即悲无量心。与乐拔苦。心生欢喜。即喜无量心。虽生欢喜。非关法爱。即舍无量心。

○三四摄法二。初标。二释。

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

肇公曰。以四等法摄众生。为四摄也。一者惠施。财法二施。随彼所须。二者爱语。以爱心故。和言随彼所适。三者利行。随彼所利。方便利之。四者同事。遇恶同恶而断其恶。遇善同善而进其善。故名同事也。

观心四摄法者。由观心十界。便五阴国土得显。此之财施。即是法施。即以二施摄也。观此十界即我心性。佛语心为宗。即爱语摄也。观心浮沉。以止观伏之起之。即方便利行摄也。遇昏动之恶。同其恶而破其恶。遇明静之善。同其善而复其善。即同事摄也。

○四方便二。初标。二释。

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

肇公曰。方便者。巧便慧也。积小德而获大功。功虽就而不证。处有不乖寂。居无不失化。无为而无所不为。方便无碍也。

观心方便者。性中具修。修中具性。止中有观。观中有止。药中有病。病中有药。达全性以起修。全修而在性。回止而作观。回观而作止。当观病中而即药。弗使药中而生病。即方便无碍也。

○五三十七品二。初标。二释。

三十七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

肇公曰。念处。四念处。正勤。四正勤。神足。四神足。根五根。力五力。觉七觉意。道八正道。合三十七。义在他经。

观心三十七道品者。根尘相对。一念心起。现前可观。即为色阴。观此色阴尘污真心。观色即不净。受心法皆不净。色故而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平平受。有受即有苦。即观受是苦。身心法皆是苦。受故而有想。想故而有行。观此想行之心。悉皆无常。以无常故。色受法亦皆无常。想故而有识。识之为法。本无有我。而凡夫计著有我。四性推之。我何所在。如是遍观色受想行。亦无有我。是为观心四枯念处也。为彼凡夫堕于四倒。故观四枯。须知一念之心。性本真实。具足四德。是故观心四处。即常乐我净。是为观心四荣念处也。又复观心中道双遮双照。非枯非荣。双照荣枯。即于娑罗双树而般泥洹。是为于一心中观四念处也。果能如是观心。则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增长。是为观心四正勤也。如是念念乐欲专念不忘。则此观心有进无退。智慧开朗。是为观心四如意足也。能如此观四种念处。既生正勤。又生四如意足。则真信精进深念禅定智慧悉已成根。能排痴怠等五障。是为观心五根五力也。根力既成。苟于念处观中。忽生昏沉。则以念为主。而择法精进喜三种觉支。善能起之。忽生浮动。则以念为主。轻安定舍三觉支。善能安之。是为观心七觉支也。能具如上道品。则于观门之中。若见若语。若思惟。若业。若命。若精进。若念。若定。无不一一皆归于正。是为观心八正道也。

○六回向二。初标。二释。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回向心有四。一回事向理。如前所修六度等行。苟不回此以向实理。则行成有作。事属缘修。成凡夫浅行三藏事度。故须回向了达。虽弹指散华低头合掌。皆全性起修。体侔法界。故菩萨所修。福不唐捐。一礼一忏。而罪消尘劫。一施一戒。而功等虚空。二回小向大。三回自向他。四回因向果。回此事理相即之行。向于众生大乘及与佛果。所谓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也。

观心回向者。一念识心。始既达真如不变以随缘。今乃了随缘而不变。回此随缘不变者。以向不变以随缘。则回小向大。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己向他。皆在是矣。

○七说除八难二。初标。二释。

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

肇公曰。说除八难之法。故土无八难也。

观心说除八难者。观九界修恶即是性恶。性恶融通。即是性善。无修恶可论。即说除八难也。

○八自守戒行二。初标。二释。

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

自守戒行不讥彼阙者。自守戒行。固为美矣。若讥人之阙。此独行庸夫。无兼人之德也。菩萨志在自行。及以兼人。故自守戒行而不讥彼阙。自守戒行。所以自护也。不讥彼阙。所以护人也。自护则不恃乎己长。护人则不攻乎彼短。如是则菩萨摄物之化道行。自行之功德备矣。上言众生来生其国者。明土净故来净众。今回向下二心。正明土净。有依有正。初言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言依报净。凡净土中一切功德。无不足具也。二三无有三恶八难。无有犯禁之名。言正报净。苟一有此。又不得名净土矣。

