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河曲隩州(今山西曲沃)。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诗人。父白华,字文举,号寓斋,金贞祐三年(1215)进士,官至枢密院判官。白氏世为郡中望族,并有浓厚之文学氛围。白华以诗名世,有《寓斋集》;伯父贲为词赋科进士,有《茅亭诗》;叔父宝莹则是位诗僧。白氏兄弟与当时文人如赵秉文、李冶、李献卿、程钜夫、李俊民、王鹗、刘祁、萧贡、邓文原、吴澄、杨果等均有交往,尤与著名诗人元好问为至交,两家子弟,每举元稹、白居易长庆故事,以诗文相往来。白朴生当金元相交之世。金天兴元年(1232),蒙古兵围汴,金主出奔,白华亦随同前往。次年春汴城失陷
关汉卿(1219-1301年),号已斋叟,一作一斋叟,名不详,汉卿乃其字,大都(今北京)人。生于金朝末年,卒于元朝大德年间或稍后。关于其籍贯另有三种说法:《析津志》言其为“燕人”。《元史补遗》称之为“解州人”。《祁州志》则又说为“祁州伍仁村人。”关于其身份,或称其为金遗民,或言其为太医院尹(一作户)。他具有滑稽幽默的性情,史载其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对声律与戏曲艺术甚为精通,除编写剧本外,并可面敷粉墨登台演出。他多才多艺,自称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他一生主要活动范围在大都,晚年曾到过杭州等江南地区,写有《杭州
马致远,元曲家。号东篱。大都(北京)人。生卒年不详。他的年辈晚于著名杂剧作家庾吉甫、白朴、关汉卿、而声名与之相埒。马致远虽然没有直接经历过金末元初的大动乱,也不可能有遗民思想,但是他却不断地思索着兴亡演变的历史。他既是一个感情丰富的诗人,又是一个冥思苦想的哲人。与元初其他一些有才华的作家一样,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他把自己的艺术才能贡献给了杂剧创作事业,成为“梨园”中一个知名人物。他度过“二十年漂泊生涯”(〔大石调·青杏子〕《悟迷》套)。元贞时期,他参加了书会,并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以及李时中合撰《黄粱梦》。这时马致远对历史上的兴亡、人世间的荣辱,日益看破,他向往着归隐的生活。此后他到杭
郑光祖,元曲家。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属山西)人。以儒补杭州路吏。《录鬼簿》记载说:“(郑光祖)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皆知其为德辉也。”病卒,火葬于西湖灵芝寺。他写过18种杂剧,现存7种,即:《伊尹扶汤》、《周公摄政》、《智勇定齐》、《三战吕布》、《㑇梅香》、《倩女离魂》、《王粲登楼》。其中《伊尹扶汤》、《智勇定齐》存本作者尚有疑问。《月夜闻筝》尚有遗曲。亦工散曲,现存小令6支,套数2套。 他的杂剧内容以历史剧和文人事迹、爱情剧为主。几个取材历史故事的杂剧,语言与平话话本文风相近,可能是在民间演出本的基础上加工创作的,流传中又可能经后人修改。《王粲登楼》,全名是《醉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