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新郑(今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因擅长文学书法而以庶吉士入翰林院,嘉靖二十二年(1543)授编修官职,编修是文献编纂官,正七品。明穆宗朱载垕为裕王时,高拱到裕王府中讲读,高拱和检讨陈以勤同为侍讲。高拱侍奉裕王9年,启发裕王更为敦厚严谨,陈述恳切。裕王非常敬重他,亲手书写“怀贤忠贞”四字赐给他。高拱累升到侍讲学士(侍讲学士为翰林院官职,从五品)。
严嵩和徐阶先后主持国政。他们认为高拱日后必定会受重用,就把他推荐给明世宗,拜为太常卿(太常寺的长官),作国子监祭酒的工作(祭酒是国子监,即明最高学府和教育机构的长官)。嘉靖四十一年(1562),徐阶升任礼部左侍郎(即礼部副官)。不久,又改任吏部左侍郎并兼学士职,掌管詹事府,詹事府是辅导太子读书的机构,也是学术研究机构。后来,他又升为礼部尚书,礼部长官,被召入宫值宿。嘉靖四十五年(1566),高拱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和郭朴同时入阁。
明世宗住在西苑,阁臣值宿的处所就在西苑中。高拱没有儿子,便把家移到西苑附近,经常悄悄回家。一日世宗身体欠佳,误传非常严重,高拱急忙把值班房行李搬出。开始时,内阁首辅徐阶对高拱非常亲近,引荐他入宫值班供职。高拱骤然贵宠,颇为得意,不把徐阶看在眼里。因此和徐阶颇为抵触。给事中胡应嘉(给事中是明监察机构都察院中官员,是负责纠察、弹劾的官员)是徐阶的同乡,窥测到徐阶和高拱有矛盾,就弹劾高拱不安守值班房,私运器具。高拱认为胡应嘉是受了徐阶的指使,非常忌恨他。
明穆宗朱载垕即位,进升高拱为太子太保。徐阶虽然身为首辅,但高拱以皇帝旧臣身份自居,并多次与他抗争,郭朴又从中相助,徐阶逐渐招架不住。此时陈以勤与张居正入阁。张居正曾经和徐阶在裕王官邸讲读。徐阶草拟遗诏只和张居正商量,高拱心中更是不平。适逢商议登极、赏军以及奏请皇帝裁决大臣去留之事,徐阶都不听从高拱意见,这更加深了他们的矛盾。胡应嘉任吏科给事中,辅佐部院考察官吏。考察将要结束时,他忽为某人说情解脱。世宗斥责他前后矛盾,下令内阁大臣商议给他定罪。郭朴愤然说:“胡应嘉没有人臣的礼节,应该将他削官为民。”徐阶在旁冷眼相观,见高拱怒气冲冲,勉强同意了郭朴的意见。大臣们认为高拱因为私怨而驱逐胡应嘉,一齐上奏章弹劾他。给事中欧阳一敬弹劾高拱最为用力。徐阶为高拱辩解,并拟旨挽留他,但不对上书的人严厉责罚。高拱于是更为恼怒,两人在内阁中互相诋毁。御使齐康受高拱指使弹劾徐阶而被罢官。这时向朝廷进言弹劾高拱的接连不断,其中包括南京监察官员及谏官。高拱自己深感不安,就请求退休。隆庆元年(1567)五月,高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书、大学士离职养病。
隆庆三年(1569)冬天,穆宗召回高拱,以大学士之职兼管吏部。高拱于是一反徐阶所作所为,凡是先前获罪大臣因遗诏颁布而被录用追封抚恤的,一律上报穆宗罢除。高拱再次上任,专与徐阶作对,所讨论的事大都是想中伤徐阶,来加重他的罪行。等到高拱免除官职后,徐阶一家才得以解放。