观心自守戒行不讥彼阙者。观现在一心。即空假中。自守戒行。防非止恶矣。不讥过去之阙。未来亦然。

○九十善二。初标。二释。

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十善之报。一一主对可知。

观心十善者。行者修入住出三昧。调身不低不帛即身三不恶。调息不涩不滑。即语三不恶。调心不沉不浮。即意三不恶。

○三总结因行生起二。初约十二行展转生起十二。初直心能发行。

如是宝积。菩无随其直心。则能发行。

○二发行得深心。

随其发行。则得深心。

○三深心意调伏。

随其深心。则意调伏。

○四随意调伏如说行。

随其调伏则如说行。

若照映前文生起次第。应云。随其直心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得大乘心。随大乘心则能发行。今则略去大乘心而不言。且发行又越其伦次而上。或译人之讹脱。亦未可知。若强为之解。则大乘自无其体。以直心深心而为之相。今虽不言大乘。已列二心。则大乘在其中矣。又先发行后得深心者。正以深心是其理性。须先发行而后得之。理之固然。得深心则意调伏者。必入深理。而心意方得调伏。理亦固然也。随意调伏则如说行。此如说行。正是前三心之后。以修六度之行也。

○五随说行能回向。

随如说行则能回向。

○六随回向则有方便。

随其回向则有方便。

○七随方便则成众生。

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

前文六度行后。更有四无量心。四摄法。三十七品。说除八难。自守戒行。十善六科。今生起结成。皆略去之。而方便又在前列。或是译人失次讹脱。若以意解。则此之六科皆是重出。如如说行。六度行中悉备之矣。惟方便回向。正是行门善巧。故菩萨依三心修六度行时。能如是方便回向。则能成就众生也。

○八成众生则佛土净。

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

此一科经。正当结归最初总答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是则菩萨欲得果上佛国净土。应修净土之因。如此之因。又在众生之类。欲众生之类。又在自行及以化他。修乎三心九行。心行若成。方能成就众生。能成就众生。方得佛土清净也。

○九土净则说法净。

随佛土净则说法净。

○十法净则智慧净

随说法净则智慧净。

○十一智净则其心净。

随智慧净则其心净。

○十二心净则功德净。

随其心净则功德净。

前第八科。已自结成佛国净土因之与果。九至十二。皆说已成净土后之事。盖言若佛土不得清净。则佛所说法。亦不得清净。如吾世尊五时说法。有刚强浊恶之言。不净苦空之教。正以所化众生不能纯净。故所取国土不得清净。土不净。故说法亦不得清净。夫智慧为能说。教法为所说。由说法不清净。故显智慧亦不清净。智慧为所生。心为能生。所生智慧不清净。故显能生之心亦不清净。心为其主。功德是其所成。由能成之心不清净。故显所成功德亦不清净。功言其力。德言其用。此有二义。一则如上三心九行。皆以心为功德之主。二则总之心不清净。故四十九年。教化众生之力用。不得清净。略如八相成道。有托胎住胎出胎出家降魔入涅槃之相。皆为堪忍众生之所示现。极乐弥陀。则异乎是。是以释迦说法。及以功德。皆不得清净也。此以迹求之也。若以本求之。则又有因疑现土之文在也。

○二以心净土净则佛土净总结。

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之行。虽复种种。要以心净而为之主。故上展转结归末云。随智慧净则其心净。是则心净为之本。土净为之末。心净为之因。土净为之果。盖性具国土。本然清净。众生不得其净者。三惑修染以为之污。众行修恶以为之害也。故如来说净土行。始于三心。后以九行。三心修则修染无。九行行则修恶去。修染无。然后其心净。修恶去。然后其功德成。净土之行。究竟指归。其在是欤。或问教门所说惟心净土。与此文心净土净。同异云何。答曰。不同。盖惟心净土。言性不言修。心净土净。言修不言性。第性本因修而说。修须藉性而修。今经佛国因果之宗。既是圆人。禀兹圆教。先悟惟心净土之旨。后为心净土净之修。然后可证真性解脱之果也。

观解者。天台净名疏云。观心性本净犹如虚空。即是性净之境。境即国也。观智觉悟此心。名之为佛。初观名因。观成名果。若论自行。即是心王无染。若论化他。即是心数解脱。智慧数为大臣。能排诸数上惑。以还心原清净土也。故云。心净即佛土净也。又随四教所明四心。此四种心净。即四种佛国悉净。此四种心。只是一自性清净心。此心若净。一切佛土皆悉净也。

