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

防边纪事 [ 高拱 ]

明高拱撰。拱於隆庆四年再入内阁,兼理吏部。时边事孔棘,拱有议添设协理戎政侍郎,及议处边镇诸疏,汇为此书。其所条画利害,多与《明史》相合。 查看详情>>

病榻遗言 [ 高拱 ]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高拱撰。 《钦定续通考》、 《四库全书》著录为二卷,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为一卷。现存《高文襄公集》本四卷, 记录汇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皆为一卷。此书分三篇,题为《顾命记事》、 《矛盾原因》、 《毒害深谋》。 《顾命记事》记述穆宗临终时,遗诏命高拱、张居正、冯保辅弼幼主事。 《矛盾原因》记述张居正结怨高拱,培植私党,排斥高拱的始末缘由。 《毒害深谋》写万历元年,张居正借王大臣闯宫案,诬害高拱主使行刺神宗事。高拱写此书,旨在鞭挞张居正以泄私愤,但在客观上反映了万历年间宫廷政治的动荡与腐败,揭穿了统治者为争夺权势尔虞我诈的丑恶面貌,暴露了宰辅结纳言官排斥异己,各立门户的弊政。此书虽然是记载史实的笔记,但因叙事比较详尽,描写人物比较生动,且有较强的故事性,故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顾命记事》写穆宗临终前对臣子的眷恋之情,很有人情味。《矛盾原因》写张居正嗾使曹大埜诬告高拱,激起科道官员共愤,神宗降旨将曹大埜降调外任。张居正知事不成,急忙到高拱面前说曹大埜系受赵贞吉指使,又说赵贞吉在南北二京散布流言,现在北京果然出事。张居正既借此解脱自己,又诬害了赵贞吉,又为以后发难设下伏笔,足见他心机之深。 《毒害深谋》写张居正勾结冯保,买通王大臣陷害高拱。由于言官主持公道,张居正阴谋未能得逞,“乃遂改换面目,向人曰:高老事几不免,我为他忧愁,昼夜不能寝食,吐血若干,须白了若干,今才救得下也”,活画出张居正口蜜腹剑的阴险嘴脸。 查看详情>>

圣驾南巡日录 [ 陆深 ]

明陆深撰。深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卒谥文裕,事迹具《明史·文苑传》。世宗嘉靖十八年,南幸承天,相度显陵。深时官学士,命掌行在翰林院印扈行。是编乃纪其往返程顿,自二月癸丑至四月壬子,凡六十日之事。《南巡日录》中载有《永乐后内阁诸老历官年月》一篇,乃得之於孙元者。深最留心史学,故随所见而录之云。 查看详情>>

史通会要 [ 陆深 ]

三卷,明陆深撰。陆深(1477—1544年); 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四川左布政使。嘉靖十六年 (1537年),召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世宗南巡,掌行在翰林院印,进詹事府詹事。出入馆阁四十年,熟识朝章,兼通古今,善书法,多仿颜真卿、李邕、赵孟。陆深因唐刘知几《史通》刊本多谬误,遂为校订之。其中订正《困学》、 《曲笔》、 《鉴识》等篇,又复采其中精粹者,别纂为《会要》三卷,附以后人论史之语,其间亦以己见参之。他认为,刘知几是非任情,往往采摭圣贤,是其所短;至于评论文体,则可谓当。 查看详情>>

燕闲录 [ 陆深 ]

《燕闲录》一卷,明陆深著。陆深,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本书是作者笔记丛谈,载录唐、宋及本朝史事、人物遗迹、地方掌故等,事迹言行多有为后人所取者。本书有《宝颜堂秘笈》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所选该本标点整理。 查看详情>>

玉堂漫笔 [ 陆深 ]

笔记。明陆深著。三卷。深有《俨山集》已著录。书成于嘉靖二十年(1541),多记其在翰林时见闻,故以“玉堂”名书。其于考核典故最为详细,足补史书之缺。亦载明人时事、天文地理,其述杨士奇子稷得罪,为出于陈循构陷,亦修史者所未详,可资参考。据书中自叙“予登乙丑科,今三十六年,浮沉中外六十有三岁”,是知著于嘉靖十九年(1540),官翰林院编修时,书中考证多于记闻。《四库全书总目》谓此书“记其每日所得而于考核典故为尤详。其载杨士奇子稷得罪,为出于陈循所构陷,亦修史者所未详也。”如扬州漕河东岸有讹呼为“夏国公墓”者,当为“夏(音虔)国公”,“盖镇远侯顾公玉之赐葬”。又考明代巡抚之职,始于宣德间。书中有其文学批评见解,如谓“诗贵性情,要从胸次中流出”。批评李梦阳、何景明近体“似落人格套,虽谓之拟作可也。”这一批评,在当时殊属难能可贵。其论文赞赏宋富弼“尝病今之作文字,无所发明,但模棱依违而已”之论。是书收入《俨山外集》。又《宝颜堂秘笈》本、《纪录汇编》本、《续说郛》本均作一卷。 查看详情>>

大驾北还录 [ 陆深 ]

《大驾北还录》一卷,明陆深撰。陆深,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中为太常卿,兼侍读。世宗南巡,掌行在翰林院印,进詹事府詹事。本书记载明世宗南巡北还事,对了解嘉靖初年政治有所裨益。本书有明刻本等,今据以标点整理。 查看详情>>

停骖录摘抄 [ 陆深 ]

明陆深撰。《停骖录摘抄》一卷,又续一卷,此书是陆深罢山西提学佥事南归时所作。前录成于明嘉靖九年(1530),续录成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杂录诗话、文评、朝章、国典、经义等,也间有考证。其朝章、国典部分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加耗一条云:“加耗二字起于后唐,明宗入仓,见受纳主吏折阅,乃令石取二升为鼠雀耗。我太祖则每斗起耗七合,石为七升,盖中制也。江南粮税每石加耗已至七八斗,盖并入杂办,通谓之耗,意不止于鼠雀为也。本书多记明代朝章典制、赋税经济、人物事迹等,间及前代事,保存有不少可信的史料。本书有《纪录汇编》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本整理。 查看详情>>

溪山馀话 [ 陆深 ]

一卷,明陆深撰。陆深,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本书载录明朝朝章典度及人物事迹。其中不少内容如经筵进讲、漕运、官民田、漕运、南曲、北曲的记载,都是很宝贵的,价值较高。本书有《宝颜堂秘笈》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所选该本标点整理。 查看详情>>

金台纪闻 [ 陆深 ]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明陆深撰。一卷二十六则。 自序云:“予忝登朝为史官,记载职也。偶有所得,辄漫书之。盖自乙丑之夏讫于戊辰九月,录为一卷,题曰《金台纪闻》”。《金台纪闻》是陆深为官翰林时杂记从正德乙酉年至戊子四年中朝廷故事的笔记小说。则此书撰于弘治十八年(1505)至正德三年(1508)间。收入《俨山外集》内,又有广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此书以记载正德乙酉至戊子四年中朝廷故事、友朋论说为主,兼录历史传闻、天文地理、神道人事,及雕板印刷、校点古书等。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