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学者柳贯、虞集、黄溍、揭傒斯。 (1270—1342)。 字道传,浦江(今属浙江)人。早年跟随金履祥学理学,凡六经、百氏、兵刑、律历、算术、方技等诸类,没有不精通的,著有《柳待制集》。虞集(1272—1348),字佰生,崇仁(今江西崇仁)人。从小跟从杨氏和吴澄学习,先后担任儒学教授、国学助教、集贤修撰等。知识渊博,精晓经书,能用汉、蒙两种语言讲解经文,著有《道园学古录》。黄溍(1277—1357),字文晋,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曾任宁海县丞、国子院编修官、翰林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等职。其文章布局严谨,援据精切,剖析经史疑难,旁证博引,发前人所未发,著有《黄金华集》。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小时候家境贫穷,读书刻苦。延祐年初,任翰林国史院编修。知晓经史,富有才识,与虞集等编修《经世大典》,还参与辽、金、宋三史的编修。著有《揭傒斯集》。这四人都因智慧超人,精通经史,儒学极佳,而被誉为“儒林四杰”。

人物列表

黄溍

黄溍[jìn](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世称金华先生,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少从南宋遗民方凤学,受老师影响,壮岁隐居不仕。延祐三年(1316),县令迫使应试,中进士,授台州宁海丞,改诸暨州判官,皆有治绩。至顺初,以马祖常荐,人为应奉翰林文字,转国子博士,出为浙江儒学提举。六十七岁致仕,不久起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擢兼经筵官,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至正十年(1350)南归,优游田里间,卒,年八十一,谥文献。溍历仕五朝,史称清风高节,足不入权势之门,纤尘不染。与虞集、揭傒斯、柳贯齐名,号儒林四杰,又与柳贯

  • 别名:字晋卿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277年11月27日

揭傒斯

揭傒斯(1274年6月10日—1344年8月19日),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幼贫,刻苦读书,早有文名,为程钜夫所赏识,皇庆年间,随程入京,娶程从妹为妻,时人尊为“程门佳客”。延祐初,因程钜夫、卢挚之荐,授翰林院编修官,升应奉翰林文字,迁国子助教。天历初,开奎章阁,首擢为授经郎,教授贵族大臣子孙,为文宗所亲重。与修《经世大典》,特授艺文监丞,参检校书籍事。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改翰林直学士,再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至正三年(1343),总裁辽、金、宋三史。至正四年病卒,年七十一,谥文安。他一生清俭,至老不渝。与虞集、黄溍、柳贯号为“儒林四杰”,黄溍称他的文章“叙事严整

  • 别名:字曼硕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
  • 出生日期:1274年6月10日

柳贯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他自幼至老,好学不倦,凡六经、百氏、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教外书,无所不通。从金履祥学性理之学,又从方凤、谢翱等学习古文、诗。至京师,得程钜夫、吴澄器重。大德间为江山县教谕,迁昌国州学正,历国子助教、太常博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卒年七十三,门人私谥文肃。他与黄溍、虞集、揭傒斯齐名,号儒林四杰,又与黄溍并称黄柳。为人刚直清正。在杭州与宋代遗老宿儒来往颇多,与方回、仇远、戴表元等交游,在当时南方文坛上颇有名气。他以散文著称,其文多为墓铭碑表和兴学、修桥记等,抒

  • 别名:字道传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270年8月18日

虞集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元代诗文家。字伯生,号道园,又号邵庵。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早年曾以契家子身份师从吴澄。元成宗大德初年,以大臣举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又任国子助教,升国子博士,在职以师道自任。元仁宗即位,除太常博士,迁集贤修撰。延祐六年(1319)改翰林待制。以丁忧还江南。泰定初年授国子司业,迁秘书少监。曾与集贤侍读学士王结讲经于上都。拜翰林直学士,不久又兼任国子祭酒。元文宗即位,命虞集仍兼经筵。除奎章阁侍书学士,与中书平章赵世延同任《经世大典》总裁。书成,虞集以目疾请求解职归里,未获准许。元文宗崩,他称病辞还临川。元顺帝至正八年

  • 别名:字伯生,号道园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272年3月21日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