高拱熟谙政务,具有经世济民的才能,所提建议都能实行。他在吏部任职,想广泛了解人才,就授给各官署官员簿册,令他们标出每一个人贤能与否,记下他们的爵位姓氏,每月统计一次,到年底汇总。由此每当遇急选用官员,用人都比较得当。当时正有边事之忧。他奏请增置兵部侍郎,作为递补总督的人选。让官员由侍郎出任总督,又由总督调回兵部任职,内外官员轮班调换,边将自然充裕。而且军事是专门的学问,如不是训练有素则不能应付紧急情况。储备培养兵部官员,应当从兵部所属下级官吏开始。应该慎重选拔下级官吏,多选拔那些具有智谋才力、熟悉军旅的人,久经训练而任用他们,不要调到其他官署。他日边境兵备督抚的人选,都从这些人里面选取。凡边地任职的官吏,责任十分重大,不应让杂职之官和贬谪官员担任。这些主张得到穆宗认可,并列为法令。高拱又奏请科贡和进士并用,不要过分强调资格。对官吏的考察,不能单凭文书进退升降,而要从多方面考察,也不要拘泥于人数多少,罢免的人要告诉他原因,使众人都能心服。古田瑶(今广西永福县)农民起义,就任用殷正茂总督两广军队前往镇压。并说此人(即殷正茂)虽然贪污成性,但这个人很有才能。贵州总督上奏当地土司安国亨要叛乱。高拱就让阮文中代替原贵州总督为巡抚。临行前对阮文中授计:“安国亨不会叛乱的,你前去贵州,不要激化他。”事情果然如此。广东官吏大多贪污狡诈,高拱就奏请表彰廉洁贤能的知府侯必登,以让其他官吏效仿。高拱所策划的,大多是这样的事情。
蒙古俺答汗孙子把汉那吉来投降,总督王崇古接纳后,请求朝廷授给把汉那吉官职。朝廷大臣大多认为不行,而高拱和张居正力排众议,奏请穆宗批准,封贡局面得以形成。高拱又被提升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尚书、大学士。高拱因边境稍微安宁,恐怕将士懈怠,又奏请下令边臣趁此闲暇,严加整顿,并经常派遣大臣进行巡视。穆宗对此一一答应照办。
不久考察科道官,高拱奏请与都察院同时进行。这时大学士赵贞吉掌领都察院,与高拱意见不同。给事中韩楫奏劾赵贞吉暗中庇护不法官吏。赵贞吉怀疑是韩楫受了高拱指使,于是上书弹劾高拱,高拱上奏章为自己辩解。穆宗不支持赵贞吉,就命令他辞职。高拱排挤出赵贞吉之后,更加专横。后来,尚宝卿刘奋庸(尚宝卿是尚宝司长官,掌管天子的宝玺符牌、印章等,正五品)上奏书指责高拱暗中排挤他人。给事中曹大埜上疏弹劾他十条不忠之罪均未成,他二个人事后都贬到地方上去了。高拱开始时还能对人公正,后来他的门生故旧互相串通,徇私舞弊,遭到非议,但穆宗对他的宠爱始终不衰。
当初高拱担任祭酒时(祭酒是国子监内最高长官),张居正任司业(司业为国子监内副长官),两人关系密切,高拱非常推崇张居正的才能。到这时,李春芳、陈以勤都被排挤出内阁,高拱任首辅,张居正居于其后。高拱性直而傲慢,内阁大臣殷士儋等难以忍受,张居正在其中委曲谦让,甘居其下,高拱不能察觉。宦官冯保生性狡黠,按顺序应该掌司礼监,司礼监管内外章奏,及在内阁票拟的文件上批红。高拱却推荐陈洪和孟冲二人,穆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冯保因此而怨恨高拱,而张居正却与冯保过从甚密。隆庆六年(1572)春,穆宗病危,召集高拱、张居正等口授遗诏后死去。本来穆宗是将权力交给内阁大臣独掌的,然而宦官假传遗诏,命内阁与冯保共掌国事。