○四因疑现土显净二。初承佛兴疑。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肇公曰。土之净秽。固非二乘所能及也。如来将明佛土常净美恶生彼。故以威神发其疑念。以生言端。故言承也。

○二佛知释疑四。初如来正告二。初喻说二。初如来问。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二身子答。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二法说二。初过归众生。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国严净。非如来咎。

○二责归身子。

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二梵王助显三。初梵王见净。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什公曰。佛土清净。阶降不同。或如四王天。乃至如六欲天。或如梵天。乃至如净居。或有过净居天。过净居天者。唯补处菩萨生此国也。称适众心。故现国不同。螺髻所见如自在天宫。复是见其所应见耳。而未尽其净也。下言譬如宝庄严佛国。始是释迦真报应净国。净国即在此世界。如法华经寿量品中云。此净秽同处而不相杂。犹如下一器中有二种食应二种众生。

灯曰。什公谓净秽同处而不相杂。此诚然也。但言宝庄严土是释迦真报净土。未必尽然。谓之应土可尔。至于或如四天王等。此亦应土众生所见不同尔。

○二身子见秽。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眼有五用不同。肉眼碍非通。天眼通非碍。慧眼见于空。法眼见于俗。佛眼无所见无所而不见。是则舍利弗已证四果。具足慧眼。应见于空。今见山林土地沙者。仍以未尽果缚肉眼而见之也。

○三净归佛智。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土清净。

佛智平等不二。故能净秽一致。众生肉眼差别。故使净秽差殊。是则净秽由人。非关于土。

○三神力现净五。初按指现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足指按地。按者寂也。表寂然不动也。与楞严按指义同。一按手指。一按足指。经云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如我按指海印发光。岂非二经皆显其寂然不动而大用现前耶。其中旨归。大要有四。一则示其常情可回。二则显其土体常净。三则示其心净土净之要。四则破其执情定谓净秽有无。此亦佛国因果之大旨。是不可不讲也。

○二敕令试观。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三身子领旨。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本所不见不闻者。阿含十二年中。唯闻小法。唯见小通。今所示说。异乎昔时。诚所谓希有难信之法也。

○四明了开示三。初法说。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

土之净秽。独谓之众生业力善恶所感。既不可。独谓之佛力示现净秽。亦不可。乃自力他力之所共成。如世之狴牢。然非罪恶而不入。非王法而不加之楚也。

○二喻显。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

○三合法。

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肇公曰。始生天者。欲共试知功德多少。要共一宝器中食天馔。至白无白可喻。其福多者。举之向口。饭色不异。若福少者。举之向口。饭色变异。在器色一。在手不同。饭岂有异。异自天耳。佛土不同。方可知也。

○五众会获益。

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生法忍。圆教往判。位在初住。别教往判。位在初地。此经发起正因五百长者子。而佛国因果之所起请。又复因之。以故经家序当机闻品获益。乃云皆得无生法忍。天台判经顿渐偏圆。全以当机得益以为品定。以此而言。则此经判归圆顿宜矣。八万四千人发无上道心者。既让当机得证无生法忍位在前。则后之得益。宜退一位。同仁王十善菩萨发大心。位在圆家七信也。

○四佛摄神力二。初正明。

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

肇公曰。非分不可以久处。故还彼所应见也。

○二获益二。初远尘离垢。

求声闻乘三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肇公曰。国土秽而可净。净而复秽。因悟无常。故得法眼净。法眼净。须陀洹道也。始见道迹。故得法眼名。尘垢。八十八结也。

○二漏尽意解。

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

肇公曰。无著之道。于法无受无染。漏尽。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

灯曰。夫土体本净。有所见不同者。见道不见道殊。修道不修道异。证果不证果别也。是故诸长者子。闻佛国因果圆顿之道。随见道而修。即于神通变土之间。而变其凡情以证圣果。序经者继此以明获益。而曰得证无生法忍。若夫声闻之机。岂不同闻同见。然而终是小根小行。即不蒙益。必待佛摄神足世界如故。然后知有为法皆悉无常。方证初果四果。行随解进。果逐行成。圆不圆所以分。净不净所以隔也。

观解者。观一念心国土一千。本然清净。见不清净者。三惑为之染也。故以三种止观。观此国土即空假中。即以足指按地。宝庄严现。得圆解者。于此即悟无生。迷性具者。于兹且见无常。

(卷第三终)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