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姓: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东莱(山东)人
  • 出生日期:680

慧日(680~748)唐代净土宗僧。东莱(山东)人,俗姓辛。幼见从印度归来之义净,深受其影响,遂誓游印度。于中宗嗣圣十九年(702),乘船经昆仑(今康道尔群岛)、佛誓(今苏门答腊)、师子洲(今斯里兰卡)等,三年始达印度。乃礼谒圣迹,寻求梵文经典,参访善知识,历时十三年。师独影孤征,远涉雪岭胡乡,备经艰苦,遂深厌此娑婆世界,乃寻求有乐无苦、速生佛国之法,遍问印度之三藏学者,皆赞净土。未久,至北印度健驮罗国,王城东北有一山,山有观音像,师以顶礼圣像,断食毕命祈请,终至第七日之夜感观音现紫金色相,为其摩顶开示。师遍游七十余国,凡历十八年,于开元七年(719)始归长安,呈献佛像与经典,玄宗遂敕赐‘慈愍三藏’之号。师勤修念佛法门,弘扬净土教义。著有往生净土集三卷、般舟三昧赞等。天宝七年于洛阳罔极寺入寂,世寿六十九。又师之净土思想有其独特之处,故有将其净土学说同净土大师慧远善导两流并列,称为慈愍流。

释慧日。俗姓辛氏。东莱人也。中宗朝得度。及登具足后遇义净三藏造一乘之极。躬诣竺干。心恒羡慕。日遂誓游西域。始者泛舶渡海自经三载。东南海中诸国昆仑佛誓师子洲等。经过略遍乃达天竺。礼谒圣迹。寻求梵本。访善知识一十三年。咨禀法训思欲利人。振锡还乡独影孤征。雪岭胡乡又涉四载。既经多苦深厌阎浮。何国何方有乐无苦。何法何行能速见佛。遍问天竺三藏。学者所说皆赞净土。复合金口。其于速疾是一生路。尽此报身必得往生极乐世界。亲得奉事阿弥陀佛。闻已顶受。渐至北印度健驮罗国。王城东北有一大山。山有观音像。有志诚祈请多得现身。日遂七日叩头。又断食毕命为期。至七日夜且未央。观音空中现紫金色相。长一丈余。坐宝莲华。垂右手摩日顶曰。汝欲传法自利利他。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弥陀佛国。劝令念佛诵经回愿往生到彼国已见佛及我得大利益。汝自当知净土法门胜过诸行。说已忽灭。日断食既困。闻此强壮。及登岭东归。计行七十余国。总一十八年。开元七年方达长安。进帝佛真容梵夹等开悟帝心。赐号曰慈愍三藏。生常勤修净土之业。着往生净土集行于世。其道与善导少康异时同化也。又以僧徒多迷五辛中兴渠。兴渠人多说不同。或云芸薹胡荽或云阿魏。唯净土集中别行书出云。五辛此土唯有四。一蒜二韭三葱四薤。阙于兴渠。梵语稍讹。正云形具余国不见。回至于阗方得见也。根粗如细蔓菁根而白。其臭如蒜。彼国人种取根食也于时冬天到彼不见枝叶。薹荽非五辛。所食无罪。日亲见为验欤。以天宝七年卒于住寺。报龄六十九。葬于白鹿原成小塔焉。余姚休光寺释真法师。金华人也。俗姓王氏。真[髟/公/心]丱辞家童蒙悟道。发大精进坚持戒地。一门之中数人缁服。真学习师古义成先圣。八部经理宛在掌中。三乘法源尽于度内。天宝六年太守秦公长史狄公知其行高。遂以名荐主休光寺焉。二公常相谓曰。真公通深妙法玄无上义问一得三言发响应。昔利涉辩博僧会智周。与之齐驱。未可同日。以其八年终于寺。本县令王璲述德刊铭。洪元[嘹-口-小-日+目]书焉。[《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慧日作品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 [ 慧日 ]

凡三卷。今残存上卷。唐代慧日撰集。又作净土慈悲集、往生净土集、慈愍三藏文集、慈悲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援引诸经论赞西方净土之文,以劝说念佛往生。据卷上归敬偈所载,系为怜愍一切众生,无明覆心迷于净土,恋着三界不求往生,六道轮回漂流生死,为斯颠倒无信凡夫,集诸经论净土法门,编成三卷。又认为若不摧邪难以显正,故立宗者,先破后立;因而初卷先叙异见,以教及理逐遣知非,第二卷广引圣教,成立净土念佛正宗,第三卷会释诸教古今疑滞,校量诸行出离迟疾。由上述足见全集旨趣所在及各卷之概要。其中所谓‘异见’,即指禅师(特指南宗禅诸家)之说。所引经典有无上依经、涅槃经、维摩经、法华经、月灯三昧经、大宝积经、净土三部经、华严经、观佛三昧经、文殊般若经、金刚般若经、佛报恩经、金光明经、造像经、菩萨戒经、楞伽经等。本书系宋代元照所开版流通,然据佛祖统纪卷四十六载,当时四明、大梅山、法英等十八人提出抗议,一致认为本书为元照之伪作,乃假藉劝修净业之名,而毁谤禅宗。后于绍圣四年(1097)奉敕毁版。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