明神宗即位以后,高拱因为皇帝年幼,以防宦官专政为由,逐条列举请罢宦官之权,把权力还给内阁。又命给事中雒遵、程文一起上奏弹劾冯保,高拱自己则在阁中拟旨欲斥退冯保,并将此情告知张居正。张居正表面答应,却暗中告诉冯保。冯保急忙向太后上诉,诬告高拱擅权不可容忍。太后听后,点头无语。第二天便召集群臣入宫,宣布两宫太后及神宗诏书。高拱以为必是驱逐冯保之事,急步而入。等到诏书宣布,却是历数高拱罪状,并将他驱逐。高拱听后,如雷轰顶,跪在地上站不起来。张居正将他扶出内宫,乘坐骡车出宣武门。张居正与内阁另一大臣高仪奏请留用高拱,没有得到同意。高拱被驱逐之后,冯保仍未解恨,又借王臣之狱,想让高拱再受牵连,不久被平息。高拱在家数年后去世。张居正上奏请求恢复高拱原来官职,并按惯例祭葬。多年后,朝廷重议高拱的功绩,赠太师,谥号“文襄”,封他的过继儿子张务观为尚宝丞。
高拱素好读书,为文不好词藻,而深重有力。他著述甚富,有《问辨录》十卷、《春秋正旨》一卷、《本语》六卷、《边略》五卷、《纶扉外稿》四卷、《掌铨题稿》三十四卷、《南宫奏牍》四卷、《政府书答》四卷、《纶扉集》一卷、《程士集》四卷、《外制卷》二卷、《日进直讲》十卷、《献忱集》四卷等等,后人辑为《高文襄公集》。
六卷。明高拱撰 。此书成于万历四年 (1576年),距高拱罢归之日已是十三年了,所以其开卷即以否泰两卦君子小人消长为言。其中论裴度、论刘晏,皆阴以自比。论李林甫、论哈玛尔,皆以阴比徐阶。论卢怀慎,则阴比殷士儋辈,因不满于世道而发愤作此书。书首高拱在自序中说:“予尝有言曰:天理不外于人情,然圣人以人情为天理,而后儒远人情以为天理。是故圣学湮,圣化窒。夫事有本情,而人有本心。出吾本心,以发事之本情,则议道而道不暌,作之于事,可推四海而准,通千古而不谬。何者?天理人情固如是也,故曰君子中庸。又曰和,夫中也者,言乎其当也。庸也者,言乎其平也。和也者,言乎其顺也。皆本人情。不远人以为道,作本语。”其中有些内容甚为舛误,如其言隆庆六年宿良乡梦见孔子之类,颇为夸诞。又如谓无意之妙非意之所能为,故圣人贵忘之类,也颇涉虚无。至驳伊川说春秋灾异一条,欲破董仲舒、刘向、刘歆之说,遂谓天道不关于人事,尤为纰缪。其它辨诘先儒之失,抉摘传注之误,词气纵横,亦其刚狠之余习。但其中也颇有剖析精当之处,不可磨灭。卷五以下,皆论时事,颇切中明季之弊。如其谓:今人只用形迹,更不察实,故有务为夙夜奔走之状以为勤者,然有益于事则鲜,务为慷慨忧时之说以为忠者,然有济于事则鲜,夫无益于事,勤于何有,无济于事,忠于何在?若在上者惟要诸有益于事者为勤,有济于事者为忠,而形迹不得以为溷,则务实者既可以奏功,无实者亦不敢增扰。等等。《明史·高拱传》称其练习政体,有经济才,在此书之中也时有体现,对后世亦不乏有参考价值。此书有明刻本、《指海》本、《四库全书》本以及 《丛书集成初编》 单行本等。 查看详情>>
明高拱撰。隆庆四年,贵州土司安国亨与安智相雠杀,抚臣以叛闻。拱因推太仆寺少卿阮文中为巡抚。文中意欲剿之,拱议遣给事中贾三近往勘。国亨听命,遂平其乱。拱因著是篇,以纪其事。 查看详情>>
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录。拱在内阁时,值俺答之孙把汉那吉率众来降。拱决策胁俺答内附,且定封贡、互市诸约。因记其前后本末为此书。考之《明史》,把汉那吉既降,总督王崇古上言,宜给官爵,丰馆饩,饰舆马,以示谙达。谙达急则使缚送诸叛,不听即胁诛巴罕牵沮之,又不然,因而抚纳。据此,则封巴罕以胁谙达,乃崇古先主其计,拱第力赞成之。而此书乃谓己先定计,遗书崇古,使之奉行。与史不合。又《明史》本纪谓高拱及张居正同主是议,居正本传亦同。而是书乃略不及居正。亦可见拱之矜功自伐,其所纪未足尽凭也。 查看详情>>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高拱撰。 