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1274年6月10日—1344年8月19日),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幼贫,刻苦读书,早有文名,为程钜夫所赏识,皇庆年间,随程入京,娶程从妹为妻,时人尊为“程门佳客”。延祐初,因程钜夫、卢挚之荐,授翰林院编修官,升应奉翰林文字,迁国子助教。天历初,开奎章阁,首擢为授经郎,教授贵族大臣子孙,为文宗所亲重。与修《经世大典》,特授艺文监丞,参检校书籍事。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改翰林直学士,再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至正三年(1343),总裁辽、金、宋三史。至正四年病卒,年七十一,谥文安。他一生清俭,至老不渝。与虞集、黄溍、柳贯号为“儒林四杰”,黄溍称他的文章“叙事严整而精核,持论一主于理,语简而洁”,卢挚也很欣赏他的文章,当时平章李孟读了他所撰《功臣列传》称赞说:“是方可名史笔,若他人,直謄吏牍尔。”以至于后来“得其文者,莫不以为荣”(《元史》卷一八一)。诗为四大家之一,虞集评他的诗“如三日新妇”,胡应麟解释为“鲜而丽”(《诗薮》),《四库全书总目》说:“独于诗则清丽婉转,别饶风韵,与其文如出二手,然神骨秀削,寄托自深,要非嫣红姹紫,徒矜姿媚者所可比也。”他的歌行师法李白,如《赠颠上人》,写得气势奔放,有如狂风怒涛,如李白歌行之一泻千里。杂言乐府《居庸行》刻画居庸关的雄壮险要,气度不凡,完全脱去了“三日新妇”的装束,这是揭诗豪放的一面。他的写景诗(包括题画诗)则写得淡雅清新,继承了三谢的诗风,而《夏日五月武昌舟中触目》则在烟云雨幕之中酝酿着人间生活的乐趣,是另辟蹊径的山水诗。揭诗也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如《临川女》、《雨述》、《祖生诗》等。他的《题芦雁》之四是流传颇广的诗篇,《山居新话》说“此诗大有寄托”,《至正直记》则指出了寄托的内容,说:“盖讥色目北人来江南者。”在各体诗作中,他擅长五古,尤其是五言短古,写得甚为圆熟,杨载指出五言短古“只是‘选诗’结尾四句,所以含蓄无限意,自然悠长。此论惟赵松雪翁承旨深得之,次则豫章三日新妇晓得”(范梈《木天禁语》)。他也喜欢写乐府、歌谣体,这类作品平易流畅,有民歌风。著有《揭文安公全集》十四卷。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李梦生校点的《揭傒斯全集》(以《豫章丛书》本为底本),对散见于方志和他人文集附录序跋中的揭氏诗文,校点者一并辑出,与《豫章丛书》失收而见于他本的诗若干首厘为一卷,题为《揭傒斯全集辑遗》,附全集之后,计诗十三题十五首,文八篇。并将有关揭氏生平、著作及唱和等资料辑为附录,分《传记》、《赠答题咏》、《序跋著录》和《评论佚事》四部分,这是目前收录揭氏诗文最全的本子。生平事迹见《元翰林侍讲学士……揭公墓志铭》(《圭斋文集》卷一○)、《翰林侍讲学士……揭公神道碑》(《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二六)、《元史》卷一八一、《蒙兀儿史记》卷一二○、《新元史》卷二○六。
又名《揭文安公全集》。诗文集。揭傒斯撰。十四卷。 傒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延祐初荐授国史院编修。迁国子助教。天历初擢奎章阁授经郎。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参修《经世大典》与辽、金、宋三史。卒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诗文推为大家,与虞集等齐名。一时朝廷典册、名公碑版尽出其手。文集最初为门人锡喇布哈所编,约成于至正中。收诗二百七十余首,文一百二十余篇。诗和婉清丽,语言浅显。有的明显受北朝乐府民歌影响。文章严谨。语言简括。而《大元敕赐修堰碑》则详细记述修都江堰工程之始末及工料、用具,颇具科技史及文献价值。传世有抄本、刻本,且书名、卷册多不一致。以《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本较通行。《豫章丛书》本分诗八卷、文九卷、并附校勘记。 查看详情>>
诗文别集,十八卷,诗九卷,又名《揭文安公全集》、《文安集》、《秋宜集》等。诗文别集。元揭傒斯撰。各本卷数不一。揭傒斯,字曼硕,生于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卒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揭源人。仁宗、英宗两朝历任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等官。文宗参与纂修《皇朝经世大典》,又尝进《太平政要》,深得文宗信任,常字而不名,以示亲重。顺帝朝历任翰林待制、集贤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等官。至正初诏修宋、辽、金三朝史书,揭傒斯为总裁官。卒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诗多为写景抒情、状物喻怀之作,但其中也往往摄取时事及民间疾苦入诗。《临川女》借一盲幼女之口言其家为佃农,母兄因为贫困将盲女投入江中,后为人所救。全诗言浅情深,读之令人酸鼻。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为《揭傒斯全集》,李梦生标校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