《钦定续通考》、 《四库全书》著录为二卷,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为一卷。现存《高文襄公集》本四卷, 记录汇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皆为一卷。此书分三篇,题为《顾命记事》、 《矛盾原因》、 《毒害深谋》。 《顾命记事》记述穆宗临终时,遗诏命高拱、张居正、冯保辅弼幼主事。 《矛盾原因》记述张居正结怨高拱,培植私党,排斥高拱的始末缘由。 《毒害深谋》写万历元年,张居正借王大臣闯宫案,诬害高拱主使行刺神宗事。高拱写此书,旨在鞭挞张居正以泄私愤,但在客观上反映了万历年间宫廷政治的动荡与腐败,揭穿了统治者为争夺权势尔虞我诈的丑恶面貌,暴露了宰辅结纳言官排斥异己,各立门户的弊政。此书虽然是记载史实的笔记,但因叙事比较详尽,描写人物比较生动,且有较强的故事性,故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顾命记事》写穆宗临终前对臣子的眷恋之情,很有人情味。《矛盾原因》写张居正嗾使曹大埜诬告高拱,激起科道官员共愤,神宗降旨将曹大埜降调外任。张居正知事不成,急忙到高拱面前说曹大埜系受赵贞吉指使,又说赵贞吉在南北二京散布流言,现在北京果然出事。张居正既借此解脱自己,又诬害了赵贞吉,又为以后发难设下伏笔,足见他心机之深。 《毒害深谋》写张居正勾结冯保,买通王大臣陷害高拱。由于言官主持公道,张居正阴谋未能得逞,“乃遂改换面目,向人曰:高老事几不免,我为他忧愁,昼夜不能寝食,吐血若干,须白了若干,今才救得下也”,活画出张居正口蜜腹剑的阴险嘴脸。 查看详情>>
一卷,明高拱著。高拱以为自宋以来,说《春秋》者穿凿附会,欲尊圣人而不知其所以尊,欲明书法而不知其所以明,因作此书,推原经意,以订其谬。首论《春秋》天子之义,非以天子赏罚之权自居;次论孔子必不敢改周正朔,而用夏时;次论托于鲁史,因其周礼尚存,非以其周公之后而假之;次论王不称天,是偶然异文,滕侯称子是时王所黜,圣人断无削贬天子、降封诸侯之理;次论齐人归郓讙龟阴田非圣人自书其功,深斥胡安国《春秋传》以天自处之非;次论《春秋》作于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乃孔子卒前一岁,适遇获麟,因而书之,经非感麟而作,麟亦非应经而至;次论说经以《左氏传》为长,胡安国之书是有激而作,其余诸家纷纷不休,多由误解“天子之事”一语而生。所论多得本意,与其他诸儒附会之说绝异。 查看详情>>
十卷,明高拱著。批评程朱理学思想的专著。此书取《四书章句集注》疑义,逐条辨驳。其说不免有有意推求之处,但又确有所见,足以备参考而广见闻的地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郑汝谐《论语原意》,颇与朱子异同,而朱子于汝谐之说反有所取。朱子作《周易本义》,与《程传》亦有异同。世未尝以是病朱子。卷一关于《大学》,卷二关于《中庸》,卷三至卷八关于《论语》,卷九至卷十关于《孟子》。书中多方面批评朱熹。反对朱熹“理属精纯,气或偏驳”的理气为二论,指出“气具夫理,气即是理;理具于气,理即是气,原非二物,不可以分也”(卷八)。对朱熹的“性即理”说,“未敢以为然也”。在他看来,“理者,脉络微密、条派分明之谓。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